#後現代社會建構論對童年創傷的幫助與誤用
「情緒過不去,理性出不來」。
如果不碰情緒,太快直接做社會建構去講解,那是沒用的,
那會變成「理性認知」的教導,對療癒一點幫助都沒有。
---------------------------
從事敘事諮商二十年,我認為後現代概念對童年創傷者某些部分是有幫助的,譬如說:社會建構論、脈絡性的理解,支線故事等。
如果你家裡也有重男輕女的問題,透過社會建構論你會明白,這是社會傳統問題,這不是你家「獨有」的問題(意思是:你家沒有很奇怪、不正常)。
面對一個從小被家暴、受虐的創傷倖存者,敘事諮商師不只是看到他小時候被虐待的故事,我們也會去聆聽他除了受暴以外的故事,譬如:雖然從小他爹不疼娘不愛,父母都不讓他唸書,但他依然沒放棄自己,半工半讀一路念到大學畢業,在這個「支線故事」裡,讓我們看見他的生命裡堅毅、不放棄的內在力量。
這樣的「看見」,可以幫助當事人去重新建構「新的自我認同」,產生自信。
-------------------------
那麼,後現代理念對創傷者都無往不利嗎?也不盡然,也有人誤用。
面對家暴受虐者,如果你很快給出社會建構理念,告訴他:
「父母虐待他、其實也不是父母的錯,因為父母也是這樣被他的父母教育的,其背後是社會傳統『棒打出孝子』的理念。」
這樣的理解本身沒有錯,但是當我們很快給出這樣的概念、企圖要當事人理解並「原諒」父母當年施暴行為時,問題就來了。
從事敘事諮商二十年,我發現:有些人確實可以因為透過社會建構理念,讓自己內在的糾結「鬆」掉些(原來父母不針對我,那是他被傳統觀念所困);
但我也發現,有些人不會因此就「不恨了」,反而心裡更糾結(如果不能怪父母,那我要怪誰?難道是我倒楣生在這個家庭嗎?),而且這樣糾結的人還滿多的。
因此我發現,不是社會建構的概念「不好」,是用的時機「不對」。
「情緒過不去,理性出不來」。這些年的創傷治療經驗讓我學習到,如果不先去處理創傷、不碰情緒,太快直接做社會建構,那是沒用的,那會變成「理性認知」的教導,
難怪有人會認為後現代是「認知取向」,其實是誤用的關係。
所以我的經驗是:先要讓當事人好好說故事,從故事中帶出情緒、從情緒帶入童年受傷經驗,兩者需反覆進行。讓當事人的情緒充分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被釋放以後,接下來再給出社會建構概念,邀請當事人去「看見」父母施虐行為是怎麼來的?背後有哪些社會文化因素?這時候如此的「脈絡性理解」與「解構」才能真正幫到受暴當事人。
-----------------------------
後現代理念第二個「誤用」是:太正向了。
有人以為後現代只談正向經驗、例外經驗、閃亮時刻,所以面對當事人生命的艱苦、受虐經驗時一直逃避、「能閃則閃」、不願意正視面對,難怪有人說後現代是屬於「正向心理學」,這其實又是一大誤會。
過去在我的督導經驗裡,曾有好幾位宣稱做敘事的督生,他們就是這樣做敘事的:一味的做「問題外化」(人不等於問題),一直在找「例外經驗」,卻遲遲不願去碰案主的創傷經驗、不敢去碰案主的情緒。所以他們的諮商通常做的很淺、很「表面」,
因為他們不敢深入情緒、深入議題的核心,去看見創傷的源頭,他們只能在外面一直繞啊繞,實在可惜。敘事不是這樣做的。
-----------------------------
這樣的「誤用」不是少數,連我認識教敘事的老師也有人是如此。
有一次一位學生告訴我:「某老師說『家暴』的概念是被建構的,在我們的文化裡,父母打小孩是很正常的事,不能動不動就說家暴,我們要尊重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那是『在地性文化』。」聽到這裡,我當場捏把冷汗,心裡很火,天啊,竟然有人如此理解『在地性』,我能說什麼呢?(「在地性」是後現代另一個重要概念)
老實說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
後現代的概念很好用,但不能誤用。
不能一味地只有解構、問題外化、找例外經驗,以為這就是敘事,我們還是得老老實實地聽故事,進入當事人的生命深處、去看見當事人的情緒與童年創傷,這是「基本功」,不能省略的。
(以上文字,將收錄在我的新書:『#情緒治療』----告別童年創傷,BEST療癒法的諮商實務。預計12月出版)
--------------------------------
情緒過不去,關係好不了
不開心會生病
情緒、身體、能量手療
創傷修復、情緒治療
#BEST創傷療癒工作坊(能量手療班)10月展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