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教室:南麻臨朐戰役】
前文提到 蔣公與國府國防部一直低估共軍實力,最大的原因來自高估共軍損失。國軍數次兵敗時,或許出於卸責、宣傳或被共諜迷惑等因素,都過度高估圍殲國軍主力之共軍所付出的損失。
事實上幾次國軍主力被殲滅,初期共軍固然死傷慘重,但後期被圍國軍因缺水致士卒崩潰(如孟良崮之役)、友軍叛變形成缺口(如濟南之役)、彈藥耗盡(魯西南羊山集之役)、糧秣斷絕、士氣崩潰等原因,共軍後期是快速取勝並俘獲大量殘兵。
所以當 蔣公決定繼續進攻沂蒙山區,乃肇因於高估共軍損失,認為共軍也僅剩口氣,當打擊到底,才會電令胡璉將軍依原計畫進佔南麻。
整11師依胡璉將軍規劃,以高莊、北劉家莊、石錢山、吳家官莊為主陣地,另在歷山、塔山、中馬頭崮、邊冒山等地建有外圍據點,並在附近派出警戒部隊伸至據點附近村莊及各小山頭觀測點。師部及第十一旅守往南麻城,第十八旅駐南麻以西五里的高莊,擔任南麻以西外圍據點守備任務;第118駐南麻東北的吳家官莊,擔任南麻以東外圍據點守備任務。
共軍經過將近3周的整備後,華東野戰軍司令部決定以三個縱隊主攻南麻。一個縱隊及渤海軍區三個團打援。具體部署是:韋國清的第二縱隊由沂源縣三岔店東南出擊,一部沿悅莊向儒林集攻擊;主力沿南北鮑莊、青龍山向沙溝、吳家官莊、南麻攻擊。王必成、江渭清的第六縱隊主力由銅陵關西北地區經石橋、小水向中馬頭崮、北劉家莊、南麻攻擊;以一個師繞過中馬頭崮,控制鳳凰山、桑家峪一線,阻擊南麻可能向南突圍之國軍,並配合友軍阻擊由大張莊北攻的國軍整六十四師第一五九旅。許世友、林浩的第九縱隊由西、北兩面進攻。以一個師進至南麻、魯村之間,斷敵西退之賂,向西警戒魯村,向東控制田莊、北埠東以北高地,進而向東攻擊南麻;主力則自三岔店經南北流水莊向北麻、南麻進攻。
負責打援的成鈞、趙啟民第七縱隊由東里店以北地區進至孝村、南北安樂一帶,以一個師控制青泉山、九頂蓮花山、於家崮、狼茂頂等地;另以一部配合渤海軍區地方武裝三個團,控制東里店以北前後大泉莊、石格地區,阻擊國軍整編第九、第二十五、第六十四師北援,保障主攻縱隊側翼安全。
除此之外,魯中軍區兩個團在魯村以西起鉗製作用,另外三個團堅持魯中山區作戰;共軍軍區後勤監護營第一連繼續堅守蒙陰、岱崮,吸引國軍南線兵力。膠東、渤海軍區各以一部兵力繼續圍困昌樂、濰縣之國軍整編第八師外圍據點.配合南麻戰場作戰。
為防止南線國軍第二十五、第六十四、第九師迅速向南麻靠攏,華東野戰軍司令部電令各部於7月17日立即分路開進。但這天如往常下起暴雨,共軍各部行動均被延遲,直到黃昏時分,第2、第6、第9縱隊才完成對南麻整編第十一師的戰役包圍。
1947年7月17日晚,南麻戰鬥打響。戰役一開始即異常激烈,解放軍三個縱隊在特別縱隊部的炮火掩護下,開始發起共軍典型致勝的短促突擊(見附註)。但國軍當面工事竟然有三層鹿砦,導致短促突擊變泥濘中的緩慢推進,加上國軍準備的棉花球照明,共軍的突擊變漫長的消耗推進。18日晨,第九縱隊主力攻占荊山,正向歷山、永興官莊、塔山進攻,第二十六師正向上下豆腐峪以南高地進攻;第六縱隊一部控制鳳凰山陣地,主力進至重喜官莊、埠下莊一線,並向中馬頭崮、太平頂攻擊;第二縱隊進達埠襯南北一線,除以一部配合第六縱隊攻擊太平頂外,主力繼續向西攻擊前進。但這些僅只是國軍外圍警戒陣地,發現遭遇共軍猛攻後,胡璉開始不斷向上級求援示警,但 蔣公初期誤判這只是共軍佯攻,胡璉上級范漢傑將軍與顧祝同司令也並未發現這是共軍主力行動。
7月18日一天後,!!解放軍三個縱隊已占領了大部分國軍外圍警戒陣地,但整11師也全體進入戰鬥狀態中。加上因大雨不停,解放軍炸碉堡的炸藥包開始大量失效,又因道路泥濘,重炮無法變換陣地,。而國軍整十一師則開始憑藉優勢堡壘陣固守,導致共軍進展不只緩慢,傷亡還非常大。
7月19日開始,解放軍各縱隊為加緊攻勢,開始對全面進攻:西線第九縱隊向高莊、南北埠東、田莊,南線第六縱隊向中馬頭崮、連冒山、古泉莊,東線第二縱隊向吳家官莊、石錢山等陣地發起猛烈攻擊。從西、北兩個方向進攻的九縱,以先頭第二十六師第七十七、第七十八團,於攻占荊山泉、480高地等警戒陣地後,直撲魯村以東,高莊以西的崮山。由於崮山扼守著南麻西通魯村、萊蕪的公路,非常重要,由在章縫集之役表現甚佳的第十八旅工兵營(營長孫敬三)據守。19日清晨,解放軍第七十八團攻擊崮山,遇到頑強抵抗,經過整整一日血戰,才以重大的傷亡代價(第一營營長重傷,第三營營長陣亡)攻下了崮山,十八旅工兵營幾乎全員殉國,營長孫敬三逃回後,被胡璉下令槍決(要撤你報上級奉命後帶大家一起撤,要死你要跟士卒一起死,沒有營長獨活其他殉國),各尉校官均駭然,無不死力抵抗(金門戰役,胡璉司令也授權高魁元將軍斃掉一個膽怯的連長)。九縱二十五師負責進攻第十八旅旅部所在地高莊,並命令該師主力共軍第七十三團攻占高莊西部群山,師特務營也配屬第七十三團指揮,攻擊高莊西北的丘嶺,以配合第七十三團戰鬥。同時命令第七十五團向鳳凰翅、滄涼山、田莊、南布東一線進攻,以策應七十三團的攻擊。第七十三團於19日18時攻占北布東後,向高莊西山子母堡群(第十八旅一個加強營據守)發起進攻,攻擊一天,收效不大。到次日傍晚,七十三團第一、三營改以單人爆破的戰術,逐次拔除國軍西山子母堡群,最終占領該處。共軍第七十五團則在兩日激戰後,終於奪取田莊、南埠東兩個山頭,但國軍高莊西北的丘嶺陣地卻始終屹立不搖。
從北路攻進的共軍第九縱隊第二十七師第八十一團,於7月19日從三岔店、車場、土門、菜園、彩班峪一帶,直撲南麻北部制高點歷山。歷山南面腳下就是國軍十一師部駐地南麻,由一一八旅第五十四團第三營據守。八十一團經一夜激戰,奪取了歷山,但次日即遭遇國軍整十一師的連續逆襲,到20日晚,共軍被迫放棄歷山,向西魚台撤退。
南線共軍第六縱隊及第七縱隊一部,冒雨向沂河岸邊攻進,準備強渡東西橫貫的沂河,進攻南麻。第六縱隊第十八師被據守河南岸柴糧山的國軍十八旅五十三團第三營(欠一個連)所阻,遭遇重大傷亡但無進展。
共軍第七縱隊第五十七團用繩索牽引強渡沂河,但繩索被浪頭沖斷,大部人馬被洪水捲走。第六縱隊第十七師第五十一團則繞道連夜翻過險峻的燕崖南山,子19日凌晨2時抵達沂河南岸南劉家莊。並乘隙強渡1000米的沂河,攻占北岸的北劉家莊山嶺制高點,爾後向周圍擴展,控制了一里縱深、一里半寬的陣地,切斷了南麻十一師師部與高莊第十八旅旅部的聯繫。當時胡璉將軍決斷力刻逆襲,在空中掩護下,從兩面向共軍第五十一團逆襲,到當夜共軍一度被打開的缺口被國軍封閉。
&之後包括金門戰役、大二膽戰役,都可發現與其他國軍不同,胡璉將軍部都有主動逆襲的精神,孫罡、耿將華兩位時任營長的將軍,在接獲敵情後主動逆襲,是據守海岸的青年軍瀕臨崩潰,國軍卻得以封閉缺口的主因;徐蚌會戰國軍未被全殲,也是第十八軍騎兵團及第十八軍第四十九師,在接獲國防部電令後,依過往經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故意延遲行動,反而沒被包圍,之後發起逆襲,救出胡璉將軍與突圍裝甲兵。
第六縱隊的十六師四十六團主攻馬頭崮連冒山,該處僅由200人據守,但該處地勢險要,三面是陡坡,北面靠沂河,為南麻師部南面的屏障。但共軍四十六團進攻兩日,竟無進展,調來剛繳獲的兩門重炮參戰才攻陷陣地。經三天四夜血戰至7月20日,西線共軍第九縱隊才占領崮山、高莊西山,南北埠東、田莊、水興官莊,並一度攻入第十八旅旅部駐地高莊;南線第六縱隊攻占馬頭崮,並一度攻過沂河;東線第二縱隊攻占沙溝、澇坡河,進至吳家官莊外圍,進展不大而傷亡不小。
但國軍方面也逼近力竭,彈藥也消耗殆盡。胡璉將軍因此嚴令所有傳令、幕僚都交出彈藥,提供前線。◎還好最後空軍和陳納德將軍的航空公司空投來彈藥。 21日,國軍上級終於理解共軍這不是佯攻而是主攻,下令附近3師來援,胡璉將軍也開始進行反衝擊,國軍十八旅成功反衝擊回高莊西山。共軍九縱七十三團立刻重新組織兵力火力反擊,以慘重傷亡再一次奪回西山高地。此役中後來成為江澤民時代國放部長的遲浩田組織營部勤雜人員一起上陣地,他自己也負重傷。
但對解放軍而言,壞消息不止於此,整編第二十五師(師長黃百韜將軍)、第六十四師(師長黃國樑將軍)來的又快又急,不像其他躊躇再三的國軍,很快突破解放軍阻援陣地,攻占于家崮和牛心崮;整編第九師攻至高莊附近;萊蕪整編第五師也逼近南麻;昌濰的整編第八師也正向臨朐開進中。鑒於國軍各部援軍已近,而南麻外圍的陣地尚未全部攻占,粟裕於21日黃昏下令撤圍,各縱隊分別向臨朐縣以南及西南地區轉移。22日,整十一師開始追擊,至悅莊以西之北張良、北石臼之線,和北援的整編第九師會合。由於泥濘、補給缺乏及河流暴漲,共軍又平添許多損失。
而李彌將軍的整八師也進入臨朐,這場共軍最大敗仗第二階段即將打響。
■共軍會接連失敗的另一原因就是毛澤東在當年6月下旬為快速擴張戰果,下令山東共軍分兵攻擊魯西與魯南,這導致南麻戰役高峰時,共軍竟無預備隊可茲投入,導致缺口被國軍封閉。
國共大決戰時,通常是共軍較準確地投入預備隊。使承擔共軍主攻壓力的當面部隊,往往因一波又一波接連苦戰耗盡彈藥,傷員無法運送,尚完好的士兵無法休息而最終崩潰。
☆之後黃百韜將軍晉升司令的黃泛區大捷,整11師增援也是又快又急,就是為了報恩。
多年後共軍文件承認減員5萬餘人,但鑒於國共內戰期間,共軍往往對主戰場部對採取隨打隨補政策,還不計入民工傷亡,國軍又是掌控戰場一方,因此國防部判斷共軍傷亡7萬餘人之數目在這一戰役中反常地非常可信(掌握戰場之一方,評估對方傷亡較可信,另外胡璉將軍並無誇大戰果之惡名)。也因此役,日後毛澤東單獨提到整11師之電文竟有7篇之多。
◇短促突擊:共軍容易被敵人抹黑的人海戰術,核心內容是短促突擊:就是共軍先潛行到目視觀測距離邊緣後,趁夜或趁清晨日光掩護,在炮火下大部散兵猛衝至敵陣,投擲炸藥包、手榴彈或用無後座力炮打入敵工事口。前鋒還包括滾雷英雄(包毛氈快速滾過地雷引爆以清雷)
附錄:
南麻戰役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國共內戰9成5的戰役,都是國軍在共軍代價不大的情況下損兵折將。短短4年間500多萬國軍被共軍殲滅。極少戰役是國軍損失有限而共軍損失慘重,共軍還因此丟失地盤。這種解放軍罕見的大敗,除了南麻臨朐戰役,就是傅作義領導下的大同集寧-張家口戰役。
在國軍一片敗聲連連之中,胡璉將軍領導的整11師與傅作義的35、43軍得以勝多敗少,固有很多原因,包括治軍甚嚴、訓練紮實,但當時國軍普遍面黃肌瘦,整11師與35、43軍士兵卻至少看來還能吃飽(雖然上海與南京桌上仍有大閘蟹與白蘭地,將官高官普遍有納妾或在大城甚至海外置產)。
再加上國軍內普遍因各種弊端與傾軋,還有關係考慮,賞罰不明,士氣自然渙散。而整11師與35、43軍士卒多半在勝利之時能確實拿到蔣公親令頒發的獎金。更重要地,對於怯懦卸責的幹部,胡璉將軍與傅作義司令一向能嚴加裁汰。
在國民黨抗議陳菊人事意圖佔領立法院不到24小時就失敗的今天,不難理解國民黨何以落入如此田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高級傳令兵:劉峙將軍徐蚌會戰戰時日記」介紹 訪問: 陳佑慎 博士 內容簡介: ◆ 珍貴第一手史料,七十年來首次公開! ◆ 國民黨為何輸掉國共戰爭最關鍵的徐蚌會戰? 誰該負起損失五十萬將士的最高責任? ◆ 徐蚌會戰最高指揮官劉峙戰時日記,七十年...
「徐蚌會戰失敗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問題] 徐蚌會戰是不是國軍最失敗的一場戰爭? -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徐蚌會戰蔣介石為何不放棄被包圍的黃百韜兵團?原因在這! 的評價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Xavier 元創主義 的評價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问下徐蚌会战黄百韬黄维撤到徐州能怎么样 的評價
- 關於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徐蚌會戰國軍尚有元氣保存因胡璉部太過老練的推薦與評價,PTT 的評價
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端午國光,南麻臨朐戰役(一)背景】
福編的端午連假爆米花教室到了最後一集。是最後但也要開新篇。福編要來介紹73年前的大事,那年和今年一樣,6月下旬才過端午。對國民政府而言,才剛因整編74師、第一快速縱隊、整66師在山東先後被共軍殲滅,進攻陝北的胡宗南部連續在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戰役喪失主力部隊與補給而遭遇重大挫折。
當時國府氣壓低迷,多支主力部隊被殲,多個重要補給點被奪佔,共軍華北3股大軍差點就要會合,共軍形勢一片大好,國共內戰差一點就要在1948年就提前結束。但共軍挾著氣勢發起的南麻戰役與臨朐戰役卻阻斷這一切。
*******受不了偽歷史*******
福編最受不了近代興起的偽翻案、偽解密、偽歷史,包括稱讚現代日本人都拋棄的日本軍閥統治好棒棒!(日本人屠殺20幾萬人、為戰爭徵走多數白米與豬肉、迫害濫捕疑似與美軍接觸之村民、讓台灣成為盟軍必須轟炸之南洋跳板都可以當作沒看到)
、楚國人不是中國人(那歷代楚王與大臣他們問鼎中原,意圖取周天子代之取心酸的?)、清廷對西藏而言是施主的關係而已(那為何達賴喇嘛的金瓶掣籤規定是乾隆帝拍板?為何英國侵藏戰爭最後還是得跟北京談協約?)。
但其中最吐血的,就是些半調子軍史研究者(如綠營追捧的管○○,他很用心研究白色恐怖,但軍史拜託別來亂了)發覺國軍存在日軍顧問團後,而且金門戰役也有日本顧問根本博在金門,就如獲至寶地大吹特吹因為有根本博才打贏金門戰役。
金門戰役戰地指揮是高魁元將軍,前半總指揮是李良榮司令,後半總指揮是胡璉司令接手。李良榮司令深知高魁元將軍比他更熟悉戰場戰地,在胡璉抵達前是全權委託高魁元決斷。
高魁元將軍在國共內戰高峰時是擔任整118旅旅長,整118旅是整11師主力,整11師師長為胡璉將軍(後升司令),也就是毛澤東評為「狡如狐,勇如虎。宜趨避之」的國府少見幹將。也就是胡高兩位將軍本就是打共軍老手。
而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最大的失敗,前後損失超過10萬人,就是胡璉將軍領導整11師先烈英雄們所打出的南麻臨朐大捷。這一場大捷,國軍方集合了國軍中能打敗共軍的精銳,包括主角的狡狐狸:胡璉將軍與正牌考第一名:高魁元將軍,協助的則有雜牌軍殺出的王牌:黃百韜將軍,宿命於滇緬揚名的李彌將軍。
*******正文:
△南麻臨朐戰役國軍背景
1947年3月孟良崮戰役國軍失敗,張靈甫將軍殉國,剿共主力整74師被殲滅,魯西南戰役中次主力整66師被圍殲,師長宋瑞珂被俘,第一快速縱隊(包含當時1/10的國軍機械化兵力,主要是美援火炮與日本坦克)被殲滅,西北方意圖追捕肅清共軍中樞的胡宗南連二次中伏,補給中心又被攻陷,東北戰場也在多次主動出擊失敗後開始轉入被動。
同一時間,共軍也開始自戰略守勢轉入戰略攻勢。包括鄧小平與劉伯承開始準備在津浦鐵路以西轉入攻勢。而6月11日, 蔣公仍因不甘心失敗與想爭取主動,下令在18日繼續進剿沂蒙山區 #這邊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是國府在任一階段始終低估共軍的總數量與總實力 經陳誠建議延後5天,6月25日胡璉將軍依命令率整11師攻入事實上被共軍放棄的南麻鎮區,南麻戰役開始揭幕。
▼南麻臨朐戰役共軍背景
1947年3月孟良崮戰役殲滅國軍整74師後,粟裕的信心大增,透過共諜查知國軍仍將依原規劃進剿沂蒙山區後,粟裕下令放棄南麻,集中9、2、6、7等四個野戰縱隊,準備把國軍主力再一次包餃子。而劉鄧大軍發起攻勢後,國軍徐州司令部抽調7個整編師去援助被壓迫至大運河畔的國軍陣地。沂蒙前線形成國軍空前空虛,而共軍虎視眈眈的態勢。
○南麻臨朐戰役意外發生
1.國軍被圍竟不動搖:胡璉將軍認為共軍久佔南麻,匆忙放棄不可能搬走所有物資,乃設法循跡向地下深掘,果然先後在地窖、窯洞之內,挖掘出大量的大小麥糧食與棉花雜貨。又及早下令多掘井找水源,這使之後南麻被圍攻,整11師不像其他戰役國軍被圍數日後就崩潰。
2.國軍早築工事:在進佔南麻後,胡璉將軍下令修築交叉複式工事,包括子母淺地堡(不深,也防淹水)2000多個,各堡均由交通壕連繫,各堡外均設鐵絲網或鹿砦,駐地村民全部趕走(防共諜報信),陣地前500公尺草木全部砍除。還準備有沾油棉花球(充當緊急照明彈),更放出工事尚未準備齊全的訊息讓共諜轉發(胡璉將軍知道上層機關有共諜但不知共諜是誰)
3.夏雨不利共軍重砲射擊:胡璉將軍決心固守,很大原因就是夏雨將到,各地泥濘,不利共軍攻堅的炸藥包與重砲使用(共軍早在蘇援軍械、蘇聯移交關東軍械與繳獲國軍火炮彈藥而有大量火炮)。
4.共軍所藏械彈被國軍掘出:除了糧食被發現,整11師積極以小隊向外巡邏搜查,自捕獲之共軍偵查人員處反得到械彈藏匿地點。由於國軍和共軍在國共內戰時期彈藥普遍通用,械彈被國軍繳獲更利於國軍堅守。
5.胡璉將軍和高魁元將軍判斷可能有警時,會要求部隊著衣而眠,南麻戰役與金門戰役爆發前夕,國軍都正處於著裝隨時備戰。
於是在戰役開始前,共軍一向擅長的圍點打援戰術開始失靈的第一步...:
※共軍圍點打援,係利用優勢共軍圍攻守要點之國軍一部,國軍危殆後必向上級求援,共軍再於援軍必經之路上設下準備齊全之口袋,殲滅擊潰援軍,而缺彈缺糧又救援無望的國軍很容易因此士氣潰散,導致要點守備國軍在共軍總攻常1-2日就全線崩潰,然後國軍不只傷亡慘重,還有大量裝備、兵員被俘,助長共軍實力。
&第一段感言
福編雖然一向尊敬經國先生,在他執政影響下不只人均收入突飛猛晉,還奠下高速公路、重工業、大型工程、中央山地開發、半導體產業之基礎,迄今仍然受用。但經國先生鬥爭其他老系之凶狠也是暗黑事實。
#日軍攻佔四川大本營敗於胡璉將軍領導之石牌血戰 #黃泛區大捷克盡全功因胡璉速援 #徐蚌會戰國軍尚有元氣保存因胡璉部太過老練 #金門戰役及大二膽戰役還有南日島突擊主力都是胡璉重組部隊 #金門酒廠為胡璉力主建立
#胡璉是陳誠愛將終不見容於經國先生,導致後來國府宣傳並不強調胡璉戰功。
#胡璉與其幹將的貢獻被兩岸三派共同抹滅,共產黨不喜歡胡璉滅其威風,經國派國民黨不能大肆宣傳胡璉,民進黨認為這些都是心繫中國的人沒有台灣價值。
在福編心中,那個逝去的老中華民國武將中,論智謀與眼界當白崇禧第一,論學識與練兵必孫立人第一,論才氣與狂狷為張靈甫第一,論政略與安民乃傅作義第一,但機智與應變,無庸置疑是胡璉將軍第一。
這些將軍在生前都不能算國府核心之人,或許這正是國府必然失敗之宿命與中國人自身累積之共業。但福編也不是批評 蔣公,因為蔣公有時忌憚他們(如白傅),有時不滿他們不識大局(如孫張),但 蔣公卻依舊賦予他們大權,沒有 蔣公,給豎儒文青們執政,我們70年代應該都在吃文革版代用麵粉(摻一堆麥稈)。但可悲的,一群承平的嘴砲屁孩,沒有珍惜烈士與英雄爭取的機會,在太平之世批評他們毫無貢獻,藐視他們也戒慎恐懼的敵人,更以鄙棄自己的列祖列宗與出身為傲,這點,福編難以接受。
當連非核心共產黨人與一般大陸人都比台灣年輕人清楚並尊敬胡璉,台灣年輕人跟著江湖術士吹捧有日本人,胡璉、高魁元與孫立人將軍親自訓練的部隊才能打敗共產黨時,我感到的是濃濃的時代眼淚與悲傷。要滅其國,先滅其史,民進黨與其鷹犬正幫共產黨掃除完成其一統海宇的障礙。
#李光前將軍如果知道他可能保衛到一批背祖忘宗的騙子與屁孩那他還會帶頭衝鋒嗎?
#胡璉將軍千古
#李光前將軍千古
#中華民國萬歲
#雖然中華民國快名存實亡
*******最後補充,日本顧問存在理由*******
國軍內存有日本顧問團的真正原因,是大量日本駐華軍士官回日本失業,而國軍骨幹軍士官在東北慘敗、徐蚌會戰後幾乎喪失殆盡。重新編組的部隊不乏兵痞、兵油子和臨時被拉伕來的人們,找治軍嚴謹的日本軍士官來重訓國軍正是國府亟需。
但說要靠他們指揮部隊才能勝利,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下一篇,來談南麻臨朐戰役的戰鬥過程與國府文化導致徐蚌會戰中胡部不只無法發揮長處還跟著上級12兵團黃維司令下的其他國軍陪葬。
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7-24影音檔
出版社: 秀威資訊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高級傳令兵:劉峙將軍徐蚌會戰戰時日記」介紹
訪問: 陳佑慎 博士
內容簡介:
◆ 珍貴第一手史料,七十年來首次公開! ◆
國民黨為何輸掉國共戰爭最關鍵的徐蚌會戰?
誰該負起損失五十萬將士的最高責任?
◆ 徐蚌會戰最高指揮官劉峙戰時日記,七十年來首次公開! ◆
一九四八年底爆發的徐蚌會戰,是國共戰爭中最關鍵的戰役。徐蚌會戰,國軍眾不敵寡,損失五十萬精銳,澈底改變了戰爭的天平,更種下國府敗走台灣的因子。劉峙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在中山艦事件、北伐戰爭及中原大戰諸役獲勝連連、屢立戰功,甚得蔣中正器重,被譽為「常勝將軍」及「五虎上將」。一九四六年國共戰爭全面爆發,一九四八年六月,蔣中正任命劉峙為「徐州剿匪總司令」,為徐蚌會戰的最高指揮官,他在戰敗後受到許多責難、更在戰史上留下「無能」的汙名。
本書是劉峙從未公開發表過的戰時日紀,是極其珍貴的第一手史料,記錄徐蚌會戰期間諸事,透露出政治干涉軍事、指揮官無實權、布署及指揮失調、戰略舉棋不定、後勤補給不足、黨員精神渙散、諂媚領袖之風,各種導致國民黨全面潰敗的原因。對於民國史及國共戰爭史皆具有相當重要的研究價值。
「軍事之機微繫於一念,政治牽制軍事固不可,而最高統帥不予前方指揮官以獨斷之權尤為失敗之根源。……國防部戰略舉棋不定,政略與戰略失調為大錯誤,徵兵之遲緩與補給之不足尤為缺乏戰鬥力主因。」──劉峙
作者簡介:原著/劉峙(1892-1971)
字經扶,江西吉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等多場戰事。中日戰爭時曾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第五戰區司令。1948年被蔣中正任為徐州剿共總司令,被解放軍全線擊敗。1954年到台灣,1971年病逝台中。
編者簡介:劉滌宏
劉峙四子,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德國柏林大學法學博士。著有《從國際法看台灣人民的自決權》、《現代國際法》(合著)。
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高級傳令兵:劉峙將軍徐蚌會戰戰時日記」介紹
訪問: 陳佑慎 博士
內容簡介:
◆ 珍貴第一手史料,七十年來首次公開! ◆
國民黨為何輸掉國共戰爭最關鍵的徐蚌會戰?
誰該負起損失五十萬將士的最高責任?
◆ 徐蚌會戰最高指揮官劉峙戰時日記,七十年來首次公開! ◆
一九四八年底爆發的徐蚌會戰,是國共戰爭中最關鍵的戰役。徐蚌會戰,國軍眾不敵寡,損失五十萬精銳,澈底改變了戰爭的天平,更種下國府敗走台灣的因子。劉峙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在中山艦事件、北伐戰爭及中原大戰諸役獲勝連連、屢立戰功,甚得蔣中正器重,被譽為「常勝將軍」及「五虎上將」。一九四六年國共戰爭全面爆發,一九四八年六月,蔣中正任命劉峙為「徐州剿匪總司令」,為徐蚌會戰的最高指揮官,他在戰敗後受到許多責難、更在戰史上留下「無能」的汙名。
本書是劉峙從未公開發表過的戰時日紀,是極其珍貴的第一手史料,記錄徐蚌會戰期間諸事,透露出政治干涉軍事、指揮官無實權、布署及指揮失調、戰略舉棋不定、後勤補給不足、黨員精神渙散、諂媚領袖之風,各種導致國民黨全面潰敗的原因。對於民國史及國共戰爭史皆具有相當重要的研究價值。
「軍事之機微繫於一念,政治牽制軍事固不可,而最高統帥不予前方指揮官以獨斷之權尤為失敗之根源。……國防部戰略舉棋不定,政略與戰略失調為大錯誤,徵兵之遲緩與補給之不足尤為缺乏戰鬥力主因。」──劉峙
作者簡介:原著/劉峙(1892-1971)
字經扶,江西吉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等多場戰事。中日戰爭時曾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第五戰區司令。1948年被蔣中正任為徐州剿共總司令,被解放軍全線擊敗。1954年到台灣,1971年病逝台中。
編者簡介:劉滌宏
劉峙四子,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德國柏林大學法學博士。著有《從國際法看台灣人民的自決權》、《現代國際法》(合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wyp3Qhz6i8/hqdefault.jpg)
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徐蚌會戰蔣介石為何不放棄被包圍的黃百韜兵團?原因在這!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在 徐蚌會戰 的初始布陣中,黃百韜的第7兵團,是國民黨在徐州以東最主要的軍事 ... 原因 曝光竟是大家都該學習的https://youtu.be/c2hgWAUMObY ▷抗日 ... ... <看更多>
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Xavier 元創主義 的推薦與評價
來看看當初的決策有什麼問題和爭議。 遼瀋會戰:撤守反覆不定國軍釀成 ... 國軍名將白崇禧為什麼拒絕指揮徐蚌會戰? ... 民心向著中共才是國府失敗的原因! ... <看更多>
徐蚌會戰失敗原因 在 [問題] 徐蚌會戰是不是國軍最失敗的一場戰爭? -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越看有關徐蚌會戰有關的書籍,越覺得國軍在這場戰爭的指揮上亂七八糟
首先是為何要將徐州剿總與華中剿總分開來致使指揮上出現不統一?
將領的選擇也是讓人摸不透
劉峙跟黃維都是久未實際帶兵的將領,在這種關鍵時刻找他們出來實在令人不解
由胡璉或陳明仁代替他們都比較好或者由顧祝同下去鎮壓各部將領?
再來就是蔣中正對戰略部署反反覆覆,一下子要以蚌阜為中心,一下要到徐州靠攏
以及國軍將領守備薄弱,津浦鐵路輕易被共軍攻下,大運河也沒有想過要造便橋
這些都是國軍自己讓自己陷入包圍網的因素,根本不是共軍特別神勇
在戰役進行中 國軍各兵團之間還是不斷發生猶豫不決以及救援失敗的情形
然後常常過了黃金救援時間蔣才下令要求某某兵團就解圍,結果往往導致該救援兵團
跟著覆滅
我絕得這場戰役不僅是國軍建軍以來最失敗的戰爭,也是蔣介石本人性格缺陷最大化
在國民政府最危及的時刻,卻是由這樣一連串荒旦的事蹟造成歷史的定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1.42.61
為什麼這麼說? 雖然東北局勢已定 但華中華南還是國軍的天下 沒有共軍的根據地
兵力也還有優勢吧
好奇為什麼共產黨都沒有這種學長學弟制
陳誠當時已經在台灣了吧 還會去管陳明仁怎樣安排嗎?
但華中華南還是完好的不是嗎?
※ 編輯: stoneruler 來自: 60.251.42.61 (05/31 15: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