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了一個很特別的做夢!
我夢到我在一個半廢墟的學校裡面,外面有很多鬼怪妖魔,看到人就會吃人吸血啃肉。
我遇到一個阿姨來到我的秘密基地求救,她哭著說她的孩子都被鬼怪吃掉了,我開了基地的門,收留了她。
但她每次安靜下來就會哭,一直喊著孩子名字。
但這高頻的哭聲則會引起鬼怪的注意,我的藏身基地也被找到,就在我安撫阿姨情緒時,基地整個屋頂被鬼怪掀開摧毀。
我抓著她拔腿就逃,往城市巷弄裡逃竄。
但說也奇怪,妖魔鬼怪似乎看不到我,也聞不到我,更感覺不到我。
但那個阿姨就很慘,鬼怪始終追著她跑,彷彿我是透明人一樣,但為了保護那個阿姨,我一直拉著她狂奔,儘管鬼怪看不見我。
最後我們逃到一個廢墟醫院裏的最底層地下室,我跟她說:「不要慌,一切都會沒事的,保持妳的呼吸,慢慢的調整呼吸...」
就在我安撫她的當下,我突然驚覺我不被妖魔看見的原因,就是我每天念的經裡面有摩利支天經!!!
「我弟子謝立聖,知彼摩利支天名,故無人能見我,無人能捉我,不為人欺誑我,不為人縛我,不被人債其財務,不為怨家能得我便。」
接著聽到鬼怪慢慢靠近醫院地下室的聲響,我安撫阿姨跟她說起十二緣起的咒與白話意思,告訴她摩利支天經的優勢,能讓她也不被鬼怪跟看見,我靠著記憶把經文一句一句的帶她念...
但她太驚恐了,念沒兩句就一直尖叫
我請他放輕鬆,告訴她我們還有時間,還能嘗試祈請護法保護,但她就是歇斯底里的狂奔,一邊喊著孩子名字,她最後倒在電梯門口,我追過去,擋在她面前。
鬼怪也從對面的走廊盡頭出現,慢慢逼近,我開始跟她解讀萬法唯心造的原理,跟她說那些鬼怪也可能是我們心念所造,而我們的輪迴也是心念與業力所推動,而我們慣性的專注投入這遊戲罷了。
她的吼叫慢慢變小聲,最後問我:「所以...都是我想的?」
我說:「是的,你可以借鏡他脫北者(解脫者)的智慧力量和慈悲,來看待一切,包括吃了你兒女的這個鬼怪!你們之間沒有二元對立的差別,其實一切都在你的意識裡,包括我!」
這時鬼怪像是被挑動什麼敏感神經一樣,開始換鬼怪歇斯底里的咆哮嘶吼,跟魔物獵人裡面的金獅子一樣發動狂暴模式。
我繼續念摩利支天咒,一句一句帶著她念,她終於肯跟著念,突然漆黑的地下室,被一道金光閃瞎,我懷疑有獵人偷放閃光彈連發!
但閃光過後,鬼怪定格了,全身僵硬,龐大的身軀慢慢變成灰白色,最後阿姨跟我慢慢靠近白化的鬼怪,突然一陣微風吹來,白化的鬼怪變成粉塵化開,散落在風裡飄走。
但阿姨的兩個孩子完好無缺的躺在地上,被粉塵覆蓋,阿姨飛奔過去,抱住孩子痛哭,而孩子也慢慢甦醒,兩個都安然無恙。
突然間,眼前又被閃了閃光彈,我眼前只剩下一片空白,完全看不到東西。
「欸,誰啦?沒怪了還一直閃?」我大喊。
「我是每天你祈請的那位,無人能見無人能捉。」
「咦?摩利支天嗎?」瞬間跪下去,哎呀,剛剛好沒禮貌。
「這次測試算是過關,你在緊急時刻沒忘記,也帶著慈悲心救一個陌生人,引導她面對恐懼與祈請,記住以後時時刻刻都要如此,讓一切成為反射動作,尤其中陰身時(死亡後八小時)的考驗會比剛剛更混亂更驚恐複雜!」
「啊!?所以剛剛是VR虛擬實境考試嗎?那剛剛的阿姨和鬼怪...」
突然間我知道了,這夢也是我內心的反射與害怕,所以造了一個練習的夢境,一切都在我內心裡,一切都是我的顯卡與記憶體和cpu在運轉。
我就自然醒了,時間剛好停在9:24。(我的生日)
我就跑去換供茶,上香,看看手機...結果看到今天是韋馱菩薩聖誕,馬上來念祈請文做早課。
呼,這夢真的好寫實,也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練習吧?我猜...
--
以上是我起床後馬上打字寫給包子的對話內容,記錄了這個特別有趣的夢。
也想起月稱菩薩曾說過:「愚者作惡下地獄,愚者行善上天堂,智者超越善惡得解脫。」
就像玩線上遊戲一樣,玩家技術不好或違反規則則會被懲罰掉裝或扣錢,玩家守法又按照規則走則會得到獎賞或解開任務享受報酬,但不論是懲罰還是獎賞,只要你還執著在遊戲裡,那就會在遊戲裡不斷輪迴鬼打牆。
但聰明的人設有停損點,只要發現這遊戲不是我一生該追求的唯一目標,那我就會當作消遣偶爾玩玩打發時間,不過度沉迷,甚至知道自己有可能會沉迷,那一開始就不玩不載不碰不儲值。
曾經有個朋友的朋友入迷線上遊戲,花了自己的全部壓歲錢就算了,開始偷刷爸媽的信用卡,用家裡電話去儲值付款,最後總共在遊戲裡面花了快80多萬,家人氣到把他送去親戚家住,他卻開始偷親戚的錢,還帶著親戚小孩一起玩一起刷...
最後親戚把他送回來說沒辦法帶,太誇張了。
也許這就是巨輪迴中的微輪迴吧?
最後要介紹這張圖,去年原本要畫韋馱菩薩,畫成鋼彈的形式,後來作罷改成帥哥版。
但今年就覺得,如果韋馱菩薩有一台超帥的巨型鋼彈機器人能駕駛,超帥的啊!
如果實體化擺在寺廟門口,我看佛學夏令營根本不用招生就自己會爆滿每個梯次。
所以就花了一點時間設計,畫好這尊室建陀號Skanda-01,靠這支巨型帶電降魔杵應該可以更高效的斬斷大家的煩惱與恐懼。
今年就送這尊巨神兵器給為韋馱菩薩,萬法唯心造,那這尊巨神兵器我就用最虔敬的心恭送給室建陀菩薩,希望您最後成為賢劫千佛最後一尊佛時,這巨型神兵也能一直進化,一直守護著佛法僧到您成佛為止,等您成佛,到時候我應該就要畫巨型如來航母給您祝賀!
最後想看摩利支天經全文的人,我放在留言連結裡。
最後還是祝福韋馱菩薩,室建陀菩薩生日大開心,大願能全部完成,我能幫上微薄之力我一定全力幫忙。
謝謝您,謝謝。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 史琬晴(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 劉錦宜(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
從 者 夏令營 守護 者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馳星周的小說有兩個麻煩之處:許多都很大堆頭、許多都很黑暗。書厚,因為角色關係與劇情錯綜複雜;黑暗,因為這些複雜的角色通常都沒有好下場。所以要讀起馳星周,最好是春節高速公路大塞車時、參加無聊夏令營時……總之要有段漫長無聊的時間,才能容得下馳星周的新宿燈紅酒綠、還有日本中國台灣三國黑幫的刀光血影。
.
這位擅寫黑社會題材的作家,在六次入圍直木賞之後,第七度入圍終於得獎,這當然讓人好奇,這本《少年與狗》是有多血腥暴力……有比《不夜城》的金城武……不對,是比他飾演的劉建一還要帥嗎?比《夜光虫》裡的台灣職棒簽賭還要黑嗎?答案都不是,《少年與狗》由輕薄短小的六則短篇集結而成,這裡沒有歌舞伎町的腥臭之風,只有溫暖的陽光普照大地時散發的淡淡香味——書名都說有一隻狗了,這故事能有多黑暗?
.
多聞是這隻流浪狗主角的名字,而牠還有其他不同的名字——有時牠叫「教經」,有時牠叫「雷歐」,這些名字是不同的主人賦予牠的。這隻奇妙的流浪犬,似乎正在尋找些什麼,總是看著某個方向。有些人覺得牠是吉祥物、有些人覺得牠是家裡的守護神,牠只在這些主角身邊停留短暫的時間,隨後便繼續踏上旅程,而《少年與狗》,便是六位主角與牠一起發生的六個小故事。
.
但《少年與狗》還是馳星周的小說,不是《忠犬小八》或是《南極物語》那種感人熱淚的溫馨小說,黑暗氣息還是免不了在多聞的身邊圍繞著。這些角色有著不同的職業與處境,而他們都有著人生黑暗的一面,多聞有時像是陪伴者、有時又像是傳達諭示的使者,牠無言地在這些內心深處受傷的人類靈魂旁,見證著他們的人生歷程、同時拯救著他們心裡無人援助的孤單與哀愁。從 311 震災半年後的仙台出發,多聞一路到達新潟、富山、滋賀、島根、乃至最後的熊本,這趟漫長的日本之旅,看來似乎每段過程毫無關聯,但卻都能讓讀者感受到多聞帶來的溫暖。
.
非常值得推薦給各位。
.
博客來 (獨家書封夜空版):https://reurl.cc/MZ59v3
誠品 (獨家書封追憶版+作者限量親簽):https://reurl.cc/WEQzp9
誠品 (獨家書封追憶版):https://reurl.cc/jqZaMn
.
采實文化
從 者 夏令營 守護 者 在 鄭麗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怡農的邀請,今早出席壯闊台灣2020夏令營開幕式,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從體制外到體制內,親身經歷的台灣民主深化與民主治理的一點個人心得。
今天的營隊,是我參與過的政治營隊中最與眾不同的,討論的是一個極其重要,但卻是很少有人願意正面面對的課題,那就是當今台灣面臨的新型態安全威脅。不只主題特別,切入的角度更特別:不只是從國安政策的分析著手而已,更強調個人的實務操作與模擬訓練,培養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在危機時期的應變能力。
我想,這個營隊,正傳遞了一種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新觀念:安全,除了政府及國軍的責任之外,守護國家安全,也可以從每一個人的個人力量做起,大家彼此團結與互助,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彼此的後盾,才能建立起從社區到社會共同體最堅實的韌性。
我在怡農及營隊參與者身上,看見新一代年輕人守護台灣、守護民主的決心與勇氣,令我相當感動也非常敬佩。
從 者 夏令營 守護 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 史琬晴(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
劉錦宜(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地的環境生活、拍第一支紀錄片、第一次得紀錄片獎、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拍紀錄片。
.抱著預設立場,盧業冠從屏東市區到了霧台,再往上抵達峻嶺傾斜、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佳暮。然而,進了部落不久,深受震撼,跟他們預想完全兩碼子事!
.課業名列前茅的王晴瑩在台南女中三年級選志願之際,立定讀醫方向後,她著手閱讀各種關於從醫的種種相關書籍,讀到徐超斌醫師撰寫的《守護4141個心跳》,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的心。
.改作無農藥種果樹,等待土壤變健康,要熬過前幾年幾無收成。他卻肯花整整六年的時間等待。縱使過了數年,李佳芸仍未忘記農夫昌輝說的,那片土地,是他的家,更是家族的根源,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須要好好的守護這塊地。
一個夏天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報名夏令營;想要實踐自己所學的專長,可能就要參加實習計畫;想要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安排一趟旅行吧!但如果貪心一點,想在14天內擁有前面說的全部收穫呢?
只有走進踏實又溫暖的土地,可以給你所有想要的!
本書訪談12位過去九年間參與蹲點的青年,訪談蹲點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參與社會、關懷土地的行動與思維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從過去(蹲點紀錄)、現在(目前所從事的事物、參與的行動)、未來(對土地的願景、嚮往),勾勒出蹲點行動在年輕世代創造的新價值。
關於【蹲點‧台灣】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09年起推動「蹲點‧台灣」計畫,讓青年有機會走出舒適圈與土地連結,實踐所學為土地付出,從中也體驗到「教室外的課程」。同時,透過青年資源的導入,為社區帶來多元的服務,包括活動記錄、藝術彩繪、英文教學、電腦課程、皮影戲、數位行銷、靜態及動態影像創作、樂器教學、樂團指導、身體律動、社區環境美化、社區事務協助等,從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為偏鄉社區帶來了新的刺激和啟發,為社區居民帶來新的視野和想像,也與外界世界接軌,以實際行動縮短城鄉落差。
「蹲點‧台灣」從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全台40多校80多科系超過500位學生參與,每一年,青年們用擅長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能力,和熟悉的數位3C設備,從在地觀點為社區發聲,平衡城鄉認知。同時向社會大眾、青年學子提倡運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用影像留下台灣珍貴文化與真摯人情之蹲點精神,也為自己的人生視野開拓更溫暖的角度。
作者簡介:
古碧玲
現任《上下游》副刊總編輯、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並展開食物農業、土地議題、弱勢關懷題材的書寫。
曾任職於多家媒體與NGO。
高世威
中華電信基金會 副執行長
張嘉芳
中華電信基金會 經理
林佳儀
「蹲點‧臺灣」專案負責人
策畫簡介: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2月,從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出發,透過長期耕耘將我們的核心理念落實到社區及部落、城市邊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以基金會做為資源連結的平台,將所有「善」的事物加以重整編排,分享至有需求的據點,成為支持在地勇往直前的力量。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
從 者 夏令營 守護 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古碧玲 主編、黃柏勳 同學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地的環境生活、拍第一支紀錄片、第一次得紀錄片獎、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拍紀錄片。
.抱著預設立場,盧業冠從屏東市區到了霧台,再往上抵達峻嶺傾斜、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佳暮。然而,進了部落不久,深受震撼,跟他們預想完全兩碼子事!
.課業名列前茅的王晴瑩在台南女中三年級選志願之際,立定讀醫方向後,她著手閱讀各種關於從醫的種種相關書籍,讀到徐超斌醫師撰寫的《守護4141個心跳》,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的心。
.改作無農藥種果樹,等待土壤變健康,要熬過前幾年幾無收成。他卻肯花整整六年的時間等待。縱使過了數年,李佳芸仍未忘記農夫昌輝說的,那片土地,是他的家,更是家族的根源,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須要好好的守護這塊地。
一個夏天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報名夏令營;想要實踐自己所學的專長,可能就要參加實習計畫;想要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安排一趟旅行吧!但如果貪心一點,想在14天內擁有前面說的全部收穫呢?
只有走進踏實又溫暖的土地,可以給你所有想要的!
本書訪談12位過去九年間參與蹲點的青年,訪談蹲點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參與社會、關懷土地的行動與思維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從過去(蹲點紀錄)、現在(目前所從事的事物、參與的行動)、未來(對土地的願景、嚮往),勾勒出蹲點行動在年輕世代創造的新價值。
關於【蹲點‧台灣】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09年起推動「蹲點‧台灣」計畫,讓青年有機會走出舒適圈與土地連結,實踐所學為土地付出,從中也體驗到「教室外的課程」。同時,透過青年資源的導入,為社區帶來多元的服務,包括活動記錄、藝術彩繪、英文教學、電腦課程、皮影戲、數位行銷、靜態及動態影像創作、樂器教學、樂團指導、身體律動、社區環境美化、社區事務協助等,從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為偏鄉社區帶來了新的刺激和啟發,為社區居民帶來新的視野和想像,也與外界世界接軌,以實際行動縮短城鄉落差。
「蹲點‧台灣」從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全台40多校80多科系超過500位學生參與,每一年,青年們用擅長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能力,和熟悉的數位3C設備,從在地觀點為社區發聲,平衡城鄉認知。同時向社會大眾、青年學子提倡運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用影像留下台灣珍貴文化與真摯人情之蹲點精神,也為自己的人生視野開拓更溫暖的角度。
作者簡介:
古碧玲
現任《上下游》副刊總編輯、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並展開食物農業、土地議題、弱勢關懷題材的書寫。
曾任職於多家媒體與NGO。
高世威
中華電信基金會 副執行長
張嘉芳
中華電信基金會 經理
林佳儀
「蹲點‧臺灣」專案負責人
策畫簡介: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2月,從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出發,透過長期耕耘將我們的核心理念落實到社區及部落、城市邊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以基金會做為資源連結的平台,將所有「善」的事物加以重整編排,分享至有需求的據點,成為支持在地勇往直前的力量。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