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教「運動」,那要找誰?】
.
會「運動」的人很多,從過去是運動員的人、健美專長的、馬拉松選手、帶中風患者走路的治療師、在社區帶長者團康的教練、奧運選手的教練、連鎖健身房的教練等。但在運動這個巨大的光譜中,每個人的專精的可能在其中一個範圍,依照每個人的養成教育、工作後的繼續教育等。
.
教練們開始學習「特殊族群」、「動作控制」、「物理治療」、「運動防護」等,偏向醫療端的相關知識。同時,醫療人員包括物理治療師、醫師,也開始學習「肌力訓練」、「重量訓練」、「運動表現」等,偏向教練端的專業領域。
.
「Exercise is medicine」
.
這句話,將傳統認為「運動、訓練」是年輕人、運動員才要進行的,延伸到一個新的領域。將運動視為一種「治療、維持或提升健康的方式」。而健康是不管在哪個年齡層、不同族群下皆需要的。或者說,假設死亡為0分、健康為60分、頂尖運動表現為100分,運動皆能參與在這個光譜中的任何位置,只是用的名詞不同,或者參雜的「醫療」跟「訓練」比重上的差異。
.
例如:
🔸「關節活動度運動」,是物理治療師常用於「預防或增加關節活動度」的技術,大多應用於久臥在床而關節攣縮、或剛手術完受傷處還很脆弱的患者。
.
🔸「動作控制訓練」,起初是用在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早期復健的專業們發現,當大腦或神經損傷後,肌肉的出力方式、順序,甚至動作型態會產生改變。使得身體可能使用「效率較差」的方式進行各種動作,消耗的能量較高、但產生的力量不多、也增加肌肉、關節、身體過勞的機率,進而引發受傷。
.
近期,越來越多人可能因為久坐、辦公室的生活型態、過往受傷經驗等,身體也會出現類似這種「效率較差」的動作型態。因此,動作控制訓練如同肌肉的「再教育」,重新學習身體應當出力的方式。目前這仍偏向物理治療師、神經科學等專業。
.
🔸「重量訓練」,則是透過自身體重或額外的負重,來刺激身體各個系統、體適能的成長,包括:肌力、爆發力、心肺耐力、體組成等。要給予身體額外「負重、重量」的前提是「身體出力的方式正確,關節、軟組織等有一定的穩定性及活動度」,也就是有一定的「健康、動作基礎能力」。而這偏向運動教練、健身教練的範疇。
.
上述的技巧都有「運動、訓練」等字眼,但其背後的意義、使用的時機有大大的不同。這當中也涵蓋從醫療端到訓練端的一整個光譜。從受傷應進行的「復健」由物理治療師主導;適合各類族群的「功能性訓練」;準備回到運動場上前的基礎動作能力由運動防護員主導;進階的肌力與體能、運動表現則由教練主導。
.
對病患、一般民眾、運動員,找到適合自身需求、專攻光譜中特定範圍的專業人員,才能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例如,每次深蹲時,腰都會覺得緊緊卡卡的,重量遲遲上不去,可能需要找物理治療師進行「動作檢測、肌肉再教育、動作控制訓練等」。而復健半年的十字韌帶斷裂的籃球選手,日常生活、走、跑、跳都沒問題了,則應該轉由技術教練、肌力與體能訓練師進行「基礎重量訓練、爆發力、敏捷訓練等」。
.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exercise #training #therapy #health #motorcontrol #physicaltherapy #strength #conditioning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athletictrainer #returntosports #rehabilitation #運動 #訓練 #治療 #復健 #健康 #動作控制 #運動表現 #物理治療 #肌力與體能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運動防護員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三個字SunGut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算是KD爆發的一年,但今年也是KD跟腱斷裂後,復出的第一年,卻不像當年的Kobe一樣,被傷後的問題所困擾著,每一項數據幾乎跟受傷前差不多,同樣是跟腱斷裂,他們的差異到底在哪裡呢?...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三個字SunGut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陳曉謙 運動物理治療師 Jack Chen, sports physiotherap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批踢安柏兒 x Sport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精華區NTUot95 的評價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物理治療與復健科診所差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物治系】「復健科醫師vs 物理治療vs 職能治療」 l 長庚學長l ... 的評價
- 關於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媽寶][寶寶] 斜頸一直沒有進步 的評價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照護年長不可或缺,但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差在哪?】
邱媽媽是位作畫者,因為中風加上輕微失智,不但無法正常行走,連拿筆都沒力氣了,更別說像以前的興趣創作般,做出許多精彩繪畫,這時該找物理治療師還是職能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越來越受許多家庭的重視。不管是手術後的復健與恢復,或是生活、行動中出現障礙,都少不了這兩種專業的協助。不過,兩者之間的差異仍有不少人有些疑惑,以下逐一解答:
#物理治療師 #職能治療師 #長輩 #高齡化 優照護:更多居家照護的選擇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許常德老師您好,
當您的忠實觀眾也已經有四年了,多年旅外在不同國家輾轉的日子幸虧有您的直播也撫慰了偶爾感到無人訴說的心情。許多人也應該像我一樣,因為您的直播而在婚姻中感到沒那麼孤單。昨天先生無預警地帶兒子回他的國家了,留下我一個人上完班回到家一臉錯愕地看著空燙燙的衣櫥,跟家中還留著少許兒子的玩具跟日常用品....他只淡淡地說「我已經筋疲力竭了,我跟兒子去休息度假一陣子」。我跟同事訴說爆哭了三個小時後,昨夜失眠一晚,今日焦急著等著他下飛機的回報。
本來我們說好要一起在第三地發展,他嘗試投了不少履歷卻未果,隨著經濟壓力的增加,我們彼此累積的情緒不時爆發,不斷爭奪彼此在家中的主導權:我負擔所有的房租跟生活開銷,他則平日接送孩子、週間煮晚餐2-3天、週末也照顧孩子跟放電時間,但他總覺得家事負擔太重,雖然他失業,但他手邊有其他跟前同事合作的專案,所以不時對家事的負擔有所怨言。我則對於自己的經濟負擔也感到不滿。
這些壓力在昨天一次爆發。今天等飛機抵達他的原生國,跟兒子回到住宿的地點,他淡淡地跟說我,他無預警地帶孩子離開只是怕我回不計一切阻撓他(例如報警在邊界阻止他)。他說他只想先休息一陣子,才會自己默默計劃也不跟我討論。他說他回去的這段期間會多投些履歷,也不保證可能回來的月份。他只說看他工作找得如何,才在我的逼問下告訴我,如果他在原生國找到工作當然就無法把兒子帶回我身邊。請問老師,我到底該怎麼辦?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 請全力支持林正盛導演拍攝的星兒(自閉兒)紀錄片的募資活動 》
感謝「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的分享。如下:
🌍《地球迷航》觀後分享: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參與《地球迷航》試映的這一晚,是星星碼頭今年度最美好的經驗。
❤️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之美」。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唯有理解才能帶來善意與改變
🌍參與公益計畫詳見本文第一則留言
「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承蒙《地球迷航》團隊邀請,星星碼頭治療師們在七月份觀賞了這齣關於星兒的紀錄片,並參與了映後座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的《地球迷航》,讓我們得以一窺星兒們(自閉症類群障礙,ASD)成年的生活點滴,帶領觀眾真實地走入他們的生命,看見每一個生命獨特、多樣、感動的美好。
對於「以陪伴特殊孩童長大為己任」的星星碼頭來說,光是看到開頭畫面就忍不住泛淚,觀賞過程需要不斷壓抑心中激動的情緒:「這就是孩子們平常的生活啊!這就是家長們常常訴說的心聲阿!」攝影團隊忠於真實的紀錄,足以讓每一位第一線照顧孩子的家長和治療師都為之動容,也因此,星星碼頭決定寫下電影的幾個感動瞬間,期待讓更多人了解《地球迷航》的難能可貴。
-----------------------------------
⭐️「醫生,這個病會好嗎?」
「#媽媽你不必擔心未來的事,#我可能活不到成年。」出自星兒口中的一句話,足以令聞者心碎。
從孩子懷胎十月開始,每一位父母最大的盼望無不就是「平平安安長大」、「保持健康快樂」,那麼,若孩子有一種強烈的特質、會終身陪伴左右,父母該如何自處?如何堅強地陪伴孩子長大?
❤️《地球迷航》一片之所以珍貴,「詳實記錄成年自閉症的父母之心境」是一大原因。從孩子確診、一路辛勤復健、終於拉拔長大、卻也無時無刻不擔心自己百年後孩子的處境,家有特殊兒的父母應該都能體會這種「擔負一輩子的甜蜜責任」,跟著影片中的父母一同哽咽流淚、為孩子的舉動啼笑皆非,就像是自己也經歷了一場療癒的過程,能感受到許多戰友正陪著自己往前。
⭐️「#我活在地球裡面,#他活在地球外面,#我們像是在邊際打仗。」
「好好好,你想這樣做就這樣做,不管你了!」、「不是阿,爸爸不是說不管我了,幹嘛還一直打電話關心我?」與星兒的拉扯(物理上和心情上皆有)是星兒父母的共同記憶,孩子執拗地在自己的星球軌道上運行,父母則是在地球聲聲呼喚、期待星兒的世界能逐漸往地球人貼近,其中的「角力過程」、「辛酸血淚」恐怕也是「不足外人道」,因為實在是多到數不清啦!
❤️除了忠實呈現成年星兒與父母「拔河」的過程,《地球迷航》也記錄了自閉症青年如何「忠於自我」地生活:固著、偏執、情緒化、對興趣保持高度投入、不被理解仍奮勇向前。看著紀錄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林導演和韓老師在映後座談提到的「生命之美」,這些「執拗的差異」讓每一位星兒顯得特別而美麗,「真實地活出自己」讓生命顯得如此強韌、燦爛無比。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一個饒富意境的片名,短短四個字已能充分展現「星兒們在制式化地球失去方向的處境」。而,最令星星碼頭治療師們感到讚嘆的是: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力」。
❤️《地球迷航》傳達的正是星兒們需要的:「理解」、「善意」、「包容」、「改變」,而不是「標籤」、「憐憫」、「低估」、「過度保護」,不卑不亢、有條有理地帶領觀影者進入星兒們的宇宙,讓社會大眾得以稍微一窺自閉症青年的內心世界。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林導演精簡卻充滿感情的一句話,道盡了自閉症家屬、治療師、老師等陪伴者的心聲。這些孩子很容易讓照顧者(和自己)感到挫折,但也總是在好多時刻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大家都在畫這棵樹,只有他在畫旁邊這株新生的嫩芽。」、「同學們都沒發現老師的鋼琴彈錯了,他卻慢慢地哼起正確旋律。」#與其說是陪伴孩子成長,許多時候,#更像是孩子們推著我們前進、#去到生命前段從沒想像過的境地。
---------------------------------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導演、老師和家長都迫切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故事,因唯有了解才能帶來善意。然而有限的經費,卻成為大眾認識星兒的阻礙。團隊發起《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希望透過群眾集資募集紀錄片的上映經費,並推動「#校園公播帶母校認養計畫」,透過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讓善意發芽,和孩子一起擁抱多元的生命姿態、共創友善的未來社會。集資計畫 20 % 的收入也將捐助多寶藝術學堂,長期穩定幫助星兒。」--摘錄自《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星星碼頭詳讀了計劃贊助方案,每一個項目都充滿了星兒們獨特的藝術巧思及團隊的用心,「校園公播帶計畫」讓我們能實實在在地將星兒的情況傳達給國家幼苗,穩穩地將「對星兒們的理解及善意」扎根在孩子們心裡。
邀請您與星星碼頭一起支持《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詳見本貼文第一則留言),期待讓更多人看到星兒們獨特的生命篇章。
讓我們陪孩子一同準備好,長大: )
感謝分享,介紹「地球迷航」自閉症青少年紀錄片給更多人知道。「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連結,如下https://www.facebook.com/starpier/posts/3958967880892792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的群眾募資活動,請給我們支持。
募資計畫影片 https://youtu.be/f6nuhlRNi_M
分享我在我在群眾募資短片結尾石的一段話:「...我會參與多寶藝術學堂的創辦,是因為小時候,我祖父的一段話,我祖父常跟人說,這個社會若有的人,願意拿一些出來幫助無的人,按呢(這樣)這個社會就有希望了,若無,這個社會就無希望了......。」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群眾募資網站連結如下: https://bit.ly/3xkhM5L
「地球迷航」讓你在又好笑又好氣,又好心疼的觀賞過程裡,接觸認識泛自閉症者,是一部值得讓更多人看到的電影。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三個字SunGut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年算是KD爆發的一年,但今年也是KD跟腱斷裂後,復出的第一年,卻不像當年的Kobe一樣,被傷後的問題所困擾著,每一項數據幾乎跟受傷前差不多,同樣是跟腱斷裂,他們的差異到底在哪裡呢?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陳曉謙 運動物理治療師 Jack Chen, sports physiotherap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年年初時,有想說透過互相訪談的方式,來討論一般民眾常遇到的問題。同個領域的問題各自心裡可能都有答案,但專業間彼此的盲點,就要從其他人身上點破,想藉這類的討論互相學習。這部影片找到好朋友林威廷醫師,目前在台北榮總擔任復健科住院醫師,同時也有肌力與體能訓練師的認證 (NSCA-CSCS)。
*發生運動傷害時應該掛哪一科?
*不同科別醫師的養成背景?觀點上的差異?
*受傷了是否需要開刀?
*不同科別醫師的處理方式
*侵入性/非侵入治療
*關於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關於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
*怎麼篩選自己適合的醫師
【林威廷醫師】
Facebook: Dr. M Be Superior 運動醫學 傷害復健 健康促進
Instagram: drm_be_superior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部落格: https://jackchen.sport.blog/
剪輯&字幕:江恩宇
影片拍攝時間:2021年3月1日
#運動傷害 #運動醫學 #復健科 #骨科 #疼痛科 #家醫科 #開刀 #物理治療 #運動防護 #復健 #疫情 #covid19 #sportsmedicine #sportsinjury #physiotherapy #rehabilitation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批踢安柏兒 x Sport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個是大家經常遇到的問題,受傷/想訓練/身體狀況特殊,卻不知道到底該找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還是健身教練,哪一個專業?
今天幫大家簡單的區分 給大家一點方向
讓你能夠找到合適的專業幫助您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在下面留言 :)
----------------------
這支影片以一般民眾為主,各種職類裡面各自都還有專精的類別,
如果您是專業從業人員也可以從本支影片做延伸,與您的客戶或學生做補充說明做更進一步的了解喔❤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物理治療與復健科診所差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 · 物理治療師法,修法後帶來哪些改變? · 骨科、 復健 科到底要看哪一科? · 復健 科醫師與 物理治療師 該如何挑選呢? · 《物治法》修法通過! · 復健 衛教 ... ... <看更多>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物治系】「復健科醫師vs 物理治療vs 職能治療」 l 長庚學長l ... 的推薦與評價
你認識物理治療嗎? 物理治療師 所扮演的角色是病患「身體的導師」,幫助人們克服各種不同原因所造成的障礙。我們從人體科學的角度思考,使用多樣的物理 ... ... <看更多>
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差異 在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精華區NTUot95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想去念物理或職能治療
可是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差別在哪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234.191
> -------------------------------------------------------------------------- <
作者: orthopt (昂首闊步武陵人)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Sun Nov 12 23:16:05 2006
※ 引述《a000001g (讀職能好不好呀)》之銘言:
: 如題
: 想去念物理或職能治療
: 可是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差別在哪裡
在這蠻難得有人想知道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的差別
我是物理治療的畢業生 現在在讀研究所
物理治療簡單的說
"是運用電、熱療學的方法以及徒手治療去解決骨骼肌肉疾病
方面的問題,以提昇病人的生活品質"
那麼我們針對的骨骼肌肉問題疾病就是有一般想到的慢性關節痛和肌腱炎等骨科疾病
和因為中樞神經和周邊神經造造成的神經性運動控失能的症狀和小兒的發展障礙
和因為呼吸循環的問題
這樣很簡略的說明
想要知道更多以下連結
https://www.apta.org
https://www.ptaroc.org.tw
其實你可以去醫院看 跟那些治療師說明一下你的目的
應該是能夠看 但是不要影響到其他人工作就好啦
就可以看到這兩種職業治療目標和方法是不同的
職能治療的話就不太能說明啦看有版友是不是OT能說明
以我的經驗差別是
物理治療 職能治療
負責對象 一般復健科的對象 一般復健科的對象
目標 降低病患慢性痛 提昇使用居家或是工作功能的技能
恢復關節活動度
治療技術 電熱療儀器 這我不太清楚希望有人能夠補充
徒手治療
治療性運動處方
運動傷害諮詢和治療
還有阿
如果想要賺大錢就不要來讀物理治療就這樣
因為我看到太多人都是因為不能賺很多錢離開的
我是因為還想做物理治療師 賺錢的話也是想啦 XD
我想賺的錢是其他地方所以啦 我不太care物理治療師是不是很多錢
反正賺錢是自己的問題
--
豎立在武陵校園池塘大樹下的「活水碑」
活水碑碑石是採自學校旁上海路的茄苳溪大卵石
碑文上刻著朱熹「讀書有感詩」,全文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73.146
※ 編輯: orthopt 來自: 218.165.73.146 (11/12 23:21)
※ 編輯: orthopt 來自: 218.165.73.146 (11/12 23:26)
> -------------------------------------------------------------------------- <
作者: ziyiruby (場面話魔人)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Mon Nov 13 22:33:07 2006
※ 引述《a000001g (讀職能好不好呀)》之銘言:
: 如題
: 想去念物理或職能治療
: 可是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差別在哪裡
你好,我是職能治療大四的學生,希望以下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
物治和職治的差別除了治療方式不同外,還有治療目標和領域的不同
物治誠如前面版友所說,是以物理因子作為治療媒介(例如:電,熱,水等)
職治的治療手法部份也會使用到上述手法,但主要是以治療師所設計的活動來進行治療
(當然治療師所設計的活動是有理論依據的)
至於領域方面,職治有三個領域(成人生理,小兒,精神)
其中前兩項也是在醫院的復健科,精神則是在精神科
最大的差異,我想是在於治療目標上
物治的治療目標如前面版友所說是降低病患慢性痛或恢復關節活動度
(主要在於患部的緩解)
而職治的治療目標則在於用不同方式適應現實並接近個案本身所想要的生活
(主要在於代償或使用其他輔助器具)
也可以到我們系上的網頁或者系版(NTUot)看看或發問
https://w3.mc.ntu.edu.tw/~ot/
如果有問題,也歡迎來信
--
自從我吃了瀨尿牛丸之後,每次考試都得一百分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3.55
※ 編輯: ziyiruby 來自: 140.112.213.55 (11/13 22:34)
> -------------------------------------------------------------------------- <
作者: jodychiang (水母)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Mon Nov 13 22:42:33 2006
您好:
我是職治系大一的學生,以下是我粗略整理職能治療的概況,希望可以幫助
你更了解OT。
----------------------------------------------------------------------
職能治療是運用目的性、功能性的活動達到治療的目的,職能治療的專長在
於以「全人」的觀念,不單純考慮疾病,而著重疾病造成患者在日常生活及適應
困難的整體表現,也就是輔助病人生理、心理的未來發展。而物理治療則會用運
動或聲、光、電、熱、水等儀器作為治療方式或媒介。
以一位下肢無力的中風患者為例:物理治療師可能會要求患者練習彎曲伸直
的運動,而職能治療師則會設計撿地上沙包的活動,使患者在自然從事的過程中
,不但增強了下肢彎曲伸直的力量,也應用到日常功能表現。
職治和物治在醫療上是相輔相成的,在醫院會同時進行。一位病人由醫師轉
介給治療師後,這位病人可能會在上午作物理治療,下午做職能治療。
職治可分為三大領域:1)成人生理 2)小兒 3)精神。成人生理和小兒都隸屬
於醫院復健部,所以和物治蠻類似的。精神領域則是屬於醫院精神部,這是職治
特有的領域。
職能治療服務範圍大致區分為三類:
1)生理疾患職能治療:包括腦血管疾病(中風)、腦外傷、脊髓損傷、燒燙傷、
運動傷害、手部外傷、骨折、退化性疾病、腦神經病變、截肢等患者。
2)精神疾患職能治療:精神障礙之病患,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憂鬱症、妄
想症、酒癮、藥癮、人格問題、老年失智症、適應障礙、強迫症等患者。
3)學習與發展障礙兒童職能治療:包括腦性麻痺、唐氏症、發展遲緩或障礙、智
能不足、自閉症、腦病變或遺傳疾病、早產、過動、情緒障礙、感覺統合功能
障礙、學習障礙等患者。
(另可擔任就業服務員,替身心障礙者、職災受害者重新設計工作與轉介。產業
界如果有興趣走高科技輔具那也是可行的。)
服務場所如下:(大部分在醫院工作。)
1) 學校體系(學習障礙、發展障礙、及其他特殊需要兒童)
2) 醫療機構(精神科、復健科、手外科、整形外科、小兒科、神經科等)
3) 老人機構(生活安排與調適、生理功能減退等老化問題)
4) 社區機構(居家復健、日間照顧中心、復健中心等)
5) 私人開業
----------------------------------------------------------------------
以上資料來自於台大職治網站以及老師和學長姐的經驗口述。
至於待遇方面,可以到系板或是來信詢問。
希望會對你有幫助囉。:)
--
If only I were a jellyfish. ˙
● ˙
No more noise. 。 (' '*)
。 ○ ~ ~ ~ ~
˙ 。No more complexity.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74.218
> -------------------------------------------------------------------------- <
作者: kafka (該改變了!!)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Wed Nov 15 17:54:26 2006
※ 引述《a000001g (讀職能好不好呀)》之銘言:
: 如題
: 想去念物理或職能治療
: 可是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差別在哪裡
建議你也想想兩者之後的出入
以目前台灣的醫療制度
PT/OT可能都不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職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58.164
※ 編輯: kafka 來自: 218.164.58.164 (11/15 20:27)
> -------------------------------------------------------------------------- <
作者: jodychiang (水母)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Thu Nov 16 20:26:50 2006
※ 引述《kafka (該改變了!!)》之銘言:
: ※ 引述《a000001g (讀職能好不好呀)》之銘言:
: : 如題
: : 想去念物理或職能治療
: : 可是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差別在哪裡
: 建議你也想想兩者之後的出入
: 以目前台灣的醫療制度
: PT/OT可能都不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職業
我認為那是台灣「目前」的醫療制度。
基本上,我個人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就遠程來說,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
服務應該會相較成熟。況且,已經有相當多的前輩在見識過國外完善的醫療環境
後,陸續回台灣投入於制度的修正,致力使醫療體制更為完備,相信那些努力不
會付諸流水,就算只有一點點改善,相對舊體制也好得多了。(當然,這也是要
在OT團隊自身夠主動的前題下。)
在國外,治療師的地位幾乎是和醫師平起平坐,甚至因為直接參與病人的復
健過程,有時病人會更看重治療師。雖然職能治療行之有年,但因國人的醫療習
慣且缺乏宣導,在國內OT算是新興行業。
相較PT,OT顯得人手不足(換個角度來看,職缺也會比較好找。),其提供
的醫療服務對大眾十分抽象,大眾幾乎都不清楚職能治療究竟在作些什麼,以下
是職能治療的簡單介紹。
通常在分析病人的狀況時,一般診斷會先看到病人的殘疾缺陷,而OT強調的
是病人現存的功能,利用肢體活動或是小遊戲,協助病患將現存功能發揮到最大
極致,且在病患參與復健的過程中,盡力使得病患的工作休閒並存,讓他們感到
自身的生命豐富而愉悅。
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讓病患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職能治療是不可被取代的專業,尤其在人口老化加速的狀況下,OT只會越來
越被需要。假使政府無法體認OT存在的必要性,進而不改進政策,並不排除OT有
泡沫化的可能,屆時將會是衛生醫療體系及民眾健康的一大損失。
目前的醫療制度的確對所有醫療團隊都造成不小的衝擊,或許有些浪漫,但
若同業們有共識且願意為國內醫療環境付出一點心力,我相信在漸趨完備的制度
下,醫療品質能夠更為提升,台灣民眾將能得到較高品質的醫療照顧。
只是一點個人淺見,還希望先進們多多指教。
--
If only I were a jellyfish. ˙
● ˙
No more noise. 。 (' '*)
。 ○ ~ ~ ~ ~
˙ 。No more complexity.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12.73
> -------------------------------------------------------------------------- <
作者: JIMHENRY (等一下再改N N I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Sat Nov 18 17:47:44 2006
(先不討論台灣的醫療制度,那些是政治層面的問題,以後有機會再詳談。)
我本身是物治系的學生,如果以下回文有什麼不周慮的地方,還麻煩各位前輩
提出討論。
首先,先澄清一件事,復健不等於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一般人的觀念認為復
健醫學是在預防醫學與治療醫學之後,被稱為「第三醫學」。事實上復健的概念是
「早期介入」。不但在疾病早期針對已發生的併發症或機能障礙加以「治療」,同
時對未發生的併發症也加以「預防」。
簡單來說,復健是一種「概念」,在疾病中或結束後,身、心及社會功能恢復
至最佳狀態的過程稱之為復健。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顧名思義,它們都是「治療醫
學」的一部份,物理治療就是物理性的治療,利用物理因子去做治療,如電療熱療
以及力學上的治療。舉個例子,當你手受傷發炎時,你吃消炎藥,可謂化學性質的
治療,那你如果做熱療,就是物理治療了。至於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把PT當成是「
復健」,因為PT很多時候在做的其實是功能上的維持和幫助,加上又放在醫院裡
的復健科,所以容易被誤解。
再來回應kafka的推文。中醫診所做的也是「治療」而不是復健,因為中醫也是
利用偏物理性的因子去做治療,所以中醫和PT在某些部分相似性很高,中醫也有
徒手治療、熱敷、針灸等。而針灸比較特殊,針灸需要專科執照才能執行,我父親
是中醫內科,他就不能做針灸。
那為什麼還要PT和中醫呢?兩個併家不就好了。如同我之前講的,中醫重的
是症狀上的消除,而PT重的是功能上的維持和幫助。所以單方面偏向一邊都會出
問題。
兩邊都是專業,雖然它們有些地方很相似,但都是不能隨便被取代的。
不知道這樣有沒有解釋到大家的疑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2.25
※ 編輯: JIMHENRY 來自: 203.73.173.44 (11/18 18:00)
> -------------------------------------------------------------------------- <
作者: leumas (小林綠茶)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Sat Nov 18 21:40:46 2006
※ 引述《kafka (該改變了!!)》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 時間: Wed Nov 15 17:54:26 2006
:
: ※ 引述《a000001g (讀職能好不好呀)》之銘言:
: : 如題
: : 想去念物理或職能治療
: : 可是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差別在哪裡
: 建議你也想想兩者之後的出入
: 以目前台灣的醫療制度
: PT/OT可能都不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職業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18.164.58.164
: ※ 編輯: kafka 來自: 218.164.58.164 (11/15 20:27)
: 推 rogs:其實在台灣現在哪個職業可以稱的上是有前景 唉 喜歡最重要囉 11/15 20:47
: 推 jodychiang:其實以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來看,我還蠻看好OT的。:P 11/16 18:31
: → kafka:是制度的問題,而且也要消費的起 11/16 19:32
現在很多主要項目都有自費方案...牙科最多...其他各科也漸漸跟進
: 推 Thymus:現在做復健的人越來越多了耶 = = 11/16 20:56
: → kafka:中醫診所也可以做復健,並不需要太專業的人 11/17 20:59
那我來回應一下這部分好了...基本上中醫所做的大概還屬於骨科物理治療的範疇
也就是慢性疼痛/退化/肌肉骨骼系統的非侵入性治療
可是...如果是以復健定義而言的主要病人:中風/脊椎損傷/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疾病等
所需要的功能訓練/日常生活/身體活動等等
除了大陸的中醫實驗外...全世界大概沒聽過正規中醫作這一類的"復健"
所以有不同的業務內容...兩者對於肌骨系統可能應用的是不同的治療概念
可是如果是其他疾病的話...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權責與業務內容了
: 推 jodychiang:中醫診所提供的是不同的醫療服務, 11/18 15:39
: → jodychiang:他們使用的方式和PT、OT不同, 11/18 15:40
: → jodychiang:還是得看個案的需求,我認為專業的存在是必要的。 11/18 15:40
推樓上版友^^"
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與心理治療的工作重要性與價值是肯定的
可是...目前最大的瓶頸是健保給付的制度問題...還有醫院制度
關於健保給付...就看他可以維持多久吧...不然我覺得社會福利跟保險應該分開算
明確定義出哪些人應該屬於福利資格...讓他們享有福利的就醫
其他的人依照各自需求購買不同的醫療保險...自己決定自己的服務品質
避免浪費醫療資源以及維持醫療生態
(不然...現在政府會以虧錢的方式更改給付額度...認為會虧都是醫療人員不把關
服務更多卻收的更少...特別是護理/醫技人員收到的衝擊更多)
第二是醫院制度...雖然目前物理治療可以接受骨科/神經等科的直接照會
但是大醫院中間往往會多一步復健科的診療(當然...對於要作復健的病人絕對需要這步)
可是...當心臟手術/關節置換/周邊神經損傷...許多大醫院還是不能由該專科直接照會
然後治療人員就會收到一張...該病人需進行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的復健科照會單
讓本來可以是 復健科 的醫療流程
骨科 神經內外 ---> 物理治療
整形外科
變成 骨科神經整外--> 復健科 --> 物理治療
多收一次費...但實際上這些疾病/術式,復健科醫師並不會瞭解的比各專科醫師多
所以這也是未來可能會改的部分吧...目前有些醫院已經將治療人員分到各科...
相信為了醫療資源與服務品質...適當的改變是會有的...不過需要從業人員的努力囉
有志加入的話可以多問問先進(當然包括我啦XD...雖然還很"初級")
加油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63.8
※ 編輯: leumas 來自: 140.129.63.8 (11/18 21:43)
> -------------------------------------------------------------------------- <
作者: TVBullShit (新聞的領航者)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Mon Nov 20 15:06:39 2006
※ 引述《kafka (該改變了!!)》之銘言:
: ※ 引述《a000001g (讀職能好不好呀)》之銘言:
: : 如題
: : 想去念物理或職能治療
: : 可是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差別在哪裡
: 建議你也想想兩者之後的出入
: 以目前台灣的醫療制度
: PT/OT可能都不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職業
但是薪水都滿高的喔 我之前看過pt的班板有私人醫院徵
物理治療師 70k per month 算滿高的
比一個大學教授還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65.220
> -------------------------------------------------------------------------- <
作者: brillante (相思花瓣)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職能治療跟物理治療到底有什麼差別
時間: Sat Dec 16 05:45:23 2006
※ 引述《jodychiang (水母)》之銘言:
: 職能治療是運用目的性、功能性的活動達到治療的目的,職能治療的專長在
: 於以「全人」的觀念,不單純考慮疾病,而著重疾病造成患者在日常生活及適應
: 困難的整體表現,也就是輔助病人生理、心理的未來發展。而物理治療則會用運
: 動或聲、光、電、熱、水等儀器作為治療方式或媒介。
: 以一位下肢無力的中風患者為例:物理治療師可能會要求患者練習彎曲伸直
: 的運動,而職能治療師則會設計撿地上沙包的活動,使患者在自然從事的過程中
: ,不但增強了下肢彎曲伸直的力量,也應用到日常功能表現。
其實這個部分也慢慢成為PT(物理治療)的趨勢--使用目的性活動。所以分
別並不是在此,而是在以下我要談到的中心構念部分。再者,OT也不只是使
用這樣的目的性活動去做分析,而其實是做職能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
舉個蠻爛的例子來說好了,OT應該是要設計一個情境,或甚至在真實情境下,
而這個情境設計要配合個案需要,如:一個常會進廚房的家庭主婦,跟一個
整天坐在書桌前寫東西的作家,你給的情境就會不一樣。
如在廚房,當然最好是在個案家中的廚房,如果一塊抹布,或是一個菜瓜布,
或是一把刀掉在地上怎麼辦?(重量跟形狀不同喔~所以任務所需能力就會
不同)他要怎麼扶東西去拿?怎麼彎腰或是彎膝蓋?需不需要輔具?需不需
要其他的協助?個案會有什麼顧慮?東西掉在哪一個方向?什麼情況要找人
幫忙,神經行為學的層面你怎麼考慮?若是這個婦人做到一半覺得自己力有
未逮而且覺得自己永遠不可能回到廚房裡面做事怎麼辦......
簡單的一個撿東西,卻不是那麼簡單。而這些面向是OT應該要考量的。^^
: 職治和物治在醫療上是相輔相成的,在醫院會同時進行。一位病人由醫師轉
: 介給治療師後,這位病人可能會在上午作物理治療,下午做職能治療。
: 職治可分為三大領域:1)成人生理 2)小兒 3)精神。成人生理和小兒都隸屬
: 於醫院復健部,所以和物治蠻類似的。精神領域則是屬於醫院精神部,這是職治
: 特有的領域。
其實我比較不偏向於以三領域來區分OT(職能治療)的作法。因為
其實職能治療的範圍很廣,但是最主要就是一個中心的構念,holistic,
也就是以全人為本,這個字來自於希臘,就是指把你所見的以及隱
含的部分一起做思考,以他所身處的情境與環境去決定他所需要的
治療或是介入方式。所以OT稱呼服務的對象並非「病人」,而是「個案」,
或是直接就以名字去做稱謂,因為OT針對的不是「病」的本身,而
是「人」。這其實應該要是醫學中心構念,不過現在醫療漸漸商業
化了,這樣的概念還沒進步到這個地步就已經在消失中,不過OT的
基礎與出發點就是從這裡開始,所以可以說OT在醫學領域的人文價
值與本位反而是比較先進的。
所以OT的範圍很廣,並不只是侷限於醫療或是「復健」(我說的是
狹義的復健)要講這些概念很複雜,簡單來說好了,對於「促進人
類健康與身心平衡,以及「針對個案所具備的資源以及能力去做個
別化的調整」,是OT很重要的關切面向。所以OT會很著重task analysis,
不只是活動分析喔~這位原PO的訊息可能要update一下。這個工作
分析並不只是相關專業的把要治療他的任務作分析而已(也就是這
樣的方式,並沒有考慮個案真實需要,而只用治療師本身希望他作
的目的性活動去做分析),而是要針對OT關注對象所重視的,以及
所需要的目的去做調整。(所以才會說是一個task)。又因為是促
進人類身心健康,所以並不只是在「治療」個案而已,預防(不僅
是對疾病併發症的預防跟早期介入),無醫學上的診斷卻會影響到
其日常生活職能能力的情形,也是OT應該要關注的議題,那就不僅
限於醫療了。
而職能治療就是擷取相關的理論精華,形成一個個frame of reference,
也就是一些治療性的架構去對個案作治療或是介入。日前有一位OT
界大老林克忠老師說到一個很讚的概念,OT其實是在做一個「轉譯」
的過程,就很像RNA嘛~OT就是在做一個「製造蛋白質」的工作。
所以看起來很不錯哦?但是不要因為這樣就被我催眠了~哈!選擇
科系或是未來不可以只看他的理想,而是要考量實際,以及你有沒
有那個能力在實際環境若不好的情況下去實踐你的理想......orz
OT有幾個問題,其中之一那就是太過於廣泛的內容,導致於在大學
時需要修的課非常的廣而多。關注一個人耶,講起來簡單,其實想
一想,做起來很難。那OT的養成教育怎麼做到的呢?在學科上OT當
然想了一些辦法,所以變成要去涉獵以及鑽研心理,社會,醫學,
神經行為,動作控制......甚至要學一些木工女紅陶土什麼的,因
為OT要知道越多一般人可以從事的休閒娛樂與職業呀!而在這些過
程中還要不斷的分析自己在從事時心中的想法以及能力的限制,以
及作工作分析,因為你要幫個案考慮這些啊!(holistic:看到的
跟看不到的內心活動都要考量)這就已經有很大的難度了,而且很
多OT大學生會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哈。但是因為這些太廣泛的內容,
加上OT人數並不多,很多男生其實到最後都跑去唸醫科了......加
上現在醫療環境的惡劣,而OT起薪雖然有四~七萬不等(看在哪裡),
不過基本上現在在法的定位上仍只是技術人員,而非專業人員,也
就是需要醫生醫囑才能做事。所以即使醫生並不知道OT可以做什麼,
但是還是需要醫生的轉介,別小看這張薄薄的轉介單喔~在台灣如
果沒有這張轉介單,OT就不能做「治療」(但是非治療的就可以啦......),
在國外OT雖然可以不需要經過轉介,但是沒有醫師診斷也不能申請
保險。而在現今的健保制度底下,醫生有轉介就可以抽頭,而且那
個趴數還很大,就變成OT賣命做業績,可是薪水只有一點點的狀況。
還要聽一些沒什麼能力的醫生的order,而且很多還不能直接由一些
科別轉介,還要層層透過復健科或是精神科醫生,抽頭就更多啊,
而且相形之下限制就變多,因為OT關注的面向不只是復健以及精神
科而已,加上這兩科的醫生的素質,好的極好,爛的極差,有時候
你都會懷疑他們是不是只剩下開藥跟唬爛的功力,碰到強者醫師那
OT真的會如魚得水,而且互相能有專業成長,但是反之,那就是除
了痛苦以外還是痛苦了。
所以這裡可以看出一個最致命的關鍵:OT的立論與哲學真的可以
「做業績」嗎?各位剛剛已經可以看到了,OT在乎的是對於一個全
人關照的觀點,所以半小時或是二十分鐘的治療模式,是難以達成
這個目的的,加上OT所學的既廣又多,並不是很深入的結果,素質
其實就不一。就很容易做兒童領域像特教老師,精神領域像心理師
或是工頭,生理領域像物理治療師或是運動教練了......orz
(所以我認為不應有大學科系,而是應該以學士後的方式來進行訓
練才是。但是成本太高,投資報酬率不見得高,我想是比較難的。)
不過OT在國外的情況會有一些不同,我朋友在澳洲以及紐西蘭執業,
OT的薪水和醫生不相上下,甚至更多。他們花在「一個個案」身上
的時間也非常多,那就真的可以做到很棒的介入。而且因為這樣,
所以會花很多時間鑽研自己喜歡的領域,那就會變得很專業很厲害,
而且真的可以提供很棒的服務。
但是OT在台灣也不是沒有發展空間,因為所謂「醫療」名詞的模糊
定義與界線,OT可以用其他方式在坊間執業,那可以做到自己喜歡
的事情,而且收入直逼醫院主任級以上的薪水。或是跨領域去做研
究,鑽精自己喜歡的部分,發展出自己的風格(這應該是趨勢)或
是接演講以及講習,或是寫書,產業合作,都是很好的出路。而且
十年前開始有國家級的專業證照可以考,只要對這些出路和模式有
一點創造力,OT就不會受法令以及醫療環境的束縛而走出自己的路。
以上只是簡述。有空再來多說一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3.21
※ 編輯: brillante 來自: 61.62.3.21 (12/16 09: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