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母語消失的兇手?
大家知道台北萬華的原名是什麼嗎?
艋舺(台羅:Báng-kah)
以前早期有許多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Ketagalan)居住,他們以一種叫「BanKa」的獨木舟作為交通工具。到日治時期,日本人將「BanKa」的發音寫成漢字,就是日語發音同音就叫作『萬華』。
但是1945年之後,直接用華語稱呼萬華這個地名,於是原住民的發音就消失了。
高雄也是同樣的情況。
1920年之前的高雄被稱為「打狗」(台羅拼音:Tá-káu)。
「打狗」是平埔族馬卡道(Makatau)族的語言,意思有可能是指竹林。
同樣的早期台灣人也是用相同的發音寫成漢字「打狗」,而日文裡的高雄兩個字同樣是唸作「Takao」,原住民語的發音並沒有消失,一直到1945年來了之後,這個發音也就消失不見了。
其實台南很多地名,新化的舊名「大目降」(Tavocan)、善化舊稱是目加溜灣(Backoloan)、佳里舊稱「蕭壠」(Saulang),而在新市舊地名則是「新港」(Tagloeloe) ,在這邊,曾經流通著成為歷史文本的「新港文書」,住在這裡的西拉雅人未曾離去。
在民間各方協會以及台南市府努力之下,終於在2016年,台南新化口埤實驗小學開始辦理實驗教育,來復振台灣最早有文字的語言以及西拉雅文化。
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去?
西拉雅語、巴宰族語或是其他平埔族語的弱化與瀕危,原因不乏來自強勢文化的侵略,更甚者是後續歷代政府政策的不尊重、不重視。
現階段原住民語言發展法、原住民族教育法,因為平埔族不是原住民基本法轄下的原住民族而無法適用;
但相反地,宜瑾認為藉由 #國家語言發展法,原民會、教育部、文化部應該 #調整以收集族語及文化資料為主的政策方向,更應該積極輔以其他措施,來 #復振平埔族的文化。
語言與文化是無可分割的,他是承載一個族群的文化與記憶,怎麼樣振復我們的平埔族語,怎麼樣把失落的平埔族文化找回到我們的生活中,怎麼樣讓台灣的多元語言有在部落族群間繼續被使用存活的空間,宜瑾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一起努力地目標。
#宜瑾質詢報告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