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以生態系為基礎的調適」(Ecosystem-based Adaptation, EbA)的概念嗎?
呼應 #生物多樣性日 提出 #大自然是我們的解決方案
今日就讓我們利用案例來了解EbA吧!
🌏🌏🌏🌏🌏🌏🌏🌏
EbA是利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服務的功能,來協助民眾調適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是整體因應氣候變遷策略的一部分。#聯合國 等國際組織在易受 #氣候變遷 風險的地區推廣 #EbA和 #永續發展,教導當地居民及政府維護生態系服務的重要性,提升其面對氣候風險的能力。
🌏🌏🌏🌏🌏🌏🌏🌏
案例一:
#尼泊爾 利用 #復育山地生態系、 #保護集水區 進而使湧泉再現
IUCN和聯合國組織於2011-2016年在尼泊爾潘切斯(Panchase)地區和尼泊爾西部推動「山地EbA計畫」。這片森林擁有天然的山地生態系,包括闊葉林和混合林、小型湖泊等,亦有舉世聞名的蘭花多樣性。當地經濟主要仰賴自給性農業,而氣候變遷為居民的生計帶來相當大的挑戰。IUCN與尼泊爾森林環境署合作,教育民眾如何透過生態系的調適作法來改善土地蓄水的能力、保護湧泉並善用水資源。也協助居民修繕散落在山地中的60多個水池,恢復其蓄水功能,保護好上游集水區,下游的其他社區也同樣受益,不再受乾旱之苦。當地婦女說,原本必須長途跋涉去取水,如今住家附近就有源源不絕的湧泉冒出,對於家庭用水和餵養牲畜都變得更方便。
🌏🌏🌏🌏🌏🌏🌏🌏
案例二:
#中國:利用 #參與式育種 和 #社區支持型農業讓少數民族農民獲益
另一案例,是針對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與當地社區合作,在雲南和廣西省進行「參與式育種」(Participatory plant breeding)和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學習計畫,IIED特別針對其政策和作法加以解析。於2000-2016年,中科院在雲南和廣西的10多個山地少數民族社區進行這項農業計畫。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文化,然而許多少數民族卻過著貧困的農村生活。該計畫與農民合作進行許多創新和策略開發,協助農民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直接與農民合作進行參與式育種;在官方農業研究系統內保存能夠調適環境的地方品種,提升對此必要性的認知;修改政策,支持遺傳多樣性的地方種子系統,並確保農民因此獲益的權利;以及透過與城市市場的連結,推廣有助於氣候調適與營養改善的農業生態系農作模式。
🌏🌏🌏🌏🌏🌏🌏🌏
看更多:
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自然是我們的解決方案 https://e-info.org.tw/node/224713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的網紅陳儀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農阿先(楊振鑫),承襲父親拓墾的山地,秉持著自己友善耕作的理念復育這塊土地,為了讓貢寮重現生機,熱心奔波於貢寮地區的荒廢農田中,積極與老農協調不施用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的友善管理,並在農業局輔導協助下,修復田埂及引水,讓水梯田逐漸復耕,生產無毒的稻米,每年的產品往往供不應求,也讓社區重現新的生機...
復育山地生態系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小農阿先(楊振鑫),承襲父親拓墾的山地,秉持著自己友善耕作的理念復育這塊土地,為了讓貢寮重現生機,熱心奔波於貢寮地區的荒廢農田中,積極與老農協調不施用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的友善管理,並在農業局輔導協助下,修復田埂及引水,讓水梯田逐漸復耕,生產無毒的稻米,每年的產品往往供不應求,也讓社區重現新的生機。阿先小農田所栽種的稻米、山藥、地瓜、玉米等農作物都堅持有機農作,讓有機農業結合生態保育的觀念在新北市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