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旅と鉄道・堀田勝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85系のC4編成が、ついに郡山車両センターに廃車回送されました。KY入場をために配給された185系を、先ずは自宅のトレインビューマンションから撮影して、その後に大宮駅に移動して、2度目の撮影をしました。 その前後、様々な列車が行きかう様子を楽しく眺めましたので、その模様を。特に、京浜東北線でさえ...
微笑 幼稚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嘿,猜猜我變成了什麼樣的大人?
.
桂綸鎂&陳柏霖,每當他們一起出現在螢幕上,總讓我想起《藍色大門》裡的孟克柔&張士豪。這是他們的印記,成長的開篇。同是19歲的他們都是第一次演出電影,從此之後,便各自在影壇發光。我常想,如果多年以後再見面,張士豪不知道會不會帶著他陽光又自信的微笑,在嘴角酒渦盪開的時候對孟克柔説:「嘿,猜猜我變成了什麼樣的大人?」
.
每個人的青春可能都會有一位見證人,那是非常特殊的緣份,就像桂綸鎂&陳柏霖,他們是彼此青春的見證者。我也有,有這麼一位特殊的朋友。每當讀者問我「該怎麼做才不會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時,我就會想起這個朋友,他是我國小的同桌,20歲之前,我們都在南台灣最熱的地方生活求學,偶爾照面,談談當下與未來。
.
他是個靦腆有才華的大男孩,我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漢子(在他眼中)。我問他:「你以後想做什麼?」他説:「想畫畫,想教幼稚園的小朋友畫畫。」同樣的一個問題他問我,我說:「我不知道,我只想畢業去台北找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
.
他肯定的答案,讓我覺得自己稍嫌魯莽。之後他在金門當兵,偶爾寫信給我,文字不多,會附帶幾張畫。而我總也回信給他,可能寫了很多很多,近乎嘮叨。
.
後來,我們陸續北上工作。忙碌的新生活逐漸拉開了彼此的聯絡。再一次巧遇在大稻埕,我坐在攤販上吃東西,看見一個熟悉的面孔騎著腳踏車從我面前晃過去,喊出一個久違的名字後,那人回頭了,果然是他。才知道,他在一家童書出版社工作,目標是成為一名繪本作家。至於我,剛剛轉職又轉行,那年,我們30歲。
.
許多讀者跟我說,每個人都以為自己不會變成討厭的大人,可是到後來總沮喪地發現,自己早就不可避免地改變了初衷,成為了本不希望成為的那樣。他們的語氣裡盡是無奈與絕望。
.
我也曾迷惘過,在台北奮鬥期間最常思考的就是「我是否正走在一條想走的路上」?想走的路崎嶇又漫長,充斥著異鄉的孤單,拼搏的寂寞,像台北冬天的雨,綿綿細細沒完沒了,誤以為淋不濕,寒意卻直達肌底。直到某天,我在誠品書店童書區看見記憶中熟悉的名字時,發現靦腆的男孩夢想成真了,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好幾國的語言,拿下了國際大獎。那時,我也已經是一名化妝造型師,踏入了想要的圈子。在這段幾乎失聯的日子裡,我們各自奔赴目標,不曾放棄。
.
出第二本書時,我邀請他當我的掛名推薦,他很快地答應。看著書腰上印著他的名字,我忽然內心一陣暖。彼此青春的見證者啊,#我們都沒有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不僅沒有,也都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他依然靦腆,但看過幾次他的電視專訪後發現已經較過去能言善道了。我還是不知天高地厚,倒是把當年寫信給他的那股勁兒發揮在社交平台上,完成了小時候不敢跟大人說的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
#終於自我 ,這句話也許是在說:終於,擁有自我了。很多事情都會改變,而我只想讓自己保有對自己的那份初心。成長的變化沒有想像中容易,偶爾會失落,偶爾會懷疑,更多時候會想放棄,但只要堅持下來,那就是自己的了。
.
看著桂綸鎂&陳柏霖,孟克柔在心裡對張士豪說的那段話漸漸清晰了起來:
.
「於是我似乎看到很多年以後,你站在一扇藍色的大門前,下午三點的陽光,你臉上有幾顆青春痘。你笑著,我跑向你,問你好不好,你點點頭。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是體育老師,還是我媽。雖然我閉著眼睛也看不見自己,但是,我卻可以看見你。」
.
十七歲的時候幻想五年後已經覺得好遠了,但成長也許就是這樣,我們轉眼中年,而青春,是一剎那的光輝,是那年夏天的陽光撒落在彼此身上,終將成為見證。
.
終於自我|https://bit.ly/3m8CcKe
Volvo Cars Taiwan
#VOLVO #VolvoV60 #VOLVOCARSTAIWAN
微笑 幼稚園 在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戰場第一線!幼兒園教師的一天都是】
一個幼稚園老師的日常究竟是怎麼開始的呢?這絕對是世上最艱難的工作之一
眼看小孩們一個個哭哭啼啼、嘰哩呱啦、抽著鼻子,講著連媽媽也聽不懂的外星話,老師居然還能一邊安撫,一邊引導轉移注意力、一邊擦汗展開親切的微笑,到底怎麼辦到的......👉https://cplink.co/ac0mCClH
#謝謝辛苦的幼兒園老師
#教師節快樂
微笑 幼稚園 在 旅と鉄道・堀田勝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85系のC4編成が、ついに郡山車両センターに廃車回送されました。KY入場をために配給された185系を、先ずは自宅のトレインビューマンションから撮影して、その後に大宮駅に移動して、2度目の撮影をしました。
その前後、様々な列車が行きかう様子を楽しく眺めましたので、その模様を。特に、京浜東北線でさえ超嬉しくなっちゃう幼稚園児たちの黄色い声や、EF81の単機回送を見送る親子の微笑ましい姿が見どころですかね。撮り鉄の姿も色々と写り込んでいますが、そんなものは見るに堪えません・笑。他に、いろり庵きらくで舞茸天そばを食べるシーンも入れいていますが、私のようなオッサンの食事シーンも見るのを拒否したいですね。
●タイムテーブルは以下の通りです
0:13 E257系の特急湘南の東大宮への回送
0:59 E257系5500番台・東海道本線での試運転に向けた回送(その1)
1:13 サフィール踊り子・東京駅への回送
1:36 EF65-2127単機・配8593レ
1:46 E257系5500番台・東海道本線での試運転に向けた回送(その2)
1:55 京浜東北線と幼稚園児
2:18 EH200牽引のコンテナ貨物列車
2:59 185系C4編成・牽引機はEF81-139・下り貨物と交差
3:41 EF81-98単機回送が大宮駅を発車・手を振る親子のシーン
4:55 いろり庵きらく大宮駅店で舞茸天そば
6:10 EF65-2092牽引の石油列車
7:18 E231系のOM(大宮)入場シーン
9:50 EF210(0番台)牽引の石油列車
10:35 185系C4編成の大宮駅到着~発車まで
16:45 東海道試運転を終えたE257系5500番台が東大宮へ回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A_mjqnRIaM/hqdefault.jpg)
微笑 幼稚園 在 米米瘋ViViFun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越玩越好玩,玩過才知道小孩好聰明!
很多事情想著想著就錯過了,做著做著就成功了!今天要來分享一款讓我們全家動員、玩心大開的 #親子桌遊👍
回想我們童年小時候是不是有和家人一起玩撲客牌或是玩大富翁,這也是外國人最重視的家庭親子時光,媽媽小時候還玩過復古存錢筒小瑪利麻仔台、打彈珠、套圈圈、賓果機,吃色素芭樂、色素棉花糖就很開心😃
現在手機遊戲興起,最怕看到一人一支手機各自玩,明明同在客廳還玩線上遊戲,對著手機聊天,人就在旁邊,莫名其妙!忘了和家人一起互動的寶貝時光。
相信大家家裡或多或少都有幾套桌遊,但傳統桌遊小零件小卡片收納不易,常常玩沒幾次就缺件,敲冰塊、做甜點、大富翁、拼圖玩到最後,如果媽媽一個閃神沒立馬收拾,後果大家可以想像,媽媽們秒懂~
最近開箱的「TACTO數位親子桌遊」
共有 #經典桌遊、#程式語言、#雷射光學、#西洋棋 四款不同的遊戲!
除了全家一起放鬆享受桌遊趣,它還以 #STEAM學習 為出發,可以邊玩邊學習程式邏輯和光學原理,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應用知識的生活,讓孩子的創意腦大爆發。
💡各款好玩&學習亮點:
📍【經典桌遊】
最推薦給幼稚園小朋友的休閒款遊戲
裡面有逗趣可愛的人偶可以選角
APP的遊戲有骰子遊戲、圈圈叉叉、跳棋
能給小小孩輕鬆動腦的遊戲時光!
📍【程式語言】
坊間的兒童程式課動輒幾萬元
所以買這款在家玩真的覺得很超值!
讓小孩練習用電腦的邏輯去思考
遊戲中會遇到不同的障礙,這時就要動腦去思考遇到不同 #條件 時,要給予什麼 #指令,才能過關。
邊玩邊建立程式邏輯的概念,錯誤卡關時也可修正再挑戰。
推薦給低年級的小朋友
📍【雷射光學】
這款是我們家小學生最愛
有偵探辦案的遊戲情節,考驗觀察力
還有要使用雷射槍+反射鏡一起破關的小遊戲
雖然看起來是平板遊戲,但有很多動手實際操作的部分,互動性很高、很棒!
📍【西洋棋】
趕上熱門影集后翼棄兵的風潮
可以兩人互鬥、或是單人和電腦對戰
即使是新手也不用怕,因為內有教學模式
是不是又省下一筆學西洋棋的才藝費了~
📝總結一下體驗心得:
TACTO不只耐玩,還能給小孩動腦,提升生活應用及問題解決的能力,跟上時代潮流、虛實結合、深入淺出的遊戲,父母陪伴一起玩,不需要一定要當老師,因為我們有既有的框架,放手讓孩子自行探索,讓孩子的螢幕時間變得更有意義,玩過才發現小孩好聰明喔!
--
🥳TACTO 數位親子桌遊
透過虛實結合,讓孩子玩得更有意義。
現在 #嘖嘖 募資專案進行中:
❤限量早鳥優惠|4 款全包 65折‼️
😍現省 $3720
點這裡搶優惠👉 https://wesmilegood.cc/LMNcb/vivifun
越來越好玩環保無紙的 #TACTO #數位親子桌遊 開箱
爆笑遊戲試玩實測 #益智遊戲推薦
YouTube👉 https://youtu.be/uvdf3pt9sEw
--
TACTO數位親子桌遊 台灣總代理
👉 GoSteam 開心玩出學習力
#TACTO數位親子桌遊 #開箱 #遊戲試玩實測 #益智遊戲 #Steam學習 #數位桌遊 #ItsTactoTime #兒童程式語言
#隱適美微笑小隊長 #Angela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vdf3pt9sEw/hqdefault.jpg)
微笑 幼稚園 在 TINGYU CH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兒童防疫歌 #我要感謝你#抒情版
歌曲授權:蓁蓁姐姐工作坊
IG:Jane Jane workshop
演唱:TINGYU / @tingyuchu0125
手寫字:TINGYU /@tingyuchu0125
詞/蓁蓁姐姐 珊珊姐姐
曲/蓁蓁姐姐
執行/蓁蓁姐姐工作坊
-
原唱:蓁蓁姐姐 晴晴姐姐 珊珊姐姐
還記得 你說過 害怕的時候
抬頭望 有顆星守護我
回家的路上 有你我
拉拉拉拉拉拉
還記得 你說過 無助的時候
回頭望 有顆心守護我
下個路個呀 手拉手
我們把愛哼成歌
(台)我想要感謝你 我愛你 多謝有你們阿
一抹微笑的彩虹 就像是天使
(台)我想要感謝你 我愛你 多謝有你們阿
一片藍藍的天空 世界更遼闊
(台)我想要感謝你 我愛你 多謝有你們阿
一絲閃耀的光芒 溫暖我的心
(台)我想要感謝你 我愛你 多謝有你們阿
一遍美麗的花朵 太多的感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AllWgwFqR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