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先知們出來講 5G 時,他們開酸是炒股題材;
後來印刷電路板起漲時,他們繼續酸;
之後銅箔基板不演時,他們還在酸;
再來散熱爆噴時,他們仍舊酸;
伺服器和數據中心大噴,還是沒停過在酸;
現在發現連台灣電信商都搶破頭,他們不酸了,開始找標的追高,想搭末班車,但股價也早就漲高了,風險也大了。於是這些人被出貨,幾年後繼續酸 6G 是騙人的。
這就是惡性循環啊!
全球 5G 競標熱門頻段 3.5GHz 頻段標金,最高標金紀錄是義大利的 1450 億,第二是德國的 1420 億,第三就是是台灣的 1380 億元。標金超過當年 4G 競標的 1186 億元。
5G 和 4G 最大的差別是使用高頻來提升傳輸速率,所以需要大量的小型基地台,且毫米波容易被干擾,所以佈建密度要高。以日本的例子來說,他們預計在紅綠燈和路燈上都要裝基地台。中華電信的老董也講過,5G 的基礎建置費用會是 4G 的三倍以上。
大量的基地台代表大量的 PCB ,而大量的 PCB 代表大量的 CCL,如此簡單的邏輯造就了台股一堆印刷電路板和銅箔基板的飆股;5G 的手機運用和伺服器運算中心會有巨大的熱能問題需要解決,所以造就了散熱廠的一堆飆股;大型資料中心、伺服器的相關個股早也有代工組裝伺服器的緯穎率先表態,往千元高價股挑戰去了。
緯穎的例子最好笑,母公司緯創因「高投資風險實不宜讓緯創股東承擔」放棄部分認股權。這種『風險』,卻給緯創高層員工和親屬來擔,他們自己認購現增部位,這些人現在都發財了。
人因為夢想偉大,而人類因為科技進步而卓越。發展的過程中總不乏冷言冷語者,Elon Musk 都把火箭射上去又接回來了、特斯拉也量產了,酸酸們還是沒停過。 5G 時代電信商的搶標、電子零件商的擴產因應、股價的欣欣向榮,也阻擋不住一批逢 5G 新聞或討論就開酸的鍵盤網民。
回顧2011, 2012 的新聞封存記錄和 PTT 討論,也是一堆人在講說 4G 是個沒用的炒股題材,而現在誰沒有在用 4G ?目前 5G 的殺手應用大家都還在引頸期盼,會是因為高傳輸速度鹹魚復活的 VR 、低延遲受惠的電動車自動駕駛、還是物聯網的更上一層樓呢?
不過啊,這樣的標金新聞狂放,我覺得只是電信三雄準備一起把資費拉高的手段罷了。
「德國自駕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股癌 Gooay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幹小事 林柏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問題] 去德國租車自駕-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問題] 請問德國自駕要注意什麼?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請益] 德國六月自駕行程健檢- EuropeTravel板- PTT 旅遊美食區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心得] Audi A6 Avant 德國租車自駕- 看板ca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問題] 去德國租車自駕PTT推薦- car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問題] 去德國租車自駕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PTT世界自助旅行版(Ind-Travel) | 大家好,有要来中国陕西旅游 ...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問題] 去德國租車自駕- 看板ca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歐洲自駕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INTEREST、PTT和 ...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歐洲自駕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INTEREST、PTT和 ...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歐洲自駕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INTEREST、PTT和 ...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徵伴] 徵伴7/19-7/22德國自駕遊-法蘭克福周遭- EuropeTravel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心得] 歐洲Sixt租車自駕分享與自撞經驗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德國必邦功效不值一提?看看PTT是怎樣評價德國必邦功效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自動停車ptt文章 - 8891新車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荷蘭使用租租車租車的自駕心得 | 荷蘭租車ptt -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心得] 德國羅騰堡。浪漫中世紀童話古城yucon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標籤: 汽車隔熱紙推薦ptt 汽車隔熱紙價錢汽車隔 ... - 大叔搞怪日記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特斯拉最快今年有望實現全自駕技術!台積電成大功臣(第2頁)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PTT | Re: [請益] 德奧捷蜜月半自駕行程請益 - PTT Brain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北海道地區自駕遊首選租車方案!!租車網- 北海道租車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德國留學Ptt 的評價
- 關於德國自駕ptt 在 自駕玩歐洲其實不難? 注意事項帶你一次看《@57DreamSt ... 的評價
德國自駕ptt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想,對於人工智慧的第三次復興,正在引領我們進入第四波工業革命這件事,已經越來越沒有歧見了。不管是 AI 的研究還是投資都在持續加快的此刻,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企業經營者,都應該很想知道:未來到底會是什麼樣?我們該拿出什麼策略才能搶得先機?
前總統馬英九在 4/30 日舉辦了一場眾星雲集的經濟論壇(重振台灣競爭力會議),包括馬前總統在內,台上坐了 11 個人,另外 10 位是: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高雄市長 韓國瑜、前新北市長 朱立倫、前新北市長 周錫瑋、媒體人陳文茜、媒體人陳鳳馨、中小企業主代表劉智源、立法委員費鴻泰、立法委員賴士葆、立法委員 許毓仁。
由於之中有多位被視為即將問鼎總統大位的人物,論壇也變得像是總統辯論。看完整場論壇以及問答的我,儘管並不太滿意,但可從眾人談話中歸納出兩個主軸:第一就是「年輕人的未來」,第二就是「 AI 人工智慧」 。而這兩個我也非常關注的議題,其實是一體兩面:人工智慧被認為是創造未來、帶來希望的契機,但由於人工智慧也被認為將讓許多工作消失,因此也是讓年輕人覺得未來黯淡的因素之一,必須立即應對。
( 論壇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ygCcdiPbI )
( 回溯閱讀:
鄭國威專欄:在人工智慧奪走工作之前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803/1403209/ )
這讓我想到最近有一則令我哭笑不得的消息。在 5/2 日,有一位自稱 18 歲剛入社會工作的九年級 PTT 網友Metallicat,於八卦版發文問卦,他說他在「仔細探究」之後,發現都是七年級的老人趁著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賺了錢,然後又去炒房,才讓八、九年級生現在根本沒未來。
( [問卦] 七年級炒房讓八九年級出社會買不起房?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6812192.A.E77.html )
儘管這說法之荒謬令我這個七年級生不知從何吐槽起,總覺得是故意調侃,但若轉個念,我覺得不妨先問:即將邁入中年的七年級跟年輕的八、九年級生,有哪些差異?首先我想知道,在 2019 年的此刻,台灣到底有多少七年級生、八年級生、九年級生?
透過 國發會的「人口推估查詢系統」,我很快獲得答案:民國 70 -79 年出生的「七年級生」,目前在台灣約有 348 萬人,是所有「年級」中人數最多的。而民國 80-89 年出生的「八年級生」則驟降,約有 309萬人,足足比七年級生少了將近 40 萬人。
( 人口推估查詢系統:https://pop-proj.ndc.gov.tw/ )
更大的差距出現在八年級跟九年級生之間。於民國 90-99 年出生的「九年級生」,他們今年最小九歲,最大十八歲,總共只有 213 萬人,比八年級生少了將近百萬人。跟七年級生比起來則是少了 135 萬人。至於我的女兒所屬的「十年級生」(2011 年後出生)當然又比九年級生更少了,不過因為目前十年級生還沒全部出現,就不納入討論了。
少子化與老齡化是鐵錚錚的現實,然而從這些數字簡單來看,七年級其實是「僧多粥少」,競爭最激烈、又始終攀不上去的一個「緩衝世代」。
(借用作家黃麗群語,請見 〈在這個時代,當一個單打獨鬥的浪人──專訪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035 )
此刻的我們不夠老,又不夠年輕,「厭世」、「負能量」、「鬼島」、「崩世代」、「小確幸」、「佛系」這些時代氛圍都從七年級生的「悶」跟「喪」當中孵化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迎來了人工智慧第三波復興。
關於這波人工智慧浪潮將如何影響年輕人的未來與工作,我們可以依照樂觀跟悲觀分成兩派。樂觀派認為技術革新造成的技術性失業只是暫時的,他們認為推動第一次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如蒸汽機或是電力,都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讓勞工的薪資提升、整體生產力也提高了。人工智慧這波新技術革命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讓全球人類都過上富足的生活。
( 樂觀派的意見,可參考《富足:解決人類生存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一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1811 )
悲觀的人則認為,人工智慧帶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例外」,而且從 30 年前起至今,由資訊科技推動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就已經與過去兩次工業革命有了不同的發展。特別是在已開發國家,資訊科技帶動生產力的提升,卻沒有讓人們的薪資與就業機會同步提升,反而還下降。什麼零工經濟、斜槓青年,恐怕都只是滑落到「無用階級」之前的美化用詞。
悲觀派的意見在《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這本書中有深入的闡述。
然而,不論你是樂觀派還是悲觀派,都得先理解當前人工智慧最主要的價值所在。我在〈人工智慧,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上篇) (中篇) 中引用過《AI 經濟的策略思維》一書作者的論點,其實現在的人工智慧提供的價值就是「平價的預測」。而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並非如科幻電影中那樣突如其來、征服地球,而是漸漸地改變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例如當 Amazon 等電商平台越來越能預測消費者的購物偏好跟節奏,就可能將「先下單再送貨」的傳統模式,轉變為「先送貨再下單」的全新模式。
( 上篇:https://medium.com/%E9%84%AD%E9%BE%9C%E7%85%AE%E7%A2%97%E9%BA%B5/%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6%99%82%E4%BB%A3-%E4%B8%80%E5%80%8B%E8%87%AA%E6%88%91%E5%AF%A6%E7%8F%BE%E7%9A%84%E9%A0%90%E8%A8%80-%E4%B8%8A-f7f344e8be0 )
( 中篇:https://medium.com/%E9%84%AD%E9%BE%9C%E7%85%AE%E7%A2%97%E9%BA%B5/%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6%99%82%E4%BB%A3-%E4%B8%80%E5%80%8B%E8%87%AA%E6%88%91%E5%AF%A6%E7%8F%BE%E7%9A%84%E9%A0%90%E8%A8%80-%E4%B8%AD-c8b845fa5637 )
那麼,如果從政府的角度與總統的高度出發,面對人工智慧時代該如何應對呢?如果只是鬼打牆般地說「要利用 AI」、「邁向 AI」、「結合 AI」,不禁令我懷疑是否真的對這個重大議題有足夠的理解。若我身為那場論壇上需要回答問題的 2020 總統參選人,我會仿效最近政壇流行的五字訣,提出「政府得開放、企業更負責、人民要自覺」三個進入 AI 世紀重點。
大多數人期望生活變得更好,就算不發大財,也想安穩地小確幸,人工智慧具有極大的潛能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但若政府想發揮這樣的潛能,就要更加開放。
首先,政府在投資與應用人工智慧上,需要獲得外界更多且更完善的監督,切記動輒以機密來迴避,而是要主動提高透明度。如果要使用人民的資料——例如現在有很多政府其他的單位、研究者、企業都想用台灣人的健保資料-——就必須獲得批准,而且這樣的批准流程也必須是公開可檢驗的。
而且,人工智慧作為一種人類創造出的科技,肯定是有漏洞的,政府應該主動修補絕大多數的系統漏洞,不要為了入侵跟監控的目的,而破壞產品或標準規格。例如,政府的警察/司法/國安單位,可能會為了各種目的,隱藏政府掌握的自動駕駛車或是物聯網家電設備的人工智慧安全性漏洞,如果後續因此出現問題,或是被揭露,人們對整個系統的信心都會受到嚴重打擊。
再者,就是企業得更負責。在 2016 年 AlphaGo 征服圍棋之後,先進國政府都不斷加碼,例如美國白宮科技辦公室在 2016 年就推出三份與人工智慧有關的策略報告。分別為「國家人工智慧研究發展戰略計劃書」(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
https://www.nitrd.gov/PUBS/national_ai_rd_strategic_plan.pdf
「國家人工智慧、自動化與經濟計劃」(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 )
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whitehouse.gov/files/images/EMBARGOED%20AI%20Economy%20Report.pdf
以及「準備迎接人工智慧未來」(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sites/default/files/whitehouse_files/microsites/ostp/NSTC/preparing_for_the_future_of_ai.pdf
中國國務院也在 2017 年 7 月發佈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定出三大策略目標,簡單來說就是期望在 2030 年,在人工智慧的理論、技術、與應用三方面都達到世界領先。英國則在 2017 年 10 月發佈了人工智慧發展報告,並在 2018 年 4 月推出《產業策略:人工智慧部門協議書》( AI sector deal ) (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artificial-intelligence-sector-deal/ai-sector-deal )
希望在面臨未來「人工智慧與數據經濟」、「行動未來」、「潔淨成長」以及「高齡化社會」四大挑戰下,推動英國成為人工智慧全球領先國家。
日本在 2017 年 3 月也提出了 人工智能技術戰略 (http://www.nedo.go.jp/content/100865202.pdf),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跨領域的 AI 生活跟生態系,與日本原本的社會5.0 倡議結合,強調生產力,健康和行動化,特別重視要讓一般人能夠從 AI 發展中獲益。韓國政府在 2016 年人機大戰後, 立即宣布投入一兆韓元於人工智慧,2018 年又宣布新的五年計畫,將投資 2.2兆韓元,以加強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舉例政策或法令),除了以上介紹到的幾個國家,加拿大、澳洲、印度、俄羅斯、法國、德國等國也都各自有類似的國家級AI策略,搭配既有的優勢,手段基本上都不脫離投資新創、人才教育、基礎建設、法規調適等項目。
( 日本的社會 5.0 倡議
https://www.japan.go.jp/abenomics/_userdata/abenomics/pdf/society_5.0.pdf )
各國卯起來希望自己能夠大有為地帶動本國的人工智慧產業,然而先行的企業積極投入研發跟打造應用場景,才是這一波人工智慧高潮不斷的動力。問題是,當人工智慧進入了企業運作的流程之後,可能讓企業得以規避責任,包括收集資料,侵犯隱私的責任,以及系統表現不良,造成客戶及使用者損失的責任。
「資料資本主義」主流化,代表資料超過了人力、土地、工廠、資本等等,成為最重要的經營資源。因此,當前企業傾向採取「用便利性換安全性」、「用免費換監控」等經營策略來推廣人工智慧產品,個別使用者很難抵禦。
當企業掌控的資料越多,在人工智慧,特別是深度學習的模式下,就佔據越大的優勢。資料也成為交易的貨幣跟競爭的籌碼,例如 Facebook 就藉由封鎖部分競爭公司,像是 Twitter 推出的 Vine 短視頻 App 使用他們的資料 API ,來阻止他們成長,同時也容許某些公司,像是 Netflix 跟 AirBnb 來使用 API ,藉此交換,讓 Facebook 也得以使用他們的用戶資料。擁有越多資料的公司,就能夠透過深度學習提升人工智慧的預測能力跟反應能力,讓產品更受市場青睞。
( 延伸閱讀: Another scandal: Facebook user data reportedly at risk again
https://phys.org/news/2019-04-scandal-facebook-user-reportedly.html )
Facebook 這種作法雖然有違反市場競爭,打壓對手之嫌,而且在我們這些用戶毫無所悉的情況下,就私相授受,也有爭議。但這早已是業界常態,專門的資料仲介商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人工智慧與資料資本主義只會逼得這些企業更加大力道競爭,不擇手段,包括更全面的監控、對隱私跟人權的迫害、以及讓系統漏洞被政府、企業、犯罪者錯誤以及惡意地剝削。
因此政府應該幫人民把關,要求企業告知使用者在使用人工智慧服務時,應該設想不同情境與影響,,包括政府單位可能會向企業索取使用者的資料、犯罪者跟駭客可能會將人工智慧系統視為目標而讓資料外洩、企業也可能會與其他單位交易使用者的資料。這些問題通常都隱藏在沒人看的服務條款或隱私聲明等頁面,並預設為同意,使用者都被迫說謊,假裝自己都看了、同意了這些複雜冗長的條款,這種現況需要被改變。歐盟從推出「一般資料保護規定」(GDPR) 到最近提出的人工智慧道德準則,都值得台灣借鏡。
延伸閱讀:
〈沒有人是局外人!史上最嚴個資法衝擊全球,帶你搞懂什麼是GDPR〉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249/gdpr-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eu-
〈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
https://ec.europa.eu/digital-single-market/en/news/ethics-guidelines-trustworthy-ai
最後,人民需要更自覺。消費者有時候需要跟政府聯手,強迫企業坦承他們的人工智慧系統實際蒐集到哪些資料,並要求他們用比較少的資料來做事,儲存最少的時間,降低前面提到的各種風險。最重要的是,要讓使用者擁有處理個資的權利,能夠選擇在結束使用服務之後,把資料刪除。
就像網路一樣,我們已經無法迴避人工智慧,不管是用 Google 還是 Facebook,用手機app修圖、看機器寫的新聞、還是坐自動駕駛汽車、或是接受機器醫生的診斷,我們不自覺地與人工智慧展開共同生活,某方面來說是好事,代表我們正在適應新的時代,而且還沒有出什麼問題。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代表我們不太清楚哪些生活中的場景(如前面所提到的案例),已經大量或全面使用人工智慧,哪些政府機關跟企業組織已經採用人工智慧,而且使用了大量來自人民的資料來訓練機器學習。要是我們對人工智慧不了解,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犯,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政府不夠開放、企業不夠負責、而人民缺乏自覺。就會如歷史學者與暢銷作家哈拉瑞說的,人類的天然愚蠢,藉由強大的人工智慧放大,帶來糟糕的結果。例如過度的政府監控、無止境的軍備競賽、不受控的資料壟斷、更嚴峻的社會分裂,以及由人民發起,對人工智慧的全面否定與不信任。
以上是我試著角色扮演,以一個總統參選人的身份,設想出的回答,雖然我也不是專家,但這大概是我期待聽到、及格的回答方式。
然而回到一個公民的身份,我想對有志於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說的是:你們當中或許有人是一時之間無法妥善回答,或是被迫不懂裝懂,想靠著喊人工智慧跟發大財就獲得選票,但我想我們其實都更期盼人工智慧讓人不用在馬路上因車禍死於非命、相信藉由人工智慧能解開能源危機與環境惡化的難題、讓少子化跟老齡化不再是危機而是機會,甚至讓人類再也不用從事無意義的工作。
我們都不是奇異博士,未來會是什麼樣,我們都還不知道,但一個更理想的未來,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做出許多正確的選擇。選出誰是下一任總統,只是其中之一。
-----
如果你是總統參選人,針對人工智慧與年輕人的未來這一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歡迎投稿給 PanX (contact@panx.asia)切磋~(也歡迎真正要參選總統的人來稿喔~)
-----
今天的 #鄭龜嗑什麼 暫停一天。
德國自駕ptt 在 幹小事 林柏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林柏勛你不要再罵1280政策 我們已經很窮了好嗎】
這一題有點困難,要理解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拍了片、投稿到蘋果、在PTT上寫專文、畫懶人包、不斷蒐證、還上正妹主持人的廣播節目說明,但是還是很難懂,或者是根本沒人/市議員在乎,這一刻這一秒,這些問題持續發生著。
一、我不反對1280 但它要有前提
2018年花五點五億,2019年編列九億,怎麼會這麼多錢呢?很簡單,1280月票,當我狂搭、猛搭,實際搭乘金額達到1380。這個月你就賺了一百元,但是這一百元就是由上面這幾個億來支出,當然在去年市議會有強力監督,因為運量增長在政策施行半年的時候還是很低,公車跟捷運都不到百分之二,議員問局長一年之後的目標是多少,當時已經是1.8%,結果局長回答2%就是我們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在2019年四月的目標。
就像是,往一個破掉的杯子裡面倒水,不管倒多少都沒有用,但是會讓別人感覺你有在做事,大家認為重點是要讓柯文哲繼續倒水,因為市民賺到,但我認為要把破掉的杯子先補起來,這就是我所說的前提。「但事先做不太可能吧,柯文哲事情很多也」沒有問題,事先做不來,那就事後去補上,可是瑞凡,公運處根本沒有在改善,缺失到處都是。
二、「台北市公車很棒啊,你沒去過南部嗎?」
那你沒去過日本、德國嗎?我一直主張「依竿禁動」就是乘客上車之後,抓好扶手,有位置坐的人就是坐好定位。「禁動」就是在各位乘客就位之前司機不可以開動。
2017年公車內摔傷事故共201件,201名傷者中,年齡六十歲以上就有114人,比率過半,摔傷原因又以車輛緊急煞車、乘客車內走動沒握扶手的情況最常見。2018年五月之前,公車上摔傷人數中90位,其中就有59人是長者。而台北市政府的做法,就是增加把手.......
我用gopro擷取的資訊,看看我們乘客,要在0.9G的G力下上下車,這是什麼概念?就是何金銀要面對店水流大師兄的概念!
三、 「這也才一件小缺失而已啊,馬上改好不就好了」
請慢用:
1.公車靠邊
2.公車後門不夾人
3.取締公車站違規停車
4.公車動態可以準一點嗎
5.幹線數字找回來
6.要不要繫安全帶請嚴格執法
7.公車可不可以吃東西請嚴格執法 小蟑螂的飼主
8.司機不要吃檳榔
9.給司機充足的休息
10.欠司機五億的加班費北市府快點給付
11.公車進站減速
12.公車告示請貼在玻璃隔板內
13.公車站吸菸請取締
14.公車扣款機請聯通自動加值
15.同路線不同營運商請協調發車頻次
16.夜間公車宣導
17.司機宣導先下車後上車
18.依竿禁洞 沒有坐好站好車體不可以開動
19.車體262車內所有告示299請改善
20.公車後座玻璃都是人的臉油 請清潔
21.公車司機之間不尬車
22.車體內的錯誤到站小螢幕顯示系統 請關掉
23.增加北市的南北向路線 東西向重複太多需要優化
24.公佈2018大台北公車手冊預算是多少
25.公車站月台規劃請改善(短月台,下車撞到樹叢)
26.宣導公車不要大聲講話播音樂
27.對輪椅族友善不要臉那麼臭
28.表揚好司機優質司機
29.最後一排有五成車體沒有下車鈴
30.公車專用道大雨變成池子 加上公車不減速進站 就衝浪
31.和平幹線沒有到和平西路不覺得很羞恥嗎?
32.忠孝幹線沒有到忠孝醫院不覺得很羞恥嗎?
33.同一個站名的站可以不要離那麼遠嗎?(兩個頂好市場 相距 132公尺)
34.不同站可以不要距離這麼近嗎?(華山公園、北平林森路口相距 131公尺)
四、「我就是趕時間啊!!阿不然咧」
在趕時間之前,「安全性」應該優先。公車系統的定位大眾運輸是普遍級的交通手段,它應該是屬於9-99歲都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但是台北市的公車系統有諸多缺失,讓使用公車系統的搭乘體驗非常差勁,公車與自駕之間的取捨不只是交通工具的選擇,在時間上、安全上,甚至北市的整體交通都會有影響。
我提出「依竿禁動」這項政策是基於公車運量的提升而來,當然「公車運量」是一項綜合性的問題,包含了「公車站違規停車的取締」、「公車必須確實靠邊」、「幹線公車的數字化」、「停靠站點的代碼」、「動態顯示的準確性」、「司機的勞動條件的提升」、「乘客先下後上的文化建立」、「公車站設計失當」等等諸多問題導致了公車搭乘體驗的不愉快,運量於是低落。
解決前要先知道問題在哪裡上述所提及皆是非常微小的事件,但逐一累積成為大問題。而我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依竿禁動」這項,我認為它是最嚴重也是最顯而易見的問題。因為2017年公車內摔傷事故共201件,201名傷者中,年齡六十歲以上就有114人,比率過半,摔傷原因又以車輛緊急煞車、乘客車內走動沒握扶手的情況最常見。2018年五月之前,公車上摔傷人數中90位,其中就有59人是長者。
五、公運處在幹嘛?
在敬老卡的推動同時,數字已經如此明確卻不處理,一手叫長輩來搭車,一手卻急停跳投用讓大家練習G力,公運處也搞不清楚問題在哪裡。我在此提出公運處的盲點!
盲點一:廣設置握把以及扶手,為什麼還是會跌倒?
其實是:握把以及扶手指應該是補助使用,用在「公車行進中」確保「煞車」時的搖晃。不應該作為「車體加速度時」主要的安全確保來源,上下車最應該的是車體要靜止。「車體加速度中」是跌倒的最主要時機,因為這個時候,連何金銀都鎖不住。
盲點二:用「緊急避險」來完全解釋公車跌倒。
其實是:民國88年八月的限速政策,把北市公車定速在時速40公里,比其當年的前一年運輸數據都進步了,包含死亡率的下降,在各項安全數據統計都有長足的進步。然而在低速下,也是需要急煞車的,「緊急避險」就是我們所謂的「急煞車」,這方面的安全需要對於站立者來說就是需要「依竿」來確保,對於坐者來說就是需要「安全帶」來確保。
政策會直接影響到安全,而跌倒原因之一的「緊急避險」跌倒者的原因是已就位者有沒有抓緊、坐好。而跌倒原因之二的「上車中、下車中」的乘客跌倒原因,是乘客未就位時,公車的「猛起步」及「猛急停」加速度。兩者不應該混為一談。
「依竿禁動」可能的政策衝擊
衝擊一:公車變慢因為人要坐定定位,比起以往的公車急著要駛離公車站大大不同,每一站可能多花幾秒鐘,在正常的上下車動作下是不會超過20秒,這過程依車體的大小而定。
衝擊二:交通影響停車時間變長,會影響到後面等待的時間。依照目前的公車設計,公車只要依法靠站,等待的車道就只有一條車道。如果是目前公車常見的不守規矩便宜行事,距離公車站非常遙遠,等於就是佔據了1.5個車道,這樣對交通的衝擊會更大。雖然只是15秒的時間,我們希望擁有「取締公車站違規停車」、「公車確實靠站」的配套措施。
因為「確實靠邊」現在沒有公車做得到啦!真的好奢侈的幸福,台北市就是沒有,推什麼1280。喔對了,我們可是印了十萬本的精美公車手冊唷。 ❤
六、送給其他台北市議員的建議
2019目標0跌倒該怎麼做?我(沒上)會邀請公車業者資方代表、公車業者司機代表、乘客代表、公運處官員、交通局官員、1999承辦人代表,以及工務局、勞工局、觀傳局、捷運局的聯絡人。開啟正式會議,讓使用者需求在各種公車「不好搭」的狀況下,直接解決,直接找到問題並找到權責單位。
我舉例,敦化北路忠孝東路的公車站,下車會直接掉到樹叢裡面,這是很糟糕的設計,權責單位是在工務局或是交通部門?這個也可以在這裡做釐清。
有乘客、公家單位參與的公共討論的效果,我認為將會是非常有用了,我沒有進入議會,希望各位對於公車政策有願景的朋友,也可以拿去使用。台北市最怕就是有不實的宣傳告訴你這個城市非常完美,一點缺失都沒有,這些小事沒有人在意,沒關係,跟我一起幹小事吧。
★【PTT】買票政策遮羞布 https://td3small.pse.is/DGQFV
★【蘋果日報】政策成效低 專殺機車族 http://appledai.ly/DMJMR
★【蘋果日報】 十萬本精美手冊 印字典救運量 http://appledai.ly/DHJSG
★【FB】公車缺失連環圖 https://td3small.pse.is/DGMFF
★【FB】正聲廣播電台專訪 https://td3small.pse.is/DQDVC
#認同請分享
#幹小事
德國自駕ptt 在 [問題] 請問德國自駕要注意什麼? 的推薦與評價
不知版上有沒有人德國租車自駕過德國的交通規則有哪裡特別要注意的嗎?近期會到德國自助希望有經驗的大大們可以分享心得-----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D6653. ... <看更多>
德國自駕ptt 在 [請益] 德國六月自駕行程健檢- EuropeTravel板- PTT 旅遊美食區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前輩好,小弟的德國行程是法蘭克福進出,在選擇坐大眾運輸工具(法蘭克福、慕尼黑兩大城市放射狀遊覽)跟自駕(環繞南部一圈)兩者之間掙扎了好久 ... ... <看更多>
德國自駕ptt 在 [問題] 去德國租車自駕-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事情是這樣的 本寶寶一月要去德國玩一陣子
最近要開始進入申請國際駕照環節了
計畫要在西德那邊租車自駕玩一波
當然租的車要是在台灣少見的
目前名單:
1. Amg gtr 2.Audi R8 3.Ferrari 488
由於德國預估當地狀況地滑 故考慮四驅車種
請問板上大大,這些車種租金大概多少
有沒有推薦的租車行呢
或是還有什麼車很適合在德國寒冷環境飆到350左右的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08.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2048243.A.88A.html
※ 編輯: Jodaro (42.73.108.144 臺灣), 12/26/2022 17:53:47
四驅系統很強完全不怕打滑
但出國嘛 總要來點不一樣的
※ 編輯: Jodaro (111.249.38.175 臺灣), 12/26/2022 18:49:45
※ 編輯: Jodaro (1.34.72.2 臺灣), 12/26/2022 22:17:57
他們家的車遇到下雨或下雪絕對是悲劇=。 =
※ 編輯: Jodaro (1.34.72.2 臺灣), 12/26/2022 22:40: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