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兵荒馬亂的六月,依然有忙不完的事,以前常煩惱該怎麼推掉不想參加的活動,現在一個現成的防疫藉口可以讓我賺來一時半刻的閒暇,視訊上課的感覺很新奇,但要我對著螢幕發問、回應問題有時真的頗困難。
唐代名臣陸贄曾說過一句有趣的話:「苟有所長,必有所短」意即一個人有長處,必然也有短版,這句話在更早前的貞觀時代也有類似的話,霍王李元軌是李淵的十四子,是一位才華出眾的皇子,曾有人問這起這位霍王,旁人說:「夫人有所短乃見所長,至于霍王,無所短,無何以稱其長哉!」
白話文就是:「普通人有短處,所以相比之下自然找的到長處,而這位霍王毫無短版,看起來就沒有特別的長處了。」
完美無缺,真正的完美無缺!
這位霍王活到了武周時代,最後捲入了政變在流放途中過世,然而這無損他完美人格的形象,他是充滿動亂的李唐皇家中,少數受到一致認同的模範生。
即使距離完美很遙遠,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更接近這個境界,所謂「心即理,致良知。」正因充滿慾望的人性,所以我們更該懂得自制呢。
對了,完美無缺也是寶可夢超夢TagTeam的招式喔,我很喜歡超夢,從第四彈以來它就穩坐我的神主牌之一,希望在這張卡退環境前,我們能一起打出更多精采的比賽。
祝福大家,週一愉快,哈哈
應該不會有人週一愉快的起來吧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kaorugalo/
我的部落格:
https://home.gamer.com.tw/homeindex.php?owner=winds234562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27.王陽明— 知行如何必然合一? 明代儒學,陽明最重要。王陽明思想上的轉捩點就是”龍場悟道”。王陽明被臣官劉瑾迫害,被謫貴州龍場,困境中王陽明卻始終在想;”如果是聖人,面對這種情況,會有什麼辦法呢?”晝夜苦思,終於在一個夜夢中豁然開朗,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立其學說為「致良知」。致...
心即理 致良知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良知——「良知無用論」 | 盧斯達 on Patreon】
據說袁彌明和大嫂容海恩隔空用「良知」互相攻訐,一面說親建制否認721無良知,一面就說自己都有良知——可見「良知」確是一個 illusional 的名詞。「良知」在香港政治運動越來越常出現,這是上世紀中產民主運動「要奪取道德高地」的戰略餘緒,這既是游散之民能夠動員的一大基礎,但副產品則是政治意識永續的道德化。覺醒是出現了,但也自己困住了自己。
就像香港民主運動的前一個想像,是要求人民覺醒並投票給民主派,配合中國政改走向自由化並最終事實管治香港——港人治港,但覺醒是永遠停留在這裡,不能突破,所以低下階級和工人議程、福利社會的想像、還有另一端的歸英、獨立建國,都是被壓在輿論的非主流位置。因為多個選項裡面只有「民主回歸」才符合「道德」,符合良知。當時香港人都不想被中共管治,但又不能說出理直氣壯「要求異族繼續殖民統治」,因為20世紀的良知是非殖民和歐帝國主義的瓦解。因此中國成功收回香港,就成為政治道德化的最成功實踐案例。不要認為物質決定一切,「心」的能量也是移山填海,可以將人的最真實慾望壓在防火牆之內,令人無明,令人不知道自己受苦和受困的原因。
良知為甚麼 illusional,因為良知是人言人殊的。香港人認為自己那套是良知和普世的,但中國人也認為自己那套是良知和普世的。愛香港應該是香港人的良知,但對中國來說,愛中國也是良知。鎮壓和控制在此良知下,便成了應做之事,而且唯恐做得不夠。對敵人稍為人道,都不符合「良知」。就算你問納粹德國的衝鋒隊、法官、行刑者,他們也會說自己有良知,為了德意志,為了一個不被劣種污染的新世界,他的良知要求他行動。如果猶太人和納粹德軍能夠對話,也可能變成了袁彌明和容海恩的隔空對話。而事實上納粹德軍一直所受的教育和社會化,可能真的再沒有其他制約,他窮思竭慮、每日三省吾身都好,到最後還是只能找到納粹德國文化體系裡面的良知,因為這就是他所擁有的。所以他也有良知,良知在此情況下,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中國文人在這個話題有一個體系。孟子說「良知」,認為人是性善的,天生是好,如果有不好,只是因為「陷溺」和學壞;人之善性,尤如水向下流。然而後來我們知道,有些人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天生失去同理心,天生就以不一樣的角度思考;犯罪學不想簡單判斷人是天生形成還是後天形塑,但又發現很多連環殺人犯確實有異於常人的腦部發展。對他們來說,「良知」是他的良知,只是跟一般人不一樣。食人族的良知就是食人,沒有甚麼不對。所以你跟食人族講良知,不可能有結論,他也有良知啊;更不要說你已經被對方綁著,肉在砧板上,你的良知在實力上無法跟對方的良知交鋒。
明王國時期的前一套規範,是宋以來的理儒學。宋在國際上是受困的形勢,造就了國內極端的高壓而道德化的政治學風。對人的規條,是由宇宙和物理形成,到人文社會的習俗,是包山包海的細緻,高大上的說話非常多,但人實際上卻是感到受困和虛偽。為了解決個人和社會道德標準的矛盾,明人開始有了心儒學和王陽明。大體就是說,因為人的天性是善性,所以人心是天生接通「理」(客觀的道德規律),心即是理。事後回顧,這是受困的人在無法打破的祖宗規條之中,取巧地嘗試提高個人的地位,是中國無法走向完全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現實下的折衷做法;要講自身,但將人慾的合法性鑲嵌於天理 (普遍法則) 的絕對之中。
這雖然是折衷,但第一波的釋放,也非常猛烈。於是儒學家自己發現,群體裡面開始有就地打滾的「狂禪」,對大體系的拆解一發不可收拾。在訊息不流通的時代,去到政府也發現介入,肯定是確實有非一般聲勢。於是最後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抓捕李贄,最後他自殺而死,書禁絕。所以外國人和中國人說中國沒有宗教戰爭、對思想包容、愛好和平之類,只要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就好了。
王陽明的講法,影響了越南、日本和中國,例如蔣介石就崇拜他。因為國民軍的合法性來自維護傳統 (在共產黨的挑戰下更是如此),但形格勢禁的時候,不符合道德標準的事還是要不斷地做。例如為了抗日打焦土戰,將花園口堤壩炸毀,淹殺 80 萬中國人;但心即理,也是致良知,蔣介石也有民族獨立和愛國的良知,只是跟那 80 萬人的良知不一樣。
所以最後,「良知」要不是有黑有白,莫衷一是,就是淪為偽善的通行證。例如「良知咖啡」、良心食店,但不代表他們不會刻薄員工,端出來被滿足的是購買時的快感。「我是一個有良知的消費者」。因為道可道,非常道,真實的東西是說不出來的,因為言語是 illusional,道德提倡了出來,就會有人利用和互相攻打,最後出現宗教裁判所,衛道之士也會在高大上的言語觀念中迷失,變成對人對自己虛假。所以莊子和伊索也不喜歡集結性的教悔,而是喜歡寓言,不直接答你,他們用例子答你。良知攻訐戰非常好看,但只是中國語說的「吸引眼球」或者花生的佐品。「良知」的觀念和提倡,對惡人無用,偽善者則變得更偽善,好人和正常的社會則本來就不需要。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心即理 致良知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良知——「良知無用論」 | 盧斯達 on Patreon】
據說袁彌明和大嫂容海恩隔空用「良知」互相攻訐,一面說親建制否認721無良知,一面就說自己都有良知——可見「良知」確是一個 illusional 的名詞。「良知」在香港政治運動越來越常出現,這是上世紀中產民主運動「要奪取道德高地」的戰略餘緒,這既是游散之民能夠動員的一大基礎,但副產品則是政治意識永續的道德化。覺醒是出現了,但也自己困住了自己。
就像香港民主運動的前一個想像,是要求人民覺醒並投票給民主派,配合中國政改走向自由化並最終事實管治香港——港人治港,但覺醒是永遠停留在這裡,不能突破,所以低下階級和工人議程、福利社會的想像、還有另一端的歸英、獨立建國,都是被壓在輿論的非主流位置。因為多個選項裡面只有「民主回歸」才符合「道德」,符合良知。當時香港人都不想被中共管治,但又不能說出理直氣壯「要求異族繼續殖民統治」,因為20世紀的良知是非殖民和歐帝國主義的瓦解。因此中國成功收回香港,就成為政治道德化的最成功實踐案例。不要認為物質決定一切,「心」的能量也是移山填海,可以將人的最真實慾望壓在防火牆之內,令人無明,令人不知道自己受苦和受困的原因。
良知為甚麼 illusional,因為良知是人言人殊的。香港人認為自己那套是良知和普世的,但中國人也認為自己那套是良知和普世的。愛香港應該是香港人的良知,但對中國來說,愛中國也是良知。鎮壓和控制在此良知下,便成了應做之事,而且唯恐做得不夠。對敵人稍為人道,都不符合「良知」。就算你問納粹德國的衝鋒隊、法官、行刑者,他們也會說自己有良知,為了德意志,為了一個不被劣種污染的新世界,他的良知要求他行動。如果猶太人和納粹德軍能夠對話,也可能變成了袁彌明和容海恩的隔空對話。而事實上納粹德軍一直所受的教育和社會化,可能真的再沒有其他制約,他窮思竭慮、每日三省吾身都好,到最後還是只能找到納粹德國文化體系裡面的良知,因為這就是他所擁有的。所以他也有良知,良知在此情況下,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中國文人在這個話題有一個體系。孟子說「良知」,認為人是性善的,天生是好,如果有不好,只是因為「陷溺」和學壞;人之善性,尤如水向下流。然而後來我們知道,有些人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天生失去同理心,天生就以不一樣的角度思考;犯罪學不想簡單判斷人是天生形成還是後天形塑,但又發現很多連環殺人犯確實有異於常人的腦部發展。對他們來說,「良知」是他的良知,只是跟一般人不一樣。食人族的良知就是食人,沒有甚麼不對。所以你跟食人族講良知,不可能有結論,他也有良知啊;更不要說你已經被對方綁著,肉在砧板上,你的良知在實力上無法跟對方的良知交鋒。
明王國時期的前一套規範,是宋以來的理儒學。宋在國際上是受困的形勢,造就了國內極端的高壓而道德化的政治學風。對人的規條,是由宇宙和物理形成,到人文社會的習俗,是包山包海的細緻,高大上的說話非常多,但人實際上卻是感到受困和虛偽。為了解決個人和社會道德標準的矛盾,明人開始有了心儒學和王陽明。大體就是說,因為人的天性是善性,所以人心是天生接通「理」(客觀的道德規律),心即是理。事後回顧,這是受困的人在無法打破的祖宗規條之中,取巧地嘗試提高個人的地位,是中國無法走向完全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現實下的折衷做法;要講自身,但將人慾的合法性鑲嵌於天理 (普遍法則) 的絕對之中。
這雖然是折衷,但第一波的釋放,也非常猛烈。於是儒學家自己發現,群體裡面開始有就地打滾的「狂禪」,對大體系的拆解一發不可收拾。在訊息不流通的時代,去到政府也發現介入,肯定是確實有非一般聲勢。於是最後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抓捕李贄,最後他自殺而死,書禁絕。所以外國人和中國人說中國沒有宗教戰爭、對思想包容、愛好和平之類,只要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就好了。
王陽明的講法,影響了越南、日本和中國,例如蔣介石就崇拜他。因為國民軍的合法性來自維護傳統 (在共產黨的挑戰下更是如此),但形格勢禁的時候,不符合道德標準的事還是要不斷地做。例如為了抗日打焦土戰,將花園口堤壩炸毀,淹殺 80 萬中國人;但心即理,也是致良知,蔣介石也有民族獨立和愛國的良知,只是跟那 80 萬人的良知不一樣。
所以最後,「良知」要不是有黑有白,莫衷一是,就是淪為偽善的通行證。例如「良知咖啡」、良心食店,但不代表他們不會刻薄員工,端出來被滿足的是購買時的快感。「我是一個有良知的消費者」。因為道可道,非常道,真實的東西是說不出來的,因為言語是 illusional,道德提倡了出來,就會有人利用和互相攻打,最後出現宗教裁判所,衛道之士也會在高大上的言語觀念中迷失,變成對人對自己虛假。所以莊子和伊索也不喜歡集結性的教悔,而是喜歡寓言,不直接答你,他們用例子答你。良知攻訐戰非常好看,但只是中國語說的「吸引眼球」或者花生的佐品。「良知」的觀念和提倡,對惡人無用,偽善者則變得更偽善,好人和正常的社會則本來就不需要。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心即理 致良知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27.王陽明— 知行如何必然合一?
明代儒學,陽明最重要。王陽明思想上的轉捩點就是”龍場悟道”。王陽明被臣官劉瑾迫害,被謫貴州龍場,困境中王陽明卻始終在想;”如果是聖人,面對這種情況,會有什麼辦法呢?”晝夜苦思,終於在一個夜夢中豁然開朗,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立其學說為「致良知」。致是向前推擴,將我們本有的良知推擴,以祂為判別善惡之基本標準。後來總括其學說為「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其學說中「知行合一」最多誤解。他所說的「知」並非知識之知,而是「主」義,一如知州、知府,主一州、一府之事。知是良知的方向,祂指向我們好善惡惡的方向,所以「知行合一」就與「心即理」同義。所以他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箇行,已自有知在。」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吳啟超(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