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人不能不知道、不可忘卻的歷史。#千萬不要忘記二二八尚未過去
【回顧】
一「用日語喊出「台灣人萬歲」後被槍斃,他是 228 守護台南的民主英雄:湯德章 | BuzzOrange」
【另】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97758907030849&id=584986081641475
【歷史上的今天】
1947年3月11日 臺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 人間蒸發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75156449332467&id=815099112004874
台灣回憶探險團: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83648838422456&id=319875468133144
【二二八消失的哲學博士:林茂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43166692508202&id=240170506141170
【究竟二二八:林茂生之死與戰後臺灣反日力量的覆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61957497392290&id=1518379078416811
陳銘:好書推介:林茂生之死與戰後台灣反日力量的覆滅
『究竟228』--作者張若彤先生。
期待一本這麼敢說真話的書,在現在的台灣變的好難。
這本書不同於目前全面取得台灣政治話語權的台地史觀所宣告的悲情228。
少年,醒醒吧,228不是一張版畫,一部沒頭沒尾的想像電影或是電玩。
作者拿出數量多到讓人瞠目結舌的官方檔案與文獻記錄,讓你開始懷疑,真正的228,怎麼跟他們說的其實不一樣。
228是曾經發生在台灣的真實大事件,對台灣造成的影嚮非常深遠。
但是228的受害者與加害者,如何認定又由誰認定?
“戰後台灣反日力量的覆滅”,這句話點穿了在228之後,整個台灣存在50年的本土反日勢力幾乎消亡。
作者說過,忠實還原二二八事件中,那長期被忽略的「台灣人內鬥」、「栽贓嫁禍」的諸多風貌。
從228之後的影響到現今台灣,完全由親日派佔據上風,那麼在當時對立方又僅僅只是台地史觀宣稱的外省與本省這麼單純?
話語權完全被掌握在一方的當下,對台灣那麼深愛的你,請告訴我:
「你選擇的是立場,還是真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900547080001327&id=100001382210737
講台文化: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0415187762235&id=110351974435223
李筱峰:【說說這本書的故事】之4
《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
在二二八事件中遇難的台灣社會菁英中,林茂生與陳炘是當時享譽全島的人。他們在事件中都無任何激越言行,但都因「懷璧其罪」,最後同時蒙難。
林茂生與陳炘,都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林茂生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老師就是知名的教育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林茂生拿台灣總督府的獎學金出去留學,其博士論文 竟然批判起總督府在台灣的教育。他獲哲學博士後,返台從事教育工作。
陳炘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返台後,糾集台灣本土資金,創辦「大東信託」,是讓日本當局相當眼紅的台灣本土金融業的先驅。
綜觀他們兩人之一生,身為教育家的林茂生,與身為金融家的陳炘,雖然社會角色不同,但是在歷史的大時代裏,他們做為台灣的知識份子,卻又有著極相似的處境與際遇。
林茂生出生於日本領台的前8年,陳炘出生於日本領台的前2年。但他們卻在其心目中的祖國來臨的一年四個月後,同遭不測。所以,終其生命史,他們有著相當長的殖民地經驗。
弔詭的是,在異族統治的殖民地經驗中,儘管他們內心煎熬而隱忍,卻也確立了他們在社會上的菁英地位;詎料,心目中的祖國來臨之後,他們卻死在他們所迎接的「祖國」的槍下!
我在本書的最後,寫下這樣的結語:
「異族統治者的日本,非他們心中的鍾愛,卻反而成就了他們做為社會菁英的角色;同文同種的中國,是他們期許迎接的祖國,卻反而奪走了他們的生命。或許,他們所不喜愛的,正是他們所熟悉的;而他們所期待與寄望的,卻是他們所陌生的。林茂生和陳炘的一生,是台灣知識份子在橫跨兩個時代之間的悲劇的縮影。這種悲劇的縮影,是否還會再在台灣重現?從歷史回到現實,我們是否能得到什麼啟示?」
我這本書雖然順利通過升等教授的審查,但是有「統」派學者卻很不以為然,非硬把林茂生和陳炘扣上「日本皇民」的帽子不可。林、陳二人果真是效忠日本的皇民乎?我在書中已有論列。倒是由心向大中國、敵視台灣立場的人,來對我們台灣前輩多所置喙,其心態也就可想而知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7497710789422&id=1675883190
【哲人的身後:二二八事件中的林宗義與林茂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085601308180141&id=796994720374176
台灣哲學館倡議: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1560078846274&id=106236021378680
林嘎嘎:中華民國來ㄉ時候,林茂生還是去公開演講歡迎祖國ㄉ人欸,真是太諷刺了。
#幹你國民黨又騙一個台灣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61290890674719&id=100003814830551
陳豐惠:311,林茂生教授受難日。佇「台灣白話字文獻館」拍「林茂生」揣,就thang看著:新台灣話的陳列館/宗教心理學/基督教文明史觀佮散文小說劇本等等台語文作品。做伙讀伊的作品來siàu念台灣頭一个哲學博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26614407358980&id=100000313814197
蔣為文:論設立林茂生教授紀念圖書館的必要
/蔣為文
台南市政府斥資近二十億元完成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於今年一月初開館後普遍受到民眾好評。該館之規畫始於賴清德市長任內,完成於現任黃偉哲市長手中。儘管台南市立圖書總館規劃相當完善,卻仍有一件遺憾之事,就是民眾容易將新、舊總館混淆。筆者建議不如將現有新總館更名為「台南市立林茂生教授紀念圖書館」,理由如下:
第一,避免新、舊總館混淆。目前新總館位於永康區的康橋大道,舊總館位於公園北路。若僅以總館稱呼,民眾經常搞混。若改名為「台南市立林茂生教授紀念圖書館」,簡稱林茂生圖書館,將可明確區分新舊兩館。
第二,林茂生教授為成大首位台籍教授且曾擔任圖書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前身為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林茂生於一九三一年起即在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德文與英文並擔任當時學校圖書課之課長(相當於現在的主任或館長)。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改制為大專學院後,林茂生為當時第一位台籍的教授。
第三,林茂生教授之學問遠超過胡適,為當時台灣第一人。林茂生分別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文學士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林茂生以〈王陽明的良知觀〉為畢業論文取得當時東京帝國大學的文學士,為台灣人第一位取得文學士之殊榮。林茂生後來又去知名的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其博士論文標題為《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成為台灣第一位關心教育議題而取得博士學位的台灣人。林茂生與同時期中國的胡適同樣為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但,林茂生不僅熟悉美國教育制度,也熟悉日本的教育,遠勝於胡適。胡適在台北有胡適紀念館及胡適紀念公園。然而,對台灣教育貢獻遠大於胡適的林茂生卻沒有任何紀念館。不是很遺憾嗎?
第四,林茂生教授一生熱心奉獻於台灣民眾的教育。林茂生終其一生都在做教育的工作,分別在長榮中學、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商業專門學校、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成功大學和台灣大學等任教,受其教誨的學子無數。林茂生堪稱為台灣的首席教育家,稱他為台灣現代的孔子也不為過!若將林茂生的生日十月三十日訂為教師節,才能凸顯台灣教育的獨特性。
第五,林茂生教授建構以台灣語文為基礎的「台灣學」教育。林茂生不僅精通日文、英文、德文等外文,林茂生本身也精通台語白話字(羅馬字),且支持與實踐台灣語文的現代化與標準化。譬如,他曾於台灣第一份台語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開闢台灣話的專欄「新台灣話陳列館」,用白話字書寫並探討台灣話的未來及書寫標準。台灣人用白話字做文化啟蒙運動及創作新文學均源自十九世紀末,遠比二十世紀初中國的五四運動還早三十多年。
第六,設立紀念圖書館算是還林茂生教授一個公道與名譽。林茂生在台灣大學文學院擔任代理院長時,因替台灣人發言而得罪中國國民黨政權,最後於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一日遭特務非法逮捕並殺害。時至今日,中國國民黨仍未公布究竟林茂生在何時、何地、如何遭殺害。(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成大台灣文學系教授)
原載台灣時報專論2021/3/3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27761573922418&id=100000658454093
張庭瑋:#福爾摩沙解殖
林艾德:
什麼叫文化刨根?
當你看到台語家庭的母親帶著小孩去上游泳課,聽到旁邊的小朋友問媽媽說:「他們是外國人嗎?」這才叫文化刨根。
當你想送鐘給朋友時,很自然地覺得這樣不吉利,卻不知道過去台語社會送鐘錶是大禮,「送鐘」的諧音只有中國話才有。這才叫文化刨根。
當你聽到白色恐怖受難者說,當年哥哥來探監時,他只用台語問了一句:「阿母身體安怎?」電話馬上被切斷,中國人對他吆喝:「說國語!」但他們兄弟不會說,只能一邊哭一邊點頭。這才叫文化刨根。
我們台灣人最好的畫家陳澄波被你們殺了,第一個哲學博士林茂生被你們殺了,創辦台灣人第一家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博士陳炘被你們殺了,我們一整代最好的醫師跟律師幾乎都被你們殺了,我們台灣最好的外交官陳智雄,在死前高呼「台灣獨立萬歲」,結果你們連他的腳鐐都懶得拆,直接把他腳踝砍斷拖到行刑場,至今台灣還沒什麼人知道他名字。
這才叫文化刨根。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337720019706392&id=100004052491543
魔魔嘎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05067586394434&id=155108961512557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2019.01.05 開課!】 《學「思」~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
「心理學第四勢力」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藍橘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疑問] 第一勢力與第二勢力- 看板PSY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前導文】所謂的「諮商理論的整合與應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心理學三大勢力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吸引力法則奧祕(一)-有線電視專訪超個人心理學家賴柏諭博士 的評價
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反省與團結,眺望下一個世代的未來!
今日是 #228事件 的74週年,世局動盪依舊。在74年的時光裡,台灣歷經軍事威權時代,也在民主化的潮流中,完成第四任的總統選舉;世界卻仍在威權與民主的兩極中擺盪,不僅台灣,美國與盟邦也正遭遇極權勢力的滲透與威脅。
這依舊是一個挑戰重重的時代。74年前,國民政府以綏靖為名,對當時台灣人民進行「無差別掃蕩」,造成大量無辜者傷亡與失蹤。真正的共產極權主義仍在中國與世界威脅與蔓延,但228事件當時有許多無辜的受難者,卻仍下落不明。
人類的進步是對於過去的認識與反思,才得以釐清錯誤的觀念,創造光明的歷史,遠離黑暗的時刻;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也曾說:「透過歷史意識的能力,人類得以脫離自己的過去,而達到一定程度的自由,修正歷史對自己的影響,並在被歷史形塑的同時,也改造歷史。」。
台灣仍須持續反省,看清真正的敵人,團結共同面對共產極權的威脅與進逼;任何脫離歷史的政治主張與言行,都無助於社會力量的凝聚與國家實力的提升。從對壓迫與黨爭的持續反省中,理解自由與包容的意義,對於土地與國家的情感,才得以真正油然而生。
1859年,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小說《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出版,最為世人熟記的文章開頭: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充滿絕望的冬天!
我們的未來擁有一切,我們的未來也一無所有!
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正走向地獄!」;代表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大革命距今已兩百餘年,世局卻仍上演著雙城記中同樣的情境,威權與共產主義的謊言卻依然在人間被信仰著。人類仍要持續反省:選擇走向民主,擁抱光明;還是忘卻歷史,走向黑暗?
團結台灣,眺望未來,守護我們的下一個世代。
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藍橘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共時性』,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192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
意思是在同一時間點,發生一連串沒有關聯的事,引發出難以想像的結果。簡單來說,就是「看似沒因果關係,卻是有意義的巧合」。
用一個詞彙來說明這種狀況,就是『宿命』。
一個勢力遍佈全世界的邪教組織,教主發現妻子背著他與其他男人有染,他親手殺死妻子與奸夫,妻子臨死前誕下名叫「西城勇」的男嬰。
一名叫「無敵」的劍客,不斷挑戰更高強的敵人,追求天下無雙。諷刺的是心愛的女人被拿著小刀的山賊所殺。此刻,無敵才覺悟到天下無雙,何足掛齒。
中華樓的老闆「華英雄」,本來家庭美滿有妻有兒,武功舉世無雙,他自信能打敗任何敵人,卻因自己的凶命,連自己家人都保護不了。
宿命,是命與命之間互相牽引、相撞、爆發出來的結果。
這次宿命爆發的導火線,就由連環殺人案開始。
*********
第一章-「空屍人」
凌晨三時四十一分,熱鬧的城市宛如沉睡的巨人一樣,街道冷清,只得大廈外的廣告螢幕在不斷重播。
住宅區幾乎所有房子的燈光都全關了,道路也沒有汽車駛開,只得老鼠群在垃圾堆中大快朵頤。
大家都窩居中沉睡,等待著隔天的黎明來到。
然而,這晚有點例外,其中一間房子,門外被警方佈下幾重的黃色膠帶形成封鎖區,警車鳴笛聲響徹整個夜空。
房子的燈亮起來,房子的主人卻死了。
「等等!先生…這裏是封鎖線,你不能進來。」女警。
「這樣就不是封鎖線了。」谷次郎
「你不能撕掉我們警方的封鎖線。」
就像動漫角色的出場一樣,重案組刑警谷次郎每次到達案發現場,總會發生騷動。
這都怪他的外表…太像個流浪漢了。皮膚黝黑,一頭凌亂的頭髮,瀏海遮蓋著陰沉的雙眼,滿臉鬚渣,穿著殘留的大褸,還散發出一身酒精味。
「真麻煩。」谷次郎拿出沾滿污垢的警章。
「呃!長官…抱歉,我不知道…抱歉。」女警馬上鞠躬道歉。
谷次郎打了個充滿酒臭味的嗝,拖著腳步走進屋內,環視一周,最後視點落在被粉筆畫上白圈的屍體身上。
「又是空屍人嗎,這是今個月第幾宗?」,
「第四宗了。」
房間周遭一片狼藉,明顯受害人與兇徒發生過劇烈打鬥。
「是有什麼血海深仇啊,還真不把警方放在眼內呢…」谷次郎打了個呵欠,伸了個懶腰。
「該怎樣做呢?」現場的警員問。
「明天跟記者說是黑幫為爭奪毒品火拚吧。」谷次郎。
「咦?!這樣…」
「還有,全部人出去一下。」
等到所有警員出去之後,谷次郎才認真的觀察現場。
牆身滿是被鐵球砸破的大坑洞,天花有巨型猛獸的爪痕,要說這是打鬥,也未免太誇張了。
單從現場毀壞程度來看,就像兩個拿著軍隊級數的重型軍火,在住宅區內互相駁火的慘況一樣。
結果很明顯,連環兇手勝利了,屍體的胸膛被剖開,全部內臓都被掏空了,心、肺、腸、腎…一點也不剩。
已經是這個月第四宗了,媒體將這個連環殺手命名為「空屍人」。
殺人動機不明,受害者此彼沒有關聯,每一次兇案現場都會發生類似的打鬥。
兇手是用噴火器之類的武器,現場總是滿佈燒焦的痕跡,死者的胸膛被剖開。被挖走的內臟從來沒被棄置,在黑市也沒有發現。
真難想像兇手拿著這麼多內臟的目的何在。
谷次郎站在客廳的中央,目測整個房子的大小,以他的「能力」應該覆蓋得了。
谷次郎凝神,慢慢地深呼吸,每一次呼氣,都有一層薄薄的氣場以他為中心擴散開去。吸…呼…吸…呼,氣場擴大,直至包覆整間房子為止。
這是谷次郎意外發現的特殊能力,他將其名為『私人空間』。
在空間之中,任何生物或物件,所有數據都會傳入谷次郎的腦海裏。這能力使他小時候每一次考試,都能偷看別人的答案。加入警察訓練時,只要射擊目標在空間的範圍內,他就能準確知道子彈射出去的軌跡。
在查案方面,自然也非常實用。將現場的數據綜合起來,就能還原兇案過程。
殺手先用腳強行踹開大門,以牆壁和天花作出多角度的跳躍,接近到受害人面前,展開劇烈的打鬥。
巨獸的爪痕是以往沒有的,證明死者曾作出了反擊。殺手在牆上轟出坑洞,各處都有被高溫燒溶的痕跡。
死者拚命纏住殺手,作出拚死一搏,在地上留下一灘血水。
最後,殺手將死者整個摔開,撞碎了天花板,死者被摔到二樓。
殺手奮力一躍跳上二樓,壓在無還擊之力的死者身上,剖開他的胸膛,掏出所有內臟離開現場。
「……」谷次郎嘆一口氣,這完全是超乎現實的戰鬥情節,就算呈交到上級,也只會被當成瘋子看待。
現場沒有偷走任何財物,也沒遺下火藥或彈殼,這次的爪痕又是什麼回事呢?難道死者在家裏養著一頭獅子嗎?
殺手毫不避諱地留下證據,能化驗的指紋、毛髮、血跡全因高溫而蒸發掉,腳印也沒法做到對比。
谷次郎繼續咀嚼著各種線索,嘗試湊出完整的拼圖。
『私人空間』使谷次郎的觸覺變得極為敏銳,但有一個弱點,就是很容易被干擾,令空間消除。
「嗚…」突如其來的一下低吟,使谷次郎的能力破解了。
谷次郎訝異的看著屍體。
剛才,他很清楚的聽見聲音從屍體的喉嚨發出!
(待續)
題外話,有人看過《龍虎門》《中華英雄》嗎???
故事、角色與背景,由龍虎門媒體集團版權所有
Jack Lee Kok Heng 監製
喜歡故事花半秒Like & share
或留言「卡」以示支持
買小說連結: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2019.01.05 開課!】 《學「思」~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第四期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297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跟你分享一個在我們歷史裡面,很有名的政策創新,這個政策創新叫「推恩令」。在談「推恩令」之前,先談一些我們的歷史脈絡背景哦。
就是不管任何朝代,幾乎都有諸侯割據、各立山頭,這樣的情況。它在政治上面的角度,就是皇權被分散了,然而特別是在那個朝代,剛創設的初期,這種事情就會特別的嚴重。
因為一群草莽跟著大哥一起打天下,當天下打下來之後,大家要分天下,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當大家一「分天下」之後,它是不是又從一個統一的國家,慢慢的又變成是分出去的各個諸侯國。
所以它會產生一種,不管在邏輯跟政策上面的內在矛盾。那這樣的事情,其實也發生在漢朝,就像漢朝剛開始的時候的「七國之亂」,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呢,有一位叫做主父偃,這一位大臣他就提出一個概念,叫「推恩令」。
這個「推恩令」是這麼做的喔!你可以聽聽看,當做是長長知識。那個時候的時代背景是這樣,在漢武帝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的諸侯王,而這些諸侯王都有很多的兒子。
只是按照當時的制度,能夠繼承王位的只有一個,一般都是嫡長子,而那些沒有繼承權的庶子,過了幾代之後,這些子孫可能就沒落了。
那針對這樣的現象,如果皇帝同意,這些諸侯把自己的王國分成幾個等份,讓那些原本沒有繼承權的王子,也能夠得到一小塊土地,也就說如果我是個諸侯王,我下面有三個兒子,我就把我原本的封地分成三份。
我三個兒子,一人繼承一份,那這些人一定很開心嘛!尤其是那些庶子,原本一點好處都沒有的那些人。那這樣的一個狀況,如果比起皇帝直接把這些諸侯的權力、封地收回來,那所產生抵抗,幾乎會是沒有的。
因為從諸侯的角度,他們根本不會跟皇帝產生矛盾。而且他們還覺得實行了一個德政,因為畢竟都是自己的兒子嘛,如果按照以前的制度,有些兒子不管你再怎麼寵愛,他就是一點份都沒有。
但是在「推恩令」實施之後呢,那我的兒子就人人有份。可是如果從大體上的角度來看,你看如果原本一個很大的諸侯王,一個很大的封地,如此這般經過了幾代之後,那每一個子孫所繼承到的土地跟封地,是不是就剩下小不拉嘰的?
那當這些小不拉嘰的封地,全部集合在一起,它不可能跟一個一統的諸侯王是一樣的政治地位,或者是一樣的政治能力。那這個時候對於漢武帝、對皇權的角度來說的話,是不是有效的去稀釋、去分散這些割據勢力?
可是對於那些原本沒有繼承權利的那些庶子來說,這個「推恩令」一實施之後,他們一定舉雙手雙腳贊成。你會發現對漢武帝來說,他打擊了這些勢力,但是還得到大家的掌聲。
那麼你聽到這邊,如果放回你我現在的處境,我們都不是皇帝,可是我們有時候真的要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特別是當有些人權力在手的時候,你要跟他合作,你要怎麼跟他合作?
或者是我們能不能用一些制度創新的思維,就像是漢武帝的「推恩令 一樣,在最小可能發生反彈的情況底下,得到大家最大的共識,而收得最好的結果。
這個部分,如果回到我自己的教學經驗的話,它可能就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你必須要先弄清楚大家的狀態,而不是用自己的「推測」。
所以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就知道我有一門課叫『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就是讓你學會,怎麼樣有效的看懂、聽懂,去判斷你要相處的對象,他們真實的狀態是如何,而不是用自己的投射,進而透過有效的提問,去達成共識。
然而第二個部分就是,你會發現有很多時候,你的溝通技巧再好,它可能是制度面、結構面、環境面,一些更本質的東西;這個時候你除了有好的溝通技巧能力之外,你可能還需要具備更大格局、更不同角度的思考。
也就是說你可能已經不再是棋盤上的棋子,而是你是那個下棋的人,那這個時候,你可能就需要一些「策略思考」的思維,就像這個「推恩令」的例子一樣。
當你想清楚、分析清楚權力的結構,時間的推演跟大家的目標跟關係,這些交錯影響下,會造成什麼樣可能的結果,你就會發現「制度創新」,其實有時候沒有你想象中的難,而是在於我們沒有先把一些影響結果的元素,先做一個有效的提煉跟分析。
「策略思考」是可以學習、更可以拿來操作跟實踐的,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其實這世間沒有難解的問題,會卡住我們的有可能是我自己的投射、自己片面的解讀,更有可能是我們並沒有具備全盤性的思維,也就是「策略思考」的能力。
所以如果你聽到這邊,想要參與我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或者是『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課程的話,我都很歡迎你。
近期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切』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然而『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這一門課,它是每半年才開一期的課程,所以下一期很難得的機會,它的時間是在2019年的1月5號開課。
期盼你可以把握這些機會,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面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在內容當中,分享到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跟『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這些相關的課程資訊,都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前導文】所謂的「諮商理論的整合與應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第四勢力 指的是:後現代觀點(敘事、焦點)、家族治療及女性主義治療。個人覺得時間點沒有特別區分,而是踩在「建構論」與「系統觀」立場,時間感是從被 ... ... <看更多>
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吸引力法則奧祕(一)-有線電視專訪超個人心理學家賴柏諭博士 的推薦與評價
超個人 心理學 是西方 心理學 的 第四勢力, 賴博士講解人體的脈輪與宇宙本體的關連,是帶來高品質的成功人生,彰顯奇蹟的主要能量中心。 ... <看更多>
心理學第四勢力 在 [疑問] 第一勢力與第二勢力- 看板PSY 的推薦與評價
以前學到的 心理各大學派
第一勢力是行為學派
第二勢力是精神分析
好像說因為行為學派影響層面最廣 所以稱為第一勢力
但後來發現有些書居然剛好寫相反 精神分析才是第一勢力...??
想想也有道理
因為許多諮商學派好像都是承繼著Frued而來 或為其反動而生
且從學說年代來看 精神分析時間好像稍早?
到底第一勢力.第二勢力是怎麼分的啊 因為去年高考有考 我暈了@@
...我只知道第三是認知 第四是超個人對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1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