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文】「邊緣性人格障礙(BPD)教戰守則」文:周勵志醫師。我的摘要及改寫。
。
1.BPD不是每個都一樣的,是可以被分類的。應依各自的狀態,量身打造不同的治療計畫。
2.先處理最明顯的症狀及影響生活的議題(如破壞性的行為),當症狀改善後,才處理BPD的人格困難(不適切的憤怒、粗暴、操弄、強求、妒忌、全有全無思考及與之相應的理想化/貶抑化、自虐)。
3.治療策略
(1)用藥物降低情感症狀
(2)支持性心理治療,或辯證性行為治療來強化SELF
(3)移情聚焦治療,當他「情感整合平台--情緒調理,有功能」,以整合病人的情感狀態與自我狀態。
.
4.治療聯盟:
「涵容」很重要,必須被涵容在一種穩定的、持續的、具有可預測節奏的關係之下,他才有條件逐漸學習區別人我之際、內外之分。
如何讓BPD能夠放心地將心理師視為自己情感騷動及不被制約行動的一個可靠、安全的容器?
5.重點提醒
維持治療架構的穩定性;心理師的活力要多;要能忍受BPD的負向移情(且對反移情要格外留神);讓BPD當下的行動與感覺建立連結(聚焦在此時此地對事物的澄清與詮釋,阻止自動化行為);不滿足BPD的自我破壞行為。
6.明朗化的聚焦--所有的行為與滿足皆須討論。
所有的要求與協助是明朗化進行,以便讓BPD的當下行為與感受做連結。
BPD很少清楚地為自己所需而求助(無意識行為多),如果發現他間接地要求些什麼,最好的反應是,「指出這種現象,且詢問是否正確?」事後討論如何適切地滿足。
如果心理師過早或不明說而「自以為是」提供支持性的干預,有可能不經意地滿足了他的奢望,引起覺得自己是心理師的重要他人的誤解或進一步想控制心理師。
.
7.操弄行為。
BPD最明顯的是操弄行為,以滿足自己無法言明的需要。
可以有計畫地接受操弄先滿足對方,但須有下列條件:溝通清楚心理師為何會接受?有正面意義;詮釋與清楚他操弄行為的意義;BPD的操弄行為與心理師的回應之後,其中有何智慧存在?
8.自我概念的養成
自我概念是一種自我驗證,在所處情境與背景下找到與世界、人際相處的控制與預測,最後依此成為有能力(自我勝任)與負責的成年人。
BPD需在被認可的環境之中,經由希望與鼓勵,嘗試錯誤,讓他能夠被重新撫育,從矯正性情感經驗中再長大一次。實務作法是,認同他的想法、感覺和行動,從比較中得知事情的規則。
9.小心反移情
小心心理師反移情中的歉疚、罪惡感拯救幻想、越界行為、憤怒恨意、無助、焦慮、恐懼;混淆不確定、時間急迫感、如父母般養育病人的想望、過於謹守治療架構。
溫泥考特1947年說「反移情」:心理師應預期並接受,而不是去壓抑這些感受,甚至變成治療中的一種要素。
在治療中要留意的是如何去保持彼此之間最恰當的距離:若太遠,BPD會「瘋狂地逃避想像或現實的被拋棄」,若太近,則有「被心理師吞噬/控制」的焦慮。
.
10.成功處理反移情的兩個功能
護持:類似一位母親提供一種特定的環境,以促進嬰兒的成長
涵容:一位母親如何處理他的嬰兒的情緒的過程。先去揣度他到底怎麼了?消化後將之變化成他(情緒狀態像嬰兒)能夠再內射和容忍的情緒。
評估案主的狀態—心理師自我觀察—創造一個分析的後設空間(以免被移情或投射性認同困住)--選擇詮釋的最佳時機。
11.太多的沉默會給BPD帶來壓力與困難,會想太多,所以用言語適度澄清進行中的狀況,並請他用言語擴充當下所經驗到的感覺或覺知,以避免某種因模糊所引起的惡化。
12.心理師的自我揭露
BPD過去常經驗到被忽視、虐待或冷漠,因此心理師的自我揭露(真實與真誠,包括些許個人資訊)會比完全不去評斷(中立、不表達意見)的好。
13.心理諮商的有效性—關係裡的互動
來自兩人的相遇、交會而非洞識與分析。
進入關係中,人們互相肯定、確認,成為自己和他人。並有各自的存在與獨特性
關係,不僅是同理或直觀覺知,而是「大膽地當入他人之中」(賭上自己的存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5的網紅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音/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生活過程中,你是否曾遇過一些不容易相處的人。 有些時候,他對你有著莫名奇妙的感覺或情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與人的關係會出現移情或投射,到底移情和投射是什麼? 透過自身的經驗,跟你分享這兩個關係中的奇特現象,希望對你解讀身邊一些人的反應有所幫助。 我是曾正奇...
「心理師反移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心理師反移情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心理師反移情 在 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心理師反移情 在 [Talk] 真誠-移情(1) -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師反移情 在 今天就接著介紹反移情吧!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師反移情 在 【悠活-談心室】心理諮商—移情及反移情作用第130集-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師反移情 在 有人有被諮商師反移情的經驗嗎-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師反移情 在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 ... 的評價
心理師反移情 在 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音/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生活過程中,你是否曾遇過一些不容易相處的人。
有些時候,他對你有著莫名奇妙的感覺或情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與人的關係會出現移情或投射,到底移情和投射是什麼?
透過自身的經驗,跟你分享這兩個關係中的奇特現象,希望對你解讀身邊一些人的反應有所幫助。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http://www.doctseng.com/
立即追蹤我的youtube頻道,或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即短片 http://bit.ly/doctseng
心理師反移情 在 今天就接著介紹反移情吧!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是案主移情,心理師做出反應就稱為反移情。 3. 不是心理師對案主有情緒,都叫反移情。 ... <看更多>
心理師反移情 在 【悠活-談心室】心理諮商—移情及反移情作用第130集-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 諮商及輔導過程中,有時雙方在感覺傾向中,產生了移情及 反移情 作用,從嘉賓李昌萬分享的案例,讓我們了解如何處理個案移情輔導者此類的問題。 ... <看更多>
心理師反移情 在 [Talk] 真誠-移情(1) -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既然上次c大說想看,我就不要臉的放上來好了XD
因為余德慧那篇文章借人了 就先來改這篇
目前還沒有改完 先放上移情部分 晚點再放上真誠部分
然後才是本土心理學那篇的(下)
這篇不向本土心理學的讀書會一樣 沒有引述什麼想法
大概通篇都是由我自己的感想所寫成的 若有缺失請不令指教~~
網誌好讀版 https://yuwei1116.pixnet.net/blog/post/132988600
...............................................
移情:
移情關係是相當複雜的東西,先前已有寫過一些感想,但自己所寫過的東西到後
來也忘了,之後對相同的內容又有一種新的體悟,回過頭來看發現自己早已寫下,因此或
說是將已淡忘的想法重新回溫。也有可能是那是錯的,所以我後來不那麼想了,但是同樣
的生命情境又再出現,相同的想法也就重新浮現,但到底如何才是對的,誰知道呢?套句
心理師說過的話,該出現的東西總會在適當的時機出現。
在諮商關係進展到某種程度,而有停頓的時候,這樣的文章思緒,或能改善某些東西
才是。
下面是之前寫過的有關移情的東西,我是以個案的立場去寫的,現在再回過頭
來看,移情成分仍濃厚,而後面會在補充之後的新想法。
{ 若不談論移情的專門定義,而只從自身對移情之體會去做詮釋,我想對我會比較容易
。先就對移情的理解講起,對我來說,移情的特色在於它是虛擬而出的情感,也就是說,
這樣的情感只限於在諮商室成立關係,也比較適合在諮商室出現,它是一種營造而出的、
變化性高的獨特情感,營造而出的即虛擬,至於變化性高的,我比較不那麼認為移情是對
父母關係的延續,而認為移情的功能在於移案主所欠缺之情感,使得案主相信自己被關心
、被愛,諮商師在情感上給予支持,讓案主在諮商室中,甚至諮商以外的時間得以在情感
上得到足夠的支持,進而成長。
然而這種情感終究是虛擬的,它會遇到的問題很多,譬如諮商師對案主的反移情,與
案主對諮商師的移情成份是不相同的,導致在諮商上產生謬誤。又或著因案主在諮商過程
中的移情,讓案主感受到自我成長的喜悅,進而對諮商師的移情加劇,也會成為一個問題
。
而移情有時也會造成諮商的侷限,原因大抵在於當諮商師與案主都習慣於某種已成固
定套式的諮商模式。我曾經思考過,是否移情的產生,一部份來自喜歡自己? 所以在面
對這種投射的理解時 感到愉悅而滿足,但當案主已習慣這種滿足感,對於某些想法的表
達反而造成阻礙,因為那樣的表達,在想像中的諮商過程是不適合被說出的,會破壞那樣
的滿足感。
事實上我發現還有很多問題不清楚,或是不願意面對,因此以上所寫只是我對移情認
知中的一個面向,偏向於從功利的目的去觀察,然而我相信這樣的感情絕對不只在諮商室
才允許存在,又或著說移情是能夠昇華的,當諮商關係進展到某種程度以後,或許在諮商
時所產生的感情不僅僅用移情就能概括,同時我相信諮商是充滿彈性的,而不是將諮商時
所產生的感情通通歸類在這一範疇。而礙於尚未充分自覺與了解,大概只能敘述到此。 }
一.移情起源
現在我再說清楚一些,較簡略說便是移情是可廣義來說的,舉個例子,希臘時期許
多哲學家都將肉體視為禁錮靈魂的刑具,莊子也有類似的想法,在某種程度上都認為人的
精神(也就是靈魂)要從身體超脫而出,成就永恆的快樂(喜樂),我想也許在某種程度上,
人都在追求這種永恆性,然而人畢竟不是全能,因此或許有時會將情感寄託在自我認為全
能的人物上,如神靈,如偶像崇拜,我認為這便是種廣義的移情,也就是不完美的人有「
完美」的概念,於是將精神寄託於這樣的概念上,以求自我更加完整。
或是以一般生活中的關係而非心理治療關係言,如我幼年時對某些關係的期待也會轉
嫁到現在其他人際關係上面,這都是廣義的移情。
而狹義的移情是說治療關係中所產生的感情,之前的文章我自認為不應該將所有感情毫
不考慮地通通掃進移情中,但現在發覺,在寫那些東西的時候,我依然受到移情的影響,
因此那些並不見得是正確的,在心理治療關係中,我們會將自己在其他人際關係中所缺少
的部分寄託在與心理師的關係中,換句話說,案主在以往的生活上,在哪個部分沒有得到
滿足,這部分的需求就會被反應在與心理師的關係中,譬如長期缺乏母愛的孩子到了諮商
關係中,便會將對心理師產生母親般的感情,這便是移情 ,甚至可以說心理師在某種程
度上代替了上帝的工作,而值得一提的是,移情通常是複雜的,人們在生活中沒有不滿足
的部分是多的,但這也就是現實,而且有時某些細小的部分連自己也沒有察覺,因此移情
在案主沒有充分自覺以前,是很難被表達的。當人們將這些需求交予神時,神是全能的所
以沒有界線,但心理師也是人,因此雖然心理師部分代替了上帝接受案主的情感寄託,可
是他終究是有限的,所以必須有界限的產生,而移情與界限的交互,我想便是我所說的「
諮商幻覺」的起因。
二.諮商幻覺
若只就較屬事實方面而言,移情關係所造成的某些現象現在會被我自己稱為諮商
幻覺。如前述,在諮商發生時,若案主(即個案,但我個人偏好用來訪者或案主、當事人
,較為中性)的確感受到自己是被關心、被在乎的,並且隨著諮商進行時,心理師有時會
用諮商技巧再讓案主重回某些以前的困境,那些困境是案主在以往尚沒能力處理及意識
問題時所產生的,面對這些支持與困境,案主會產生一種對心理師的感情,這種感情中的
各項成分每個案主不盡相同,因為較需要朋友支持的案主可能就會對諮商師產生較多朋友
般的感情等等,也就是常常是在生活中缺乏什麼感情,便會在諮商關係中對心理師的感情
反映出來,這便是移情,不光是對其他人際關係好的期待,有時也會對這些關係有憤怒,
失望等等,即是正面移情與反面移情。
而隨著移情的產生,案主會發現一個現象,為何結束會談後這樣的關心便消失了,
好像是幻覺呢?
在諮商歷程中,案主也許會覺得在會談宣布結束時,心理師對自己的關心好像突然收縮
不見,一直到下次的會談繼續開始,案主會對於此感到疑惑與焦慮,因為感受到的關心是
真的,但是這樣的消失也是真的,這種感覺像是幻覺般。
在我們社會的文化裡,一般的關係當中,我們常是可以主動親近這種關係的,例如喜歡
某位老師,可以在老師非上課的時間和老師多加接近,變成亦師亦友的關係等等,但在諮
商關係中,是很忌諱多重關係的,為了保護雙方,諮商關係很重視界線的存在,而這樣的
界線會令案主感到不適應,大抵便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對此案主產生疑惑,並且也害怕心理師對案主的關心有可能隨時消失而感到焦慮,所
以在需要更穩固與心理師的關係下,通常案主也會選擇主動接近心理師,這也是為什麼案
主會盡量做自己覺得心理師眼中的「好個案」,或者認為,假使心理師真正關心自己,為
何還要收費等等,希望自己在心理師心中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才不可取代、足夠穩固。
同時案主也有可能將日常其他人際關係的經營方式使用在諮商關係中,例如希望可以
和心理師更加親近等,但通常這樣的方式會超越諮商界線而不被心理師所允許,因此在一
開始並不能很好的解決諮商幻覺的困擾。
對於這樣的方式再舉例,便如試圖掌握心理師的一切,以及打破諮商界線等,除此尚有
其他許多方式,不過目的都是為了更穩定關係,拿到其他社會關係來類推,並不是難以理
解的。
若就心理師角度而言,心理師在某種程度上希望做到的是餅乾盒一般,每個盒子放著
不同的案主,在固定時間才將盒子打開,整理完後再放回去。不過對於案主來說,自己的
生命歷程是不斷成長的,並不會有像是餅乾盒的情況,這便是治療關係中比較尷尬的情況
,所以也是為何案主有時會希望能與心理師有更進一步的關係,為的是在心理師中的份量
更重一些,而不僅僅是工作,而這樣想法的動機有很多,如為了不被拋棄,或者想被更重
視等等。
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像餅乾盒般,是因為事實上在心理治療中,心理師必須有足夠的
空間與時間抽離出個案的世界,否則會與個案共同陷溺其中,且心理師要有能力思考與整
理個案的東西,即在陪伴個案一起分擔他(她)的痛苦時,仍要能幫助個案整理這些思緒,
讓個案意識到問題並處理,這才是對於個案較好的作法,而且也是對雙方的保護,避免個
案一直沉浸在潛意識中,避免心理師失去專業與助人的初衷,也是 「諮商幻覺 」產生的
來源之一。
除了空間與時間的需要,還有雙重關係的問題,治療關係為了保護雙方,並不希望除
了治療關係以外雙方仍有其他關係,認為這樣會阻礙治療關係的進展,使得心理師無法在
某種程度下超然於事外,造成心理師對個案狀況的誤判,早在佛洛伊德的年代雙重關係就
引發出一些問題,所以後來有避免雙重關係這樣的說法,因此這樣的關心,倒不如稱為被
動關心,只存於諮商關係中,為的是保護雙方,如果來訪者與心理師在諮商關係以外發展
出其他關係,如金錢抑或是性關係,在心理學理論中來說是不好的,對雙方都有害,這也
或許能夠稍微解釋這種 「諮商幻覺 」。-以上部分內容為心理師和我說明的原因
此外,雖移情與反移情皆會產生,但很難說兩者對這段移情關係的觀點是相同的,也
許案主將心理師視為父母親,心理師卻將案主視為朋友也不一定(當然這種情形也不只在
治療關係中才有,如你(妳)對某位朋友推心置腹,朋友卻視你為敝屣般),也就是說無論
心理師真正關心案主,或在心理師來說案主與自己只具有治療關係,於理於情心理師皆不
會在會談時間之外再去主動關心案主。所以那樣的關心通常只發生於會談中,我猜想心理
師在其他時間應該會避免案主更進一步接近自己的可能。
三.其他舉例
以下我將解釋我所前面所提到過的三點。
在「好個案 」的部分我想到的是<AI人工智慧>的相關內容,主角大衛是名機
器人,他深信購買他的父母(主要是母親)是因為他不是真人所以才不如親生兒子般喜歡他
,於是他竭盡一切努力希望變成真人,目的就是為了讓媽媽像喜歡親生兒子一樣喜歡他,
故事到了後頭,他發現還有其他 「大衛 」後,他攻擊了在他面前的機器人,他說自己是
獨一無二的大衛,他才是大衛,其他機器人不能再分享母親的愛,已經有了亨利與馬丁(
父親與親生兒子)了。
是不是有些熟悉的感覺?無論對於心理師或個案來說。先不去分析幽微的 「機器
人 」人性,我想說的是,在諮商關係中案主常努力做一個 「好個案 」,是為了要讓心
理師再喜歡自己一點,好再給予自己多一點關注,尤其是對於一個在生活中沒有其他支持
的案主來說,這樣的行為會更加明顯。
而關於掌握心理師一切的部分,就我個人經驗而言,我曾在高三有類似強迫結案的
經驗,在之後是有恢復諮商關係,但也因為這樣我對於心理師會存有某種焦慮,害怕她會
再突然消失,所以我會希望能掌握她的其他部分,以確定她是不會消失的,並加深穩定感
,在到現在有兩次心理師疏忽的情況,也對我造成了恐慌,以及某次暫停一個月的焦慮,
都是害怕再有心理師突然消失不見,自己被拋棄的情形重演,雖然掌握了不見得不會被拋
棄,但對我總是比較好的。
再來是關於界線的部分,對於案主來說,打破這些界線會使得案主有自己是比較特別
的感覺,讓案主認為自己與心理師的關係是更穩固的。
曾有某案主問過心理師,對於他來說,觀察案主是不是像在觀察培養皿上的細菌,心理
師回答他是很真心的想了解案主,案主則認為這是 「個案式理解 」
案主認為,可以在心理治療情境裡揣摩各種關係,但這都不是任何關係,就算說是真心
也對案主沒有說服力,當案主說希望和心理師成為朋友時,想當然爾心理師拒絕了,於是
案主認為,光一個朋友都當不成的事實擺在眼前,這是哪門子誰屈從誰的人際關係,而又
該拿多少錢來買這些人工同理、人造的溫暖,該拿多少錢嫖心理師?
在上述三種舉例裡,案主的目的最終是要在與心理師的關係有所進展,案主是極其希
望心理師將這段關係放在心上的,甚至可以這麼說,假使案主與心理師的關係在某種程度
上是不可取代的、獨一無二的,這樣的關係才足夠穩固,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案主會質疑心
理治療付費這件事,因為金錢關係是很容易被取代的。
四.治療關係
心理師這份工作太過於特殊,以至於我們無法以一般的職業道德意識去衡量心理師的
工作立場(讓我們再次詛咒試圖修改考試門檻的外行立委們),通常我們對於一般職業上,
視工作為工作者與工作狂並沒有明顯的價值差異,對我們說,別人是工作狂與否並沒有太
大的差異,除非你是既得利益者,例如以醫病關係來說,看病的病人會希望醫生多挪出時
間多看幾位病人,自己好得到看病的機會,但是醫生有沒有把某病人放在心上有時對病人
來說,這樣的欲望並不是很明顯,但在心理治療上,這樣特殊的關係裡,案主是非常希望
自己在心理師的心中是佔有一席之位的,在一般社會關係中,想被重視的欲望在這裡更加
被放大,甚至我認為諮商關係是介於人際關係與職業關係的,這也造就了這樣特殊的關係
更加特殊,也由此可見在案主心中諮商關係是相當重要的,以至於會試圖穩固或著加深這
段關係。
當然無論如何討論,都還是取決於雙方如何看待這段關係,醫病關係?共同成長?或
是其他立場等等,但總之我想重點在雙方的共識,這相當需要雙方都是真誠且能夠表達的
,所以接下來會討論關於真誠的一些想法與問題。
此外,我對雙重關係是也有所想法的,我所就讀的大學算是在相當偏僻的地方,平常
大家吃飯的範圍都在一條街上,常在街上遇到系上的老師,這時的老師通常已經不是老師
的身分了,而是父親、丈夫,抑或是其他角色,然而我們和老師的關係有改變嗎?應該是
沒有的,我在想也許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麼多重關係的說法,人與人只有一種關係,而這種
關係有許多不同的性質,也就是我與某人的關係可以是有長幼的性質、朋友的性質等等,
這樣的想法我想可以避免掉所謂多重關係的複雜性,倘若把關係視為固定單純的,則在雙
重關係上會有矛盾的現象發生,假設我與某人有老師和朋友的兩種關係,在有時立場上,
我們對老師和朋友的概念是不同的,有時甚至會互相衝突,然而事實上的確有亦師亦友的
關係存在,所以沒有什麼單純的一種關係,應是關係中帶有不同的性質,我想這樣是比較
合理的,與其說雙重 「關係 」,倒不如說是多種 「性質 」。
除此,最近想到的一個想法,但是尚未被驗證,因此不一定是正確的。
諮商過程中,心理師陪著案主一起解決案主遇到的問題,案主便尚會對心理師產生一
種情感上的依賴,是移情的成分之一。我在想依賴的原因是否因為個案對心理師依賴可以
巧妙迴避掉責任或是其他負擔的問題,也就是說有許多事情再當個案無法自我覺察及自我
負責的時候,可以將責任轉移到心理師身上,有一點小孩對父母或是其他下對上的關係,
這樣就避免掉一些負擔,而同時這樣的意識建立以後,會使得個案感到不需負擔一些事物
的滿足,也就再加深了移情的程度。
我一開始原本是想依賴性的移情產生是因為個案的迴避負擔的欲望(當然這種欲望
不是有意識的行為),但後來在思考源流以後,我在想也許是跟治療師的 「態度 」有關
,也就是心理治療的性質像是原本就是治療師在幫助個案成長,治療師的行為看起來也的
確像是在 「關心 」個案,也許是因為職業上的工作方式與職責,但個案 的確也有被關
心、在乎的感覺,而產生對治療師本人的移情(寫到這裡我又察覺到對於治療關係的思考
,是故意負面的,以讓自己更獨立些),並且會產生個案將負擔轉移的現象(中間過程有點
不清楚),而造成依賴,但是這種依賴成立的 「責任 」究竟因歸屬於個案還是治療師呢?
五.結語
當然,做為一位案主,如硬要說是受移情影響,我還是會希望這樣的感情絕對不只在諮
商室才允許存在,這樣的感情不是在打開餅乾盒時才突然有的,我當然希望心理師是主動
關心我的,而不侷限在會談時間中,如此以告訴自己這段關係並不是由金錢所建立起的關
係,並且能夠相信自己感受到感情是真的,而不是 「諮商幻覺 」,抑或是我努力做一個
「好個案 」讓心理師喜歡,就好像努力做好學生好小孩討老師父母歡心一樣,渴望多被
關注。
又或著說移情是能夠昇華的,當諮商關係進展到某種程度以後,或許在諮商時所產
生的感情不僅僅用移情就能概括,同時我相信諮商是充滿彈性的,而不是將諮商時所產生
的感情通通歸類在這一範疇,但這是否是正確的,也許在往後諮商理論更進步有其他新的
說法也不無可能,現下我還是盡量,或說故意用一種很理性的方式去分析,強調雙方的對
立,一種殘酷的自我抵抗。
而人最終是不可能永遠依賴於另一人的, 「留下來或著我跟你走」這句話只在電影裡
出現過,那時不完美的人對於完美的寄託,在現實,人的成長是由自己決定的,其他人只
能幫助你或是為你加油打氣。心理師曾和我說過: 「我不能跟著你一起成長」,在當時
我其實是很激動的,但這樣的機動並不是難過或是沮喪,而是像突然捅破的紙窗,猛然見
得月色那樣,一種突然看見真實的震撼,除此當然還是會有失落與難過,但通常在夢想幻
滅,認清事實後,這種感覺是常有的。她也和我說我會遇到一個成長步調與我一致的伴,
那才是我真正要找的 「伴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29.205
我的意思大概是說,案主在以往的生活上,在哪個部分沒有得到滿足,這部分的需
球就會被反應在與心理師的關係中。 感謝你~ 我再把它改得清楚一些~~
哈哈 謝謝你~~
已做修改!
※ 編輯: writer1116 來自: 114.24.26.216 (06/27 23:47)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有說過,當你真心希望得到某件東西時,全宇宙
都會幫助你完成
※ 編輯: writer1116 來自: 114.24.25.82 (06/28 08: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