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事不敢告訴爸媽_才是最大的問題
很多人會教小孩「不要讓陌生人碰你」、「穿泳衣(包含生殖器官)的地方不能給別人碰」,但在現實生活中嬰幼兒會需要有人照顧他,幫他換尿布、洗澡等,很多時候也有「抱抱」的需求,小孩們玩到扭打在一起更沒辦法遵守,反而形成一種壓力。
未成年性侵的加害者,多半是熟識的人,通常會威脅孩子:「如果你去跟爸媽講,他們會很生氣,也不會相信你」。所以,爸媽要避免一再說「不可以」,造成孩子害怕爸媽生氣,不敢說出真實發生的狀況。
資深心理師建議父母 #用依附關係取代身體界線,在各種狀況下要能和小孩保持情感的連結,不管他們發生什麼事都願意說出來。「一個可用的依附關係, #因為孩子願意告訴你_可以將創傷降到最低_在較好的基礎上復原。」
從幼兒期、學齡期到青春期,親職性教育怎麼教?其實重點不在「防」,而是「愛」……↘↘
🌼更多相關內容,請訂閱未來Family數位週刊
✨免費訂閱數位週刊,更多親子教養不漏接👉https://bit.ly/3pwGrzF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過年的親友團聚,各種經典的關心問題,常常讓我們感到尷尬與壓力,萬萬沒想到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 告訴我們「我就爛 (燦爛笑容+大拇指)」竟然是一個如此積極的思考方式: 【接受自己】如果聽到某些話覺得不舒服,就要意識到自己其實很在意這件事情,去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想,進而接受自己的樣貌, 【畫下情緒...
心理師 界線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性教育」好難以啟齒?從幼兒到青春期,專家教你從容應對↓↓
💖未來Family週刊《身體教育從小教》0915最新出刊
▶封面故事◀
❶ 身體教育就是教「拒絕」身體碰觸?資深心理師:從幼兒到青春期,父母最關鍵的是做到這件事
❷ 小孩可以跟爸媽一起洗澡洗到什麼時候?專家教你如何回應12大常見「囧」問題
❸ 爸爸帶兒子一起認識月經!小紅帽創辦人林薇:「我們不要被自己框架,尊重差異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的。」
❹ 幫同學取綽號、玩「阿魯巴」、轉傳私密影像……專業律師:「你覺得好玩,可能已逾越法律的界線了!」
▶名家專欄◀
李開復》當你已經不會背莎士比亞的詩了,但你依然懂得文學的美,這些才是教育的意義
⊛⊛⊛⊛⊛⊛⊛⊛
💖全方位教育教養資訊就在《未來Family週刊》
#免費訂閱:https://bit.ly/3eyc3SP
心理師 界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活得更直率一些
只要感覺自己所感覺到的,並且對自己說出那些感覺就好。越是這麼做,我們就越能了解自己,也越能在現實生活中表達自我。但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我們無法這麼容易做到。這是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我們每個瞬間都在找個名分、找個理由,都費盡心思想尋求專家的見解、權威人士的評價?於是,錯過了看見眞實自我的機會,扭曲自我、再度汲汲營營於他人的標準?
有鑑於此,心理學家羅哲斯主張,個人的心、想法與表達必須一致;換言之,他十分看重「一致性」。
簡單來說,一致性可以說是直率。我的心與我的想法一致,便不會有扭曲介入的餘地。我與我之間沒有扭曲介入,就表示我能更準確的看淸自己。所以唯有追求一致性,才能夠看見眞正的自己。
尼采也是以「一致性」,完成他的主要工作。
他的冷靜睿智,其實源自於他對自我內心驚人的坦率觀察,尼采的哲學是不斷且徹底地使自己的內在與想法一致的成果。尤其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他直率地揭露人類內心的二重性,可以說是對扭曲的警告。也因此,我們每個瞬間都必須檢驗自己眞正的情緒、眞正的想法,必須努力讓這兩者維持一致。
實際上,追求一致性非常簡單。每當產生幼稚的心理,就承認這樣幼稚的情緒;感到丟臉,就認知並承認丟臉的心情;若有了害怕的感覺,就正視這種情緒存在的事實。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嫉妒的情緒」這個例子吧!
A與B都經營餐廳。A的料理技巧出眾,餐廳的客人較多。某天B打出「樂活餐飮」的口號開始吸引關注,不僅上了電視,更透過地區頻道打廣告,搖身一變成為連鎖餐廳,大獲成功。
A看到這樣的B感到很不是滋味,覺得實力比自己差的人竟然更成功,讓他感到十分委屈。A想:「奇怪,餐廳重要的當然是味道,說什麼樂活啊?這種包裝過的行銷用語根本都是假的,是不實廣告吧?」造假的B固然有問題,但被這種言詞迷惑的大眾也讓A感到失望。於是每遇到一個人,A便大肆批評B,並且感嘆大眾太過愚蠢。
如果這時A對自己的情緒更坦率,他很快就能察覺這是在嫉妒,接著承認自己是個會嫉妒的人,進而正視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絕對沒有誰對誰錯。如果A能夠坦率面對自己的情緒並正視這個狀況,或許就能像B那樣用新的觀點改變自己的餐廳,燃起欲望開發更優秀、美味的餐點,也說不定。
相反地,他也可以正視B打太多廣告,有廣告不實的風險這件事,並承認B願意承擔這個風險,而他只是選擇了穩定的生活,並對這樣的自己感到滿足。重要的事情是,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去扭曲自己、批評他人。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那樣的狀況下承認自己的想法。即使想大聲承認「嫉妒又怎樣!」,也會因為難以看見那藏得太過嚴密、太過扭曲的嫉妒心,而無法坦然說出口。所以我們將意外地發現,許多人會扭曲自己的情緒,並且錯過好好排解情緒的機會。
不可否認的,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也因此我們必須進步。這是為了讓理性有介入的空間、為了消除情緒扭曲的可能性,也為了淸除那些與坦率作對的力量。而情緒扭曲、與坦率作對等現實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身體」。尼采認為身體才是更巨大的理性,比理性更値得信賴。
「身體是巨大的理性,擁有唯一的意義,而其所具備的意義同時也擁有多樣性。那是戰爭也是和平,是畜群也是牧者。兄弟們!你們稱為『精神』的那小小理性,也是身體的道具。那不過是你巨大理性的小小道具,不過是玩具而已。」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因此,想要正確理解情緒時,就必須觀察對情緒做出反應的身體,這樣一來理性便會失去扭曲的力量。因為無論理性再怎麼試圖說謊,身體都會如實的反映出情緒。
被嫉妒吞噬的A若觀察自己的身體,就會發現身體正在產生一些反應。有句話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確,很有可能會產生不是滋味的感受,也可能會覺得心裡哪個角落不太痛快、莫名感覺不舒服等等。這些都是身體對該狀況的抗拒反應,只要靜靜觀察這樣的身體,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是嫉妒心所引起的問題。
沒錯,若我們能像這樣正視所有情況,身體就會做出反應,那是 正直、直率、無法隱藏的反應。
那麼,當情緒來臨時,究竟會有什麼身體反應呢?例如:感到恐懼便會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感到憤怒便會雙頰泛紅、心跳加速;感到厭惡便會覺得反胃;墜入情網時會心跳不已。當然,每個人遇到這些時刻的身體反應都不一樣。不過若能仔細觀察身體對這些事情的明確反應,就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確實產生了某些情緒,如此,便可以更輕易接觸「眞正的情緒」、「眞正的我」。當我們獲得想法與身體的一致性之後,就能開始遇見眞正的我,也能更冷靜地看待現實。
這樣正視自己眞正的情緒與身體、接觸到眞正的自我,同時認同這就是自己之後,我們便能慢慢接受、接納眞正的自己,進而迎接眞正的改變。
.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
學習用最快樂的方法享受痛苦、成為超人,從此不再被情緒左右
.
作者:朱賢成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0)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昨天的直播,我們便說到一致性的表達重要性。這是一種展現力量的方式,用不卑屈、不討好、不憤怒、不理智化的態度設立界線,具體而清楚。
當然,這需要好多年的時間練習。像昨天直播談到的18歲的青少年要能做到,機率並不高,尤其青少年常常難以掌控自己的情緒。
要清晰地自我表達,不能忘了好好跟自己的身體相處。跟身體相處是日常,所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是在這個範圍內。
祝願您,能常跟自己的身體相處,能體會到不理解身體的反應,就難以接近沒有預設立場的理性!
心理師 界線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過年的親友團聚,各種經典的關心問題,常常讓我們感到尷尬與壓力,萬萬沒想到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 告訴我們「我就爛 (燦爛笑容+大拇指)」竟然是一個如此積極的思考方式:
【接受自己】如果聽到某些話覺得不舒服,就要意識到自己其實很在意這件事情,去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想,進而接受自己的樣貌,
【畫下情緒界線】別把他人的期待內化成自己的期待,當自己達不到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沒價值。並不是靠著對方的認同稱讚自己才有價值,
【接招_先呼應再引導】先謝謝對方關心,再傳達自我感受
你現在薪水一個月多少錢啊?這樣買得起房子嗎?
→謝謝舅舅關心,目前我們有在看啦,現在買房壓力很大耶
【接招_轉移法】關心對方健康
【接招_轉移法】稱讚對方子女
【接招_轉移法】找墊背的
其他像是含糊帶過、善意謊言、幽默自嘲,google一下,應對話術應有盡有!但千萬記得只有當你很在意對方的話的時候,對方才能夠影響到你。找到自己不舒服的點,處理與接受它,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順順利利過好年!

心理師 界線 在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蘇予昕諮商心理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昕說書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無論是網路霸凌、校園霸凌還是職場霸凌,對我們的身心都會造成難以度量的傷害,能夠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明白,什麼是健康的人際界線,什麼狀態就是被霸凌,讓孩子的成長之路更加平安!
#抽書活動只到108/11/6,快去我的粉絲頁參加呦!

心理師 界線 在 姊妹淘 babyou.co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專訪】
關於愛情,我們總是有學不完的習題,少一分疏離,多一分又躁進,怎麼樣才是兩人恰到好處的狀態呢?這次Peter Su帶來最新的作品《陪伴,是世上最奢侈的禮物》,在姊妹淘與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對談,聊聊在愛情裡,難解的純友誼界線,以及控制情人的行為,是超支的愛意,還是不安全感的作祟呢?
#Peter Su #許皓宜 #陪伴是世上最奢侈的禮物
還想看什麼?記得留個言,我們通通看的到!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姊妹淘 http://www.babyo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