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
心理能量测试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心理能量测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彻底打乱我们的生活,
也给我们锻炼心境的机会。
➊. #我想交新朋友
昨天傍晚,我在拖着地,擦亮每天行走的地面,也打亮自己一天下来的心情。这算是疫情前赶上下班,都带着急躁的心情匆匆擦。现在却成了每天让自己慢下来,用丹田出力,左右摇摆的静心过程之一。
扯远了 :P
昨天傍晚,拖着地时,科比在旁帮忙收拾,望着我说:「妈妈, #我好想回到学校。 #我也好想交新朋友。」 「嗯,妈妈也很期待你说的这些事发生哦!」
科比刚踏入小学,享受和一大班朋友一起学习,就碰上停课。他有一种喜欢与人接触的特质(可能是遗传)。小一的时候,就能在等候接送时交到高年级的好朋友,也愿意和爸爸妈妈分享他认识朋友的过程,甚至聊了什么 XD。长远来看,无论是对年幼的孩子、或是青少年的社交生活,都藏着当前还看不见的隐忧。
我能做的,是用淡定的声音,表达对孩子心情的理解和支持。然后,快乐用餐。
◾孩子愿意表达内在思绪,大人用温暖和同理回应,再一起面对疫情给我们的未知。可以试试看这样想,大人面对未见好转的疫情,心情是怎么样,原本往外学习和释放能量的孩子,现在只能“收在”家,心情也需要得到大人谅解。
我想,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 #好好在家当孩子的好朋友。
◽ ◽ ◽ ◽ ◽ ◽ ◽ ◽ ◽
➋. #世界再崩坏请稳住你的内心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公布全球疫情恢复常态的指数,马来西亚在50个国家中垫底。
◾看数据,首半年马来西亚平均一天3人自杀。
再看到专家预测接下来半年的疫情数据,还有很多真实看到的疫情故事和新闻等,你有观察自己和身边人在面对这些消息的感受吗?
💟若自己容易被负面带走,先别看别理,看着自己能做的,就好。
💟若发现自己越看越气越低落,找人倾诉,交换心情,情绪流通。
💟记得哦,把自己的心门打开,愿意承认内心此刻有裂缝,所以光才有机会透进。
💟与其看着疫情数字变化,细数各种不能,不能外出、不能旅行、不能上学、不能回乡、不能理发.......,不如想想把思绪放在【 #今天我们能做到的事情】上。
💟放下无能为力的事,或短期内做不到的事(例如旅行、聚餐、回乡)。
💟专注在我们当下可以掌控的事情上(例如晚餐吃什么、睡前看什么书),内心就能产生出一个主轴,让我们能投入在控制回自己的生活, #支持着自己的能量就会回来了。
正向心理学有 「三:一原则」。就是我们从不幸福到幸福的情感转换瞬间,心理感受到的是三分的正面情感 VS 一分的负面情感。
接受 #不安 #无力 #焦虑 出现,每个人或多或少肯定都有的,然后练习自己的正向感受习惯,用陪自己走过去的方式回应,而不是变成 三分的负面感来占据自己的内心。
若发现自己或身边人的负面情感越多,我们每个人都能散发多一些正向能量,帮助彼此,度过。
◽ ◽ ◽ ◽ ◽ ◽ ◽ ◽ ◽
➌. #人性的考验
马来西亚一周内,有了白旗黑旗和蓝旗,还有自发的食物银行援助行动。有网友在 #跟着2K爸妈走 群组里善意提醒,任何援助的基础上,记得别食物过量或出现浪费的现象。当然,也有网友公开攻击食物银行的方式。
危难面前,更多考验的是人性。
哦,对了。快乐无罪,社会需要正散发多一点快乐能量。比方说,在 #法国 高调分享逍遥画面的部长夫人,在社交平台分享快乐,很可以。但基于身份和内容思想表现上,少了同理国民现况的能力,非常可悲。
◽ ◽ ◽ ◽ ◽ ◽ ◽ ◽ ◽
➍. #把握当下能做好的事
XiaoMa 小马 很努力整理新闻和有条理的跟进消息,我这里就不做回同样的事。不是老师,不是辅导员的我,相信自己在学习和近期上课(心灵、正向教养、萨提尔)的收获,把自己与孩子相处和当下面对的日常,带着满满能量与路径此page的你分享,如果你喜欢,记得留言告诉我哦!对了,偶尔也帮忙小商家带货,直播时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大家在家即使看爽,不买也快乐。 :)
若在家需要另外一个声音陪伴,欢迎收听我的亲子日常Podcast,可能一句话或孩子的趣事,能让你眉头伸展,眼含笑意。
趁我还有在努力经营Podcast时,保存链接,随时收听愉快:
https://cn.syok.my/podcast/category/syok/moon-parenting-tips
◽ ◽ ◽ ◽ ◽ ◽ ◽ ◽ ◽
#秋月四点记录 #生活0507
#若这文有触动你的内心一点
#请你ShareLike留个言 😊
心理能量测试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整个世界的氛围都变得越来越紧张…你看最近这接连不断的几起恶性社会事件。所以在我的内心中就萌生了很多疑问,这茫茫人海之中到底有多少不太正常的人?我与某人初次相遇要怎么判断、界定,这人是不是有病呢?更让人焦虑的是,我自己的精神是否正常,其实我也完全不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想说:“壮哥,早就跟你说不要自己尝试修仙了,你看你现在这症状,赶紧让寺姐带你去看看精神科医生实在不行就住院治疗一下…我的回答是:别呀,要看病咱就一起。你真的认为自己一定正常吗?你真的认为给咱看病的医生就一定正常吗?2018的评估数据说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7%,重度患者超过1600万。什么概念呢?如果你的社交范围有100个人,其中就有17位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你确定自己不在这17人当中吗?给你举一个例子:你知道“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世卫组织在2018年将那些“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迷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要让位于游戏的行为定义为“游戏成瘾症”这是一种精神疾病。同样的话之前跟我表弟也说过。正好他妈也在旁边,我说:二姨你也不用太担心,对于这种病症的诊断世卫组织有非常严格的标准,首先不可以把青少年对于游戏的热情简单的归结于“游戏成瘾”,只有当游戏行为影响到基本生活,大量的占用了睡觉、吃饭、社交、教育的时间且造成个人、家庭、教育、工作等重要方面的损害并持续12个月以上才能确诊,二姨说这标准不高啊,那肯定确诊了。你当然可以拍着胸脯说,诶!老子不玩游戏…你太天真了,游戏成瘾只是成瘾疾病这个类目中的一项。此外还有工作成瘾、赌博成瘾、购物、饮食、烟酒、性爱等等等等的成瘾疾病。这些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人的大脑一旦生病它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比方说成瘾症就常常伴随着自残、失眠、焦虑和抑郁症。所以你此刻站在大街上随便指着一个人说:“你这人脑子有病,很有可能你并没有在骂人,而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来吧,让我们携手走进精神病的世界。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罗森汉恩”也想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精神科医生是用怎样的方式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于是就在社会各界招募了8位志愿者,分别在12家医院进行分组秘密测试。这其中有1名研究生、3名心理学家、1名儿科医生、1名精神病学家、1名画家和1名家庭妇女,都是心智正常的普通人。罗森汉恩就给了他们同一套说辞,没有任何装疯卖傻,就说自己经常听到“轰”、“碰”,的声音,结果8人中有7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住院期间每一位志愿者都尽可能保持正常的饮食、起居、交流、治疗,当然给他们发放的药物都被藏到舌头下面,再趁人不备吐到马桶里冲掉。实验整整进行了三个多月,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来做实验的吗,所以会偷偷的记录医院每一天发生的情况,作为实验笔记。这本笔记就被其中一位医生发现,也看了里面记录的内容。这个志愿者就跟医生说,好吧!其实我是一名心理学家,这一次潜入你们精神病院主要是做一项精神病学研究。医生赶紧叫来值班的护士长询问他近期服用药物的情况,也叮嘱说这个病人你们平时要多关注一下,他的病症越来越严重了。这位心理学家就突然意识到,原来只要我一进到精神病院被确诊之后,我是很难证明自己没病。所以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精神病,这个界限是模糊的。突然有一天呢,这个人发现总有几个病人一直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然后再相互看看,也不说话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他就过去问其中一个病人,说你们为什么总是盯着我看呀?病人面无表情的停顿了几秒说:“你没疯,你是报社的记者,来医院搜集资料。然后指着另外两位志愿者说,你们三个是一伙的。这仨人汗毛都立起来了,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他们就赶紧问,这个秘密还有谁知道。发现整家医院一共118名病人,有35人早已看出他们仨是假扮的。于是呢,这三个人就开始着力关注这35名病人,这医院的厕所不是一格一格的吗,这仨人就跟着其中一名鬼鬼祟祟的病人近了厕所分别在左右两格站在马桶上扶着墙观察他,发现这个病人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把舌头下面的药丸拿出来丢进马桶冲掉,仨人一脸尴尬,妈的原来平时我们拉屎的时候可能随时有人围观。当然她们也同时观察医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经常有女护士上下班着急换装的时候,根本就懒得去更衣室,直接现场换装。当然她们绝对没有刻意诱惑谁的意思,而是完全不把这些病人当人。实验结束之后“罗森汉恩”将论文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引发精神病学界极大的愤怒与反弹,你这就是在诋毁我们专业呀,于是立即组织发文说好,咱们打赌,你再派那些志愿者过来。我们一定能够很轻松的分辨出病人与伪装者…三个月的时间,各地医院发来统计名单有193人被确定是假病人,并要求“罗森汉恩”给我们精神病学界一个说法。罗森汉恩说我们并没有派人过去…当然啊,其实“罗森汉恩”确实对从业的医生有失公允,因为医生当然是首先根据这个病人的语言和行为做出判断。当然这也间接说明,诊断精神类疾病的复杂性与模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你甚至很难给各种病症做出严格的分类,世卫组织的官方说法大概有300多种。但又有很多病人,是多重病症叠加在一起的。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抑郁症、妄想症、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等等,我觉得这里面最恐怖是幻觉,大家想想一下,如果是你连续几个月,每天晚上12点躺在床上都能听到摩擦地板的脚步声、能听到有人在耳边不停的说话、睁开眼睛看到墙角站着一个人。你会觉得自己有有病吗?你肯定觉得自己见鬼啦!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你看到那种东跑西颠、胡乱打人,有攻击性的患者当然也会害怕、远离。但是你不觉得如果是一个你很熟悉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完全换了一副表情和说话的语气,你不觉得这更恐怖吗?当然还有更多的案例啊,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往右”!这个作者呢,采访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人,你会发现这里面很少有疯疯癫癫,他们只是看到了跟我们不太一样的世界…我讲一段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案例。
叫做“生化奴隶”,这是一个每天都在疯狂洗手的人,对于咳嗽、喷嚏异常恐惧,作者与他见面时发现他已经把手洗到发白褪皮惨不忍睹,说:你这不疼吗?有点!那你还这么拼命洗?想洗掉什么呢?细菌!恩…你能看到细菌?看不到,看不到才可怕,看不到才会被所有人忽视,细菌才更容易奴役人类。然后他就描述了一整套理论。他说:地球诞生了46亿年,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大约在6亿年前左右。那么物种大爆发之前这几十亿年间,是什么生命形式在主宰?就是细菌!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了现代文明一种错觉,认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过程是一种进化,完全错误!细菌的存活能力比人类强多了吧?繁殖依靠自我复制,也比人类的繁殖形式简单有效的多,这怎么能叫进化呢?变成多细胞生物,只是那些比较弱且无法适应生存的细胞的无奈选择,变成多细胞生物之后,整个生命系统就变得更为复杂,也就对生存环境更加挑剔,就要继续给自己的生命形式增加补丁,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脆弱。作者说:但是这个进程让生命有了意识啊。对方说:你怎么知道“细菌”没有意识呢?人的意识来自与哪里?脑细胞嘛…脑细胞聚合释放化学信号。细菌的数量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凭什么不能产生意识呢?只是细菌拥有自己的文明,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文明。这其中有一大段对话,其实我觉得他是想说,细菌有一种跟人类完全不一样的集体意识。那作者又问,那生物是怎么来的呢?是被细菌形成的集体意识塑造出来,简单的说就是细菌刻意制造了众多物种,并附着在这些物种的体内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更优质的能量,比如糖分!至于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他们毫不关心,因为你永远无法摆脱对细菌的依附与共生关系,没有细菌你连一颗鸡蛋都消化不了,而细菌却可以随时抛弃人类,杀死他们的肉体、毁灭他们的文明,易如反掌。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联想到这次疫情,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按它这个理论,细菌是完全可以有意识的制造出病毒,虽然这两个东西完全不一样。当然他的理论确实存在很多漏洞,但是我觉得不妨碍他成为一名科幻小说的作家。而且看上去心智也还算正常啊,如果能排除洗手的强迫症和对咳嗽喷嚏的恐惧,我觉得还没我疯呢!这一集精神病的世界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