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品】以慈悲心待人,時時有平安;以智慧心安己,處處得自在
曾經有人問聖嚴法師:「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後,為了使孩子平安幸福,一輩子無災無厄,即『過繼』給觀世音菩薩,讓孩子成為觀音菩薩的『契子』-這樣做,究竟有沒有用?是不是一種依賴的心理?」
又提到,自己懷兒子、女兒的時候,恆常持誦〈普門品〉,結果,朋友們見到自己的一雙小兒女,都覺得乖巧非常,超越一般孩童-那麼,是不是真與〈普門品〉、與觀世音菩薩有關呢?
聖嚴法師回答:
將孩子過繼給神明作為「契子」,以祈消災禳福,在中國本是由風俗習慣所形成的一種民間信仰。過繼的神祇很多,濟公、媽祖、土地公、關帝君……等,並不限於觀世音菩薩,這份根植的民間信仰,與佛教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普門品〉中的確提到,欲生智慧福德之男,則常誦觀世音菩薩,即可獲得圓滿智慧之男。而且,是求男子得男子,求女子得女子,一樣相好圓滿……,因而,歷來便有「觀音送子」的傳說。
至於,持誦〈普門品〉是不是能夠影響孩子的心性、品性?是不是具有真實的關聯?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這自信仰所產生的深厚力量,一部分來自於自我個人,也即是「母教」、「胎教」的部分。因為恆常持誦〈普門品〉,繫念著菩薩聖號……所以念念心心,都常與菩薩的柔美、慈悲相應;這樣的心情,也自然影響了腹中的胎兒。
我個人並沒有看到經典這麼說:「生了孩子,只要過繼給佛、給菩薩,孩子就可順利長大,擁有智慧、聰明、健康與長壽。」
佛經中所真實說的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聰明、智慧,一個人應多念觀世音菩薩,恆常薰習、修持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慈懷,常行種種福澤、布施、救苦救難的行為;那麼,自己的心便能與菩薩恆常相應,孩子也自然能夠健康、平安、智慧。它來自於兩方面的影響與結果:一種是自己的「心」,自己的「行為」、「意識」的力量確實影響、改變了孩子;另一則是善行感天,菩薩以及護法的善神,威德庇佑,來保護孩子,守衛孩子。
如果過繼僅僅只是一個「名分」-將孩子過繼給觀音,而自己殺、盜、淫、妄,無所不為;孩子天天看著父母的「範例」,行為、心態也和父母如出一轍,一樣殺盜淫妄,那麼,能夠真的健康、長壽、福慧嗎?這是有問題的-有問題的信仰,以及有問題的心態。
一類有問題的心態是:沒關係!不管我做什麼,菩薩都會保佑我!另一類有問題的心態則是,反正菩薩都會救我,我自己便不用做什麼了!
兩類心態都無涉於觀世音菩薩,而源自於一種非常基層的宗教。這樣基層的宗教又根源於更原始的依賴心態-人們在這種狀態下,將依賴所有「有作用」的神明,而不止於觀世音菩薩。
有用嗎?
就宗教信仰的層面講,還是有用!之於父母,他們以為,孩子已經過繼給神了,神將照顧他,心裡便恍然沒有牽掛;之於孩子自身,因為知道自己是神的「契子」,自然升起信心,之於自己的安全更不恐懼。
幼年時,鄉下的神廟中經常準備許多的鎖片、鍊子或牌子,有人來「過繼」,則繫上一枚,掛在胸前。鄉人們很是受用,以為一己的安全,全交給神明了;但是,就一個人整體的人格而言,卻是不健康、不自主的。同時,就真正的民間道德而言,失去自主的判斷、自主的能力,之於自我人格的發展,將是負面的。
觀音信仰,其根砥,不在於成為觀音的「契子」,甚至不止於持誦觀音的聖號,更重要的是學習觀世音菩薩悲濟的精神。
◎ 摘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
「祈求平安和快樂,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望,只要人間的我們,彼此同心同願,鬼神等靈界的眾生也會和氣一團,全力來保佑我們。所以希望大家要和睦相處,自安安人,諸佛菩薩及護法善神,一定會保佑大家,有願必成。」——聖嚴法師
~~~~~~~~~~~~~~~~~~~~~~~~~~~
以慈悲心待人,時時有平安;以智慧心安己,處處得自在
🙏【平安,心念守護】在佛菩薩的慈悲護佑中,得智慧、消煩惱
👉https://pse.is/3ggxn9
◎轉載自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粉絲專頁
更多心靈小品 https://pse.is/3b4wkr
#心靈小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音菩薩如慈母般親切的形象,不僅深入民間,更深深影響著聖嚴師父;從幼年的啟蒙,到畢生修行觀音法門,建立法鼓山觀音道場,時時教導大眾「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因此我們特別製作《聖嚴法師與觀音菩薩的故事》系列動畫,第一集《江心上的月影》便從聖嚴師父的童年開始說起,如何從拜觀音中,發願學習觀音的...
心 道 法師 觀音法門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聖嚴書院佛學班、禪學班招生 6/1起開放報名
6/1上午10點起,法鼓山聖嚴書院佛學班、禪學班開放線上報名,預計將在2021年9月,於北投、大安、中山、文山、板橋、桃園、臺中、臺南、高雄,開設11個佛學新班;禪學班則在北投農禪寺、桃園齋明別苑招收新生,如疫情影響舉辦方式及時程,將在官網另行通告,歡迎把握機會線上報名(https://dbs.ddm.org.tw/)。
佛學班3年制共96堂課,課程以心靈環保為核心、戒定慧三學為主軸,介紹禪修、念佛、觀音法門以及菩薩戒的內涵等,邀請弘講經驗豐富的僧團法師及各地講師授課,注重生活中可以活用而利他的佛法,是許多學佛新鮮人心目中的「入門最佳指南」。
而以修習、弘傳中華禪法鼓宗為核心的禪學班,報名資格須為圓滿佛學班3年課程,並全程參加過法鼓山體系禪七以上的精進禪修活動。課程包含禪的概說、聖嚴法師的禪法教學、默照禪法、中國禪宗史、《六祖壇經》、話頭禪法等等,期盼透過解行並重、福慧雙修,將禪法真正精神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禪學班結業的李寶珍分享,果興法師教授的《壇經》,讓她更明白禪與佛法的精神,而在學習默照時,她體驗到「默」的輕安法喜,也了解「照」是必須清清楚楚知道。擔任佛學班關懷員的阮煒婷說,一路從佛陀與弟子的故事入門,到三法印、四聖諦及各種法門次第解說,從課程中認識到緣生法流轉不息,讓她體悟到生命是如此寬廣。
#聖嚴書院
#佛學班
#禪學班
心 道 法師 觀音法門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線上大悲懺法會】
〈大悲咒〉與《大悲懺》
經懺,包括的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是與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因緣罷,整個飄搖、動盪的青春,我日日所拜、所持的,即是《大悲懺》。
但是,〈大悲咒〉與《大悲懺》是不是一樣呢?兩者究竟有何關聯?又有何差別?不少初入門的佛子都會湧生這樣的困惑。
〈大悲咒〉與《大悲懺》,兩者系出同源,皆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陀羅尼」,即「咒」的意思。〈大悲咒〉即是千手千眼觀音於這部經典中所宣說的無上咒語,也就是千手千眼觀音的根本咒。它一共包含了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字。
《大悲懺》則是相傳為世尊幼子「羅睺羅」化身的宋代知禮和尚,根據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主體,所發展、編寫、制定出的儀軌。它包含了〈大悲咒〉,以及經典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涵蓋了安置道場、結界、供養、入懺、啟懺,以及懺悔、觀行的種種程序和儀式。誦一個〈大悲咒〉僅需幾分鐘的時間,拜一部《大悲懺》則往往需要兩個鐘頭左右。
《大悲懺》是一類「懺門」,也是佛法中的「事門」,是透過「事相」、「儀軌」的形式,透過聲音、梵唄、莊嚴的道場、虔穆的信眾,所集體共同震盪、共同表彰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操。依此,它也是一項「共修的法門」。
--本文摘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心 道 法師 觀音法門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觀音菩薩如慈母般親切的形象,不僅深入民間,更深深影響著聖嚴師父;從幼年的啟蒙,到畢生修行觀音法門,建立法鼓山觀音道場,時時教導大眾「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因此我們特別製作《聖嚴法師與觀音菩薩的故事》系列動畫,第一集《江心上的月影》便從聖嚴師父的童年開始說起,如何從拜觀音中,發願學習觀音的智能與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