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86本土案例,其中包含總統府志工,總統緊急採檢確認陰性;5家醫院院內感染,專家:病毒防不勝防,醫院內確診或院內感染難避免,建議採檢陪病者;疫情在社區爆發,陽性率增37倍至2.2%,千名病例中7成來自萬華相關】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依舊嚴峻,除了各地方政府自行召開記者會之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9日)宣布,因全台升為三級警戒,會在每日午加開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宣布每日防疫進度。
今日新增295例確診個案,其中286例本土、9例境外移入,新增確診個案中有一例死亡。本土案例中具萬華活動史者84例、台北茶藝館60例、獅子會7例、彰化水果盤商4例、宜蘭遊藝場2例、關聯不明者6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38例、疫調中28例。
今確診個案中,有一名是總統官邸負責照顧退役工作犬的志工,總統府緊急採檢總統蔡英文與其他幕僚、維安人員共25人,結果全數陰性。總統官邸昨日全面消毒,現也已經暫時停止志工相關支援作業。
此外指揮中心今日在記者會中證實,目前已有5家醫院出現病患在入院後確診、醫護在社區染疫,甚至院內感染的情形,包含北市和平醫院、板橋亞東醫院、高雄仁惠醫院、台北某洗腎中心,以及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 新增286例本土案例、其中一例死亡
今(19日)日新增的本土案例中,有155例男性、1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在5月1日至19日。居住地新北市157例(中和區40例最多)、台北市87例(萬華區40例最多)、桃園市17例、宜蘭縣8例、彰化縣6例、基隆市5例、高雄市及台中市各2例、新竹市及雲林縣各1例。(見今日全台新增病例圖)
今日新增的本土案例包含總統府志工,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在晚間6點50分臨時召開記者會說明,表示該名總統官邸志工是負責照顧退役工作犬,平時住在新北市中和區,沒有萬華活動史,最後一次進入官邸在5月11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40分,期間沒有進入過總統起居寓所,也沒有與總統接觸。張惇涵說,醫療團隊已經組成專案小組,緊急採檢包含幕僚與維安人員25人,目前皆為陰性。
張惇涵進一步說明,目前有84名總統府員工為這波疫情的相關接觸者,已採取居家辦公、自主健康管理等措施,正密切監測總統與相關人員健康狀況。
另外新北市多日以來成為新增病例最多的縣市,市長侯友宜在記者會中表示,今日確診數比起昨日上升,中和40例(註:因計算時間不同,新北市統計為41例)、板橋35例、新店21例為最多的三個地區,侯友宜坦言:「各區有上升的趨勢,新北市的疫情非常嚴峻。」
不幸的是,今天新增一起死亡個案,70多歲女性在萬華工作且獨居,平時有心血管疾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此案15日出現虛弱無力、倦怠時,家人有去看她並聯繫防疫車輛送醫,但她拒絕就醫,因此最後家屬也僅協助提供生活物資後離開,兩天後(17日)去住所探視發現沒有生命跡象。目前家屬都沒有症狀,都會列為居家隔離,是台灣第15例COVID-19死亡案例。
■檢驗陽性率一週內暴增37倍至2.2% 1,286例本土病例7成來自萬華
行政院今天中午也召開院會後記者會,與會的衛福部疾管署署長周志浩進行簡報分析近日以來的疫情發展,他指出,一週前疫情控制平穩,通報陽性率(每檢驗100人中出現陽性的比率)僅為0.06%,上一週增加為2.2%,約增加37倍。自5月11日後,短短一周就累積1,286例本土病例,13縣市也都出現新增本土病例;其中萬華茶藝館相關者佔本土病例的7成,顯示各地區的案例大部分都來自於該處傳播而來。
周志浩也分析指出,這波本土病例中,40歲以上女性比例佔81%最多,數據比以前高,也擔心年紀比較大的人可能因慢性病而有比較高的機會產生重症。
■指揮中心再發布萬華區活動史細胞警訊
由於每日新增不少具萬華區活動史的確診者,莊人祥今表示,今天下午3點,會針對4月20日至5月19日之間在萬華熱區停留較久且有前往外縣市的民眾發送細胞警訊,提醒收到簡訊的民眾,如果近期有發生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儘速聯絡當地衛生局進行採檢。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補充,這次的簡訊是以上次發送萬華區60萬人作為基礎,經過數據分析後,針對還是有較高風險者所發出的警訊,匡列時間則延長至5月19日。
今日全國防疫會議亦要求各縣市政府確認轄內是否有熱區(較多確診者前往的地區、確診數達一定規模比例),盤點設置採檢站之地點和數量,並將資訊回報指揮中心,以利評估和協助。陳宗彥呼籲,採檢以身體有症狀、去過高風險地區的民眾為主要對象,「不是大家一窩蜂去,效果不大,」且採檢站設置於熱區,無疑似症狀者勿前往,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增加各縣市熱區快篩站點 避免高風險者移動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因應這次疫情加開的社區篩檢站,有台北市5個、新北市4個、桃園市2個、彰化縣1個(行動採檢站、其餘設在醫院內)等,其中雙北與彰化是使用快篩試劑,其他則是PCR檢驗。
至於是否由指揮中心每日統一公布各地採檢站的位置和數量,陳宗彥表示將與地方政府討論後再視情況處理,原則上尊重地方政府對疫情的判斷和考量。另外,指揮中心將儘速訂定採檢後送就醫之作業流程,供地方政府依循,原則上採檢後先至防疫旅館或檢疫場所等待,若確診,接到通知後6小時內要移至集中檢疫所或醫院。
陳時中也表示,觀察雙北目前設置快篩站的狀況,台北市快篩陽性率從10%以上,到昨天4.6%,篩檢人數也都有1,000至1,200人,找出來的確診個案有58人,快篩站的地點選擇得很恰當。新北市的部分,篩檢量能原本較少,昨日增加到一日可檢驗600人左右,陽性率也從5.5%下降到2.9%。不過陳時中說,板橋區的篩檢人數較多,陽性率也較高,加上新北市的範圍較大,建議可以再多設置篩檢站,避免高風險者大範圍移動。(見台北市、新北市快篩陽性率圖表)
因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宣布再新增三處社區篩檢站,加上原有板橋、土城、永和、樂生四處篩檢站,總篩檢量能可達1,700人。新北市新增三處社區篩檢站如下,預計明日(21日)啟用:
〔泰山輔大篩檢站〕
*負責醫院:輔大醫院
*服務區域:新莊、泰山
*篩檢量能:每日300人
*地點:新北市泰山區貴子路69號
*服務時間:08:00發號碼牌,09:00開始依序篩檢
〔中和社區篩檢站〕
*負責醫院:永和耕莘醫院
*服務區域:中和、永和
*篩檢量能:每日200人
*地點:山北市民活動中心(新北市中和區莊敬路49巷29弄2號)
*服務時間:08:30發號碼牌,09:00開始依序篩檢
〔新店耕莘篩檢站〕
*服務醫院:新店耕莘醫院
*服務區域:新店、中和
*篩檢量能:每日200人
*地點: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362號
*服務時間:08:30發號碼牌,09:00開始依序篩檢
■5間醫院出現院內感染,和平醫院全面停診
由於近日多家醫院傳出院內確診與院內感染消息,羅一鈞今在指揮中心統一說明,他表示,院內感染的醫院共有5間:
〔新北板橋亞東醫院〕
5月13日指標案例確診,陸續有同病室、病房病患、家屬、看護,以及在急診隔壁床的病患確診。目前一共有14例確診,確診者都是在指標個案出現後匡列的範圍內,目前177人匡列中,中間也會不斷採檢至5月29日。
〔台北和平醫院〕
5月13日,和平醫院2名有萬華活動史的病人住院,19日新增2名確診病患、1名看護,前者與13日確診者之一為同病房病患,後者是同病室其他床的看護,總計5人屬於院內感染,和平醫院全面停診到5月28日。此外,有3人在全院800名員工篩檢時確診,他們都有萬華活動史,研判是在社區被感染,並非在院內傳染。
〔台北某洗腎中心〕
目前1人確診、4人快篩陽性,指標個案的護理師有萬華活動史,院內11名工作人員、71名病患居家隔離中,現已完成10名工作人員檢驗,等待結果。
〔台北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14日1名門診護理師因參與進香團確診,而18日、19日陸續檢出居家隔離中的1名醫師、1名護理師確診,一共3名醫護感染。
〔高雄仁惠醫院〕
維持2人確診,指標個案具有萬華活動史的行政人員,在全院擴大採檢後確診1名護理師,目前93人持續隔離中。
其他院內確診事件:
〔台北台大醫院〕
昨(19日)傳出10名工務人員確診,在全院進行抗原快篩後,傳出10名醫護抗原快篩陽性。羅一鈞說,為了解決偽陽性的問題,醫護篩檢時還會同時驗病毒核酸PCR,要等PCR陽性才會列入確診,目前先等結果再進行評估。
〔台北萬華社福機構〕
1機構住民曾在5月10日至13日在和平醫院住院,與和平醫院的最早兩名確診個案之一為同病房病患。13日該病患確診,衛生單位要匡列這位住民,當時他已發燒送醫確診,因此對機構進行匡列採檢。昨日一共採檢22人,包含3位住民、19位工作人員,PCR皆為陰性,會持續居家隔離。
〔台北榮總醫院〕
1名手術房清潔工確診,目前匡列接觸者採檢均陰性。
〔花蓮鳳榮醫院〕
1名護理師14日前往亞東醫院陪病,因此被匡列,在亞東醫院隔離,目前一採快篩陰性、二採陽性,後續會在進行第3次採檢,但初判應該算在陰性,居家隔離47人已解除隔離。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表示,這確實是目前最困難的挑戰之一,社區出現許多確診案例,有各種可能會進到醫院,很難即刻找出個案。如果民眾有住院需求,已要求各醫院要篩檢病人陰性後才能住院,「但其實陪病者沒有篩檢,而且陪病者就算限縮成1人、採取實聯制,還是有風險,且陪病者不可能永遠固定同一人,是不是換了人就重新篩一次,這些都是執行困難的地方。」
此外醫護也有在社區染疫的風險,他坦言很難預防,「原本專家小組討論要讓醫院針對醫護每週都採檢一次,但大醫院全院就7、8,000人,執行上很有困難;目前是針對高風險病患的照護醫護,每5到7天採檢一次,只是病毒若從社區來,其他醫護染疫的風險也是一樣高的,現實跟實際還是有執行落差。」
黃玉成提醒,「我們現在最擔心的,參照國外的經驗,安養中心、護理之家還是最難處理的地方。這些住民幾乎沒有行動能力,在院內病毒若傳散出來會非常可怕,一定要小心謹慎。」而有沒有辦法積極預防?他表示美國針對公家機關、醫院等機構都採每2週篩檢一次,但台灣若要做到每2週採檢一次,就很難用病毒核酸PCR採檢,而得改用快篩,而且篩檢的頻率要更高,才能讓準確率提升,這樣或許就能達到防範院內感染的效果。
■ 全國防疫會議:公布中央、地方共同政策,澄清防疫假訊息
因疫情升溫,自今(20)日起每日上午固定召開全國防疫會議,由指揮中心與22個縣市政府之副首長和衛生局局長共同商討抗疫對策。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未來將確保中央與地方防疫資訊和作法一致。
陳宗彥說明,與各縣市的防疫會議後記者會重點是讓民眾知道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共識和決策,並澄清假訊息和錯誤資訊;若有急迫事項需要即時通知,亦會在上午公布,但與疫情最新進展之有關資訊仍留待下午記者會說明。陳宗彥重申,近期假訊息增加,危害整體防疫的措施和策略,將影響民眾正確了解疫情。指揮中心本日更正2則錯誤資訊:
●惡意人士冒用疾管署和疾管家名義成立社群,指揮中心呼籲疾管家LINE官方帳號(有盾牌標誌)僅有一個,民眾勿受騙加入冒名社群。冒名詐騙行為可能違法《刑法》第339條之4的加重詐欺罪,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
●並無網路流傳之「政府不願購買某公司3,000萬劑COVID-19疫苗」一事,請民眾勿轉傳不實訊息,以免觸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最高可罰300萬元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指揮中心強調,若民眾不確定消息正確性,應保持「多疑、多查、不亂傳」的原則,可透過第三方查證工具(MyGoPen、美玉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LINE訊息查證)確認,或到疾管署官網澄清專區(http://at.cdc.tw/3pGv10)、地方衛生單位網站查詢。目前中央也請刑事警察局成立專責隊伍,與地方政府合作對抗假訊息。
■ 北市即日起飲食攤商改外帶或外送 強化篩檢並增設加強版防疫旅館
昨日台北市萬華區4個社區快篩站共檢測1,271人,陽性58人,佔4.6%。柯文哲說明病情潛伏期有2到7天,「現在看到的其實是一個禮拜前的狀況」,但至少顯示目前作法有效,疫情並未擴散,不過在全面施打疫苗前不可輕忽放鬆。
台北市發布行政命令,即日起超市、夜市、地下街、攤販和市場的飲食類攤商全面改採外帶或外送,避免接觸傳染,市府將加派人力稽查。黃珊珊也說明,針對佩戴口罩的取締,衛生局已授權各機關自行開單。
在篩檢方面,市府已要求醫院急診應同時進行快篩和PCR檢測,快篩陽性者搭乘防疫巴士送至集中檢疫所和徵用的「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以防PCR檢測者有2到3天的等待期,讓民眾緊張不安或確定PCR陽性後再耗費系統能量通知及後送。
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目前增加2家業者約250間房間,明中午後會繼續加開。防疫專責旅館安排醫護人員監測健康狀況,也有警察值班確保安全,並請國軍化學兵支援,在入住者離開後馬上消毒,提升房間週轉率並確保環境衛生。
昨日,台北市徵召退休醫護人員投入防疫前線,報名者有1,121人,市府將安排安心檢疫所人員提供訓練,完整訓練期原為1星期,將縮短時程,儘快到防疫專責旅館服務。
柯文哲表示,在全國防疫會議中主要向中央確認疫苗供給狀況,知道時程和數量才能安排施打進度。他也向市民解釋,疫情應會再延燒一段時間,但避免群聚就可阻斷傳染鏈,不過「疫苗才是最終解決辦法」。
■下一批疫苗何時再來? 五、六月皆有可能
COVAX平台配送的41.04萬劑AZ疫苗昨日抵台,外界關心再下一批疫苗何時來?
周志浩表示,衛福部每週都跟國外保持密切聯繫,努力進行磋商,希望儘早或是供應更多,還未簽約的部分是否能採購「談成一件事情其實很不容易,」他多次強調,疫苗還沒上飛機之前都是未知數,一旦確定會第一時間告知國人。
衛福部次長薛次元表示,台灣已採購訂有合約的部分,AZ疫苗有1,000萬劑、國產疫苗1,050萬劑,莫德納疫苗505萬劑,COVAX平台則有476萬劑,「五月有可能(來台),六月可能性更高,但多少(量)沒有把握。」
國產疫苗目前第二階段臨床實驗尚未完成,如何採購?周志浩表示,國外的疫苗也是採用預購制,買的時候也還在進行臨床實驗中。國產疫苗要等國內藥政機關許可後,才能交付。
莊人祥表示,昨(19日)接種1萬7,132劑AZ疫苗,也有較多的疑似嚴重不良反應通報,共有8件,其中一例接種41天後昏倒,診斷腦幹出血,現仍在加護病房。莊人祥記者會後表示,該案是一名6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病史,接種後沒有不適症狀,但41天時昏倒,送醫診斷為腦幹出血。「疫苗沒有類似的機轉,一般而言不會認為是接種疫苗導致腦幹出血,比較可能是個體本身的潛在疾病導致,因此初步研判跟疫苗無關。」他也表示若家屬有疑慮,同樣可以申請VICP(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由專家來研判。(文/陳潔、林雨佑、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何柏均 ;攝影/楊子磊、余志偉、蘇威銘、鄭宇辰)
#延伸閱讀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社區篩檢站 #集中檢疫所 #院內感染 #快篩 #假訊息 #疫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4)日林佳龍委員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社會安全體系質詢內政部長李鴻源。林佳龍在質詢台上,提出他認為的社會安全體系創新的三個銀行,平民銀行、志工銀行與食物銀行。 林佳龍認為,內政部是社會安全體系很重要的部會,社會安全體系一方面政府做,民間也要參與社會福利社會安全,但內政部一定要有高度,社福是建...
志工基礎訓練台中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們一起學習和山林互動共處
上週末北、中區的一日課程指導員與實習志工相聚於台中,針對明年的進階課程進行兩天一夜的課程教學與山野訓練。一群平日忙碌於工作,但是因著愛山與認同協會「戶外安全」宗旨而投身戶外探索教育推廣的北區與中區網友,一行十三人走入了沒有步道的中級山裡,彼此互相切磋學習,從中討論如何規劃更完善並且符合協會推廣「戶外安全」初衷的課程內容。
#置身山林裡的沈浸式學習體驗
在一日基礎登山課程中,我們教導學員學習使用手機地圖APP 與紀錄航跡;而今天,北區指導員(A.K.A山系子女)采宸和中區指導員鴻昇,引導大家進一步使用紙本地圖結合指南針與手機的方式,學習地形判讀與位置辨別,並透過分組遊戲的方式,感受等高線圖與實際地形的關係。在路徑不甚明顯的山野裡行進,我們應用所學辨別目前的所在位置並持續找路前行,終於在兩個小時的叢林探險後,抵達了營地所在。
活動總召肥鳥把大家聚集起來圍成一圈,帶領著所有人感謝這座山林裡的主人,祈願一切順利平安。團隊中每個人接觸山林的時間從三到二十年不等,每一個人親近山林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然而相同的是,我們都在每一次的入山中,不斷地思索著自身與山林的關係,以及「無痕山林」的原則該如何實踐:包括中區指導員吉米在準備兩天四餐全隊十三人的糧食,從菜單開立到備料,花了整整三個晚上的時間,先將所有食材的前置作業處理完畢,並且精算每一個人的食量,以求做到「零廚餘」的目標;而也是中區指導員的巴斯,則運用現地的材料以及浩瀚無窮的想像力,在短短的時間內,搭了一個讓人無法離開目光比帳篷還誘人的緊急避難所。
#獨一無二的暴雨野地課程
可惜的是,就在我們心滿意足的吃完午餐後,天空開始下起傾盆大雨,神隊友們不僅快速精準的搭了兩個天幕,還用情境燈將整體環境佈置的浪漫溫馨,在大雨伴隨著遠方轟隆隆的雷聲中,北區指導員小晴悉心而有條理的講解著天幕的類型與搭建技巧,資淺的實習志工也在高手的教導下,學會了基礎的繩結,還見識到了許多高深有趣的打法。最重要的是,觀摩高手的熟練技巧與實際運用,看著他們熱情分享著一次次的探險經歷,更期許著自己的成長茁壯,得以與山林有更多精彩有趣的互動經驗。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只見大雨下得更為猛烈,營地也開始逐漸積水,終於,我們做了決議:「撤退」。團隊中每一個人都快速的打包收拾,衝進了大雨裡解繩索收天幕,自告奮勇的揹起公糧,快馬加鞭的於爛泥中撤退。抵達登山口時大家都滿身的雨水污泥,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抱怨;反而爽快地約下山吃飯並檢討分享,總結這一整天的課程設計。
#捷米樂單車是我們撤退後最堅實的後盾
由於我們堅持仍然要將第二天的課程上完,這次活動中負責糧食規劃的吉米二話不說出借他的腳踏車店二樓讓北區的夥伴借住一晚,成了名符其實的「包吃包住包水電瓦斯」。北區夥伴從水景第一排逃離改睡在舒服的木質地板上,還附贈熱水澡淋浴,人生簡直從地獄來到了天堂,每個人倒頭就睡,獲得了充足的休息。
第二天緊接著在捷米樂單車Jamie Love Bike登場的是馬拉松式的課程教學,包括糧食規劃、無痕山林、登頂小包、迷途處理、山難救治與過夜行程的裝備打包整理術。為了彌補一群戶外活動愛好者無法在山林裡玩耍的遺憾,講師們無不使出渾身解術,說學逗唱樣樣來,結合案例分享、情境模擬、快問快答等小活動,加深學習印象;而學員也是百分之百身心靈的投入,演戲搶答件件到位,炒熱全場氣氛。而我們也沒有辜負了這麼一個裝備俱全的場地,巴斯還加碼了爐頭清潔保養實作課程。印證了肥鳥所說:「這兩天的課程含金量很高!!」
除了教學,協會對於交流是同等的重視,在每一堂課後每一個人都要給予回饋,不論是針對課程內容、授課方式,以及未來在進階課程中可以如何進行等等,就是希望可以讓台灣的登山探索,可以朝著更完善健全的心態與方向前進,減少山域意外事故的機率。
#想要上什麼課程歡迎留言給我們
一日基礎登山課程是針對登山初學者的非過夜行程所設計規劃;協會預計於明年初開辦進階課程,主要是給有意規劃過夜行程的初心山友,傳授知識技能與面對山林的態度。感謝耐心看到這裡的你/妳,若對於進階課程有任何的回饋與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們,作為協會課程設計的參考。
#山路在走安心留守
這次登山,我們使用「第三方協同留守平台」之留守服務,保障登山安全:https://hiking-guard.web.app/
登山計劃於網站上填寫完成後要記得加入官方Line帳號,才能啟動留守服務:https://lin.ee/NAC5YXB
在9月30日前使用並填寫回饋問券,還有機會拿到林務局戶外好物: https://forms.gle/Ne24N6Ldj8LHvZ7m9
Photo Credit: 阿賢
#宛柔編
志工基礎訓練台中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彩虹爸爸媽媽如果真的愛孩子,就去認領全台中小學上下學校門口交通導護、還有營養午餐抬餐定點擺放,少在那邊想孔想縫。
2019年秋季由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所引起的 #宗教進入校園 的莫大爭議中,部分彩虹愛家的基層志工認為他們的付出被社會大眾否定而感到氣憤、難過。其實我們深信基層志工多數是出自於無私的愛想來陪伴孩子,他們付出了愛、時間與關懷,卻得到負面的回應。志工的愛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出自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本身。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創立於1999年七月,其創辦初期原名為「彩虹兒童福音中心」,直到2004年才正式變更為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而談到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我們要先認識「陳進隆先生」,他就是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的創辦人,也曾擔任過彩虹愛家的執行長、亦是現任彩虹愛家的秘書長,他與他的太太謝慧燕女士就是彩虹愛家第一位的彩虹爸爸、彩虹媽媽。
2019年10月底,一個由家長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中放了一段陳進隆先生於2019/07/21在浸信會安樂堂演講的錄音,內容讓我們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們整理了一份歷年來陳進隆先生的演講及接受媒體訪問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彩虹愛家創辦人及現任秘書長對於彩虹愛家到底有什麼看法與期望?
原本應該更早一點整理好的,但有越來越多的網頁在事件爆發後開始消失不見,為了補齊資料,我們多花了很多時間慢慢蒐集已經消失的資料。
在下面這些網頁、影片、錄音檔中,我們可以窺見彩虹愛家創立的目的即是「宣揚福音,讓孩子及家長進入教會到主的面前」,即便彩虹愛家多次在社會大眾面前否認自己的宗教色彩,但我們卻在教會媒體、教會演講中 #看到他們秘而不宣的企圖。
回到先前所提,大部分基層的志工是出自熱忱,然而彩虹愛家卻以 #轉化過後的宗教思想植入教材,再以 #完整的生命教育裝備 吸引這些熱心的家長加入,這些熱心的志工其實本身也是彩虹愛家眼中的「好土、沃土」,再讓這些不知情的志工入班教授孩子這些其實連志工也不完全了解真相的「生命教育」。
彩虹愛家一直以他們 優質的生命教育 所自豪,而我們卻看到彩虹愛家的高層試圖抹掉過去,這是在隱藏什麼? #他們又對基層彩虹志工隱瞞了些什麼?優質的生命教育就是抹去過去的痕跡、否認曾經說過的話、擦掉它們、就可以當成不存在了嗎?這樣的態度能為孩子帶來什麼樣的生命教育呢?
我們想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個謊言只會帶來更多謊言,好好的面對過往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
以下我們都已經完成備份,請問彩虹愛家準備好面對了嗎?
🔺彩虹兒童福音中心,一個以 #文化宣教 為精神,幫助教會作兒童佈道的機構
要傳福音,勢必先重視兒童的福音工作,包括兒童福音預工,及教會兒童事工的強化。
為什麼教會應該重視兒童事工?
1. 今日的兒童是教會未來的棟樑。兒童不來,教會無以為繼。
2. 兒童階段是接受福音最好的時期。兒童事工做得好,可奠定青少年事工基礎,減少青少年的叛逆困擾。
3. 兒童是教會接觸社區家長的最佳途徑。兒童來,父母就會來。兒童事工可強化成人的福音工作。
4. 兒童事工一定會和社區工作結合。教會若要擴大與社區的接觸,兒童事工可列為第一優先。
策略
1. 培訓「彩虹媽媽」──讓媽媽透過說故事的活動,進入校園,接觸兒童
https://www.ces.org.tw/…/m…/031604/activity/rainbowchild.htm
🔺2003.09.04今周刊
「彩虹董事陳進隆還希望把美語當介面,要作文化宣教士, #宣揚基督精神。因此,彩虹的產品除了強調透過藝術學習美語外,還強調學美語也要學品格。因此,彩虹的股東還出資經營一個非營利組織──彩虹兒童教育中心,在全台訓練了二千名義工性質的彩虹媽媽,以 #到學校說故事的方式,關心國小學童的品格教育。」
https://reurl.cc/GkWK33
🔺2005 彩虹兒童生命教育志工心流體驗與組織承諾之研究 作者:黃迺毓 陳惠玲
第二章第一節
四、彩虹兒童教育中心的發展與現況
執行長陳進隆所言:「需要在哪裡,呼召就在那裡!」更加 彰顯其信仰基督教的堅定信念,如是:
「聖經上寫明耶穌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因此,我 #深信兒童事工是宣教上不可缺乏的一環!」⋯⋯。「我們不只是要說故事,還要 說夠精采的故事,⋯⋯」。陳進隆說,他會一直在兒童事工上努力下去,他很 #期待未來全國的每一間小學都有彩虹媽媽說故事,用『復活』 取代『輪迴』、用『愛』取代『功德』,#從小改變孩子們 文化觀、 價值觀、 人生觀。」(陳怡萱,2004:13)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7220
🔺2010.11.14台南基督成功教會:讓孩子到主這裡來
https://vimeo.com/16814037
🔺2012.07.24國度復興報
「今年的音樂劇,希望能達到一千場的演出。」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的秘書長陳進隆說,「若有 #五十萬個孩子觀賞彩虹聖誕劇,影響進入家庭, #就能有兩百萬人都能聽見福音。」
「今年的聖誕音樂劇《追星》,我們想來談一談如何找到生命中最閃亮的那顆星星─聖誕節降生的耶穌基督,也幫助孩子一生找到對的目標,持守對的道路。」
「陳進隆表示,「文化宣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而「創造節期」則是好玩又有效的方式。他期盼彩虹音樂劇每一年都引發更多的參與,使更多演戲的、看戲的、送禮的、聽音樂CD的人,在操作與體驗之中,被基督的愛打動,並且透過表演、音樂、與故事,#不斷將福音帶到社會文化中。」
https://krtnews.tw/chinese-church/local/article/1657.html
🔺2012.12.16台灣信義會真道堂: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教會旁邊的 #學校就是教會的牧區、#那邊的羊就是教會的羊」
「文化宣教透過文化的手段, 在人還沒進教會之前就去宣教」
「親愛的主,謝謝祢幫助我們看到孩子現在的光景,他們都是祢的羊、他們是祢草場上的羊,他們在那裡好像無父無母,我們要把圈外的羊,帶到這個圈裡面來」
證道:陳進隆秘書長
經文:太18:5
大綱:
一、神如何看兒童?
二、這世代兒童的景況與需要
三、他們不來,我們進去
四、孩子生命改變了
五、讓我們來關懷兒童,接待耶穌
六、看重兒童的教會必蒙福
七、讓我們一起改變台灣
https://reurl.cc/RdxyaD
🔺2013.01.22國度復興報
「陳進隆指出,今年協會的目標是與更多的教會聯結,透過集體行動,讓改變與文化宣教的力量更加擴大。」
「慕義堂許玉華師母表示,#彩虹愛家的生命教育課程是種有趣的佈道方式,藉由建立友誼,來讓人認識耶穌」
「彩虹中區辦公室高靜琴主任代為報告,教會以生命教育作福音預工,藉此和非基督徒建立關係,#也讓志工生命與耶穌信念對焦,當志工們對信仰產生興趣後,教會再進行支持關顧工作。」
https://krtnews.tw/chinese-church/local/article/3600.html…
🔺2013.01.25 台灣教會公報
「#生命教育成福音媒介彩虹媽媽志工變同工」
「邀請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秘書長陳進隆分享「文化宣教與台灣福音化藍圖」,並邀請幾位教會師母分享如何連結生命教育與教會事工。」
「協會堅持團長一定是基督徒」
「事實上,#很多彩虹媽媽就是因此信主」
https://tcnn.org.tw/archives/7971
🔺2013.02.24 萬華信心聖經教會: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一個禮拜一次,一個學期下來至少16~18次,從小一到小六,這個班級就會被你所影響、被你所改變,他們會不會更靠近耶穌,會!」
「這麼多年下來我們發現這個工作 #不僅是帶領孩子信耶穌,我們也帶領校園裡面很多的 #愛心媽媽信耶穌。」
「我們剛剛提到 #學區可以變成你的牧區,後面還有一句話,這是彩虹的策略,叫做志工變同工」
「外面還有大量的兒童流離失所,等待著我們帶領他們進入教會」
「主,請你祝福我們的教會,主祢把附近的小學交給我們、祢把附近的小學賞給我們,讓附近小學的孩子們,我們有機會去接觸他們、帶領他們進入教會來。不只他們來、他們的爸爸媽媽也來。」
http://www.fbwh.tw/blog/postdetail/343
🔺2013.05.17基督教論壇報
「陳進隆秘書長表示,此座談會共同目標是得著青年、預備領袖,透過學校、教會及彩虹愛家的專業培訓三方彼此連結、贏得青年,讓 #學區變牧區志工變同工。」
https://www.ct.org.tw/1238632#ixzz66VWVh3aU
🔺2013.06.11基督教論壇報(已被刪除,我們有截圖下來)
「進校園說故事 彩虹愛家培育文化宣教士」
「陳進隆提到,近幾年有許多生命教育志工被裝備起來,與詩篇六十八篇11節『主發命令,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群』的應許吻合」
「有不少家長因而信主。這項事工不僅進到學校服事孩子,家長也成為福音的對象。」
「陳進隆提醒『我們不進去,別人會進去』,透過生命教育是將『#學區變牧區的文化宣教』」
🔺2013.08第12屆青年宣教大會(原網址已被刪除,我們一樣有備份)
陳進隆 獻身兒童族群事奉
彩虹的呼召:文化宣教,建立耶穌信念的教育
以文化為工具、以宣教為目的
彩虹的異象:讓孩子到主這裡來
兒童、幼兒階段在教育中宣教是現階段具有『三好』的源頭宣教
第一好:機會好
教育當局看重生命教育,這給教會一個參與體制內教育的機會。
第二好:效果好
兒童心思單純,就像耶穌所說的好土,種什麼.收什麼,接受基督價值觀的效果最好。
第三好:數量好
若能在國中、小就介入教育,將能得著最多數的人,而且得著孩子就有機會得著父母。
🔺2014.03.23伯大尼禮拜堂:讓孩子到主這裡來
https://bethanytw.org/…/%E8%AD%89%E9%81…/viewcategory/7-mp3…
🔺2014.10.26南崁多加福音中心: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有個孩子寫信給我們,他說在校園裡面有同學的媽媽講故事、做生命教育,後來這個媽媽就邀請這位同學進入教會,後來他就信耶穌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孩子可以因為校園裡的彩虹媽媽進到教會」
「到校園裡把美好的信念放到孩子的身上,有機會他們就會一起進到教會,跟我們一起。」
https://m.youtube.com/watch?v=a_JBr7rA_Mw
🔺2014.12.23國度復興報
「該協會秉持以基督信仰進行教育工作,#平均每週可接觸13萬名小學生。」陳秘書長說
https://krtnews.tw/chinese-chu…/…/article/default/10171.html
🔺2016.06.14 東華浸信會: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https://www.donghwa.url.tw/…/index.php/ser…/2016-sermon-menu
🔺2016.08.10 基督教今日報
「全台有600多所小學(約為台灣小學總數的1/4),每周有一堂課的時間,#學習具基督信仰價值觀的生命教育。」
http://www.cdn.org.tw/News.aspx?key=9066
🔺2016.11.20台北聖教堂: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可能有一天你走在路上,「彩虹媽媽好、彩虹爸爸好」,你就鼓勵他、邀請他進入教會來,所以我們從小讓孩子接觸基督徒,#讓孩子接觸屬基督的信仰」
「祢的國能夠臨到台灣,臨到整個孩子的世界,幫助我們讓我們能帶更多的孩子到祢的面前,求祢幫助我們保守我們,讓我們的工作在校園裡能持續的進行」
https://m.youtube.com/watch?v=pKjGGByJOeg
🔺2017.03.16衛理神學研究院
把學區變牧區,志工變同工
進入學校、改變文化、#把人帶進教會
彩虹愛家的宣教模式:非基督徒—生命教育志工—信念衝突—拆毀重建—生命陪伴(備課讀書會、各種課程培訓)—相信耶穌—豐盛生命
https://m.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73929422676078&id=144436792292019&set=a.1273929312676089&refid=13&__tn__=%2B%3D
https://m.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73929642676056&id=144436792292019&set=a.1273929312676089&refid=13&__tn__=%2B%3D
https://m.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73929542676066&id=144436792292019&set=a.1273929312676089&refid=13&__tn__=%2B%3D
🔺2017.12.24基督教論壇報
「『最好的師傅』的創作核心是—耶穌是救主,同時也是我們最好的師傅」
「彩虹愛家已經製播了18齣聖誕音樂劇,更進到校園、偏鄉、育幼院、安養院、監獄及醫院等「戲」說福音」
「感謝主,讓彩虹愛家可與眾多單位配搭,把聖誕節耶穌的愛傳到各個角落!」陳進隆說,聖誕節的主角—耶穌基督正是那位師傅,只要你用願意的心親近祂,祂就能成為你的師傅。」
「這次聖誕劇故事中白羊城內的主要角色都有聖經人物的對應」
https://www.ct.org.tw/1316753
🔺2018.08.07基督徒宜蘭禮拜堂: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我們希望透過文化、透過教育,#讓孩子能更認識上帝,過去20年來我們開始進入國小做生命教育。」
「哪裡有最多的小孩?就是學校,學校的小孩最多,比起我們教會主日學的孩子多的多了」
「有時候孩子要來不容易,我們可以出去,現在有個管道、一個機會,學校歡迎我們,學校需要生命教育」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給他基督的信仰,在學校裡面,這是我們的機會」
https://m.youtube.com/watch?v=o0LuQBxQ3PM
🔺2019.07.21 浸信會安樂堂:讓孩子到我這裡
「台灣的社會如果要轉化為一個具有基督意識的國度,其實有個關鍵:#現在的兒童是不是我們能把他們帶到主的面前。」
「彩虹媽媽彩虹爸爸加起來有6000位,這6000位的志工每一個禮拜進入學校服務,#我們可以服務到150,000個孩子。」
「假設現在台灣所有的孩子都能夠上到生命教育課,都能夠有基督徒能夠陪伴他們,而這些是屬基督的價值觀所建構起來的生命教育,我想也會幫助他進入教會。」
「主啊,我好像看到一個景象、一個圖像,就是好多的孩子他們要進入到教會裡面來,我們教會張開了雙臂來迎接他們。」
https://drive.google.com/…/1_ie8u-RQRqfVb4VwKh8kmq-MaS…/view
————————————————————————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從創立至今一共20個年頭,即使教材一改再改,但他們核心價值一直沒變:『學區變牧區、志工變同工』,不停試圖在國中小灌輸孩子及家長「屬於基督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立意良善,宗教志工卻用以入侵校園,在校園內偷渡他們的教義,被宗教志工綁架的生命教育亟待被釋放。
志工基礎訓練台中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24)日林佳龍委員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社會安全體系質詢內政部長李鴻源。林佳龍在質詢台上,提出他認為的社會安全體系創新的三個銀行,平民銀行、志工銀行與食物銀行。
林佳龍認為,內政部是社會安全體系很重要的部會,社會安全體系一方面政府做,民間也要參與社會福利社會安全,但內政部一定要有高度,社福是建立在公民權的基礎上,現在社會安全台灣是一國多制,成為軍公教一族、工人一族、農民一族、國民年金變成窮人互保的年金,廣大人民變成窮人一族。民主要持續發展,每一個人都有權利義務,也就是天下不可能有白吃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社會可以參與整個國家安全體系的架構,這時制度的創新就很重要。林佳龍在質詢台上,提出他認為的社會安全體系創新的三個銀行,食物銀行、平民銀行,與志工銀行。
首先,林佳龍提到食物銀行,他於四月時邀請全球食物銀行亞洲代表共同為台灣食物銀行開記者會,但半年過去,內政部社會司竟然毫無動靜,並提出一堆消極抵制的說法,諸如偏遠縣市有困難、離島怎麼辦食物銀行等等無心之語,食物銀行全世界都有,希望內政部發揮創意趕快補課。 林佳龍強調,內政部要有補救措施,他已經質詢這麼久,衛環委員會也優先排定社會救助法食物銀行的修法,台灣人民越來越有需要,社會很多人需要食物銀行的幫忙。他說,既然李鴻源也接見過全球食物銀行負責人,現在是民間有心、政府無力,如果沒有法源、資訊互通網,每個縣市都有一個示範點等,這些都是行政部門可以做的,行政部門不要趕不上立法、趕不上民間。李鴻源答應社會司於11/3去台中市觀摩食物銀行,並積極掌握行政作為。
林佳龍再質詢李鴻源,目前平民銀行的試行計畫跟尤努斯的儲蓄互助社有何不同? 特色在哪裡? 李鴻源答詢說,目前規模並不大,在中彰投試行,是借助現有的機制,加入輔導的金神,用最少的努力讓他轉型,事實上他也拜訪過銀行家,希望把項目轉型,因為要靠政府來做是很辛苦的。林佳龍表示,人窮至不窮,今天真正造成全球金融風暴是金融禿鷹,100年前從德國發展出的人治學就是談具備投入社會公益及再生產性的微型創業及貸款,能造成社會資金良性的循環。他強調,政府不是不能做,只是角色的問題,只要有清楚的目標,運用政策工具結合民間參與。
林佳龍也質疑李鴻源推動平民銀行的決心,平民銀行是李鴻源在新北市的創舉,彈道內政部的推動,也沒有法源,跟私立銀行道德鼓勵,這個是重大政策嗎? 徒讓人「看破手腳」。李鴻源說當我們推時就碰到銀行法,內政部同仁並不對銀行並不專精,其實國人對平民銀行也相當陌生,此方案應該由行政院來推動。林佳龍隨即說,「那你要去說服你的長官嗎!跨部會的功能才會出來啊!不要計畫計劃,牆上掛掛,最後抵不上長官一句話。」林佳龍也向李鴻源喊話,他說李部長相對其他閣員是社會公信力比較高的,「時間在考驗你」,公信力也會隨著過程慢慢流逝剩下口號,李鴻源說,「我會堅持我認為該做的」。
林佳龍再提志工銀行,重點是需要一座志工資訊網,讓想要幫忙跟需要被幫忙的 能互通有無,志工也需要訓練因為有不同的服務內容,現在台灣自願服務相當多,民間都已經在做,怎樣讓資訊的供需能產生非常大的力量,政府應該再加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hGRL0TbExM/hqdefault.jpg)
志工基礎訓練台中 在 Hope125 臺中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s pos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式及輔具認識,歡迎志工夥伴們踴躍報名!! ... Jungle台中館(台中市西區大忠南街55號7F-5)。 ... 注意事項: (1)本課程非志願服務基礎訓練及特殊訓練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