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科學看社會]
生物技術的確非常有用,但並不是事件的全貌,在技術的背後,伴隨而來的是科學。
人們卻將兩者歸納如一。電視報導的科學消息,往往指的是新的技術,技術指的是可隨時間而改進的事情,像是機器的發明、藥品的開發或環境的改善,使得我們生活得更舒適、更富裕。而科學則是對宇宙運行和所有生命現象的了解。兩者所追求的完全不同,也沒有絕對的關聯性。
技術的歷史與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像石器的使用就是一種技術。人們可以製造精巧的工具、武器、大教堂,而不需要了解像機械學、氣體動力學和流體動力學等基本的科學。相對而言,科學被定義成純粹的自然哲學,不牽扯技術的層面。但兩者總會共同合作,如果沒有科學,技術將永遠只是技術,「高科技」是由科學中發展出來的技術,就像生物科技是與生物學結合的高科技。科學的發展是很多元的,但一定要跟技術相輔相成,一旦與技術脫節,科學也就走入死胡同了。
大多數的科學家並非是高傲自閉的,他們只是有卓越的想法,並且能夠將這些想法付諸實現。
桃莉羊就是一個例子,崔西也是。崔西不是複製羊,但卻是遺傳工程的產物,也是最早具有商業價值的基因轉殖動物之一。崔西被轉殖了一個人類的基因,這個基因的產物是AAT,轉殖進去的基因會不斷表現,基因產物也就會不斷地分泌到乳汁中,因此崔西的奶水就會含有大量的AAT。AAT已經被用來治療一些肺部疾病,例如肺氣腫與纖維化囊腫。AAT取得不易,通常來源是人類血漿,因此數量稀少昂貴,還有遭受感染的疑慮。因此能從奶水中獲得大量AAT,一些具有療效的蛋白質都可以利用藥物繁殖pharming來獲得。而崔西的後代仍然可以不斷將這種酵素分泌到乳汁中。
#崔西是怎麼產生的呢?
培養中的動物細胞,加入DNA,再加入特別的脂肪包覆,使DNA易於通過同樣也是脂質的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這些轉型成功的細胞可以在送回動物體內,以協助修補因遺傳缺陷而受損的組織,或是治療因遺傳缺陷引起的疾病。但這種轉殖的結果通常只會表現在特定組織,無法進入精子或卵子,因此就無法傳給下一代。我們要得到較令人滿意的成果,就是轉殖進去基因必須要有高度的單一效果,而且不會影響到被轉殖的動物正常生理作用。
其他藥物繁殖的例子,像是主要產自於真菌的抗生素等等,目前已知至少高過一百二十種以上的蛋白質可以被應用在人類的疾病治療上。通常這些複雜的化學物質都無法在實驗室中合成,只有少數幾種可以,但如果利用生物來製造這些複雜物質,就簡單而便宜多了。通常由於細菌和真菌的培養比較容易處理,而且比較不會有實驗安全的顧慮,生物技術專家因而比較喜歡利用這些微生物生產這些神奇的物質。像是胰島素就是一種較小且簡單的蛋白質,當微生物被轉殖入正確的人類胰島素基因後,就可以產生人類的胰島素這些胰島素將可以治療糖尿病。但有些蛋白質太大這些微生物無法生產,比較麻煩的是,由於蛋白質在合成後還需要經過適當的堆疊與修飾,才能進行正常的作用,但在微生物本身細胞內就缺乏這些修飾的能力( #因為微生物是原核生物),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供人類醫療用的蛋白質就必須在動物組織中製造。長久以來這些蛋白質來源有些是來自 #志願者的捐贈,例如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及其他物質,必須由捐血人捐出之後來純化之。(胰島素傳統的來源是從豬的胰臟純化,因為豬的胰島素與人的胰島素比較相像。)
一般來說傷口見血凝血因子會發揮作用,而平時因血液需要保持流動,這些凝血因子就不會發揮作用,這種凝血與流血的平衡是很複雜的。當一個人缺乏因子八會導致A型血友病,缺乏因子九則會導致B型血友病或是克氏症。AAT在肺部正常的功能是與另一個酵素彈性蛋白酶互相拮抗counteract。
彈性蛋白酶可使肺部肌肉持續收縮,但若彈性蛋白酶該停止時沒停止,就會使肺部組織受到侵襲,在纖維性囊腫以及肺氣腫的患者身上此彈性蛋白酶都無法正常作用。這種病潛在病因是因為患者AAT基因的缺損。
因此探討疾病不只是看表現,要深入看內因以及源頭。
人也是,探討為何隨機殺人,他的過去任何階段,那些時候是可以從中適當的介入幫忙,或是那些時候旁人要如何接住這樣一個墜落的人。從教育的源頭開始探討,才有意義。
🌻生命教育《來不及說再見》:
https://youtu.be/Q6V3U62QpNY
#無知生恐慌
#科學的發展與進步需要許多人以及生物的努力
#走進生命科學了解人體奧妙
#走出生命科學運用在社會現象上
#最近很流行拿科學講解國家結構
#下次來講講對於阿北說apoptosis與政治的關聯我的感想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Sir特別講場:感謝大家,高Sir榮獲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 由義務工作發展局及南華傳媒合辦,有義工界奧斯卡之稱的「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選舉」,於2020年1月29日舉行頒獎禮。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任暨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高松傑當選為香港傑出義工,由民政事務局局長...
志願者的捐贈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物技術的確非常有用,但並不是事件的全貌,在技術的背後,伴隨而來的是科學。人們卻將兩者歸納如一(電視報導的科學消息,往往指的是新的技術)。技術指的是可隨時間而改進的事情,像是機器的發明、藥品的開發或環境的改善,使得我們生活得更舒適、更富裕。而科學則是對宇宙運行和所有生命現象的了解。兩者所追求的完全不同,也沒有絕對的關聯性。技術的歷史與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像石器的使用就是一種技術。人們可以製造精巧的工具、武器、大教堂,而不需要了解像機械學、氣體動力學和流體動力學等基本的科學。相對而言,科學被定義成純粹的自然哲學,不牽扯技術的層面。但兩者總會共同合作,如果沒有科學,技術將永遠只是技術,「高科技」是由科學中發展出來的技術,就像生物科技是與生物學結合的高科技。科學的發展是很多元的,但一定要跟技術相輔相成,一旦與技術脫節,科學也就走入死胡同了。
大多數的科學家並非是高傲自閉的,他們只是有卓越的想法,並且能夠將這些想法付諸實現。
桃莉羊就是一個例子,崔西也是。
崔西不是複製羊,但卻是遺傳工程的產物,也是最早具有商業價值的基因轉殖動物之一。
崔西被轉殖了一個人類的基因,這個基因的產物是AAT,轉殖進去的基因會不斷表現,基因產物也就會不斷地分泌到乳汁中,因此崔西的奶水就會含有大量的AAT。AAT已經被用來治療一些肺部疾病,例如肺氣腫與纖維化囊腫。然後AAT取得不易,通常來源是人類血漿,因此數量稀少昂貴,還有遭受感染的疑慮。因此能從奶水中獲得大量AAT,一些具有療效的蛋白質都可以利用藥物繁殖pharming來獲得。而崔西的後代仍然可以不斷將這種酵素分泌到乳汁中。
崔西是怎麼產生的呢?
培養中的動物細胞,加入DNA,再加入特別的脂肪包覆,使DNA易於通過同樣也是脂質的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這些轉型成功的細胞可以在送回動物體內,以協助修補因遺傳缺陷而受損的組織,或是治療因遺傳缺陷引起的疾病。但這種轉殖的結果通常只會表現在特定組織,無法進入精子或卵子,因此就無法傳給下一代。
我們要得到較令人滿意的成果,就是轉殖進去基因必須要有高度的單一效果,而且不會影響到被轉殖的動物正常生理作用。
其他藥物繁殖的例子,像是主要產自於真菌的抗生素等等,目前已知至少高過一百二十種以上的蛋白質可以被應用在人類的疾病治療上。
通常這些複雜的化學物質都無法在實驗室中合成,只有少數幾種可以,但如果利用生物來製造這些複雜物質,就簡單而便宜多了。通常由於細菌和真菌的培養比較容易處理,而且比較不會有實驗安全的顧慮,生物技術專家因而比較喜歡利用這些微生物生產這些神奇的物質。像是胰島素就是一種較小且簡單的蛋白質,當微生物被轉殖入正確的人類胰島素基因後,就可以產生人類的胰島素這些胰島素將可以治療糖尿病。但有些蛋白質太大這些微生物無法生產,比較麻煩的是,由於蛋白質在合成後還需要經過適當的堆疊與修飾,才能進行正常的作用,但在微生物本身細胞內就缺乏這些修飾的能力(因為微生物是原核生物),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供人類醫療用的蛋白質就必須在動物組織中製造。長久以來這些蛋白質來源有些是來自志願者的捐贈,例如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及其他物質,必須由捐血人捐出之後來純化之。
胰島素傳統的來源是從豬的胰臟純化,因為豬的胰島素與人的胰島素比較相像。
一般來說傷口見血,這些凝血因子會發揮作用,而平時因血液需要保持流動,這些凝血因子就不會發揮作用,這種凝血與流血的平衡是很複雜的。當一個人缺乏因子八會導致A型血友病,缺乏因子九則會導致B型血友病或是克氏症。AAT在肺部正常的功能是與另一個酵素彈性蛋白酶互相拮抗counteract。
彈性蛋白酶可使肺部肌肉持續收縮,但若彈性蛋白酶該停止時沒停止,就會使肺部組織受到侵襲,在纖維性囊腫以及肺氣腫的患者身上此彈性蛋白酶都無法正常作用。這種病潛在病因是因為患者AAT基因的缺損。
因此探討疾病不只是看表現,要深入看內因以及源頭。
人也是,探討為何隨機殺人,他的過去任何階段,那些時候是可以從中適當的介入幫忙,或是那些時候旁人要如何接住這樣一個墜落的人。從教育的源頭開始探討,才有意義。
志願者的捐贈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高Sir特別講場:感謝大家,高Sir榮獲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
由義務工作發展局及南華傳媒合辦,有義工界奧斯卡之稱的「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選舉」,於2020年1月29日舉行頒獎禮。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任暨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高松傑當選為香港傑出義工,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頒發獎座。
「香港傑出義工獎」兩年一屆,今次共選出七位香港傑出義工及兩個義工團隊,旨在肯定義工及義工團隊的卓越貢獻,表揚義工出色的表現及成就,提高社會人士對義務工作的認知和認同。
高松傑獲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提名,再經過初步審核及兩次由社會賢達組成的籌委會及評審委員會甄選後,獲選為香港傑出義工,以表揚推動義務工作的卓越貢獻和成就。
現從事音樂教育事業的高松傑參與義務工作20多年。年少時在單親家庭長大,曾因誤交損友染上賭癮,更因此妻離子散。就在想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聽到色士風吹奏的樂曲,停下來反省自己,改變了他的一生。因為一首歌救回自己生命,他決定學習色士風,從而開始他的音樂事業。
學習色士風的過程並不簡單,年幼時因貧窮無法報讀興趣班,讓他意識到社會的支援不足,基層兒童及青少年想要學習音樂變成一件困難的事。高先生因此與志同道合、熱愛音樂的年青人一起,於2015年成立了《音樂堂慈善基金》,協助推動藝術文化發展。他致力為基層兒童及青少年爭取平等學習音樂的機會,推動「音樂無界限音樂義教計劃」,為基層孩子義教音樂。他深信音樂的重點除「學習」外,更重要的是「實踐與回饋」,因此收集、整理及捐贈二手樂器予基層兒童及青少年,讓他們除了擁有學習音樂的機會外,更帶領他們一同參與義教義演,讓音樂與愛心傳揚開去,燃亮他人。
他表示:感謝一眾評審員對我們的認同,感謝提名人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先生、所有義工、家長、小朋友,特別是我的媽媽和天國生活的爸爸 。義務工作(志願者工作)把我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爛賭二重生,讓我的生命重燃了光彩,所以我二十多年也堅
持回餽社會。臨近新年穿著一身中山裝出席頒獎典禮,希望宣揚中國人「仁、義、禮、智、信」 的美德,人與人之間應互助互愛。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堅持推行義教。雖然無任何金錢得益,但是我們卻讓一群又一群可愛的小朋友成才,這是用錢買不到的。獎項也許只是一份認同,也是錦上添花。希望我的小故事能帶給為香港藝教育默默耕耘的每一個人一份鼓勵和支持。亦希望大家都可以把這份互助的精神去幫更多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就算只是小小的幫助,將會讓2020年的香港變得更加美好。所謂《平凡人實現平凡事,小小人物做小事》,祝大家新年快樂!
#男人幫大聯盟 #華記 #何志光 #黑超哥 #Man哥 #暴龍 #大衛Sir #冲san #馬池 #高Sir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請關注我YouTube 高松傑 - 小小人物做小事Jacky: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
志願者的捐贈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深圳博物館成立於1981年,現有歷史民俗館、古代藝術館和葉挺東江抗日遊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3處館址,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爲一體的大型總分館制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一、成立背景:-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981年8月,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赴深,會同深圳市圖書館等單位工作人員,在全市開展文物普查,並對部分遺址和古墓群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和徵集了大量文物。爲收藏、研究這些文物,展示深圳的曆史和文化,1981年10月17日,深圳市編制委員會批準設立深圳市經濟特區博物館,後更名爲深圳市博物館,2008年初改爲深圳博物館。
二、場館建設
1、古代藝術館-位於深南大道北側。1982年基建立項,並被列爲深圳市八大文化設施之一,重點建設。1988年11月建成開館。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4萬平方米,展樓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該館在20世紀80年代被譽爲國內最現代化的博物館,獲得“全國公共文化設施設計二等獎”,並被評爲“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曆史性建築”。2015年8月暫停開放,進行維修改造。
2、歷史民俗館-位於深圳市民中心A區。建築用地1.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2008年12月建成開館。展樓共3層,包括5個基本陳列和2個專題展廳,展覽面積1萬多平方米。地下一層爲文物庫房。此外,展樓還建有多功能報告廳、貴賓廳、茶社、紀念品商店等配套服務設施。
3、 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位於羅湖區南慶街13號,占地面積240平方米,建築面積794平方米。該舊址是深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劃歸深圳博物館管理,2017年12月完成改造並對外開放。
三、編制及職能-深圳博物館是隸屬于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的市財政撥款公益性事業單位。2004年11月,考古隊從博物館獨立,成立獨立法人單位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2010年1月,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劃歸深圳博物館。目前,館內設有部室13個。現有在編人員129人,其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1人。2014年底,深圳博物館建立理事會,成爲廣東最早實行理事會制度改革的博物館之一。深圳博物館的主要職能是收藏展覽文物、弘揚民族文化,具體職責包括:文物徵集、鑒定、登編、修複、複制、保管及陳列展覽,開展曆代文物、古代建築、古代藝術品、文物修複,深港地方史、民俗文化、博物館學及自然科學研究,考古發掘、文物宣傳出版等。
四、業務工作成果
1、文物收藏保護-深圳博物館藏品來自國家、省、市相關單位的調撥以及徵集和社會捐贈。現有各類文物藏品4萬多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5400多件套。收藏改革開放史實物資料6000多件,處於國內博物館前列。收藏的商周青銅器、陶瓷器、近現代書畫和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等處於省內先進水準。2015年,完成國家文物局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物證征藏試點第一階段工作,制定了征藏工作流程和標準導則,爲廣東省乃至全國博物館開展該項工作提供了經驗。深圳博物館有設備先進、設施齊全的文物保護實驗室,包括文物保護修複室、常規實驗室、儀器室、X射線探傷室、文物薰蒸消毒室等,總面積500多平方米。擁有國家可移動文物技術保護設計甲級資質,可移動文物修複一級資質,複制、拓印資質。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統,實行預防性保護與搶救性保護並重的措施,在該領域處於廣東省先進水準。每年開展大量文物保護修複工作。
2、陳列展覽
(1)基本陳列-深圳博物館曆史民俗館現有5個基本陳列。“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改革開放史”和“深圳民俗文化”系統展示了深圳的城市曆史及民俗文化,其中“深圳改革開放史”陳列開創了博物館徵集、收藏、研究、展示改革開放史文物的先河,成爲當代史陳列的典範,被評爲“第八屆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貝林先生捐贈世界野生動物標本展”展出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標本。正在進行改造的古代藝術館原有“館藏青銅器”、“館藏陶瓷器”、“館藏牌匾”、“野生動物”和“海洋生物”5大基本陳列,改造完成後將推出“館藏書畫精品展”、“館藏古代青銅器展”、“館藏古代陶瓷展”3大基本陳列。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目前有基本陳列《葉挺將軍與深圳》,集中展示了葉挺將軍的戎馬生涯和抗戰期間他與深圳的不解之緣,以及深圳地區艱苦卓絕的抗戰曆史。
(2)專題展覽與巡展-深圳博物館以“引大展、求精品、重品質”爲目標,以原創、引進、合作辦展等形式舉辦專題展覽900多個,年均20多個。曾展出四羊方尊、金縷玉衣、秦始皇兵馬俑、越王勾踐劍等國寶級文物,以及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印度、埃及等國家和地區的文物藝術精品。堅持“走出去”的辦展思路,組織館藏古代藝術精品、出土文物、民俗文物、近代文物等赴香港、澳門、北京等地20多家境內外著名博物館展出,“深圳改革開放史圖片展”赴北京、四川等全國10多個城市展出,影響遍及全國。此外,還積極組織流動展覽到基層社區、公園、學校、部隊、企業巡展。2016年,掛靠在深圳博物館的“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專業委員會”成立,20多家地市級以上博物館加入。
3、學術研究-深圳博物館是深圳市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在深圳地方史、改革開放史、深圳民俗文化、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課題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核,被列入國家可移動文物保護總項目庫。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動物標本製作和保存的環保安全新材料研究》通過驗收,共申請國家專利3項,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6篇,研製的標本防黴劑處於國內領先水準。此外,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等合建研究基地,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
4、文物調查與考古發掘-深圳博物館曾組織參與深圳市第一、第二次文物普查,發現衆多遺址,上報深圳市政府公佈3批共36處文物保護單位,主持對大鵬古城、南頭古城等古跡進行維修。組織對鹹頭嶺、大梅沙、小梅沙、赤灣、鶴地山、向南村、追樹嶺、疊石山、鐵仔山、屋背嶺等數十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廓清了深圳7000年文明史和城市發展脈絡。其中,屋背嶺商代遺址和鹹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先後被評爲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非遺宣傳保護-宣傳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重要職責。在宣傳方面,每年舉辦“歡樂鬧元宵”、“非遺進社區、進校園”、“文化遺産日”等展演展示活動20多場;組織非遺項目參加深圳文博會;拍攝大型專題紀錄片《鵬城遺韻》,在電視台播出。在非遺保護方面,積極開展非遺基礎理論研究,出版多本圖書;推動非遺項目申報國家、省、市級代表性名錄,全市現有市級以上名錄項目59項,其中國家級名錄項目7項、省級名錄24項;組織專家赴項目保護單位調研督查;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類比賽,獲省級以上獎項10多個;舉辦多場非遺保護工作座談會、研討會、培訓會;制定《深圳市非遺保護補助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使全市非遺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五、社會服務
1、參觀接待-深圳博物館是市民觀衆參觀學習、深圳市政府接待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貴賓及觀衆1000多萬人次。目前年觀衆量超過150萬人次,位居國內博物館前列。接待的貴賓有:江澤民、胡錦濤、李克強、溫家寶、劉延東、李源潮、汪洋、胡春華、尉健行、李嵐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前國務卿基辛格、秘魯總統藤森、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緬甸總統吳登盛等外國元首政要。深圳博物館已成爲展示深圳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視窗。近年榮獲廣東省博物館最佳導覽服務獎。
2、教育活動-深圳博物館堅持館內館外兩個陣地,爲市民大衆提供優質的文化教育活動。在館內舉辦“曆史文化大講堂”、“非遺手工坊”、“考古小作坊”、“繆斯少年體驗營”、“國際博物館日”、“環球自然日”、“小講解員培訓班”等品牌活動,每年100多場,使博物館成爲觀衆接受教育、享受高雅文化的殿堂。選派專家在市內外開設講座、培訓;編寫校本課程,深入全市大中小學校舉辦系列活動“博物館小講堂”。近年榮獲廣東省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社區服務獎、最佳宣傳推廣獎等獎項。
3、志願者工作-深圳博物館現有各類志願者2000多人,包括團體志願者隊伍11支,隊伍規模及素質處於國內博物館前列。在博物館和志願者自治管理委員會的引導下,深博志願者全面參與展覽講解、諮詢引導、展品看護、宣傳教育、活動支援等工作,每年參與服務6000多人次,2萬多小時,成爲深圳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
志願者的捐贈 在 GEMblo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CABCY Break Free! 拒絕欺凌面具彩繪活動
"You are not alone. You are Powerful! Live it. Show it. BREAK FREE!”
CABCY 拒絕欺凌聯盟慈善團體
這部短片的製作是集合了所有義工與志願者的鼎力相助下完成的。希望通過短片能讓所有遭受霸凌的受害者知道 “你並不孤獨,你不需要陷於被霸凌的沉寂中”。最強有力的信息是讓所有的受害者掙脫被霸凌的束縛,走出新的生活。同時也呼喻大家一起站出來,對他們施于援手和力量。你也可以參與其中,與CABCY一起籌集爲數新幣$500,000 的籌款,作爲維持CABCY繼續宣導,研究與設立更有效的宣導,干預與防止霸凌的方案和活動。
更多活動故事: http://www.cabcy.org.sg
More event stories: http://www.cabcy.org.sg
請給予CABCY最大的支持,慷慨解囊。請到www.giving.sg/cabcy/bully,進行捐贈。
This video is the product of volunteers who came together to create an audio visual message to victims of bullying to tell them that they are not alone and need not be trapped in silence about being bullied. It is a powerful message with a call for victims to step out and break free from being bullied. It is also a call to everyone to stand by them and lend their helping hand. You can also make a difference by helping CABCY raise S$500,000 to sustain the continual advocacy and intervention against bullying for children and youth in Singapore.
Give CABCY your generous support today by going to www.giving.sg/cabcy/bully and donate towards our campa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