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五倍券的規劃一日數變,先是堅持「民眾先付一千比較有參與感」,接著變成「約有九百萬人免付一千」,再變成「全民免付一千」的五千元消費券。
整個過程中,民進黨政府的決策隨著黨籍立委與總統的意志改弦更張,作為負責任的在野黨,時代力量鄭重呼籲執政黨,應審慎思考紓困振興政策的執行。
今天上午,時力黨團召開「紓困普發現金五千,發券振興特定產業」記者會,呼籲在考量今年疫情狀況重創內需產業及勞工經濟狀況之下,應採用發現金紓困及特定產業數位振興券方式為宜。
第一,為什麼去年發三倍券可以,今年發五倍券不行?
從經濟數據來看,2020年國內疫情控制得宜,主要受衝擊的產業,以 #觀光旅遊業和受全球邊境管制與經濟衝擊而影響的 #航空業及外銷導向產業 為主。
然而,今年從5月開始逐漸升溫的疫情,儘管外銷產業不受影響,內需產業卻受到相當嚴峻的衝擊。從幾個數字,就能看出今年的經濟情勢,與去年大不相同:
2021年6月失業率為4.8%,創下十年來的新高紀錄。而且,目前國內約有的57萬失業人口,還未包含無薪假的5、6萬人或被減薪的勞工。
7月的通貨膨脹率達1.95%,已經連續四個月在2%上下徘徊。
7月份的「痛苦指數」飆升到6.75%,創下8年來新高。
這些數據,從主計總處最新的經濟年增率展望,完全看不出來。
5.88%的成長率,得益於外銷出口的成長,卻無法反應內需產業受創嚴重的現實。
這告訴我們,今年的經濟情勢#內外有別、#差異受創,與去年大不相同。
第二,現在是振興階段還是紓困階段?
疫情高峰期間,政府推出的紓困4.0方案。整體而言仍有許多缺陷,在實際執行上造成相當多的漏洞,包括申請資格門檻、雇主轉發抵扣、業者名實不符導致勞工無法請領、新成立業者等問題。
時力已透過多次記者會,幫助相關業者或基層勞工發聲。
除了前述因為紓困制度漏洞無法領到補助者外,即便是有申請到政府紓困補助的,其中包括政府勒令停業給薪低於基本工資,雇主每個人頭只補助一萬元,受衝擊部分工時勞工、無一定雇主藝文工作者和司機也是只補助一萬元,若以三個月平均下來,每月大約才3300元,而衛福部的擴大急難紓困,甚至是以戶為單位,符合資格每戶也才補助1~3萬元。
顯然,紓困4.0不只漏洞百出,力道也嚴重不足。
對於這些產業、勞工及弱勢族群,當然需要更強力的紓困方案,也就是說,在目前紓困仍有遺漏且力度明顯不足的現況下,時力黨團認為,普發現金至少可以避免遺漏、補足力度、且不會讓人民產生因為紓困不均而有相對剝奪感。
紓困的遺漏與不足,就是為什麼,普發現金具有高度民意支持的原因。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昨日公布的線上民調,更有高達九成民眾支持普發現金。
因此,現在需要的是振興1.0,還是紓困5.0,答案是很明確的。
如果政府至今的紓困政策,沒辦法讓有需要的對象,都能領到相應的紓困補助,那麼普發現金,寧願多發也不要有遺漏,就會變成民心所向。
現在做,雖然有些晚了,但仍是民眾的及時雨。停留在紓困還是振興的名詞之爭,並沒有辦法回應民眾的需要。
第三,從振興的角度,為什麼發現金仍舊優於發券?
我們必須很負責任地說,去年發放振興券與特定產業振興優惠券的效果,是相當不錯的,但其中仍顯露出「發券」的幾個問題,值得在思考發「五倍券」還是「發現金」時審慎考量。
首先,去年發放的三倍券中,總編列預算為510億元,其中22.65億元為其成本支出,佔總預算約4%,包含印刷費、行政、行銷宣傳、會計師查核、與相關業務費用,帶來約一千億的經濟效益。
倘若今年發放五倍券,恐將再耗資超過25億,並造成相當可觀的資源浪費,如印刷之紙張、後段運輸與發放。
這些成本並未對基層勞工帶來經濟效益,反造成成本上、行政手續上更大的負擔。
其次,若為五倍券,預設最低面額仍為兩百元,仍會再再面臨路邊的小攤販或小店家找零問題,讓民眾無意願透過振興券支持小店家。
另一方面,小店家更擔心害怕收取到偽造的振興券,使他們也無太大意願收取,因此對許多小攤販而言,恐怕並無太多實質效益。
第三,若為五千元的五倍券,勢必會增加高面額券數,例如千元的面額。同樣會造成找零困難,又或是找錢須控制在200的面額上,間接改變、導引民眾的消費行為,往購買高單價的商品移動,排擠到最需要振興的小攤商與小店家。
根據以上幾點,民進黨政府應傾聽民意與在野黨的意見,謹慎思考該如何調整紓困振興的措施。千萬不要忽略今年與去年經濟情勢的重大差異,一意孤行,不願及時修正錯誤。
第四,我們的主張:
時代力量黨團主張,紓困5.0應普發現金,搭配發行數位券振興特定產業。
首先,應該視疫情發展狀況,適時發放現金。
其次,針對特定產業發放振興券,例如去年的動滋券、農遊券、藝fun券等。
當然,65歲以上民眾,或偏鄉地區居民,可規劃少量紙本券別,透過地方公所發放實體紙本券,以均衡發各地發展,實質照顧到每個民眾。
以上,是我們對於新一波紓困振興的主張。
今日行政院應會提出相關振興規劃與配套措施,建議執政黨應謹慎考量上述所提出的考量與建議。
此外,新公布的振興規劃,也應清楚向民眾交代,該筆預算將耗資多少的行政成本,以及其預期達到的效益或GDP成長率為何?誰又該為此振興計畫負起政治責任?
再次呼籲,無論中央地方政府相關部會,都應積極檢視過去紓困方案的不足,及時修正紓困方案,「紓困普發現金五千,發券振興特定產業」,扶持台灣受衝擊的民生經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全新單元《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
志 超 2021 展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選擇適合的愛】
關於愛,我們都有一個衡量,關於親情,關於友情、關於愛情、關於各式各樣關係的愛,每一種,我們都有自己的判斷與作法。
這沒有對錯,只是單單的顯示出我們每個人對「愛」的觀點及採取的行動不同而已。
對於背叛者,我們慣於以恨來對待,用意在於保護自己,何錯之有?
對於長年暴力相向的伴侶,我們以逃離或冷漠來回應,這也是保護自己,何錯之有?
對於成年的孩子粗暴的感情與金錢勒索,我們斷絕法律上的關係,這也是保護彼此,何錯之有?
關於愛,無論我們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回應,我想說的是,「於我們而言,絕對都是對的事」,因為我們才是那個最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的人。
不同關係的愛,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有不同的作法與判斷。
但,也因為太過理解自己,久而久之我們也成為最傷害自己之人。
環顧過去,我們所選擇的愛的方式,是否讓我們感覺幸福?
展望未來,我們是否還要以這樣的方式繼續活著?
讓我們以此來檢視我們的愛,是否為理想(符合自己想要)之愛吧!
曾經,我的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國中時期便遭逢她最敬愛的父親過世,從此她墜入黑暗之中,歷經了長年的憂鬱侵襲,我與她相遇時,她已然從黑暗的時光中稍稍走出陰霾。
朋友從不回顧那段時光的歲月,亦不和那時期的同學交談,為了處理她內心深處的痛,她在她的內心深處,她選擇將那段時光,硬生生的拔除,不去回想、不去碰觸、不去談論、不去看見。
朋友笑起來的時候燦爛開朗,但她不願任何人碰觸她失去父親的傷痛。
走過歲月,朋友看起來沒事了,但她知道我也知道,傷痛一直在那兒,始終沒有復原過,而她選擇背過身去不看它。
朋友曾說:死亡就是死了,永遠的不見,過去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別跟我說什麼死者有靈,來世可見這種話,死亡代表煙消雲散。
朋友這番話說完,我感覺她陷入深深的絕望與黑暗之中。
這是朋友對待父親之愛的方式,她以此方式活著,固執的守著她的觀點與信念,痛苦而無法自拔。
過去的我未曾想過要撼動朋友對於愛的形式,一部分乃尊重她的個人意志,一部分也因她從未表達過想改變,因此她始終以疏離而又充滿了痛苦的方式,紀念她與父親的愛。
這是朋友的親情之愛,亦是她選擇下的愛的方式。
過去,我對待關係中的愛,經常以痛苦、憤怒、仇恨、自責來表現。
由於母親自小的離家,讓我害怕他人從關係中離去,因此面對朋友的友情之愛,我總特別討好,希望他們因此喜歡我,回應我的愛。
過去,遭男友背叛時,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一年的時光,我以自責與痛苦,連結這份愛而無法自拔。
和曾經是要好朋友的友情因彼此認知不同,朋友負氣離去之後,竟也帶走我們之間的共同朋友,讓我嚐盡孤單與被遺棄之感。
愛,在遭遇背叛與離棄之後,還存在嗎?
那些曾經得到又失去的愛,讓我痛苦極了,對於這樣的方式,我深刻的明白,這並不是我想要的愛。
漸漸的,我領悟了我想要的愛,是超越關係,超越時間與空間,只要我願意,愛就能永遠延續的方式。
我想要的愛,必定不是讓我活於痛苦之中,而必是能讓我與幸福為伍,那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愛。
2015年底,我的父親在聖誕節之前遠行了,我從錯愕的震驚中醒來,我開始細細的回想過去與父親的點點滴滴,往日的時光,彷彿一部老舊的紀錄片,在我腦海裡開始播放起來。
我想起父親在元宵節為我用油罐扎出燈籠的愛;想起父親每日忙碌於廚房煮飯之愛,想起
國中時的某年過年,我和父親一起守歲,無聊的我們兩,因為哥哥們都出去玩了,顯得特別寂靜。突然我跟父親說「來拍照吧!過年要有喜氣,見紅會發大財,老爹你把一百元的紅鈔拿出來攤成扇子形狀,我幫你拍張富貴大老爺在算錢的照片吧!」
那時父親應該也是無聊了,玩心大起,配合著我的要求,穿著棉襖,翹著二郎腿,就著一展檯燈,攤開一疊紅色百元鈔票,那豪氣的土樣,笑壞了我和父親自己。
愛的暖流在畫面播放之後穿透了我,那不是緬懷的傷心,也不是懊惱的後悔,而是一種沈靜凝斂的幽長之愛,在我心裡發著晢晢之光,我能感覺到父親隨著過去的愛,依然存在,未曾離開。
只要我願意,我始終在父親慈藹的愛裡。
這是我的選擇。
從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不管我有沒有選擇,我都會就我挑選的愛裡活著,因為過去的觀點將會主導者我們去選擇。我已經厭倦了以恨、以憂傷、以憤怒回應愛的日子,過去我以為那是保護自己,實際上卻是一次次的受著傷。
我因為不願意再以痛苦的方式活著,所以決定選擇愛的方式,這無關乎對錯,只關乎選擇,我想活在愛裡,於是我祝福遠去的朋友能找到比我更適合擔任她的朋友與她為伍。因為想活在愛裡,於是我明白背叛的戀人雖然背叛了我,卻是忠於他自己的想望,他曾對我的愛,已經永恆的給了我,不會消失,而我也祝福他能去追求他自己的愛。因為想與永遠的與父親的慈愛為伍,於是每一次回憶,於我而言都是愛的再生,使我一次又一次的在愛裡滋長。
漸漸的,我懂得真正愛自己。
想讓自己寬廣的活在幸福中,必寬廣的善待他人,珍惜彼此的愛,此為真正的愛,不限制於時間、空間和關係之中,凌駕一切之上。
許多人問我,該如何愛自己,這是我愛自己的方式。
如果你們願意,也可以開始選擇你想要的愛的方式,只要選擇。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志 超 2021 展望 在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612,兩週年。回憶,好多人寫咗。志氣bite,好多人講咗。
反思,對前路展望,同樣需要。我有三點想講。
1. 首先,想講無知同謙卑。
1.1 嚟到呢個階段,打壓越嚟越嚴重,所以好多人同事會必然變得地下化。
1.2 地下化的後果,就係好多事情變得不能明言。可能坐響你對面嗰個人,坐過監,又或者隨時會俾人拉去坐監。你唔會知,因為佢唔會無端端同你講。
1.3 如是者,第一個需要嘅改變,係唔好對任何人同事輕易作出任何判斷。
1.4 無大台,人人都是參與者,大家慣咗有嗰句講嗰句。但時勢改變,唔收口,會傷害人。特別係人人都受過傷,你又唔知人哋受過幾大傷,唔覺意可能插咗人一刀。講好齊上齊落,就要收口,認清自己可能的無知,然後謙卑。
1.5 呢樣嘢我知道好違反網上特別係KOL邏輯。有啲人去到呢個時勢都仲吓吓聲大大同你講佢幾勁的話,唯有避開佢,唔好跟紅頂白一齊唱,已經功德無量。
1.6 一個好實際嘅應用:今時今日,唔好問人諗唔諗住走。可能人哋搞緊,但唔知搞唔搞得成,又或者未公開得,又或者想走走唔到⋯⋯你隨口問一句,同迫人講大話冇乜分別。
1.7 同樣道理,家家有本難諗的經,唔好隨意判斷人哋走同留嘅決定,以及相關的掙扎,呢點應該係2021年香港人嘅基本禮儀。可能人哋都掙扎得好辛苦,但係佢冇可能亦冇責任解俾你聽。
1.8 你可以做嘅,係睇吓有咩實際嘅嘢幫手(咦呢張表我填過我教你填啦),而唔係對人本身作出判斷(嘩你咁都驚話要走乜你咁無骨氣)。
2. 第二點,係思考要拉闊,特別係國際想像。
2.1 去到今日,我諗冇人會再覺得香港嘅問題只源於香港境內,亦唔可能以為搵個安全套笠住香港就可以一勞永逸偏安一角。香港嘅苦難,係人類文明去到呢個位,好多好多個力量交集而成,香港咁橋成為咗一個觸發點。你可以話係香港嘅不幸,但反過嚟睇亦可以話香港好彩。
2.2 因為香港嘅問題唔係純粹香港嘅事,所以單純地諗「贏返香港」而唔去諗各種超越香港嘅力量,有少少不切實際。
2.3 呢個覺悟會引伸出兩點。首先,我哋愛香港,但我哋唔可能純粹香港本位咁樣去睇呢個世界:直接幫到香港嘅就恩人,唔直接幫嘅就仇人,總之香港最慘,要成個世界圍住香港轉⋯⋯不,咁樣諗唔單止冇幫助,亦都對應唔到香港所處的現實。
2.4 反過嚟,如果我哋肯反轉嚟睇,呢個世界上面任何對專制嘅反抗,其實都係某程度上為未來香港的重生提供土壤。至於咩為之專制,咩為之反抗,要以當時當地的脈絡去理解,我哋唔可以假設自己一眼就見到,唔會有人咁叻。過咗呢個心理關口,香港人,無論響香港定響其他地方,都大把嘢值得做。
2.5 同一道理,響香港都一樣。香港本身都有好多其他問題,有壓迫,有反抗。串連呢啲反抗,就算佢哋表面上好似同場運動冇直接關係,亦都重要。重複多一次:我哋面對嘅係一張棉棉密密嘅網,冇話打贏一個終極大佬就會爆機,我哋要先離開呢種想法。
3. 第三點,係綜合上面兩點,去講一講付出。
3.1 因為大家都唔知大家背負住幾多,所以大家都唔應該批判對方付出咗幾多。換言之:唔好鬥黃。
3.2 你覺得有人更值得大家嘅支持,你咪講出嚟囉;但咁唔等同批評另一個人唔值得大家嘅支持。一個正、一個反,我估大家識得分。
3.3 亦因為大家都唔知大家背負幾多,所以其實真係要主動啲關心鎂光燈以外嘅人:無論響香港定外地。坐緊嘅、坐完嘅、流亡嘅、走唔到嘅⋯⋯一諗到呢啲位,就知道仲有大把嘢要做。世界大局一時三刻未必改變到,但讓已經付出的人感到受尊重,呢點好實在可以做得出影響。
3.4 人有情緒,好正常。不過情緒亦有後面的邏輯,好多人會想辦法挑動,左右我哋嘅思考。要諗得闊一啲,有時就要拋開即時嘅情緒,退後一步睇。
3.5 例如當你見到一個受害者,你當然可以選擇翻箱倒籠睇吓佢以前有冇幫過你,先決定你要幫佢定恥笑佢。但係如果你係純粹目標為本,你就唔會諗咁多。你只會諗,好簡單,多一個盟友,好過多一個敵人。盡可能爭取所有可以爭取的對像,團結大多數,分化孤立打擊一小撮,毛澤東這個思考高度到今日仍然適用。
3.6 呢種包容嘅能力,都係一種付出。鬥黃的問題,是把付出的思考限制,然後以量比併,鬥慘。但是這個世界明明無限複雜;付出,應該有好多種,而且越多越好。
兩年了,大家都付出咗好多,唔易。為咗令呢啲付出唔好白費,互相創造一個良好嘅環境大家一齊捱落去,至關重要。以上少少諗法,我都唔肯定自己無時無刻都做得到,不過起碼可以當個目標。
志 超 2021 展望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全新單元《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1269.HK)之投資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另外曾於香港著名投資銀行主管資本市場部門業務,包括星展亞洲以及招商證券。企業管理方面,蕭先生曾任職越秀集團資本經營部副總經理,參與2005 年全球首個中國房託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HK)的上市工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專家、並出任越秀集團的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
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獲得國際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獲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深造,取得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頒發之金融碩士學位。
【第10集主題:如何維護市值?】 00:00
00:20 如何維護市值?
03:33 新股上市為何插水?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開創富足自由人生!
======================================================
【蕭少滔著作推介】
➤ 全球有租收—善用REITs靈活投資優質物業:https://bit.ly/2YsPo2B
➤ 世代之戰:https://bit.ly/3nGx9Ry
======================================================
【2020年12月活動 現正開放報名】
➤ 曾淵滄2021大市前瞻及倍升股票投資策略分享會Live(?12月13日或之前報讀享有早鳥價優惠)
https://bit.ly/37s4KXO
【分享會內容】
✏️展望2021年宏觀經濟及全球大市的前景
✏️在中美兩強政治局勢及後新冠疫情時勢下找出必升增長股
✏️點評明星IPO新股
✏️長勝收息股再配置策略
✏️如何防避地雷股
======================================================
【更多推薦影片】
➤ 價值投資如何達成財務自由? | 嘉賓:簡志健(紅猴)、洪龍荃:https://youtu.be/-KM-G9IdblE
➤ 剖析2021年必看3大版塊 | 嘉賓:黃國英:https://youtu.be/1Um50RmXyEE
➤ 新書揭視中國債務危機 | 嘉賓:張化橋:https://youtu.be/7gDzIgHFd6M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C...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致富解碼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蕭少滔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r7SuXr52Jw/hqdefault.jpg)
志 超 2021 展望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全新單元《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1269.HK)之投資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另外曾於香港著名投資銀行主管資本市場部門業務,包括星展亞洲以及招商證券。企業管理方面,蕭先生曾任職越秀集團資本經營部副總經理,參與2005 年全球首個中國房託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HK)的上市工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專家、並出任越秀集團的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
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獲得國際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獲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深造,取得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頒發之金融碩士學位。
【第9集主題:iBanker 如何銷售上市股份?】
00:36 如何銷售上市股份?
01:16 如何向國際投資者銷售?
04:08 如何與散戶銷售?
04:52 是否回撥越多越好?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開創富足自由人生!
======================================================
【蕭少滔著作推介】
➤ 全球有租收—善用REITs靈活投資優質物業:https://bit.ly/2YsPo2B
➤ 世代之戰:https://bit.ly/3nGx9Ry
======================================================
【2020年12月活動 現正開放報名】
➤ 曾淵滄2021大市前瞻及倍升股票投資策略分享會Live(?12月13日或之前報讀享有早鳥價優惠)
https://bit.ly/37s4KXO
【分享會內容】
✏️展望2021年宏觀經濟及全球大市的前景
✏️在中美兩強政治局勢及後新冠疫情時勢下找出必升增長股
✏️點評明星IPO新股
✏️長勝收息股再配置策略
✏️如何防避地雷股
======================================================
【更多推薦影片】
➤ 價值投資如何達成財務自由? | 嘉賓:簡志健(紅猴)、洪龍荃:https://youtu.be/-KM-G9IdblE
➤ 剖析2021年必看3大版塊 | 嘉賓:黃國英:https://youtu.be/1Um50RmXyEE
➤ 新書揭視中國債務危機 | 嘉賓:張化橋:https://youtu.be/7gDzIgHFd6M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C...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致富解碼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蕭少滔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U_3hXUgUp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