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紐約時報
*【拜登簽署短期支出法案 以免美政府停擺】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短期支出法案,避免了美政府因缺少資金在9月30日午夜停擺的局面。當天早些時候,這項支出法案分別以65票贊成、35票反對以及254票贊成、17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在美國會參議院、眾議院獲得通過。這項短期支出法案將支持美國政府維持運營到12月3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30/us/politics/senate-spending-bill-government-shutdown.html
*【參議院採取行動推進一項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的法案,引發與共和黨的另一次衝突】
參議院週四採取了第一個程序性步驟,以推進一項獨立法案,該法案將在 2022 年12月之前取消聯邦借款的法定限額,儘管在共和黨的阻撓議案中幾乎肯定會失敗。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30/us/politics/senate-debt-ceiling.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一項新調查發現,與7月份相比,9月中旬願意為孩子接種疫苗的父母更多,這一轉變,因Delta在學校高度傳播,造成住院和死亡激增所致。
#美國司法部表示,正在追訴州長 Greg Abbott禁止在該州學校戴口罩的禁令。
該部門正在審理一項訴訟案,稱該禁令侵犯了殘疾學生的權利,如果阻止學生安全地去學校上課,那必須為他們提供虛擬學習的選擇。
#大多數非洲國家未能實現為其 10% 的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
#授權後近兩個月,泰森食品 91% 的員工都接種了疫苗。
#根據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份新報告,如果在未來幾週內放鬆對 Covid-19 的限制,疫苗接種覆蓋率不足的歐洲國家,很可能會出現新的冠狀病毒病例和死亡人數激增的情況。
#研究發現同時接種流感和 Covid 疫苗沒有任何問題。隨著流感季節的到來,這些結果對於緊張的醫護人員來說是個好消息。
#在描述“影響美國公立學校的危機”時,一個代表數萬名學校董事會成員的團體,敦促拜登總統採取行動,保護他們免受反對戴口罩民眾的威脅和暴力。
#曾經落後於疫苗接種的亞洲現在加快了接種速度。日本、馬來西亞每100人接種的疫苗劑量方面領先於美國。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30/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s?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命令正在發揮作用”:雇主的最後通牒提高了疫苗接種率】
加州要求所有醫護人員接種冠狀病毒疫苗,主要衛生系統報告稱,種率提高到 90%以上。紐約本週開始強制數千名醫院和療養院工作人員接種疫苗。在幾家大公司,高管們報告說,在增加要求後,疫苗接種率激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30/us/california-vaccine-mandate-health-care.html
*【岸田文雄料將成為日本下任首相,競選期間對華立場強硬】
隨著中國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朝鮮又開始試射彈道導彈,岸田文雄面臨著該地區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臺灣正在尋求加入日本參與談判的一項多邊貿易協定,而岸田文雄可能需要在不激怒中國的情況下,就接受這個自治島嶼的問題幫助制定決策。作為前外相,岸田文雄可能更容易管理國際事務。大多數分析人士預計,他將與美國保持牢固的關係,並繼續加強與澳洲和印度的聯盟,以建立對抗中國的壁壘。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10930/japan-fumio-kishida/
*【朝鮮繼續進行一系列導彈試驗】
朝鮮表示,測試了一種新的防空導彈,這是本週的第二次導彈測試,也是今年的第七次,表明該國正在加大武器開發力度。近年來,朝鮮對美國向韓國出售尖端武器,尤其是F-35戰機一事深感不滿,稱這加劇了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迫使朝鮮建立自己的戰爭威懾力,包括核武庫。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30/world/asia/north-korea-missile-tests.html
同時也有85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都市發展局、地政局(9/27)】 #南崁地區都市計畫文高二用地 今天首先以南崁地區都市計畫中的「文高二」用地,來請教都發局,南崁地區都市計畫的範圍包刮蘆竹區的南崁,以及桃園區的大檜溪、藝文特區等區塊,是過去人口成長快速的區域,而文高用地目前僅有一處南崁高中(註1),若文高二用地...
快必立場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應對「後疫情時代」,台灣也該有「後防疫戰略」的再思考💡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一年多,影響世界貿易與正常生活甚鉅,近期許多國家(如新加坡、丹麥、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由於疫苗二劑高覆蓋率與其他配套措施,逐步推動「與病毒共存」防疫策略,試圖在多變的後疫情時代為重返正常生活找尋新的出路。
9月22日,我在立法院質詢蘇貞昌院長時曾提問,以目前台灣的國家級防疫戰略,對於「病毒零容忍」和「與病毒共存」方式的看法為何?
當時蘇貞昌院長回答,「零容忍是目標,但是以變種之快、全世界疫情嚴峻程度,未來在控制情形下,#可能與病毒共存,這跟疫苗效性、覆蓋率等發展都有關。」不過,兩劑覆蓋率達八成、啟動放寬措施的新加坡,近兩日都出現單日暴增千例以上感染的情況,讓我們有更多反思、完善防疫策略的空間。
不料,當新聞報導新加坡的情況時,有網友找出當時我質詢蘇院長的談話,斷章取義地批評我曾提問「與病毒共存」策略,開嗆要我「可以閉嘴了嗎?」
我想,大家都是為了防疫、為了保護台灣,我不會特別與這位網友計較,但更不會就此閉口不言。相反地,我想利用這個機會特別回應與說明質詢內容:
1⃣️「與病毒共存」絕對不是要撤守、放病毒進來,而是在提升疫苗第二劑覆蓋率到達七、八成之後,思考是否有適度放寬解封的空間。我們在問的,是政府防疫策略和政策時程的決策,這是位居行政院和指揮中心高位,必須為國人負責任擬定之戰略。
在放寬之前,疫苗二劑覆蓋率目標何時達成,當然是必要前提。
請相關言論切勿誤導大眾 ⚠️ 我完全不贊成在還未提高疫苗覆蓋率前,就採行與病毒共存策略,在國人手無寸鐵情況下放病毒進來。
2⃣️ 當新加坡第二劑覆蓋率超過八成,我們台灣目前不到一成 (9/27,9.43%)。身為立法院民意代表一員,我們難道不應該監督台灣疫苗二劑覆蓋率何時可以達標?未來適度放寬經濟活動之標準又該如何設定?
當其他國家的政府,能勇於對國人提出相關時程的承諾,我們的行政院或指揮中心又為何不能明確回答這關乎防疫核心戰略的問題?
3⃣️ 疫苗打第二劑的重點除了增加保護力,更在於可以降低重症死亡率。參考國外研究案例:打二劑降到0.9%,一劑降到5.1%、0劑約是6.7%。
其他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的前提,是要先提升第二劑覆蓋率,再適度解封開放以挽救經濟、恢復正常生活。在疫苗協助重症死亡率下降的情況下,也才能夠確保醫療資源的運用不致崩潰。
這些戰略都是環環相扣的。
4⃣️《紐約時報》的COVID專題報導也在九月中更新指出,#世界可能需要學習與病毒共存:「專家認為,新冠疫情變化太快,新的變異株更具傳染性、太容易傳播,而疫苗接種進展太慢,導致群體免疫很難儘速實現。
這意味著,如果新冠病毒繼續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肆虐,它很可能會成為地方性流行病,這是一種 #永遠存在的威脅。」
台灣對此的準備與思考在哪裡?
5⃣️ 我們更應該反向思考,當新加坡二劑覆蓋率突破八成,適度解封後都還日確診破千甚至破兩千,如果依照9/22陳部長當時所說一劑達六成覆蓋率即考慮開放,會不會後續問題更大?(今日陳部長已改口:覆蓋率「再高一點」才降級。但,再高一點,是多高?)
疫情措施開放的尺度與時間點,防疫與民生、經貿的平衡,不正是需要反覆深入探討,才能接近最好的答案嗎?我在質詢台上所準備的問題,是基於科學研究和國外經驗案例,反思及請教蘇院長我們的國家級防疫戰略,很可惜,當時我並未得到行政院對於目標和期程設定上明確的回答。
陳時中部長今日受訪時說,希望 #政治不要凌駕於專業,我非常認同。也希望部分網友或媒體勿因政治立場不同,而斷章取義了我的質詢內容。
一起認真防疫,一起守護家園,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有可以做到的事。
#面臨後疫情時代的台灣
#準備更好更縝密的後疫情戰略 💪🏻
快必立場 在 紀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幾天在整理幾篇期刊,其中一篇講到不認同實務上發展出來的超法規補強法則。
不認同的理由,除了沒有類推的基礎、類型恣意以外,另外一點,沒參與過實務的同學或剛考上的律師,我想只能用背的,無法體會。
也就是這樣的適用,等同解除了某個程度的法院調查義務。
一個性侵案件裡,幼童的證言,如果是有受到成人的影響,在法院澄清義務概念下,當然要去調查如何的受影響。否則就有可能落入應調查未調查之違法。但如果調查完而確認沒有受到不良的影響,並可以依該證詞確信被告犯罪,在不需要超法規補強法則下,就能判處被告有罪。
但使用超法規補強法則後,該名幼童的證詞如果沒有補強證據,在法官的立場,根本不用再去調查上述是否受到影響,依照這個法則的數學公式,無罪判決。
這樣的適用對於發現真實,或許反而是個妨礙。
簡單來說,在解決事情的手段上,大家選擇了不同的途徑。這其實才是學法律好玩的地方。
只不過,在沒有一定累積程度的實務經驗下,學習這種東西,99%的學生沒有意義,因為只能死背。
要提高律師、司法官水準,考個超好笑的法學倫理能解決事情嗎?何時才能夠大學部取消法律系,何時才能落實必須要一定實務經驗才能轉任法官?
從我踏入台北上大學開始,就不斷聽到司法改革,這麽久過去了,整個司改的決心,難道只能拿出國民法官?人本身的改革呢?
回想當年在大學的法扶,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狗屁亂講一通。絕大部分大學部的法扶,頂多只能去事務所當觀察員的角色。實體法,訴訟法都是背的。
教師節那天看完文章,居然有點失落感。趁著心裡還有靠爸靠爸的心情趕快寫出來。
另外,教師節那天你應該沒去殺當初教你死背的老師吧。算了,大家都沒勇氣。
近期唯二高興的是,猴子參完展回來了。還有,要出新年度讀書會很活的考題了。
快必立場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都市發展局、地政局(9/27)】
#南崁地區都市計畫文高二用地
今天首先以南崁地區都市計畫中的「文高二」用地,來請教都發局,南崁地區都市計畫的範圍包刮蘆竹區的南崁,以及桃園區的大檜溪、藝文特區等區塊,是過去人口成長快速的區域,而文高用地目前僅有一處南崁高中(註1),若文高二用地市府持續朝解編方向進行,是否會忽視未來長期的就讀需求?
都發局長則稱,學校用地的解編,都有經過教育局的評估,透過解編將徵收不易,或沒有需求的公保地解套,還地於民也是一個做法。但智翔必須強調,過去十年文高二雖沒有發展為高中,但不代表未來沒有需求,且解編後若變成其他商業/住宅用途,也許再度刺激人口成長,反而增加就讀需求。
若都發局有其他考量,持續朝解編方向進行,是否有規劃其他學校用地的方案?如果需要教育局再次評估,我們可以在這個會期中來討論解決,畢竟人口的成長可以預期,未來加上經國重劃區與捷運綠線,學校用地的解編茲事體大,得審慎面對。
註1:南崁高中原為文小用地(文小三),經通盤檢討後改為文高用地(文高三),原文高一用地則因故改為文小用地(文小十九)。
#中油煉油廠遷廠
再來則是中油煉油廠的老問題,諸多問題、方案的阻礙與時程規劃,先前也都與都發局討論許多,本會期想再次詢問,都發局有沒有新的想法?
局長也坦言,以目前中油的覓地難尋,加上北部供油佔比的重大價值,現有的土地恐怕都無法達成需求,需要新的土地來容納煉油廠可能得走填海造陸一途,這是長期規劃,所以得寫進國土計畫。而經濟部對於遷廠也許沒有時程表,但以桃園市都發局的立場,還是會提出都市計畫變更。
智翔認為,桃園區未來的發展,牽涉從工商重地翻轉為更全面的發展關鍵,可能就在煉油廠這塊用地,也期望都發局繼續堅守立場,繼續向經濟部與中油溝通、爭取。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qTLGXbPOGQ4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快必立場 在 原子邦妮 AstroBun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屬於這個夏末的穿腦式呢喃
在憤世忌俗的戲謔下
厭世風格的最佳療癒
這個星球上總有不同的故事
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盡相同
在某個短暫的時間交疊後
也許就必須航向不同的軌道
該說再見時
就該勇敢地離去
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小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很多人覺得這是自以為優越的表現
但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一句話呀
2021年原子邦妮單曲首發 【難道只有我覺得】
♫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 https://RockRecordsCo.lnk.to/IsItJustMe
歌曲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他現在完全變了一個人嗎?」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會難過嗎?」
靜的淚水在我面前滾滾留下,她剛和男友鬧了分手,於是我頂著明天要在圓形劇場彩排的巨大壓力聽她哭訴,沒有辦法,誰叫她是我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呢。
靜的男友「K」,到後來也算是變成我和男友的好朋友了。大約在七年前,K頂著歐洲音樂名校高材生的名頭回到台灣,幾乎是空降似的加入了我們的樂團擔任首席樂手。他們兩是在美國相識相戀的,靜早他幾年回台,再加上身為音樂世家的獨生女,父親是知名男高音,母親是鋼琴家,K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是女高音界的新生代一姊了。K雖然很受矚目,在樂團中得了一席之地,但論資歷年齡,還是必須意思一下的當個幾年被呼來喝去的菜鳥。
K可受不了這個氣,他一身才華,白手起家,靠著獎學金到歐洲唸書,幾次聚會,趁著靜喝醉睡著了,他曾向我和男朋友透露過,他走到現在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有顯赫家世傍身的靜危機感完全不同。同樣身家平平的我們點點頭對他表示理解。
「你們不覺得,靜太耀眼了,在她旁邊實在有時候會累的。」K用手擠著眉頭苦著臉道。
男友眼見情勢不對,拼命在桌底下捏我的大腿。
於是我趕忙堆著俏皮的笑容說:「沒辦法,誰叫靜可愛嘛~」我可沒說錯,靜在圈內甜姐兒的稱號可是人人認可的。
「是是是~」K總算這回不是苦笑,是真心笑了起來。
當時的他,畢竟還是蕩漾著熱戀期的青澀甜蜜。
因為幾次的四人聚會和出遊,再加上我們三人除了靜,都身在同一樂團,自然也變得熟稔親密,時不時交換音樂聆聽心得,一同出遊,K也時常分享給我們很多在歐洲學習到的技術,讓我們瞬間也有種高一層次的優越感。我們也很喜歡K這個新朋友,他處事不同於一般人,頗具西洋風範,少了柔善扭捏,說話直爽率真,才情洋溢充滿抱負就更不在話下,我們都覺得他倆非常般配,然而這幾年,我們倒是沒少當他們的感情問題的排解人。
從一開始單純的K抱怨靜很累人,總是高高在上什麼都不懂,以及靜抱怨K總是不解風情,到後來似乎是到了旁人也難以置喙的狀況。
那一天,K陪著靜還有她的父母一同出席聚會後,K一個人來到我跟男友同住的小公寓裡。
K一把扯下靜幫他挑選的酒紅色領帶扔在沙發上。
「我真的很受不了他們家,究竟為什麼一天到晚講話要目中無人,好像我多高攀了他們家似的,一家人高來高去自以為貴族,拜託現在21世紀了好嗎,還以為中古世紀?」他一屁股坐下,順手喝了我們開到一半的威士忌。
幾輪下來兩個男生酩酊大醉,剩下我還清醒,正在收拾杯盤之餘,K忽然捉住我的手大聲道:「死老頭給我看著,我一定會功成名就,到時候再來看看是誰高攀誰。」說完在沙發上倒頭就睡了。
大概是以那天為分水嶺,之後的K開始接各種工作,原本樂團的工作也做,也開始尬團,沒天沒夜的工作著,靜三天兩頭來哭訴K都沒時間陪她。甚至有一天,K「週轉」不過來,於是打了電話給男友請他代打,大家都那麼好的交情,男友當然二話不說答應了。我還為這事不高興了幾天,畢竟K的彈奏是我男友不擅長的,曲目也不是那麼熟悉,為此男友熬了三個星期的夜。
就在準備幫K演出的前兩天,男友接到K的來電。
「誒~那個,我後來時間OK了,那你還有要去演嗎?」男友電話開著擴音,我頓時瞪圓了眼睛,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好要找我男友幫他去演一天,現在臨時又說不用了的意思?我還來不及開口,好好先生的男友倒是先回他了:
「ㄜ...既然你時間OK,我沒有一定要去啊。」男友支支吾吾應著。
「OK,那謝啦,這次我自己演OK,那我先準備啦,掰掰,改天再聚。」
為此我念了男友很久,他自己幫忙熬夜練了三星期不說,還推掉幾場演出。
「沒辦法啊,他都開口了,我也不好硬要去啊。」男友嘟囔著。
「他都好意思開口,你又有什麼不好意思!?」我氣極語塞。
「他變了,我覺得。」我說。
然而早已累極的男友如釋重負般早已沉沉睡去,毫無回應。
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仍是常聚會,但是K卻越來越少出現,靜總是一個人來跟我們喝到天亮。K似乎在思考著離開我們的樂團,因為我們的樂團比較傳統演出也偏制式化,場地也很固定。但是每次看到淚眼汪汪的靜,最後通常還是以「我會再想想。」結束這個話題。
一切看似如常。而始料未及的一天就這樣發生了。
那一天,我們的樂團正在準備大型演出排練,身為理事長之一的靜的父親來到現場,將K前一陣子精心推薦給樂團在歐洲採用的新編曲形式給否決了,K憤憤不平的和理事長爭執起來,向來不太在乎尊卑的他,在對話中也是照常直呼理事長的英文名字。理事長一語不發,忽然一怒之下舉起譜架朝遠處丟了出去。所有人都凝結在空氣中,K毫不退讓地怒目相視。
理事長聲如洪鐘:「把你歐洲的那一套收起來,這裡是華人世界,閉上你的嘴,認清自己的資歷和身份,名校畢業的人多的是,像你這種目無尊長的人,不配留在這個樂團。」
沒有人敢說一句話,凍結又沉悶的時間走了幾秒之後,K收拾東西,頭也不回走出排演廳。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樂團。
後來K加入了另一個樂團,沒多久便升為了團長。
「我不想要現在這樣。」靜哽咽著。
「可是他如果在另一團更有出路,那也沒有不好啊。」我試著安慰。
「我覺得他離我越來越遠了,如果他連跟你們的團都退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什麼共同話題。」
「妳怕什麼,妳是女高音啊,跟什麼團都可以合作啊。」男友也試著安撫。
「不然,我們四個搞一個好玩的爵士團怎麼樣,這樣多了一份共同興趣啊。」我福至心靈。
靜破涕為笑,像洋娃娃般可愛的臉孔連我看了都心生疼愛,到底什麼人捨得她這樣哭泣呢。至於K和她父親的矛盾,似乎也暫時放在了一邊。
爵士團一開始倒是滿順利的,K的爭勝之心似乎被搶救回來,開始能在音樂裡玩樂,甚至大家還搞了幾場私人小演出,僅限大家的共同朋友來玩,賓主盡歡。
那一天走在河堤的小路旁,他們邊打邊嬉鬧,月光照著河水發光,我牽著男友的手,看著像孩子般的他們兩人,覺得身為愛音樂的人,有好友,有工作,有業餘興趣,沒什麼比這更完美了。
不過美好的關係,卻沒有持續多久,爵士團的練習越來越難促成,每次都因K有事而延期,我們以為起碼他們兩還是有約會見面,這天卻聽靜抽抽噎噎的哭著說:「我們也已經快一個月沒見了,就算我要去找他,他也說累。」
我正試著安慰,靜又緊接著哭道:
「你知道他和誰合作嗎。那個他最不屑的T集團,他以前是罵最兇的!現在竟然跟他們合作,我真覺得他瘋了。」
聽到這裡,我與男友也是啞口無言。記得幾年之前,我們四人在一起聊過,當時K可以說是最激動的一個,他義憤填膺地說著誰也別想牴觸他對藝術的堅持。那樣子還歷歷在目,現在卻已經在跟他當時最嗤之以鼻的人物合作了。
氣憤凝重的交談隔沒幾天,那是個下著雨的夜晚,接到靜的來電,她正在近郊的咖啡廳,拜託我能不能去接她。聽著她不對勁的聲音,即使下著大雨我還是出門了。開著車子到了約定的地點,看到她在已經熄燈的店門口淋著雨。
「你怎麼會一個人在這,還沒帶傘?」我一面攬著她上車,一面問。
「我跟K吵架,我生氣下車,他,就真的開車走了。」靜面無表情的回答。
這回我倒是說不出話了,誰都知道,這裡是已經人煙稀少的郊區,夜深了又下雨,竟然還狠得下心把車開走,雖然說靜有時候會鬧鬧脾氣,但也不至於真的讓人把她丟在這種地方。
我輕輕地用毛巾幫靜擦乾她娃娃般的棕色捲髮,再招呼她回家休息。一路上我們都沒說什麼,也許,大家的心裡都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只是沒人願意說出來。
幾個星期後,男友試著打圓場般的又約了一次爵士團的練團聚會,K倒是新奇的說有時間可以來玩一玩,然而那一天,卻讓一切都崩塌了。
靜和K兩個人為了一個調裡面的樂器音準,爭論不休。連我們都不敢作聲。我們也不太清楚他兩人私底下到底和好了沒,直到靜不知道說了什麼,K忽然大吼出來:
「你少拿你爸來壓我,我當團長已經多久了,連這屁事我會聽不出來?」
靜似乎想要緩和拉著他的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K一把揮開靜,要不是我即時拉住,她幾乎要跌在地上。
「像妳這種天之驕女,妳懂什麼,少在那邊跟我說難道只有我覺得怎樣怎樣,對!我告訴妳!從頭到尾,就是只有妳在覺得,現在我不想忍了,可以了吧。」
他們後來吵什麼我已記不清,只記得K離去時,對著我說:
「跟你們玩音樂,連讓我感動的一刻都沒有,不!是連一秒都沒有。」
男友追了出去,我卻愣在了原地。
原來這一切對靜來說真的是一場鏡花水月,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
我們這些人做的音樂,終究入不了音樂才子的法眼。
而靜美麗善良純真的愛情,終究無法支撐現實殘酷的摧折。
然而他們兩似乎沒有馬上分手,據說,靜拼命去挽回他,分分合合了一陣子,終究還是一通無情的電話告知他已經有別的女朋友後,宣告分手。我幾乎沒再看過K。畢竟他對著我們說出那些話,也實在無法當沒事地來往。但我倒是聽了不少傳聞,據說他挺愛壓榨新進的團員,給他們下馬威,堪稱魔鬼團長。而他最為業界熟知的新口頭禪是:「你知道我是哪畢業的嗎?」他確實闖出了名號,不過,似乎也變成了他當初最痛恨類型的人了。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以前老是批評我爸迂腐,他現在這樣比我爸還誇張,有什麼資格看不起我們家.....想到以前還對你那麼過份.....嗚嗚嗚嗚嗚」
看著在我面前聲淚俱下的靜,一時間也百味雜陳。
她失去了一位愛人,我失去一位朋友,也失去一些青春。
在這條路上,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為了達成什麼而放棄什麼,單純天真衣食無缺的靜也許以後有一天會懂,她也會為了得到什麼選擇變成另一個樣子。我們看似有所選擇,會不會其實無從選擇。又或者,我們真的都選對了嗎?
那天半夜回到家,看到剛走到客廳倒出一杯紅酒準備繼續練習的男友,苦澀的心情逐漸撫平。當一段感情,很多事都只有一個人在感覺時,或者,兩人的思考完全無法同步時,大概就邁向結束的道路了。不過當我瞥見桌上紅澄澄的酒杯,就知道,看來,今晚不只我一個人覺得,就算明天要彩排,還是得好好微醺一場了。
我不知道K到底達成他的理想沒,也不知道未來靜會不會重新獲得幸福,但我決定,所有惱人的事,都拋諸腦後,珍惜當下吧。
來自「難道只有我覺得」
追蹤原子邦妮:
FB : http://goo.gl/Ap7hCy
IG :
原子邦妮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astrobunny_/
查查: https://instagram.com/lena1530/
羽承 (Nu): http://instagram.com/rezqr_/
微博 Weibo : http://goo.gl/Ab4gdd
快必立場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廣告與「Lenovo」合作播出
Lenovo「ThinkPad P15 第二代」上市啦!
它是一台創作者筆電✨
✓高效快速的多工處理能力,支援多款 NVIDIA®RTX™ 獨顯,包括高效 RTX A5000 連 16GB 內置 vRAM,幫助你快速存取圖像資料!
✓官網客製化方案,最高可搭載第 11 代 Intel®Core™ i9 或 Intel®Xeon®處理器(兩者均採用 vPro®技術),繁重工作瞬間變成「小菜一碟」👌🏻
✓全套 ISV 認證,專業功能一次擁有!
👉🏻現在到官網輸入志祺七七專屬優惠碼「77P15G2」,享獨家優惠價和額外8%折扣!
https://bit.ly/3iDw9gg
👉🏻更多P系列
https://bit.ly/3ADOIaC
#ThinkPadP15第二代
#LenovoTW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Lenovo」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人類基因組計劃 #基因專利大戰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28【Lenovo筆電 】廣告段落
02:33 那些年,我們還搞不懂的基因
03:44 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
05:39 利益驅使民間企業搶進
06:28 賽雷拉公司怎麼做到的?
07:41 基因專利大戰
08:41 人類基因解碼競賽的結局
10:21 我們的觀點
11:13 問題
11:3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A complete human genome sequence is close: how scientists filled in the gaps:https://go.nature.com/385ngpL
→人类基因组计划wiki:https://bit.ly/3AYYWSS
→基因研究的怪才,克雷格·凡特生日|科學史上的今天:10/14 - 泛科學:https://bit.ly/2WgJqDe
→人類基因圖譜初稿完成 │ 科學史上的今天:06/26 - 泛科學:https://bit.ly/3j6kRRY
→人類基因組#專利問題:https://bit.ly/2UEyIFM
→克萊格·凡特:https://bit.ly/3Dd5Tl4
→Can genes be patented?:https://bit.ly/3zc24dM
→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競賽 - Tien Nguyen:https://bit.ly/2UKX0y4
→科普 | 上个世纪的辉煌——人类基因组计划竞赛的故事 - 知乎:https://bit.ly/2WbQ3qy
→《人類基因體解碼後的商機》- 科學發展,2002年6月354期:https://bit.ly/2UEyRci
→《焦點報導:人類基因計畫競賽始末》- 科學月刊,2000 年第 31 卷第 8 期:https://bit.ly/3yeMzAd
→《焦點報導:基因密碼的歸屬權》-科學月刊,2000 年第 31 卷第 8 期
→基因檢測的倫理與道德議題:https://bit.ly/3sIJMhU
→人類基因體 10 年之後? 4 大研究願景和 10 大預測 - 基因線上:https://bit.ly/2WglAYh
→多元觀點:基因專利權歸誰所屬? - 基因線上:https://bit.ly/2UEdBmX
→美國最高法院:人類基因將不能取得專利權:https://bit.ly/2W9Pc9R
【 延伸閱讀 】
→腦部健檢/基因檢測有必要嗎?其實多數人看不出明顯風險:https://bit.ly/3zb59L7
→基因教父陳奕雄:https://bit.ly/3zbhnDs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快必立場 在 快必 的推薦與評價
【 亂世用重典再見香港】(快必)譚得志判刑40個月另加罰款5000元還有47人案件 ... 劍指網媒退無可退時大家會守住底線堅持立場等拉香港人已經帶領世界在變革當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