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攝心‧安心
禪修者要練習到隨時都能夠做自己的主人。既不受外面好壞環境影響,也不受內在煩惱起伏困擾。
現在,給諸位介紹兩個名詞:1.攝心,2.安心。攝心乃隨處把攀緣的心從外境收回來;安心則隨時把浮動的心用觀照穩下來。
禪七,在日本稱作「攝心」。這有兩層意思:一是收攝起來,二是連接不斷。禪修的基本作用,就是要把向外攀緣的妄想心收回來,使前念心與後念心,念念不斷的用在方法上。如果方法不能用得連貫,妄心不能向內心收攝,那便永遠是個隨波逐流的無主幽魂。
「安心」也有兩層意思:一是把內在浮動的煩惱安定下來,二是無心可安。煩惱安定之時,可得輕安,可得定境;無心可安之時,可得自在,可見佛性,就是發現了無我無住的無念心。
通常的凡人,都有恐懼、憂慮、悲傷、失望等情緒,都是不能安心的原因。禪修就在於練習著將這些忽起忽落的虛妄心,隨時能用禪修的觀念和禪修的方法,達成攝心、安心的目的。
無心可安即是無我,若知無常即見無我,所以,若用無常觀,也能安心。任何現象,不論在心內或心外,都在剎那生滅,瞬息變化,無非幻起幻滅的虛妄境界,此即無常。不論是非善惡,時過則境遷,無有實法,毋須心隨境轉。若能知道並接受這種無常的觀念,就不會被境風所動,不用安心,心已自安了。
用修行的觀念可以安心,用修行的方法可以安心,而此安心之法,有直接和間接的兩種。
直接的安心法是無心可安。所有的妄想心,都是偷心,只要提起正念、反省、觀照,那個偷心就會消失,就像小偷僅在暗中活動,遇到光明便不敢行動了。
間接的是使用禪修的方法。心在煩亂不安之時,趕快用方法:數息、念佛、參話頭等,把不安的心,轉移到方法上,久而久之,也能發現無心可安的境界。
心在浮動的時候,要提起正念,要使用方法,就像空中飄動的柳絮,只要遇到任何可以依附黏著之物,就黏貼了上去,浮動的心也就安下來了。
--- 摘取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延伸閱讀 👉念頭生滅(不起無明得智慧)
https://youtu.be/XFiagqxtDQE
#念頭生滅
#不起無明得智慧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攝心
#安心
#禪的體驗
#禪的開示
#修行
#禪修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在「妖精圓桌領域 阿瓦隆.勒.菲」中登場, 是為了打倒支配妖精國不列顛的摩根, 而被不列顛的大地所召喚出的從者。 雖然他是不列顛自古流傳的妖精, 但這個...
念頭生滅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過這些年的經驗,我逐漸明白,不論沉迷任何事物,起因都是以為自己身上或生活中缺乏那樣東西,但狂歡似的吃喝或忘情血拚都不能解決問題。」~凱特‧弗蘭德斯
如果對某個人、事、物的沉迷,到了上癮的狀態,也就是有害的後果不斷產生,已經影響了生活功能,還停不下來。通常,我們要回到心理層面去探究,做心理上的工作,去感受內在的匱乏,放下某些期待,接受我們真實的樣貌,才得以脫「癮」而出,回歸自我。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消費行為,通常也會帶動其他某些生活層面的覺察。例如,跟消費有關的飲食。
作者回憶自己的飲食行為,常常在失去覺察的情況下,吃下了過多的食物。然後也失去自主選擇的能力,吃下或喝下不健康的食物、飲料,增加了身體與心理上的負擔。
所以對我來說,如果搭配靜心,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得更清楚,覺察得更迅速。專注呼吸與身體訊號,能緩解那種癮頭的強度,並且同時觀照內在的念頭生滅。如果觀照得夠深刻,我們藉由過度飲食與消費所要達到的心理目的,會開始出現其他的選擇與可能性。
於是,心理上的匱乏,我們針對性地去解,而不繞道又無效。如果不這麼做,只用意志力去「忍」,情緒暗中累積與滋長,便可能出現像作者的描述,一次小小的失守,就容易產生全面性地潰堤。
接下來,便進入我們大概都經歷過的惡性循環:我們為了控制自己,所以設定了一個不好達到的目標,果然失敗了,於是自責,然後等能量夠了,繼續控制自己,又設定了高的目標,再次重演失敗,更是自責…
這個過程到最後,真是會把自己逼出病來,然後給自己很負面的評價,如同自己暗暗期待的那樣。
改變常從接納自己開始,而非自責。然後肯定自己,幫助我們延續改變,遇到挫折也較有抗性。成長本來就是跌跌撞撞的歷程,沒存心放棄自己,沒有自我挫敗,那再站起來自然容易一點,也容易招喚出我們對自己的慈愛。
我們不再害怕面對我們的黑暗面,我們不再抗拒負面情緒的到來,我們漸漸用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去取代遁入沉迷上癮的逃避。我們稱職地扮演著自己慈愛的父母,為自己負起了責任。
「一旦決定減少慾望,就不需要買一大堆東西,當然也就不必持續追求財富。」~凱特‧弗蘭德斯
要減少慾望本身,很難是用「決定」的。而是我們曾經以為匱乏的,在靜心觀照之下,如雲霧漸漸散開,只留下我們「需要」的。慾望藉此歷程,回到原本的樣子,簡單純粹輕鬆自在。
物慾少了,財務上的安全感也就自然地增加了。知足並圓滿,我們已藉著擁抱自己,那個曾被忽視、不知如何面對的自己,也回到了自己的心裡,諒解了、和解了。
「對最小最簡單的事物,也都能心存感激。」~凱特‧弗蘭德斯
以前我們以為,只有擁有才會快樂。作者的體悟,最後讓我們明白,懂得享受當下,喜悅才會跟著來。
***********************************
【文/凱特‧弗蘭德斯】
…破戒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後全面失守。這種事我很習慣了,比方說之前節食,限制自己一天只攝取一千二百大卡,但只過了四天,我便說服自己,吃一小片黑巧克力沒關係。說好只吃一小塊,結果吃掉了一整條巧克力。少開玩笑了,什麼爛節食,根本做不下去,乾脆停了吧?於是我開車去雜貨店,買了一份冷凍披薩和一小片巧克力乳酪蛋糕,都是我一直想吃的東西,那一點黑巧克力哪能滿足我?節食真蠢,我心想,以後再也不幹了。我買了「真正的」食物回家,然後馬上吃光,我好像前一分鐘還提著購物籃,下一分鐘就看到桌上有兩個空盤,盤子上有把用過的叉子和一點麵包屑。儘管我自認失憶,裝披薩的紙盒、放蛋糕的塑膠盒和收據,就是最好的證明,證明我在短短幾分鐘內,一下吃了這麼多東西。
從小到大,飲食性失憶已是家常便飯。小時候,我會半夜溜進廚房,從碗櫥偷拿餅乾回房吃。本來我只想吃一兩片,回過神來,卻總發現餅乾包裝已空空如也,我還心虛地把袋子藏在垃圾桶最底下,免得有人發現。如果埋得夠深,也許連自己都不會看到,那就可以忘掉這回事。最致命的吸引力還是萬聖節糖果。要是爸媽太早準備,一定被我早早解決乾淨,他們只好再買一次,才能應付萬聖節。當時我真不懂,為什麼十一月過了一大半,同學還能帶萬聖節糖果來上課?我自己的那份老早吃光了。有東西吃,我就吃,就是這樣。
二○一二年,我又宣佈戒酒,後以失敗告終,成為倒數第二次嘗試。當時我維持了四十五天不碰酒紀錄,然後覺得夠了。我好累,不想再跟別人解釋我為什麼不喝,也受夠別人的回應。那晚,我只喝了兩瓶啤酒,但接下來一個半月,我好像肩負重任,決定嚐遍每一種我看到的酒,好補償前面滴酒不沾的一個半月。喝醉之後,我記不得自己喝了什麼或做了什麼,反正我看到什麼,都有可能吞下肚去。
所以,「說好只來一點,最後全都吃光」這過程我再清楚不過。而且,最大的問題不是最後完全破戒,而是對自己說的話。減肥不成,我照了鏡子,抓抓圓圓的肚子,不禁咒罵自己,說乾脆肥死算了。反正,那些橘皮組織根本甩不掉,幹嘛在意?或者,早上醒來,看見身上的瘀青,便對自己惡言相向,因為那正是昨夜亂搞的證明。幹得好,你搞不好又在一大堆人面前跌個狗吃屎,搞得像火車翻肚一樣難看。又或者,一早醒來,發現自己還穿著昨天的衣服,地上有個空披薩盒──有時候披薩盒會在床上──又證明我前一晚放肆吃喝。這種時候,我都會厲聲咒罵自己,但通常也只罵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每次的失敗,最糟的倒不是破戒行為,而是發現自己說的話或做的事,違背自己的價值觀。比如說謊,不誠實說出我在哪裡、我和誰在一起或我在做什麼。為什麼朋友還願意跟我說話?我自問。我這麼糟糕,我不僅有罪惡感,也羞愧不已。《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曾說:「要傾聽羞愧感。」她在她的第二場TED演講提到,罪惡感是覺得自己「做錯事了」,羞愧則是「我壞透了」,而我總是與羞愧為伍。
我會告訴自己,我的人生很失敗,根本不可能變得更好,不如接受現實,就這樣繼續失敗下去吧。同樣的聲音曾勸我往好的方向改變,也曾說服我走回老路,接著又出來訓斥我。我太瞭解這個聲音了,一直都那麼相信她。我相信不論她說什麼或做什麼,都是為我好。然後,我承受她的辱罵,並自認活該。放縱與自憐於是不斷惡性循環,維持多年,我完全相信她,因為她就是我。
.
以上文字取自
不消費的一年:購物狂的重生之旅,擁有越少,得到更多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306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念頭生滅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過這些年的經驗,我逐漸明白,不論沉迷任何事物,起因都是以為自己身上或生活中缺乏那樣東西,但狂歡似的吃喝或忘情血拚都不能解決問題。」~凱特‧弗蘭德斯
如果對某個人、事、物的沉迷,到了上癮的狀態,也就是有害的後果不斷產生,已經影響了生活功能,還停不下來。通常,我們要回到心理層面去探究,做心理上的工作,去感受內在的匱乏,放下某些期待,接受我們真實的樣貌,才得以脫「癮」而出,回歸自我。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消費行為,通常也會帶動其他某些生活層面的覺察。例如,跟消費有關的飲食。
作者回憶自己的飲食行為,常常在失去覺察的情況下,吃下了過多的食物。然後也失去自主選擇的能力,吃下或喝下不健康的食物、飲料,增加了身體與心理上的負擔。
所以對我來說,如果搭配靜心,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得更清楚,覺察得更迅速。專注呼吸與身體訊號,能緩解那種癮頭的強度,並且同時觀照內在的念頭生滅。如果觀照得夠深刻,我們藉由過度飲食與消費所要達到的心理目的,會開始出現其他的選擇與可能性。
於是,心理上的匱乏,我們針對性地去解,而不繞道又無效。如果不這麼做,只用意志力去「忍」,情緒暗中累積與滋長,便可能出現像作者的描述,一次小小的失守,就容易產生全面性地潰堤。
接下來,便進入我們大概都經歷過的惡性循環:我們為了控制自己,所以設定了一個不好達到的目標,果然失敗了,於是自責,然後等能量夠了,繼續控制自己,又設定了高的目標,再次重演失敗,更是自責…
這個過程到最後,真是會把自己逼出病來,然後給自己很負面的評價,如同自己暗暗期待的那樣。
改變常從接納自己開始,而非自責。然後肯定自己,幫助我們延續改變,遇到挫折也較有抗性。成長本來就是跌跌撞撞的歷程,沒存心放棄自己,沒有自我挫敗,那再站起來自然容易一點,也容易招喚出我們對自己的慈愛。
我們不再害怕面對我們的黑暗面,我們不再抗拒負面情緒的到來,我們漸漸用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去取代遁入沉迷上癮的逃避。我們稱職地扮演著自己慈愛的父母,為自己負起了責任。
「一旦決定減少慾望,就不需要買一大堆東西,當然也就不必持續追求財富。」~凱特‧弗蘭德斯
要減少慾望本身,很難是用「決定」的。而是我們曾經以為匱乏的,在靜心觀照之下,如雲霧漸漸散開,只留下我們「需要」的。慾望藉此歷程,回到原本的樣子,簡單純粹輕鬆自在。
物慾少了,財務上的安全感也就自然地增加了。知足並圓滿,我們已藉著擁抱自己,那個曾被忽視、不知如何面對的自己,也回到了自己的心裡,諒解了、和解了。
「對最小最簡單的事物,也都能心存感激。」~凱特‧弗蘭德斯
以前我們以為,只有擁有才會快樂。作者的體悟,最後讓我們明白,懂得享受當下,喜悅才會跟著來。
***********************************
【文/凱特‧弗蘭德斯】
…破戒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後全面失守。這種事我很習慣了,比方說之前節食,限制自己一天只攝取一千二百大卡,但只過了四天,我便說服自己,吃一小片黑巧克力沒關係。說好只吃一小塊,結果吃掉了一整條巧克力。少開玩笑了,什麼爛節食,根本做不下去,乾脆停了吧?於是我開車去雜貨店,買了一份冷凍披薩和一小片巧克力乳酪蛋糕,都是我一直想吃的東西,那一點黑巧克力哪能滿足我?節食真蠢,我心想,以後再也不幹了。我買了「真正的」食物回家,然後馬上吃光,我好像前一分鐘還提著購物籃,下一分鐘就看到桌上有兩個空盤,盤子上有把用過的叉子和一點麵包屑。儘管我自認失憶,裝披薩的紙盒、放蛋糕的塑膠盒和收據,就是最好的證明,證明我在短短幾分鐘內,一下吃了這麼多東西。
從小到大,飲食性失憶已是家常便飯。小時候,我會半夜溜進廚房,從碗櫥偷拿餅乾回房吃。本來我只想吃一兩片,回過神來,卻總發現餅乾包裝已空空如也,我還心虛地把袋子藏在垃圾桶最底下,免得有人發現。如果埋得夠深,也許連自己都不會看到,那就可以忘掉這回事。最致命的吸引力還是萬聖節糖果。要是爸媽太早準備,一定被我早早解決乾淨,他們只好再買一次,才能應付萬聖節。當時我真不懂,為什麼十一月過了一大半,同學還能帶萬聖節糖果來上課?我自己的那份老早吃光了。有東西吃,我就吃,就是這樣。
二○一二年,我又宣佈戒酒,後以失敗告終,成為倒數第二次嘗試。當時我維持了四十五天不碰酒紀錄,然後覺得夠了。我好累,不想再跟別人解釋我為什麼不喝,也受夠別人的回應。那晚,我只喝了兩瓶啤酒,但接下來一個半月,我好像肩負重任,決定嚐遍每一種我看到的酒,好補償前面滴酒不沾的一個半月。喝醉之後,我記不得自己喝了什麼或做了什麼,反正我看到什麼,都有可能吞下肚去。
所以,「說好只來一點,最後全都吃光」這過程我再清楚不過。而且,最大的問題不是最後完全破戒,而是對自己說的話。減肥不成,我照了鏡子,抓抓圓圓的肚子,不禁咒罵自己,說乾脆肥死算了。反正,那些橘皮組織根本甩不掉,幹嘛在意?或者,早上醒來,看見身上的瘀青,便對自己惡言相向,因為那正是昨夜亂搞的證明。幹得好,你搞不好又在一大堆人面前跌個狗吃屎,搞得像火車翻肚一樣難看。又或者,一早醒來,發現自己還穿著昨天的衣服,地上有個空披薩盒──有時候披薩盒會在床上──又證明我前一晚放肆吃喝。這種時候,我都會厲聲咒罵自己,但通常也只罵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每次的失敗,最糟的倒不是破戒行為,而是發現自己說的話或做的事,違背自己的價值觀。比如說謊,不誠實說出我在哪裡、我和誰在一起或我在做什麼。為什麼朋友還願意跟我說話?我自問。我這麼糟糕,我不僅有罪惡感,也羞愧不已。《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曾說:「要傾聽羞愧感。」她在她的第二場TED演講提到,罪惡感是覺得自己「做錯事了」,羞愧則是「我壞透了」,而我總是與羞愧為伍。
我會告訴自己,我的人生很失敗,根本不可能變得更好,不如接受現實,就這樣繼續失敗下去吧。同樣的聲音曾勸我往好的方向改變,也曾說服我走回老路,接著又出來訓斥我。我太瞭解這個聲音了,一直都那麼相信她。我相信不論她說什麼或做什麼,都是為我好。然後,我承受她的辱罵,並自認活該。放縱與自憐於是不斷惡性循環,維持多年,我完全相信她,因為她就是我。
.
以上文字取自
不消費的一年:購物狂的重生之旅,擁有越少,得到更多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306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念頭生滅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在「妖精圓桌領域 阿瓦隆.勒.菲」中登場,
是為了打倒支配妖精國不列顛的摩根,
而被不列顛的大地所召喚出的從者。
雖然他是不列顛自古流傳的妖精,
但這個奧伯龍則強烈表現出了登場於莎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裡的妖精王特徵。
戰鬥力只能算是普普通通,不過情報蒐集、戰鬥支援能力卻相當優秀,
為了讓加勒底的任務成功,可說是拚了命四處奔走,是個勤勞的從者。
為了不列顛的正確未來而費盡全力,是我們可靠的妖精王。
身高/體重:174cm.56kg(人類型態)
17cm.6kg(妖精型態)
出典:日耳曼民間傳承、中世紀歐洲文學
地域:妖精國不列顛
屬性:混沌.惡 性別:男性
「真名?這個嘛,雖然妖精王奧伯龍也不錯,不過稱呼總是越多越方便嘛。
冬之王子,又或是羅賓.古德菲洛……之類的,總之有很多種喔?」
世界上最有名的「奧伯龍」恐怕要數莎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裡的妖精王最甚吧。
在戲劇中,奧伯龍被描寫為雖然擁有強大力量,但卻是個恣意妄為又孩子氣的王。
《仲夏夜之夢》是以拉山德和赫米亞這對相愛的男女為主角,展開一夜騷動的故事。
在故事中登場的奧伯龍和他的妃子提坦妮雅因為她的侍從而起了爭執,
為了報復對方,奧伯龍使用了「醒來時會愛上眼前所見的事物」的藥,打算將該侍從據為
己有。
然而,該藥卻因為奧伯龍的僕人,妖精羅賓.古德菲洛有著偷懶的壞習慣,而順便滴在了
拉山德與赫米亞身上……。
此外,也有其他描寫奧伯龍的故事。
在15世紀的作品《波爾多的榮恩》中,他被描寫為會使用能實現所有願望的魔法,統治著
森林的王。
他是有著溫柔的碧眼,銀髮,雪白皮膚的美男子。
是個溫和、主動,體貼的和平主義者。
由於性格深謀遠慮,在計畫、作戰實施時會講求慎重,但絕不會錯過下手的時機。
他會以積極的(有時也被看成是野蠻的)攻擊性來壓制當前局面。
奧伯龍是宛如童話故事中的人物般,完美的光之王子。
更是個狡猾至極的故事主角。
臉上明明掛著成熟的笑容,舉止卻藏不住些許青澀,
是個有如少年般的夢想家,卻又有著大人的權力與實行能力。
雖有教養卻不會以此為傲,
雖有崇高理想卻不會逼迫人們遵從,
即便身為弱者也不因暴力屈服,
身為妖精史上最棒的光之王子卻從未娶妻。
「我喜歡這種幸福的狀態。就像蟲子需要乾淨的水一樣,妖精也得處於這種狀態下才得以生
存呢」
○陣地作成:E-
身為魔術師,能製作自己的工房、陣地的能力。
縱然以前身為「妖精之王」,但隨著時代變遷,他失去了領土,變成只能流浪於故事之中
的存在。
因此,他的陣地作成技能是最低等級。
反過來說,這個技能象徵了奧伯龍「現在只是個空有名號的王」。
奧伯龍本人也藏著這件事,並極力避免公開他的陣地作成能力低落的事實。
○道具作成:A+
製作道具的能力。包含足以詛咒妖精妃提坦妮雅的「三色堇花露」在內,在製作迷惑人心的
道具方面可說是最高等級的專家。
○騎乘:A
在英國妖精史中,妖精移動時據說會騎著蟲子移動。
因為奧伯龍本人身為王,在移動時會優雅的以自身翅膀飛行,
但在沒人看見的地方會騎著天蛾(時速130km),趕往各個地區,引導人們的心。
○夜之帷幕:EX
與夜幕的降臨一起,藉由帶給我軍莫大的成功經歷,並逃避現實以帶來戰意的提升。
與梅林的「夢幻的領袖氣質」幾乎相同。
○朝之雲雀:EX
與早晨的到來一起,讓我軍的精神感到極度高漲,並使得自我感覺變得良好。
是暫時性的強制興奮劑,雖能提升對象的魔力,但也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經過就會失去
效果,在使用寶具時請多加規劃……。
○神性:-
身為奧伯龍的妃子提坦妮雅雖然是以眾多妖精和女神(麥布、黛安娜、泰坦)的複合體而
被創作的妖精,故持有神性,但奧伯龍自己是純粹的「妖精之王」所以並未獲得神性。
「綴於彼方的夢之故事」
等級:E 種別:對人寶具
範圍:5~40 最大捕捉:7人
Lie Rhyme Goodfellow。
這是奧伯龍所訴說的,未能實現的樂園的數數歌。
大大張開背後的翅膀,撒下鱗粉讓對象的肉體(靈基)強制變為夢境世界裡的精神體,
令其在現實世界中的實行力停止,是與固有結界似是而非的大魔術,似乎是這樣的。
掉入這個夢境的事物雖然變成無敵狀態,但也會變得無法干涉現實世界。
其真面目並非泛人類的從者,而是妖精國不列顛產下的從者。
是從妖精國不列顛口傳的滅亡傳說……將一切回歸虛無的奈落之蟲……誕生的,詛咒世界
的終結裝置。
奧伯龍之名不過是泛人類史的東西。
在妖精國其名為伏提庚。與泛人類史裡將不列顛出賣給異民族,破滅的引導者,卑王伏提
同名。
大騙子奧伯龍。其存在、 名字甚至都是謊言。
當揭露自己的本性時,他會說「我沒有任何喜歡的事物」並揚起嘴角,光明正大的坦言。
……當然,這也是句謊言。他的話語裡沒有一字一句是值得信任的。
身高/體重:174cm.56kg(人類型態)
全長1440km.--kg(蟲龍型態)
出典:妖精國不列顛、Fate/Grand Order
地域:妖精國不列顛
屬性:混沌.惡 性別:男性
「真名?是啊,雖然也可以叫我伏提庚,但那又如何?
我不是說過稱呼這東西越多越好嗎?」
位處妖精國邊陲地帶(威爾斯)的「秋之森林」。
是「無力的蟲系妖精」、「知性低落又天真無邪,無法融入模仿人類社會的妖精國的妖精
社會的小妖精(Fairy)」們的森林。
這座森林本來是妖精國裡沒有容身之處的妖精、
被欺負而逃到此處的妖精、
根本上只是存在就會因為「不准危害大家」而被迫害的妖精們所聚集,坐以待斃之處。
在這座「已經走投無路的妖精」、
「就這麼被周遭厭惡、忘卻,最終只能死去的妖精」的森林裡,
這一代的伏提庚……奧伯龍誕生了。
奧伯龍是不列顛島所孕育出的從者,也是不列顛島所誕生出的終結裝置(伏提庚)。
至今為止他以各種形式的「惡意」顯現(「摩斯之王」也是其中之一),
並試圖將不列顛島導向毀滅,但卻被建立起女王曆的摩根兩度阻撓,
而以第三次的表現形式被製造出的便是「奧伯龍」。
雖然外貌與妖精國中最有風度的風之氏族,又或是翅之氏族相似而非常受到歡迎,
但他其實並非妖精,只不過是由「本該死去的歷史居然延續了10000年以上真讓人作嘔」、
「想把居住在這座島上的一切、以及這座島的痕跡全部消滅」
這種島嶼本身所擁有的名為「對生物的厭惡感」的嘔吐物中誕生(被迫誕生)的,一隻蟲
子而已。
然而諷刺的是,不列顛島雖以「古妖精奧伯龍」將其創造出來,
但因摩根而混入不列顛的泛人類史的影響,而披上了「妖精王奧伯龍」的靈基。
他的內在混雜著「身為終結裝置的目的」以及「身為妖精王奧伯龍的生存方式」便是緣由
於此。
他是個有著一頭如黑影般的頭髮、深不見底的碧眼、以及尖銳手腳的美男子。
是個如同出現在童話中的壞人般,純粹的禍害。黑暗的王子。
由於所有的言行都會變成謊言,故他不會說出真相。
嘴上雖說著看著人們走向滅亡的樣子才是他活著的意義,
但也沒有辦法能得知這是他的真意抑或虛言。
讓周遭的眾人失去權位變得不幸,也並非因為「我只喜歡自己。只希望自己得到幸福」,
而是「我只是覺得大家都很令我作嘔」而已。
奧伯龍不但沒有愛著他人,同時,他也根本沒有愛著自己。
憑藉能看穿真相的妖精眼,他鄙視映入眼簾的一切,
並掩飾著從胸口不斷湧上的不悅,爽朗的露出笑容。
雖說他的表面功夫全是演技,但奧伯龍的謊言是完美的,所以並不是「裝出來的」。
這同時也是只要他想,就能以那種方式活下去的「真正面貌」。
不過,由於他受到了「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在騙人」的詛咒,所以這也毫無意義。
他絕不會對一切眾生、所有人類抱持愛意。
對奧伯龍而言,人類跟妖精同樣都是「明明無關緊要卻很礙眼,令人作嘔卻一臉幸福」的
排除對象。
奧伯龍本人這一生從未感受過「幸福」,因此他對那些不費吹灰之力,光是活著就能得到
「幸福」的其他生命感到礙眼至極,無法理解。
「墜於彼方的夢之眼瞳」
等級:EX 種別:對界寶具
範圍:無限制 最大捕捉:無限制
Lie like Vortigern。
誕生於妖精國的奧伯龍的真正姿態兼寶具。
變化為毀滅不列顛的「空洞之蟲」,魔龍伏提庚,
以他有如巨大攪拌機一般的嘴巴與食道(空洞),
以整個世界為對象將其吞噬,使其墜落。
這並非用以殺死對手的寶具,而是令其墜入毫無光芒的大洞中的「異界之路」。
○夢之終結:EX
最終之夢。施加於我方一騎從者上的強化技能。
被施加技能的從者會獲得飛躍性的能力提升,但在該回合結束時,將失去所有效果並陷入
永眠。
——喪失夢想之人,將無法再次,醒來並回歸現實。
○妖精眼:-
這並非人類持有的魔眼,而是妖精與生俱來,「能夠切換不同世界」的視角。
能看穿所有謊言,並映照出真相的這雙眼睛,讓奧伯龍得以明確的找出知性體所擁有的惡
意、弱點、以及本質。
○對人理:D
對人類所產出的事物、對人類有利的法則,
能使這一切都「暫停」的力量。
本來這是「Beast職階」所擁有的技能。
但不懷著任何憎惡與怨恨,
心中想根除人類的念頭強烈到有如呼吸空氣一般自然的奧伯龍,
在漫長的欺瞞以及蟄伏之後,最終得到了與人類惡相同的這個技能。
簡單的說,就是能若無其事的誘導人們內心的方向性(在場的氣氛)使其變得惡劣、低俗、
廉價的惡意。
此外,本技能對於同樣是「夢境世界」的居民梅林的適性致命性的糟糕,
因此奧伯龍會拒絕來自梅林的支援。
這是由於對故事的態度不同而生的阻絕,
奧伯龍將自己的偽裝能力幾乎都用在了對付梅林身上。
故梅林無法認知到奧伯龍,以千里眼看見與奧伯龍對話的人物時,
只會看見對方像是在自言自語一般而已。
○仲夏夜之夢:EX
奧伯龍從誕生時就擁有的詛咒。
『這一切都如夢似幻,
在這裡發生的一切都不值得相信——』
世界上最有名的妖精戲劇「仲夏夜之夢」就此落幕,
而這也轉而用以表現奧伯龍的本質。
在人類史裡,他的言行被貼上了「全都是謊言」的標籤,
結果,奧伯龍便被烙上了「沒有(辦法說出)真實」的詛咒。
他那「該死的傢伙們。總有一天我要把你們全都毀掉」的攻擊性也並非來自嫉妒與憎恨,
而是來自他對提坦妮雅的愛,這件事奧伯龍決不會說出口。
#FGO #奧伯龍

念頭生滅 在 Saturn Kitch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燕窩滴雞精茶碗蒸 | 養生飲食系列】
#做濃郁水嫩茶碗蒸的三個秘訣
每次去日本料理店,師傅每次端上那水嫩嫩的茶碗蒸的時候,都會覺得很佩服!也讓我有了想要自己在家做做看的念頭!沒想到小小的一杯茶碗蒸做起來有那麼多的訣竅,我這次使用的蛋水比例是1:2,吃起來就很水嫩了!
➡️ 也可以自己調整比例,1:2-3都是可以的!
-
還有個美味的重要關鍵!就是你的湯頭~有了完美的湯頭,真的是如虎添翼啊~#跟我一樣懶得耗時熬煮雞湯?這次我直接使用禧元堂燕窩的#鮮滴雞精 當作高湯底,每一口吃下去就是濃郁的雞香味啊~最後再搭配上一口#頂級現燉燕窩,不只美味加分,也營養滿分啊!月子餐推薦增加這一道~~~也適合平常養生健康!!
-
最後就是在蒸煮的時候一定要用小火,或是在用電鍋蒸的時候留一個隙縫,才能擁有光滑的表面,千萬不能讓蛋液沸騰,沸騰就會造成月球表面,留下不可抹滅的疤痕啊!
-
剛好禧元堂燕窩 有母親節優惠活動, 滿額贈即食燕窩
有興趣可去看看喔! https://bit.ly/3d0NzR6
-
▣材料(1顆)
.雞蛋 2顆
.蛤蜊 半斤
.水 100ml
.禧元堂鮮滴雞精 1包60g
.禧元堂頂級現燉燕窩 1T
.菠菜 1把
.香菇 4朵
.枸杞 適量
.雞柳條 100g
▣怎麼做?
(1)蛤蠣用350ml水煮開放涼備用
(2)雞蛋打散過篩
(3)菠菜切段燙熟,香菇切片,枸杞泡水,雞柳條切斷
(4)混合蛋液、蛤蠣水、滴雞精
(5)依序擺入去殼蛤蠣、雞肉、菠菜、切片香菇
(6)倒入蛋液後擺上青菜跟大片香菇,最後撒上一點枸杞
(7)放入蒸籠中大火蒸30分鐘
(8)起鍋後在邊緣加入頂級現燉燕窩
#土曜日廚房
#禧元堂燕窩
#鮮滴雞精, 真的厲害
👩🍳【器材Equipment】👨🍳
■MARIO SANDOVAL多功能氣炸烤箱
■Sony A6500
■SONY E PZ 18-105mm F4 G OSS
■RODE Video Mic Pro plus
👩🍳【音樂Music】👨🍳
ES_Cessura - Ever So Blue(Epidemic Sound)

念頭生滅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山料聊聊】由「一件襯衫」出品,黃山料主持之對談式節目,於2020年04月30日首播。
【山料聊聊】第1集 - 韋禮安
https://youtu.be/3vgMbzkj4us
【山料聊聊】第2集 - 小燈泡媽媽王婉諭
https://youtu.be/9APzWkmbfXM
【山料聊聊】第3集 - 白癡公主
https://youtu.be/RloIMZ5HcZ0
【山料聊聊】第4集 - 周興哲
https://youtu.be/XPChp11064U
【山料聊聊】第5集 - 楊丞琳
https://youtu.be/thrX5KBRmcY
【山料聊聊】第6集 - 山料媽媽
https://youtu.be/gQdCGA0pMcI
【山料聊聊】第7集 - 吳姍儒Sandy Wu
https://youtu.be/fYk1EqEd3VY
【山料聊聊】第8集 - 阿翰PO影片
https://youtu.be/KMFTFHkOpVs
【山料聊聊】第9集 - Peter Su
https://youtu.be/EC8TbwxZTTU
【山料聊聊】第10集 - 薔薔
https://youtu.be/9LzG0ejHpq0
【山料聊聊】第11集 - 徐若瑄
https://youtu.be/R0fbztwW7TI
【山料聊聊】第12集 - 謝盈萱
https://youtu.be/F5pzhsauuJo
【山料聊聊】第13集 - 金門縣長楊鎮浯
https://youtu.be/tkuqj-134tk
【山料聊聊】第14集 - 吳速玲
https://youtu.be/322ul7XmVes
【山料聊聊】第15集 - 王晴
https://youtu.be/CuI6YVOipi4
-
出品方:一件襯衫
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me...
主持人: #黃山料
https://www.facebook.com/shanliaohuang/
-
【採訪後記】
撰文者:王怡文、蕭子翔
我們帶著美好憧憬進入了愛情,步入了婚姻。當有一天,實在的生活打碎了我們原本的期待,腦海中跳出面目猙獰的兩個字──「離婚」,我們真的捨得放棄這一段愛情嗎?
#林采緹 在跌跌撞撞的愛情路上,始終是樂觀的。即使在過程中,遇上了對方劈腿、動手傷害她,讓她內心有諸多的不愉快,她卻總能用力回想起那些體貼的時光、令她動心的片段,依靠這些美好的回憶來維持她的感情。
「我都還來不及感受婚姻,幸福的幻想就已全然破滅了。」
漸漸的,采緹好似成為愛人的附屬品,沒有自己的聲音、沒有自己的依歸,她用盡所有力氣只為了成就男人的夢想。離婚的念頭,浮現過千千萬萬次,但因著社會壓力的框架、親朋好友的碎嘴,內在的恐懼會排山倒海的撲來,所以采緹一再的選擇原諒,不停地給予對方機會。
「但是為什麼我都沒有給自己一次機會?」
終於有一天,采緹選擇放過自己。
「離婚」這個決定,她想得比「結婚」還更清楚。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也許沒有正確答案,但采緹知道,愛一直都存在著,只是連結的形式有所不同。許多人對於離婚,會覺得難以啟齒,擔心失去自己的價值;但離婚的選擇,其實是一種勇氣與果決。隨著時間與年齡的成長,她決定卸下身分、慢下腳步,給自己更自由的空間。
分開,是教她如何去愛,
也是一個機會,讓雙方都能成為更好的人。
采緹用她獨有的樂觀,面對過去的失意。現在的她,用更坦然也更勇敢的樣子告訴我們,離過婚的女人,依舊懂得如何愛人,懂得讓自己過得幸福後,期待下一次的愛情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