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一份相當感動且珍貴的禮物,它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老師的重要價值為何。
每年的9/20,臉書的動態回顧總會跳出這張,堪稱是我教學生涯中,會永遠熨在心頭上的一頁:
「鳥夫子:謝小純愛🐦老師,謝謝妳欣賞我。」
這是一個小二時從美國學校轉來我們班上的小女孩,英文比中文好的她,剛來的時候話不多,總是安安靜靜地觀察大家,很是獨立自主。
才來到我們班20天,連注音都還不熟的她,竟然努力地用國字在聯絡簿寫下對老師的感謝與心意,每次看到這頁,總讓我瞬間熱了眼眶。
其實我早就想不起來是因著哪些事情或細節了...但原來,孩子已如此細膩地收進心裡。💗
這讓我時時提醒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發自孩子內心的愛,與真摯的回饋,比起什麼教師評鑑或獎項,都要來得更深刻動人。 : )
Children may forget what we said,
children may forget what we did,
but never forget
"how we made them feel"...
──────────────
大家以為故事就到這裡結束了嗎?還沒~今年得知了新發展。當年8歲的她,今年已經是18歲的大學生了。(哇!一轉眼這張照片已經十週年了🎊)
以前還在教育界時,很謝謝學校能讓我長期帶低年級(小一新生),我覺得能成為小小孩進入國民教育階段的第一個啟蒙教師,是一件非常重要且美好的事情。#我看重我自己的身分與工作,#是因為我知道教育會影響一個孩子多大。(所以工作上遇到惡待孩子的大人,真的會讓我很生氣啊😡)
但再怎樣,最多也就是帶這孩子兩年。每次看著孩子小小的臉龐,我總是會想著好奇著:
🤷♀️他們長大後還會記得小鳥老師教給他們的東西嗎?🤷♀️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或哪些事情呢?🤷♀️我有沒有機會看到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不知道有沒有老師也曾跟我有過同樣的想望?
還好我很幸運的是,因為後來跟很多家長們都變成好朋友甚至手帕交,都有在保持聯繫,所以一直都能夠follow孩子國高中的情形,甚至上大學到出社會。在教師節前夕,我剛好知道了這個孩子的近況,讓我深深感動不已。
純今年暑假去美國紐約念一所很不錯的大學了,這學校的中心思想就是─#Meliora,這是一個拉丁語形容詞,意思是Better/更好,也就是期許學生能 #貢獻自己讓社區更美好。💗
這孩子的申請論文寫道:她以後要成為 #為正義發聲的律師,未來夢想是當criminal justice的律師。(但媽媽想到還沒買房的 邱顯智,一直有點擔心孩子當人權律師會窮苦潦倒XDDDD)
這孩子還做了很多關於正義的事情,像是去法扶當翻譯志工,幫了很多被雇主欺負的菲籍勞工,她把她看到的被欺負的不公義的案件都寫在申請論文裡,學校看完後給了她非常多的獎學金讓她留下。(最後我學生跟備取的柏克萊說掰掰)
媽媽提到,這孩子有問她是幾年級去唸中文學校的,媽媽問她為何要寫這個,她才說要寫小鳥老師。她在論文中寫著:
#第一個教她中文的老師讓她學到欣賞跟包容不一樣的人是Meliora的step_one。還提及她在法扶實習,第一個中文老師教她包容他人,後來她在學校創了校刊社,第一刊就紀念美國女性大法官金絲柏格。
「妳的一點點的付出🌱,都有長成大樹喔!🌳給純兒人格注入很正向的影響,小小孩真的都記得。」媽媽這樣對我說,隔著手機螢幕那一頭的我,眼淚早已流到不行。
教育,就是一個 #用生命影響著生命的工作。
福祿貝爾說過「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嚴格來說,我其實只有教這孩子一年而已,而且當年那個班特生很多狀況也很多,我自己常累到掛急診,沒想到那一年竟然會帶給這孩子如此深遠的影響,到18歲還記得。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在十年後的教師節前夕得知這件事,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教育是我的天命的原因。即便後來當了議員,教育跟孩子,永遠都是我心裡最牽掛的一塊。
親愛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會想跟大家分享這故事,是因為我想讓大家知道,當老師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但又格外有意義的事情,雖然我們也是人,也有軟弱或情緒,但千萬不要小看或輕忽自己的言行對班上孩子的影響力。
我記得我當年來到陽光,創校的林碧霞校長曾這樣勉勵全校教師:「讓我們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這句話讓我深深刻在心裏了…
後來的思玎校長也常說:「孩子有一百種語言,我們大人是否能有一百種理解的眼光?」「每個事件都是教育的一道光。」懂孩子的尤魚主任說:「愛,就是輕柔地引導孩子回到他自己。」我因著追尋教育夢來到新竹,展開十年教育生涯,在十年後的今天,還能領受到出於孩子的美好回饋,這真的比什麼獎都讓我來得有成就感。
這正是教育迷人之處,祝福每位老師,教師節快樂!💐
還有雖不是老師,卻為著許多重要教育工作努力著的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謝謝🙏💗
#這是會永遠熨在心頭上的一頁
#看著看著會掉淚的
#第一個叫我鳥夫子的孩子🐦
#看見孩子的光是多麼地重要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音樂新鮮人Jeff,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eat. 韓森、李芷婷、方Q 資深音樂人 ⭐️美國加州電音製作人DJ大胖 ⭐️首張華語EDM專輯-《Undefined未定義》 __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各平台,獲得最新資訊! https:...
忽注音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928教師節,在我小學時代曾經是可以放假的日子。回顧我兒時成長的歷程,更覺得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老師對一個人啟蒙的重要性。我經常戲稱,自己一直在「好學生」和「壞學生」之間徘徊,小學每兩年換一次級任導師,國中時我們班又很特殊的一年換一個導師(通常是三年都是同一個),幾乎前一任導師才認為我是「好學生」,下一任導師就說我是「壞學生」,而且就這麼剛好交替循環!
記得幼稚園時園方經常搞文藝表演,當時不到六歲的我每週都愛看週末「老三台」播出的「國劇選粹」,幼稚園老師就引導我在兒童節表演「平劇」(那時都這麼叫,即「京劇」),算是我人生首次登台。到了幼稚園大班,老師就給我們上「國語注音」,那時我就講一口標準國語,還能說繞口令。到了小學一年級,不知怎地忽然又變木訥起來,結果幸運遇上班上導師非常注重國文,每日都會教我們一句成語,又慧眼看出我有語文天分,就不斷製造機會讓我發言,鼓勵我勇敢舉手回答問題,又讓我上台教全班的小朋友國語注音,還讓我當「老師的小助手」,提升榮譽感,奠定我日後公眾演講的基礎。
但到了小學三年級換導師後,我就忽然從「好學生」變成了「壞學生」。當時我鄰座是個患有智能發展遲緩的女生,常在上課時跟不上,我就一邊教她,但老師就是認定我「上課講話」,要記我「缺點」,我解釋原委,她就又說我愛頂嘴強辯。有回學校升旗典禮,我剛從音樂課本背了國旗歌歌詞,就跟著唱「山川壯麗,物產豐隆……」,也被她硬說是我吵鬧,甚至在聯絡簿上向我父母「告狀」,幸而我爸察覺有異,反批學校老師為何禁止學生唱國旗歌。
那時教師圈都流行打中國結、做串珠手藝,她也經常就讓我們寫作業,自己樂得偷閒搞工藝活。我自尊心極強,覺得她偏愛班上那些比較安靜的女生,以及學校其他老師的小孩,就直接在作業本上寫「請老師不要偏愛女生及老師的小孩」,她看了只有裝傻。後來有一次,她又嫌我話多,竟叫我到訓導處門口罰站,正好小學一年級的導師就在訓導處做行政人員,很訝異她心中的「好學生」怎會如此,及時上前關心,還用當時我戴在身上的彌勒佛玉珮開導,要我如彌勒佛笑口常開,容天下不能容之事,對我往後遇逆境時的處理態度很有幫助。
此後小學五、六年級換了導師,又經常鼓勵我代表班上參與寫作、演講比賽,我重新變回了「好學生」。等到上了國中一年級,卻再次碰上一個嫌惡我的年輕女老師,還經常迎合當時陳水扁剛剛上台刮起的「台獨風」,整天扯「以後台語也可以變國語」。記得當時學期末發成績單,她還把我操行打了個「乙」,說我「喋喋不休,學習尚佳」,結果我爸看了後說:「什麼『尚佳』?我兒子考試全校第一名,應該是優異才對!」
後來我高中考上建中,又碰到了很多奇形怪狀的老師,當然也有幫助我很大的恩師,不過講起來又是一大串故事,等之後有機會再說吧!
▶圖1:與小學一年級的啟蒙導師錢老師及同學合照,當天是學校運動會,時為1994年左右。
▶圖2:小學一年級,給全班同學教國語注音。
▶圖3、4:幼稚園時(1992-1993年左右)的我和同學校外教學,參訪台北「中影文化城」(現已成民進黨當局清算的「不當黨產」),已可見對鏡頭挺有興趣。
忽注音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那篇小學一年級被要求字要寫得非常整齊,還有老師不准小孩跑步,即使在走廊之外(大人們看清楚)的地方也不行的讀者來信和我的註解貼文,引起不少回響,有支持,也有反對的,還有不少一樣受苦受難的小學生父母來貼照片。
我剛開始有讀大家的回應,後來回應實在太多了,我沒有辦法繼續追下去。還有,有的回應,讓我非常不耐煩,只想說:"請先讀清楚文句,再來罵人可以嗎?"(我寫得很清楚:字要寫得別人看的懂,不要有錯別字比較重要,所以,那兩個留言什麼"大""太""ㄣ""ㄅ"亂寫的,請先學會讀文。太重視字體,卻文字有讀沒有懂,真是無奈!)(我文章有特別說老師規定不能跑,有他的難處,因為怕學生受傷,家長會來鬧....所以是兩難,都寫了,並沒有責怪老師之意,是有看沒有到嗎?!);
還有"請寫出有邏輯一點的理由好嗎?"(學習如何講道理,比訓練把字體寫得像印刷體重要百倍。)
這些不客氣的話,造成當初寫信給我的母親非常難過,還寫信向我道歉:"對不起,李醫師害你被攻擊了...."
這些非常不客氣的話,也讓我極度不耐煩,差點動怒。(我為什麼要花三小時的時間來回這些啊!)
就像我經常勸導家長的:"當你對孩子的無理取鬧,非常憤怒到快忍不住要爆粗口時,請深吸一口氣,離開現場,等冷靜下來了,再回來。"
我也是一樣。我暫時離開一下,避免爆粗口又爆血管。年紀有了,還是要自己小心。
這是當初我完全沒有料到的結果。
不過,我也讀到很好的建議與提醒。有人說老師劃紅字,只是善意的提醒,並沒有其他意思,只是提醒最正確的寫法是要這樣寫。我覺得這真的是許多家長要調整的心態!不要看到老師寫了紅字,就玻璃心碎了一地。那只是教導,並非指責。我們孩子小,一下子沒辦法寫這麼好,但是至少知道最標準是這樣寫。就這樣而已。
我到過許多地方演講,包括學校。總有上百間了吧!
其中,只有兩次有老師站起來質疑"把字體寫得整整齊齊"的重要性。
一位說:"如果蔡總統字很難看,簽名出去能見人嗎?
我的回答:"第一,非常少人能當上總統:第二,一旦當上總統,自然有人會來教你如何把名字簽得能見人一點。那時再來練一下都來得及,不必在六七歲的時候,就苦命練起來放。"(到時候,總統又沒當到,不是很衰嗎!)
另一位說:"雖然考試都是電腦閱卷了,但是也有作文,需要手寫。字寫得難看,分數拿不高分。"
我的回答:"如果真的以為那會影響大考的作文,也不必急著小學低年級就要寫得美美的字啊!可以高年級,甚至國中再來要求,都來得及。更何況...我身邊就有太多字寫得很亂很難看的人,大學考試作文,幾乎滿分的...我先生就是!"
我的孩子都已經三十多歲了,這些教育的事,干我屁事?!我在操什麼心啊!
是的,但是,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那就干我的事了!(所以,那些說孩子寫字寫得很開心的大人,恭喜,那篇文,跟你無關。)
我看過孩子從幼兒園開開心心地畢業上小學之後,整個孩子臉部表情變陰鬱的:我遇過小孩為了把字寫得整齊到符合大人期待,寫到一直抓頭髮,抓到頭皮像癩痢頭的,也有出現圓形禿的,還有一直摳手指到傷痕累累,一直咬指甲到永遠不需要剪指甲的.....
如果,這只是極少數老師的偏執要求,當然是要向老師反應。
可是,真的有不少家長與孩子受這樣的苦,而且從留言也顯示,有不少大人覺得這樣要求是必要的。因此,才希望藉由這篇讀者來信,讓大人重新思考:小學剛開學,這樣要求小一的孩子,對孩子是好的嗎?是有助於他的學習的嗎?是符合孩子上學校學習的宗旨的嗎?
我成長的年代,要求字體,可能還有些道理,因為隨時都要寫字。可是,我們也是到高年級,手指頭肌肉都發展成熟了之後,才被要求的。(那個留言說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我這麼幸運,可以到國中還有環境讓我練字的,你可能太年輕,不了解民國五十幾年的台灣,那是一個均貧的社會。我們練字是自己拿著撕下來的日曆背面,自己一直寫一直寫,沒有人有那個環境,也每一個人都有那個環境。)
我也曾經誤以為"字如其人"。
一直到我上大學。我發現整個醫學系的同學,全班字寫得整齊能看的,不到一半!甚至,還有不少同學是注音符號都唸不齊全的。
我才又開始思索許多過去以為的"重要"與"必要",在經過更多事情,認識更多人之後,原來都不是真的。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除了是一位要看診的醫師,每天帶著許多人的情緒回家,我必須慢慢消化。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情緒。
最近又開始施打疫苗,行政事務更是龐雜,每天回家還要繼續處理。
然後,我也是一位家庭主婦煮婦,每天做早餐和晚餐,還要洗衣服,曬衣服、照顧盆栽.....
多年的粉絲們了解我經營粉絲頁的初衷:剛開始是為了幸佳慧的粉絲和我的病人們設的。什麼粉絲量、聲量,從來不是我這老人家所在意。(拜託!我已經61歲了,看過太多生老病死,流過太多淚水,心碎過太多次,我知道什麼才是人活著需要花心神在意的事。),所以,那個留言說我是在衝聲量的,請把話收回去!
我從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所謂的教育或者學校的功能。(好啦!我承認我讀最多的是與東方傳統教育迥然不同的杜威。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書閱讀,真的是跟他自己的特質有關啊!))
那時候讀過一本"夏山學校",可說是在東方傳統教育下,自認為已經是非常叛逆的我,也自嘆弗如的。
後來,我們開好書店,曾經邀請李雅卿來演講分享。我讀過她的"種籽手記","成長戰爭","北政實驗手記"....
後來,越來越多人有帶孩子在國外讀書的經歷,我讀著這些父母書寫的著作,周圍也有不少親友和病人有孩子在外國讀書的經驗,甚至,診所就有來台灣交換學生的外國病人....我接觸過太多與台灣制式教育不同的多元教育模式。
而我自己的兩個姊姊就是老師。
我的親友中有太多老師了。
我們經常一起討論台灣的教育現況與我們的擔憂。
在我那篇文章按讚的上千人中,有學校老師,有補教界老闆老師,有小學校長,有教育系所老師所長,有....留言說我不懂教育的,你是在說這些人也不懂教育,不懂教育現場?
所以,說我不懂教育的大人,你這樣說,不公允。
你可以說:"我們的教育理念不同。"這樣我可以接受。
不過,想想看,如果你認為對孩子好的要求,可是有其他老師並不認為,可見,這是一件並非肯定,而是值得再思索的事情。
尤其,要求字體整齊美觀,從我自己讀小學的經驗(現在已經60歲),到自己的小孩兄弟姊妹的小孩(現在已經三十多歲),到現在病人們正讀小學的小孩,這五十多年來,雖然世界以極驚人的速度在改變,人類傳達訊息的方式,已經不知改變了多少,職業的內容,更是不只變到哪裡去了....而我們小學低年級要求字體要寫得工整的標準,卻好像越來越嚴苛。這是什麼道理?
我有一些朋友,私下留了言給我,可見我的同溫層實在有夠厚...
這是一位醫師寫的:
“人如其字?看不見這個人其他的好...只看字,而不感受這個人的行為與話語是否一致,已經把枝葉看成主幹...這不是錯亂是啥?
”讓我想到兩句話,一是"人不可貌相"。連看到人,都不一定知道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了,更何況是單獨只看字!二是"瞎子摸象",字,只是人手製造出來的東西,可以練,也和天賦有關,跟這個人做事是否認真,態度是否草率,有什麼直接關係?
所以一位醫生學弟,寫:"偷偷問...我們醫生有幾個字寫得別人看得懂的?"
如果標榜字寫得亂,就是做事草率的人,我建議,看診時,先請醫師寫個字讓你鑑定一下,再決定要不要讓他看。
一位熟讀古籍的醫生同學這樣寫:“明朝,董其昌的字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好字,他老兄啊,姦淫虜掠無所不為!就像正妹、帥哥上身的人,私下許多不可告人之事!心,善,或許是最重要但逐漸被忽視的問題!”
而且,這位董其昌啊!還是十七歲才開始勤奮練字!所以,大人不要急,如果有興趣,字要寫得好,十歲以後再練,綽綽有餘。
這是一位教授寫的: “如果是人如其字,不是應該讓每個人有自己的風格嗎?怎麼會要大家都寫整齊的字?又不是軍隊或是印刷廠!”
這個有意思,是啊!既然字如其人,那麼為什麼不能尊重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不同的個性與特質?要每一個孩子字體都寫得如印刷體,難道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所有孩子變成如同同一個模子造出來的罐頭嗎
有位律師朋友說得好:“我以為的「人如其字」不在世俗眼光的美醜,是字散發出來的感覺~灑脫、拘謹、大器、小家碧玉……”
是的,灑脫的人不拘小節,拘謹的人,中規中矩。我們家三人,字體差很大。我家老公的字扭曲糾結成一團,不仔細看,還真難看懂;我兒的字,東一撇,西一撇,看得懂,不過整個鬆散到天涯海角;我的字,如果好好寫,大大的,美美的。但是,我們三人為人都誠懇正直,做事認真負責,慷慨助人。
這是一位老師寫的,我差一點笑出來: “我以前的認知是:天才的筆書(字)都很醜,且美女的字也多半不好看!(所以從小只要有人稱讚我的字好看,就會暗自傷感啊!)”
這是一位在補教界二十年的老師寫的:“字體工整與否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在我的教學經驗中,腦筋靈活的學生,字跡都是普通而已,而字跡超美的學生,思考比較直線型。但無論字跡美醜,都不會影響個人的未來發展。何必那麼在意這些事情呢?人的創意比刻板的學習更重要啊!"
這位太太在寫的老公,是上市公司董事長:"我那字如蚯蚓(連我都常常看不懂)的老公在他們眼裡應該是撿角 ”
我真的要了她老公的字來看,看了差點笑翻...我完全看不懂在寫什麼,比我家老公的字,更誇張...這是今天最激勵人心的娛樂~~
有聽過這樣一句諺語嗎?意思是字寫得好,長大幫人提皮包。我很小的時候,聽過我外婆說過。你聽過嗎?
港和國小劉育豪老師,是我非常佩服的老師,我經常告訴他:"你不要退休啊!我的孫子還要讓你教啊!!"這是他讀過我那篇貼文之後,發表在他的粉絲頁的感言。我完全贊同他的教學理念。是的,這才是我以為的語文教學。
{感謝許多熱血老師。
至於父母們,孩子一旦上學,就是進入野獸叢林,請做好支持與協助的角色。可以跟老師溝通的就溝通,溝通不了的,請孩子忍一忍,兩年就過了。相信孩子會有適應的能力。}
{我不會再針對這篇文,做回應。花我太多時間了。有朋友告訴我,那是信仰,你說服不了他們的。信仰,從來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至於那些看到整齊到像印刷體字跡會亢奮的大人,你可以製造讓自己爽的字跡,但是,不要強求別人也要讓你爽。】
忽注音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Feat. 韓森、李芷婷、方Q 資深音樂人
⭐️美國加州電音製作人DJ大胖
⭐️首張華語EDM專輯-《Undefined未定義》
__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各平台,獲得最新資訊!
https://linktr.ee/fresher_music_official
__
『歡笑不斷的一集訪談!
矽谷工程師斜槓音樂人DJ大胖
從NFT音樂聊到AI智能作曲軟體
真的很有料啊!深藏不露!
新專輯《未定義Undefined 》
邀約韓森、李芷婷、林金毛等音樂人
打造全新華語EDM體驗
不走悲情抒情路線
每首歌都讓你有繽紛好心情!
不知不覺七首歌就聽完了!
編曲混音作曲都自己來
花四年籌備高品質作品
聽了讓人感覺開朗、明亮、快樂的專輯
真的是疫情期間最大的救贖
好幸運能聽見這張專輯
挖到寶!』
(新鮮DJ Jeff 2021.08)
___
DAPUN大胖是來自美國加州的電音製作人,多年在美國深耕音樂製作,擅長各式EDM曲風,從Tropical/Progressive House, Future Bass, 到Dubstep/Trap, Glitch Hop都能帶給觀眾全新感受。在2020年底回到台灣,期望能以最新的美式電音帶入華語流行音樂產業盡一己之力。DAPUN大胖同時也是一位矽谷電腦工程師,多年在電腦工程及音樂領域的研究,了解到科學其實可以很感性,音樂其實也可以很理性。不想被定義為工程師或是音樂人的DAPUN, 決定撕掉自己身上的標籤,製作一系列的電音歌曲來告訴大家每個人的人生,只有自己說了算!不該被任何人所定義,We are "Undefined"!
生在這個無限可能的時代,不瘋狂、不做自己,實在太可惜。
眼神堅定、目標鎖定,準備自行定義,
“Take control of my own destiny.”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自己說了算!
不做被動的未定義,要做主動的不被定義!
為了在群體生活裡活下來,我們不得不從眾的往自己身上貼上標籤,只是因為無法抗拒渴望被認同的不自信。被貼上標籤的人們也充滿濾鏡的看著這個社會。「他看起來已經70歲了,不可能再去追求他的夢想了吧?」「她這麼柔弱,應該不會是成功的企業家吧?」我們用性別、年紀、人種這些表面來認定事實,忽略了對每個獨特個體內在的追求。我們能不能活得「不被定義」?
跟著DJ DAPUN大胖的音樂,逐步撕開身上無謂的標籤,找到最純粹的自己。
DAPUN大胖 FB: https://www.facebook.com/DAPUNMusic
DAPUN大胖 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punmusic/
#矽谷 #工程師 #斜槓#電台 #名人專訪 #電音 #跨界 #音樂新鮮人 #世新電台 #大胖 #性感肥宅 #韓森 #李芷婷 #林金毛 #未定義 #電音
忽注音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空中LIVE演唱多首創作
⭐️香港獨立樂隊玖拾後跨海視訊
⭐️吉他空靈唱作女聲-楊宜蓉
📍喜歡影片請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___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IG,獲得最新資訊!
https://reurl.cc/a5KWWQ
🔴音樂新鮮人專訪節目/ 玖拾後樂團+楊宜蓉一小時深度專訪
🔊5/31(一)18:00 首播
🔸音樂新鮮人YouTube(18點影像同步首播)
🔸Spotify 🔸Apple Podcast
🔸SoundOn聲浪 🔸Google Podcast
🌐各大平台搜尋關鍵字:
音樂新鮮人、楊宜蓉、 玖拾後、世新電台
____
城市的人步伐疾速,時常忽略自我與環境的呼吸脈動。
香港獨立樂隊「玖拾後」於2015年年尾成立
由現團員吉他手阿前、鼓手Jamez
貝斯手阿丁三位資深樂手組成
透過純音樂的演奏代替語言
讓聽眾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從而和音樂連結起來
塑造每個人腦海裏獨有畫面。
____
楊宜蓉Aura
⾼雄⼈,16歲獨⾃北上讀書的女⼦
誤打誤撞走上了創作這條路
覺得這個世界並不大溫柔
雖然力量不大
但想為這世界注入些柔軟
2020 三⽉ 女巫店『加上我或除以我』
2020 九⽉ 煙花蕨醒
2021 三⽉ legacy mini@amba 『漏光反應』
#跨海連線 #專訪 #香港樂團 #獨立樂團 #空靈 #創作 #跨海 #電台 #音樂新鮮人 #世新電台
忽注音 在 有一個兒子真的超爽的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文章連結🔗 https://bit.ly/3ktOzPj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但孩子的教育更不能急。
關於歐力的教育時程,我和歐爸有著共同的理念,一定要讓孩子基於自發且快樂的意願才是真正的學習,每一個父母都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期望也不同,教育從來就沒有對或錯的作法,只有適不適合你的孩子。
對於歐力的期望是「能夠為自己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負責,選擇適合自己的是因為了解自己;如果遇到挫折或困難也不要氣餒,這正好是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
今年八月起,我收到不少私訊,蠻多媽媽關心歐力為什麼還沒有上幼兒園這件事,難道不怕孩子往後的教育跟不上其他孩子嗎?
說真的,我跟歐爸不擔心也不心急,現在是歐力與爸媽相處最親密且依存感最高的時期,就目前台灣為學齡孩童安排的教育,難道還擔心孩子以後學的不夠多嗎?正因為我們是在文憑壓力被擠壓出來的世代,更希望孩子透過更多體驗及旅行體悟來感受人生。
雖然選擇沒這麼快入幼兒園,但也不代表我們忽視孩子的學習,正因如此有了更多方式與機會了解多元學習,常去圖書館及博物館接收新知,明白在公共場所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尊重配合,共享一個安靜且舒適的環境;去餐廳吃飯,以自身有禮貌及提醒尊重每一個服務業的辛苦,學習餐桌禮儀與維持環境整潔;家裡備有許多學習桌遊及教具,從英文到注音也能有彈性陪著他認識;到處上才藝課,可以從中慢慢了解孩子的興趣與喜好,才藝或知識不是讓孩子賺很多錢,而是幫助他在未來充滿壓力的日子中,能夠找到紓解情緒及排除困難的方式。
現今社會對於英文的需要是不可否認的,這次透過OiKID的線上課程,讓歐力多了一個認識英文的途徑,爸媽在生活中比較沒有熟悉的方式讓他用對話融入生活,只有簡單讓他接觸單字和歌曲。
在參與OiKID的體驗課程後,覺得歐力對於英文興趣更加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常常問爸媽「這個英文要怎麼說呢?」,自發性地產生興趣並主動求知,對於教育的效果才會大大提升,就是我和爸爸追求的教育。
歐力在英文方面可以說是白紙,Jean老師非常有耐心並細心引導歐力,課程教材也很淺顯易懂,媽媽也從陪同上課中學習老師引導孩子的方式,課前可以利用教材預習,課後更有小功課與遊戲,每次課程時間約為20-30分鐘,對於孩子來說剛剛好,更能夠回放上課過程一起重新複習,線上課程最大的彈性更是只要帶著筆電就能隨時隨處上課囉!我坐月子時,歐力也能在月子中心輕鬆上課,不用擔心課程中斷或跟不上。
OiKID期許「要讓孩子渴望學習,而不是必須學習。」
媽媽我也很期待歐力能夠透過OiKID愛上英文,想分享給大家一起來上體驗課,讓教育方式成為一個選擇,從快樂中一起渴望學習!
OiKID是一個適合3-15歲孩子的學習英語平台,如果對於課程有興趣或想進一步了解,可於以下網址填單!將有顧問老師協助安排免費體驗課程喔!
立即預約:https://bit.ly/30JFv0B
(Instagram 可由首頁網址提供網址或直接私訊我喔!)
#OiKID兒童英文線上學習
#免費體驗課試上
#開心學英文 #英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