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派】
也來寫一篇台派的脈絡好了,四千多字而已,別怕^^
台派是一種國族認同的身份,我的定義是:
自我認同是台灣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團結抗中的台灣人,就是台派。
要了解「台派」的脈絡,就得從「獨派」說起。
返校背景長達40多年的白色恐怖,台灣已有不少人意識到,台灣唯一的未來,就是要擺脫中(華民)國政黨在台殖民和威權統治的命運。就像今日香港有些人也意識到,擺脫中國統治的獨立香港,才是活路。而在極權政府掌控了一切媒體的背景下,港獨就跟台獨一樣,被中國黨政軍政府抹黑成十惡不赦的妖魔鬼怪。就像史明、鄭南榕和其他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獨民主鬥士,也就是早年的「獨派」。在那些日子,你接觸、或被懷疑被檢舉是台獨(獨派),是輕易就被判個好幾十年牢刑,甚至「民主燈塔世界偉人」蔣家大筆一揮,「槍決可也」。那時候的台獨,不是臭,不是那種欸額你好偏激不要跟我談政治的等級。是人人聞之色變,不敢接觸的死罪。
經歷李登輝民主化時代後,台獨已經不再是索尼滔天大罪。但是威權時代下噤若寒蟬的自我審查,台獨在絕大多數人心中,還是如過街老鼠。
第一次政黨輪替,在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執政時期,中天集團偉忠幫悶鍋系列用政治滲透於綜藝節目,成天用各種丑角醜化「台獨」,用納粹圖騰惡意連結,呼應趙少康等紅統政治人物發明的「台獨法西斯」並深化民心。虛構地下電台賣藥郎中,用口頭禪「這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啦!」破解對台灣人對統戰滲透的戒心,把所有台獨和綠營支持者當成白痴智障笑話。還有絕大多數有記憶的台灣人公認的,全台灣被霸凌最慘的人:陳幸妤。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樣的身份,竟然是陳水扁前總統的女兒(現在想想還是很不可思議)。
掌握媒體話語權,媒體聲量的人或財團,有系統的把「台獨」這個概念巧妙的滑坡打稻草人鬥成黑五類。把他們的政敵「民進黨」和台獨、貪腐、偏激、仇恨對立、台語、低學歷、低俗、不潮、社會底層階級支持者等標籤和形象連結。
結果成功使的當年未經歷白色恐怖時期的年輕人(其實有,只是重疊的時間還是小朋友所以還沒明確感受,就解嚴民主化了)也對台獨埋下了負面印象,排斥且引以為恥。當年的馬英九旋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崛起。有沒有很熟悉?就跟2018年全台灣最潮的黨叫做「教訓民進黨」,然後捧出韓國瑜和同一時期的草包市長,是一樣的手法。只是後者多了網路社群軟體和眾網紅。如果不記起歷史教訓,歷史重演是很容易的。
很多人內心都有個預設印象:獨派很偏激。
早在2014年318甚至2006年的紅衫軍之前,獨派在多數台灣人預設值,就不是正面的形象了。連可以接收網路自由透明資訊的年輕世代都是如此認為,更不要說多數在老三台和禁書禁報禁歌禁黨背景下的老一輩多數台灣人。
平常不關心政治的人最愛搶的中立位置來彰顯自己清新理性中立客觀。所以「獨派很偏激」這種說法,特別受歡迎。他們覺得自己最清高最中立客觀不受政治操弄,事實上這個光譜的族群是最沒有想法,最容易受到媒體輿論操弄的一群,不論2006年的紅衫軍還是2018年的韓流,主力部隊都是這群「中立選民」。偏偏這群人又是廣大多數選民,所以也是各派倡議者都會想爭取的族群。
政治撈仔也知道,所以特別愛蹭這一塊,因為市場大,受眾又最容易買單。
當你說要反紅媒,反中天,就會有假中立說,不只要反紅媒,也要反綠媒,三立民視也要消滅。他會跟你說公視很中立,但是日常生活有機會接觸到的新聞來源,最多還是中天、東森和TVBS。而大家也吃的下去,每天潛移默化,政治觀點也會和這些電視台給的資訊重疊。不然2018滅東廠和韓國瑜發大財怎麼來的?到2020年還有550萬人投韓國瑜當總統。捫心自問:總統票投給韓國瑜的選民,有比選擇蔡英文來的不偏激?獨派、台派比較偏激的曼德拉效應,就是媒體輿論洗出來的。
沒有病識感的政治新鮮人,好騙難教,常會被包裝精美但是超雷的政治明星騙去。
什麼樣藝人網紅,就會有什麼樣的支持者。政治人物也是一樣,獨派吸引獨派,統派吸引統派,沒有中心思想的風向雞騎牆派,自然也就吸引跟風騎牆派。
再說到台灣的統獨光譜,由獨到統大致是:
建國獨立、正名制憲、修憲、華獨、華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中國統一(併吞)台灣的紅統。
也有一部份人認為這些「都只是意識形態」與我無關。這也是一種立場和意識形態。這種族群就是在廣泛的中間光譜搖擺,哪個議題聲量大,比較潮,就會在順風的時候出來幫腔打落水狗。
統獨的光譜是漸層的,#獨派 的光譜,要到哪一個位置,各路線有不同的意見,這裡不下定義。但普片認知, #建國獨立 到 #華獨 都可以被 #台派 涵蓋。而,從 #華統之後的,都是主張: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稱為 #統派。
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從中華民國來台以來,已經存在75年。政客都會講很漂亮的話:要放下過去,要往前看,說社會要和諧台灣要團結。各懷鬼胎不叫團結,一定會有一個大家共同的目標或價值,在這個價值下凝聚共識一起努力,才叫團結。
「台派」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磨合出來,是集結眾多不同路線整合出來的認同價值,最適合當下的台灣社會的、光譜最廣泛的團結架構。不像「獨派」一直被視為光譜邊緣的極端,比起「獨」,在很多中間選民和政治初心者心中,更溫和,更少負面成見和標籤。
台派的光譜非常廣,可以涵蓋到建國、制憲修憲正名,甚至也包含對台灣歷史脈絡還不清楚的華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但是不屬於中國,饒舌又錯亂我知道= =)。不管是什麼路線,只要認同台灣不屬於中國,都是台派。甚至搖擺的中間選民,通常也是潛在台派。這就是目前台灣最主流的民意。
蔡英文從2012競選以來,就沒有再講過「台獨」或相關論述。身為「中華民國」體制下的總統。同時又是堅守台灣主體性的台灣總統。蔡政府堅守的民主自由人權和台灣主權,就是所謂台灣價值,也就是台派的價值。讓多數的台灣人,支持她帶領台灣,不管在各種進步議題,經濟國防外交和台灣認同的價值上,都盡可能團結一致。
所以蔡英文之前選舉,才會採用這樣的中性的,多數共識的詞,稱自己的支持者為「辣台派」。但還真有很多人以為台派這個詞是民進黨為了選舉創造出來的,所以在政治考量下故意要跟這個詞切割,甚至把這個詞像「台獨」「台灣價值」一樣弄臭。
在台派的概念裡,包含了(台)獨和華(獨)。已經是橫跨中間光譜到淺藍都能認同的價值,不只是統獨立場的表態,更是帶有尊重、包容、多元的價值。是正面的,多數人都認同的概念。
台灣主權、國族認同等統獨議題,在台灣已經夠冷門了,社會的意見已經夠分裂了,結果2019年因為「幹你娘台派事件」看到一堆人趁勢在那邊「脫台派、切割台派自清」「台派好髒好臭我不稀罕」。(想起擠年前土條核終幫那群人也很愛喊出我和台灣社會沒有共識,跟現在柯黨酸台灣價值是異曲同工)那台灣的共同價值,在台派之外,應該是什麼樣貌?
有些不稀罕台派的意見領袖,會用精英傲慢的態度去超譯台派,貶低踐踏,賦予台派幼體化、宗教化的醜化暗示,滑坡打稻草人打完一輪之後,再清高的說,我不需要,我不稀罕這個標籤或信仰。問題是,先有本質的存在,台派這個名詞才被創造出來,這個名詞就算被抹黑鬥臭了,只要它代表的價值和群體還是存在,還是會有個新名詞來稱呼。實在無須故作清高。
我和很多倡議者一樣是獨派出身,獨派一直被黨國媒體輿論惡鬥,基本教義論述,也不受只想「發大財」的中間選民青睞,一路倡議艱辛。但是抗中問題迫切嚴重,大家也願意在「台派」的架構下團結。
一個巨大的集合,就什麼不同意見的人都有,包含你很討厭或討厭你的人。你也不會因為幾個讓你超火大的個案就大罵幹你娘台灣人。除非你不認同這個群體或價值。好比說,也沒有誰能認識所有的韓粉和統派,但如果有人說韓粉都是智障,統派都是垃圾法西斯,所以即使評論沒有完整的數據背書,這也算是地圖砲,但台派也都接受,因為我們台派就是擺明了要跟韓國瑜價值,跟國民黨等統派對抗,要他們消失啊。我們評論的不只是個案,而是針對我們極度反對的價值。
除非你就是極度反對台派,否則怎麼會罵幹你娘台派呢?任何領域的倡議者,都不會放地圖砲罵自己人:幹你娘環保人士、幹你娘動保人士、幹你爸同婚性平。就算是跟著反智假議題走的支持者也不會:幹你娘統派、幹你娘國民黨、幹你娘韓粉,幹你娘拼經濟發大財。
所以也有人問:中共亂抓台灣人,軍機擾台武嚇攻台,卻有人刻意成天在幹你娘台派,請問這些同溫層的網紅,何時要「幹你娘統派」?
要說罵自己人是比較會監督自己人「嫌貨才是買貨人。」這種說法是自欺欺人。根本就不想買,只是盧洨的奧客。
今天如果攻擊獨派,也就算了。意思是,獨派從戒嚴時期以來,反正也被整個媒體輿論攻擊抹黑貼滿歧視和惡意的成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整個社會的團結好像也不稀罕獨派覺得獨派那麼邊緣沒有票。獨派台灣人長年下來也更為堅強,不會因為這樣的攻擊就失去理念。台獨的概念是正確的,卻好像見不得光,那也就暫時算了,只希望大家能團結抗中。
抗中,當然包含了中國在台政黨、統媒和一切民間勢力如統戰黑道幫派等等。但現在不只是幹你娘台派,甚至連 #中國國民黨不一定要倒 的風向都出現了…
任何議題任何價值都可以討論、被批評。但同時任何議題都有個不能退讓的底限。「絕對不能拿去交換的,叫做核心價值。」這句話說得很正確。連像柯文哲那種沒也核心價值的人,都知道要用句話來當選舉口號。
台灣主權,台灣民主自由(也就是很多人避談的統獨)議題的不能退讓的底限,就是台派的價值。如果這樣還要被鬥。那真的不知道台灣人在國族認同上不要「獨派」又不要「台派」,還要退讓去哪?統獨假議題派?
台灣基進:
中天換照成功就是台灣的國安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posts/1819171321565376
中國國民黨:台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
所以「把餅做大」是台灣也要包含統戰的價值嗎?
有些政治人物或政黨喊著把餅做大,實則在把餅分化以尋求自己的市場。柯黨的崛起就是最血淋淋的例子,318蹭著台派做大,然後跑去蹭韓國瑜挺韓流,裝清高說不屑台派,不屑台灣價值。
近年常聽到意見領袖說的把餅做大,典故就是為了318之後,台獨倡議者要對抗中國滲透統戰,所以要倡議、爭取多數中間選民的支持。透過民主體制來捍衛台灣。就是在「對抗統戰」的背景下產生。其實跟台派算是同一個脈絡的產物。怎麼會有人同時支持把餅做大,又在幹你娘台派呢?又怎麼會團結抗中脈絡出生的「把餅做大」,做到要接納中國統戰政黨?
性平同婚倡議者把餅做大,難道要去接納護家盟的意見,覺得同婚平權太偏激了,把護家盟反同的意見也加進來,2+2=5也可以參考一下,取出來的中間值2+2=4.5才叫做中立客觀?定錨標準就錯誤了。
我們說走出同溫層,去聆聽不同的意見,是去理解各種不同受眾的想法,然後試著用他們能聽懂的語言傳達我們堅持的理念。
不是看一看中天,然後很清高的說,欸中天說的其實也不完全是錯的,我們應該要聆聽不同的意見。(假中立韓粉也都這樣說)然後就漂亮個卡住一個理性客觀中立的位置。再以精英傲慢的態度和滑坡打稻草人的手法,偷酸別人理盲濫情偏激。甚至擁有百倍聲量的網紅,不對自己的政治言論負責,又要搶受害者的位置說自己被霸凌。
台灣對中國統戰勢力的聲音還要多元包容到什麼程度?他們每天的行動,都是為了讓中國併吞台灣。萊克多巴安符合美日規格的國際標準都可以被罵翻天,應該要零檢出的應該是在台的中國勢力啊。
今天很多獨派已經暫時不把主力資源拿去跟大眾講台獨基本教義論述,而是在台派的概念下團結抗中。現在連 #保台抗中 #護台抗中 #台灣價值 這樣的中性概念,都有些人要把他比照台獨一樣,用滑坡打稻草人的套路抹黑成偏激的標籤。連台派這樣的最大公約數都要丟掉,那不就又一種閃躲台灣主權國家認同的政治價值?不就是跳脫藍綠、跳脫統獨、芒果乾假議題的另一種說法?這種脈絡最後就是合流到柯黨那種假中立新政治,連「台灣價值」都拿來酸,三不五時用「難道你不抗中保台嗎?」來反串,還洋洋得意覺得自己嗆爆了。這就跟以前大悶鍋「這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啦」同一種玩法。
台派是台灣自我認同,團結抗中的共識。2020年了,還在攻擊這個概念,有抗中意識的台灣人又要退去哪?退到太平洋嗎?
思想不滑坡意思 在 先生的私房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誰說知識一定正確~~小學問】
「未經思考的知識是無用的,花再多時間也只是自欺欺人。」
你好,我是威爾遜。歡迎收看〈我的學習之路〉。
這個時代,我們很容易有知識焦慮,因為知識更新的速度太快了,感覺學再多都來不及。不只是你,我也曾有這樣的知識焦慮困擾,花了不下萬元,買了各領域的名師課程,大多沒看完,少部分看完了,但也是一知半解,感覺那是別人的見解,我把它複誦的再熟練,那始終不是我的能力,我像陷入泥沼一樣,束手無策。😥
這不是我們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傳統的知識系統,跟我們學習慣性是完全不同的。一般的書籍是按照知識本身的邏輯編排,但我們的學習慣性,通常是碰到問題很焦慮,為了解決問題才努力的。
而這本書~~〈小學問〉給予我們一盞明燈💡。讓我們把知識做小,從真實世界最有痛點的問題出發,運用碎片化,5分鐘講清楚一個概念;實用性,操作過程簡單明瞭;延伸性,知識不只適用單向問題解決,更可以延伸到其他學科。
這本書單元各自獨立,從焦慮談到愛情,非常多面向,閱讀本書時,我建議你從最有問題的地方開始看,有助於打通你的任督二脈。💪
而本書我以學習角度出發,為你整理三個重點:
↠↠↠
一、道理是人創造的
「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上面這句話是不是很發人深省,你忍不住趕快標註,作為今天的學習金句。等等,別著急,讓我們看下面這一句。👇
「命運改變性格,性格改變習慣,習慣改變行動,行動改變思想。」你看,我隨意調個順序,是不是一樣也很有說服力呢?🔥
上面兩句話,各有道理。人有一種秩序偏好,我們很習慣總結過去,做一個明確的趨勢結論,只要看起來有層次,很自然我們會相信聽見的道理。我們犯了常有的思維陷阱: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的意思是:對方看一件事不順眼,但這件事情本身沒有大問題,所以他把事情推向極端,來凸顯其中的壞處。
我小時候,曾經因為物理太爛被老師數落了一段,他指著我的鼻子說:你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以後還能做好什麼事情?
然而,物理太爛,真的會影響我做其他事情嗎?當然不必然,物理很爛一點也沒有困擾我日後的升學與工作,不是每一個技能,都需要運用物理的能力阿。
這也不是說,滑坡謬誤一定是錯的,它的層層遞進,只是推測出一種可能性。如果我的工作需要物理能力,說不定我會很感激這位老師當年鞭策我,現在還很後悔為什麼沒學好這些道理。
那我們如何應對滑坡謬誤呢?本書提供兩個思路:回歸效應與集中議題。💬
回歸效應是指多數事物的變化是起起伏伏的,會適時回到正常值,而不是走向極端。
舉例來說:雖然裙子跟一百年前相比短很多,但總不會發展成不穿裙子,大家光著身體走路。
集中議題,是避免討論失焦了。最近電視影集: 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讓很多朋友開始思考犯案者的動機,以及犯案者的家屬是否也是被害者。
但我也看到某些討論爭辯成:這是不是一場公視配合政治拍的戲劇,政府籌劃這支片引導風向要廢死。這個思路就明顯失焦了,不管你多有條理,這種討論一點意義也沒有。🙅
有些時候我們感到不安,便習慣歸咎特定原因,譴責他人,這是因為我們內心太憤怒、太痛苦,希望用一種最簡單的方式發洩,找到安全感。然而,情緒化的指責,容易讓人離事實越來越遠,甚至傷害到無關的人。
↠↠↠
二、不自律是內心缺乏動力
你相信自律就能成功嗎?這些年來在談自律的暢銷書,大多數告訴你一個觀念:自律跟意志力可以後天培養,只要方法得當,你就可以成為成功者,輕鬆邁入人生顛峰。📈
「只要…,就…」的句子,是非常危險的總結。像最近我開的戰勝拖延症工作坊,就有談到:人的基因部分決定我們的行為慵懶,讓我們產生拖延的行為,而我們將懶惰跟散漫歸類成自己生病了,症狀是拖延症。
釐清自己的問題吧!拖延症不是缺乏自律跟意志力,而是內心深處缺乏了動力。
請靜下心想:你到底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你希望未來十年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舉一個例子,很多人試著看書、運動,最後失敗的很大原因是,我們是看著別人做,所以才跟著做,這是他律,而不是自律。
真正的內在驅動力應該是:我看書是為了時時刻刻思考新知,提升自己能力,挑戰自己因為能力夠強,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腳;我運動是為了應付高強度的工作,身體健康,賺錢才有命花,做好生活的平衡。✅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現實中沒有什麼能保證你得到幸福,你能做的,就是讓自己配得起幸福。」
我們要克服困難,達成目標,以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be-do-have。讓我以學習為例:
1. 我要做一個愛學習、有魅力的人。(be)
2. 這樣一個人,會做些什麼事呢?(do)
3. 做了這些事之後,我會擁有什麼呢?(have)
優秀的自我行為管理,要求自己「有為才有位」。想提升自己可不是埋頭苦幹,你要學習優秀的人如何思考,想像你敬佩的人碰到這件事,會怎麼做事。
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然而然就會做這樣的事,與其羨慕別人的身材、腦袋、財富,不如從be開始做起。📝
↠↠↠
三、省時不如省事
時間管理成為現代職場的顯學,我們覺得省時間,就是提高效率。然而,省下時間,就可以提升工作成果嗎?省時間你必須付出額外的精力,算不算是隱形成本。💰
時間管理專家范德爾坎指出:多數人的錯誤觀念是,只對事情有洞察力,不對時間洞察力。
意思是:我們覺得時間是線性、沒有彈性的。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做事的效率。比方說看書,很多人老實地從封面、序言,一頁一頁從頭看到尾,他們認為看書只有速度的快慢,沒有次序的不同。
聰明人讀書可不是這樣:帶著問題去「翻」著讀,不懂得看,無關的pass,而不是照作者思路「跟」著讀。📖
時間是彈性的,一個時間可以處理很多事;很多碎片時間,也可以用來處理同一件事。時間永遠是用來分配的,想要過什麼生活,先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吧!
舉例而言,一個朋友找你讀書會,你可能會說:我工作很忙,實在沒有時間去參加活動;但如果你的手機壞了,你一定二話不說立刻衝去手機行維修,如果能現場修好,你等再久也無所謂。因為手機不只是工作需求、還有社交、娛樂的需求。
對你而言手機壞掉這件事,可比讀書會重要得多啊!
把不重要的事情往後排,甚至取消,你自然得到充裕的時間,做事的效率也提高了。(補充:讀書會還是很重要,上面只是舉例而已。)
有錢人不一定是每天做很多事情,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做事,該打球打球、該開會開會。💻
當斷則斷,該做則做,你就能晉升為高效能人士。
↠↠↠
四、我的評論
思考這件事,對於自我成長這件事真的很有幫助。我辦過無數的讀書會和工作坊,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威爾遜你平常都看什麼書,能不能開一系列的書單給我?📃
以前我碰到這個問題,我總是毫不猶豫,回到家立刻整理我看了哪些書,可以分門別類哪些領域,怎麼閱讀。但後來我發現,這是一個不經思考的亂問,我怎麼知道你的需求是什麼?你需要解決什麼疑問?我的閱讀順序真的有助於你嗎?你有想過你想要的能力是什麼?
我曾經分享過:問問題,是最快的進步方式。但這不代表著,我們不做功課,直接丟問題出去,期待對方給你一個真知灼見,解決人生所有難題。
我覺得學習有時候跟談戀愛一樣,我們忍不住裝模作樣,希望在對方面前是最完美無瑕的人,我們逃避問題,不敢直視自己的缺點,不願意溝通,不想對自己負責。
我認為學習之前,你最需要花得時間是:思考。思考你真正的問題在哪,你的內在驅動力是什麼?千萬別為了別人而努力,這是很脆弱的強制性,通常也不持久。另外,你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停下來思考,看看自己的成長路徑有沒有變化,是否需要做大幅度調整?還是微調就好?🔍
最近,我把一些書送給朋友。這些書是好書,但對現在的我來說幫助沒那麼大,我發現自己必須捨掉,才有更大的空間去探索,有更多成長的可能。
就像是一部電影,如果一開始你就知道劇情的發展跟演員的每句話,你還會花時間坐好坐滿,看完整部電影嗎?🎥
我想我是不會的,除非它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謝你的閱讀,願學習成長的道路上你我一起前行。
我是威爾遜,我們下次見。
思想不滑坡意思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處分條例升級 習近平再強化黨內控制
中共中央8月26日發布《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修訂版。據介紹,這是2012年十八大召開後,中國當局第二次修訂相關條例,釋放出以鐵的紀律管黨治黨的強烈信號。
與原版的條例對比,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作出65條修改,增加11條,整合2條。《條例》列明多項違反規定情況下的處分措施,而最嚴重的是開除黨籍。
另外,中央集權以及黨權擴張似乎成為這份新版《條例》的亮點。
中紀委網站披露消息說,新條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進一步突出政治性。其中包括在總則裡增寫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的中央核心、全黨核心地位”,還有“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美國獨立政治分析人士高新表示,從十九大召開至今,“習核心”作為宣傳口號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把這一類的表述放進黨的處分條例還是第一次。
“所謂黨的紀律處分條例相當於國法裡的刑法。那就意味著只要你(黨員)沒有自覺地維護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地位,就等於違紀,也就是國法中的違法,那就要受到紀律懲處直至開除黨籍。我們知道開除黨籍相當於刑法中的判處死刑,是黨內紀律處罰的最高刑罰。所以把這個寫到紀律處分條例裡和作為像征意義的宣傳口號性質上是非常不一樣的。”
高新補充說,習近平是要利用這次修改的《處分條例》來達到其“定於一尊”的目的。
“習近平要求全黨、全國都要天下歸習、要姓黨。會造成黨內徹底噤聲的結果。”
這份周日印發的《條例》增加了在政治紀律上的要求,規定黨員在重大原則問題上要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不得制造、散布、傳播政治謠言。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告訴記者,上述條例不僅針對黨員和干部,同時還針對“吃黨飯”的公職人員。
“要吃黨飯,不能砸黨的碗。包括文教系統、衛生系統、群眾組織等等。涵蓋的範圍我相信是很大的。中國共產黨有八千萬黨員,如果加上公務人員,官方要管的話就要管上億人。”
夏明還表示,中國政府目前如驚弓之鳥般,處於八方為敵的緊張狀態,因此要對全方位的事務進行管制。
“加強政治紀律的意思就是要消滅黨內在過去還有的一點點寬松,把民主集中制原則(中國共產黨建黨原則)變成集中原則,從而為習近平的個人崇拜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修訂版特別在宗教政治紀律方面作出補充,增加了對信教黨員的明確規定和處理。
新《條例》要求對“組織利用宗教活動破壞民族團結的首要分子從嚴處理,同時加強對信仰宗教黨員的思想教育。如果經組織幫助教育仍沒有轉變的,應勸其退黨。
中文政論雜志《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說,和加緊對意識形態控制一樣,習近平也要在控制宗教自由方面比前任領導人走得更遠。
“大部分中國共產黨黨員都失去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有些人就信了宗教。據說中國一些高官,包括元老都是信佛教等宗教。所以官方對這種情況加以控制。另一方面則是中國政府擔心黨員和官員信奉藏傳佛教、伊斯蘭教。維吾爾人、回民、藏人本來就是信他們自己的宗教,不管他們是不是共產黨的官員,不可能做到禁止他們信奉自己的宗教。同時也會因為信奉宗教而反感或抵觸當局以反恐、分裂為名對這些宗教進行打壓。這是讓中國官方頭疼的地方。”
但胡平認為,中國政府對黨員信仰只能做到有形無實的控制。
中央印發的修訂文件還提出禁止“妄議中央”的規定。《條例》指出,醜化黨和國家形像、詆毀、污蔑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範,或者歪曲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軍隊歷史的人士都要受到處分。
但是,早前深圳和北京的博物館的展品中,有放大習近平在改革開放上的功勞之嫌。而中國教育部去年在教科書中也全面修改抗戰歷史,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那麼,這次《條例》要求黨員不得歪曲歷史的規定是否有“自打嘴巴”的嫌疑?
高新說,中國官方想表達的潛台詞其實是不准扭曲由中國共產黨御用機構編撰與修改出來的歷史。
“他(政府)的不准歪曲不是說不讓歪曲歷史的真相,而是不准歪曲被他(政府)修飾過的、篡改過的歷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掀起的反腐運動導致多位高官“落馬”。政治對手被清洗的同時,“打黑”成為習近平的最大功績。
此次的《條例》再次重申相關反腐工作。《條例》強調,黨員干部必須清正廉潔,反對任何濫用職權、謀求私利的行為。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當局要開展新一輪的反腐行動呢?
夏明對此表示:“中國有很多人對共產黨抱有樸實的期盼。政府要做表面文章,要跟老百姓說中國共產黨是清廉的政黨,我們重視反腐工作,很多老百姓是會相信的。除此之外,中國現在的經濟陷入非常大的危機,包括財政的滑坡,還有經濟資源捉衿見肘,所以政府想通過反腐擠一點錢,順便也在反腐的名義下擴展到掃黑,搜刮一下民間的資產。”
新出台的、似乎帶有警告意味《處分條例》修訂版無疑表明中共有意繼續收緊對全黨的控制。
(記者:韓潔 責編:申鏵 )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