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扣倉庫/
墾丁的夜生活也有如此浪漫的地方
拜訪過樹夏飲事,鈕扣倉庫就在旁邊,也就是恆春週日夜市這裡
前身是糖廠與麻繩工廠,廢墟風格改造成露天酒吧,樹上掛上了許多小燈泡,席地而坐在露天餐桌下喝酒別有情調
鈕扣倉庫色結合了不同的店家,有酒吧、餐飲、滑板場及展示空間等
裡頭呈現一種強烈獨特風格、又有著異國的繽紛色彩
更多介紹:https://pse.is/3axxfd
#鈕扣倉庫
#墾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
恆春樹下餐桌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送給自己的年末成就,就是與好友們共同完成獅子鄉冬季鄉刊。
這一年就像奇幻旅程,原本各做各工作的朋友,有人擅長攝影、有人擅長溝通、有人擅長企劃,卻在今年兜成一圈共同完成許多有趣的事情。
關於文字採集這件事,偶爾怕自己太掉書袋,偶爾焦慮自己字句是否辭不達意,平易近人地傳達訊息,持續在學習與拿捏的過程。
好友說:「這本鄉刊,希望傳遞的是溫暖,而不是傳統硬梆梆的冷資訊,所以我想到的是你。」這句肯定,讓當時還住在台北的我,願意搭凌晨2點的客運,一路搖晃到破曉的屏東,團隊再來接我駛往獅子鄉。
橫躺在後座補眠時,瞥見窗外那片青藍相接的鄉鎮。
當時我們前往百年老樹下、山蘇田中、當地小吃攤的餐桌旁,每人替自己負責的環節出力,獅子鄉的山蘇,終於成形上市。
📍全台各地免費索取地點:
獅子鄉公所、壽卡鐵馬驛站、全家獅子金流店、楓港新711、獅子鄉各村落辦公室、紅氣球書店、有情書、三餘書店、恆春信用組合、古鯨咖啡、弄宅咖啡、金弘麻油花生行、嵐雲綠海、森社場所、背包狗、東東市、大稻埕青鳥居所、華山青鳥居所、猻物咖啡、順順堂、誠品太平洋屏東店、春若咖啡、協生咖啡、放空咖啡
👉電子版本同步上線:https://lihi1.cc/mAPVd
#實體刊物有滿版山蘇提供收藏
發行機關: 獅子鄉公所
企劃製作:#屏方根文化有限公司
發行人:周英傑
主 編:張劭瀚
攝 影: 林科呈、陳姵慈
封面設計& 設計製作:3&4 Design Studio
插 畫:Chayi
製版印刷:鉅晟廣告印刷社
電子版製作:巫凱資訊工作室
恆春樹下餐桌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顧蕙倩〈月光〉
吹開
破了角的記憶
譲歌聲隨那微風
掀起了我的窗
小小夜曲
月光搖呀搖
悄悄走到母親身旁
母親的笑,流過
小河彎彎
水中央,母親的笑
野草搖呀搖
月光照亮了我的窗
月光
留在我的小窗
點亮了燈火,母親的笑
在水中央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
#顧蕙倩 創作
#陳宛詩 手寫、襯圖,Instagram:wanshihchen
※本篇收錄於顧蕙倩詩集《#詩歌風景來對坐:#我的城蔓延 #你的掌紋》(斑馬線文庫,2020年2月),原有小題「#致胡伯伯」(見下文)。
※顧蕙倩(節自書介)
文學博士,現專事創作。熱愛小巷弄。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師、國立師大附中教師。
著有詩集《傾斜/人間喜劇》、《時差》、《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散文集《漸漸消失的航道》、《幸福限時批》、《遍路臺北》、漫畫劇本《追風少年》,論文集《蘇曼殊詩析論》、《台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台灣現代詩的跨域研究》,報導文學《詩領空:典藏白萩詩/生活》等書。
※顧蕙倩網誌〈在「#寶藏巖居民訪實:#河流與月光」〉(2016年11月1日),篇首即為〈月光〉一詩,並記載:
面對河岸第一排,不但坐擁群山,還能親臨溪流,這麼清幽的環境,胡正懷伯伯說,「多虧葉樹生老鄉介紹的,」當初花了四萬五千元買些木板,就在寶藏巖找塊山坡地蓋了房子,胡伯伯笑着說,「沒想到一住就是四十五年。」
初見到胡正懷伯伯,就被他笑成兩條線的眼睛給吸引了,年輕時的胡伯伯一定很帥吧!獨居的他,兩個女兒都已離家居住外地,三餐幾乎都是自己料理,「你看你看,這些菜都是我自己煮的,」胡伯伯打開餐桌的紗罩指給我看。其實,當時我的眼淚都快滾出來了,桌上雖有貌似梅干扣肉的模樣,但菜餚的顏色已有異樣,我不敢說,怕是眼睛視線給眼淚模糊了。胡伯伯還帶我進去他的臥室、廚房逛逛,床邊貼的盡是一些美女清涼內衣圖,我指著美女圖說胡伯伯還真是過著快樂神仙般的愜意生活呢,胡伯伯很靦腆地笑了笑,再仔細一瞧,原來都是廣告紙,但胡伯伯仍未提及他的老婆。
在眾多美女圖中,有一幅裱着框的照片,玻璃已經明顯有了許多裂痕,木質框架也已支離,稍不小心就會支離破碎,裡面的兩張照片卻異常顯眼。「那是我父親母親的相片,是他們從大陸寄來的,這也是我僅有的相片。」胡伯伯仍然是帶著笑意地說。胡伯伯是江蘇陰縣人,民國14年生,21歲結婚,23歲到台灣。家裡有七個妹妹,有三個早夭,父親是油漆、雕像師傅,小時候就送他上私塾讀書,讀到12歲時,因地方上設立小學,便插班二年級,但讀不到一年,因為對日抗戰爆發便無法繼續就學。
胡伯伯說,後來就這麼一路跟著軍隊,參加舟山群島戰役、徐蚌會戰,輾轉來到臺灣。當時本來要從基隆登陸,但因為是地方部隊不是正規軍隊,所以被派駐到屏東恆春四重溪。之後部隊改編為暫一軍,又陸續改編為71師,以及93師。因為跟著部隊在臺灣南北跑,高雄、臺南也都去過,47歲以兩萬元聘金娶了苗栗大坪頂的十六歲女孩為妻,並在苗栗退伍前結婚,隔一年便生老大,民國60年再生老二。
胡伯伯說,他是在退伍後就搬到寶藏巖的。退伍之後,曾在三重當了一年多的鐵工,因為當時小孩還小,附近鄰居楊先生便介紹到三軍總醫院擔任清潔工,但不到三個月又轉為到病房當看護,胡伯伯說,這個工作當時稱作班長。當時看護的薪水約1萬2千元,不過有時陪病人檢查服務、跑腿買東西,病人或家屬會給些額外的紅包,所以也存了一些錢。
胡伯伯說,之前寶藏巖整建時,領的是部分補償金,當時雖然搬到新店住,不過後來又搬回來。現在這邊租金僅有4千9百元,這在臺北其他地方是租不到的,目前仍有十二年的居住權。有時寶藏巖藝術家舉辦活動,胡伯伯也會興趣盎然的四處看看。每天生活非常規律,清晨六點起床,到捷運站拿爽報看,有時會花兩個小時走到新店捷運站旁的新店市立圖書館看看書報雜誌。有時也會找隔壁鄰居聊聊天,如白玉生伯伯,或是其他的老朋友。
胡伯伯說,自己原本只是家鄉地方上的保安,但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政府兵源不足,於是調派了保安組織協助軍隊撤退,當年二十三歲的他就這麼跟著軍隊一路撤退,從上海松江到崇明島,再轉到舟山群島,「那時候國民黨軍備不夠,看到解放軍就只能拚了命的向後退,常常飯才剛煮好準備開動,聽到解放軍的炮聲,飯都還沒吃就急忙著拼命往後退」,胡伯伯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臉色終於有些激動,但隨即將眼神轉向屋外如畫如詩的風景。
胡伯伯說,他常常靠著屋外的欄杆旁向前來寶藏巖的觀光客介紹這片美麗的景色,心情好時喜歡對著河濱公園哼哼歌,隨即他就唱著整首的「綠島小夜曲」,歌喉嘹亮,音準一百分。胡伯伯說,他平日都會在寶藏巖內散散步,「要活,就要動」,這是胡伯伯的人生態度,希望胡伯伯每天都能如身旁的綠水青山般開朗自在,成為寶藏巖最佳代言人。
恆春樹下餐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