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公聽會中,或許有些人覺得奇怪、憤怒或無力,為什麼某些反對方拿出的證據如此不合邏輯?我的想法是,當我們一直想要用「理」說服對方的時候,可能忽略了:
#恐懼其實是一種情緒
「假如我是一個異性戀男性,而且從未認識任何活生生的同性戀男性,那種從未經歷過但可能馬上浮現的恐懼與慌亂會來產生以下的念頭:
「他會跟我搶老婆嗎?」
「我在小便的時候會被偷看嗎?」
「我會不會被性騷擾?」
「他的眼神是不是在打量我?」
「我剛剛和他握手了怎麼辦?」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是不是有過心理創傷?」
「他會不會是個變態?」
「我女兒都叫他叔叔,這樣會不會不好?」「他居然是我的上司,會影響我的升遷嗎?」
「我的辦公室裡居然有同性戀,我究竟要不要跟別人講?」
「他看起來那麼壯,我會不會被怎麼樣?我的菊花會失守嗎?」
「我才不管他是誰,揍他一拳就對了,我要保護我的妻小」
「他們是怎麽形成的?會不會感染我?」
這些想法無論如何荒誕,其實是真真實實存在的恐懼。」*
#既然是情緒就不是用道理能說清楚的。
就像你可以拿出很多證據告訴我,眼前的100條蛇沒有毒,也無法說服我和他們共處一室一樣。因為這樣的恐懼,可能長久以來被文化、傳播訊息、社會壓力影響著,根深柢固地住在人的心裡(這也是為什麼某些同志自己也恐同)**。
但也因為是情緒,我們多了一種選擇是:給予彼此一種人性的理解與關懷,嘗試站另一個陣營,去感受他們的感受。
雖然並非所有反對的人都是恐同者(當然恐同者也不一定反對),但我們要承認,的確有一群人心中是懷抱著恐懼的,而看見這樣的恐懼也是重要的。
社會心理學上消弭恐懼、團體對立的的方法有2個
1.增加對兩個族群認識
2.讓兩個團體的人了解到,他們都屬於同一個大的團體
因此,如果你是「大腦支持同婚,內心還是有小怕怕」的人,或許你可以嘗試從進一步認識同志朋友開始。
而如果你是在這歷史性的一刻中感到疲憊無力、覺得對方怎麼都講不聽的人,可以試試看這樣的想法:「雖然我們不一樣,但我們都是熱愛這塊島、這個地方的子民。沒有誰一定要戰勝誰,也沒有誰比較好。」
*引自顏大的好文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2134559
**Tunnell, G. (2012). Gay male couple therapy: An attachment model. In J. J. Bigner & J. L. Wetchler (Eds.), Handbook of LGBT-Affirmative Couple and Family Therapy. Routledge
-
#內隱連結測驗IAT
測試自己有沒有隱性的恐同
(選擇性取向測驗,測驗約5分鐘)
http://ppt.cc/t0VtK
同時也有17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3的網紅張牧喬 Lyn Ch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Official Music Video for "FOG" by Lyn Chang Listen to "FOG": https://lynchang.lnk.to/FOG Follow Lyn Cha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yn_ch...
恐懼其實是一種情緒 在 張牧喬 Lyn Cha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Official Music Video for "FOG" by Lyn Chang
Listen to "FOG": https://lynchang.lnk.to/FOG
Follow Lyn Cha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yn_chang_/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lynchan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MoochiaoChang
說白了這首歌就是如同歌名,在寫關於情緒勒索,以下關於情緒勒索的文字節錄自維基百科:「主張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與罪惡感(Guilt)〈取其英語首字母縮寫FOG,同時有「如迷霧(fog)般」之雙關語意〉」
老實說這首歌對我來說是非常難以面對,尤其在我媽媽突然的離世後。畢竟這首歌的背景就是出自於有時對於媽媽的愛感覺到了情緒勒索的問題,並且我意識到我非常需要一個獨自的私人空間。
這首歌的音樂錄影帶拍攝計畫很早就訂了下來,卻在拍攝的大約前一個月,我媽突然離開了,但拍攝計畫還是必須繼續進行,我必須反覆地去聽這首歌,每一次聽都覺得心非常痛,每一次都很難不掉下眼淚,總是想著:「再多的情緒勒索都沒有關係,只要妳能回來就好。」甚至痛恨自己怎麼會寫下這種歌呢?
在事發後的日子裡,心理狀態一直很糟糕,但得到了友人F的幫助,並且看了很多的書,才瞭解對於媽媽的愛還有需要個人空間是分開的,只是對於愛的部分,我們都在學習著怎麼去拿捏,怎麼去表示,怎麼樣才能更好的傳遞關於愛的訊息。
當人離開的時候,好像時間過得越長,她就離得越遠。
就算大家總是說,「我們要記得好的,要忘記壞的」但只要是關於妳的事情,我全部都想要記得,所以這首歌,就這樣如此的記錄下了我們的回憶了呢,有一天在我已經想不起來妳的聲音的時候,聽到了這首歌也許能夠想起來「對呢!就是這種感覺,我媽媽一直對我情緒勒索的感覺」。
這邊想要聊一下說到的私人空間的事情,雖然這首歌表面看好像是否定句的負面事情,其實背後是有很大的肯定句的啊,不是說肯定著關於情緒勒索的事情,而是説因為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更了解自己需要什麼,看見了不同面貌的自己。
一直很喜歡Katy Perry的《Firework》裡面,整首歌給人那種「your heart will glow」
的感覺。由於我是個個性偏彆扭的人(除了喝了酒以外),其他日常好像都滿拘謹無趣的,但當所有的燈光都關掉,只有我一個人在黑暗中,就能覺得特別自在又愉快。在黑暗中跳舞、在黑暗中唱歌,跳得再爛,唱走了音,仍覺得自己就像發光的彩色煙火一樣。很喜歡這樣子的狀態。因為是活到了不算小的年紀才找到了這樣子的狀態的,所以覺得格外珍惜,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生命裡自由自在的“Black box”,在裡面愉快的成為Firework吧。
恐懼其實是一種情緒 在 心靈僻靜花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下期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線上)
#預計10月開課
每一個擁有靈魂的存有,都能夠和自己的天使及指導靈連結。在課堂中,我們除了看到自己內在自我架構的完善,了解自我在每一剎那的起心動念,和自己靈魂的腳步調頻,及開啓超感官來感應並接收宇宙間的訊息外,更能和一直在自己身邊的守護天使及指導靈相遇,過程中的靈羽浮光著實令人驚嘆。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自己才是那人生補夢網中最偉大的編織者,為困厄流離的人生,落下完美的註腳,而創造出精彩的風景。
如果你也在性靈探索的路上,亦或是暫時擱淺在心靈的暗礁或淺灘上,歡迎一同來體驗一個不同維度空間的課程,讓你不再需要借閱他人的人生,來給予方向及指引。你,就是自己最棒的引渡者。
✏️【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
常有人問我塔羅解牌的方向,說實在塔羅牌難就難在從多種不同層面切入會呈現不同面向的結論。雖說它有原本心理原型的意涵在,但隨著解讀人的經歷及特質,所解讀出的結果會有所不同。天使塔羅課設計的初衷,是讓大家能以連結天使的能量來做為解讀塔羅牌的基礎,為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尋找方向性指引,及在靈性意識擴展上有工具能幫助我們深入和自己對話。
天使塔羅課是一套完整的密集課程,從能量調頻、接收天使訊息到解讀塔羅牌義。和一般仿間塔羅課不同的是,塔羅牌義只占解讀中20%,主體是以接收天使訊息為主。我的方式是和九位第五次元脈輪的大天使們、指導靈及九位IET療癒天使團隊合作,依照祂們的指引及牌義解牌,並深入探究問題核心意義及所要帶給個案的相關訊息,這會較能夠深層地來探究潛意識或靈魂想要提醒些什麼。基於這樣的經驗,我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以此種方式為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獲得智慧、指引及心靈啓發。
課程超感官接收部分以不同風格塔羅為主,塔羅牌義則以偉特塔羅為主。
📌課程結束你會學習到:
• 如何和自己的能量氣場調頻
• 如何開啓超感官能力
• 如何接收天使訊息
• 如何得知身體病痛所傳達的訊息
• 西方神祕學元素及應用
• 色彩象徽符號及意義
• 數字代表意涵及象徵、靈性數字、古希伯來文數字
• 星座三態宮、四象宮及元素性質
• 78張塔羅牌牌義及相關神祕學及神話元素
• 牌陣解牌及應用
• 天使塔羅諮詢師結業證書
📌課程地點:
線上google meet
📌課程費用:
新台幣$30,000
--------------
#靈魂之旅
這期課程即將來到尾聲了,很開心與大家一同成長學習了三個月,還真有點捨不得。
我個人很喜歡這堂課,當初把新書的內容轉為課程,是因為部分內容深度較深,除了從靈魂角度去理解人生之外,還有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及理論。透過每天群組的文章及一週一次的課程講解,教學相長我自己也獲益不少。如果你對於了解自己的各種面向、潛意識的運作及在各種關係間的衝突有興趣,歡迎報名下期「靈魂之旅」,預計十月開課。
💜
在人的情感深處,其實藏有許許多多隱祕又生動的人性需求。
不論是兒時與父母的關係、長大後與同儕朋友或長官部屬的關係、婚戀關係及人際關係等,無一不再顯現給我們看心靈修復之路的成長有多重要。一個人從嬰兒時期對周遭環境(人事物)的感知,將形成對世界的現實感知,而足以影響著成年人的一生。雖然我們已無法回到過去改變當時的環境,但我們能探索自己的內在運作,理解自己在無意識層面都是如何在與人及世界互動,而造成所謂自己的命運,或是如何一再地遭遇相同挫折的。
我個人的體驗是在找尋方法解決前,得先理解造成問題的原因,這一步已是一個大關卡;若是能有對原因的理解,那麼接下來的實際作為及療癒就能透過自己付出的努力去改變。真正推動自己成長及覺察的,是願意面對的勇氣及嘗試。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時間:
星期日晚上7-8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
靈魂之旅課程心得:
學員1)
這趟靈魂之旅走到至今,靈魂真的很有趣,有很多的收穫與驚喜。每一次上課我都很期待,有時候在寫筆記時會遺露一些重點,所以希望老師之後的每堂課都能錄音,這樣每次回聽時就會更清楚。謝謝老師帶領我們穿越了靈魂之旅。
現代深度心理學穿透心靈的表層,進入了潛意識的範疇一樣。我們不是只是身在這個世代,而是可以運用潛意識的能力連結各個世代的自己,以汲取累生累世的智慧。這段話讓我想到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曾說:「夢境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
或許常看老師的文章,對於夢裡的情境發生往往反應現實當中靈魂被壓抑而無法呈現出來,最近有個友人同樣的夢境夢了5~6次,她以為是亂夢,後來女主告訴我時,我當下直覺告訴我事情沒那麼簡單要趕快處理。夢裡的男主角跟男主角的爸爸常去女主角的店裡跟店老闆聊天,女主角本身會塔羅占卜跟接收到造物主訊息,因此男主爸爸常來找女主詢問意見,有一天詢問到他的媳婦是怎樣的一個人,女主有跟男主爸爸說媳婦是孩子氣的人,這時男主的爸爸心裡有個底,他其實屬意女主成為媳婦人選,但沒說破,女主也看到男主跟太太的未來的結局不圓滿,但她也不能說。夢裡女主的車壞了無法外送,男主就說要開車送她去外送,在路途中,男主的太太打電話來,男主不接,女主覺得奇怪,男主就說我跟太太離婚了,接著男主跟女主說我喜歡妳很久了,於是擁抱了她,女主嚇到後醒來。我就跟女主說妳要跟男主的太太說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要跟太太道歉,也要跟男主說妳已經有對象讓他對妳徹底死心。後來在事情終於圓滿落幕,男主與太太願意重新面對彼此努力,讓這件事的結果瞬間翻轉。夢的根源源自於男主的爸爸的「起心動念」,當時女主跟我說她現實生活中沒有跟任何人說出男主爸爸跟女主所說的話,我就跟女主說:「沒有說出來,不代表靈魂不知道。」
由此可見,我們內心所想的每個人、事、物,都會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而讓事情會有所改變,顯化能力也是跟潛意識息息相關,現在的我會更謹慎於自己的想法與說出去的話,想法與話語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它就像一把利刃也像一對溫暖翅膀,完全取決於你當下的能量意識。
透過這場靈魂之旅,我成長很多,也感受到靈魂所要教導我們的功課,很多事情不能從單一面向去看,而是要從很多角度去覺察,過去的我無法真實地做自己,我拼命地壓抑自己的情緒與批判自己只是為了成為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兩年前的我已走到了極限,走到了生與死的邊緣,巨大的痛苦不斷朝我襲捲而來,我告訴自己不想再這樣過日子了,我決心要改變自己,透過自我對話讓我有機會面對過去的自己,這一切讓我很感謝過去的自己,我常在想每個選擇都是靈魂的選擇,透過這個選擇靈魂所要給我的功課是什麼,這些經歷讓我突破與成長,當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我的心境也與過去不一樣了,也會感受到對方會這麼做的原因,對於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我選擇寬恕放下,放下的一刻,我的靈魂是輕盈的,我才能更堅定地走向未來的我。
學員2)
首先非常感恩這次的課程能以線上的形式開課,讓遠在德國的我也能參與。課程中老師透過心理學理論和案例解析,探討靈魂之旅、心理防衛機制、原生家庭與親密關係等議題,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切入,發現自己那些隱而未現的靈魂傷痛。我總能在每週的文章中發現自己的新面相,原來那些我走不過去的坎,是來自於我的原生家庭及成長環境;原來那些我討厭的人事物,只是我的內在投射,是我最不想面對的自己。本次的課程是個能開啟「自我覺察」的大門,將焦點重聚到「我」身上,讓我們有機會窺探自己的潛意識,並正視自我療癒的責任。也很感謝老師在課程中提供了許多相應的自我療癒的方法,透過層層的解析,我才發現其實一直以來我並沒有好好的對待自己。本次的課程除了讓我更了解自己的需求與限制,也讓我有機會去同理、擁抱那個內在需要照顧的小孩。
學員3)
之前對自己前世今生有興趣,所以就找Blair老師看看自己的前世今生。Blair老師詳盡的解說,使我對自己前世今生的事情更有興趣。所以當Blair老師開前世今生有關的課程,我就立馬參加。老師曾經提過她的取態是由心理方面解說,那時候還沒上課不了解。等上課了才發現內容和玄學沒太大關係。是從心理方面去看待什麼是前世今生。我特別喜歡這種上課方式,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大家有問題可以問老師,其中有的問題我一時想不到都被同學補齊,轉眼間,課程快完了,我還真有點捨不得呢。
學員4)
課程內容基礎是關係探討包含了關係療癒,關係療癒的前提是建立在自我覺察之上!原生家庭的影響範圍之廣,大部份的問題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可以影響到所有跟人之間的關係,家庭教育基本影響到二十五歲以前的人生,至於影響到幾歲也取決於個人的覺察。我的起步比較慢,我是到35歲才有覺察到,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覺察到 ,這課程讓我的覺察更輕鬆也更快速。課程中,老師也分享了療癒原生家庭的方法,目前還沒有時間去嘗試,相信方法是有效的。非常開心有機會上到這課程,非常感謝老師的指導與分享。
恐懼其實是一種情緒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今天我們公司普渡,一時之間行雷閃電大雨滂沱,但是我們還是順利普渡完成~~~~所以今天照樣提早直播,因為阿亮平常肚子就很早會餓,普渡這一天一定更餓吧~~~
九歌·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爲鬼雄。
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產 #高端疫苗 昨(23日)開打,不料今卻相繼爆出接種後疑似猝死案,繼桃園陸姓專欄作家後,新北市稍早也傳出死亡個案,家住蘆洲區信義路的39歲彭姓男子昨接種高端疫苗,今上午11時許被家人發現昏倒在浴室中,當場沒有呼吸,今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死亡。】
根據蘋果新聞網的報導:【高端疫苗昨天開打,一名陸姓作家昨天施打後,今天出現不適情況,到院前死亡。該名作家相當支持打疫苗,認為利大於弊,且支持國產高端疫苗,昨天一家三口一同去施打。他曾在臉書發文分享打疫苗的觀點,「萬一打了疫苗死了,也只能視為向病毒『獻祭』。」可用少數人的犧牲換取多數人的平安。作家之死究竟與高端是否相關,仍待調查。】這兩則新聞其實都很讓人注目,其中之一的原因是,陸姓作家真的是非常愛黨愛國,所以當下午引起討論的時候,陳時中馬上說據知是心肌梗塞,但兩個問題;第一這就是病患隱私,家屬同意公布了嗎?第二個,當初九把刀的岳母病逝時,記者會的第一時間陳時中說的是這不是公眾人物不評論,那為什麼想想論壇的陸姓作家就算是公眾人物,第一時間就要評論呢?這樣的標準是不是又是雙重標準了?
而且最近 #蘇貞昌 的狀況是不是不太好?又出現在海關飆罵的場景,是不是他情緒失控?而且同黨立委也不是全都贊成這樣的做法,他到底是在立威還是在宣洩?接下來這麼難熬要怎麼過呢,馬上就要公投和罷免了,陳柏惟的命運如何?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導:【 #美國撤軍阿富汗 和喀布爾機場出現逃難潮,是上周最令人震撼的新聞事件。金融時報(FT)23日以「台灣人相信美國爹,漠視對岸威脅」為題,報導台灣現況。即使軍機常態化繞行台灣,台灣軍機升空驅離和巡邏次數大增,但FT引述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對台灣的形容:「你看到的不是你以為會有的恐懼。」FT報導,蔡英文領導的政府經常向國際社會凸顯台灣困境,凸顯自己是中國大陸侵略的目標,但「對於強化國家抵禦北京攻擊,甚至為可能的戰爭做好準備,卻少有作為」。】阿亮對這則新聞特別有感,是不是美國爸爸認為台灣太不夠認真了,大家都說願意上戰場結果不願意買軍備,也不願意恢復徵兵制,事實上連金門的八二三紀念儀式,中央都沒有派人去,只是臉書發個文,是不是小編沒有打過仗覺得貓還比較重要呢?
另外,阿亮特別要提一件事情,根據中國新聞網的報導:【李魁文表示,上半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總值2.21萬億元,同比增長34.6%。對美出口1.64萬億元,增長31.7%,其中機電產品出口1.01萬億元,增長34.2%,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3722億元,增長24.1%。從具體產品看,電腦、手機、家電、服裝、塑膠製品、傢俱均保持增長。李魁文介紹,我國自美國進口5706.5億元,增長43.9%。其中機電產品進口2388.6億元,增長13.4%;農產品進口1360.1億元,增長120.8%。】可是中美貿易戰怎麼打成這樣還是持續有增加,打了一年ㄟ,這是怎麼搞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4:00 網路作家陸之駿 接種高端後猝逝
28:00 高端不良反應
37:00 輸掉桃園 綠就算輸 英辭黨主席
01:15:00 郭正亮:江湖瘋傳一份改組名單
01:26:00 解析罷免陳柏維
01:32:00 Financial Times Taiwanese shrug off China threat and place theirtrust in ‘Daddy America'
恐懼其實是一種情緒 在 你是焦慮還是恐懼4-1|#林聖峯臨床心理師#擁抱心理諮商所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 ,「焦慮」 是一種 很重要的 情緒 ,就連精神疾病診斷手冊裡,也將焦慮區分成不同的診斷標準,而且,焦慮通常是由「最初」的 恐懼 所引發。這是什麼意思 ... ... <看更多>
恐懼其實是一種情緒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悲傷會轉變成憤怒#恐懼也會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悲傷會轉變成憤怒#恐懼也會轉變成憤怒#你以為你在生氣#其實底下藏著別的情緒. 當你生命中的重要事物遭到剝奪, ... 的是一種「創建─評估─學習」(build-meas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