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危險火山:一旦爆發,引起冰河世紀,地球有7億人會消失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40的網紅鍾翔宇 Xiang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購買實體專輯: 已完售,感謝大家的支持! Follow Xiangyu on Twitter https://instagram.com/notXiangyu Follow Ransom-Notes o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ansom1992 0:00 星...
恩格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歐洲初次開車🚗跨國行】
I thought it was walking while playing
Reality is 10 hours of hard ass
我以為的是邊玩邊走
現實是10個小時的硬屁股😂
《純記錄》
2021/07/17(10H車馬戰)
09:30 出發
Belgium比利時🇧🇪 Brussels布魯塞爾
11:00 入境
Germany德國🇩🇪 Aachen亞琛
(6H無數的加油站⛽️、廁所🚾、
咖啡自動販賣機☕️)
19:00 入境
Austria 奧地利🇦🇹Freinberg弗賴貝格
19:30終於抵達住宿
Engelhartszell多瑙河畔恩格爾哈茨采爾
Goldenes Schiff金船客棧
順便參觀了
Pforte des Stift Engelszell
恩格斯采爾修道院
晚餐吃完立刻大睡
2021/07/18
10:30 出發(6.5H車馬戰)
Austria奧地利🇦🇹
Engelhartszell多瑙河畔恩格爾哈茨采爾
14:00 不小心滑進
Slovenia斯洛維尼亞🇸🇮
Šentilj v Slov. goricah 斯洛夫的森蒂利。 戈里卡
15:00終於入境
Hungary匈牙利🇭🇺
Tornyiszentmiklós托爾尼森特米克洛什
17:00
Ábrahámhegyi Strand沙灘
恩格斯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分鐘閱讀
女性主義思想家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生於1908年,1986年逝世。
西蒙波娃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知識分子、社會運動行動主義分子及社會理論家。她著有一本暢銷全世界、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的《第二性》;她投身法國女權運動;更被世人關注的,是她與當時最著名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沙特的開放式戀情,他們堅定忠誠,又各享自由,有人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沙特為存在主義下的定義是「存在先於本質」。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樣,有人說品性是「天生」的,人的本質天注定。「存在先於本質」的意思是,人的本質不是天生的。「人首先存在著,面對自己,然後界定自己」。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規條。道德和規條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出生,我們存在。我們用行動來界定自我,每個人的本質,是由存在之後的言行所創造所決定的。
西蒙波娃於1949年寫下的經典著作《第二性》,為當時的女性地位,提出存在主義思辨的名言:「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也就是說,女人憑性徵生為女人,只是存在,而女性的本質、地位,則是後天被「定義」的。「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的本質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
有一本最新出版的書,《成為西蒙波娃》(Becoming Beauvoir: A Life),以「成為」(Becoming)做書名,是對波娃的思想同人生的最佳概括。
《成為西蒙波娃》
完美的真誠反省與無懼批判,也有熾熱的戀情。她實際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權益,讓女性更能為自己而活。
西蒙波娃撰寫了許多哲學、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小說、隨筆、傳記、專著,其中她生前的自傳也有四部。她晚年,在沙特逝世後寫的作品《告別儀式》也帶自傳成分。她編輯出版過沙特給她的書信。加上幾十年許多寫作者對她的分析與評論,關注女性主義及存在主義的讀者,西蒙波娃她已經甚有認識了。但礙於時空背景、社會觀念,以及會涉及他人,所以她豐富人生中仍有許多細節被藏匿、許多真實心思未公開透露。
最近幾年,她的日記和私人信件陸續曝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講師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鑽研哲學、女性主義和宗教,寫有幾本關於沙特、存在主義的著作,2020年8月出版了《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中譯本上月在台灣出版。作者全盤檢視了過往波娃的自述,綜合近幾年曝光的資料,補足了未曾被看見的細節,看到了波娃立體、真實而細微的面貌,澄清了社會與時代對她的種種誤解和批評,能讓我們全面且清晰地看見波娃與她所處的時代境況,看見她如何奮力回應那些阻礙與挑戰,更讓我們藉由審視不同時代的另一個靈魂,來理解自己的時代與自身所抱有的價值觀。
「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自古希臘哲學以來,西方哲學家都討論「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是人類知識的兩大分類。蘇格拉底認為,人必須認識自己才稱得上睿智。尼采說,人生在世的任務就是成為自己(Become who you are)。但波娃在哲學上卻這樣反問:如果女性真實的自我根本就被禁止存在呢?如果你在成為自己的同時,人們卻因你沒有能夠成為你理應該成為的人——好女人、好情人、好母親——而視你為失敗者呢?如果成為自己令你蒙受揶揄、蔑視或羞辱呢?
在波娃在世的那些年,即1908-1986年,女性所擁有的可能性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學開始以招收男性相同的條件招收女性;女性取得投票權,也能合法離婚與墮胎。波娃經歷了三十年代巴黎的波希米亞狂潮、六十年代的性革命。女人於公共領域中思考、進而坦率談論自身的方式已有所改變了。但即便如此,人們談論「女性主義」一詞時,所講的內容仍然令波娃覺得粗劣、愚蠢和難以忍受。波娃因此寫了《第二性》。當她寫下「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這句名言時,她並不知道《第二性》這本書竟會對自己往後的人生及後世的人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已有諸多文獻深入探討這句名言的意義、探討人究竟如何「成為」女人。《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則旨在探究波娃是如何成為她自己。人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的人生,因為人生是永無休止地成為自己的過程——這是波娃在十八歲時就作出的結論。
因此,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人生的波娃,她的生命與思想的書寫就由凱特‧寇克派翠完成了。
波娃一生的哲學追求,就是女性要努力「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但諷刺的是,她最受世人關注的,卻依附於沙特,是與沙特的「知識分子情侶檔」關係。
在《第二性》中,波娃說,「女人所能擁有的最多也僅是極不牢靠的力量:無論她是奴隸或是偶像,決定她命運的人從來都不是她自己。」她的哲學也讓她瞭解,她能做的只有持續成為自己。
女性感情生活被無限放大
1927年某天,19歲的西蒙波娃和她父親對於什麼是「愛」起了爭執。那個年代裡,社會期待所有女性都能把結婚生子當作人生夢想。波娃的父親表示,愛就是對他人的服侍、愛慕與感激,而波娃就強烈反對,說愛不只是感激,不只是因為他人對我們付出而欠下的債。波娃在日記中寫:「有這麼多人不曾明白什麼是愛!」
在波娃的經典著作《第二性》中,她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說的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使男人重新獲取權力,她認為歷史上女人從沒有得到過權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會。她無畏時代限制與社會成見的枷鎖,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解放女性,鼓舞每個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但即使這樣,她和沙特組成非婚姻的終生情侶檔,仍然使波娃在社會輿論中被認為是沙特的附屬。大眾普遍認為「知識分子」指的是沙特,而波娃只是構成「情侶」的另一人。波娃在1986年於巴黎過世時,《世界報》(Le Monde)的訃聞標題說她的著作「偏向通俗讀物而非原創作品」。1994年,一位知名的女性主義批評家表示:「若有人認為西蒙波娃的重要之處主要在於她與沙特和其他情人間的非典型戀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是在社會未脫離男性主導的情況下,由於對女性感情生活的無限放大,而導致對她的哲學成就的低估。事實上,很可能波娃才是促使沙特發展出存在主義思想的人。
被看見好還是不被看見好
法國的哲學家長期爭論著人活著到底是被人看見好,還是不被人看見好。笛卡兒表示人得「不被看見,才能過得幸福」,沙特認為,他人物化的凝視如何將我們囚禁於次等地位中。但波娃並不同意這些說法,她認為人要過得好,就得被他人看見——只是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被看見。
波娃生前陸續出版了四本回憶錄,其他著作有些也具有自傳性質,比如她的美國和中國紀行。她也將沙特寫給她的信件整理出版。 她讓自己被看見。
不過,波娃逝世後的數十年間,新的日記及信件陸續出版。許多人震驚得知波娃不但擁有過同性戀情,對象更是她過去的學生。她寫給沙特的信也透露出她在哲學上對於沙特的影響。
終其一生,波娃受困於人們對於她的能力與原創性的質疑之中,有些人甚至說她的著作其實是沙特寫的。有人說她像是「引用宗教經典一般地」引用沙特。
當年女性作者經常面臨這樣的指控,而她們往往也會將這樣的看法內化。波娃某些原創的論點,很可能正是令沙特聞名後世的論點。有一年,因為沙特太忙了,波娃便用沙特的名字替他發表文章。沙特說過,《嘔吐》(Nausea)原本只是一篇抽象的哲學論文,是波娃建議將其擴寫為一部小說。沙特也說過,在他漫長的哲學生涯中,波娃以她嚴謹的批評與深刻的洞見,幫助他在發表前將文章修改得更為出色。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成為西蒙波娃》
作者:凱特‧寇克派翠
由 衛城出版 出版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
恩格斯 在 鍾翔宇 Xiangy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購買實體專輯:
已完售,感謝大家的支持!
Follow Xiangyu on Twitter https://instagram.com/notXiangyu
Follow Ransom-Notes o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ansom1992
0:00 星星之火 A Single Spark
2:52 延續和決裂 Continuity and Rupture
6:02 流言蜚語 Rumors and Slanders
8:56 夢 Dream
11:26 這不是請客吃飯 This Is Not a Dinner Party
14:50 社會主義還是人類滅絕 Socialism or Human Extinction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LXDWD9UWMinJpuGXfOHF9
Apple Music: https://music.apple.com/album/1475720641
KKBox: https://www.kkbox.com/tw/tc/album/Po-XjuEwvaj3s0F3XnGK009H-index.html
虾米音乐: https://www.xiami.com/album/5021315036
專輯介紹: https://tw.news.yahoo.com/%E5%98%BB%E5%93%88%E5%8F%8D%E5%B8%9D%E5%9C%8B-%E9%8D%BE%E7%BF%94%E5%AE%87%E8%AA%AA%E5%94%B1%E6%98%9F%E6%98%9F%E4%B9%8B%E7%81%AB-063724380.html
繼 2018 年金音獎入圍的《炮打司令部》後,中文嘻哈界絕無僅有的共產主義饒舌歌手鍾翔宇與英國製作人 Ransom-Notes 馬不停蹄地聯手炮製出六首歌的新專輯《星星之火》,相較於上張專輯還有如〈保力達B〉、〈偶像的手冊〉等比較詼諧幽默的歌曲,這張專輯顯得更加嚴肅而深入的闡述自己的意識形態。
即使如此,這張專輯並沒有流於自我重複的說教,而是透過自己在美國成長過程親眼目睹的(台灣媒體跟好萊塢電影不告訴你的)具體事實,鍾翔宇戳破所謂的「美國夢」,一層一層爬梳嘻哈音樂如何失去最初的反抗精神、分析爭取勞動權益的困境甚至環保議題。很難想像這麼龐大的知識量被鍾翔宇精巧的放在一張不到 20 分鐘的專輯當中,這樣大膽的嘗試絕對值得你靜下心搭配歌詞細細玩味。搭配 Ransom-Notes 充滿黃金年代風格的編曲,讓嚴肅的歌詞不再難以下嚥。而鍾翔宇精心設計的多韻和不時的好笑 punchline,也展現他想讓歌曲直面普羅大眾的誠意。
批判美國的霸權和當今的社會經濟制度等於動搖了非常多人的基本信念,鍾翔宇也深知這一點。然而看到不公不義的事實而站出來發聲,這是讓鍾翔宇之所以愛上嘻哈的浪漫初衷。《星星之火》這張專輯就如同他的偶像,英國嘻哈詩人 Lowkey 的 “Soundtrack to the Struggle” 一樣,是貨真價實的革命之聲,所有真心想衝破世界當今所面對的困境的人,肯定能從鍾翔宇的音樂中得到啟發。
Shortly after his 2018 album "Bombard the Headquarters" was nominated best hip hop album by the Golden Indie Music Awards, Xiangyu, one of the few openly communist rappers in the Sinosphere, together with his comrade Ransom-Notes from the UK, began working on "a Single Spark." In comparison to his previous album, which contains comedic songs like "Paolyta B" and "the Idol's Handbook," "a Single Spark" takes on a more serious tone and delves deeper into Xiangyu's ideology.
Despite the comparatively somber tone, this new album avoids repetitive preaching. Through sharing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the things he saw growing up in the United States, Xiangyu debunks the so-called "American Dream." Using materialist dialectics, he tells us how hip hop has lost its rebellious essence, and also analyzes power dynamics and touches on topics such as the environment. It is difficult to imagine how Xiangyu and Ransom-Notes were able to condense such a vast expanse of knowledge into an album less than 20 minutes in length. You will not be disappointed should you decide to sit down and listen to such a bold album while studying the lyrics. Reminiscent of hip hop's golden age, Ransom-Notes' beatmaking provides the listener with the sugar that makes the pill easier to swallow. Xiangyu's carefully constructed rhymes and the occasional humorous punch line demonstrate his sincere attempt to make his agitprop more accessible to the layperson.
Criticizing US hegemony and the socioeconomic order of today is tantamount to shattering the fundamental beliefs of many, and Xiangyu is acutely aware of this. The fact that hip hop can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pointing out injustices is what attracted Xiangyu to the genre in the first place. "A Single Spark" is similar to "Soundtrack to the Struggle" by Lowkey, one of Xiangyu's influences,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truly revolutionary in content. Those who genuinely seek to transform the predicaments plaguing our world today will certainly find inspiration in Xiangyu's music.
作詞:鍾翔宇
編曲:Ransom-Notes
錄音:鍾翔宇
混音:鍾翔宇、Ransom-Notes
母帶後期製作:Glenn Schick
繪圖:Bijan Nader Sharifi
Lyrics by Xiangyu,
Beats by Ransom-Notes,
Recorded by Xiangyu,
Mixed by Xiangyu and Ransom-Notes
Mastered by Glenn Schick,
Artwork by Bijan Nader Sharifi.
#星星之火 #鍾翔宇 #aSingleSpark
恩格斯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得打開CC字幕 #結婚 #同居 #楊丞琳#李榮浩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1 為什麼有婚姻制度?
02:11 那些結婚的理由,真的合理嗎?
06:15 婚姻制度有可能消失?!
07:21 「團隊」的觀點
08:30 提問TIME
07:2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人生還是必須結個婚」的心理狀態,真的是多數人類無法控制的嗎?https://reurl.cc/RMEp6
→ 到底結婚的意義是什麼:https://reurl.cc/eY7eW
→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https://reurl.cc/98Ljn
→ 《關於淺論恩格斯的婚姻倫理思想及其現代啟示——比較兩種不同意義的一夫一妻制》
→ 反對同性婚姻的主力,為什麼來自基督教?https://reurl.cc/m14V7
→ Marriage and weddings:https://reurl.cc/2qy2n
→ Overview of the Victorian Era:https://reurl.cc/D5LG6
→ 伊斯蘭文化:古典穆斯林的婚姻與情愛觀https://reurl.cc/NeLVQ
→ 真的有適婚年齡這件事情嗎?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6/6/3/1
→ 法律為婚姻附加太多特權,所以更該支持同性婚姻合: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194
→ 愛情與社會主義: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0661
→Trends in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Divorce, 1973-2018:https://reurl.cc/dZl6M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恩格斯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自在操弄兩把魔槍,與兩柄魔劍的英勇騎士
由身為妖精王的愛神恩格斯與海神瑪納南所養育的絕世美男子。
身為以芬恩‧麥克庫爾為盟主的費奧納騎士團之首席騎士,據說在與妖精王阿瓦達和
騎士團的共同戰線中有著極大活躍。
本次是以Saber的靈基現世。
這是因為他不僅只會使槍,也擅長揮劍的關係───
這時的靈基是強調了他身為『神話‧傳說中的英雄』的側面,可能是因為持有多把神造
寶具的關係吧,對於召喚時的代價‧難易度皆比Lancer時還要來的高。
身高/體重:184cm‧85kg
出處:凱爾特神話,費奧納騎士團
地區:愛爾蘭
屬性:秩序‧善
性別:男性
在此靈基下,基本上不會使用技能「愛的黑痣」。
可由自我的意志控制。
忠心耿耿,具備誠實感的高潔英靈。
基本上和Lancer時為同一人,不過以Saber所召喚出的他對於身為『騎士』有著特別強烈
的自覺。
享受著與強敵的對戰,對於追求此點的自己並不畏懼。
此外,不知是否有其自覺,比起身為Lancer時的自我肯定感略為強烈。
靈基的性能雖然比起Lancer時更為提昇,相反的、進行召喚的難易度也上升了。
不論召喚者的本領再怎麼高超,倘若沒有滿足特定條件的話便無法使靈基確立,也可能
會就此煙消雲散
『憤怒之波濤』
等級:B
種類:對人寶具
範圍:1~20
最大捕捉:1人
Mor-alltach。
如果要在迪爾姆德‧奧德利暗所使用的眾多武器當中選出最為強力之物的話,除了這柄
恐怖的魔劍之外別無他物。
一擊必殺,初擊必勝。
被拔出的魔劍會確實的為迪爾姆德帶來勝利,而給予敵對者死亡。
宛如能夠操控命運的魔劍Mor-alltach,是由凱爾特的海與異界之神瑪納南所贈與之物。
而瑪納南正是將寶具佛拉格拉克給予太陽神魯格的神明,持有眾多寶具,並將之提供的
存在。
解放真名之時,利用了以Saber職階現世時所展現出的超乎人類理解的超跳躍進行落下
攻擊。
此時,Mor-alltach也會像是『瑪納南神之足』的傳說一般,變為三把刀刃切碎敵人。
根據傳聞,據說在面對要踏上生死冒險之時的迪爾姆德,會帶上魔劍Mor-alltach與
魔槍Gae Dearg,判斷危險性不高時則會攜帶魔劍Beag-alltach與魔槍Gae Buidhe。
──在迪爾姆德喪命之時,帶在身上的裝備則是後者。
如果是以前者的裝備入山的話,魔豬或許會被他擊敗,而費奧納騎士團的最強騎士得以活命吧。
恩格斯 在 恩格斯:馬克思主義永遠的第二小提琴手 - 香港01 的相關結果
1895年8月5日是馬克思主義「第二小提琴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忌日。在馬克思生活得極其貧苦,甚至無法支撐研究生活時,正正得 ... ... <看更多>
恩格斯 在 馬克思與恩格斯思想的差異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的相關結果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差異主要是思維特點上的,馬克思是一個浪漫主義者,恩格斯則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但是,與他們思想的共同性相比,他們之間的差異 ... ... <看更多>
恩格斯 在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語: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國哲學家,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爾·馬克思的摯友,被譽為「第二提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