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組織的前30%關鍵人才】
從小就喜歡深思的杜書伍,腦子裡無時無刻不在轉動思考,成為企業家之後,這更成為他帶領團隊向前走的管理方式。「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杜書伍說。爲此,2000年之後,他乾脆當起「老師」,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召集幹部「上課」。隨著聯強國際規模不斷擴張,杜書伍再進一步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讓全體員工都能了解他的思維。
大老闆為文創作,想必離不開嚴肅與教條的成分吧?一點也不。這系列後來以「聯強EMBA」為名,隨電子報發送的短文,因為談的是工作中人人會碰到的課題,角度深入淺出,以小窺大,不僅內部幹部受用,連收到的外界客戶、經銷商、合作夥伴都深覺有收穫,無形中爲杜書伍養出一批忠實閱讀的「粉絲」。
大方分享自己的心得,杜書伍笑著說,希望透過文字帶來影響,說不定就此改變某個人的職涯,或讓某家企業從此降低基層運作的成本。「公開這些是帶點理想性,」他說。
問:你對自己的職涯一直都有清楚的想法,是不是少年養成的過程帶給你一些影響?
答:我覺得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種穩定的力量。我的家庭教育一直教我要踏實,假如沒有這個,人就會浮躁,風一吹就會搖來搖去。第二,我成長的年代,是台灣非常期望走向富裕的年代,對自己有希望成功的強烈企圖心。有了這種企圖心,就會去動腦,想要突破。但有了先前穩定的力量搭配,我不會躁進,或一看到旁邊的機會,就方向搖擺。
問:父母親怎麼教育你這種態度?有特別的方式嗎?
答:這些認知有的是來自父母正面的言教,但也有來自負面的;好的可以學,壞的記取教訓。像我母親是正面教材,我父親的中年危機,則算是負面教材,他本來教書教得很好,收入也很高,但後來他想當校長,就從教育界退休,參加別人的辦學,最後卻沒有成功。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是,當我要做重大決定時,我會很審慎,會陷入長考。多思考,就會把範疇拉大,把考慮的時間拉長。長考也是另一種穩定的力量。
問:你的職涯中,哪些是你需要長考的時刻?
答:我出來工作大概快四年時,有人用雙倍的薪水來挖角。我那時候負責英特爾的微處理器的推廣,他做電子打卡鐘,當時我的薪水兩萬出頭一點,他用五萬挖我,那時候,這筆錢很大很大。因為他的產品要外銷,他還對我說:「我就給你五十萬,你跟我去國外跑。」我想,天底下從來不會有好康的事掉下來,這個人出手這麼大氣,代表他的行事作風不踏實。這筆錢我能拿六個月還是一年?所以最後我就沒有去。
另外一次,是我大四時在補校教高三數學,服完兵役回來後,校長又來找我,要我晚上再去兼課。我約略算一下,去教書至少一個月有四千五,當時我的薪水差不多是七千塊,等於是兼一份差,薪水增加六成,但我還是拒絕了。因為老師領的是鐘點費,薪水雖然不錯,但增幅有限,又不是我的主業。相反的,我專注投入公司的工作,薪水可能會成長很快,所以我拒絕了,決定專注做我的本業。
問:很多人面對機會難以拒絕的理由,是認為它稍縱即逝,你不擔心這一點?
答:沒有實力,機會都不是你的。機會其實隨時都有。我用公車來譬喻,儘早讓自己站上公車站牌,機會來你就上得去。但有時候你站在那裡,機會還沒來,你也要耐心等。
我在學校時就經常思考自己的未來,我知道我學的是Computer Science(微電子),但我希望未來走管理職、業務職,所以大學時代除了本科之外,我還去修了很多管理課程,為未來作準備。
進入職場後,第一個職務是擔任研發工程師,原本我為自己設定花兩年時間熟練技術實務,之後再轉調業務,但我做了九個月,就被公司要求轉調業務,因為覺得我在技術的磨鍊還不夠,所以當時陷入另一個長考。不過,一方面是配合公司需要,另方面,我想到只要肯花時間,做業務時還是可兼顧研究產品、累積技術含量,這樣不也更會賣。所以我轉換職務時,白天跑業務,晚上K書作研發,兩個兼具。這段過程也讓我思考,怎樣讓兩件衝突的事情協調,能夠一魚雙吃。
問:像個人生活,娛樂這些面向,都不在你的考量內?
答:(笑)我出社會前面十年,只看過一、兩部電影。
問:你從什麼階段開始真正讓自己從「部屬」的思維,提升到「管理者」的思維?
答:在學校時,我就常思考自己的未來出路,因為不是狹隘地讀書,想的時間也比較長遠,所以習慣以比較高的高度看事情。從學校建立這樣的習慣後,這一輩子,我都是拉高高度來看事情。第二,我念了管理,自然而然就有管理的背景,讓我後來在做主管的過程中很自然,沒有任何門檻。
問:在管理端經常要面對人的問題,你都沒有摸索或挫折的過程?
答:(大笑)多了。以我的職涯來說,可以分成幾個階段。我一九七六年出來工作,第一階段大概到一九八五年。這個階段都在打基礎摸索。這九年時間,我cover的範疇很多,這段時間的挫折就很多。
打個比方,我認為任何事都應該節儉。我剛開始做sales,感覺常常跑呀跑,沒有結果,卻要花錢,所以我出去都坐公車,管理下屬也是這樣。但另外有個部門出去就直接招計程車,於是部門間,大家就會比較。我就對部屬說,我們今天這樣節省,紅利會比較好。結果呢?並沒有比較好。最後我拿我自己的紅利出來分給大家,結果他們都不收,而且認為我這個主管有guts(膽識)。在這樣的要求下,第二年,我們的紅利的確就比較好。
問:你碰過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答:最大的挫折就是部屬被挖角。投注心力去帶他們,後來他要離職。或是覺得某位女性同仁很不錯,她卻說:「抱歉,我要回家生小孩。」爲了這個,我還寫了好幾篇文章,談雙薪家庭的重要,甚至上媒體談怎樣料理家事,教太太給先生一律穿白襯衫、買同樣顏色的襪子,垃圾桶一次套好幾個塑膠袋,更換的時候才方便.......減輕女性同仁的負擔。我甚至還教她們如何準備四菜一湯。
問:說到有員工想回家帶小孩,你一路走來,都被強烈的危機意識跟企圖心引導,你認為現代人對工作仍然需要這樣嗎?
答:關鍵在經濟基礎。這次金融危機就回過頭來告訴大家:未來環境的變化是你沒辦法控制的。你有把握目前的經濟條件一生無虞嗎?每個人對經濟安全的定義不一樣,但長遠來看,門檻還是蠻高的。就像誰會想到現在存款利息幾乎等於零?
問:經過金融海嘯,職場發生很大的變動,也顛覆很多人對生涯的想像。你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答:回過頭去看,我很高興我很多想法是對的,這些現象,終究證明我的價值是對的。
我本來就看金融業是「虛業」,不是「實業」,過度擴張的結果,本來就應該泡沫化。再看很多垮掉的百年老店,很多都是老大不堪,沒有危機意識,長時間下來像是國營事業,怎麼經得起環境變化?
雖然很多人失業,但我認為好的人從來沒失業過。景氣好,人員通常會寬編,企業只淘汰績效最差的3%,但景氣不好時,企業淘汰10%,這才是真正人力精實的編制。所以如果你在這最後的10%中,平常沒事,但是就像人家說:「退潮時,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碰到考驗,誰沒穿褲子就看得到了。
組織中,70%都是基層員工,30%屬於幹部級;真正屬於中級主管以上,比例可能只有3%。經濟不景氣時企業砍最多的,是基層員工跟不好的幹部;所以你希望自己永遠都很安全的話,就要努力擠進組織的前30%。大家必須有危機意識,也要與對現實有正確的了解,讓自己進入真正安全的範圍;否則在不安全的範圍中,當然會被砍。
不過,整體來看這個世界還是人才不夠的,而且好的人才的價值比過去還要高;如果你是人才,不僅絕對不會失業,還到處搶著要。
問:專業工作者或經理人可以從金融海嘯中學到什麼?
答:要學到未來變化是很大的,絕對不能認為它不變或變化很小。另外,經濟安全與危機意識是必備的。經濟安全還包括能力安全,要讓自己一直跑在前面,不要落在後面。
很多人聽不進去,因為他們根深柢固認為工作是痛苦的,休閒是快樂的。我認為這是絕大的錯誤。你鑽進工作中,那種知識的滿足跟喜悅,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快樂。玩就快樂嗎?不見得喔。玩是你要付錢給人家,工作是人家付錢給你,你又很快樂,而且獲得愈多,表現愈好,給我的錢愈多,何樂而不為?
問:你不斷強調思考的重要,你思考時,有特殊的程序嗎?
答:我無時無地不在思考,腦筋不動就渾身不對勁。因為思考是不分場所的,我連走路也在想事情。假如想出東西,那就很高興了。年輕時,我對我的主管,或公司做法,有時不是很認同。但是我心裡會想:「我只有兩年工作經驗,人家是我的三倍,其中必有道理。」我就照做,有時候會問,有時候就持續當作一個議題,隨時找答案,很可能五年以後才找到答案。養成習慣後,現在留在我腦中還有很多懸案(笑)。
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所以我自己體悟到什麼,我就講給部屬聽。2000年以後,因為幹部太多,我開始正式上課,再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一個人要觀念正確,才能有效率的工作。金融海嘯發生後,不少企業出狀況,倒是解答我很多懸案。
問:爲什麼?
答:我相信,全世界的事物都是成常態分配,大部份是落在中間,特別好或特別不好的相對少。常態分配跟我們講的中庸之道是契合的。站在穩健的角度,我們只要落在中間就好,不需要在兩邊,因為很outstanding的這邊,畢竟是例外,有時候甚至得靠運氣,所以不要去想這個。就經營企業來講,盡力做就對了,不一定非要第一。為了做第一去冒險,可能會變成第十。我只要持續努力,可以從第三變第二,從第二變第一,不是很穩嗎?想去樹梢摘最漂亮的果子,可能會跌倒,這也是我講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問:不管是穩定或穩健,能不能爲它下個定義?
答:你踏的每一步,把握度都很高。它的風險是你輕易可以承擔的。比方說,我有七成把握,三成會失敗,而且失敗以後不傷筋骨,這樣可以做。
有些事情是你有九成把握,但那10%一旦發生,你承擔不起,這樣不能做。反過來說,這件事情九成會失敗,但承擔得起,就可以做。過去媒體說我很開創、敢突破,表面上看起來我很冒險犯難,其實每一步我都知道企業能不能承擔得起,而且是輕易承擔,不會傷到筋骨。
問:當讀者要吸取你的觀念時,你會建議他們怎麼使用?
答:關於管理的書籍有三類,第一類是教科書,非常理論,都是專有名詞;第二類是管理大師寫的書,很多例子都是國外或大公司的例子,對本地的讀者有距離感;我寫的聯強EMBA文章算第三類,題目都很小,就在每個人的周遭,很貼近職場。所以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它是最接近、最能轉化使用的。這是我當初題目愈寫愈小,愈來愈貼近員工的原因,其實是每個人工作中都會碰到的經驗,只是過去發生時,自己不見得感覺到。因此,要努力思考在工作經驗中相對應的場景,然後去模擬使用看看。那你就會真正把觀念跟實務連結在一起。一方面,這會使你對觀念理解更深入,二方面,它會融入你的腦海,達到內化。這樣,你以後隨手就能應用這些觀念,幫助自己職涯的發展。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本文收錄於《打造將才基因》,作者:《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
#連結閱讀
1. 斜槓人生,好嗎?
http://bit.ly/3mZU0Wk
2. 杜書伍:有三大能力才是人才
https://bit.ly/3zDWeSC
3. 杜書伍:你懂得「想」,就成功一半!
https://bit.ly/3CZLOyy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悅智升通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悅智升通路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悅智升通路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悅智升通路 在 王奇的星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悅智升通路 在 悅智升門市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悅智升通路 在 郭晏琳Jane - 跟你們分享我最近嘗試的機能性食品「悅智升 ... 的評價
- 關於悅智升通路 在 【新年驚喜限量】 #能恩水解茁悅3 #限量6罐預約禮...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悅智升通路 在 【新年驚喜限量】 #能恩水解茁悅3 #限量6罐預約禮... Facebook 的評價
悅智升通路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etflix的「AI顧客科學」
2021-03-04 14:33 聯合新聞網 / 能力雜誌
【文/廖志德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直接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是企業的重要工作,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深入理解顧客的需求、渴望、不安、疑慮與痛苦,並且從中尋求開發新產品及新服務的正確切入點,進而提昇顧客整體的消費體驗。因此,「直面顧客」是品牌創新的關鍵要點,絕對不能假手他人,一定要親力親為才能挖掘出隱藏於市場深處的成功祕笈。
過去,想要直接與顧客進行溝通與互動相對困難,企業不可能一一拜會或致電顧客,因為需要動員的人力及成本太高,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採取間接的方式來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或是經由代理商、經營商、零售通路來負責銷售服務;或是由外包客服中心幫忙接聽顧客來電;又或者採取抽樣市場調查來理解顧客的基本圖像,這使得企業洞察顧客需求宛如瞎子摸象,往往只能知道市場部分的情況,不能全盤且深入的掌握市場全貌。
現在,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推進,企業擁有越來越多元的訊息溝通管道與消費者直接互動,加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從旁協助,市場的顧客圖像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可視化,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不再撲朔迷離且難以掌握。
根據微軟預測,到了2025年將有95%的顧客互動管道是通過AI來完成,如果預測成真,表示企業對於消費者旅程的理解能力將大幅度增強,無論是在搜尋、方案、選擇、下單、取貨、服務、維修、客訴的階段,顧客圖像都能夠取得更高的解析度,經營市場不用像過去一樣,在迷霧當中踽步前行。
市場藝術家vs.科學家
擁有清晰的顧客圖像,能幫助企業規劃出更加貼心的消費者旅程,屆時經理人評估經營績效時,不會再局限於單一層面,例如:訂單轉換率,而是可以更加細緻地從不同的角度與階段來剖析消費者的行為偏好。過去由於市場資訊嚴重不足,企業只能從銷售數字來評量市場成果,或者憑藉行業經驗與直覺來預估消費者的行為動向;現在由於人們對於數位科技的廣泛運用,使得企業更容易掌握顧客在實體與虛擬世界的數位足跡,無論是在實體商店、網站、APP、LINE、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線上線下互動點,我們都可以取得比過去更多元的消費數據。消費者瀏覽過那些商品資訊?關注的要點是什麼?考察過哪些「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 KOL)的看法?分享的使用體驗是正面還是負面?是否進行重複採購?
實測驗證需求
唯有「直面顧客」才能了解顧客,然後做出正確的服務體驗設計。啟動永無止境的追蹤使用者的偏好與習慣,並且經由實地測試來驗證顧客洞察的結果,是影音串流龍頭Netflix能夠在市場異軍突起的關鍵要素。正確使用數位科技使得Netflix在殺成一片紅海的影音市場開創出新藍海,這是Netflix創辦人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刻意培養出來的企業傳承。如果說賈伯斯(Steve Jobs)是「市場藝術家」,那麼哈斯廷斯就是「市場科學家」。賈伯斯所帶領的Apple基本上不做市場調查與分析,而是著重於創建起獨特的美學風格及培養敏銳的顧客感知能力;哈斯廷斯認為自己並不具備與賈伯斯同等的市場洞察力,因此,在其掌舵下的Netflix另闢「顧客科學」(Consumer Science)的新航向以抵達賈伯斯的美麗境界。
同樣是「直面顧客」,Apple與Netflix的做法南轅北轍,不過條條道路通羅馬,只要能夠取得顧客歡心就是正確的道路,並沒有優劣之分,就像我們無法比較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好壞;無法論斷李白與杜甫的高低,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感性成分比較多的經理人可以考慮培養賈伯斯般的直覺感知;如果思維模式偏向於邏輯與數理思考,哈斯廷斯就是最佳的學習典範。學習不是全然的模仿,而是啟發自己內在本來就具備的潛能,至於採取何種直面顧客的演化路徑,最終還是要經營者不斷的在現場探索才能進行實證。
相對而言,賈伯斯的做法是比較難模仿的,除了認真、用心、努力外,多少要具備某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因此,我們鼓勵大部分的經理人採取類似Netflix「顧客科學」的做法來設計服務體驗,畢竟不需要感性天賦的標準作業流程比較容易學習、理解與模仿,包含蒐集資訊、形成假設、定性定量、市場調查、A/B測試等階段的「顧客科學」方法是有一定的邏輯可以掌握,可以不斷的進行複製並且形成相同結果,想要效法賈伯斯以心印心的感性思維模式,恐怕要有相當高的悟性,沒有一定的感性天賦很難求成。
迷戀顧客的5種途徑
哈斯廷斯希望Netflix的產品經理能夠建立起大量實驗的組織文化,進而發展出令人驚嘆的顧客洞察力,從Netflix不斷的推進A/B測試就可以看出端倪。Netflix的產品團隊會由不同的市場定位與品牌展現方式發展出不同的行銷方案,並且每2個星期就要針對非會員拜訪的網頁進行A/B測試,借助消費者進行評價與判斷的反覆驗證,Netflix設法調整出有效的內容呈現方式,前Netflix產品副總裁吉布森(Gibson Biddle)表示,Netflix希望藉此持續不斷的提昇以下2項衡量指標:
1. 試用比率
非會員網頁的訪客中,約有2%選擇免費試用Netflix。
2. 付費轉換率
當免費試用結束,約有90%顧客會轉變成Netflix付費會員。
對於Netflix而言,提昇試用及轉換比率的做法不能僅止於「聚焦顧客」(Customer Focus),而是要發展到「迷戀顧客」(Customer Obsession)的更高經營標準,此時落實策略佈局的重點不單是傾聽顧客怎麼說,不再是停滯於顧客現在的渴望與需求,不再是只追求顧客滿意。吉布森表示,「迷戀顧客」是要善用「組合式的研究技巧」(Mix of Research Techniques),將顧客安放在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上,並且開始透過顧客的視角來看產品。吉布森發現利用科學方法來形成及測試假設,正是建立「迷戀顧客」文化的最佳途徑,這項努力使得Netflix在取悅顧客的做法上很難被競爭者複製。想要發展出「迷戀顧客」的組織文化,企業可以參酌吉布森所提出的建議,採用5種不同的途徑來超越過去聚焦於顧客的做法:
1. 經由顧客科學的方法來進行測試與學習
2. 創造並落實非預期以及未來的市場需求
3. 追求長期的顧客喜悅
4. 成為新領域的先鋒以減少競爭
5. 顧客喜悅為先,確保難以複製,較高利潤就會來
這5個直面顧客的原則表面上很容易懂,不過要正確的執行並不簡單,因為有太多的主觀意識在影響經理人的判斷,Netflix的高層就曾經犯下這樣的思維錯誤。回顧2004年之際,Netflix在哈斯廷斯強力的支持下,推出Friends功能,Netflix的開發團隊堅信使用者必定樂於接受朋友的建議,而隨著使用這項功能的人越來越多,所形成的網絡效應就越強大。假設前提是藉由提昇顧客的好友推薦率,Netflix可以有效的降低行銷成本,取得穩固的市場口碑,建立起難以複製的品牌定位。
6年的失敗教訓
然而,事與願違,事後證明Netflix高層想當然耳的直覺判斷是錯誤的,其實該公司最終的績效目標是提昇「顧客留存率」,而好友推薦率似乎是最好的先行指標。當顧客將產品及服務至少推薦給1位好友的比率越高,應該「顧客留存率」就越高吧?這個命題並沒有經過測試證明是正確的,但是在眾人樂觀的想像之下,使得Friends社群開發專案得到長期的投資與支持,長達6年的時間裡,Netflix的高層都以為社群策略是相當值得投入的關鍵項目,絕對不能半途而廢,他們堅信只要下定決心就能做出成績來,更何況該公司已經在社群專案投資這麼多的時間與資金,加上沒有人願意將創始人充滿熱情的提案扼殺於搖籃之中,於是Friends這個專案就這麼堅持許久。
直到2010年,Netflix高層才痛下決心關閉這項功能,開發團隊終於意識到想要透過好友推薦來提高「顧客留存率」並沒有想像中容易,根據推算至少要達到20%的好友推薦率才有可能實現。但Friends上線的初期只達到2%推薦率,再經過4年的努力也不過達到8%而已,離理想目標可說是遙遙無期。如果Netflix早些採用顧客科學的驗證方法來評估Friends的市場價值,或許可以有效排除直覺的偏見,訂定類似迷戀顧客的5種途徑不會太難,但是要落實原則往往會遭到人性謬誤的干擾。
經營企業要完全不犯錯很難,關鍵是要建立起自我校正的管理機制,而直面顧客正是幫助我們不斷調整市場策略的最佳驗證途徑,Netflix在好友推薦上面的努力並沒有完全白費,最終證實使用者對於分享電影並沒有想像中熱切,況且有時候他們不過是根據自己的偏好來進行推薦,結果親友反過頭來吐槽使用者的品味太差,這一點恐怕是Friends開發團隊事前無法察覺的情境。同時,正因為如此,使得許多人並不太願意全然公開自己收視的影片。犯錯不一定是壞事,失敗是學習必然的過程,有助於我們察覺潛藏於市場深處的商業祕密,沒有Friends專案,誰知道朋友會吐槽我們自己呢?
AI顧客科學
經營過程中的失敗是常態,通常只要大方向是正確的,並不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上的藍海佈局。多年來Netflix運用「顧客科學」針對直面顧客的行銷方案進行測試,充分發揮去蕪存菁的功能,有助於積極推升Netflix的品牌形象及產品開發的成效,該公司的影音串流服務因而獲得無數消費者的選擇與青睞。此外,近年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導致許多人寧願待在家裡觀看影集打發時間,Netflix的影音服務平台因此成為市場最佳的選擇方案,光是2020年的第1季,Netflix就增加了1,600萬名顧客,使得該公司全球使用者增加到1.8億名,更有效將Netflix的股價一舉推上492美元的歷史新高峰。
談完失敗個案,讓我們來談談Netflix的成功故事,除吉布森所強調的「消費者試用率」及「付費轉換率」,如果再加上前文提及的「顧客留存率」,這3大績效衡量指標可說是Netflix最重視的市場經營指導方針,其中又以「顧客留存率」最為多數公司所經常採用,由於Netflix採取的是按月扣款的訂閱模式,如果訂戶對於平台所提供的服務感到不滿意就很容易退訂,因此,如何避免顧客流失就成為Netflix經營的關鍵要務,其實最簡單易懂的做法就是讓使用者永遠有好戲可看,保持每天追劇的良好習慣,然而說來容易,做起來可是困難重重。
Netflix運用的是大數據追蹤術,每當用戶進入Netflix的影音平台,他的一舉一動就被「顧客科學」完全掌握,無論是活動時段、搜尋電影、觀賞類型、收看清單、中斷收看、觀賞時長、演員喜好、內容評論等都將會列入追蹤,種種數據經過AI演算法處理之後,Netflix就會自動生成推薦內容,就算是推薦同一部電影給不同的人,電影選單所展現的演員介紹海報也是擁有個別化差異的。其實Netflix的底層基因和Google很類似,2家公司主要目的都是讓顧客很容易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當然最好是能達到完全不用找,想要看的內容就能自動上門來的境界。
根據使用者的數位旅程來分析顧客的行為偏好是目前的顯學,有助於企業創造個人化的貼心服務體驗,而且隨著AI工具的越來越平民化,顧客科學不再是Amazon、Google、Netflix這樣的大公司才能實踐的商業模式,未來有一天,就算是最不起眼的小公司也能操作同樣的工具。不過或許Netflix提出的「迷戀顧客」的5大途徑才是策略求勝的最終決戰點,畢竟取悅顧客才是最高指導原則,顧客科學則是強大的管理工具,誰是主,誰是從,我們應該分辨清楚才成。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68/5294010?from=udn-relatednews_ch1015
悅智升通路 在 王奇的星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流淚並不代表軟弱,而是在愛情裡堅強太久。
王奇的星世界星座運勢20200928~1011
歡迎給「有眼淚的人」多多支持+踴躍訂閱喔!!
事業運排行榜:
第一名:天秤座(發揮實力 公平回饋)
第二名:水瓶座(野心增大 奮力一搏)
第三名:牡羊座(自我成長 正向信仰)
財運排行榜:
第一名:水瓶座(不要放棄 勇於挑戰)
第二名:牡羊座(升遷財運 注意小人)
第三名:處女座(財神相助 享樂開心)
愛情運排行榜:
第一名:雙子座(態度開放 重新燃起)
第二名:獅子座(打開心扉 愛苗滋長)
第三名:射手座(知性感性 幸福忘年)
牡羊座(3月21日至4月19日)
△幸運色彩:紅色、黃色、橘色
△貴人星座:處女座 △小人星座:天秤座 △桃花星座:摩羯座
➪小叮嚀:本期集中火力追逐世俗的歡樂以補償自己悶了許久的鬱結,因為好不容易熬出點成績的你,不是自信心不足,就是對現狀的回饋感到仍不滿足;想藉由飲酒作樂犒賞自己一番。但要小心你日漸發福的體態喔!
➪事業運:工作事業有機會與人合作來自我成長,去建立一個具有永久價值的方案,只要尊循正向信仰不執迷遙不可及的理想,可望看見成績,注意合作對象是否專業。
➪金錢運:有升遷機會,可望相對帶來有利的財運,只是要慎防身邊各懷鬼胎的小人,注意交易危機。
➪愛情運:愛情出現不敢面對現實的狀況,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私下被人莫名謠言中傷。
金牛座(4月20日至5月20日)
△幸運色彩:白色、黑色、藍色
△貴人星座:射手座 △小人星座:獅子座 △桃花星座:射手座
➪小叮嚀:本期仍然延續上周的無力感,其實是自己開始懶散的無力再為所處的環境再付出,內心只想著盡快逃離不穩固的環境,波動加倍。
➪事業運:工作上出現類似的痛苦狀態,尤其已經牽扯到你賴以謀生的角色力量了,以往解決的壓抑方法在這次卻不再管用,有種徹底瓦解的無奈。
➪金錢運:因為財運不佳的你可能出現負債、財務失衡的問題,可能快入不敷出囉!
➪愛情運:愛情會從某段二性關係退縮下來,你需要一段時間來冷靜思考,甚至來療傷止痛;或是面對二個愛情選項陷入二難的窘局,注意多情多傷人,更傷自己喔!
雙子座(5月21日至6月20日)
△幸運色彩:青綠色、淺黃色、水藍色
△貴人星座:水瓶座 △小人星座:射手座 △桃花星座:獅子座
➪小叮嚀:期望過高就會產生失望愈大的情緒二極,你會覺得你真的需要休息一陣子,事情既然無法帶給你以往的滿足,你也懶得去追求。
➪事業運:工作常做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讓你感到厭煩無力,好像浪費了你的生命似的,但為了五斗米必須先折腰,不宜過度衝動轉換跑道喔!
➪金錢運:財運不佳,尤其對自己不瞭解的領域,不可盲目貿然投資;因為目前運勢渾沌不明,容易做出錯誤決策。
➪愛情運:愛情擺脫束縛、否極泰來,你知道流連過去對你是沒有幫助的,對愛情態度愈開放,你獲得的愈多,新戀情自然重新燃起。
巨蟹座(6月21日到7月22日)
△幸運色彩:黑色、綠色、藍色
△貴人星座:金牛座 △小人星座:處女座 △桃花星座:雙魚座
➪小叮嚀:可能是前陣子的好運讓你得意忘形,沒有好好保存著,你缺乏了向目標邁進所需要的基礎訓練,所以過度躁進;請自律的做功課以準備收成時機,不然,本期會出現層出不窮的曇花一現。
➪事業運:工作事業出現許多吸引人的機會,需防小人隱憂,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否則很容易貪得無厭,最後一無所穫。
➪金錢運:財運看似有些微的偏財好運出現,但絕大多數是假相騙局,務實一點吧!
➪愛情運:勇敢面對感情累積已久的問題,雖然產生不安全感,但你選擇不在睜隻眼閉隻眼了,正視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獅子座(7月23日至8月22日)
△幸運色彩:深藍色、灰色、暗紅色
△貴人星座:雙子座 △小人星座:金牛座 △桃花星座:處女座
➪小叮嚀:這似乎是你放開過去,重生的最佳時刻;你的失落可能已經發生了好久了,現在宛如釋懷過去、寬恕過去、遺忘過去,給自己一個全新的起跑點。
➪事業運:工作自尊心強烈,為某些方案做出判決,言辭犀利,雖然氣勢淩人但頗有孤獨感;本期利於做長遠規劃、思考未來,從心智延伸到行動做出有意義的決定。
➪金錢運:工作有氣魄固然可敬,但用在財務方面可不是正面的,本期有機會找到新的門路開發新財源。
➪愛情運:愛情只要打開心扉接受新的機會,愛苗自然悄悄滋長,將會感到無比幸福喔!
處女座(8月23日至9月22日)
△幸運色彩:咖啡色、米黃色、白色
△貴人星座:摩羯座 △小人星座:天蠍座 △桃花星座:巨蟹座
➪小叮嚀:本期情感至上的你,終於可望一吐怨氣,發揮直覺情感和想像力做自己愛做的事,有種隨心所欲的喜悅;趁得心應手的時刻,多做多得,把行動力轉化為財利是不錯的方式喔!
➪事業運:工作是一個新事業新階段的開端,只要平衡花費,你絕對有信心賺個夠本的,你要用心投資自己。
➪金錢運:財神因親朋好友相助,有豐收跡象,但幾乎都花在享樂中,只求開心就好!
➪愛情運:情感上則容易失控,反而淹沒在恐懼和慾望之中,或出現跋扈為所欲為的專權,好提醒另一伴你的存在,小心嚇壞情人喔!
天秤座(9月23日至10月22日)
△幸運色彩:綠色、黃色、藍色
△貴人星座:牡羊座 △小人星座:摩羯座 △桃花星座:水瓶座
➪小叮嚀:悶了過久的你,終於可算是跳脫出陰霾,好運向你招手。可能出現一名大權在握的貴人,讓你發揮實力,給你一個公平的回饋;首要是先收斂你漫不經心的態度,因為對方要求非常嚴謹,別因小失大。
➪事業運:工作可望獲得物質上的成功,穩健認真去固守業績;注意健康,不要工作過了頭而多了病痛。
➪金錢運:財神眷顧你的同時,讓你有很敏銳的生意眼光,但要見好就收,貪多則易全盤皆輸。
➪愛情運:二性關係互動不足,或者是才剛開始的一段新關係陷入僵局,無疾而終。
天蠍座(10月23日至11月21日)
△幸運色彩:米色、白色、淺綠色
△貴人星座:天秤座 △小人星座:巨蟹座 △桃花星座:天秤座
➪小叮嚀:本期再度出現厄運潮,不是出現計畫莫名取消,就是全世界似乎都在跟你作對,甚至仰天長嘆到底怎麼了?這是重覆出現挑戰的生活模式,你卻一直沒看清楚該取捨的是什麼?逆向思考、逆勢操作,自然覺得什麼都不順囉!
➪事業運:工作上遇到反覆無常的上司或同事找碴,或是計畫閃爍不明,別被這些狀況打敗唷!
➪金錢運:請慎防失業和破財的危機!因為一味追求玩樂,財運可能宣告失控破產喔!
➪愛情運:愛情算是爭脫束縛,有種解放的快感,對愛情有新的解讀、豁然開朗;但要慎防一夜情或出軌的危機喔!
射手座(11月22日至12月21日)
△幸運色彩:白色、粉色、黃色
△貴人星座:巨蟹座 △小人星座:雙魚座 △桃花星座:天蠍座
➪小叮嚀:本期情感熱力的力量變得寥寥無幾,因為你拒絕離開某種狀態,自信心幾乎快被磨光的同時,你還過於執著,索性你把重心轉移到工作事業是正確的。
➪事業運:工作上是該開始執行一項計劃的時候了,只是礙於一切都停留在計劃上,你需要啟動行動才行。
➪金錢運:消費和荷包似乎產生了衝突,起因你的理財方式出了問題,別再用老舊的思維理財,財務吃緊或套牢,沒有現金流,財神就算給你機會你也拿不到喔!
➪愛情運:戀情容易出現知性感性兼具的情人,老少戀的可能性增大,卻是幸福的忘年之交,多旅行可啟動愛情密碼!
魔羯座(12月22日至1月19日)
△幸運色彩:綠色、白色、藍色
△貴人星座:獅子座 △小人星座:水瓶座 △桃花星座:雙子座
➪小叮嚀:本期宜回歸低調,向內心探索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鎖關係的省思階段,做些生命中重要有意義的事,雖然步調慢了點,卻格外重要。
➪事業運:因此工作呈現了二極化發展,不是因工作出差疲累無力,就是根本無心工作,只想放手旅行之類的夢想或是與海外有關的事情一直作祟;如果是後者,建議不妨下定決心買一段不同的人生觀和佈局。
➪金錢運:錢財的運用也是必須在二難之間做決定,為了實現某個通路或方案,重新啟動取捨之鑰。
➪愛情運:感情和諧的爆點容易來自於家庭因素,對愛情缺乏愛的成份,可能低調過了頭,連愛情都低潮了。
水瓶座(1月20日至2月18日)
△幸運色彩:金屬色、紅色、綠色
△貴人星座:雙魚座 △小人星座:牡羊座 △桃花星座:金牛座
➪小叮嚀:重新取回主導權的時期,靠理智和征服的力量,超越困難取得成功,有種強烈領軍的氣勢;然而,這股強勢具有攻擊性,小心後座力的反撲喔!
➪事業運:工作暗示著你正決定是否要轉換跑道?靠著支配力,分析情勢,掌控慾望強烈,野心也因此增大;因為你不想再陷入與某些你不願意合作的對象妥協,就算孤軍奮戰也要奮力一搏。
➪金錢運:財運只要你夠專業,不要放棄,雖然包袱沉重,但如果你勇於挑戰,將可得大幅展獲。
➪愛情運:感情上容易遇上行為不正的、行為不檢點的爛桃花,混淆了你對愛和情慾的不同定義;也會出現對感情感到失望的狀態!
雙魚座(2月19日至3月20日)
△幸運色彩:紫色、白色、紅色
△貴人星座:天蠍座 △小人星座:雙子座 △桃花星座:牡羊座
➪小叮嚀:本期有股被擊垮的軟弱無力感,你會發現這段時間不是對人頤指氣使,就是過度卑微恭順,控制不了自己;很多事還沒做就先退縮下來,自己先放棄了。
➪事業運:工作容易與原本期待很高的合作夥伴出現關係失和的局面,甚至合作破局之類的,但別氣餒,這反而是你思考或得到另一種新的合作對象與新的希望的機會,暗示著你不能再一成不變的運用舊思維去面對新市場生態了。
➪金錢運:財神降臨,可惜你沒有把握住最佳時機。
➪愛情運:愛情是段危險關係,容易沉迷於肉體關係,或因愛情破財,注意愛情騙子!
悅智升通路 在 【新年驚喜限量】 #能恩水解茁悅3 #限量6罐預約禮...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因本來買的藥局缺貨,所以換了另外一個通路購買,如圖兩個都是能恩水解1號,但包裝不 ... 感恩回饋八瓶組【最高現省$2000】悅智升,美國獨家配方授權學齡兒童、青少年 ... ... <看更多>
悅智升通路 在 【新年驚喜限量】 #能恩水解茁悅3 #限量6罐預約禮...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因本來買的藥局缺貨,所以換了另外一個通路購買,如圖兩個都是能恩水解1號,但包裝不 ... 感恩回饋八瓶組【最高現省$2000】悅智升,美國獨家配方授權學齡兒童、青少年 ... ... <看更多>
悅智升通路 在 郭晏琳Jane - 跟你們分享我最近嘗試的機能性食品「悅智升 ... 的推薦與評價
跟你們分享我最近嘗試的機能性食品「悅智升」美國聰明磷脂咀嚼錠➡️ http://bit.ly/2vSRwnW 大家都知道我平時是創作歌手、演奏家, 也是音樂老師 表演時需要背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