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婚時,道理上理解結婚是兩個家庭的結合,老實說,當時還沒有真正領悟其箇中困難。特別是婆媳關係往往是許多人婚姻之路幸福與否的考驗。
婆婆的成長背景與個性和我截然不同,一開始,作風較為傳統的婆婆與婆家,帶給我很大的文化衝擊。
婆婆喜歡用料理傳遞愛,看到寶貝孫子吃東西,對她來說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在我家天天上演的婆孫餵食秀,大概也常發生在其他家庭裡吧!但我的觀念是,孩子肚子餓,自然就會乖乖吃飯,不用刻意強迫餵食,也不該放任孩子吃過多的食物。
有一回,我在餐桌上阻止體重過重的兒子添第二碗飯,婆婆因此傷心落淚,並且憤而離席,場面十分尷尬。我理解她疼愛孫子的心意,對許多長輩來說,讓孩子吃飽就是愛。
我沒有因此覺得不悅,當然也沒有因為她的落淚而感到愧疚。最後,我用這招化解......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100種理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100種理想 ▶ http://pics.ee/1slz 訂閱100種理想生活 ▶https://pse.is/CRB77 Facebook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100Really/ 追蹤IG ▶ https://www.instagram.com/100i...
「悟飯的兒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100種理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4位坑爹的儿子,孙悟饭坑死孙悟空,布罗利杀死自己的父亲 的評價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悟飯的兒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悟飯的兒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悟飯的兒子 在 作為主角的兒子悟飯雖然在打架的潛力很高 - Facebook 的評價
悟飯的兒子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悟飯的兒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彈性的父母,才有影響力
═════════════════════════
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團隊合作,但升學制度靠的卻是個人的用功。
所以父母能做的,就是課業之外的性格培養。
═════════════════════════
其實我很喜歡雨,有時候是坐在窗前看雨,聽雨聲。有時候是雨中散步,整個象山公園裡一個人都沒有。這時候,我會想起一些平常很少想到的事。其中包括一些印象深刻的事,甚至有一點自鳴得意的事。
幾年前,我們為約二十位高階領導人舉辦了一埸研討會,這些人大多來自高科技產業,也有來自學術、企業界的,像盛治仁教授等。
■ 現代人每天都在變換角色的路上
這次研討會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這些領導人們最感興趣的活動,是「角色扮演」,盛治仁教授還為此在《聯合報》專欄寫了一篇文章。
當時研討會開始時,我請每一位寫下現在所擔任的角色。不停的寫,直到我按鈴才能停。約一分半鐘後我喊停,然後問他們寫了多少?有好多人寫:領導人、同事、部屬,父親、丈夫、供應商、客戶、兄弟,還有好多不同的角色。
每天,每個時刻都在扮演這些不同的角色,真不容易。當總經理剛剛交待副總一件事,接著董事長的電話就來了,角色立刻從領導變成部屬。剛剛有零件廠商來推銷他的產品,接下來自己就要向客戶做簡報,銷售自己的系統了。
下班了,回到家裡,又要立刻轉換為先生、父親的角色。家裡有老人家的,還要擔任兒子的角色。
人不但要轉換角色,還要轉換得夠快。
■ 巴菲特兒子的最好玩伴就是父親
通常我們下班回家多半已經很累了。吃完飯,洗個澡,看一下電視,滑滑手機,就什麼都不想做了。孩子呢?要做功課、要補習,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還能怎樣?
有人可能看過巴菲特的兒子,彼特.巴菲特接受訪問時的一段影片。小時候彼特常留意,別人的爸爸下班回家時常愁眉苦臉,累得不想說話。他卻記得,自己爸爸下班時常常非常開心,總是面帶笑容,手上還拿著公事包,上衣還掛在肩膀上時,就會在前院草地上牽他的手,跟他說話,或一起玩球。
我不相信巴菲特的工作一直很輕鬆,或沒煩惱,尤其是五、六十年前他還沒那麼富有,還不到呼風喚雨的時候。那他為什麼和其他要打拚事業的父母有那麼大的不同?為什麼一下車就能和孩子玩在一起?
我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像巴菲特一樣,讓家人跟我們在一起時很快樂,特別是孩子,巴菲特是怎麼從總經理轉換成玩伴的角色?
原來他有彈性,會迅速改變角色。而且能很快從投資人、老闆的角色,轉換成父親的角色,還要立即轉換成玩伴的角色。而彈性與角色轉換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學習,或練習才會。
■父母最不需要的,就是把上班角色帶回家
上班時,我們同時要擔任的角色包括:主管、部屬、同事、供應商、客戶,能否在這些角色調整自如,不要一直停留在某一角色上,決定我們上班是否快樂,事業有多成功。
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接受卡內基訓練的時候,還感覺不出課程中練習彈性的部分有多麼重要。對課程中角色轉換的練習,只是覺得很好玩,後來看到很多人因這練習而起了改變。原來僵硬的、一板一眼的、冷漠的人,開始變得有笑容,會跟孩子耍寶,會喜歡動漫,成為電動遊戲(那時還沒線上遊戲)高手,我開始領悟到有彈性的父親,才是最快樂的父親,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父親。
■ 晚安前的親親、擁抱,祝福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能當他們的玩伴多好!
現在我要在這裡坦承,那就是四個孩子從小時候,我便常常擁抱他們,親吻他們。不管是私底下,在家人或朋友面前,都常常如此,其實,我不太在乎別人會怎麼想。
老四黑立行小時候,他每天睡覺前,我都會去親吻他的額頭和兩邊的臉頰,我並不是行禮如儀的快速動作,而是情人式的親吻(除了嘴唇以外)。還有就是,不知道哪裡來的靈感,我會幫他畫十字聖號,會像神父那樣給他降福。
每次要離開的時候他會伸出雙手,擁抱我的脖子。我離開他的小床時,每次都會聽到他說:「Good Night!」我回頭看他,他好像知道我會轉頭看,常會閉著眼睛微笑,他那時大概才兩歲多。
他後來在幼兒園,從園長、老師、清潔的阿姨都喜歡他。園長曾親口告訴我,黑立行是他們園裡的寶。我不太確定,還有他後來的好性格,或許這一切都從他小時候與我們的親密度多少有關聯!
到了小學階段,我就像巴菲特一樣,成為他的玩伴,多陪伴他。
■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好朋友
時間過得很快,再過幾年,孩子進入青春期或所謂的叛逆期,我又要轉變角色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好朋友,一定不是常常教訓或管教的朋友;這個角色要會溝通、會傾聽才能做好朋友。不知我們有多少人做到了?
再過幾年,角色又變了。當他們進大學,讀研究所,或開始工作,要結婚了,有福氣的父母會享受那種諮詢顧問角色的樂趣。成年的子女會回來找爸媽談心、諮商。我現在就身處這階段,雖然是空巢期,子女都飛了,但我們兩老一點都不孤單。
這樣看來,如何做一位好父親、好母親,已經不是一種工作或責任了。父母會擁有一種成就感、使命感,並樂在其中。
我建議父母,這一切最好從孩子小淘氣時期就開始,再不然就從現在開始,扮演好每一種角色。我的感想是,重要的事情,只要開始了,就永遠不會嫌晚。
.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
隨著孩子的成長,當他們的玩伴、好朋友和顧問。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3)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我非常非常榮幸,跟各位朋友分享這本書。黑幼龍老師的慢養哲學,可以說是我在學習教養方面的啟蒙。
我自己學習教養的過程中,經歷過四個大的派別或派典,也曾輪流在版面上分享:正向管教、腦科學教養、覺醒教養、行為改變技術。
然而,黑幼龍老師的書與相關影片,這麼多年來,一直停留在我的腦中。黑老師自己如何被教養長大,那種「無為而治」的教養,帶著道家色彩的黑媽媽身影,也都不斷影響著我。
所以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慢養」的重要,別忘了,我們要成為自己的父母,沒有孩子都可以學。
祝願您,能在不同情境,順利轉換自己的角色!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悟飯的兒子 在 100種理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100種理想 ▶ http://pics.ee/1slz
訂閱100種理想生活 ▶https://pse.is/CRB77
Facebook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100Really/
追蹤IG ▶ https://www.instagram.com/100idealife/
幫我們上CC字幕 ▶ https://reurl.cc/V6XdxY
上一支影片 ▶ 開箱理想家全家福七年企劃【理想Vlo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s7OcYgUbik
--------------------------------------------------------------------------------------------------------------
#理想先生
#婆媳問題是誰的問題
雖然也是個老掉牙的問題,
但如何有智慧地處理一直是婚姻大課題。
ㄅㄅ在曾經做過的工作中有所體悟,
很適合用來比喻 #先生在婆媳關係中扮演的角色。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馬太福音 5:9
如何做個 #守護良好婆媳關係 的理想先生?
來聽聽我們相信的觀點+實際的經歷,
互相交流、一起學習be a better man💪🏻
#先生就是先站出來而且生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使人和睦實在很需要學習耶穌的智慧齁
#整理這集內容也好燒腦好需要智慧😂
———
🎬回顧理想先生talk系列
#1《孩子比較愛媽媽怎麼辦?》👉🏻 https://youtu.be/3pJIy0yE5Q8
#2《上班族到自由業,學到什麼?》👉🏻 https://youtu.be/quWBNFfrC38
#3 《婚後要不要跟爸媽住?》👉🏻 https://youtu.be/4BDM4gwpThA
🤘🏻回顧嘻哈娘
《媽媽火大》 https://youtu.be/6lFrWai2ahk
《給媽媽錢花》 https://youtu.be/PV99jB6Axcs
《黑臉媽》 https://youtu.be/4I00l5vpuLU
《最厚大丈夫》https://youtu.be/H8vEUGpqAIg
《大姨媽》 https://youtu.be/nGDXGPmnIhE
【嘻哈娘】 首張EP《100種YA配》
KKBOX | https://goo.gl/a1ps2G
MyMusic|https://goo.gl/i2XugA
friDay音樂|https://goo.gl/qs3x1M
QQ音樂 | http://bit.ly/2Ln2Izr
酷我音樂 | http://bit.ly/2LqE6FQ
酷狗音樂 | http://bit.ly/2mx83Go
Spotify| https://spoti.fi/2zW4inl
悟飯的兒子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 #周星馳 #結怨真相 #娛樂圈 #鐵板神算 #高人 #董慕節 #神準 #狠批 #達哥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香港諧星殞落,我們的達哥,吳孟達,終年70歲 ,曾經有個三段婚姻
近年健康狀況不佳的吳孟達(達哥)早前因患肝癌入院,可惜最後仍不敵癌魔逝世,終年70歲。入行48年的達哥曾是周星馳(星爺)電影的最佳綠葉,兩人自1989年劇集《蓋世豪俠》開始結緣,由電視到電影都是最佳拍檔,默契十足的喜劇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更多次突破港產片票房紀錄,可惜在2001年電影《少林足球》後他們沒再合作,不過過往的作品至今都是經典!
吳孟達Richard,生於1951年1月2日福建省廈門市,五歲隨父母及胞姊移居至香港,有兩名胞弟。父親在西環南北行工作。他早年在香港島南區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的板間房生活,後移居政府廉租屋[4]。曾就讀香港仔工業學校,在學期間修讀機械課程,以學習一技之長幫補家計[4]。直至有一次留意到無綫電視播出的劇集《民間傳奇》劇集,劇中一位演出者是其工廠同事、1972年第1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生林偉圖[4]。
因自覺可以像對方一樣有條件成為藝人[4],於是在1974年投考了第3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4],同期考入者還有周潤發和名導演林嶺東,以第五名的成績畢業。1975年即已開始在無綫電視參與演出,參演無數但幾乎都是配角。他最早的演出乃《民間傳奇》系列;直至1979年憑着演出《楚留香傳奇》的「胡鐵花」一角,才開始受到注意。
據吳孟達自言剛出道時的他,因狂傲不羈豪賭成性,1980年時不僅欠下30萬元港幣的高額賭債,更是面臨無戲可接,一度想自殺。後來他修心養性,重新努力研究演技,終於成功再起,並清還賭博的債務。他不但重新出現在電視熒幕上,1981年更參演了其生平第一部電影《執法者》。吳孟達後來回憶,很感謝周潤發當初不借他錢,不然不會有今天的他。
而他最廣為人所知,是在1989年與周星馳合演《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中的搞笑演出,這些演出開啟了情同父子的兩人在螢幕上長達十餘年的合作關係。自此吳孟達走紅起來,連帶日後所拍的電影,也幾乎都是由周星馳主演。他於1990年開始活躍於電影界,該年憑周星馳主演的《賭聖》,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次年憑着在《天若有情》的演出終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與周星馳合作多套喜劇片,周星馳吳孟達真正恩怨始末, 兩人的最後一次合作就是在2001年《少林足球》之後再無合作,兩人雖然沒有再次合作,但是私下關係還是可以的,真正的決裂是在2004年周星馳拍《功夫》的時候,星爺曾經打電話找過吳孟達出演功夫裏面的一角,吳孟達知道後連忙把所有的工作都推掉了,可是後來沒了下文,功夫也並沒有達叔,這讓達叔白白損失了幾百萬,也是讓達叔覺得很氣憤!
吳孟達和周星馳是多年的好朋友,常年在螢屏上做父子組合,這也是讓大家習慣了兩人的父子組合,吳孟達說過,近些年關於周星馳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倒周運動,原因就是在拍攝《功夫》的時候請來了洪金寶做武術指導,但是後來卻是不歡而散,洪金寶說周星馳生起氣來不把人當人,還說是他見過最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就算是大家都在罵周星馳的時候,達叔也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他的壞話,他覺得周星馳的脾氣是比較古怪,但這都是他嚴格要求自己的表現,其實了解周星馳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很喜歡把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過往拍到電影裏面去,在電影裏面就能看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食神》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叫一個人去電梯口拉屎,其實他是有過一段跪着出席三分鐘活動的經歷,這個片段就是講述他本人。
了解梁朝偉的人都知道,周星馳能走上演藝道路,完全是因為他,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兩人各自成名後,從來沒有過一絲一毫的合作,因為梁朝偉覺得周星馳的電影永遠只有一個主角,如果一部電影里只允許自己出風頭踩着別人的肩膀把自己拍的高大上,任何一個稍微有地位的明星都不幹當他的綠葉,所以他在圈中的朋友才會這麼少!
達叔病倒恢復那年,周星馳的助理曾經隔空喊話,說下次有機會一起合作,而達叔也表示,兩人有機會也一樣會依舊合作,其實他們的關係並沒有傳聞的那麼不堪,其實都是媒體的「斷章取義」才會鬧得這麼大,相信影迷們也是很希望兩人能再次合作的!
我曾經超食個飯,董慕節作風低調,但據說批命極準,有「鐵板神算」、「董半仙」的美譽,過去有不少名人透露曾獲董慕節批命。
達哥有三頭家,前妻麥莉莉是圈外人,達哥在尖沙咀五支旗桿遇上了她,當時達哥跟友人約了女友人去跳舞,但女伴一個也沒來,而達哥發現五支旗桿下有三個女仔,大家上前問了一句:「你等人呀?」於是就相約到的士高跳舞,年輕人交換了電話,但莉莉及達哥沒下文,後來有次達哥去舞會,又是陽盛陰衰,於是他在電話簿中找找有什麼女仔電話,於是又叫了莉莉及她妹妹瑪嘉烈,自此達哥開始留意莉莉,二人也開始拍拖,並在七六年結婚,婚後生了一對孖女。
不過達哥在八八年出軌,跟無綫女藝人慮少慈戀愛,並誕下一女,當時正印吳太不打算結婚,直至九五年達哥在大馬拍戲認識現任太太候珊燕,正印吳太因丈夫再次出軌而提出離婚,而盧少慈也難忍受這段四角戀情而下堂求去,九六年,達哥終於跟候珊燕於大馬擺結婚酒,不過當時因新聞鬧得熱哄哄,為避開傳媒,婚宴當晚新娘新郎皆沒出現,當時候家二叔對達哥臨時失蹤非常不滿,向傳媒說當日只能由候珊燕的父親代一對新人上香拜堂,又說達哥曾致電道謙,說他有苦衷,希望岳父原諒,更在電話中保證一個月內會到岳父家請罪;候家辦了一門尷尬婚禮,但候家見到許多傳媒到場,亦設了一度給大家吃餐喜宴;婚後,候珊燕為達哥誕下一子一女。
雖然達哥對前妻及盧少慈負了情,但他用經濟來彌補,三個家庭四女一子均是他照顧,所以當年達哥接戲不停手,因為每個月的支出就要三十多萬,可幸當時影業蓬勃,達哥說過當時一年可以搵到過千萬片酬。
現時達哥現任太太和十八歲兒子在馬來西亞,女兒在澳洲讀完書也回到大馬,達哥閒時會大馬及香港兩邊走,「我喜歡香港朋友多,有時可以飲茶打牌,朋友去馬場輕鬆一下,我賭錢上落不大,三千元左右,玩得起又控制到,生活都幾豐富,但不會太早休,因為好悶,病完後,我見多了屋企人,兒子都好孝順,悟性好高,我們在睡前會傾偈。」達哥說兒子也有演藝細胞及天分,不過沒有系統的,只有模仿,始終未真正學演戲。
多謝 香港一代諧星 ,希望達哥一路好走 。
悟飯的兒子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想擁有自己思考意識的女兒年復一年的拒絕母親,終於讓母親覺悟彼此有各自的人生。
#年節焦慮 #初二回娘家 #母女關係
扁案通緝犯在美身亡 黃芳彥結局讓人唏噓
👉https://youtu.be/Gp-SvshOHKo
要兒子學習當大哥!戴志揚傷心教育失敗
👉https://youtu.be/31hgEIwteHQ
吃軟飯靠女友養 名主持說謊被抓包爆分手
👉https://youtu.be/8HbXXaatcKA
【看孫子?免談!媳婦開大絕槓長輩】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3VRaIrYX2Nk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悟飯的兒子 在 悟飯的兒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孙悟饭(《七龙珠》中孙悟空之子)_百度百科早期是企图称霸世界的邪恶大魔王,把孙悟空视为最大的敌人。 为了对付一年后来袭的更强的两个赛亚人,决定锻炼悟空的儿子孙悟饭 ... ... <看更多>
悟飯的兒子 在 悟飯的兒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孙悟饭(《七龙珠》中孙悟空之子)_百度百科早期是企图称霸世界的邪恶大魔王,把孙悟空视为最大的敌人。 为了对付一年后来袭的更强的两个赛亚人,决定锻炼悟空的儿子孙悟饭 ... ... <看更多>
悟飯的兒子 在 4位坑爹的儿子,孙悟饭坑死孙悟空,布罗利杀死自己的父亲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