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關懷事業學程夯
#學生搶當送行者
生命關懷事業人才需求激增,大仁科大看準市場趨勢,開設生命關懷事業學士學位學程,除規劃禮儀專業訓練、文化創意設計及悲傷關懷等課程之外,更不惜斥資,建構「彩虹羽化教室」,期望以「斂、殯、葬、祭」完整教育場域,提供學生實境模擬練習,進入職場後,成為優秀的禮儀人員。
#一起來eye台灣 Youtube→:https://lihi1.cc/JasJi/Ksg
#Youtube:免費訂閱→https://www.youtube.com/ptnews2012
#IG :踴躍追蹤→https://instagram.com/ksptnews
#FB:按讚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ksptnew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沒關係,是悲傷啊!:直視悲傷的真相,練習守護自己與關愛他人的情緒照護指南」新書介紹 訪問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唯有我們理解並尊重「失去」的歷程,才能允許悲傷,避免「悲傷剝奪」。 認同、傾聽,學習與悲傷共處,才能讓失去的痛有所依附。 當失去摯愛、痛徹心扉...
悲傷關懷 在 柯文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燈泡事件之後,很多人問政府做了甚麼?
從105年七月起,台北市政府開始「社會安全網」的補強計畫,我們發現很多傷人或自傷的事件,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保護自己。
他們的背後隱藏了各種問題:失業、精神疾病、家庭失和…相當複雜,需要勞動局、教育局、衛生局、社會局、民政局、警察局、消防局等各個局處通力合作。局處各有各的業務,人卻不能分割,因此除了請民政系統訪視關懷,我們每個月,還會把各局處承辦人找來一起開會,討論如何幫助這些個案,每三個月再召開府級會議,討論有沒有制度問題或漏洞要補強。
我們一層一層織起這張防護網,從「暴力防治」走向「及早心理創傷修復」,以及「心理及家庭支持」,讓這張社會安全網更加的安全,期待不會再有小燈泡這樣的悲劇,不再讓一個母親如此悲傷。
#關懷弱勢保護弱勢
#不是施捨也不是憐憫
#是保護自己
悲傷關懷 在 巧收納 易整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寫讀書心得
🦋。請容許我悲傷。🦋
當我們承認軟弱無助,
不再偽裝堅強,
不再認為自己有能力時,
我們的心才能體會到脆弱,
也才能承認悲傷。
⋯⋯⋯⋯⋯⋯⋯⋯⋯⋯⋯⋯⋯⋯⋯⋯⋯
關懷悲傷的人並不困難。
要訣在於你是帶著心來關懷受傷的心,
還是帶著一個腦子來關心一個事件。
~作者。 蘇絢慧~
安慰人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不太會安慰人,
我還滿容易在別人的傷口撒鹽巴的(哭)。
這本書對我蠻受用的,
可以透過作者的分析,
用同理心站在對方立場替對方著想。
作者在書裡提到,
同理心有一個中心思想——————
情緒沒有對錯好壞,
情緒是人真實的感受。
往往產生傷害的並不是情緒的本身,
而是對待情緒的態度與表達情緒的方法。
人對情緒十分苛刻,
又十分陌生,
總是刻意想忽略感覺的存在,
一旦有了感覺就想逃避、想鄙棄,
很少找尋情緒的來由。
因為很少往內心世界探索,
我們就更難發現情緒的癥結,
不知如何與情緒相處。
⋯⋯⋯⋯⋯⋯⋯⋯⋯⋯⋯⋯⋯⋯⋯
作者建議幾個要點,
你可以為悲傷的人做些什麼,
我覺得好實用。
😇照顧好自己
😇明確且適切的問話
😇專注的傾聽
😇表達自己的感同深受
😇一同回顧逝者的總總
😇寬容與接納
😇反映式的回應—同理心
😇溫暖的支持與鼓勵
😇允許尊重各別差異
😇支援網的提供
😇定期的慰問
😇闡明正常的悲傷反應
#安慰人心的言語好難
#不愛寫整理收納文的整理收納師
悲傷關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沒關係,是悲傷啊!:直視悲傷的真相,練習守護自己與關愛他人的情緒照護指南」新書介紹
訪問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唯有我們理解並尊重「失去」的歷程,才能允許悲傷,避免「悲傷剝奪」。
認同、傾聽,學習與悲傷共處,才能讓失去的痛有所依附。
當失去摯愛、痛徹心扉的悲劇來敲門,我們必須知道的第一件事:悲傷沒有錯。
悲傷,其實是我們面對「失去」時自然而理智的反應。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視悲傷為疾病,總是試圖在悲傷被表達之前,就強行抹去,並努力想盡快治癒它?
在《沒關係,是悲傷啊!》裡,梅根告訴我們面對悲傷的新方式,以及如何幫助經歷悲傷的親友。身為治療師的梅根經歷過失去摯愛的悲傷,親眼目睹摯愛的伴侶在意外中溺斃,因而能以更細膩的文字,深刻描繪難以言喻的失落、愛和悲傷。
我們總認為,面對悲傷的最終目標是回歸正常的「快樂」生活,但是;梅根卻指出了一條更健康的路:不要想著克服,學習與悲傷共同生活。在這本溫暖、細膩又真誠的書中,我們將從「悲傷者」與「關懷者」的兩種角度,同時學習到:
關懷者│出現,傾聽,不要修復
▶ 悲傷不是問題,不用急著跳出來收拾一切,設法讓痛苦消失。
▶ 別急著安慰,錯誤的支持、建議與引導,將對悲傷者造成二度傷害。
▶ 悲傷無法比較,不要急著證明自己可以理解對方。
▶ 如何幫助我們愛的人:支持和安撫的技巧、建議和注意事項。
悲傷者│失去摯愛的痛,究竟該如何調適?
▶ 允許悲傷:痛苦是失去摯愛的正常反應,沒有什麼大不了。
▶ 回不去了:生命的景色已經改變,沒有「正常」可以回復。不用修復痛苦,而是要試著照護痛苦。
▶ 實用守則:書中提供許多小練習,在悲傷初期能幫助舒緩壓力、改善睡眠、降低焦慮感,在黑洞邊緣好好活下去。
悲傷,也是一種愛的形式
若愛不需要解決,悲傷亦然
我們常將悲傷與不健康畫上等號,甚至精神科定義持續超過特定時間的悲傷就是疾病,需要醫療干預。於是當我們立意良善地想「化解」悲傷,卻反而讓失落痛苦的人覺得蒙受批判、誤解、排拒。
有太多時候,悲傷者會聽到:
「至少你們還有這麼多快樂的回憶」
「還有人比你痛苦多了」
「她已經沒有病痛了」……。
我們會覺得這些話聽來總讓人不太舒服,卻說不上原因。而梅根告訴我們,那是因為這些話都隱含了下半句的批判:「所以為什麼你不快樂起來?」
但每個人經歷悲傷的步調都不同,沒有人應該被規範或責怪。就像梅根所寫的:「愛不需要解決,悲傷亦然。」她也同時提醒我們:不要急著證明自己可以理解對方(我的爺爺也過世了,我懂…)、不要否定對方的悲傷(你怎麼還走不出來?)、不要老是想當啦啦隊(加油!你可以的!)。我們可以不爭辯講理,靜靜陪伴,不急著給建議或發表意見,只讓對方知道,你會待在他身邊。
作者簡介:梅根.德凡(Megan Devine)
擁有諮商心理學碩士學位,是作家、演說家,以及悲傷關懷倡議者。自從2009年她的伴侶因為意外離世後,梅根成為悲傷支持者,她通過網站Refuge in Grief幫助那些身陷失親痛苦的人以及所有想要提供幫助的人。
梅根在世界各地旅行,鼓勵人們述說關於痛苦的真相,並且學習如何去傾聽,而不是急著修復對方破碎的心。《沒關係,是悲傷啊!》全球熱銷,甚至在世界各地帶動了「悲傷的革命」。雖然她的作品通常聚焦於悲傷本身,但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如何去愛。因為悲傷常會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而愛也是。現居於奧勒岡州高速公路旁的一小塊地上。
悲傷關懷 在 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109學年度下學期課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課程名稱:臨終 關懷 及 悲傷 輔導開設學系:生活科學系課程目標:認識面對喪親家屬應提供的 悲傷 撫慰與支持的後續 關懷 ,殯葬業者對於 關懷 工作能駕輕就熟。 ... <看更多>
悲傷關懷 在 社團法人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關懷失落議題所引起之心理、心靈及社會之需求,並促進國內悲傷輔導與諮商服務為宗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