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文化聲明】
寶瓶文化於2020年8月24日出版《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一書的作者條子鴿,前於9月4日在其臉書所發表貼文引發各界議論一事,因屬其個人發言,且與寶瓶文化無關(亦未收錄於本書之中),本公司沒有任何評論。於《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一書出版後,本公司並無與作者條子鴿有任何其他進行中之合作計畫。
近日因條子鴿粉專引起的紛擾,之所以無法第一時間回應,是因寶瓶為一個民間公司,沒有公權力去調閱文件、侵犯個人隱私,在雙方(都有著公權力背景的雙方) 任一造拿出直接證據之前,我們不能、也沒有權力隨著網路風向、媒體具名或不具名的片面爆料,去判定任何一個人的罪行。
《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為條子鴿所撰寫的職場所見所聞的創作故事,書中內容,我們盡可能在編輯時確認,但人的生命細節情感、職涯經歷,編輯無法徵信核實,出版公司與作者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善意與信任的基礎上。且因部分作者經歷個案涉及隱私,書中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均經作者編寫,也在書的折口說明:「本書所舉之人物、背景、情節等皆經大幅度改寫。」
寶瓶文化長期以來關懷基層弱勢,致力於挖掘各個階層的素人作家,也期盼這樣的出版方向,呈現出更多采多姿的台灣文化。與每一位作家合作原都是極其美好的相遇,本著良善的信任而合作。事發之後的沉默,乃是對人性的最後一絲期盼。
昨日(9/10)下午,台北市警局終於以官方身分,出面說明條子鴿之在職經歷,確認部分內容與事實不符。對於其在與公司溝通過程中,杜撰其個人經歷的行為,本公司實在無法認同。對於條子鴿濫用本公司的信任更深感痛心。
每本書的出版合約都有一條款:作者必須擔保所述為實,如有侵害他人權益,必須擔負起法律責任。如果書的本身觸法,寶瓶文化將循法律途徑處理。
我們可以體會曾經購買《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一書的讀者對於前述情事的不滿與情感受傷,對此我們深感抱歉!
對於接受寶瓶文化邀請而推薦此書的作家,我們也致上最誠摯的歉意。
為表達前述歉意,本公司即刻下架此書,對於已購買此書的讀者,本公司將無條件接受退書,退書方式如下:
請透過客服信箱aquarius@udngroup.com、寶瓶文化粉絲團私訊,或於週一至週五上午10點至下午5點,來電(02)2749-4988,告知要退書,本公司客服人員即會協助處理退書事宜。
特此聲明。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9.1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童話中的女性: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新書介紹 專訪:蔡怡佳 教授 內容簡介: 當女性能辨識自己內心運作的隱匿本質並順其而行, 其威力相當於英雄屠龍、建立城鎮, 或是將人民自恐懼中釋放! 女人的心靈發展有許多重要歷程,這在世界各地的童話中都有跡可循,卻鮮少有...
情感受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留給傷心人一個體面,也是給自己海闊天空】
前日有人在留言問,如果你發現閨蜜男友偷吃,
你會選擇告訴閨蜜?還是視若無睹?
我說:「我會婉轉的暗示,卻不選擇戳破真相。」
經歷了某些年歲,我逐漸明白「真相」並不重要,
重要是如果你在乎他的感受,就必須幫她留個體面,
不是人人面對劇變事實都能有強大心理素質去面對,
最後人會選擇是「幫她留體面的人」,
而非「告訴她事實的人。」
曾經我也是一名「杠精」,
這是對岸很火的網路詞,指故意唱反調爭辯時持相反意見的人,
無論對方說什麼,忽略其正確邏輯,
常利用人的情緒弱點使人憤怒爆走。
過去我認為有話直說,有事直講,
面對自以為的正義就開始口無遮攔,彷彿都是別人的錯,
但最後我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離開我,
才意識到「事情」無對錯,但角度很重要,
倘若你能站在同理的角度,別人會聽得進去,
但若站在批判的角度,任誰都會受不了。
往後開口前,都想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想,
如果從朋友口中得知在某場合看到男友跟其他女人曖昧,
我應該會很傷心,不知所措想馬上去求證,
但同時希望這是誤會,並不是朋友眼中看見的事實。
反推回來,我若是這個撞見閨蜜男友在偷吃的朋友,
我應該留下證據,有清晰的照片,或是確切的證明,
在適當的時機給她看,或著輕輕帶過提醒,
畢竟別人多少年的感情,不是旁人三言兩語就能介入的,
即使是親人也不能隨意去批判。
這些年總有人會問我感情的問題,
不管是失戀還是失婚,我都會告訴她
「戀愛之前你很好,戀愛之後的挫折會讓你不甘心,
但感情再不甘心,再不放手,都不能挽回一個不愛的靈魂。
過去他再愛你,再寵你,都已經過去。
如果他不願意回頭,你的等待沒有任何意義。」
就句話說:「不管幾歲,都適合追逐夢想。」
我想同理:「不管失戀受傷幾次,你也都可以從十九層地獄爬出來,
只要你願意,就會有遇見下一個戀愛的可能。」
留給傷心的人一個體面,傷心人會走出來,
你擺渡一個情感受傷的靈魂,就為自己鋪造一個好緣份。
✈ 日本 四國 高知 四萬十市
-
📓雪兒簽書特賣 https://reurl.cc/MA3yg4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https://reurl.cc/qm79mN
情感受傷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21 恭喜 @卓映宇、@雪月野楓,兩位獲獎,請私訊收件人姓名、地址及手機,由出版社為你們寄書。
🤤【抽書活動】--《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柿子文化
。
上一本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作者談的是,他如何面對受創傷的兒童、青少年,他們受了什麼心理創傷,身為助人者又該怎麼與之相處,除了個別治療,友善環境及背後的家庭功能都很重要。他發現,這些心理創傷都源自早期的虐待(暴力或性侵)或被疏忽照顧(不回應情緒,類似遺棄),才衍生了發展後期的扭曲行為。
本書《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談的則是「倖存至今的大人」。先問自己,是否曾因一件無關緊要的小過失,卻突然進入災難化的被遺棄感,陷入後無法自拔?而你還一頭霧水…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有五大常見的創傷症狀:
「情緒重現」:突發的、被痛苦的情緒影響,但不像PTSD有視覺重現現象,意思是只有痛苦,卻沒有畫面…。情緒主要是恐懼、焦慮、絕望、恐慌、羞愧、無助。「毒性羞恥」:覺得自己很爛、無價值、自我厭惡。有被拋棄感,自我批判認為不值得被幫助。其他三項為:「自我拋棄」、「惡性的內在批判」、「社交焦慮」
。
CPTSD是學習而來的反應,來自過去重要發展任務的失敗。各種成因交互構成,也影響了未來成人各種做自己的阻礙。
早期經驗被虐待或遺棄時,生理系統感覺到危險,孩子本能反應求生,共有四種型態:戰、逃、僵(類似解離)、討好對方,以求度過當時的威脅。但由於長期被威脅,於是本能反應成為「制約」,只要有相關的誘發物,情緒就會重現當時的恐懼,身心並自動反應(大腦當機中)出現連鎖反應,也就是我們常說「被杏仁核綁架」的意思。
正是這些不定時的地雷埋藏著,才會讓我們「感覺發展停滯」,人生混亂,常自我批評,關係經營困難。情緒上最明顯的是,會強迫性地逃避不被接受的負面情緒,或者乾脆壓抑情緒。
要療癒CPTSD,要從認知面、情緒面、靈性面及生理面四處著手。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將之視為「一種依附關係的問題」,類似重新養育內在小孩一樣,稱為「治療性關係療癒」,在夠好的關係依附裡,重新被撫育,從大量的傾聽、滿足最初自戀性的要求、練習發表各種情緒感受、從助人者身上學習軟弱、修復衝突,到最後雙方逐漸像成人般平等地對話。
助人者要同時提供母育與父育(愛與保護)原則的平衡,讓案主的內在小孩繼續成長,並在關係中復原與成長。
。
CH8管理情緒重現
十三個具體步驟(如圖)。主要教導應對情緒重現時的自我接納與處理。例如要預前辨識自己正在被誘發:「找到無助、脆弱、自我批評或批判他人等現象」、「原因和反應不成比例」、「突然高漲的渴望」…有了前兆,就能預先為那個連鎖動作有所準備。
。
CH13以關係性的取向來療癒遺棄
與心理師的依附關係提供了「修復性的關係經驗」或「矯正性情緒經驗」:有人能提供反饋、認同和指導,有人夠安全讓他尋求安慰和幫助,想哭時有人找,需要保護、受傷或被背叛時有人能提供憐憫,有成就時有人可以替其驕傲,有人讓他練習親密關係怎麼建立…。
要特別留意的是,CPTSD會有信任感突然消失的狀況(試探),被情緒重現而關掉感受,心理師必須一再地安撫疑慮並修復信任。太多案主在療程中失望而離開,多是心理師被這現象而生氣案主為什麼不信任他們,結果開啟惡性循環,誤解加深而結案。
。
本書比較像是理論概念書,作者是過來人,會穿插自己的故事作說明。
我覺得本書所提的創傷概念很重要,可以讓我們明白情緒重現是其來有自的,因此不必自卑、自我批評,只是解鈴仍須繫鈴人,過去的關係、情感受傷,如果要治療,當然也是靠關係與情感重來一遍並成功發展,面對這類案主,助人者/心理師自己就必須涉水、以身示範,真心換感情,攜手共進。如果讀者非助人者,本書也有自我照顧的作法,也有如何與朋友培養類似的信任關係並請求協助,蠻實用的。
。
。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目前7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
♨贈書方式的三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留言:「關係性療癒:是同理心、真誠地展現脆弱、對話性,以及合作的關係修復。」
🤤🤤
。
活動日期:110/6/18(五)18:00~6/21(一)12:00截止喔,6/21(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
情感受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童話中的女性: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新書介紹
專訪:蔡怡佳 教授
內容簡介:
當女性能辨識自己內心運作的隱匿本質並順其而行,
其威力相當於英雄屠龍、建立城鎮,
或是將人民自恐懼中釋放!
女人的心靈發展有許多重要歷程,這在世界各地的童話中都有跡可循,卻鮮少有人討論。閱讀童話就像潛入女人曲折的一生,無論是學會打破常規相信直覺、練就看清事情真相的功夫,或是遭遇邪惡並認識自己嫉妒、陰暗的一面,以及適時放手讓過往逝去等等,都是啟蒙之路所不可或缺的情節。讀懂其中的奧祕,足以超越日復一日的瑣碎,成為全新的自己。
† 白雪與紅玫 †
每一個人所陷入的黑暗之事都可被稱為啟蒙,因為你進入原本就屬於你自己的某些東西,而現在你必須從那裡出來。
† 睡美人 †
無法處理和克服受傷的情感,將為阿尼姆斯攻擊打開一扇門,陷入傷害、怨恨或壞情緒,此時不妨問問自己:「我對什麼事情感到失望或情感受傷而沒有察覺?」
† 無手少女 †
許多女性克制自己不去學習或發展心智,因為覺得這麼做會落入阿尼姆斯的擄獲而無法結婚。但是她內在想發展自己的渴望仍然存在,於是魔鬼會再度出現,而這次干擾的就會是她的婚姻。
† 六隻天鵝與七隻渡鴉 †
把負面意見或凶暴的情感用一種文明的方式表達,而不只是維持表象的禮貌,是一項困難的功課,用神話學的語言來說,這是讓一個受詛咒成為動物的人,返回人形的偉大任務。
† 美麗的瓦希麗莎 †
變得有覺知的歷程,是指在心中必須對自己的正面和負面反應清楚明白,並且知道它們在哪裡。
本書出自榮格派童話分析大師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不惑之年的講座集結,當時她已浸淫分析心理學超過二十年,經手過無數童話與夢境。且看她以睿智的洞察,解析映照在童話與人生間,彼此呼應的真相。
作者簡介: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1998)
馮.法蘭茲博士是公認最傑出的榮格承繼者,更是童話心理解讀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人物。她擅長於文學、語言學、拉丁文、希臘文以及古代歷史,並於1933年18歲時遇見榮格後,即追隨他直到他1961年逝世。期間她不僅將跟隨榮格所學習到的概念與方法運用於童話分析中,也為人作心理分析,累計分析了65,000個夢。
除此之外,她一生致力於發展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成立「蘇黎士榮格學院」,並四處講學不輟,常受邀到各地授課,內容結集成書,涉及童話、夢、神話學、煉金術、積極想像、共時性等主題,有多達20餘本作品,著作常以大量實際經驗與案例,佐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講述,現已出中文版的作品有《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童話中女性: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榮格心理治療》(心靈工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