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剌加的華人|知史百家
安煥然
鄭和下西洋的部屬費信,在其所著的《星槎勝覽》〈滿剌加〉條中記說:滿剌加「男女椎髻,身膚黑漆,間有白者,唐人種也。」
由此可知,早在15世紀初期,就有華人留居此地了。
維多巴索博士在《馬來亞華人史》中引用葡萄牙人阿布奎的文獻說,滿剌加建國,這個地方完全靠過往的華舶貿易。維多巴素推斷,中國帆船是於每年正月或二月東北季風時,到來滿剌加,旋於四月或五月乘西南季風回航中國,所以他們有可能在滿剌加逗留數月之久。這是一種季候風帆船貿易的過境、流寓。
作為當時世界海貿最為廣泛的交匯地,滿剌加設有港務官(Shahbandar)。港務官的任務主要是接待來自各地的商船,引見商賈與首相會面,分配貨棧,發送物貨,安排宿舍和預定運貨的象隻,並徵收港口稅等。由於其任務及所涉區域廣泛,港務官設四名,其中一個是專門負責胡茶辣區域,其二是負責南印度馬拉巴沿岸、孟加拉灣及蘇門答臘北部等地,其三是巴林邦、爪哇及印尼群島,其四則是中國、琉球、占城、渤泥和暹羅等地。
為鼓勵各地商船到來,滿剌加不分種族、宗教,通常也委任有財勢的外國商人為港務官等要職,讓彼等在滿剌加的地位,享有社會流動的機會,充份顯示了滿剌加商業管理制度的開放性。在這其中,當有華人的港務官。
流寓滿剌加的華人當中,有的已受當地習俗影響。《閩都記》述說:「明永樂時,福州商人赴麻喇國者,有姓阮、芮、樸、郝等,往麻喇國多年,娶番婦生子,率之返國」。指出明代初期已有華人流寓此地,且與當地婦女通婚者,子嗣亦多屬混血種。這條文獻是一個追記的資料,真確與否尚待考證,但是,一般認為「峇峇」可能在滿剌加馬來蘇丹王朝時代就已出現。
另外,黃衷《海語》卷一〈滿剌加〉條,記其國「俗禁食豕肉,華人流寓或有食者,輒惡之,謂其厭穢也」。指出滿剌加住民多是穆斯林,而流寓其國的華人卻有吃豬肉。廣東南海人黃衷的《海語》完成於1536年,所述的華人情況,可能概括葡萄牙人佔領之前的事。
《馬來紀年》記述蘇丹茫速沙迎娶中國公主漢麗寶的故事。或許這只是個傳說,畢竟中國史籍並沒有記載這起佳事,卻也全非「純屬虛構」。根據阿布奎的《紀事》追述,滿剌加的第二任國王撒干達沙(Xaquendarsa)曾娶「華人船長大王」(the King of China’s Captain)的女兒。所以,是否傳說中的漢麗寶「公主」,會不會只是中國海商的女兒,此事有待推敲,但從文獻傳說中皆能窺探出滿剌加時期,華人已經到來此地的訊息。
根據葡萄牙人的文獻記載,16世紀初中國市場的需求,每年要購買來自滿剌加至少10艘的商船所載的胡椒量,而且每年約有8或10艘中國商船到來滿剌加。這些商船多為華商所經營。1509年,葡萄牙指揮官薛魁拉初抵滿剌加時,就曾被上級訓令,要特別留意華人,要去探聽關於華人的一切,包括他們住在什麼地方,距離有多遠,他們是否常來滿剌加,何時以何種商品前來滿剌加,每年來到的船數有多少等等問題。可以想見,當時中國帆船到來(或過境)滿剌加者,應不在少數。
薛魁拉初抵滿剌加時,就見有三艘中國帆船停泊在港外。可惜薛魁拉與滿剌加首相談判破裂,遁逃而未能與他們接觸。
至1511年,阿布奎親征滿剌加時,亦見有五艘中國帆船停靠在滿剌加港外。阿布奎與他們交談甚歡。這是「中、葡」之間第一次(非官方)的接觸。地理大發現後,中西勢力的第一次接觸是頗具意義的。它既不在中國,也不在西方,反而是在東西交匯之地的滿剌加,也反映了15至16世紀中國民間私自的海貿活動在滿剌加國的頻繁景像。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惡 食 大王 丹 尼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王說本週你要看這片】20181224~1230
本期電影:https://movies.yahoo.com.tw/movie_thisweek.html?page=1
(如有缺漏歡迎補充~)
本周看來大家都自動把檔期讓出來,全讓給了《大黃蜂》(Bumblebee),因此本期其他片反應天氣冷冷清清。《大黃蜂》打著系列作口碑最好的廣告來行銷,可說是非常淒涼(就像洗髮精廣告右下角小小的「※與本社先前產品比較非常優秀」字樣一樣杯安),不過按照慣例,大王通信依舊對所有《變形金剛》系列不推薦,請粉絲們息怒並自行買票追蜂XDXD。
🌧🌧🌧🌧🌧🌧🌧🌧🌧🌧🌧🌧🌧🌧🌧🌧🌧🌧🌧
1. 推薦給 #蒼井優 忠實鐵粉、覺得人生太美好的觀眾、覺得青春就是殘酷的觀眾:《#斬、》(Killing) 12/28上映
發行: 天馬行空
女主角是蒼井優,而且不是開場十分鐘出來一下的偽女主角,是從頭到尾都有戲份,並且還會演出嬌喘聲與高潮戲的「為藝術犧牲」女主角。
(我聽到遠方有粉絲興奮的吼聲一波波襲來)
但是當然對蒼井來說,很明顯並不存在「為藝術犧牲」這件事,相反地她非常樂意演出這些讓她的角色更有說服力的片段。畢竟,她對戲劇的執著是魔女等級:可以瘋狂減重7KG以求飾演厭食症病患、可以在同一時間演搞笑的怒吼雙拍中國妹與性格極其惡劣的自私女。所以理論上,如果蒼井優現在能演主角而非配角(像《家族真命苦》的媳婦配角),那麼應該都要看看,因為這代表她又要再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
《斬、》的故事與人物都非常單純,幕末動盪時期,一年輕武士(池松壯亮飾)在鄉下農莊幫忙,似有避世之意。事實上他仍然渴望上京勤王,農村姊弟仰慕武士,弟弟每日拖著武士練劍,也想上京掙脫農家宿命出人頭地。姊姊與武士兩人情意暗生卻無法結合,同時姊姊也暗暗不願涉世未深弟弟做那種當武士的大頭夢。終於某日,某位劍術高強武士(塚本晉也飾)前來,邀年輕武士與弟弟一同上京報效主上....
這很可以拍成那種大時代+純情苦悶的歷史電影,很像鼓吹大家去當兵的那種電影。但這部電影是塚本晉也的電影,這就很不妙、很牙敗、很大変。
塚本晉也的電影常常被誤會很暴力很殘忍,但這往往有種因果關係的誤會。他的電影中的暴力,不是為了賣弄暴力本身而暴力,不是那種刻意狂灑番茄醬很怕客人抱怨不夠鹹的暴力;相反的,他的電影多半非常殘忍,那些暴力橋段都是為了殘忍服務,適可而止。就如同《斬、》,是有一些非常限制級的暴力橋段(比如斬斷手),但其實真正殘酷之處往往是那些不見血的部分,暴力反倒是一種正當的宣洩,一種從殘忍的逃脫--誘使觀眾在這些血腥片段時說的是「殺得好」而不是「好噁唷」。
《斬、》非常非常殘酷,主要三位角色都身不由己,或是被君臣仁義觀念束縛、被階級身分束縛、在自由與家庭間拉扯。池松壯亮演好了一名身懷絕技的武士角色,幾個殺陣姿勢有模有樣--某位近來也演過幕末劍鬥片的年輕男星很明顯不如他。更棒的是他也能將苦悶到極點的年輕人慾望中,那種衝動與怯懦演得很好。塚本晉也自己來演神劍客,溫良外表讓人有很大的落差,某橋段頗有自肥之嫌,令人點點點。
很難說要怎麼推廣《斬、》,它有些很不錯的劍鬥橋段,但重點並不在「斬」--而是不斬。眾人的苦悶都化為種種不斬的理由,而任憑妖魔鬼怪侵門踏戶。千萬別把《斬、》當作《猛龍怪客》那種夢幻社暴電影,沒有那種忍耐到極致一次紅血大爆發滅掉所有人的元氣玉片段。《斬、》要說的是,身分的苦悶、青春的苦悶、時代的苦悶,這些現實生活中的苦悶,你都無法一斬了之。你要不是化為怪物--例如金屬管線男--不然就是乖乖地吞下去,即便你會九頭龍閃也無用。
唉唷~大王講得好絕望唷~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你也算是漸漸了解塚本晉也的殘忍魅力了,這部電影是個不錯的入門磚。
感覺不容易推薦,還是要加點猛料:有激情戲喔!超激情!
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fsnIoHIjQ
🌧🌧🌧🌧🌧🌧🌧🌧🌧🌧🌧🌧🌧🌧🌧🌧🌧🌧🌧
2. 推薦給文卿卿們、推薦給沒看過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煙火慶、推薦給不知道什麼叫真浪漫的人:《#新橋戀人》(The Lovers on the Bridge) 12/28上映
發行: 東昊 Andrews Film
其實《新橋戀人》跟《斬、》是可以配在一起看,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新橋戀人》一樣很苦悶,千金女與流浪漢的愛情故事還不苦悶嗎,但是《新橋戀人》更多的是對苦悶的衝撞與不服輸,充滿了法國式浪漫。丹尼拉馮一定會很不了解池松壯亮到底是在顧忌什麼呢,想要的東西伸手去拿不就是了嗎,被燙傷了又怎麼樣呢--丹尼拉馮在片中有赤膊吐火的片段,我每次看到劇照都怕怕的。
其實大王很不喜歡經典重映(因為許多電影並沒有重映的價值,只是讓文卿卿們有個藉口盡快補習),但是《新橋戀人》至少有個該看大銀幕的理由,就是那場煙火秀。非常刺激,非常爽,一定要看過一次。
理論上如果你很年輕,應該推薦你看這部,因為你的青春應該如此燃燒然後受傷,但是有些人看了以後可能會更加為愛義無反顧、甚至毫無理性。唉呀,好難呀是不是。
導演李歐卡霍30歲就拍了此片,真是嚇人。
感覺不容易推薦,還是要加點猛料:有激情戲喔!超激情得亂七暴躁的!(你看上面這兩部電影多像)
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5M_1WY5lM
🌧🌧🌧🌧🌧🌧🌧🌧🌧🌧🌧🌧🌧🌧🌧🌧🌧🌧🌧
【特別提及】
3. 《惡鄰布局》(Ordinary People) 12/28上映
發行: GaragePlay Korea 車庫韓影
很明顯,車庫娛樂想要把馬東石塑造成新一代阿諾。而對於大肌肉動作男星,一向是大王非常珍惜保護的族群--現在能打的真的不多了。相較於巨石強森,韓國的馬東石更有點意思。他有一種明顯的粗鄙感,讓他與阿諾的呆萌感更為接近--而巨石強森現在已經明顯演不了粗人了。而有粗人氣質的男星之所以重要,在於他們演出親子戲、夫妻戲、師生戲--要讓粗人動手保護弱者的故事類型時,說服力自然而生。
其實也就是氣質而已,不需要他是什麼摔角冠軍或健美冠軍。那種粗人氣質帶來的落差感是最棒的,許多成名動作男星最終都拋棄了這種落差感,君不見連江西拿現在都刻意瘦身裝斯文了,這真是有點可惜。
年尾可以考慮看個無腦社暴動作電影的話,也許可以參考
(或是看《非賣品》....有智孝啊啊!)
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sGfbFQBt4
再次抱歉,應該本周三要分享給大家的~請原諒本通信社全員重燒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