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國家音樂廳欣賞樂團的演出,由於防疫,梅花座位更寬視野也好,驚喜發現 #葉佳修 老師也在現場。葉老師是十分了不起的創作家,作詞作曲、製作編曲演唱,流行樂界各領域的音樂工作,經歷豐沛。一直到現在,老師仍持續創作中。
即使是面臨新冠疫情,有許多優秀音樂人還是一直努力不懈。音樂等藝文產業也是我們本來的強項,值得支持。除了有消費行動、改善產業環境外,對產業的相關知識有更多的了解,也是一種呵護。
就以近期本屆 #金曲獎 年度歌曲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究竟有無 #抄襲 所引起的熱議,正是我們多認識 #智慧財產權體系 ,尤其是 #著作權 相關概念,藉以支持保護產業的最佳時機。
相較於其他主要智慧財產權類型,例如商標、專利等,著作權有許多不一樣的特色:
1. 著作權採創作主義,創作完成即取得權利;商標、專利則採註冊主義,須提出申請,經主管機關審查獲准註冊,始生效力。
2. 商標、專利原則上先註冊者有排他專屬權利;著作權則不排除相同或近似的內容,皆取得著作權,只要沒有”抄襲”事實即可。所謂的”抄襲”,在著作權法上是用 #重製 或 #改作 的概念來描述。至於有無違法重製或改作他人著作,法律實務上會用”有無接觸”及”內容是否實質相似”來做判定。
3. 商標、專利的權利人較為單純;著作權則相當複雜。例如我們聽到的一首歌,至少就含有有詞、曲、編曲、演奏、錄音、演唱等著作成分,而最終是以”錄音著作”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所以,當我們在討論”刻在”到底有無抄襲的時候,不能僅以聽起來某部分很像某首歌的某部分來認定,即使有喚起大家對其他歌的記憶或聯想,也不能直接就認為抄襲。畢竟,我們洗澡時隨口哼唱亂編的旋律,很可能在事後被外人檢驗與某些已發表的歌曲有相似之處,但事實上我們可能根本沒聽過(接觸)那些歌。你也可能會覺得某些曲風的歌聽起來很類似,很多歌甚至可以接來接去還很順耳。所以到底有無侵害他人著作權,最後仍然要經司法依前述”有無接觸”及”內容是否實質相似”的抽象原則來判定,而這兩個不確定法律概念的認定都需要經過雙方精細的辯證,恐無一成不變的鐵律(例如幾小節相似或百分之幾相似)。許多前輩音樂人善意的評論或提醒,是基於對藝文產業環境的愛護。而若有進行至司法程序的案子,必須說,可能是既細膩又冗長的過程。
再者,大家質疑”刻在”抄襲的成分其實是”曲”的部分,評論的對象理應針對作曲者,而非演唱者,只是演唱者比較紅而已。我們常會說這是某人的歌,其實嚴謹地說是某人唱紅的歌,或某人的主打歌,或是某人做的曲。同樣的,為了搞清楚到底有無抄襲英文歌 #Reality ,有人透過私訊問到了Reality原唱者的回應,真是鍥而不捨,不簡單。但我認為如果能問到Reality原曲作者的意見,或許答案會更貼切、更容易被司法機關接受。
我們也許不用這麼傷腦,就只要敞開心胸多欣賞多支持藝文的創作與演出就好。樂團今年還有實體和線上場次,參考參考喔!
2021/10/3 (日) 14:30 樂團將再度前往高雄衛武營演出
🎫音樂廳購票傳送門》》》
https://reurl.cc/0j0ogM
◎兩廳院付費會員9折、免費會員(廳院青)9折
◎龍潭愛樂之友9折需驗證
◎團體8張以上85折優惠(請洽子于老師)
❤️國家音樂廳線上音樂會(9/12、9/15、9/17~19:30)
🎫線上音樂會購票由此去》》》
https://reurl.cc/eEeLeL
折扣方案
◎兩廳院付費會員9折、免費會員(廳院青)9折
◎龍潭愛樂之友9折
愛是最大權利 抄歌 在 孫得欽的專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時候出書像在宇宙漂流
發出了信號,也不知道有哪個遙遠的星系收到
不管是看起來多高冷的作者 (誰啦說清楚)
都是希望有回應的 (大概吧,猜的。而且你去留言他也不一定理你,但是不重要,生命的真諦就是一場單戀,愛者得永生,被愛者微不足道,我在講什麼)
所以在此提倡,大家不管在誰那邊,都多多按心按笑按哭按讚按怒
多多留言、拍照、手抄、轉貼、評論、打臉 (我這邊可以啦,不過建議還是讚美我,因為我是愛慕虛榮的人)
我現在也是盡可能力行這種臉書使用方法
營造一個不再讓你孤單的臉書環境
所以想再提一次《尤里西斯的狗》這套書
雖然我只是其中十分之一 (精確一點來說是二十分之一,好了沒人要你解釋)
但自從它出版以來
每次需要提供個人簡介時,我都一定加進它
因為我不能代言它
它卻可以代言我
雖然別人看起來應該只像是簡歷上作品太少硬湊上去一樣 (笑)
我跟 黃以曦 對談的這本小冊子
就像《白童夜歌》的另一張臉
要當成使用說明書也無不可
雖然出版時間比《白》書早
但寫作時間是比《白》的大多數詩都晚的
書中談了活著、真與幻、擁有、快樂等主題
以下,貼上我們對話的四個小題其中一題 (我寫的部分):快樂
---
四、快樂
以曦,關於「變成」的描述我讀得很過癮,彷彿比我自己說的更接近我想的,尤其是「我只是自然地就是那一切的一部份」。這對我來說,意謂著越是取消自我的屬性、條件,我就越屬於「那一切」。我幾乎想拋下原訂的題目來聊這個,但又發現--這講的不就是「快樂」嗎?
我並非沒有佔有慾,而是覺得它不合理,乃至不真實(容我姑且繼續使用「真實」這個詞),因此覺得對待它的唯一合理做法,是放棄它。我雖然書賣掉幾百本,但架上也還有幾百本,根本是半調子。而這些「世界是一場夢」、「人不知道愛是什麼」等等,可能像是一些錦囊,危急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我的下一個錦囊是「快樂是一種決定」。
當然,人絕對有權利不快樂,或是把任何事的優先順位放在快樂之前。但如果一個人認為快樂是最重要的,那唯一合理的作法,就是每當出現其他選項時,都仍舊選擇快樂。
「快樂是一種決定」跟《小丑》 那句「我曾以為人生是悲劇,現在發現,其實是喜劇。」如出一轍。當然如果從電影的脈絡去理解,這句話很危險。但快樂可能真的就是這麼危險,好像不能隨便講,要是有人宣稱自己無論如何都快樂,大概很多人會想「測試」他。
最近連看了好幾本李察巴哈的書,其中有段對話,是救世主與信徒的講道場合,他問信徒,如果神要你去幫助受苦的世人,你願意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嗎?信徒熱血沸騰,紛紛慷慨答應。他繼續說,那麼如果神當面對你說:「我命令你,在世上的有生之日,都快樂幸福。」你會如何?而眾人沉默不語。
這個時局談快樂有點困難……其實任何時候談快樂都是困難的,尤其是看到暴行跟痛苦總在那裡,那麼清楚。我有個印象,聽過不只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是「好事必然伴隨著壞事」,我想人對快樂有種罪惡感。不幸彷彿是一種忠誠,幸福則帶有背叛的感覺。但我寧願試著使用另一個模組來生活:「幸福會帶來更多幸福。」真的嗎?不知道。我的邏輯很庸俗,就只是,這樣去過一生,絕不會有什麼損失。
所以真正的問題可能是,即使現在就把全世界的快樂都給你,你的心夠大嗎?接得住嗎?
說到快樂我就很想聊寫作這件事,這跟妳的「 我只是自然地就是那一切的一部份」有關。寫作是一種非常容易強化自我重要感的事情,尤其是在追求 (或宣稱在追求) 作品的更好、更極致的時候。但強化自我重要感,不會讓任何人快樂的,包括自己。關於這個,我最喜歡黃燦然的句子:「有才能的人,也是守著自我/像守著錢包……/……/不知道相對於他們原可以/形成的才能的宇宙,/他們現在的才能/只是一個蘑菇。」快樂也是這樣,我們習慣性地拿蕈狀雲的快樂、宇宙爆炸的快樂,去換一顆蘑菇的快樂。是的,我願意這麼說:我寫作是為了快樂。
之前寫過關於《西方極樂園》的一小段筆記給妳,劇中有幾段逆轉的創造關係,Dolores 的父親臨死前跟她說「從前的我在妳出生後就消失了,是妳造就了現在的我,而我從此不再想變成其他樣子。」這段話讓我震撼。原來不是我如何,而是我被如何。原來我所有的「做」,都是為了讓我被吞沒,讓我可以徹底地「不做」。
創作也是像這樣,寫著寫著,我交融進去那個創造的過程中,放棄我自以為存在的主體,再也分不出是我寫下這些文字,還是這些文字寫下了我。
我一直覺得,完全虛無的人,看什麼都是美的(如果上述各種自我消解的討論可以算是虛無的話)。因為他再也不需要為任何事物增添任何價值了。越是不在乎,越能愛這世界。冷漠和快樂,有時外表看起來沒有差別。
這時候好像該定義一下這裡講了半天的快樂是什麼,但還是讓任何人隨便代入自己的定義吧。快樂是那麼大,大得什麼東西都裝在裡面,什麼時候要選它,它都在。甚至不需要「犧牲」其他東西,比如悲傷,比如憤怒,放在它裡面就好了,那些東西只會佔很小、很小的一角。這樣說也不是很準確,其實我有一點沒辦法分辨快樂跟悲傷,因為這兩件事實在是太相似了。
愛是最大權利 抄歌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李登輝過世了,昨晚看到新聞,不知為何我哭了非常久。隔天早上,看到相關新聞標題,光是看到標題,我還是繼續默默的流眼淚。
許多情緒和想法都有冒上來,我的腦中第一個想到的是,一個國家要真正的獨立,需要花上三代人,他提醒我他是第一代,台灣建國最晚會在我這一代手上完成。終點出現了,我整個就哭爆了。
或者是因為那個深深的感謝和心疼,謝謝你們努力了一生,讓我能在民主的空氣裡成長,去探索我是誰。
作為一個女人,成長在是否民主和重視人權的國家,命運是有差別的。
印度是個從英國手中獨立的民主國家,可是他們相對落後的農村裡,在農忙的季節為了採收,女性勞工要割掉子宮,為了不要來月經,否則會耽誤採收,她們不能請假。
巴基斯坦的女性,在家聽爸爸的話,出嫁後聽老公的話,老公過世聽兒子的話,她們在月經來潮12歲後就要趕快嫁掉,所以巴基斯坦的女權是由當年13歲的馬拉拉在爭取的,她為了爭取巴國女人可以上大學受教的權利,遭到別人開槍打中她的頭。
我沒有辦法想像我只是想要讀大學,別人有這個權利開槍打我的頭。
台灣的人權已經走得很遠了,遠到今天我會哭。
■
台灣是亞洲國家中女權最高的國家,這不是理所當然的。
現在大家都講網路能讓平民翻身,但這句話是錯的,你要靠網路翻身,你還必須在一個民主的國家裡,你才能翻身。
埃及的女權是什麼鬼?柬埔寨的女權可以吃嗎?幾位埃及年輕網紅擁有130萬到200萬的粉絲,只是抹個大紅口紅、露臉、跳舞,影片就被檢舉,警察就到府抓人,關兩年、交罰金。
去年在埃及,開羅出生的導遊跟我說,阿拉伯22個國家中,有些國家的女性,蒙著臉,在公眾場合坐在成年男子的旁邊,這是不被允許的,會被說不檢點,承受輿論壓力。女人在公共區域有女人專屬的座位區,她的臉只能被爸爸、丈夫和兄弟看到,不能給外人看。
我就瞬間可以理解之前看過那種荒唐新聞原來是真的,阿拉伯裔的女歌手只是露臉唱歌,宣示女人有權利做自己,就被槍擊。
她做了什麼?拿掉面紗,不遮臉了。
那有什麼?在台灣很正常,在中東國家就被槍擊了。
女人,妳怎麼可以想要自由、肖想做自己?
■柬埔寨網紅咬唇+性感打扮竟犯法?民眾狠批不尊重 警方下令通輯
https://reurl.cc/GV7Qqp
■埃及學生妹「塗大紅口紅跳辣舞」遭逮捕判2年
https://reurl.cc/qdyoq0
女生想要被如珠如寶的對待,妳只能出生在一個民主國家,一個有「人權」的地方。
南韓的明星秀智再紅也沒有用,講男性不能仗勢職權去侵害女性,一樣要被南韓國民罵爆;
北韓女性想什麼人權?200多名年輕女性要求必須要是處女,有顏值、有身材,進入金正恩的後宮,時代倒退幾千年。
女人想展現聰明才智,不能生在一個沒有民主、沒有人權的地方,
沒有人期待妳帶著腦子出生,
沒有人期待妳會思考、擁有自己的意見。
民主可不可以當飯吃?我想問會講出這種論點的人,如果中國有那麼好,為何馬雲和劉強東要被迫退休,財產瞬間變國有?沒有人人平等的國家,你的命不是你的命,你的房子也不是你的。
曾博恩訪問蔡英文,有多少中國網民翻牆來看,跟我們說,這種事情若發生在中國,博恩和台下的觀眾全部是要送去「思想改造」的。又說,難怪中國官媒要把蔡英文黑的那麼慘,如果這種影片給全中國人看,她會瞬間圈粉幾個億。
蔡英文和陳菊一生未婚,她的婚姻她們的小孩就叫「台灣的民主進程」。
這幾年,蔡和陳都會被罵得非常難聽,說她們不婚不生沒有當過媽媽所以沒有愛心,如何治理國家?
聽到這種扭曲言論我的血液都會凝結,我真心不懂一個女人自主選擇,沒有結婚、沒有小孩,而是投入建造一個城市、建造一個國家,等同在當「城市之母」「國母」,一樣付出心血養育一個城市或一個政黨甚或一個國家緩慢茁壯,她們也是「母職」,跟李登輝一模一樣。
一個女人從政了,她為什麼要因為肚子有沒有動靜過被罵的那麼難聽?
主流扁平的價值觀,把一個女人的價值跟結婚生子畫上等號,然後直接頂上天。
我想說的是:養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一個小孩走入正途,都是心血、都是養育,為什麼要窄化一個女人,限制她只能肚皮或配偶欄有動靜,她才能被講「這個女人有真正的愛心」?
有時候我真的很想問那種隨意批評的人,請問你為你的國家做過什麼實質貢獻?可以把這些大半輩子全部在為國做事的人講得那麼的難聽?真的有心嗎?
在蔡或陳的年代裡,女人結婚不用勇氣不必思考,不結婚才需要勇氣才需要思考。我的父親跟蔡一樣年紀,但我知道蔡或陳不可能誕生在我的家族裡,我的家族長輩可以一人一句罵死她們,從政平權?像男人一樣不婚不生?叫她們不要肖想。
台灣早年的戒嚴權威時期,講個母語都要罰錢,處罰你認同自己的國家文化。
荒謬了,感恩生養自己的土地有何錯之有?
在她們的年代裡,女人生小孩不需要勇氣,做了會被嘉獎,因為符合所有人期待,不生小孩才需要勇氣,因為妳竟然想要做自己。在過去那種年代裡,妳爸妳媽你阿姨妳親戚,一人一句繼續罵死妳。
■
曲家瑞曾經被外國女網友說,羨慕她的生命可以這樣,曲家瑞的生命是她們的嚮往。嚮往了什麼?單身,活出滿腹才華,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唐鳳也常被外國網友說,羨慕這種人生在台灣,他們也想要這種IT大臣,允許你自主選擇你的性別。
台灣許多前輩前仆後繼失去性命,爭取民主可以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這些人才是這樣被培育出來的。
蔡英文和陳菊不婚不生,全心撲在城市建造、守護國家,有人要罵她們不婚不生所以沒有愛心,如何治國;
洪慈庸結婚生子,出來競選連任,她的對手公然攻擊她,一個跑去結婚子的女人心不在政務上,憑什麼繼續連任?洪也真的落選了。
無論女人生或不生,結婚或不結婚,都是她的不是。
但吳育昇卻可以滑進摩鐵,不用忠於妻子,行為不用服務愛;苗栗縣的議員可以公然收賄承認自己在打統戰,收中國的錢就叫他們爸爸,不用飲水思源。
這是哪裡有問題?
女人嫁人、生子,符合所有人的期待,不需要叛逆,不需要會思考,更不需要擁有自信。然後很多東西,妳不要去肖想,女人習慣了這種世界,各國皆然。
可是台灣還有前輩走上這條路,當選連任總統時說,等我卸職,我會交給你們一個更好的國家。
今年總統大選那一天,這句話一出來,我就哭爆了。
我知道人權、女權不是理所當然,謝謝你們有如我們的另外一種生身父母,為這個時代付出。
我們的父母已經盡了全力,可是他們不見得有這種頂天立地不怕中共、要我們安心做自己的勇氣,謝謝你們來當我們的長輩,給我們這麼好的一個環境。
李登輝過世,就像點燃的香會一直燒下去,直到整隻香燒完,等我這一代也過世,台灣獨立的過程就會走完了,當民主人權越來越成熟,女人就不再是世界的二等公民,「生兒子」才會飛黃騰達的扭曲價值觀就不用再被傳承。
有民主人權的國家,女人可以擁有自己的房間、受教權,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
直到現在,台灣的年輕人去國際間參加比賽,如果要秀出我們的國旗,轉播螢幕會直接黑掉,因為中共打壓,有些親中的國家就直接把我們的國家從「台灣」改成「中國」,就像中國鋪天蓋地言論審查,審YOUTUBE和推特;
或者像德國一樣,這幾個月從他們官方網站上直接撤掉我們的國旗,不承認我們是一個國家,即使我們在疫情期間狂捐他們口罩,說我們能幫忙。
別的國家要親中,我尊重。但有時候,看到這些事情還是那麼多,真的會覺得難過。
在人治而不是法治的國家,有錢人和平民做了一樣的事情,待遇是大不相同的。
孟晚舟的待遇和唐娟的待遇是不同的。
當這個國家存在不是為了你,是為了服務權貴,裏頭可有一丁點的愛和善意在其中?
這是台灣人奮身都要民主的理由。
■這就是官啊!兩個女人待遇差很大 中國網友心寒:人分貴賤
https://reurl.cc/D9aem5
邊打文章,眼淚還是會冒出來。
李前總統,謝謝你,謝謝你的一生為台灣民主貢獻,謝謝你做出那麼多實際的改革,走過那麼不容易的日子。
你當選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時,我才十歲,那個時候覺得大人怎麼那麼北七,電視轉播的立法院都在打架。我們小學生打架就要被記過,為何這些大人打架就可以沒事。
你一個人要面對這麼多北七,處境真的很不容易。
長大後看到市長競選人抄了94%別人的論文,同黨的還講「不是抄整本論文就不算抄襲」,我也覺得這種北七憑什麼來浪費我的時間稅金,幹!我時間很寶貴。
民主就是跟北七和拍郎對戰中跛腳走出來的。
謝謝你拿到權力後不斷改革。
身為女性,
不用蒙臉也不會被槍擊、
可以念大學不用被人開槍打到送醫、
在自己的國家裡穿短裙跳舞都不會被關不用交罰金、
講自己心裡話不會被其他人罵爆、
晚上一個人走在街上也不用害怕遭遇不測。
謝謝你守護著人人平等的善意,並用了全力把它傳給我們。
政治的原意就是眾人之事,政治並不髒,是北七讓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
因為台灣有很多像你一樣的前輩,終其一生推動民主,生出人權,企圖讓它簡單透明。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