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政治看女權】
一「痛訴自己遭町長性侵 日本草津町唯一女議員被公投罷免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國際蘋道/日本】許仁碩:一顆喉糖,揭露日本女性從政困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68433603296710&id=584986081641475
「因為交不到女朋友就覺得全世界對不起他的人,會怎麼對待他的另一半呢?」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1647660917497&id=100002168395737
【賴天恆/第一次「仇女」就上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894184?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8artbottom
仇女懶人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6522111729508&id=633434507
社會頭條一寶 2.0:許多男人在網路上肆意發表不負責任的厭女留言,其實就是一種在網路世界對女性施加暴力的表現。
這些人總是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一些惡毒的話來攻擊女人,現實生活中是如此,網路世界也是如此。
多一點同理心,不要讓自己成為殺人兇手。
#厭女
一
竺宥璋:看了令人心碎的一則新聞⋯
哥只想說,多一點同理心,永遠不要輕易論斷人!
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躲在螢幕後打出來的酸言惡語,會對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謹言慎行啊⋯
#新聞連結在一樓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5377834316289&id=178614532992620
制裁「壞女人」的方式很多。這當中當然包括比較「溫和的提醒」,像是說教、揶揄、嘲笑;到比較「直接的手段」,像是羞辱、醜化、譴責、公審,甚至訴諸暴力、脅迫、性騷擾、性侵害。
https://www.plurk.com/m/p/mtv07t
「仇恨言論說出的當下便確認了誰該來接收。它本身並不描述任何傷害,更不是在說完後產生傷害的後果。說出仇恨言論本身就執行了傷害,它確認了社會中哪些人是比較低等的。」
Judith Butler,
〈Excitable speech: a politics of the performative〉,1997。
「網路上的仇恨言論從來不是「開玩笑」而已,無論是非自願性處男對俊男美女的叫囂,或是針對女權、針對男同志的嘲諷,文字會傷人,而敘述久了、多了,傷人的就可能不只是文字了。」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728657161164&id=663261163
那些塑造或好玩跟風仇女風氣的人其實全部都是共犯
因為他們散播女生就是母豬下賤活該被殺的觀念
根本邪惡源頭
這世界是很多智障的
他們會打從心裡相信這種觀念
然後付諸行動
https://twitter.com/SaloNyx/status/1008626234287255552?s=19
有些暴力是孤絕至極的產物。
情/殺:「情感」不是暴力的動機,控制才是
https://sosreader.com/n/user/@haveyouheard/article/5a8ea384eceaedde8df7ddec
白黴菌:滑ㄌ五分鐘臉書:
社會新聞三寶年輕男人中年男人老男人的新聞:
【年輕男人因女方不是處女,將她分屍後畏罪自殺。】
【中年男人因覺得妹妹過太好,他過不好,持刀到妹妹工作的牙醫診所,卻找不到妹妹,便砍王姓醫師和二位護理師洩恨。王醫師死亡。】
【老男人因拿不到妻子千萬房產,分屍離婚妻子死不認罪】
留言替兇手辯稱男人因有精神疾病或邊緣型人格才會殺人,一定有苦衷。女方一定有錯才引發殺機。怪女人怪法官怪廢死。
關於女人的新聞:
【美國愛荷華州即將通過全國最嚴格墮胎法,一有心跳則不可墮胎】
【愛爾蘭墮胎合法通過新聞底下:『墮胎的女人是屠夫冷血殺人!』】
以後會持續提醒這些事。
每天發生不缺題材。
仇女社會會繼續包容這些死巨嬰,放任男性巨嬰們到處傷害他人,最後怪女人同性戀性少數司法身上。
#巨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76273802409043&id=100000793172163
白黴菌:沒有什麼比仇女者心態好分析了,他們講話愈是詆毀,其實反映愈是內心的自卑。
例如,
仇女者常說:
『女權主義者通常又肥又醜,不然為什麼正妹都不屑女權?』
教徒眼中的正妹之所以是正妹,跟外表沒太大關係,跟她們是否溫順聽話有關。
一旦正妹開始展現自主性,想法不再輕易被男人左右,不再無條件迎合男人喜好,那她就轉職成一個人人可欺的超級婊子了。
同理,仇女者會這麼痛恨女性主義者,是因為女性主義者不把他們當作宇宙中心奉承。
得不到的,就要把他批評得一文不值讓自己心理好過點:『哼,不是對方不選我,是我不屑要,女權主義者鐵定又肥又醜!』
這就是,傳說中的酸葡萄心理囉。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62254200477670&id=100000793172163
陳紫吟:在解釋為什麼不應該以「洗碗機」代稱女生的那篇文章裡,其實完全沒有說玩遊戲被雷不能抱怨,只是要說「洗碗機」這個詞是帶有「要女性閉嘴」意涵的蔑稱
有些人認為,那個留言之所以稱女生「洗碗機」是因為這是在講遊戲,而玩遊戲特別容易碰到讓人不高興的狀況,所以講話比較難聽也是正常的。今天那篇文突然湧入很多要我閉嘴或甚至還有拿我臉書的個人資訊來性羞辱「球經不就是肉便器」的留言(#你要的性別不平等證據在這裡),其實從這些留言就能發現,以下這件事並不符合事實:以「洗碗機」代稱女生(或其他歧視)的情況只會發生於玩遊戲的時候,因此不會造成「這種用詞會傷害女生的平等地位」的結果
我不認為「人可以事先任意主張自己將於特定情況傷害他人,而後若傷人行為發生就不算數」,這應該可以分成兩點來看,首先是我不覺得人會只在特定時刻傷人,其他時候都能控制好,其次是,假設退一步來說,有人真的只會在特定時候有糟糕行為,比如玩遊戲時特別容易發表歧視言論、酒後就容易家暴、開車時就容易生氣並找人吵架、當市長時就容易失言,假如有人真的有類用於以上的情況,那他也沒道理要求其他人在這些「特殊情況」發生時原諒自己,而是應該自己想辦法克制,或乾脆不要玩遊戲、不要喝酒、不要開車、不要當市長
-
一直想看曼恩的《不只是厭女》但卻一直還沒看的人(畢竟書有點厚,前三章又比較難讀)可以考慮去看那篇貼文裡的某串留言,在那串留言裡充分顯示了厭女機制是如何運作的:將女性區分好壞,懲罰壞女人(罵他們)獎勵好女人(不罵他們),藉此達到規範女性行為的效果,並將「好女人」拉入鞏固父權體制的陣營。不過那個留言在比較前面的部分,在看到之前,你需要先略過一堆大喊洗碗機的留言 #溫馨提醒:請不要因此遷怒你家的任何家電產品
-
附帶一提,多虧那整串留言裡的其中一個人,讓我發現 #好好保護自己 這個相簿的其他功能,原本這個相簿是專門放一些噁男留言,以方便在意的人預先封鎖(相簿名稱來自檢討受害人的金句,但當然不代表我認同這句話)不過今天發現還有個附加功能是:假使你就是噁男(雖然你可能不一定有這個認同,但總之相簿裡的留言你每個都很喜歡)可以嘗試向他們寄送交友邀請。開場白可以用:我在女權份子的臉書看到你,感謝加友,你好帥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7360907070646&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V.K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流行鋼琴鬼才 V.K克創作監製 「幻城」電視配樂原聲帶 首批限量精裝版 50首精美絕倫的摯情珍品,雙CD合輯完美收藏 雙CD 50首純配樂作品 + 50頁全彩劇照、錄音花絮照 9.9正式發行! 購買傳送門:https://goo.gl/zyK8tD [CD購買] ♫ 博客來 https:/...
愛爾蘭不能離婚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God Save the (Racist?) Queen
過去一整年,令人沮喪的疫情霸佔了全球新聞,尤其美英等西方國家,死傷慘重,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近月隨着疫苗的出現和接種速度加快,前景終於露出曙光,心情也變得稍為輕鬆。所以,今周的哈里王子(Prince Harry)與妻子梅根(Meghan Markle)接受名嘴奧花雲費(Oprah Winfrey)「爆料」訪問的時機非常好,正好滿足美英人民對無關痛癢的八卦新聞的渴求。今次訪問亦馬上帶來不少人(尤其美國)對英國王室的一片罵聲,指摘他們為一班種族主義者(真的感到意外?)。
但不少英國人和同聲同氣的澳洲和加拿大人等,亦馬上為維護他們最愛的王室而還擊,指摘梅根是個功利主義者,過去曾拋棄前夫和斷絕與家人和很多朋友的關係。哈里王子自稱已被王室「關水喉」,財政拮据,但又自命清高,自稱今次訪問不收分文。據說美國電視台CBS,付出了700萬美元以上的播出權費用,難道全數入了大富婆奧花雲費口袋?當然哈里王子與梅根「呻窮」亦只是真人騷劇本中的指定動作,其實他們正與Netflix和Spotify等,商討數以千萬計的豐厚合約。有人估計他們未來十年的總收入,可高達10億美元,身家隨時超越祖母英女王!
哈里與梅根「呻窮」只是真人騷劇本
奧花雲費訪問中的最犀利爆料,無非就是一些不點名的王室成員為種族主義者,在梅根上次懷孕時,其中一位(最大嫌疑是王儲查理斯Prince Charles),竟詢問哈里王子,估計未來小孩的膚色將有多黑?種族歧視態度,溢於言表。除涉嫌言語侮辱外,因王室規定,他們兒子阿奇(Archie)未能自動獲得王子封號,因此王室或不會出錢提供保安。說到底,都是名和錢的問題。
梅根更哭訴王室生活充滿壓力,經常被謊言抹黑和出賣,因此曾萌出輕生之念!她更指控王室非常不公平,從不保護她和哈里王子,讓傳媒和社交媒體(social media)隨意攻擊他們,但反而願意講大話保護某位王室成員。她的指控對象呼之欲出,明顯是在攻擊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他曾被捲入美國富豪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的未成年少女性派對醜聞。愛潑斯坦相識滿天下,除安德魯王子是多年老友外,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都曾邀請愛潑斯坦到佛州海湖莊園(Mar-a-Lago)開派對,克林頓更曾多次乘坐他的私人飛機,和參加愛潑斯坦在私人小島舉行的派對。後來愛潑斯坦被捕,被關在防止自殺的羈留室,但他似乎對自己的罪行實在太慚愧,連累那麼多名人好友,所以不知從哪裏找來一條剛好用得上的皮帶,在囚室上吊自殺!相信愛潑斯坦的好友對他去世都深表「哀痛」,但就如釋重負呀!
梅根被王室生活迫至崩潰邊緣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她的已去世家婆王妃戴安娜(Princess Diana),當年也同樣面對巨大王室和傳媒壓力。看來王儲查理斯從未真心愛過她,始終未忘他獨特眼光中可能更美麗的卡米拉(Camilla)!初時當王妃戴安娜報復式跟馬伕和隨從等搭上時,王室還勉強忍耐,但當她與埃及伊斯蘭富二代多迪法耶茲(Dodi Fayed)墮入愛河,到了談婚論嫁時,雖然已離婚,但英國王室和整個西方傳媒都瘋了,完全不能接受,狗仔隊24小時全球追蹤,終於不幸命喪在巴黎隧道的高速汽車與電單車追逐中。我不太相信陰謀論,但她的去世即使是意外,其實與謀殺的分別也不太大。
在訪問中,梅根對王室的種族主義態度表示驚訝(真的?),訴說自己因拍劇集《金裝律師》(Suits),曾住在屬於英聯邦的加拿大7年之久,結婚後亦曾到多個英聯邦國家出訪。她指出王室非常關心英聯邦,子民中超過60%以上為有色人種,他們怎可能如此racist(種族主義)?梅根此說可能是假天真,要不然就是完全不懂大英帝國歷史,包括非法霸佔北美洲和澳洲,種族滅絕原住民;殘忍地在非洲捕捉數百萬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殖民印度,肆意搶掠和種植毒品,販售到中國,然後更發動兩次不義的鴉片戰爭,搶走會生金蛋的香港等等滔天罪行!如果英國不奉行種族主義,侵略其他的國家,這些有色人種又怎會無端成為英聯邦的一分子?英國曾否為這些多不勝數的帝國主義罪行作出賠償?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有否為以她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之名,對中國的侵略道過歉?
其實根本不用懂歷史,只要留意新聞,都能清楚看到過去20年至今,英國、澳洲、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跟隨美國全球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在中東以極度諷刺的民主、自由、和平為藉口,大量屠殺無辜伊斯蘭教徒的種族滅絕暴行!尊重和愛惜有色人種?開玩笑吧!
這次爆料肯定為英國王室帶來一點傷害,王室亦已作出模糊回應,對哈里王子與梅根情况表示「saddened」(哀傷),但當然沒有解釋哀傷是因為同意他們講法,所以哀傷慚愧(肯定不是),還是因為家門不幸,出了如此不肖子孫而哀傷(較大可能)?但英國王室身經百戰,肯定能捱過今次小小挑戰。英國王室在血緣上是兩次大戰敵國德國王室的近親,都能以改姓(從Saxe-Coburg And Gotha改為Windsor)而成功安撫民憤,化解危機;一戰後歐洲多國廢除君主制度,英國王室都能逃過厄運;二戰後大英帝國解體和沒落,但英國王室仍能屹立不倒,實在不容易。英國王室的成功,除因本身公關技巧高超外,亦因英國的階級觀念和種族主義,根深柢固,其實仍受歡迎,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很多英國人仍渴望封侯晉爵,甚至如凱特(Kate Middleton)和她父母般,找機會認識威廉王子(讀同一所大學),嫁入王室,圓公主夢!
梅根,一位黑白混血離婚婦,嫁進王室,本可算是個童話故事。明顯啟發了荷李活的想像力,因此Netflix拍製了非常受歡迎的《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Bridgerton),一套非常大膽創新的古裝宮闈電視劇。故事是虛構的,但時代背景是真實的十九世紀攝政時代(Regency Era),扮演喬治三世王后夏洛特(Queen Charlotte)的演員竟然破天荒是位黑人Golda Rosheuvel,男主角角色是虛構的黑白混血貴族Duke of Hastings,亦由一位混血演員Rege-Jean Page出演。該劇好評如潮,是Netflix有史以來全球收視率最高的劇集。但幻想歸幻想,梅根的近日遭遇,提醒世人即使有色人種能嫁入帝王之家,也必遭到排斥,王室更非常擔心血統被搞亂,原來一位深色皮膚的王子,仍為家族帶來羞恥!
春晚扮非洲人表演 遭無理指控種族主義
且西方人永遠是雙重標準的,荷李活幻想世界中,黑人扮演英國王室貴族就代表平反種族主義和創新。但今年中央台春晚其中一個節目,歌頌中國與世界各民族的友誼,表演者扮作非洲、西班牙、俄羅斯等各國人,載歌載舞,表演各民族舞蹈和音樂,又再遭到西方傳媒批評。他們當然只針對中國人扮成非洲人,無理指控這就是種族主義(同樣指控在2018年的春晚已出現過一次),但奇怪地扮成白種西班牙和俄國人就一點問題都沒有!為何《杜蘭朵》(Turandot),普契尼(Puccini)的歌劇名作,背景在中國,但絕大多數的演出中,演出者都是西方人(大肥佬居多,如已故的巴伐洛堤 Pavarotti),中國人又應否覺得被侮辱(其實應該)?如在白人眼中,扮成黑人具特別侮辱性,也是因為他們心中有鬼,知道自己奴役黑人數百年的邪惡醜陋歷史。中國沒有這個包袱,所以何需避忌,為何不能正面陽光地歌頌與非洲人的友誼?
脫歐後金融業萎縮 加速英國分裂
即使英國王室能維持下去,英國的政治和經濟前景反而更不明朗。金融業可說是倫敦的經濟命脈,脫歐後股票成交已大幅下跌,荷蘭阿姆斯特丹已取代倫敦成為全歐洲成交最多的市場。所有銀行亦已開始把部分業務和員工移到巴黎和法蘭克福等城市。未來倫敦仍將是個金融中心,但可能較多是資產管理方面,和更集中服務俄國和中東富豪(即洗錢)。政治上,已合併300多年的蘇格蘭,雖上次2014年公投中決定留英,但他們亦在2016年英國脫歐(Brexit)公投中支持留歐;現在民調顯示支持脫英領先,已有人倡議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同樣,北愛爾蘭在2016年公投中亦支持留歐,加上關稅上的邊界問題(Irish border)仍存在,所以支持南北愛爾蘭合併的動力也在增強。此外,連威爾斯本來支持Brexit,現在民調中,都有三分之一的人支持獨立。代表英倫三島合併的英國米字旗,在將來都可能需要再次拆開!
去年的BLM運動中,美國很多紀念種族主義者的銅像都被拉倒和拆除,一些學院名字都被刪除或更改,連在英國都有人把黑奴販的銅像掉進河中。但不幸所謂覺醒也不過止於此,英國仍未為鴉片戰爭作出道歉,East India Club亦仍未改名。英女王已屆94歲高齡,破紀錄在位近70年,一生忠心服務國家,保護王室地位和形象,值得國民尊敬。但無論她個人性格有多好,如紀念種族和帝國主義者的銅像一樣,君主制度的繼續存在已經是一種對曾被帝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欺壓過的人民(包括香港)的一種侮辱,亦象徵現在的英國人,對前人的罪行,對貴族階級制度所代表的不平等和不公,毫不感到慚愧,亦無意懺悔改過。
君主制度延續 侮辱帝國主義受害者
再者,雖說英國是所謂西方民主制度的搖籃,但其實它是沒有正式憲法,一切只按照傳統和零星法律和案例。其實君主立憲下的英王仍擁有很大權力,包括解散國會和委任首相等,亦可在每周會見中對首相提出問題。如有人像美國般鑽研憲制漏洞,肯定可搞出嚴重憲法危機。貴族仍享有某些法律特權,部分世襲貴族並非只是橡皮圖章的上議院(House of Lords)議員,仍有一定立法、辯論和質詢權力。貴族有特權,何來真正民主?
我有一個八卦疑團,哈里王子和梅根雖所謂脫離王室,但總有家庭聚會機會,譬如女兒出生後帶去見曾祖母。梅根會否再願意向英女王curtsy(行屈膝禮)?
God Save the (Racist?) Queen!
(中環資產持有Netflix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愛爾蘭不能離婚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12465230753&issue=20210205
譚新強:BNO移居英國人士 應以Uncle Roger為榜樣 不是Uncle Tom
最近英國放寬了BNO護照的居英權,並設下了「5+1」的入籍路線圖。此舉遭到中國強烈反對,馬上宣布不再承認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分證明的有效性。
不少人當然認為英國不懷好意,故意干預中國內政,再次挑撥離間,煽動香港人反對中央的情緒。再者Brexit(脫歐)後的英國前路渺茫,如能吸引到大量富有香港人到英國消費和投資,也有着數。當然大部分英國人是反對的,Brexit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抗拒移民。說到底,英國是一個階級觀念極重,充滿種族歧視的國家。不管如何,這仍勉強可算是遲來的春天。英國背棄香港人30多年,早在1980年代中英談判時,就有道德責任賦予所有香港人居英權(實應直接英國國籍)。最初時曾發出約370萬本BNO護照,但沒有居英權的BNO形同廢紙,所以回歸後逐漸變得凋零。但隨着近兩年的香港動亂,申請人數再度上升,去年翻倍多達30多萬。現在終於有機會得到居英權,估計將有更多人申請,有資格的人數約300萬,加上他們的家人,總數或超過500萬,即約香港人口七成。如真的那麼多人離開香港,短期內確有挖空香港人才和財富的風險,這亦是中國反對的原因之一。
但整體來說,我認為今次BNO風波是一件好事。從2019年開始,我已多次指出《基本法》的多個嚴重錯誤和漏洞,尤其仍充滿鴉片戰爭可恥痕迹,世上罕有的畸形荒謬國籍與居留權混淆問題。西方外籍人士(expats),仍如十九世紀鴉片販一樣享有特權,只需住滿7年,即享有永久居留權和所有社會福利,甚至擁有投票權,區議會和立法會功能組別參選權。在美國,綠卡持有者絕不能投票,歐洲、澳洲等地都一樣。即使英國,現在給予BNO居留權,相信也必須6年以上入籍後,才有投票權。但不公平地,我認為對香港貢獻更大、主要來自菲律賓和印尼等亞洲國家的外傭,無論在港服務多少年,又永遠得不到永久居留權,遑論投票和參選權。
此外,大量香港人擁有雙重甚至三四重國籍,美、加、澳、紐等,已超過100萬,如包括現有和曾經擁有(護照過期不等於放棄國籍)BNO人士,遠超過香港一半人口!當然還有超過200萬的居港內地同胞,奇怪地和侮辱地,連他們也需要同樣住滿7年才可獲得永久居留權。在美國,從加州搬到紐約州,只需一個月就可登記做選民。所以過去兩年,每當我看到反對政府人士和偏頗新聞報道,經常以香港人民意支持作為各種傷害香港和國家的暴行為最重要藉口,甚至包括殺人放火等喪盡天良罪行,我就愈覺得有弄清楚香港人定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其實現今中國以民為本,外交政策和平,40年沒有戰爭,內地發展成績斐然、近年政策更不再單以經濟急速發展為目標,亦非常關注脫貧、貧富懸殊、社會公平公義和環保問題。政經制度的效率和合理性,已逐漸超越西方。中國社會當然仍有很多問題,但對比美國,毫無疑問,相對少罪惡和暴力,社會較充滿正能量,較少怨氣和仇恨,所以根據哈佛中國長期民調研究,中國中央政府得到90%以上人民支持,其實也不意外。只希望以邪教式、歇斯底里式、自卑兼自大式憎恨中國的人,包括部分香港人和西方人,願意張開眼睛,看清楚中國以大多數人利益為依歸的成功和合理政策,不可只看某些不知真假的打壓個人自由個案,以此為延續錯誤偏見和歧視的藉口。
以為4年投一次票就是民主已過時
現代人亦應放棄過時思想,以為4年投一次票就是民主,就是天堂。美國的選舉制度固然充滿不公,甚至反民主,即使英國和歐洲政治制度亦大致上停留在200年前,甚至中世紀階段,完全跟現代社會和科技脫節,更未必適合人類共同面對大流行和氣候變化的長期挑戰。適當的科技運用,可讓政府更實時關注人民和地球的需要,以此制訂更有效的公共健康、交通和經濟政策等。譬如發現新疫症出現,政府就應馬上採取隔離、大規模測試和緊急醫療措施,一切按照科學,跟傳統所謂左右派政經理念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就是中國的做法,美國反而一切以政治掛帥,連口罩都成為政治圖騰,結果一場COVID疫情,至今已近50萬人死亡,比二戰還要多!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至今已181年,香港回歸中國亦已超過23年。《基本法》並非上帝頒下,刻在石上,永不可改動的《十誡》,它只是一個寫得非常差,充滿錯漏和殖民地時代色彩的過時小憲法。修正及改良《基本法》並非甚麼大事情,現在已到了固本清源,撥亂反正的時間。中央絕不應亦絕不能拘泥於一些十九世紀遺留下來的束縛,而讓香港情况繼續轉壞,成為西方意圖阻礙中國發展的棋子。
近兩年前我最初提出香港國籍法不合理時,很少人關注此問題,喜見現在已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討論議題。我的建議非常簡單,符合人情和法理,主要只有兩點:
(1)取消所有單一外國國籍人士的投票和參選權。住滿7年者,仍可保留永久居留權;(2)應寬待多重國籍人士,包括BNO。雖然中國是不容許雙重國籍的,但基於香港特殊歷史,所以有點寬鬆彈性處理,也屬合理。有傳聞中國或將取消利用BNO「5+1」計劃移居英國人士的永久居留權和投票權(在入真正英籍之後或之前都有可能),甚至有人建議所有雙重國籍人士的永久居留權都應被取消。
我明白中國對英國假慈悲,臨時給予BNO居留權的憤怒,除嚴重干預內政外,亦有點擔心如人數太多,不止出現走資情况,亦可能出現這批「英國人」遲些回流香港,不公平地繼續享受香港各種社會福利。我認為中國可以大方一點,繼續讓雙重國籍人士享有永久居港權,最重要是先搞清楚誰應享有投票和參選權。以我了解,現在申請特區護照時,表上已說明如成功,申請者將成為中國公民,如持有其他護照,將只被當作旅遊證件,而非國籍證明。
不過,我認為此做法仍不夠清晰,明顯不少擁有中國香港特區護照人士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仍自居為英國、美國人或其他國籍,但又偏偏經常上街示威或暴動,亦積極參與投票或參選等政治活動。如此荒謬、如此如意算盤的事情,即使西方國家如美國和英國,都是絕不會容許和容忍外國人在當地搞暴亂、搞革命的!在美國,間諜搞顛覆政府的最高刑罰是死刑。
我建議最簡單的做法是給予這些雙重國籍人士一個最後機會,在投票和參選前,必須作出一個選擇,是否願意宣誓成為中國公民。宣誓後,就仍可享有投票和參選權,當然其他護照就真的只算是旅遊證件。即是如犯了法被拘留,發出其他護照的國家使節,亦無權提供協助。
如不願意宣誓,就當然不應享有投票和參選權,我建議應取消特區護照,但仍可保留永久居港權。此做法可解決雙重國籍問題,亦等如開拓出一種香港綠卡制度。在美國也有一些綠卡人士,永不入美籍,但就仍保留居留權。
英脫歐後匯率樓價大跌
我明白即使我說到口乾,仍有部分人士繼續對政府不滿,真的會選擇移民英國。這亦非壞事,有如一段已沒有愛情的婚姻,離婚可能是最好的決定,勉強是沒有幸福的。看到估計將移民英國的人數約十多萬,不少但也不算多,對香港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移民當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尤其英國。倫敦位處北緯51.5度,比多倫多,甚至魁北克市還要北,如非受惠墨西哥灣暖流(Gulf Stream)帶來較溫暖水流和氣候,實應比加拿大更冷。但冬天仍當然極早天黑,擔保下午4點不到黑齊(蘇格蘭不到3點半)!這種天氣非常容易令人抑鬱,要比較小心。加上英國疫情嚴重,每100萬人的感染率是香港的40倍,單是英國的死亡率已經高於香港的感染率!
英國公投決定Brexit後,經濟已轉差,匯率樓價都大跌,可能是抄底機會,但未來英國發展方向,仍然一籌莫展。政治上仍非常分歧,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很可能在未來10年脫離英國獨立。Brexit前,英國人可在歐盟任何國家居住和工作,現在當然喪失這些機會了。
英國除了天氣冷,人情更冷,不要忘記階級觀念是他們發明出來的。整天滿口民主自由,但王室、貴族、封爵等封建制度就通通保留着,男士見到英女王仍需鞠躬,女士更要行屈膝禮(curtsy),自由平等?算了吧!
倫敦雖然真是個多種族城市,街上接觸到的大多數人來自東歐、南亞、中東和非洲,來自中國和東南亞也不少。但這不等如各種族就很和諧。除操着貴族口音的英格蘭人會歧視他們,認為是低階級的人外(包括操cockney和其他低級口音人士),即使其他種族人士亦會互相歧視。尤其在過去一年COVID疫情中,不少亞裔人士,不管來自日本或泰國等,只因外貌像中國人,就曾在街上被襲擊。
網紅Uncle Roger常誇中國文化易惹仇恨
Uncle Roger就是其中一個例子。Uncle Roger是29歲,年輕英俊的新進網路笑匠紅人Nigel Ng(黃瑾瑜)的化名角色,扮作一個操誇張廣東口音,對任何事,特別中國菜非常挑剔的中年漢。數月前,Uncle Roger以一段非常搞笑,批評BBC烹飪節目的Egg Fried Rice視頻,在YouTube上走紅,至今點擊人次已超過1.5億,subscriber亦超過300萬。黃瑾瑜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明顯接受良好西方教育,英文完全沒有口音,中學後去了美國Northwestern大學念工程。畢業後去了英國做data scientist,但他醉心演藝界,所以毅然成為了全職棟篤笑藝人。闖了數年,終於在網絡世界打出了名堂,在西方已頗出名,在馬來西亞老家更是個紅人。
約兩個月前,當Nigel走路回家時,不幸遇到一個人,突然無故向他襲擊,揮拳打他的臉,幸好傷勢不重,嘴唇流血和面上瘀黑。Nigel認為襲擊者不知道他是誰,打他的原因可能亦是COVID 導致的種族歧視。我不知道襲擊者是否認識Uncle Roger,如認識可能更憎恨他,因為Uncle Roger此角色雖有點自嘲成分,所有情節都只為搞笑,但主調就是他對亞洲尤其中國文化非常驕傲,不停誇獎中國人注重教育和家教,反過來不停取笑西方人不懂飲食,甚至笑謔批評他們的各種生活習慣和文化。
數周前又發生了一次網上的不愉快事件。Nigel與另一美國飲食KOL Mike Chen聯手做了一個節目,後來發現Mike Chen原來是個法輪功邪教徒,就馬上把視頻下架,並在微博上向中國人道歉。此舉完全合理,但當然被一些人在網上攻擊,被誣告為五斗米而向中國折腰。Nigel澄清絕無此事,他暫無任何來自中國的收入,而他只想為觀眾帶來歡樂,無意加入任何政治元素。我亦替他非常不值,早前他表示因襲擊事件陰影而有意搬家,近日他更回了馬來西亞探親過年。即使他選擇留在亞洲發展,我也不會感覺意外,前途可能更好。
移民縱賣樓 最好留點騰訊傍身
近日看到一篇移民倫敦指南,教人如何在那邊成為一個稱職的送外賣人員,看完有點心酸。文章非常詳細,逐步教人到埗後如何以BNO身分拿合法工作證明,然後開銀行戶口,如何加入Deliveroo等外賣Apps。連在哪裏買單車,哪條路線較賺錢和安全,都詳盡介紹。他說每月收入,折合約13,500港元,我真不知在倫敦如何能夠生活!所以我之前已提醒過考慮移民的朋友,必須有傍身之技,從前很多人學斬叉燒,現代人最好學點投資。我勸喻移民英國的人,即使賣掉香港房屋,最好留點騰訊(0700)傍身。英國FTSE指數沒有多少隻揸得落手,Unilever洗衣粉?AstraZeneca好一點,有COVID疫苗,買Diageo不如買茅台,還是同樣面對中、英身分危機的匯控(0005),要買也不用跑到英國買。唯一要小心的是入了英籍後,如英國「制裁」騰訊(笑了),可能不容許英國人持有。
此指南最後語重心長,善意提醒香港人送外賣時要禮貌,收到貼士更要大聲講Thank you,務必令英國人對香港人留下良好印象(在香港的服務員當然無此多餘責任)。我贊同,但小心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突然發作,腰骨發軟,有種想做Uncle Tom(西方著名小說奴隸角色),90度鞠躬的衝動。希望他們多點以Uncle Roger為學習榜樣。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匯控及茅台財務權益)
愛爾蘭不能離婚 在 V.K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流行鋼琴鬼才 V.K克創作監製
「幻城」電視配樂原聲帶 首批限量精裝版
50首精美絕倫的摯情珍品,雙CD合輯完美收藏
雙CD 50首純配樂作品 + 50頁全彩劇照、錄音花絮照
9.9正式發行!
購買傳送門:https://goo.gl/zyK8tD
[CD購買]
♫ 博客來 https://goo.gl/15Tqee
♫ 五大 https://goo.gl/Cv5yFi
♫ 佳佳 https://goo.gl/R8yN6Q
♫ 誠品 https://goo.gl/sxgmQG
♫ 華納購物 https://goo.gl/MwdUHd
♫ 山海山 https://goo.gl/PTs9pV
♫ 玫瑰大眾 https://goo.gl/eWZtYY
♫ 樂天市場 (Japan) https://goo.gl/tqhTY5
♫ Yesasia (Worldwide) https://goo.gl/C3fHQH
[數位下載]
♫ iTunes https://goo.gl/YmYCtX
♫ KKBOX https://goo.gl/VdKdBr
♫ Omusic https://goo.gl/nZE3Sk
♫ Mymusic https://goo.gl/x5mPNy
[海外數位下載]
♫ iTunes(HK) https://goo.gl/g8XPMK
♫ Spotify(HK) https://goo.gl/xMcakU
♫ 香港-PCCW(MOOV) https://goo.gl/LPoUgG
♫ 新加坡-AMPed https://goo.gl/J6vTSE
♫ 新加坡-musicStore https://goo.gl/FYEMzV
♫ KKBOX HK https://goo.gl/RoFY2i
♫ KKBOX Japan https://goo.gl/XMdRQh
♫ KKBOX Malaysia https://goo.gl/Cg7x4z
♫ KKBOX Singapore https://goo.gl/yusLPd
♫ KKBOX Thailand https://goo.gl/Zv1hW7
------------------------------------------------------------------------------------------------------------------
.《幻城》電視劇於7/24在中國首播,收視全國網破1,同時段第1!
.全網開播十分鐘,總播放量高達6個億!
.上線12小時播放量達到1.8億,累計播放量破7億!
.#電視劇幻城 微博話題榜總榜第一名,閱讀量突破18.6億!
.從古典音樂到新世紀夢想,穿越神靈妖幻的淒絕渴望
「幻城」電視劇改編自中國人氣作家郭敬明的奇幻文學作品「幻城」,書籍銷量至在被改編前已突破五百萬冊,接近動漫感的創作手法天馬行空,故事發展變幻莫測,不僅有華麗場景,也有懸疑小說般線索解謎,視聽想像引人入勝讓讀者欲罷不能。
2016年由上海耀客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港台資深著名導演鞠覺亮擔任導演,沈芷凝執筆編劇。《幻城》邀請製作過「魔戒」「金剛」「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的好萊塢頂級美術設計師Dan Hennah擔任製作設計師與藝術指導,原著作者郭敬明擔任藝術總監,邀請了制作過「權利的遊戲」「蜘蛛人」「暮光之城」「飢餓遊戲」等得過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的Pixomondo公司擔任視覺特效,並由華人影視圈最知名的頂尖男女演員馮紹峰、宋茜、馬天宇、張萌等主演。千人以上的劇組,五個多月的拍攝,視覺特效總長超過2200分鐘(約22部大型科幻電影的份量),創下製作費超過人民幣三億六千萬以上的超大型華麗製作,而男主角馮少峰也擔任了本劇監製。
耀客傳媒繼[蘭陵王]、[離婚律師]、[千金女賊]、[隱形的翅膀]之後,再次邀約V.K克擔任[幻城]電視劇音樂總監,為全劇配樂製作。V.K克在劇組開始進行拍攝的同時,陸續為本劇編寫了五十多首配樂作品外,並遠赴美國與波士頓室內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在配樂製作上的規模再次突破華人戲劇圈的製作費用,成為至今史上花費最钜的電視劇配樂。
面對人物腳色眾多的大型製作,V.K克將配樂分出了幾條脈絡,包括了代表整個故事的主題旋律,以下再列出了重要場景與重要角色的主題音樂,讓每個人物在出場時與個人私密情節中都有無須言語就把觀眾帶入情境的旋律線的牽引。包括了卡索、梨落、櫻空釋、豔炟、嵐裳等主角在各種情境的個人主題。而對於整個環境情節,包括了冰火大戰、刃雪城、落櫻坡等場景也都提供了聲音的描述,讓觀眾在一進入設定時空即刻產生認同感而不陌生。
在本劇配樂特色裡,大量的以西方樂器演奏東方音韻,創建了世界觀的特色感。其中更運用了多種充滿遼闊色彩與想像力卻不常用的特殊民族樂器。比如Highland pipes(高地風笛)、Uilleann pipes(愛爾蘭風笛)、Kanun (土耳其卡農琴)及Duduk(嘟嘟克笛)等,帶出不受時空限制天神之界那種寬廣的無邊際與空靈寂寞的幽渺感。
小巨人音樂製作發行 / 華納版權/華納唱片 代理發行
美國金石娛樂協力製作 ,波士頓室內交響樂團與金石樂團
V.K FB www.facebook.com/VKstyle
V.K TWitter www.twitter.com/vkstylemus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21DblGlpHQ/hqdefault.jpg)
愛爾蘭不能離婚 在 禁止離婚?常有落跑新郎?愛爾蘭的傳統婚禮 的推薦與評價
花嫁婚禮|【禁止離婚?常有落跑新郎?愛爾蘭的傳統婚禮,這些習俗會讓你跌破眼鏡!】(上篇) 第一眼的愛爾蘭,因全國綠野遍布,有著「綠島」、「翠綠寶石」和「翡翠 ... ... <看更多>
愛爾蘭不能離婚 在 英國10個特別文化!再難吃也要無條件稱讚?愛爾蘭調酒是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再難吃也要無條件稱讚? 愛爾蘭 調酒是聊天禁忌? ... 5K views 2 years ago # 離婚 #英國 #文化 ... 賀少俠約會對象帶電燈泡尷尬 不能 放電怒喊分? ... <看更多>
愛爾蘭不能離婚 在 [問題] 感受愛爾蘭的婚姻(真假? - 看板NetRumor 的推薦與評價
一個禁止離婚的國家給我們的感動
『愛爾蘭』一個禁止離婚的國家卻很感動,請看下去......愛爾蘭是全世界結婚率最低的
國家,作為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國度,這個國家是禁止離婚的。很多適逢婚齡的男男女女大
都選擇觀望,遲遲不去婚姻登記部門辦理手續。所以,在愛爾蘭流行不婚和晚婚。
但一對中國夫妻在愛爾蘭的結婚經歷,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爾蘭這個國家對婚姻的完美詮
釋。
林東在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奎恩商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後,又工作了兩年,方才辦理下來
了我的簽證手續。等到我終於獲準可居留後,距離當初他前往愛爾蘭已是7年。我和林東
都明白結婚意味"終身監禁",不管將來是否幸福,都不得不搭進去一輩子。可我和林東都
已經等不及了,再拖上幾年,到時候有了孩子是像兒子還是像孫子?
不行,得馬上結婚。
和林東手牽手走進了籠罩著神秘色彩的都柏林市政府機關辦公室大廳。
順著箭頭指示找到負責辦理結婚手續的"入口處",迎面是一個碩大的液晶顯示屏,上面對
結婚須知等注意事項作了詳細的說明:
本處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不辦理離婚手續,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愛爾蘭公民只能和自己唯
一的配偶廝守一生,因為本國實行期限婚姻制,女雙方在締結婚約時可根據多方面因素綜
合考慮,協商決定婚姻關係的期限,婚姻期限從1年到100年。在本處登記備案後生效,期
限屆滿,婚姻關係即告終止,雙方當事人如有繼續共同生活的願望,可辦理延續登記,延
續婚姻關係......
這完全出乎了我們的意料,在決定結婚前,我們誰都沒有事先來入口處詢問過,身邊的朋
友也沒有提醒我們愛爾蘭實行的是期限婚姻--我倆呆立在那裏,有點像兩個被宣告了死刑
的囚犯忽然獲悉可以無罪釋放的解脫。
這婚還結不結?當然結。那麼,結多久?這是個問題。入口處的"生意"格外冷清,除了我
們倆再沒有別的光顧者。工作人員看我們倆變臉一樣地轉換表情,也不催我們,示意我們
自己去觸摸屏前面商量選擇。
然後就要求我們雙方協商選擇婚姻期限,可選擇1年--100年不同的期限,並且顯示出一行
紅色的小字:"系統說明:由於辦理婚姻延續的費用較高,請選擇你認為最為適合的婚姻
期限。"我和林東有點發懵,本來就是橫下心豁出去這一輩子了的,可面對自己自由選擇
期限的時候,我倆那點信心又都動搖了。林東小聲道:"要不,我們先結1年試試?
"心裏有點不爽,戀愛10年了臨到結婚了才選1年?林東看我面色不善,趕緊補充:"我估
摸著這玩意按年收費,時間越長越貴,大不了明年再來續嘛..."。
好像想想也不錯,去超市買點心還能試吃呢。不就是1年麼,萬一不合適,對雙方都好。
我倆對視了一下,終於一起選擇了最短的1年期。系統立即予以確認:"雙方婚姻關係成立
,婚姻期限1年。"接下來,進入結婚登記我們最關心的最後一個程序,系統顯示出辦理1
年期限婚姻登記所需要繳納的費用—"結婚證書工本費2000鎊!"我們都有一種想砸了這台
機器的衝動,2000鎊,折合人民幣26000多元,搶錢呀!這幾乎相當於我們倆一個月收入
的總和了。雖然已經被提示過費用不菲,但這個價碼還是實在太過分了。很不情願地刷了
信用卡,於是,兩本如同法典般厚的結婚證書便擺在了我們面前有沒有搞錯?結婚證而已
,需要搞得像《辭海》這樣厚嗎?我拿起一本打開來細看,第一頁上這樣寫道:"為保證
雙方當事人適當履行婚約,順利完成l年期婚姻期限,特此明確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
的權利義務。
"下面則分十二編、三百六十五章、兩萬一千九百款詳細地規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
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義務所應承擔的責任。
林東有點慶幸地對我說:"幸虧我們選擇了1年期,如果選擇100年期,結婚證書還不得車
拉船載,那工本費至少得花上百萬。"我們悻悻地回家,捧著沉重的結婚證書,嘴裡咒罵
著該死的入口處,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儘管可以期限結婚,但愛爾蘭的結婚率還是這麼低了
--這樣的收費,有人心甘情願結婚才怪。
雖然結婚證羅列了很多不按照結婚證履行義務將承擔的不良後果,我和林東還是很快把這
兩本裝潢精美的結婚證跟《聖經》擺在一塊當了裝飾品。只有偶爾兩人發生爭執,需要判
別誰對誰錯的時候,才會去翻翻結婚證作為"定罪"的依據。可最後的結果就是,"罪名"尚
未定下來,我們已經一不小心發覺了對方更多與結婚證要求相悖的言行舉止......。
完全不實用嘛!我倆下定決心摒棄了這兩本結婚證,決定中為西用,領著愛爾蘭的結婚證
過中國式婚姻。這下就輕鬆了,誰也不吵吵什麼權利義務責任後果了,按照做丈夫做妻子
的本能行事,我累了他多做點,他太辛苦我多擔待點,工作賺錢過日子,一年時間也沒有
什麼吵吵鬧鬧,轉眼就到了該續約的時候了。
打電話回國諮詢民政部,結果很讓我們沮喪,因為我倆都辦理了移民手續,已經加入了愛
爾蘭國籍,因此不能在中國拿9塊錢的結婚證。
我們很肉痛地決定把打算買車的10000鎊先用掉,先續個5年。
這次可就輕車熟路了,我發現觸摸屏上有個費用查詢按鍵,一時好奇就點擊了一下,我倒
想看看最高期限100年的結婚手續到底要多少錢。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100年期結婚證的工本費僅為50便士--0.5鎊,折合人民幣6塊多
錢。這怎麼可能,準是系統出了故障。林東嘴上說著,右手按下了證書預覽按鈕。呈現在
我們眼前的百年期結婚證書只是一頁薄薄的粉紅色紙片,上面寫著這樣幾行文字:"尊敬
的先生、太太:我不知道我的左手對右手、右腿對左腿、左眼對右眼、右腦對左腦究竟應
該享有怎樣的權利,究竟應該承擔怎樣的義務。其實他們本就是一個整體,因彼此的存在
而存在,因彼此的快樂而快樂。最後,讓這張粉紅色的小紙帶去我對你們百年婚姻的美好
祝願!祝你們幸福!都柏林首席法官:吉米.裡莫"
我看著林東:"敢選不?"林東也盯著我:"你決定了嗎?這一下按下去,咱倆可就真成了
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再也甭想分開了!"我點點頭,有點捨生取義的慷慨:"我豁出去了,
這輩子就跟定你了,將來你別讓我為了現在的決定後悔。"林東笑了,拉著我的手,一起
點下了"100年"那個選項。
揣著那張薄薄的粉紅色紙片,我和林東直奔車市買了輛全新的BMW1系轎車,馳騁在都柏林
的街頭,我忽然覺得開車的林東從未像現在這般帥氣過--這輩子,他將是我唯一的愛人,
我們已經孤注一擲沒有了退路,可婚姻這東西,往往也只有在破釜沉舟的時候,才能綻放
出最燦爛的光輝--兩個人去結婚,有誰不是打算廝守終身白頭偕老的呢?互相攙扶著,一
起到白髮蒼蒼...
--
這篇文章感覺蠻豪洨的耶... 囧
感覺比較像是個故事,不像是實際國家會有的規定
有人知道這篇的真實性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47.7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