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美國職業運動的朋友應該有留意到, 今天出賽的球隊, 不管本身代表的顏色是甚麼, 都會在球衣及配件上增加不同程度的綠色, 因為今天是美國時間的3月17日, 就是St. Patrick's Day, 相傳在愛爾蘭傳教的教士St. Patrick遇到異教徒的威脅, 臨危不懼的他當即摘下一棵愛爾蘭常見的三葉苜蓿, 具體闡明了聖父, 聖子及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為了感念將福音帶到這片信奉索爾(Thor)的土地, 愛爾蘭人將St. Patrick逝世的3月17日定為St. Patrick's Day.
由於美國愛爾蘭移民眾多, 該地在St. Patrick's Day這一天會有許多帶有愛爾蘭特色的活動, 他們會佩帶三葉苜蓿, 用愛爾蘭國旗中的綠色裝飾房間, 身穿綠色衣服, 並向賓客贈送三葉苜蓿飾物等.
當然, 平日就對酒精免疫的愛爾蘭人在這個有聖人加持的日子更是千杯不醉, 酒吧總是擠滿顧客, 酒吧也會在當天推出當日限定的綠色啤酒, 一次至少三杯起跳, 才不負當年St. Patrick用三葉苜蓿點化信眾的用心.
這是在愛爾蘭聖貝南教堂彩色玻璃窗中的St. Patrick彩繪, 手中拿的就是愛爾蘭的三葉苜蓿, 照片引用自Wiki
「愛爾蘭人 wiki」的推薦目錄:
- 關於愛爾蘭人 wiki 在 Zass17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爾蘭人 wiki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愛爾蘭人 wiki 在 淳的港式挪威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爾蘭人 wiki 在 愛爾蘭人wik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愛爾蘭人 wiki 在 愛爾蘭人wik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愛爾蘭人 wiki 在 愛爾蘭人wik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愛爾蘭人 wiki 在 《爱尔兰人》深度解析(下),一个可恨可怜之人的生平 的評價
愛爾蘭人 wiki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私讀推薦~《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藝術史上最知名的馬鈴薯或許首推梵谷1885年春天所作-《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
那年三月,梵谷老爹剛因心臟病去世,一向情感細膩的梵谷雖然傷心,卻沒有忘記成為畫家的志向。父親逝後不久,梵谷來到荷蘭南部布拉班特(Brabant)的紐南(Nuenen)小鎮進行創作與研究。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成為傑出的人物畫家,他捕捉當地農民最真實不加矯飾的面貌,甚至跑到農民家裡,畫下100多張各式各樣的肖像素描和兩張油畫。
《吃馬鈴薯的人》就是如此誕生。事實上,梵谷不只畫過這麼一次馬鈴薯。
=======================
從《吃馬鈴薯的人》可以見到,屋內陳設簡陋燈光昏暗,圍在桌邊的五位農民正在喝咖啡吃馬鈴薯。除此之外,並無其他配菜,看起來只有簡單粗糙的水煮馬鈴薯。這是布拉班特農民-德・格魯特-範・魯伊(De Groot-van Rooij)一家人的晚餐。
梵谷用灰暗色調描繪出農民生活的樸實艱辛,這些馬鈴薯甚至沒有削皮。他們都有著疲憊的面容和粗糙堅硬的雙手,得經歷風霜日曬辛勤勞動,才能從土壤得到足夠的食物果腹。
畫面和色調看起來既不討喜也說不上悅目,但人家是有遠大抱負的梵谷耶~他的人物畫才不想因循那些繪製達官顯要之往例,而是傳達靠天吃飯,以勞力獲取溫飽的踏實滋味。
熱情好客的農民可能還會邀請梵谷一同享用熱騰騰的馬鈴薯與咖啡,工作狂如梵谷,應該要等到手上創作告一段落,才會坐到桌前咬上一口馬鈴薯。冷掉的馬鈴薯其實做成沙拉也很美味(喂~)。
即使《吃馬鈴薯的人》由於用色晦暗沉重,不同於當時主流,或是人物比例明顯不符合透視法,都無損無梵谷自成一格描繪人物,進而書寫藝術史的能耐。
=======================
然而要是沒有「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吃馬鈴薯的人》不見得會出現。
=======================
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1451-1506)與船隊在歷經兩個多月的航行之後,穿越大西洋來到巴哈馬。
此刻他以為自己按照預定計畫抵達了亞洲,當地原住民也因此被他稱為「印地安人」(indios,西班牙語中的印度人),只是這些地理與人類學上的無知,相較於接下來美洲原住民即將面對的慘絕人寰屍橫遍野之慘況,一點都不算什麼。
美洲新世界與歐洲舊世界從此開始建立聯繫,無論是文化、經濟、種族、生態之間的差異,以及疫病彼此傳播,都大大改變了兩座大陸。即便這場接觸對於美洲原住民來說,傷亡絕對比獲益來得多。當年新大陸被哥倫布登陸後,最直接的結果是西班牙締造眾多殖民地,也為歐洲各國接下來的殖民經濟開了先鋒,同時讓美洲成為基督教亟欲征服的新對象。
1972年,美國歷史學者-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教授透過生態觀點,將1492年哥倫布染指美洲大陸以來,東、西半球之間各項領域之衝突、影響與交流,所引發的明顯轉變,稱為「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這也是歷史學研究中,首度以生態觀點解讀昔年往事。
身為開路先鋒,向來得冒大不韙,克羅斯比教授當年同樣如此。《哥倫布大交換》一書那時不僅得苦苦尋求出版商印刷發行,出版後還得面對一連串負面書評,直到1990年代才逐漸進入主流。
=======================
一頭栽入《哥倫布大交換》,完全可以感受到豐沛充實的知識量與考證講究的眾多資訊。
舉個例子,全書共344頁,光是注釋和參考書目加起來便有113頁,很驚人吼。在此真要感謝克羅斯比教授努力研究貢獻所學,便宜了我們老百姓爽爽看故事。
你知道的,悠閒地窩在沙發上,一頁一頁翻著,遊走於眾多驚人史料與情節之間,一直發出〝OMG〞或〝原來如此…〞的喃喃自語個人時光,其實非常享受。
=======================
拿《吃馬鈴薯的人》來說,如今已成為歐洲人主食的馬鈴薯,初來乍到現身於歐洲時,曾經被誤認帶有毒素還會引起痲瘋病而遭到嫌棄,因此頂多只能充當豬飼料。
當時整個歐洲只有愛爾蘭人張開雙臂擁抱馬鈴薯。多虧馬鈴薯的無私餵食,讓愛爾蘭人口在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約90年之間,成長超過三倍。只是過度依賴單一主食的結果,也使得愛爾蘭在馬鈴薯枯萎病肆虐之下,造成慘重傷亡。
其他歐陸國家則要經過幾次嚴重飢荒之後,才知道馬鈴薯有多麼溫良恭儉讓,美德可感天。馬鈴薯到了19世紀末終於迎來她的春天,產量與接受度大幅躍升,約莫就是梵谷畫下《吃馬鈴薯的人》之時。其實一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前,ㄧ般農民都還是以麵包粥為主食。
要是沒有「哥倫布大交換」,梵谷的主題大概會變成《吃麵包粥的人》。
親近藝術,若有廣博歷史知識相佐,往往能夠激發更多感受,創造更多聯結,也有助於全面性的理解。了解「哥倫布大交換」,那些16世紀後的靜物畫和風俗畫裡許多細節會看起來更其來有自。當然,「哥倫布大交換」的影響遠不只如此。
=======================
就我們而言,500多年前的往事,而且還是發生在地理位置毫不相干的歐美地區,聽來似乎頗為遙遠。
但若細數現代台灣生活面貌,卻會發現不少「哥倫布大交換」,而且你肯定嚐過:薯條、烤地瓜、燒番麥、花生糖、鳳梨冰、木瓜牛奶、番茄蜜餞、麻辣鍋、甘草芭樂、臭豆腐、火雞肉飯、金瓜米粉、巧克力…blahblah。
這些台灣日常中熟悉的各色小吃,主要食材其實都是源自於「哥倫布大交換」。
1492年登陸巴哈馬的那個清晨,哥倫布肯定沒想過他除了拓展殖民帝國、開發金銀礦等重要任務之外,會以這種方式影響到遙遠的島國生活。等到讀過這本書,下次逛夜市的時候,或許你也會認真尋覓哥倫布。
(狀態顯示非常餓…)
#哥倫布大交換
#人類走進世界史的第一步
#精彩非常知識量滿滿
#夜市到處哥倫布
#給我台灣小吃(打滾+摔酒瓶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Junie Wang & wiki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愛爾蘭人 wiki 在 淳的港式挪威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沙漠裡的綠洲
我們由Lima從陸路上Cusco,跟了Peru hop這間公司,有點像Norway in a nutshell這樣的套票但秘魯版這個有專人跟車打點。聽聞這間公司老闆是愛爾蘭人,娶了秘魯太太在約5年前成立了這公司。可能口碑太好,巴士滿座,以前旅人搭的巴士公司多得佢唔少。無可厚非,舒適度和更重要的安全性它都有,在長途車可以安心睡覺對我等這些渴睡寶寶很重要。
中途站有短Tour可參加,看沙丘連接大海處。有人在玩滑翔傘,我們看著那鮮艷傘子在崖下消失,人沒死但驚濤拍岸,不知他要怎麼走上來了。
在Huacachina留宿,這小小的沙漠綠洲的適趣緻,但原來已經不是原版。看wiki知道以前有人在附近掘了個井,湖水差點乾溏,現在的水是商家們籌錢泵進來的,在科學家徹底修復之前保住生財工具。
綠洲四面環沙丘,進去的柏油路一邊要起高牆擋沙。午後進沙漠玩,得個架的沙漠四驅車連司機能載10人,在沙丘上衝下撞瘋狂掟彎,在普遍司機都不戴安全帶的國家他出發前先檢查乘客全都戴好安全帶就知道有多刺激。太陽眼鏡和土匪巾也是必須的,整天下來眼耳口鼻都是沙。
滑沙真的不能錯過,愛滑雪愛速度的很易上手。大部份人都是扒著下,求速度記得好好上蠟,瑜珈的鱷魚式要練好。懂snowboard的更加可以另外租用具站著下。司機帶我們去的坡一個比一個陡斜,在最後一個沙丘頂應該有45度斜角,高到差點看不到下面只有一丁點的人。畏高的TK竟然不怕,更說要拿著RE邊滑邊拍我,可是我衝得太快,快到一眨眼就滑出了鏡頭!
滑沙Video在IG》https://www.instagram.com/shun.mw/
愛爾蘭人 wiki 在 愛爾蘭人wik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愛爾蘭人wiki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VandanaShiva寫的 生物剽竊:自然及知識的掠奪 和VandanaShiva的大地,非石油: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 ... ... <看更多>
愛爾蘭人 wiki 在 愛爾蘭人wik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愛爾蘭人wiki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VandanaShiva寫的 生物剽竊:自然及知識的掠奪 和VandanaShiva的大地,非石油: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nbsp;... ... <看更多>
愛爾蘭人 wiki 在 愛爾蘭人wik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愛爾蘭人wiki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VandanaShiva寫的 生物剽竊:自然及知識的掠奪 和VandanaShiva的大地,非石油: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