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為什麼不給我投影片】
⠀⠀⠀⠀
先說這篇是負面情緒的抱怨,然後我是完全站在講師的角度,另外如果你跟我看法不同,我從來沒有想要說服你,就只是不同立場和觀點而已。
⠀⠀
我覺得每個行業大概都有每個行業的一些點,就是外人可能覺得不怎麼樣,但一踩到就會爆炸的點,就是那種一句惹怒你的方式。
⠀⠀
隨著時間過去,我對於這個行業越熟悉,其實也沒什麼點會惹怒我了。以前基本上都是為了錢在生氣,現在則是看到不能接受的費用,直接報價就好了,後來也還真的沒怎麼生氣。
⠀⠀
但到有一件事情,我到現在還是很在意,那就是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
通常上課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老師能不能提供投影片。以我來說,我通常都是不提供投影片的。當然這個可以有一百萬種說法。但對我來說,就是你上課買我的是講述內容,而我覺得投影片不包含在內。
⠀⠀
原因是以前我也曾經覺得給個投影片沒怎麼樣,但後來我卻發現,居然有其他老師拿著我的投影片去上課。重點那不是引用,而是直接把課件內容排列重組一下,基本上除了姓名,跟刪掉了我的logo以外,通通都拿去用了。
⠀⠀
因此我後來就特別小人,通常不會給投影片。但如果是付費的講座或是課程,肯定會有講義。而就算是免費的課程,我也都歡迎拍照,而如果是線上課,也都歡迎截圖。
⠀⠀
但我常覺得,這是為了讓同學學得更好,但這還是不代表老師上完課,就應該把投影片給你。當然,也可能有人會說之前上課遇過的老師都會給投影片,但我覺得那是那位老師人很好,但我就是個小氣的人,我覺得教材和課程是分開的。
⠀⠀
就像去學校上課,課本也需要另外付費的吧。我用個誇張一點的比喻,這概念就像你去做飛機,你不會把空少或空姐帶回家吧,那應該是在旅程中提供服務的人,但不代表是你的所有物。
⠀⠀
更扯一點的是還有主辦單位直接開始就答應全部人老師會給投影片的,接著再用這個點來凹講者,通常礙於現場壓力,很多人也就屈服了。
⠀⠀
而另一個我覺得很莫名的,是以前還會接政府和學校的時候,常常為了核銷需要提供投影片。我常常不太能理解這個點,難道沒有投影片,就不能證明老師有來上過課了嗎?
⠀⠀
還有更扯的是一定要錄影存檔,但我覺得這都不見得是主辦單位的問題,有時候就是礙於某些『核銷規定』,以前自己也在學校辦過講座,我想也得罪過了不少講者吧。
⠀⠀
所以現在基本上這種價格偏公益的場次,我也不太接了。但另外就是會遇到,主辦單位不是因為核銷,而是根本沒有智慧財產權的概念,這個更令我頭痛。
⠀⠀
最近一個長期合作的單位牽線,我接了另外一個單位的課程。他們有屬於自己的平台,上課時要用他們的教室。
⠀⠀
當時覺得蠻酷的,居然有自己開發的系統。但上到第二堂課,才發現講師的投影片可以直接被同學下載。我當下其實是有想直接關掉教室的衝動,但想想,同學也是照著規矩,而且那不是漏洞,是清清楚楚放在說明書裡的。
⠀⠀
當下真的是深呼吸了幾次,想想還是把課上完再說吧。而你要說我投影片多厲害嗎,倒也不是,就只是個尊重問題。而更不開心的是,這件事情在事前沒有任何告知。
⠀⠀
也就是如果是第一次用的老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投影片會被下載。而當開始上課後發現可以下載時,肯定是沒有其他轉圜的原地了。
⠀⠀
後來想想可能是之前都是內部講師,所以老師們的投影片都算是公司的,可以無償的被下載。但我覺得一個能自行開發平台的公司,怎麼會連保護老師智慧財產權的想法都沒有,我實在嘆為觀止。
⠀⠀
而有趣的是,合約上還有特別說明智慧財產權不得供第三方使用,但平台的設計就是能讓第三方使用的,這該怎麼來算呢?後來就決定把這個交給公司法尊處理了,平常都是度爛法尊檔很多提案,直到發生事情才發現他的好嗚嗚。
⠀⠀
總結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
1.對我而言,如果不是演講經驗分享,而是學習或技能類的課程,直接去跟講者的投影片是不禮貌的。現在能夠拍照,能夠截圖,甚至有講者會用寫心得來交換等等。但當然你可以去要,但給不給是對方的決定,而不是義務。
⠀⠀
2.如果你是講師,我覺得要好好保護自己的心血。投影片和錄影這種事情,絕對不用後退。另外就是,你可以去談整年或是計次的授權。我曾經幫一個單位錄重複撥放的檔案,在計次撥放的情況下,那一個半小時的影片我最終拿了六位數。
⠀⠀
3.如果是要邀請講師,我覺得主辦單位應該是要保護講師智財權的。現在有很多主辦單位都很懂了,能夠提供幾張精華。而我覺得如果一定要用主辦單位的電腦,在講課結束後,告知對方已刪除檔案,我覺得是能增加好感跟信任的。
⠀⠀
總之寫了這麼多,只是想抱怨,但也希望除了抱怨之外,也能夠讓有可能當聽眾,講師,主辦單位的人,能理解一下小氣講師的一些想法吧。
-----------額外補充----------
⠀⠀
一早起床看到這麼多支持我也是嚇壞了,感謝我的同溫層夠厚,大家都能認同這個概念
⠀⠀
有些老師可能還是會有點卡卡的,我分享一下我的說法。我在跟主辦單位說明時,我都會說這個概念跟看電影一樣
⠀⠀
你付費是付電影那幾個小時的觀影體驗,你如果全程拍照錄影,肯定違法。而看完電影後,你也不可能跟電影院要求腳本,分鏡圖吧?
⠀⠀
而如果真的遇到完全不能接受的主辦單位,也不用拒絕合作,就另外計價就好。
⠀⠀
而當如果面對學生質疑,說知識應該被無償分享時,可以請他去查google,上面有許多可以被無償分享的知識。
⠀⠀
而我覺得,我分享的投影片內容是我花錢去上認證課或授權課,獲得並轉化的收穫,版面結構是我從每次課程中不斷調整的結果,圖片是我每年付費從授權圖庫購買,並且篩選出來的心血。
⠀⠀
但也不是希望大家遇到這樣的事情就生氣,畢竟很多人也是不懂,所以可能不小心踩到點。而我相信只要說明一下投影片不方便提供,但可以針對不懂的地方,或是哪邊作加強,對方一定會樂意接受的。
⠀⠀
而會拿這些是為了知識教育或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或甚至直接擺明就是要拿你投影片去用的,我覺得基本上也不要花太多時間,就直接不合作就好。
⠀⠀
畢竟如果有這樣的不尊重,可能也代表在他們的觀念裡,專業是沒有價值的,他們更可能不會願意為你的勞動成果付費。
⠀⠀
當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覺得是不是自己太計較的時候,請記得這個世界上有更多更好的合作單位,不要讓自己委屈啊~~
⠀⠀
大方的接受自己的心血有價值,也接受那些不願意付出的人說你小氣吧XD
⠀⠀
#我就是小氣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只是投影片
#但對我來說都是心血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喜歡接觸人,就能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 身為護理師,有時候真的會為了病人而生氣,也同時看盡了人情冷暖,就像是在醫院照顧病患時,面對不夠積極的家屬,有時候難免會不小心走心,寧可遇到過度積極的家屬,也比起消極的家屬來的有感覺。 - 這次和千千聊到關於這份工作背後的祕辛,千千分享了一段「同志情侶」的故...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Vicky 陳忻玥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春季感謝祭- 邀請王教學懶人包✨ ➡... - Free Fire - 我要活下去 的評價
- 關於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民調專家吳世昌,為你揭開此次總統大選民調之謎 ... - YouTube 的評價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感謝身邊的人開始,你的命運就會真的改變!
只要說出兩個字,解放僵固的頭腦。
作者:川﨑康彥
書名:為何我們喜歡興奮,需要緊張?
——哈佛醫學院研究員的53個活化大腦練習
各位今天說了幾次「謝謝」,向他人表達感謝之意呢?
我們對於家人或朋友這些親近的人為我們做些什麼時,久而久之好像會變得理所當然,不覺得需要感謝。但是,若平時養成親口向對方道謝的習慣,就能隨時對任何人說出「謝謝」了。
眼前對方的情緒,其實會對自己造成影響。如果身邊有個人整天板著臉,好像大家都對不起他似的,不知不覺地自己也會開始看什麼都不順眼。我想大家都有這種經驗。相對地,你應該也有曾經被對方的笑容感染,自己也跟著眉開眼笑的時候吧!
說聲「謝謝」,向對方表達感謝,就是對他人敞開心胸。養成時時感恩的習慣,就能保持對任何人都能敞開心胸。如此一來,大腦就會開始自由地想像。相對地,一旦封閉心靈,大腦便停止自由想像,就容易陷入自我封閉的惡性循環。
道理是這樣的。人的大腦一旦被情緒束縛,思考就會停滯,裹足不前。思考僵化後,對大腦傳遞訊息的突觸功能會變得模式化。結果,想像變成只有固定的模式,缺乏想像力的人,人生是黑白的,不是彩色的。
要解放僵固的頭腦,最好的方法就是
「常懷感恩之心,對任何人都敞開心胸。」
心胸一開放,就不會被固定的觀念或信念束縛,跟隨自己的直覺行動。對於期待興奮的心情,也會直率面對,提升實現期待的熱情。
說「謝謝」還有一個重要的效果,就是消弭阻礙大腦發展的情緒。諸如被害妄想、憎恨他人、感覺痛苦等負面情緒。
不過,越是跟自己親近的人,「謝謝」二字越難說出口,總覺得很難為情。所以,我要介紹一個練習方法,讓我們可以簡單就說出感謝。這是我在哈佛研究所每當有會議之類大家聚集在一起的場合時,都會舉行的一個儀式,叫做「感謝遊戲」
—— 感謝遊戲開始了 ——
在我所屬的麻醉科,參加聚會的人必須盡可能想出要感謝的人,並對著他說出來。這個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活化大腦。感謝遊戲的主要步驟如下:
STEP① 與坐在附近的同事至少兩人一組
STEP② 輪流說出自己想要感謝的事
STEP③ 限時兩分鐘,盡可能深入思考,快速表達
這個遊戲可讓平常不習慣對他人表示感謝的人,自然地養成感謝習慣。習慣了以後,與周遭的人關係改善,心裡就會更加感謝,產生良性循環。
話雖如此,或許有人身邊沒有同事,或是突然要對親近的人表示感謝實在很不好意思,那也請放心,一開始可以先自己悄悄地列舉想要感謝的人,效果是一樣的,請試著做做看。
我的一位人生導師,竹田和平先生,他被稱為「日本第一的個人投資家」,曾經是一百零四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位竹田先生也很重視對他人說聲「謝謝」。
他甚至建議我們保持每天說三千次「謝謝」的習慣。我身邊聽了他的話並付諸實行的人,據說後來全都「大發」了。當然,不是一定對所有人都要說出口,在心裡默默地說也不要緊。連續說個一小時,很快就三千次了。如果是一秒一次的話,其實五十分鐘就結束了。
—— 常說謝謝的人,運氣特別的好 ——
直率地對他人說出「謝謝」,就能幫助自己敞開心胸、活化大腦,而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係也因此建立。
每個人都有自己擁有但他人沒有,或是他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被固定觀念束縛的大腦,會排斥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的對象,例如拒絕接受與自己不同的想法。
但是,如果能對自己身邊的所有人都敞開心胸,不被固定觀念束縛,就會願意嘗試接受與自己不同的人。如此一來,我們就可很自然地與對方產生共鳴。
不要老是只朝著一個方向,只接受一種思考,接納各種思考或事物的刺激,大腦就會產生變化,甚至進化。這些變化和進化,是神經細胞遇到外部刺激,就會臨機應變的一種稱為「突觸的可塑性」所引發。
突觸是支援大腦功能的神經細胞相互傳遞訊息的部位。人的大腦有一百四十億個神經細胞,他們藉由突觸形成網絡,執行大腦複雜的活動。人的大腦原本就會因興奮或心跳加速而進化,所以與許多人產生共鳴、接納對方,大腦活化就會更加速地進行。
懷抱「感恩」的心,對大腦還有其他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安定心靈。當與他人之間產生互信時,大腦會從下視丘與視上核分泌一種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被稱為幸福激素的「催產素」。不只是對別人好,受人感謝或我們主動感謝別人時,也能得到很大的安慰,這就會促進催產素的分泌。近年的研究發現,催產素有以下功效:
1. 增加與人的親近感、信賴感
2. 消除壓力,感受幸福
3. 抑制血壓上升
4. 提升心臟機能
如上述,催產素的分泌,的確能撫慰人心。相對地,被負面情緒占據的大腦充滿憤怒和不安,無法保持興奮,以及投入對事物的熱情。因此,即使是瑣碎小事也要心懷感謝,並將這份心意說出來,不僅是為對方好,對自己也非常有益。
—— 經常感謝家人 ——
我們總不吝對公司的主管或同事表示感謝之意,卻往往忽略對身邊的人同等對待。那是因為我們都有撒嬌心態,認為對方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不用特地道謝。要正經八百地說「謝謝」是很難為情的事吧。還有,因為關係太親近,也可能都只看到缺點。
我想起在哈佛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時期,常會看到許多人大大方方地說出對家人的愛與感謝。或許是因為國情關係,和多半不擅表達情感的日本人比起來真是大不同。但是,我也發現正因為能夠對親近的人表達感謝,他們才能保持開放心胸,找到令他們興奮的研究主題。
每年到了耶誕假期,哈佛都會舉行派對,邀請同仁闔家參與,藉此機會對家人表示感謝。這場由教授們主辦的派對,會準備許多佳餚和活動,款待研究夥伴的家人。參加者為了讓這一整年在背後支持自己的家人玩得盡興,無不盡心準備。對家人和夥伴的感謝能量,讓會場氣氛熱烈。
除了這樣的派對,我也推薦另一種方法,可以感受這種感謝的能量。那是我為了探尋讓自己興奮的事而參加的一場講座,我在那裡學到「感恩浴」的練習。
首先,讓一個人站到正中央,其他人圍成圓圈,齊聲對著站在中央的那個人訴說一分鐘感謝話語,宛如沐浴在「謝謝」當中。參加講座的二十人同時發聲,其實聽不清楚誰說了什麼。話雖如此,感受這種砲彈一般的感謝能量,站在中央的人會覺得「原來自己這麼棒!」這不僅令人得到自信,心中也會湧現對別人的感謝。
最後,大家都對彼此更加感謝,道謝與被道謝的人也加深彼此間的信任。如此一舉兩得的效果,是多數人在同時間內一起達成的。
二十人算是很大陣仗,其實五、六人的小團體也可以充分感受感恩的能量。這時,不要只是說「謝謝」「感謝你平常幫我」「謝謝你為我這麼做」,請連為何感謝的理由也一起說出來吧。
當然,不是要請大家刻意做這個練習,其實只要平常向家人或夥伴道聲「謝謝」,就能提升彼此間的信賴。所以,請先從身邊的人開始,向他說聲:「謝謝」吧。「一天至少說十次」,實行起來其實毫不費力。
—— 不能什麼都不想,但也不要想太多 ——
先前說過,當我們被僵化的觀念束縛,大腦就會失去自由想像的能力。不僅思考被綁住,大腦的迴路也會模式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我們想要「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興奮」時,大腦會自動踩剎車。我們在尋找興奮的事的時候,不要被太多理性分析思考牽著走,憑直覺是很重要的,不能想太多。
當我們在尋找讓自己興奮的事時,思考通常會變成阻礙,不過一旦找到,就必須考慮該如何行動才能實現。「怎麼做才能實現?」「怎樣才能更進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這時候再發揮思考力吧。
要各位平時做到凡事憑直覺,但當找到讓自己興奮的事後反而得要靜下來思考,這不是很難嗎?不過,一旦找到興奮的事,就有「一定要到達目標」的熱情,此時就能憑著直覺開始各種行動。如此說來,我們要當心不要因為考慮太多,而造成直覺力低落才好。
這本書挺有意思的,隨意翻翻也很有收穫。
推介給大家《為何我們喜歡興奮,需要緊張?:哈佛醫學院研究員的53個活化大腦練習》先覺出版/作者:川﨑康彥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分享請幫忙按個讚
也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想法和回饋,謝謝你!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Go to the basic:再回到一階》
我想要回去複訓一階的想法,起始於年初參加台中夥伴時段的啟發。那時,有個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生產者等待回應、投射者等待邀請,那麼,兩者的「等待」有何差異?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雖然聽起來輕易,對人類圖有基礎了解的人,大概都能侃侃而談其中的分別。然而,我回答得並不好。我發現,我居然沒有辦法用很簡單的語句、出現在日常生活的例子,讓對方明白,為什麼聽起來都是一個類似等待的過程,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運作方式?
我一直對於那位朋友感到抱歉。覺得辜負了她遠道而來的心意。我也感謝她的這一題,在我心中種下了複訓的種芽。Go to the basic,是我的老闆們常常對我說的話,過了幾年,我也偶爾跟團隊這麼表達,當我們卡關,對於原本很確定的地方,覺得搖擺和遲疑。那我們就回到原點吧。看看是不是在原點就遺落了甚麼,順便把原點的初心也一起帶回來。
所以回去上了John的一階。有一種徹底跳脫既有框架的刺激,回到原點無誤,但這一次,是站在原點的對面,戴上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全新濾鏡。
上到四階,我們學到各種拆解圖面的方式,觀察能量如何流動、又會被哪些深井制約。越走越深,慢慢會模糊一個基本的真理:「二元性」。像是,黑與紅,個性與設計,感性與理性,想像與期待,那是我們風格與特質之所以千變萬化的起源。
John的一階,我看到的是,以二元性為核心,將圖面切割成四大象限的架構,當中蘊藏了一至七階的智識,細節可以說一千個晚上也說不完,真正的關鍵,四個象限就一目瞭然。
對於我這樣一個天生囉嗦的人,上課時,內心覺得頗為震撼,大道至簡,原來如此。好的脈絡,隨著一根線頭按圖索驥,解釋了說不清理還亂的人生。從二元性出發,維持客觀,更能好好傳遞理解與支持。
特別是在講到投射者的時候,John分享了一個很犀利的觀點,協助我重新檢視「苦澀」為何積聚,唯有勇敢觸碰「代價」與「報酬」的議題,才能有效避免苦澀,也通常能過濾「邀請」的本質是否正確。
由於投射者的能量運作,是先聚焦再向外投射,一旦選擇投入,將毫無保留,將自己傾洩而出。之所以覺得苦澀,除了因為不被看見、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也出自於能量全被他人掌握或取奪,自己甚麼也不剩的虛無。
因此,要回到內在權威,也要心中有譜,先問好,「我會得到甚麼?」。能量的交換,必須有價。不用不好意思。如果不確定會得到甚麼,或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接受邀請前,務必三思。
聽起來很像是常識,我媽就一直不懂,為何我自信心低落、老是拿熱臉貼冷屁股,把自己搞得跟鼈三沒兩樣。(其中也蘊含了空白意志力中心的課題)
但對我來說,這件事很難做到,我超級不擅長談薪酬。求職、轉職、升職,永遠很羞於啟齒,自己的價碼幾何。同時也很疑惑,我真的可以要這麼多嗎?會不會被拒絕。每次每次,都要和先生不斷練習,把腳本背得滾瓜爛熟,但真的到了談判桌上,立馬忘光,時常簽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
回顧我的職場經驗,那些在「代價」與「報酬」上,相對失衡的工作,大部分都沒有好下場。那時我的想法是,錢少一點沒關係,經驗無價。我也長期信奉,成功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推手哲學。這些觀念,有其真理,但施與受的天秤長久傾斜,越到後期,越嚴重影響身心健康,都快把自己的五臟六腑、畢生絕活傾囊而出,依然不受重視、沒被買單,有強烈的被糟蹋與被輕賤感。真心換絕情。
聽了John的觀點,我在銀幕前大澈大悟,如果連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價值,任意揮霍在他人身上,又怎麼能期待對方理解「免費的,其實最貴呢」?
有趣的是,我現在的這份工作,是所有工作歷程中,最放膽一搏、去談「代價」與「報酬」的Offer。也許是因為當時處於大休息狀態,身心回到健康水平,才剛從可怕的職場霸凌離開,求存意識十分高漲,我不想再委屈與馬虎自己,從一個屎坑淪落到下一個。也許是當時的主試官的「夢想說」,深深觸動了我。他不問我能貢獻甚麼,反而好奇,What do you dream for?
他認同夢想,也尊重築夢的精神,值得我提出來的酬償。(天知道,真相是,我壓根不知道該出多少價,又覺得自己不被錄取的機率很大,索性出了心目中的天價。)
因此,我永遠記得接到offer的那天下午,整個台北市突然下起午後雷陣雨,老是忘了帶傘的我,站在雨中,內心百感交集,應該要開懷,卻哭了出來。許多年積壓著的苦澀,老天用一場雨拂去,我淋得全身溼透,裡裡外外都得到了平反。
「代價」與「報酬」,很需要被提醒,特別當投射者長期處於等待,關於價值,很容易被忽略,或因為害怕再度失去機會,而不被列入優先考量。弔詭的正在於,屬於你的邀請,是不會吝惜對你的「代價」與「報酬」的,重點是,你也要相信自己有價,勇敢提出來。
學到四階,回看一階,斷垣殘壁突然都接得起來了,能量的來去,既互相效力、亦此消彼長,謝謝John帶我看到那樣的世界。
也很推薦John的一階,如果你是新手,這將是一個相對宏觀的起點,御繁為簡,以空飛機遊覽納帕河谷的概念。如果學到中途,這則是溫故知新的回歸,以大窺小,慢慢拾起迷失的零星碎片。
學院一階課程 :
https://humandesignasia.org/course/lv1
*歡迎當時的那位朋友再出聲一下,我現在能夠比較完整地回答妳的問題了。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喜歡接觸人,就能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
身為護理師,有時候真的會為了病人而生氣,也同時看盡了人情冷暖,就像是在醫院照顧病患時,面對不夠積極的家屬,有時候難免會不小心走心,寧可遇到過度積極的家屬,也比起消極的家屬來的有感覺。
-
這次和千千聊到關於這份工作背後的祕辛,千千分享了一段「同志情侶」的故事,當時他陪伴對方走到生命的盡頭,直到最後還要瞞著家屬兩人的身分,雖然很常送走許多病患,但依舊忍不住淚流不止。
-
這是一份能遇見很多故事的職業,同時也透過不同的故事成長,感謝千千接受我的邀請,願意跟我聊聊關於護理師這份職業,讓我們感受到真的「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狀元。」
-
#千千進食中 #職業訪談 #護理師甘苦
-
【職業訪談】護理師甘苦!「灌腸練習、軍事化教育」護校實習過程公開feat.千千進食中
https://youtu.be/35NVghzSDrg
【職業訪談】帥醫師脫光教學!「台灣四大癌症」該如何預防?feat.馬克醫師
https://youtu.be/_Y7J3Nmouqo
【職業訪談】台大醫學系醫師來了!「11年小兒科醫師」經驗談feat.馬克醫師
https://youtu.be/xn5m6UxjuYc
【護理師甘苦談】心酸公開!急診熱忱被消耗?小孩生了,媽媽卻走了... feat. apple
https://youtu.be/HAZq3JE1yTE
【職業訪談】護理師撞鬼!躺在病床上的阿伯,上一秒才幫忙按電梯!feat.APPLE
https://youtu.be/zFU-tMjk8-0
【餐廳打工輕鬆嗎?】7年牛排店「改善低收入戶」,這群人董仔洋蔥經驗談!
https://youtu.be/gYt26PRaQQ4
【報錯五月天新聞】主播「吃螺絲」尷尬畫面公開!整個場面莊雨潔Hold住
https://youtu.be/7UqaGptUcd0
【狗仔好當嗎】假病人偷拍?串通藝人假新聞?真實「業界秘辛」公開
https://youtu.be/bOpkIFbjLbU
【職業訪談】如何考上空少?「22歲年薪破百萬」澳門航空面試過程公開!feat.Daniel
https://youtu.be/hfRus0nT6yw
【職業訪談】便利商店甘苦談!泡咖啡、弄傳真還要喊「關東煮2件8折」
https://youtu.be/bJK8ngzBG4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_hi6PC_1J4/hqdefault.jpg)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NEW! 加入陳寗頻道會員: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
要怎麼做才能跟陌生人打成一片?要如何聊天才不會讓場面瞬間冷掉?
常常有人說「我不擅與人聊天」或是「我聊天總是冷場」,這種人有個更簡單的名稱,就是「句點人」。句點人總是可以讓熱烈的聊天瞬間冷卻,更不用說那些初次見面的人了,讓原本就嫌冷的尷尬場面瞬間降到冰點,就是這類人的特長。
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談談我自己的經驗,先瞭解什麼樣的情形會讓場面冷掉,再談如何讓聊天可以持續下去,甚至讓對方欲罷不能地繼續跟你聊下去。什麼叫做聊天王,今天哥就示範給你看!
#行銷 #業務能力 #職場
──────
喜歡這支影片嗎?
感謝熱心網友提供本影片的字幕。也邀請你點下面連結為影片提供翻譯字幕: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video?ref=share&v=PgqI_O7cBOY
欲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請點這邊挑選影片: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gqI_O7cBOY/hqdefault.jpg)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Vicky 陳忻玥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個接受自己的小故事♥️
“沒寫歌、就不足以當一位歌手”
我不知道這樣的門檻我自己是怎麼捏造出來的,
但這樣的觀念一直都在我心裡的某處,
2017年底,我22歲初,
還沒簽約的我受陶山音樂邀請演唱一首歌 煙幕,
釋出後、過了半年、很幸運的煙幕開始有了一些知名度!
我開始很多工作是因為煙幕而來,
遇到了很多新的人事物很多新的經驗,
常常活動中主持人、新朋友都會詢問我:當時妳寫煙幕是什麼樣的心情與由來,
這是一個對音樂活動來講非常非常合理的問題,
那我的回答就是:沒有~~煙幕不是我寫的,
這個回答常常會讓對方不知道要怎麼往下接,
因為真的很多人從一開始就以為是我寫的,
所以知道真相的當下不免驚訝一下,
這個驚訝其實是非常單純的:喔~原來跟我想的不一樣!
但對當下的我來說,
我卻把這些驚訝當成一種傷害,
原因是我自己以為“煙幕不是我寫的”是一件壞事,
我只是被提醒了自己本來就沒辦法接受的事實,
並不是有誰真的想要戳我哪個點,
其實一直以來,
我從唱歌就可以得到無比樂趣,
對寫歌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
我會起床馬上想到要唱歌、但不會想到要寫歌,
只有在經歷比較重大的事情、生活轉變、心情起伏,
我才會有感覺心裡癢癢的~想要寫歌!
很感謝我的恩師庭竹與陶山老師,
其實在簽約後這一路上,
他們不斷地幫助我看清楚自己的本質,
“妳覺得妳會唱歌是不夠的?妳覺得只有歌聲是不夠的?”
“對”
“為什麼?”
“因為...唱自己寫的歌......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哪裡比較好...但我就是覺得要自己寫比較好”
“像陶山老師他會寫歌製作、但他沒辦法自己當歌手,妳會覺得他這樣不夠嗎?”
“當然不會”
“那妳為什麼覺得自己會唱歌是不夠的?”
“oh.........oh.....我不知道”
我清楚的記得這些對話,
因為它推翻了我原本對唱歌、對音樂、甚至對我人生的思考邏輯,
能夠用自己的能力跟有不同能力的人一起合作,
一起創造作品,
這樣不好嗎?
當然好啊!
感謝陶山音樂,一直以來的細心觀察陪伴與輔導,
在這個團隊裡,
我就是歌手,我非常喜歡唱歌,
對於歌聲的部分我會一直自我要求,
這一生我想要做的,
就是讓自己越唱越貼近我的靈魂、用我的聲音跟大家一起創造出美好的作品。
IG: https://www.instagram.com/vickychenmusic/?hl=z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r-RvjOkdw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8TeXo1RomsSkQSOFkQiaqPZq6Q)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 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年顯學,東南亞研究經典) · 為了解決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 的問題,作者 ... ... <看更多>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middot; 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年顯學,東南亞研究經典) &middot; 為了解決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 的問題,作者&nbsp;... ... <看更多>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 在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 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年顯學,東南亞研究經典) · 為了解決 感謝對方接受邀請英文 的問題,作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