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今年正夏天的書單是藍色系,而逐漸步入深秋的十月書單排開則是暖色系,粉紅、咖啡,連白底都會配橘紅字樣與書腰,看來大家是有默契的。就在分享這個月待讀書籍的時候,又熊熊發覺拍照時疏忽了一本友人的散文集《#我終於捨得讓雪落下》與日前才辦過活動的 Agatha Christie《#尼羅河謀殺案》,其他大多還是近期上市的作品,除了一本贈書回答燒到的松本清張《砂之器》,我們後面慢慢介紹。
先來看最中間的十月選書《#現代愛情》,無論改編影集或原著故事都相當好看,為《紐約時報》熱門專欄的讀者所投稿之真實人生旅程,從 2004 年開始,持續刊登各類型創作人親筆寫下自身關於愛的經歷,映照出人們在感情裡的笑淚與甘苦,此本書籍精選專欄中 42 個揪心掙扎的篇章,展現勇氣的不同形式。那些戀人之愛、親子之愛、夫妻之愛、陪伴之愛、遲暮之愛,關乎血緣的、無關血緣的,關乎命運的、無關命運的,愛慾交織的、柏拉圖式的,無從解釋的、難以量化的,篇篇撐開這些真實經歷的生命容器,這群踏實生活在遠方的人們會讓你相信,「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有人愛著你」不只是為電影而生的空泛金句,《現代愛情》透過多段人生風景,帶領我們重新看待各種形式的愛之可能,以及萌生更多勇氣從生活中尋找現階段的歸屬,用不著汲汲營營,用不著驅車趕路,最好的事物,真正屬於我們的一切,會在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時間點,不慌不忙,翩然到來。
其次是首度與博客來合作的村上春樹全新散文集《#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相信大家都有領取到這裡的專屬折價券,這本輕巧細緻的新書,篇幅雖稱不上多,行文維持一貫的冷靜克制、字斟句酌,細讀之下卻沒由來地觸動心弦,就如天底下多數親子關係的模糊命題橫亙一生,兒子從少年走到中年,父親從黑髮走到白髮,村上春樹留存腦海的日常光景也是苦樂參半,從父子倆意圖棄養一隻貓的童年片刻,投射在爸爸被上一代「拋棄」的成長歷程,憑著有限的文獻資料揣摩父親一路走來遭逢的心境轉折與掙扎壓抑,於記憶和現實的錯落下尋找兩個世代和解可能,而後拉遠思考個體在命運洪流中的輪廓、責任以及位置。(完整文章:https://bit.ly/2FYZstl)
個人本月首選還有 Paulo Coelho 的《#嬉皮記》,這是這位享譽國際的作者年輕歲月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在路上遇見改變未來的人生導師,沒有這段旅程,就沒有日後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那時有個纖瘦、留著山羊鬍及長髮,懷抱作家夢,名叫保羅的年輕人,他為了尋找自由及人生意義而踏上旅程:首先到玻利維亞、秘魯、智利及阿根廷,接著他來到阿姆斯特丹的水壩廣場,在那裡遇見了卡菈,她說服保羅一同前往尼泊爾。他們一起搭乘魔法巴士,在嬉皮小徑上結識了一群有趣的旅伴,每個旅人都有各自的故事,每個人也因這趟旅程而轉變,重新排列人生的優先次序及價值觀。而保羅和卡菈透過探索彼此的關係,做出改變他們人生方向的抉擇。
去年讀過 Evelyn Waugh 的《一掬塵土》後就被這位風格獨特的英國現代主義作家圈粉,另一本代表作《#慾望莊園》也在最近問世,為 BBC 迷你影集《故園風雨後》的原著小說,描述一戰後的英國貴族、天主教、牛津大學校園、異性/同性情愛等議題。男主角查爾斯萊德和賽巴斯提安佛萊在牛津大學相識,出身一般中產階級家庭的查爾斯,個性拘謹卻嚮往隨性自由的生活;賽巴斯提安則出身於傳統英國貴族世家,天性浪漫不畏世俗禮教。兩人的友誼為喜愛藝術的查爾斯打開了一扇通往上流社會的門扉,使他得以造訪布萊茲赫德莊園,進而認識賽巴斯提安的親友,朝夕相處中,查爾斯漸漸發現自己為賽巴斯提安所吸引,兩人之間的關係日漸升溫而變得微妙曖昧,卻讓保守的母親表示不再歡迎查爾斯的來訪,兩人也斷了聯繫。多年後,查爾斯如願成為畫家,結婚育有兩子的他,仍對年少時在布萊茲赫德莊園的記憶有所憧憬,在一趟旅途中遇見了正與丈夫分居的茱莉亞,當年未萌發的激情一點即燃,兩人立即陷入愛河,然而在世俗道德和宗教教條約束下的兩人,又能何去何從?
還有兩本因為觀賞了改編作品,決定趕緊入手的原著小說,《我想結束這一切》與《神棄之地》。相信看完電影的觀眾都對《#我想結束這一切》感到一頭霧水,歡迎一起從原著解惑,在陌生荒涼而充滿壓迫感的場景中,看似甜蜜熱戀的男女主角面對感情的不安、遲疑、倦怠逐漸聚焦放大,使他們不斷重新估量彼此了解的程度、懷疑自己愛與信任的能力、焦慮於內心感受與客觀現實之間的脫節錯位,終至惶恐得無法辨別身邊詭譎的景物與事件,究竟是心魔的象徵還是真實的威脅。這是一部兼具懸疑性與文學性的驚悚小說,也是關於孤獨、疏離感與存在危機的深刻探索與漫長辯證。另一方面,《#神棄之地》電影也相當精彩,Tom Holland、Sebastian Stan、Robert Pattinson 幾位要角的精彩詮釋都是看頭,透過幾個極度扭曲的靈魂,多段沒有救贖的人生,交織成一部節奏緊張又極度暗黑的暴力驚悚之作。述說從二次世界大戰到 1960 年代,一個讓靈魂麻木的暴力小鎮,一群奇特人物無可避免的絕望命運,他們不時向上帝苦苦祈求,然而始終只得到魔鬼的回應。Donald Ray Pollock 井然有序地編織與敘述故事情節,揉合奧利佛史東扭曲強烈的《閃靈殺手》和美國南方宗教哥德式筆調,揭開美國夢的陰影下潰爛化膿的偽善及恐怖人性,如同《舊約聖經》中最血腥的章節充滿暴力,又集結了黑暗、悲慘、罪惡、謀殺與懸疑各種迷人元素。
東山彰良也再度出了新書《#越境》,以自身獨特的成長經驗,融合幽默的文字紀錄,為一本觀察臺灣與日本的絕妙隨筆集,作者親自表示:「無論小說或散文,我之所以持續書寫,或許便是為了傾聽那股聲音。越境的意思,大概便是『跨越境界線』,而這並不僅限於國界,我們週遭充斥著許多的境界線。首次寫小說時,我便跨越了一條境界線。希望這本散文集,能成為你跨越境界線的某種契機。跨越之後,或許是一片什麼都沒有的荒蕪風景,也或許會遇到比現在更糟糕的處境,但不試圖跨越,便什麼也說不準」。另一方面,身為昭和時代最後一位文豪,松本清張《#砂之器》生火之處在於他拓展了推理小說的可能性,以沙子堆砌的容器,象徵著隨時可能崩垮的空虛之物,一個在社會底層的陰影中,鍥而不捨追逐真相的刑警。一個在通往未來的光亮中,乘風破浪抓住夢想的青年。是怎樣的完美犯罪,牽引永遠不該產生交集的兩人,在命運之路的盡頭相遇?揭開重重疑雲之際,人性的卑微可憫與現實的無常悲涼,織就一部難解的宿命樂章。楊照老師更進一步解析,「清張的推理是為了探究犯罪的動機,鋪陳犯罪動機又是為了彰顯社會正義。一個沒有推理習慣,缺乏推理能力的社會,必然招來許多謊言,更多黑霧。我們從清張的筆下,跟著他一起看見世人的形貌,看見我們自己。這是清張的胸懷,也是世世代代都閱讀清張作品的原因所在。」
同時,麥田推出的新版《#科學怪人》為 MIT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的特別註解版,透別收錄七篇由哲學、歷史、倫理學、性別研究、生物科技等各角度探討《科學怪人》的論文,從人造技術、基因倫理、性別思考等 21 世紀關鍵字出發,與 19 世紀文本跨時空對話,讓讓一般大眾思索科學的發展史以及人類未來的拓展能力,並且反思對於這類能力蘊含的責任。再者還有主題上有些呼應的精準與詩意兼具的醫學書寫之作《#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兼具執業醫師及暢銷作家身分的 Gavin Francis,以東西神話、藝術、文學、歷史及醫學知識為經緯,結合臨床診治的個案實例,透過深富人性關懷的二十四篇專文,探索人類身體的各種改變,闡述「變化」正是你我從生到死、身而為人的本質,進而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情緒,接納再自然不過的身體變化。最後一本翻譯小說《#德文女老師》也令人深感好奇,關於昔日戀人的重逢,沒有溫情敘舊,只有刀鋒上的舞,電子郵件、對白、兩人彼此傾訴的故事、警局筆錄、一段一段手術刀般切割出來的人生與多種敘事手段,奧地利作家 Judith W. Taschler 以舞台劇般的詩意及真實人生的凡庸,回答關於「相愛」和「故事」的謎題。
接下來五部華文作家作品,本本皆是佳作,正在閱讀的是游善鈞《#瞬間正義》,相當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科幻小說,在不遠的未來,為了解決警察用槍意外頻傳、誤傷無辜民眾的問題,並提升辦案能力,透過人工智慧與員警連結,分析出員警最佳用槍時機的「瞬間正義」系統。薛博澤正是首批祕密參與此計畫的員警之一,在一樁超商搶案中,系統讓他射殺了一名少年現行犯,輿論一面倒譴責警方執法過當,逼得警政署不得不將計畫公諸於世。記者會上,科偵中心蕭苡麟博士出面說明系統機制:於警察大腦植入晶片、配槍加裝生物鎖,執勤時,人工智慧即能透過員警們的感官蒐集外界資訊,警員之間還能相互「共感」,進而決定扣下扳機的唯一瞬間。貫徹正義的那一天眼看就要到來,卻接連傳出民眾遭警方誤擊,隨後,這些發生誤擊的同仁一一「被自殺」,參與計畫的成員人人自危,薛博澤和蕭苡麟該如何挺過風波,並釐清重重疑雲?
以及備受期待的馬翊航新書《#山地話/#珊蒂化》,「山地話」是一個「不正確」的詞,也回返帶動記憶的形狀,是關於身分、空間、家族、書寫的重重探問;「珊蒂化」則以陰柔聲音與姿態,反問標籤貼在哪裡?藏著什麼?也與體內種種親愛、殘餘、騷動與失去對話。書中有「是」與「不是」的反串,失能與可能的照明,不那麼整齊的身體與身分。本書以作者歷經家人聚散的成長剖面、離鄉背井的路徑、風景及閱讀軌跡,在家族、學校和小鎮的危機中繞路運轉。甚或從唱片、蝸牛等微小物事,目擊被身分和性別禁錮的劇場。那些上不了舞臺、豔麗或哀傷的原住民、男孩、女人與同志,從馬翊航的文字具象化為真實的面孔,豔光四射地提槍擊發。
吳明益老師本月罕見推薦了兩本作品,陳宗暉的第一本著作《#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從母親因病離去的記憶談起,寫下曾被霸凌的童年經驗、大學時努力克服內向性格的嘗試、軍旅時期的荒謬歲月、在蘭嶼工作時找回生命意義的過程,以及近年來與父親相伴、一起練習面對死亡恐懼的日常時光。此本散文集分為「共病生活」、「帶病旅行」、「後病時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疾病隨行,更有他者相伴。在一篇篇沉潛於病中所產出的文字裡,讀者得以看見一個努力向外界「報平安」的人的身影。「平安報信是快樂的,收到回信是快樂的。如果這些信件可以讓你也覺得健康快樂 ── 衷於悲哀的快樂,衷於傷病的健康。」先無論那是不是一個別字,這段話中的那個「衷」,不是某種故做堅定的「忠」,也非結束於此的「終」,而是一顆與他人分享心內話的由「衷」之心,而那也是散文創作能夠動人的初衷。另一本為陳信傑的《#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台灣第一本以『電玩遊戲』混合『情慾探索』的小說集,作者以其電玩成長背景,開闢了六條探索的路徑,跟著他和柴貓,我們一起搭乘著大翅鯨,前進最暗黑的欲望之地。這本揉合魔幻場設和情感詩意,集結電玩遊戲主題和同志文學的小說集:在聲光電幻的遊戲架構中誕生的故事,自由的切換了通俗而易感的文學劇情收服了每個人的眼睛,正式將特殊議題的小說,引入大眾文學小說的世界。
最後一本為最具影響也最受爭議的中國當代作家閻連科精心醞釀十年的全新長篇散文集《#她們》,書寫家族裡外四代女性的散文集,一個又一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女性,以情意低斂深長的文字,點出難以言明的女人與家族心底事,深刻思索女性生而為人的困乏與她們的命運路徑。這本書旨在叩問「人」的存在性:你若放棄黑白分明的男性、女性視野後,把她們當做女性的「人」或「做為人的女性」時,那就能看到她們身上的光芒。閻連科透過《她們》傾訴女性的運命,爬梳數代女人的生活經驗和際遇。記述母親、姑姑等母輩的生活故事,也書寫同輩的姊姊、嫂子們的身影,一直寫到與孫女輩;他寫出人生的不易與生命的趨光性。從不同世代的女性生存狀態,得以窺見生命在時間之河沖積的生活天地,以及新時代如何改變女人的生存條件與亙古不變的生活困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萬的網紅Super Taste(Travel 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VBS新聞APP全新上線 立即下載→http://bit.ly/2ch35Gb 罪惡美食慾望台中下沒有極罪惡只有更更更罪惡,要給你更多的台中罪惡美食,甜點、美酒、炸雞...等,千萬別錯過! 店家資訊:https://goo.gl/Yjo3Iz →回顧慾望台中(上) :https://youtu....
慾望莊園 在 Super Taste(Travel Show)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TVBS新聞APP全新上線 立即下載→http://bit.ly/2ch35Gb
罪惡美食慾望台中下沒有極罪惡只有更更更罪惡,要給你更多的台中罪惡美食,甜點、美酒、炸雞...等,千萬別錯過!
店家資訊:https://goo.gl/Yjo3Iz
→回顧慾望台中(上) :https://youtu.be/u4YmYLWEwlE
★密切鎖定《食尚玩家》現在訂閱➔https://goo.gl/qPt1tJ
每週一至週四晚間10點 TVBS歡樂台(42)首播
隔日中午 YouTube官方頻道/TVBS官網回播
●完整內容在這裡也看的到:http://goo.gl/O6vyd8
●按讚粉絲頁:https://goo.gl/oxZxBs
慾望莊園 在 慾望莊園- 電影配樂Brideshead Revisited (2008)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慾望莊園 - 電影配樂Brideshead Revisited (2008) · victoslava · Desplat: Wong Chia Chi's Theme · Brideshead Revisited: No. 4, Oxford · The English Patient · 語言的魅力! ... <看更多>
慾望莊園 在 慾望莊園-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還記得今年正夏天的書單是藍色系,而逐漸步入深秋的十月書單排開則是暖色系,粉紅、咖啡,連白底都會配橘紅字樣與書腰,看來大家是有默契的。就在分享這個月待讀書籍的 ... ... <看更多>
慾望莊園 在 [好雷] 慾望莊園-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出身,家庭教育影響我們的個性,影響我們的決定,影響我們對慾望的控制,其力量之強大是
無可比擬的,我們只能被禁錮於這樣的影響裡泅泳著,這是慾望莊園
原文出自:https://www.wretch.cc/blog/Dammi/9308245
故事是這樣的,查爾斯出身卑賤,但其不凡的氣質吸引了Sebastian,Charles因而和
Sebastian成為好朋友,甚至有著友達以上,戀人未滿之舉的感覺,也因此Charles進而
認識了Sebastian的一家人,在此同時,又漸受Sebastian的妹妹Julia所吸引,但受到他們
母親虔誠的天主教信仰的影響,Julia只會嫁給有同樣宗教信仰的男人,而Sebastian
在某晚撞見Charles與Julia的濃烈熱吻後,則決定封閉自己的心,讓自己就此沉淪......
整部電影的整體結構似乎是透過Charles的眼睛來感受Flyte家族如實確切地遵守著傳統
天主教的教義,尤其是母親:無法忍受外遇;女兒Julia需嫁給有著同樣宗教信仰的男人;
不停地對同性戀傾向的兒子Sebastian灌輸著是罪人的觀念,絕對地強勢,因而讓女兒無法
勇敢追求自己所愛,而兒子在得不到Charles的愛之後,決定自我放逐,自甘墮落,而對於
無神論者的Charles,當然怎麼樣也無法相信這完全是出自母親對一雙兒女的愛,而其父親
也因為母親的過於執著,才忍受不了地背棄兒女
感覺好像是在抨擊宗教信仰對人類情感的禁錮,但其實是母親的狂熱導致嚮往自由的兒女
不太快樂罷了,即使是母親死後,平日就在灌輸的概念,卻怎麼揮也揮不掉,也無怪乎Julia
決定拋下一切包袱和Charles邁開大步飛到天涯海角之時,再回去Brideshead,他一直覺得
處處都是他母親的身影,另外哥哥也仍然恪守天主教教義,也讓她備感壓力;而之後Julia的
父親病危,Julia的第一個想法仍是找神父在父親臨終前來赦免他的罪,顯然就算再怎麼想
把一切推離自己的世界,但觀念似乎已經根深柢固,已經在無形中影響至深,顯示出家庭
教育對一個人影響之劇
家庭環境也影響著Charles:他出身的低下,讓他無法勇敢地追求他所想要成為的畫家,而對
於他所愛,也無法鼓起勇氣勇於追求,這一切讓他改變的便是Flyte家族的Sebastian和
Julia,他們兩人一開始也對於天主教如此無法讓人隨心所欲的教條極為不滿,不過改變
別人的人,卻無法改變自己,無法讓自己去面對這些挑戰,而終究還是一直覺得自己是個
罪人,並不斷地以此之名折磨著自己,再度印證了家庭環境在孩子心裡會烙下多深的印記
這裡不得不說飾演Julia以及Sebastian的Hayley Atwell,Ben Whishaw,實在將他們自己的
角色,從一開始的不追隨教條,自由自在的模樣,到之後在不知不覺中被母親潛移默化的
概念,而讓內心的慾望被克制又想掙脫的掙扎,演得相當有層次,當然更不能忽視Emma
Thompson所飾演的母親,其不容兒女踰矩的態度,在高雅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氣勢,據說因
而讓她有機會再度問鼎小金人
不過剛看完,我其實是不太喜歡的,因為乍看結尾,我會覺得過於強調宗教力量的強大,可能
對於有虔誠宗教信仰的人,會相當喜歡,更篤定所信奉的神,但對於我這個自由心證的人
來說,我實在無法忍受既然愛了,應該說既然都跨出那一步了,為什麼還那麼不灑脫,尤其是
因為宗教的神蹟云云,我更無法茍同這情節,雖然可以將他歸結於家庭教育,這個我可以
接受的範疇內的影響上,但這也是之後歸納出來的
不過後來再經過沉澱一下,我突然覺得這其實是一種對欲望克制的象徵,只是借由宗教的其
中一種表現出來的型式來表達,其實我們人可以這樣走到現在,不就是內心一直有著某種
力量在壓抑自己的慾望嗎?只是力量或大或小,是自己的意志力,還是靠外在的力量呢?
這就是為什麼片名取名欲望莊園了!!劇中每個人都有各懷鬼胎的欲望,如上述對情感的欲
望,需要宗教寄託的渴望,對未知可以順遂發展的渴望之外,還有對財富的渴望,如片中的
Julia的丈夫,另外Charles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對財富有所渴望的,要不然他不會在Julia的
丈夫提出交換條件:兩幅他的作品做收藏之餘,他卻有點猶疑的感覺,畢竟畫作之於他是
很重要的收入來源,雖然我們也可以解釋他在思索下一步對策,猶豫著用物品交換自己
心愛的人,這樣是否正確;不過片中Julia的丈夫卻不讓他有一絲喘息的機會,他覺得
Charles和他是同類型的人:只想攀權附勢,所以指陳Charles是否是因為想要奪取白莊,
才搭上Julia的?!
有時後,人類會自以為他要的就是這個,但其實卻不是如此,這參雜了許多因素導致了這樣
的結果,其一是因為人類有太多的慾望,一件事可能會撩起各種慾望,不過其界線是相當
不明顯的,其二是當我們非得在對選擇做取捨時,往往會以為慾望之間是有因果關係的,
而排除其他慾望,確定自己真正的慾望,或許在大部份的情況是可以的,但人往往是因為
外在環境與內在自我監控才得出這樣的結論,所以結果其實已經扭曲
因此就如同Charles一開場的自白說的:他其實搞不清楚自己是因為出於對人的愛,還是
因為單純只是對白莊的喜愛,而讓自己更陷入Flyte家族的桎梏中,後來的劇情中,也對
會有這樣的矛盾做陳述:其實感覺到他不是那麼以自己出身為榮的,而且對於第一次見面的
白莊,就被他的美麗所震懾,想要再多走走看看;但在處理和Julia交會的鏡頭,又是如此
情深意濃,好像真的有擦出一些火花,不過導演編劇似乎不想為這個矛盾做解釋,
我也覺得其實沒差
結論就是整部片其實在於自我對於慾望的處理與選擇,家庭教育對此有所影響,宗教力量
對此也有所影響,另外朋友的生活態度也是影響原因之一,實際上程度的多寡,並沒有
很清楚的好與壞,只是覺得很遺憾的是,我們似乎很常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所渴求的,進而
捨棄一些原本可以使自己完整的選項,或者是外人對於這樣的結果,甚為惋惜,就如同
片子的最後,覺得很相配的兩人,卻因為出身差異,而分道揚飆,不是相當令人心碎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5.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