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說,懂得解夢的人非常幸運,就是懂得聆聽自己與別人的內在聲音,重新尋回許多創造力和靈魂特質,更如實和立體的看見真實的能量,和最赤裸、脆弱又美麗的自己相遇。
下一個解夢初階將於11月9日展開,期待這個進入潛意識的旅程,有你同行。
由2014年開第一班解夢課程至今,每一個課程我都當是最後一個看待,傾盡全力,每次中正並專注聆聽內在聲音,這些潛意識的隱藏訊息,就是夢境給我最動人、最震撼的力量。
每次看見來到參與的朋友仔,都讓我靈感如泉湧,現在仍然經歷前所未有的蛻變過程,不拘泥於之前制定的形式及課程內容,一直即時更新,期待下把最好的奉獻給你。
https://askvisions-hk.com/courses/db2111/
ASK 心動力(香港)
#dreamreading
#dreaminterpretation
#spirituality
#psychology
#visions
#creativity
#healing
#解夢
#心動力
#潛意識
#心理學
#療癒
#創造力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大人的玩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覺得我介紹的不錯,歡迎贊助我的開箱影片(Please support my video Channel) PayPal : [email protected] 開箱介紹:HotToys MMS278D09 Avengers: Age of Ultron Mk43~ by 大人的玩具 賣場 h...
懂得聆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
懂得聆聽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到底要先同理孩子,還是先說「不可以」】
當孩子開始吵鬧,出現影響到他人的行為時,第一步,絕對先告訴孩子「不可以」。讓人不悅或危險的動作,得要先制止再同理。五步驟,幫助孩子成為懂得聆聽與觀察、自律自重、甚至尊重他人的人▶▶https://cplink.co/cAOKXfJs
💡每月情緒主題故事,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格
免費試閱▶▶https://cplink.co/1c8zYURq
懂得聆聽 在 大人的玩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覺得我介紹的不錯,歡迎贊助我的開箱影片(Please support my video Channel) PayPal : jkc1974@gmail.com
開箱介紹:HotToys MMS278D09 Avengers: Age of Ultron Mk43~ by 大人的玩具
賣場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18xtoys
FB
https://www.facebook.com/18Xtoys?ref=hl
經由手機透過藍牙 4.0 進行連結遙控的球型機器人,
除了可以操控它到處移動與旋轉身體之外,
也可以透過內建的語音指令進行控制,
並支援 AR 擴充實境的場景示範甚至是用它來自拍影片的功能。
盒裝中也將附上專屬的無線充電座,
讓 BB-8 即使在充電時也可以保持它可愛的模樣。
特色重點
利用你的 手機,指引進行各種動作
BB-8 懂得聆聽和作出反應,可識別和回應你的聲音
BB-8 擁有自己的思想,能做出不同自主行為,可與你一同探索星球大戰中的神秘銀河。
BB-8 擁有隨環境改變的個性,性格和動作會隨著你的互動方式而成長演變
真實動作
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控制 BB-8
適應性人格
BB-8 能通過與您交互發展出獨特的態度和行為。
自主行為
BB-8 有自己的思想,陪您一同探索銀河系
全息通訊
使用BB-8 錄製、發送和觀看虛擬全息視頻
傾聽和回應
BB-8 能識別您的聲音並作出回應
驅動模式:使用智能設備控制 BB-8
消息模式:使用BB-8 製作、發送和觀看虛擬全息視頻
巡視模式:為 BB-8 設計路線即可自主巡視
技術規格
其他特色 : 藍牙
藍牙相容性 : Bluetooth 2.0 Compatibility
電源 : 電池電力
電池 : 可充電式鋰電池
電池續航力 : 長達一小時
充電時間 : 三小時
高度 : 9.98 厘米/3.93 吋
寬度 : 10.67 厘米/4.2 吋
重量 : 198.45 克
包裝盒內容
Sphero BB-8 機身
Sphero BB-8 頭部
感應充電座
Micro USB 連接線
快速入門指南
法律指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aHkpx7b7N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vokXhFypnq0xy5x2nkSy6ZmxOrQ)
懂得聆聽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聽的人]
https://youtu.be/5iszeToYBSQ
交談中,沉默與謙虛最高貴。
說話出自天性,沉默出自智慧。
羊每叫一聲,就少吃一口草。
智慧有聽而生得,悔恨由說而生。
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
就是學習聽人家說話.
交淺言深,君子所戒
君子話簡而實,小人話雜而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iszeToYBS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YyfMdDBKzAwFFYGBkedz99IuIpQ)
懂得聆聽 在 hket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社民連行政委員黃浩銘表示,這次遊行主要是為了爭取普選權利,香港有很大部分人都不信任梁振英政府。他表示梁振英並沒有聽取如公民教育和全民退休保障等的民間訴求,如果梁振英懂得聆聽民意,就不會有今日的遊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mmJn4n5n28/hqdefault.jpg)
懂得聆聽 在 做一位懂得聆聽的菩薩丨一行禪師開示14.10.201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整個英文開示見於:The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and Compassion | Dharma Talk by Thich Nhat Hanh, ... ... <看更多>
懂得聆聽 在 【聆聽】黑立言懂不懂得聆聽,聽的能力好不好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聆聽】黑立言懂不懂得聆聽,聽的能力好不好,會影響到我們與別人之間的關係。 有一家公司的廠長,他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業績壓力,而是每次到工廠巡視,一定會遇到一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