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黃石公園周邊
懷厄明州Jackson Hole傑克遜小鎮
這次到黃石公園旅遊
特別選了一個下午到Jackson Hole
這個小鎮是一個麋鹿保護小鎮
據說是因為許多麋鹿在過冬時會穿越高速公路被撞死
特別在這個小鎮設立麋鹿保護區
不過這個麋鹿保護小鎮上有賣麋鹿肉🤔🤔
鎮上的餐廳特色Gun Barrel可以吃到美國野牛🦬肉跟麋鹿肉🤣
可以安排一天晚餐嚐嚐味道
小鎮最著名的是Jackson Town Square
由四座麋鹿角疊成的拱門公園
都是在Elk Refuge撿撞斷的麋鹿角
每個拱門用2000多個鹿角疊成
我特別摸了一下 鹿角的觸感蠻特別的
街道上也可以看到很多麋鹿雕像
我這次是夏天到訪 冬天時下雪到訪一定更美
鎮上有蠻多停車場🅿️
也有不少特色小店跟酒吧
感覺在這邊住幾晚也是很chill挺愜意的🙌🏻
🔥Follow my Instagram: milulube114
#yellowstonenationalpark #yellowstone #jacksonhole #jacksonholewyoming #moose #elk #美國 #美國旅遊 #美國旅行 #懷俄明州 #wyoming #美国 #美国华人 #roadtrip #華人 #台灣人在美國 #美國生活 #台灣女生 #台灣女生日常 #旅遊 #旅行 #公路旅行 #美国旅游 #美国旅行 #美国生活 #黃石 #黃石公園 #傑克遜小鎮 #taiwanesegirl #taiwanes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四川黃龍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風景區由黃龍景區和牟尼溝景區兩部分組成。地表鈣華是黃龍景觀的最大特色。面積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佈碳酸鈣華沉積...
懷俄明州 特色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使用配額管理制度案例研究:美國林務局的做法》
在美國有個荒野法(Wilderness Act),簡單來說,就是被定義為荒野的廣大土地皆為美國人民所共有,但會由聯邦政府下的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美國林務局(US Forest Service)、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美國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在轄區重疊處各自管理。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太平洋彼岸林務局的使用配額管理制。
為何會有使用配額管理?因為荒野法原則上禁止在野地中執行商業服務,而且還嚴格的很:只要是換取金錢的任何使用或活動、廣告行為都不行,也不管你的本意是不是營利。(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定義與此大抵一致)
例如有個非營利組織要帶一群人去荒野地帶健行,只要收了任何形式的入場費或參與費,就算是違法行為。
然而法規中也說,只要管理單位判定商業活動「適合」在某處發生,就可以開放。簡單來說,就是管理者要先說服自己──比如說有業者想要帶領客戶到山區健行,他可能會認為這種活動具有一定風險,需要嚮導的專業知識才能安全進行,這就是綠燈。
但論及管理,就沒有主觀的空間。當局通常會準備一份「需求評估書(Needs Assessment)」來分析商業行為是否為必要,這又是為何呢?因為管理者要考慮的面向很多,一個商業活動,要如何保障荒野的存續、符合荒野管理的目標、支持荒野的公共利益,其實才是管理的根本緣由所在。
換句話說,荒野既然是大眾的公有財產,拿公有財產營利,即要對環境及公眾利益負上更多的責任。
所以需求評估書的存在,就是要讓管理單位能瞭解大眾對商業服務的需求有多少。手段有很多種,例如分析現在和過去的使用量、趨勢,做訪客偏好的問卷調查,拿其他單位的數據來參考等等。
--------
《大角國家森林(Bighorn National Forest)的案例研究》
大角國家森林位於美國懷俄明州北部,幅員遼闊,面積超過4,500平方公里(大概是一整個花蓮縣),是美國的一個自然保護區。2006年時當局為林區做了一份分析報告,釐清嚮導服務的必要性和休閒使用配額制度。
開宗明義,這份報告就指出人口增加、觀光發展、民眾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對戶外活動多元性的需求,都讓公有地承受越來越多的使用壓力。由於趨勢未有減弱的傾向,土地的管理者認為,基於保護環境的固有責任,他們應該要更妥善地分配有限資源。
然後是兩個很有趣的「捫心自問題」,但這也確實是美國人在評估管理辦法時的核心精神。
1. 在什麼時候,持續性的休閒使用會讓訪客所追求的體驗品質*降低?
2. 在什麼時候,休閒使用會對自然資源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
當局將林區劃分為65個區域(compartment),大致上由地形特徵(山脈)和水系分隔,然後用電腦模型、地形參數(岩石、植被區等)計算區域中適合從事活動的地區,以及該區域的乘載量。基於學理的計算方式,也令筆者印象深刻,像是被列為原始荒野(pristine wilderness)的地域,每英畝的乘載量是0.001-0.002 PAOT(同時段在當地的總人數),半原始(semi-pristine)的荒野若含有高山區域(alpine),每一千英畝的乘載量則是4 PAOT。
在算出了一個區域的乘載量之後,管理單位開始思考如何以區域為單位,分配給大眾(general public)、準公共機構(semi-public institution)和商業休閒使用(commercial recreation use)三個群體。
當然,沒有區分,就談不上管理,所以當局有一套接受業者申請的系統,然後將目前的持證人悉數公開列出,並註明他們獲准從事的活動類型,像是打獵、射箭、釣魚、機動雪橇、騎馬、健行等等。
準公共機構另分有三種類型:機構性(復健中心、宗教團體、夏令營等)、教育性(學校、俱樂部、政治團體等)和非營利。
報告中特別指出,「配額制度並沒有黃金比例存在 … 在乘載寬裕的地方,配額比例不會成為問題,但當需求超過乘載量,誰能拿到餡餅裡的幾成就成了關鍵問題」。
官方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提供的服務是否依賴當地資源、大眾權益會不會受嚴重影響、野生動物管理、與其他資源使用群體的衝突、服務的客戶類型(例如行動不便者)、森林護管的目標、地形、交通距離、安全、商業和大眾使用的歷史模式、是否需要導覽等。
至於當局採用的配額制度,單位並不是大家熟悉的山屋鋪位和營位,而是服務日數(service days)(筆者註:推測這是因為林區腹地寬廣之故,和臺灣山區的特色不同)。也就是說,業者會獲得一個季度執業服務日數的上限。
在這份報告裡面,管理單位將以馬匹為移動工具的露營/釣魚、趕牲口、釣魚、多日健行歸為同一類,由於從數據上來看,數個區域中都沒有需求超過乘載量的態勢,所以不建議調整。
但至於其他的活動類型,像是單日騎馬、冰攀、狗拉雪橇等等,情況就不太一樣了。歷史上來看,它們的需求增幅不算高,但由於國家和地方的預測模型都指出它們會在接下來50年間有所成長,當局因而決定為每個區域皆設下10%的商業配額限制(且有靈活調整的空間)。
----------
綜上案例研究所述,我們會有以下發現:
1. 美國國家森林的生態乘載量是精密計算的結果。
2. 對公共資源的使用上,有區分使用者群組的必要性。
3. 公共資源的使用競爭程度是配額制的先決條件。
4. 當局會依照時勢需要,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及官方預測調整規範內容。
然後我們可以再思考看看,有那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借鏡之處。
-----------
《後言》
‧ 我無法把長達54頁的報告書悉數譯出,以上是精華區,有興趣研究的人可以看我在留言中的連結。
‧體驗品質*:美國林務局的定義為,荒野是一個讓我們能體驗「自給自足(self-reliance)」、「孤獨感(solitude)」的地方。
懷俄明州 特色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使用配額管理制度案例研究:美國林務局的做法》
在美國有個荒野法(Wilderness Act),簡單來說,就是被定義為荒野的廣大土地皆為美國人民所共有,但會由聯邦政府下的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美國林務局(US Forest Service)、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美國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在轄區重疊處各自管理。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太平洋彼岸林務局的使用配額管理制。
為何會有使用配額管理?因為荒野法原則上禁止在野地中執行商業服務,而且還嚴格的很:只要是換取金錢的任何使用或活動、廣告行為都不行,也不管你的本意是不是營利。(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定義與此大抵一致)
例如有個非營利組織要帶一群人去荒野地帶健行,只要收了任何形式的入場費或參與費,就算是違法行為。
然而法規中也說,只要管理單位判定商業活動「適合」在某處發生,就可以開放。簡單來說,就是管理者要先說服自己──比如說有業者想要帶領客戶到山區健行,他可能會認為這種活動具有一定風險,需要嚮導的專業知識才能安全進行,這就是綠燈。
但論及管理,就沒有主觀的空間。當局通常會準備一份「需求評估書(Needs Assessment)」來分析商業行為是否為必要,這又是為何呢?因為管理者要考慮的面向很多,一個商業活動,要如何保障荒野的存續、符合荒野管理的目標、支持荒野的公共利益,其實才是管理的根本緣由所在。
換句話說,荒野既然是大眾的公有財產,拿公有財產營利,即要對環境及公眾利益負上更多的責任。
所以需求評估書的存在,就是要讓管理單位能瞭解大眾對商業服務的需求有多少。手段有很多種,例如分析現在和過去的使用量、趨勢,做訪客偏好的問卷調查,拿其他單位的數據來參考等等。
-\-\-\-\-\-\-\-\
《大角國家森林(Bighorn National Forest)的案例研究》
大角國家森林位於美國懷俄明州北部,幅員遼闊,面積超過4,500平方公里(大概是一整個花蓮縣),是美國的一個自然保護區。2006年時當局為林區做了一份分析報告,釐清嚮導服務的必要性和休閒使用配額制度。
開宗明義,這份報告就指出人口增加、觀光發展、民眾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對戶外活動多元性的需求,都讓公有地承受越來越多的使用壓力。由於趨勢未有減弱的傾向,土地的管理者認為,基於保護環境的固有責任,他們應該要更妥善地分配有限資源。
然後是兩個很有趣的「捫心自問題」,但這也確實是美國人在評估管理辦法時的核心精神。
1. 在什麼時候,持續性的休閒使用會讓訪客所追求的體驗品質*降低?
2. 在什麼時候,休閒使用會對自然資源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
當局將林區劃分為65個區域(compartment),大致上由地形特徵(山脈)和水系分隔,然後用電腦模型、地形參數(岩石、植被區等)計算區域中適合從事活動的地區,以及該區域的乘載量。基於學理的計算方式,也令筆者印象深刻,像是被列為原始荒野(pristine wilderness)的地域,每英畝的乘載量是0.001-0.002 PAOT(同時段在當地的總人數),半原始(semi-pristine)的荒野若含有高山區域(alpine),每一千英畝的乘載量則是4 PAOT。
在算出了一個區域的乘載量之後,管理單位開始思考如何以區域為單位,分配給大眾(general public)、準公共機構(semi-public institution)和商業休閒使用(commercial recreation use)三個群體。
當然,沒有區分,就談不上管理,所以當局有一套接受業者申請的系統,然後將目前的持證人悉數公開列出,並註明他們獲准從事的活動類型,像是打獵、射箭、釣魚、機動雪橇、騎馬、健行等等。
準公共機構另分有三種類型:機構性(復健中心、宗教團體、夏令營等)、教育性(學校、俱樂部、政治團體等)和非營利。
報告中特別指出,「配額制度並沒有黃金比例存在 … 在乘載寬裕的地方,配額比例不會成為問題,但當需求超過乘載量,誰能拿到餡餅裡的幾成就成了關鍵問題」。
官方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提供的服務是否依賴當地資源、大眾權益會不會受嚴重影響、野生動物管理、與其他資源使用群體的衝突、服務的客戶類型(例如行動不便者)、森林護管的目標、地形、交通距離、安全、商業和大眾使用的歷史模式、是否需要導覽等。
至於當局採用的配額制度,單位並不是大家熟悉的山屋鋪位和營位,而是服務日數(service days)(筆者註:推測這是因為林區腹地寬廣之故,和臺灣山區的特色不同)。也就是說,業者會獲得一個季度執業服務日數的上限。
在這份報告裡面,管理單位將以馬匹為移動工具的露營/釣魚、趕牲口、釣魚、多日健行歸為同一類,由於從數據上來看,數個區域中都沒有需求超過乘載量的態勢,所以不建議調整。
但至於其他的活動類型,像是單日騎馬、冰攀、狗拉雪橇等等,情況就不太一樣了。歷史上來看,它們的需求增幅不算高,但由於國家和地方的預測模型都指出它們會在接下來50年間有所成長,當局因而決定為每個區域皆設下10%的商業配額限制(且有靈活調整的空間)。
-\-\-\-\-\-\-\-\-\-\
綜上案例研究所述,我們會有以下發現:
1. 美國國家森林的生態乘載量是精密計算的結果。
2. 對公共資源的使用上,有區分使用者群組的必要性。
3. 公共資源的使用競爭程度是配額制的先決條件。
4. 當局會依照時勢需要,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及官方預測調整規範內容。
然後我們可以再思考看看,有那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借鏡之處。
-\-\-\-\-\-\-\-\-\-\-
《後言》
‧ 我無法把長達54頁的報告書悉數譯出,以上是精華區,有興趣研究的人可以看我在留言中的連結。
‧體驗品質*:美國林務局的定義為,荒野是一個讓我們能體驗「自給自足(self-reliance)」、「孤獨感(solitude)」的地方。
懷俄明州 特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四川黃龍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風景區由黃龍景區和牟尼溝景區兩部分組成。地表鈣華是黃龍景觀的最大特色。面積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佈碳酸鈣華沉積,並呈梯田狀排列,仿佛是一條金色巨龍,並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谷等景觀。黃龍風景名勝區既以獨特的岩溶景觀著稱於世,也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譽人間。從黃龍溝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頂(海拔3800米)依次出現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高山灌叢草甸等。包括大熊貓、金絲猴在內的10余種珍貴動物倘佯其間,使黃龍景區的特殊岩溶地貌與珍稀動植物資源相互交織,渾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風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的美譽。
黃龍溝背倚終年積雪的岷山主峰雪寶鼎,面臨碧澄的涪江源流。溝穀頂端的玉翠峰麓,高山雪水和湧出地表的岩溶水交融流淌。隨著流速緩急、地勢起伏、枯枝亂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鈣開始凝聚,發育固體的鈣華埂,使流水瀦留成層疊相連的大片彩池群,繪出了黃龍奇觀的第一幅天然圖畫。碳酸鈣沉積過程中,又與各種有機物、無機物結成不同質的鈣華體,還有光線照射的種種變化,形成池水同源而色澤不一,人們便稱它為“五彩池”。
五彩池盛不下那麼多畫中秀色,於是水飛浪翻一路流淌,在長達2.5公里的脊狀坡地上,形成了 氣勢磅礡的又一奇觀--金沙鋪地。原來,在山水漫流處,沿坡佈滿一層層乳黃色鱗狀鈣華體。陽光下伴著湍急的水波,整個溝穀金光閃閃,看上去恰似一條巨大的黃龍從雪山上飛騰而下,“龍腰龍背”上的鱗狀隆起,則好像它的片片“龍甲”。這便是黃龍溝得名的緣由。 水池大的一、兩畝,小的幾平方米,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寶蓮、千姿百態。巨大的水流,沿溝穀漫遊,注入梯湖彩池,層層跌落,穿林、越堤、滾灘。進溝的第一池群,掩映在一片蔥郁的密林之中,穿過蒼枝翠葉,20多個彩池參差錯落,波光閃爍,層層跌落,水聲叮咚;有的池群池埂低矮,池水漫溢,池岸潔白,水色碧藍,在陽光照射下,五彩繽紛。有的湖中古木老藤叢生,如雄鷹展翅,似猛虎下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池中生長著松、柏等樹木,或高出水面,或淹于水中,婀娜多姿,嫵媚動人,形似“水中盆景”。彩池規模不同,形狀各異,有些池水映出各種不同的色彩,五光十色,爭奇鬥妍;淺灘上水流湧動,陽光照射,波光粼粼,晶瑩透亮;水下鋪墊著一層細細的淺黃色苔蘚,涉足灘流,倍感柔軟清涼,此時此地,恍若進入瑤池仙境。黃龍獨特的自然風景,早已為人們認識。相傳很久以前曾有“黃龍真人”于此隱居修道。《松潘縣誌》記載,明代這裡有前、中、後三座寺廟,殿閣相望,香火旺盛。後來前兩寺大部頹敗,留下中寺一間觀音殿和溝穀頂端的後寺建築基本完好。後寺現為道家神廟,殿內供奉黃龍真人像。迄今每逢農曆六月中黃龍寺傳統廟會,方圓數百里的藏、羌、回、漢各族群眾便會聚在此,或進香朝山、入寺祈禱,或遊樂賞景、歡歌喜舞。 黃龍風景區是一個景觀奇特、資源豐富、生態原始、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科學和美學價值的風景名勝區,這裡有似加拿大的雪山,懷俄明州的峽谷,科羅拉多的原始森林,黃石公園的鈣華彩池。多類景觀,集中一地,堪稱世界奇觀。黃龍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人類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