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憂鬱症 + 心理治療記錄 ✳️
此照片攝於懷孕第39週,孕期倒數七天🤰 大家都很驚訝我肚子那麼大,還可以保持這樣的柔軟度😆
主要是因為我無法想像需要 York 幫我剪腳趾甲的日子,超怕見血的!還是自己自立自強比較實在🤣🤣🤣
網誌連結 ➡️ https://www.travelwithwinny.com/zh/產前憂鬱-心理治療
的確在進入懷孕第二期後,我的生理狀況好很多📈 但我的心理狀況卻頻頻下降 📉
大家可以發現我很少分享懷孕的事,一方面是不希望旅遊專頁走樣(畢竟當初大家追蹤我也不是想看媽媽經),但另一方面我也不是很想提👀
最後我決定去看心理醫生,並記錄下來🖋️
對於要不要分享我也很掙扎,因為傳統上大多是「報喜不報憂」,不過我也不希望擁有類似相同經歷的人、覺得自己很孤單、是不是那裡有問題?
實際上憂鬱症比想像中的普遍,你不再是從前的你。產前、產後更是可能隨時發生,含父親👨👧我們要做的是提高意識,在需要的時候尋找專業幫助。希望大家可以 be nice♥️
大多時候不需要藥物,只是需要跟第三者聊聊,解開那個節或是另一種方式思考,把你「拉出來」,也許不是完全,但多多少少有幫助。不行的話,心理醫生也能進一步幫助你。
千萬不要怕被說是無痛呻吟、人在福中不知福(例如有人可能會說至少你懷上了,想想那些還在嘗試的人)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覺得無所謂的事情,搞不好是別人的痛處😐
最後,我也寫了一篇關於懷孕後期的症狀與好物分享給孕媽媽們當參考😌 抱歉,都沒產旅遊網誌 🙇♀️
➡️ https://www.travelwithwinny.com/zh/懷孕後期-症狀-胃食道逆流-抽筋-舒緩/
以上就是我在生產前要跟各位交代的事💕 之後可能會消失一陣子或是沒辦法回覆那麼快,應該就是跑去生產啦!即使動態上見 😆 愛你們😘
延伸閱讀 ➡️ https://www.travelwithwinny.com/zh/準爸爸陪產-生產教育課
#懷孕記錄 #懷孕三十九週 #產前憂鬱
📚《跟著Winny勇闖中美洲》2019 → http://goo.gl/RYPSTp
📚《地心引力抓不住的冒險家》2018 → https://bit.ly/2kYdpgt
📸 歡迎跟蹤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ravelwithwinny
🎧 Podcast ➡️ https://anchor.fm/travelwithwinn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懷孕第九週老婆很不舒服。一直吐,完全沒有辦法吃東西。再加上有感冒跟急性結膜炎。老婆這次比較幸苦,13週還出血。我們很緊張。希望一切順利到11 月。...
懷孕 九週 肚子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應疫情升溫,很多孕婦為減少進出醫療場所,詢問我是否一定每次產檢都要去。也有上一胎在歐美產檢的媽媽,好奇為何台灣產檢次數多國外接近一倍,到底該做幾次才對?
其實,關於孕期應該產檢幾次各國婦產科醫學會並無共識,因為這個問題不單純是醫學考量,還涉及各國民情、公共衛生政策,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但我一直認為產檢次數不能和母嬰照顧品質劃上等號,關鍵應該重要檢查不能遺漏,且讓孕婦充分了解各種茲炫。以下我就單純以醫療實務面思考,歸納出「必做」的產檢提供給媽媽們參考
1.懷孕初期:驗出兩條線後,不用立刻去診所確認。
當月經延遲、懷疑懷孕時,只要用驗孕棒測試出兩條線,就代表你懷孕了。很多人會特地去診所再確認一次,其實並不需要,因為醫師用的驗孕試紙也沒有比較準。
如果沒有出血合併腹痛,我會建議第一次的產檢可等到驗孕發現懷孕後的二~三週,也就是第7-8週、懷孕兩個月左右時。這時的檢查最主要的目的是透過超音波確認著床位置、排除是否為子宮外孕,並確認胚胎的心跳。
2.懷孕中期:評估胎兒染色體、胎盤功能與器官異常風險的評估
接下來可在12週時去做幾項重要的產檢。包括國健署提供的產檢:貧血、B型肝炎帶原、梅毒愛滋病,以及自費項目如初期唐氏症與子癲前症篩檢可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胎盤功能差的風險,這些都可在12週時一次完成。
若有需要做羊膜穿刺,16週就可再安排一次產檢。
接下來兩個月,如果要去產檢,則應該是用來安排高層次超音波與妊娠糖尿病檢測。前者可檢查胎兒重要器官(心臟、腦部、內臟、五官)的發育,若有異常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考慮終止懷孕或是需轉診去有小兒外科、小兒心臟科的醫學中心追蹤。後者則是藉由檢測血糖評估媽媽飲食狀況,避免高血糖造成巨嬰、提高早產風險的機率。
3.懷孕後期:確認生產方式、胎兒成長曲線
若中間都沒有特殊狀況,就是等32-35週時藉由超音波確認胎位,同時確認胎兒腦部與骨頭之發育。並進行乙型鏈球菌採檢。最後就可等到38週時,目的是與醫師討論生產計畫、確認生產方式。醫師會監測孕婦血壓、超音波來評估胎位和體重、綁胎兒監視器確認胎盤功能及宮縮狀況,綜合評估是否適合自然產。
以上是針對低風險的一般孕婦,若是已被診斷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生長遲滯,子癲前症、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有重大內科疾病的孕婦,產檢次數就得個案調整,有些狀況甚至需要一週看一次。
*產檢越多次胎兒不必然越健康
講到這一定會有人好奇,產檢那麼少次、照音波次數也變少,那該如何追蹤胎兒健康呢?
必須澄清,其實確定心跳後,除了初期唐氏症篩檢、高層次超音波,及八個月時確認胎兒體重胎位外,就算每月產檢也不需要每次都照超音波。因為重要器官的發育已經在高層次超音波時確認,其他次的超音波檢查並沒有很大的臨床意義,主要是為了讓爸媽可以藉由寶寶的影像增加親子連結感。
那胎兒體重呢?其實懷孕30週前除非胎盤功能異常,胎兒體重差距都很小,又有量測誤差,預估體重的意義也不大。且但其實30週後就算落後或超前平均值,也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更何況胎兒的體重也不是靠孕期飲食或任何外力就能輕易改變。
**三個月前少量出血、生理性宮縮不必急著就醫
也有媽媽詢問,那最近如果遇到出血、宮縮或是胎動減少,到底要不要就醫呢?不管有沒有疫情,其實答案類似:
出血以週數來區分,因未滿三個月約有四成孕婦會出現著床性出血,若量不多、呈咖啡色,未必需要就醫。我也要重申,這個階段就醫主要是為了安心,不太會影響結果,沒有所謂延誤就醫的問題。好比曾有懷孕九週的女生半夜有點狀出血,隔天看門發現胚胎萎縮沒有心跳非常內疚,但即使出血當下她就衝來急診,也無法讓萎縮的胚胎重新發育,大可不必自責。超過三個月,著床性出血比例慢慢下降,這時若有鮮紅色、頻繁出血甚至合併腹痛,為了排除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息肉,則需立即就醫。
至於宮縮,有時可能因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缺水導致,如沒有規律且沒合併腹痛,可先補充水分、躺床休息,改善後就無需就醫。再來就是,懷孕六個月前本來就未必會有胎動,尤其是當天氣冷或媽媽較疲勞時,胎動更不明顯實屬正常。除非懷孕週數已經超過六個月,進食搖晃後肚子後,胎動都還不明顯才需要回診確認狀況。
前陣子為了改善少子化,政府主張增加產檢補助次數讓媽媽能放心懷孕,雖說立意良善,但我卻認為產檢次數和媽媽的安心感未必成正比,很多媽媽甚至和我反應,每次產檢聽到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吃,又被念體重增加太多,胎兒小了一百克,越看越焦慮。
相反的,也有媽媽表示非常期待產檢,看到醫師的臉就感到無比安心,聽到胎兒的心跳,和醫師的一句「都沒問題」就無比療癒。因此要讓女生更放心懷孕做一個「不焦慮」孕婦,與其一昧增加產檢次數,倒不如思索如何促進醫病溝通互信,把產前衛教做得更確實才是更根本的作法。
懷孕 九週 肚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墨爾本】好久沒有生死一瞬間的感覺☠️ 害我超音波照完才敢跟大家分享此健行😬
懷孕第十九週時,我們到墨爾本東北邊的 Cathedral Ranges 國家公園健行🗻 雖然網路上都說很難,但York看照片覺得大家誇大其詞,沒想到是原來難的地方根本沒辦法拍照😹
此路線有個部分叫做 Wells Cave,根本就是攀岩!岩壁幾乎垂直,心中的 OS 是:我們又不是山羊🐐😑
而且能夠踩的地方很多都只有兩公分寬,手腳並用,對我這個矮子實在很勉強😖 幸好前年百岳贊助的 Zamberlan 登山鞋在經過中亞三個月的洗禮還是有辦法牢牢的幫我抓住山壁,實在感謝🙏
許多我勾不到的地方,都需要相信 York 會成功拉我一把,不然掉下去一定會死☠️ 這個地方我真心覺得需要攀岩工具啊... 難怪這段路線不適合雨天,而且只能單向(往上)通行😐
到後來根本無心拍照(所以有拍到的地方算是不難)只想趕快活著登上山頂🤣
中途經過 Wells Cave,它本身是一條深深的隧道,只有遠方上面有個小小的燈光,根本看不出來是出口!而且那個出口有夠窄!
York 需要把背包拿掉才剛好貼胸貼背通過,而幸好我十九週時肚子還不算太大,不然那些大隻一點的人卡住該怎麼辦🙉 根本就是騎虎難下啊!到後來我根本不管洞內會不會有壁虎、蜘蛛、蟲子,只是想辦法出去😑
最頂端是像是踩在刀鋒的路線,叫做 Razorback⛰️ 總長越兩公里,跟先前比起來不算什麼,因為掉下去應該只是重傷,而不是直接死掉🤔 雖然還是手腳並用繼續攀岩啦...🗻
明明只是12公里的健行路線,從預估的三小時半變成六個多小時。中途路線表示不清楚,多次迷路,中途只見過兩個人😬 最後晚上六點多才離開...
離開後 GPS 說大約晚上七點半可以到家,沒想到中途車禍⚠️ 需要重新繞另一條山路,變成要晚上九點才能到!此時五個自製的三明治、三公升的水、零食都已經吃完,我這個孕婦坐在車上眼神死😑
最後終於晚上八點半到了一間還可以吃的泰式餐廳,終於救活了我們🍴
嗯... 我們知道這次健行太冒險了,因為怕被罵所以等超音波確認後才跟大家分享😬 老實說,如果知道這麼難就絕對不會走,但沒辦法,是半路才變得那麼難,只能咬緊牙關走完.... 嗯,就是這樣,還是很推薦這路線給大家😆
未來我們應該就是走簡單的路線了,不要罵我們唷😘😘😘
健行路線資料: https://www.alltrails.com/trail/australia/victoria/sugarloaf-peak-and-south-jawbone-peak-loop
#澳洲健行 #維多利亞 #墨爾本景點
📚《跟著Winny勇闖中美洲》2019 → http://goo.gl/RYPSTp
📚《地心引力抓不住的冒險家》2018 → https://bit.ly/2kYdpgt
📸 歡迎跟蹤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ravelwithwinny
🎧 Podcast ➡️ https://anchor.fm/travelwithwinny
懷孕 九週 肚子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懷孕第九週老婆很不舒服。一直吐,完全沒有辦法吃東西。再加上有感冒跟急性結膜炎。老婆這次比較幸苦,13週還出血。我們很緊張。希望一切順利到11 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3heeC1GFk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