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告主張台獨民眾書(五)
——臺灣的省籍矛盾
中國大陸閩南人 權璟畧
致主张台獨民眾:
不空喊口號,不空談大道,不論戰,不罵戰,只談利弊得失。願與敢於將台獨理念經受統戰考驗之台獨民眾務實對話,理性交流。對於將台獨建立在感性、主觀、自閉、無知基礎上之台獨民眾,除了一廂情願的表達,及宣洩對大陸的不滿,既缺乏正視與瞭解大陸的勇氣,又缺乏審視自身,思考未來的理性,純屬掩耳盜鈴,何足道哉。
縱觀歷史,諸如蜀漢、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宋等偏安政權,皆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即外來戶與本地人之間的關係問題。當今臺灣也一樣,即外省人與本省人。(聲明:引用歷史只為借鑒,吸收有益因素,絕無將兩岸身份地位關係等同於歷史之意,望勿過分對比解讀)
對於這些偏安割據政權而言,外來戶與本地人若能和諧共處,或者一方整合另一方,那麼這個政權就可能鞏固並延續。如果雙方激烈對抗,無論哪方暫時壓制住對方,還是勢均力敵,離滅亡都不會太遠。當今臺灣外省人與本省人之間的關係也同樣深刻影響著臺灣的命運。
在這些偏安割據政權中,從中原來的外來戶作為政權統治者,為穩定政權,鞏固統治,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與當地地方大族聯姻聯盟,將其納入統治階層;二、憑藉軍事手段與先進生產力及文明對本地進行征服和同化;三、在資源配置上向外來戶傾斜,維持外來戶之優勢地位。蜀漢、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等都是如此。但每個政權都有所不同,最典型的就是同一時期之蜀漢與東吳。
蜀漢與東吳均與當地大族聯盟,但在統治結構上,蜀漢始終以劉備的荊州系聯合劉焉的東州系為基礎來統治蜀人,外來戶始終佔據統治地位,壓制蜀人。
東吳雖然也以外來戶為統治核心,但與江東本地大族聯盟更為密切,在整合與同化本地人的同時,自身也在不斷江東化。所以,蜀漢外來戶與本土人之間的矛盾遠比東吳激烈。
蜀漢在劉備、諸葛亮主政時代的強力統治下,外來戶壓制住了蜀人,暫時維持了穩定。但到劉禪時代,統治削弱,矛盾日益加劇,蜀人對蜀漢這一外來政權失去信心。譙周、杜瓊所代表的本土集團轉而傾向曹魏。
而東吳則不同,由於外來戶與本土集團的整合,矛盾緩和,捍衛東吳政權的很多都是本土系將領,導致東吳滅亡的不是外來戶與本土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政權的腐朽。
當今臺灣既兼有蜀漢與東吳之特點,又有新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蔣介石時代尤如劉備、諸葛亮之時代,外省人統治本省人,其間雖有調整,但格局沒有變,外省人暫時壓制住了本省人。
二、蔣經國時代隨著臺灣經濟發展,本省人經濟力量不斷膨脹,政治權力訴求不斷上升。外省人則不斷老化,抑制本省人之能力不斷下降,矛盾日趨尖銳,本省人反抗日趨激烈,頗有蜀漢末期之狀況。
美國曾勸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列島,與大陸徹底分割,遭到蔣介石強烈反對。美國意識到外省人集團不可能接受兩岸分裂,此時便有預謀地利用臺灣省籍矛盾來對蔣經國施壓,迫其將國民黨本土化。
蔣經國出于本省人及美國的雙重壓力,效仿東吳江東化,不斷吸納本省人入政權,逐漸將國民黨本土化。恩威並濟之下,暫時降服了本省力量。此時臺灣經濟上相對大陸存在著巨大優勢,加之臺獨思想尚未發展,本省人暫時接受了國民黨政權,國民黨才沒有重蹈蜀漢滅亡之命運。
如果蔣經國堅持蔣介石路線,不推行本土化,本省人就可能如同蜀人,對國民黨失去信心,從而接受共產黨,甚至聯合大陸來消滅國民黨政權。此時只要大陸學曹魏,承諾統一後抽走外省人勢力,且給本省人一個比國民黨政權更寬松自由的統治環境,那麼大陸就很容易得到本省人的接受與擁護。
三、蔣經國後期又推動了臺灣民主化,這使得本省人可以在體制內憑藉人口絕對優勢,在文化上同化,在政治上邊緣化外省人。外省人由於缺乏來自最高層的權力庇護,漸被同化或邊緣化。
本省人取得權力之後,急欲強調自身主體性,削弱外來政權的影響。加之此時臺灣經濟發展趨緩,乃至停滯不前,而大陸高速發展,實力與影響力日益增強,出於對被統一的恐懼,當政者開始去中國化,推行台獨路線,在彼此認同上掘開一道認同鴻溝。也許台獨初衷只為反抗國民黨政權或抗拒統一,但隨著不斷發展,為建構自圓其說之思想體系,不斷在認同、思想、文化等方面與“中國”割裂對立。
這就使民主化之後的臺灣產生了以下特點:一、外來政權徹底本土化,外省人喪失了來自最高層的權力庇護,不再有資源配置上的特權。這就使外省人失去了維持強勢的資本。反而因人口與經濟上相對本省人的巨大劣勢而被本省人所同化或邊緣化。這是歷史上東吳、蜀漢、宋、齊、梁、陳、南宋等都不曾出現的狀況。
二、隨著外省一代逐漸凋零待盡,他們出生于臺灣的子孫們已日益喪失中國大陸情節,戀慕之心,日遠日忘。在文化與血緣等方面已日益與本省人融合,成為了新臺灣本省人。可以說本省人與外省人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整合到一起了。所以,臺灣的省籍矛盾日趨緩和,除了在選舉時被政客所操縱外,很難再引起大的波瀾。
三、隨著兩岸分裂日久,及臺獨勢力的興起,一部分外省人滑向了永久偏安的道路,被稱之為“獨臺”。還有一部分外省人成為了“臺獨”。省籍矛盾已經被統獨矛盾所取代。
四、盡管省籍矛盾已被統獨矛盾所取代,但仍在一些領域内存在著強大影響力。例如,國民黨內部對本土化程度的路線爭議,以及黨內外省人與本省人權力的博弈。或者民進黨的一些政客們利用省籍矛盾來打擊對手,操控民意,以借此獲取政治資本。
綜而言之,省籍矛盾在兩蔣時代較為尖銳,且不斷加深。但隨著政權本土化及外省新生代的臺灣化,省籍矛盾日趨緩和,已被統獨矛盾所取代。不過并未完全消除,仍然在一些領域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引申出一個問題:臺灣省籍矛盾對于當下各方勢力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麽?
對于國民黨而言,省籍矛盾是一大障礙。如果徹底本土化,必然失去很大一部分藍色民眾的支持,黨內外省勢力也不願意。如果有限本土化,黨內的本省勢力又不願意,對爭取本省選民也有影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民黨內部的分裂與派系鬥爭。
國民黨無論選擇有限或完全本土化,都是有得有失。至于哪一種得多失少,很難有定論。但要協商出一條折衷路線又幾乎不可能。所以,最佳解決方法或許是一方強制壓制或擊垮另一方,以強權來整合黨內,從而保持路線的一致性。
從目前形勢來看,洪秀柱所代表的外省勢力佔據優勢。如果洪秀柱能有孫權殺陸遜的權威與魄力來降服本土派,國民黨或可再度整合,浴火重生。
對于民進黨而言,如果還要不斷煽動本省人的歷史悲情,對外省人進行政治清算。為了一黨之私,不斷挑撥省籍矛盾,讓已經彌合的裂縫一次次的裂開,最終只能是加劇臺灣的內部矛盾與斗爭,無異于自取滅亡。
對于大陸而言,已經錯過了效仿曹魏滅蜀的最佳時機,沒辦法再充分利用臺灣省籍矛盾來分化瓦解臺灣,或者爭取一方來打擊或消滅另一方。所以,大陸應該拋開原先對臺灣的省籍矛盾觀,將工作重點放在統獨矛盾之上。
【權璟畧致讀者:星星之火,必欲燎原,仰賴諸君,同德戮力,轉載傳播,聚抷土以成泰山,匯細流以成江海,成臨台獨之大勢。大勢若成,眾心同愾,眾志畢集,據實憑理,以臨台獨,凡識時務之獨,其心其志,不能無動!】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