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在新疆| “帶不走”的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非常有名,在新疆往往是必買的紀念品之一,但境外旅客卻帶不走,2013年的時候,我和驢友們特地搭了一小時的車,從喀什市中心前往喀什英吉沙縣就為了購買英吉沙小刀,小刀至今已有400年歷史,而英吉沙小刀盛產於英吉沙城南的小鎮,英吉沙縣約有1000多名刀匠,人們一般把做刀人分為刀匠、師傅、大師傅三個級別,稱的上師傅的有70-80人,而能稱得上大師傅的只有10人左右。一般刀匠都不在刀上刻名字,師傅級別的好多都刻名字。但大師傅級別的一般都會刻名字的(除了部分款式的小刀不刻名字別人也知道是誰打製的)。不過之前聽維吾爾友人說,現在觀光景點販售的小刀通常是在中國內地工廠製造,已少有手工製的小刀,通常店家檯面上擺放的都不是精品,唯有藏家去購買時,店家才會從底下來出壓箱寶的好刀,之前我們去的時候也是請店家從底下拿出來,驢友男男和老大分別都挑了一把漂亮、工藝上等的,要價不斐。英吉沙小刀有四十多種花樣,有維吾爾人喜愛的鳳尾式、百靈鳥式、喜鵲頭式等等,價格也依照工藝的精細程度有很大的落差。而我因為不能帶回台灣,加上對於刀具沒有特別興趣,所以當下並沒有購買。(不過去英吉沙之前在烏魯木齊在搞不清楚狀況的情況下買了兩把工藝平平的小刀,本只是想帶回給我弟弟做紀念,結果後來才知道無法帶回,於是那兩把就這麼寄到男男在寧夏的家裡,也一直還放在她家,之前問了很多集運和物流,都沒有辦法把小刀寄回來,若是有朋友知道怎麼樣可以寄回,請留言告訴我喔)
▪英吉沙小刀的製作
新疆盛產小刀,和當地民族的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都喜歡在身上佩帶小刀,在宰殺牲畜、品嚐手抓羊肉、修理各種套具、切瓜待客時都能得心應手,各種各樣的小刀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小刀畢竟是手工藝品,傳揚本土原古的民族文化,飽含著匠人們獨具慧智的一種特定文化內含。
英吉沙小刀的鍛造方式為先用鑄造或捶打的方式製成刀胚,再進行其他加工。鑄造為將金屬水灌入通過翻砂制模做成的刀模空腔中,待冷卻後再經過除砂、修復、打磨等過程製成刀體。捶打為分別通過煅燒、捶打的方式製成刀柄和刀身兩部分,接合後繼續鍛打,再經過淬火完成粗坯的製作。
它的主要原料:特殊木料、犛牛角、牛骨頭、貝殼黃銅、白銅、白銀99%,特硬不銹鋼,和田玉刀把等,經車、銑、鑽等機械加工,再予淬炎、回火,製成成品;鋼口鋒利、經久耐用,造型獨特,刀柄裝飾華麗,晶瑩俏麗,刀身上有維、漢文"英吉沙"的標記,圖案美麗。
刀刃鋒利,由高級特硬不銹鋼、軸承鋼製成。刀把是用純百銀,白銅,黃銅,黃銅鑲嵌各種不同顏色的有機玻璃,牛角,膠木,駝骨等純天然材料而成,造型獨特,裝飾華麗,刀身上有維、漢文標誌,並貼有其註冊商標標識,使每一把英吉沙小刀都具有了極強的使用價值和極高的收藏價值,它不僅僅是一把小刀,而是一件工藝品。
▪英吉沙小刀美麗動人的傳說
關於英吉沙小刀的產生,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據說四百多年前,仁慈的真主看到英吉沙乾旱缺水,土地瘦瘠,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於是作為補償,暗中指點佑助芒辛鄉欄干村一位刀匠,從此英吉沙小刀脫穎而出,聲名大噪。
另有傳說:在久遠的年代,英吉沙是個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地方,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狂風怒吼、飛沙走石,從沙漠裡來了一隻噴沙吐風的怪獸,幾乎在一夜之間,草原變成了荒漠,河流一下子乾枯了。為了保衛家園,人們紛紛拿起了棍棒與怪獸展開激烈的戰鬥。然而善良的人們根本不是怪獸的對手,許多人為此喪了命。
一個名叫阿斯爾的維吾爾族小伙子為此傷透了腦筋,日不進食,夜不能寐。一天夜裡,他突然睡著做了一個夢,夢裡老天爺送給他兩把精巧鋒利的小刀,刀柄上鑲嵌著各色閃光的寶石,同時告訴他,帶上這兩把小刀可以降妖除怪。醒來之後的阿斯爾,果然看到自己腰間有兩把精美的小刀。阿斯爾激動無比,立刻跑去告訴鄉親們,並且號召大家向怪獸發起進攻。
阿斯爾從腰間拔出那兩把小刀揮舞著刺向怪獸,當怪獸面目猙獰地撲向阿斯爾時,只見他手中匕首的手柄閃著耀眼的藍色、紅色、黃色的光,刀光與閃光合成一束更強大的光束,直刺向怪獸的雙眼,只聽怪獸一聲慘叫之後落荒而逃。原來是耀眼的閃光把這只怪獸嚇跑了。從此以後,人們就把珍珠、寶石鑲嵌在小刀的刀柄上,用來降妖除怪。有了珠寶眩目的光芒和鋒利的小刀,怪獸從此就消失了,美麗的家園又回到了人們手中,英吉沙的維吾爾人就更加喜愛小刀了。
維吾爾人為什麼如此喜歡小刀呢?這裡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對維吾爾兄弟上山去打獵,除了獵弓之外,他們每人身上還佩帶了一把小刀。進入山溝不久,就聽到“呼呼”的聲音,抬頭一看,好傢伙,一隻老虎躥了出來!跑在後面的弟弟被老虎叼走了。哥哥拼命追趕老虎,可是怎麼也追不上。他突然想起弟弟的腰中別著一把刀子,就放聲高呼:“弟弟,你腰上有刀!”這一下子提醒了弟弟,於是,他撥出刀子,拼命地朝老虎的胸前和腹部刺去,不一會兒老虎就躺在了血泊中。這個故事傳出後,維吾爾男子都要佩帶一把刀,以防萬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佩帶小刀的習俗。
傳說未必可信,不過英吉沙小刀的出現與當地人的生活習俗相關卻毋庸置疑。他們有的生活在農區,有的生活在牧區,吃肉、吃瓜、修理鞍具、套具、切饢、切肉等都離不開小刀,如夏季在田間地頭吃瓜泡饢時,就用小刀當筷子,用刀尖戳著饢或瓜往嘴裡放,別有一番風味。由於種類多、做工精細,小刀又成為男子腰間的一種裝飾品,作為向同伴炫耀的資本,同時還可以增加男人們的雄風。
歷史上,中國少數民族大都崇武尚刀,他們多以游牧為主,副食也多是牛羊肉,宰剝牛羊或切割肉塊需要相適宜的刀具。維吾爾人喜歡大塊牛羊肉,尤其愛吃烤全羊。眾賓團坐的筵席上,當美味飄香的牛羊肉端上時,賓客們便紛紛亮出各式各樣的刀子。誰的小刀精美漂亮,人們就會投去讚賞的目光。另外,南疆是著名的瓜果之鄉,英吉沙小刀是削果皮特別是切哈密瓜的最佳用具。
▪英吉沙小刀的浪漫
維吾爾友人Aliya說傳說若是一位姑娘把英吉沙小刀送給了心上人,即表示從此將自己交給了他,拿到小刀的男人成為了一家之主,男人拿刀切肉分給家人們吃。故英吉沙小刀成為女性給男性送禮的佳品或定情物。
/
▪詩作《英吉沙小刀》:
每個維吾爾男性,都為擁有一把英吉沙小刀而驕傲;英吉沙小刀為剛健的氣質而鑄造,輕巧,不失穩重的神韻;華麗,不失勤勞的跡痕;刀柄是一座山,刀身就是山撐著的蒼穹,英吉沙小刀是力的化身,沙海、戈壁,是刀的鐵砧,鹽鹼、冰凌,是淬火的水源;黃風和土雨是十八磅的錘;鍛打出英吉沙小刀的鋼毅和靈魂;不去捫問刀為何用;不去撫試刀鋒多靈;它為你展現一個民族的秉性。
🔎小知識補充1⃣:新疆有四大名刀,即伊犁沙木薩克折刀、英吉沙工藝小刀、焉耆陳正套刀和莎車買買提折刀。這些刀都很精美,其中,英吉沙小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麗的紋飾和鋒利的刃口而顯露頭角。它既實用又美觀,是很受歡迎的民族特需工藝品。
🔎小知識補充2⃣:英吉沙縣يېڭىسار ناھىيىسى,系維吾爾語,意為“新城”。
▪往期回顧
🔗https://bit.ly/2WdPqZD
▪新疆旅遊注意事項
🔗https://bit.ly/3a0Fwms
▪新疆自駕遊資料彙整
🔗https://bit.ly/3oCfYQG
🔪🔪🔪🔪🔪🔪🔪🔪🔪🔪🔪🔪🔪🔪
LINE社群《走在新疆的路上:旅行也生活》
👉https://bit.ly/3gCRumN
Telgram頻道👉https://t.me/zulhayatinxj
我的廢文Telgram頻道
《婭媞的絮語呢喃》👉https://t.me/zulhayat
戈壁石種類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R32 R410A冷媒都能環保愛地球了,
環保真是一門生意。
#冷氣27度搭配電扇剛剛好
《利用無知販賣環保,真是一門好生意》
近幾日來,網上突然沸沸揚揚地吵起了「亞馬遜森林大火」的新聞,嚴重的情況甚至連著名的環保左左李奧納多都看不下去了,自掏腰包500萬元美金投入救災及災後重建復育等工程,並號召大家也捐出善款。
嗯嗯~看到這世界的左左,善心依然順利運作著,那麼我就放心了。(姨母笑)
#Prayforamazonia
熟悉我們粉專風格的網友們,應該會稍微嗅到一絲絲不尋常的氣息,是的,我們今天就來聊看看這場亞馬遜森林大火所引發的環保議題吧。
先不論網上現在流傳的那些駭人聽聞的圖片,大多都是假的,許多照片都是移花接木來的,目的只是為了要博取各位的眼球與同情,這種低階的fact check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內,而我想讓各位了解的是,環保團體的末日說一直都是用來噱各位荷包的商品。
#亞馬遜森林每年都在燒
沒錯,亞馬遜森林火災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每年都在燒,今年也沒有特別旺,每年的著火點都有幾萬個,根據統計,最近幾年的年均著火點有六萬個左右,第一張圖裡,橘橘紅紅的點點就是了。
由於亞馬遜森林中部較為降雨率高,因此起火點大多都在較為乾燥的邊緣地區,尤其是當地人砍伐後普遍採用點火燒殘留木樁的「燒荒開墾」的方式,導致各種火災頻繁。
每年七月後的旱季,進入著火密集時節。因此,新聞報導說火災持續了三週,其實跟其他年份一模一樣,每到八月這個時候,火災都已經持續了好幾週。
亞馬遜雨林樹木密集、交通不便,因此救災人員難以到達現場,加上管轄雨林地區的巴西、玻利維亞、祕魯等國的技術條件限制,人工滅火根本不可能,頂多只能保護雨林邊邊的人類聚居點,因此大火通常都是等到十一月份的雨季來臨時,自動熄滅。
歷史上亞馬遜河流域最大的火災,發生在1987年的夏天,當時燒毀的森林面積大約有八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就是2.2個台灣島,當年的火警總計約十七萬次,若與1987年相比,這次還算小意思,況且即便嚴重如1987年的亞馬遜森林火災,也沒看到地球有什麼生態上的變化,亞馬遜森林的生態圈也沒有因此毀滅,不是嗎?
畢竟森林火災本身就是自然更新規律的一部分,它會燃燒死亡、腐爛的動、植物,讓營養物質回到土壤中;它還可以作為農藥,清除森林生態系統中被疾病纏身的植物和有害昆蟲;而透過燃燒茂密的樹叢,使陽光照射到森林地面,大火能夠讓新一代的幼苗得以生長。
更不用說,印尼千百年來的傳統農耕方式--「燒芭」,每年都放火燒森林,也沒看到印尼的森林生態圈大爆炸。
相近的例子還有美國的黃石公園,每年夏季都會因為打雷閃電引發上百次規模不等的火災,而美國森林管理局從1890年開始,就對森林火災採取「零容忍」的政策,一有火災,便立馬派人去滅火,卻沒想到1998年的大火,燒得不要不要的,消防人員束手無策,只能等到秋天的第一場雪,才自然滅了這場大火,後來有學者發現,正是「森林火災零容忍」導致了這場大火,原因是因為樹木數量快速增加,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死掉的樹在森林裡七橫八豎地躺著,到處都是灌木、枯木、樹葉等易燃物質導致,於是現在黃石公園的作法是,只要是未失控的自然火災,沒有影響到人類與建築,就乾脆讓他燒個夠,有時候甚至還主動放火燒掉枯木,人為燒出隔離帶。
而1998的黃石公園大火,也讓美國政府確信了一個理論:「以自然方式發生的大火必不可少」,而早在1988年之前,這理論早就被廣泛接受了,
#但環保神棍們才不告訴膩勒
因為這群環保騙子,只打算騙騙流量,不只照片造假,甚至連數據也造假呢。
「為地球提供20%氧氣的亞馬遜雨林在過去三周一直在燃燒!」
哇!十分聳動,包含我也曾經中過招,還天真地以為要是地球上的森林都被砍沒了,人類就沒有氧氣可用了,哭哭。
先在這邊問各位一個國中地科的考題吧!
—
地球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是?
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 E.亞馬遜森林
—
答案是A,地球上九成的氧氣都是由水中的藻類產生的。
亞馬遜森林佔世界陸地面積的3%,佔世界森林面積的20%,產氧量應該是全球1%左右,即便是最大的1987大火,也只燒掉了亞馬遜森林的1%面積,嗯.....這對地球製氧量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
#溫室效應搞不好只是個假議題
先不提地球的氣溫本來就沒事上上下下的,甚至NASA去年的報告還指出了近兩年全球氣溫平均降了0.5度呢。
但環保神棍們會跟你說,氣溫升高有多可怕,什麼海平面上升,馬爾地夫消失,珊瑚死光光,許多海邊的土地會被淹沒。
但他們不會跟你說地球變暖可能帶來的好處:
1.氣候變暖,大氣水氣增多,將為內陸帶來更多的雨水,非洲北部、亞洲中部將會變得濕潤起來,薩哈啦沙漠的面積也會縮小,中國的戈壁沙漠將慢慢有植被出現,這些地方將變得更適合人類居住。
2.氣候變暖,將使得全球植被更加繁茂,森林更大、草原更綠、樹木生長更快。
3.氣候變暖,將使作物更加高產,作物的豐收、牧草的豐產,使得各類牲畜數量大幅增加,甚至連紐西蘭都要對牛羊課徵「屁稅」,因為他們放出大量的甲烷污染空氣。
4.氣候變暖,將導致人類減少能源使用在「取暖」之上,近幾年的暖冬導致美國人取暖用油大幅減少,後果是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
#地球生態並沒有那麼脆弱
話說回來,地球的生態圈早就經歷過數次浩劫,從遠古時代至今,地球大大小小的冰河期共計約十一次,曾經存在過的物種大概有99.9%都死過一輪了,但直到今天,生態圈依然存在,整個北美植物種類的數量,還不及一個新加坡武吉知馬山生態保護區還多,但北美生態並沒有因此無法維持。智人誕生至今,也殺光了不少物種,大家今天也沒有因此餓著肚子,不是嗎?
環保的終極目標,並不是為了保護大自然,而是讓人類生活在更好的環境。
倘若我們是為了保護大自然,我們應該支持把全台灣所有的都市用炸藥一次鏟平,讓大家過一過最樸實無華的低碳原始人生活....欸等等,我會不會被國安局主動偵查教唆犯罪啊?
有人敲門查水表,我去開一下。
.
.
.
.
.
.
好,幸好沒事,我繼續說。
既然我們可以把「台北湖」變成現在的都市,憑什麼人家就得守著亞馬遜森林不能開發利用呢?憑什麼人家就得給你們當什麼「地球之肺」呢?如果他們打算把亞馬遜森林變成像台北這樣繁華的都市,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阻止他們呢?
大自然的生態若是不符合人類的偏好,本來就可以進行改造。
比如美國Snake River沿岸,本來是典型的沙漠生態,但是美國農民把它改造為牧場農田。
長江三角洲自古以來,都是沼澤濕地,但是人類不也把它變成繁華城市群了嗎?
人類不喜歡遍地都是毒蛇猛獸蚊子蒼蠅蟑螂蜈蚣和腐植質的大自然,也不喜歡看到人類在路上被動物吃掉的自然生態,更不喜歡以最自然的方式把屍體扔在地上腐爛--人類要的是安全舒服的環境與生活。
說穿了,我不是環保主義者,比起待在充滿毒蛇猛獸與屍體的原生大自然,我更寧願待在冷氣房內,喝喝咖啡,用貝殼湯匙挖挖魚子醬,坐看海龜吸管插鼻與瘦巴巴的北極熊。
我相信一定有環保狂熱者願意跑去原始森林享受他們所鍾愛的「原生大自然」,但若他們在攝氏38度的夏天,恰巧經過冷氣開得爆強的店家門口,或許也會忍不住喊一聲:
「真香。」
《道歉聲明》:
關於最後兩段文字所帶來的爭議,並且引起大眾情感上的不悅,作者本人感到非常抱歉,我們沒有料到這篇文章後續的影響力,過去以來,敝粉專都是固定族群在觀看,這導致總是會有無心的嘲諷口吻。這絕非有心之舉,未來也定會謹慎發言,還請各位海涵。
戈壁石種類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嗯!真香..
#我是指新鈔的味道
#歡迎討論打臉
《利用無知販賣環保,真是一門好生意》
近幾日來,網上突然沸沸揚揚地吵起了「亞馬遜森林大火」的新聞,嚴重的情況甚至連著名的環保左左李奧納多都看不下去了,自掏腰包500萬元美金投入救災及災後重建復育等工程,並號召大家也捐出善款。
嗯嗯~看到這世界的左左,善心依然順利運作著,那麼我就放心了。(姨母笑)
#Prayforamazonia
熟悉我們粉專風格的網友們,應該會稍微嗅到一絲絲不尋常的氣息,是的,我們今天就來聊看看這場亞馬遜森林大火所引發的環保議題吧。
先不論網上現在流傳的那些駭人聽聞的圖片,大多都是假的,許多照片都是移花接木來的,目的只是為了要博取各位的眼球與同情,這種低階的fact check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內,而我想讓各位了解的是,環保團體的末日說一直都是用來噱各位荷包的商品。
#亞馬遜森林每年都在燒
沒錯,亞馬遜森林火災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每年都在燒,今年也沒有特別旺,每年的著火點都有幾萬個,根據統計,最近幾年的年均著火點有六萬個左右,第一張圖裡,橘橘紅紅的點點就是了。
由於亞馬遜森林中部較為降雨率高,因此起火點大多都在較為乾燥的邊緣地區,尤其是當地人砍伐後普遍採用點火燒殘留木樁的「燒荒開墾」的方式,導致各種火災頻繁。
每年七月後的旱季,進入著火密集時節。因此,新聞報導說火災持續了三週,其實跟其他年份一模一樣,每到八月這個時候,火災都已經持續了好幾週。
亞馬遜雨林樹木密集、交通不便,因此救災人員難以到達現場,加上管轄雨林地區的巴西、玻利維亞、祕魯等國的技術條件限制,人工滅火根本不可能,頂多只能保護雨林邊邊的人類聚居點,因此大火通常都是等到十一月份的雨季來臨時,自動熄滅。
歷史上亞馬遜河流域最大的火災,發生在1987年的夏天,當時燒毀的森林面積大約有八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就是2.2個台灣島,當年的火警總計約十七萬次,若與1987年相比,這次還算小意思,況且即便嚴重如1987年的亞馬遜森林火災,也沒看到地球有什麼生態上的變化,亞馬遜森林的生態圈也沒有因此毀滅,不是嗎?
畢竟森林火災本身就是自然更新規律的一部分,它會燃燒死亡、腐爛的動、植物,讓營養物質回到土壤中;它還可以作為農藥,清除森林生態系統中被疾病纏身的植物和有害昆蟲;而透過燃燒茂密的樹叢,使陽光照射到森林地面,大火能夠讓新一代的幼苗得以生長。
更不用說,印尼千百年來的傳統農耕方式--「燒芭」,每年都放火燒森林,也沒看到印尼的森林生態圈大爆炸。
相近的例子還有美國的黃石公園,每年夏季都會因為打雷閃電引發上百次規模不等的火災,而美國森林管理局從1890年開始,就對森林火災採取「零容忍」的政策,一有火災,便立馬派人去滅火,卻沒想到1998年的大火,燒得不要不要的,消防人員束手無策,只能等到秋天的第一場雪,才自然滅了這場大火,後來有學者發現,正是「森林火災零容忍」導致了這場大火,原因是因為樹木數量快速增加,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死掉的樹在森林裡七橫八豎地躺著,到處都是灌木、枯木、樹葉等易燃物質導致,於是現在黃石公園的作法是,只要是未失控的自然火災,沒有影響到人類與建築,就乾脆讓他燒個夠,有時候甚至還主動放火燒掉枯木,人為燒出隔離帶。
而1998的黃石公園大火,也讓美國政府確信了一個理論:「以自然方式發生的大火必不可少」,而早在1988年之前,這理論早就被廣泛接受了,
#但環保神棍們才不告訴膩勒
因為這群環保騙子,只打算騙騙流量,不只照片造假,甚至連數據也造假呢。
「為地球提供20%氧氣的亞馬遜雨林在過去三周一直在燃燒!」
哇!十分聳動,包含我也曾經中過招,還天真地以為要是地球上的森林都被砍沒了,人類就沒有氧氣可用了,哭哭。
先在這邊問各位一個國中地科的考題吧!
—
地球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是?
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 E.亞馬遜森林
—
答案是A,地球上九成的氧氣都是由水中的藻類產生的。
亞馬遜森林佔世界陸地面積的3%,佔世界森林面積的20%,產氧量應該是全球1%左右,即便是最大的1987大火,也只燒掉了亞馬遜森林的1%面積,嗯.....這對地球製氧量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
#溫室效應搞不好只是個假議題
先不提地球的氣溫本來就沒事上上下下的,甚至NASA去年的報告還指出了近兩年全球氣溫平均降了0.5度呢。
但環保神棍們會跟你說,氣溫升高有多可怕,什麼海平面上升,馬爾地夫消失,珊瑚死光光,許多海邊的土地會被淹沒。
但他們不會跟你說地球變暖可能帶來的好處:
1.氣候變暖,大氣水氣增多,將為內陸帶來更多的雨水,非洲北部、亞洲中部將會變得濕潤起來,薩哈啦沙漠的面積也會縮小,中國的戈壁沙漠將慢慢有植被出現,這些地方將變得更適合人類居住。
2.氣候變暖,將使得全球植被更加繁茂,森林更大、草原更綠、樹木生長更快。
3.氣候變暖,將使作物更加高產,作物的豐收、牧草的豐產,使得各類牲畜數量大幅增加,甚至連紐西蘭都要對牛羊課徵「屁稅」,因為他們放出大量的甲烷污染空氣。
4.氣候變暖,將導致人類減少能源使用在「取暖」之上,近幾年的暖冬導致美國人取暖用油大幅減少,後果是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
#地球生態並沒有那麼脆弱
話說回來,地球的生態圈早就經歷過數次浩劫,從遠古時代至今,地球大大小小的冰河期共計約十一次,曾經存在過的物種大概有99.9%都死過一輪了,但直到今天,生態圈依然存在,整個北美植物種類的數量,還不及一個新加坡武吉知馬山生態保護區還多,但北美生態並沒有因此無法維持。智人誕生至今,也殺光了不少物種,大家今天也沒有因此餓著肚子,不是嗎?
環保的終極目標,並不是為了保護大自然,而是讓人類生活在更好的環境。
倘若我們是為了保護大自然,我們應該支持把全台灣所有的都市用炸藥一次鏟平,讓大家過一過最樸實無華的低碳原始人生活....欸等等,我會不會被國安局主動偵查教唆犯罪啊?
有人敲門查水表,我去開一下。
.
.
.
.
.
.
好,幸好沒事,我繼續說。
既然我們可以把「台北湖」變成現在的都市,憑什麼人家就得守著亞馬遜森林不能開發利用呢?憑什麼人家就得給你們當什麼「地球之肺」呢?如果他們打算把亞馬遜森林變成像台北這樣繁華的都市,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阻止他們呢?
大自然的生態若是不符合人類的偏好,本來就可以進行改造。
比如美國Snake River沿岸,本來是典型的沙漠生態,但是美國農民把它改造為牧場農田。
長江三角洲自古以來,都是沼澤濕地,但是人類不也把它變成繁華城市群了嗎?
人類不喜歡遍地都是毒蛇猛獸蚊子蒼蠅蟑螂蜈蚣和腐植質的大自然,也不喜歡看到人類在路上被動物吃掉的自然生態,更不喜歡以最自然的方式把屍體扔在地上腐爛--人類要的是安全舒服的環境與生活。
說穿了,我不是環保主義者,比起待在充滿毒蛇猛獸與屍體的原生大自然,我更寧願待在冷氣房內,喝喝咖啡,用貝殼湯匙挖挖魚子醬,坐看海龜吸管插鼻與瘦巴巴的北極熊。
我相信一定有環保狂熱者願意跑去原始森林享受他們所鍾愛的「原生大自然」,但若他們在攝氏38度的夏天,恰巧經過冷氣開得爆強的店家門口,或許也會忍不住喊一聲:
「真香。」
《道歉聲明》:
關於最後兩段文字所帶來的爭議,並且引起大眾情感上的不悅,作者本人感到非常抱歉,我們沒有料到這篇文章後續的影響力,過去以來,敝粉專都是固定族群在觀看,這導致總是會有無心的嘲諷口吻。這絕非有心之舉,未來也定會謹慎發言,還請各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