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德國記者說:「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非要找一個最討厭俄羅斯的國家,那很可能不是烏克蘭,也不是美國,而是立陶宛」這是一個傾全國之力抵抗共產的歷史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千里外的民主之友,#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
Republic of Lithuania
獨立於1918年2月16日
立陶宛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1939年,希特勒在歐洲大肆侵略,立陶宛夾在早就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波蘭,和還在長大的蘇聯之間。蘇聯自知抵擋不了希特勒,為了保全自身,決定和德國簽下《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不僅拆分了波蘭,更埋下波羅的海三國日後淪為蘇聯加盟國的種子。
1940年,蘇聯紅軍開始西擴,陸續佔領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在二戰期間像砧板上的魚肉,被德國和蘇聯兩把利刃來回宰割,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就被德蘇反覆併吞了四次。最終納粹德國戰敗,蘇聯笑納最後的勝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通通成了蘇聯囊中物,東歐赤化正式開始。
立陶宛在1940年到1990年之間的名字不叫立陶宛共和國,而是「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他們不喜歡這個名字,更不喜歡蘇聯。蘇聯加盟國的這段期間,立陶宛境內的民族主義運動時而有之,但沒人能真的推翻蘇聯,大家都只能咬牙忍耐。
終於等到1989年,行將就木的蘇聯已奄奄一息。立陶宛人民的「爭取改革運動」成立,他們邀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200萬人手牽手,形成巨大的人鏈,一起高喊「打倒俄羅斯帝國」、「俄羅斯人從波羅的海滾出去」。
隔年,立陶宛成為第一個宣布獨立的蘇聯加盟國。
你以為立陶宛就此自由了嗎?
當然不,蘇聯不可能善罷甘休。
1991年1月13日黎明時分,蘇聯將坦克開進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他們攻佔了行政大樓和電視台,目標是逮捕「爭取改革運動」的領袖、當時的立陶宛議會主席蘭茨貝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蘇聯萬萬沒意料到,立陶宛人民的堅韌意志以及對蘇聯的厭惡,是他們用坦克都壓制不了的。
成千上萬立陶宛人一起走上街頭,形成人盾守衛,他們手持棍棒和獵槍,拚了命要拯救被抓走的蘭茨貝吉斯。蘇聯軍隊越是對守衛的人民開炮,人民就越憤怒,最終有5萬人包圍著電視台,但他們沒有攻進去,而是高唱民族歌曲,並舉行祈禱。在這場對峙中,立陶宛政府不斷向西方世界發表聲明,希望各國譴責制裁蘇聯。最後戈巴契夫擋不住國際上的壓力,下令蘇軍停止攻擊。
這場「一月運動」最後造成14人死亡,700人受傷,但誘發了往後兩年內,蘇聯另外十多個加盟國陸續獨立。立陶宛人民用盡全力刺了蘇聯一刀,這一刀雖不致命,卻有著空前影響力。
立陶宛向世界示範,蘇聯不是無堅不摧,
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推翻的。
脫離蘇聯恢復獨立後,立陶宛積極與歐洲、美國等國家建立關係。也在2004年加入北約和歐盟,快速融入到西方體系當中。這麼多年了,就算蘇聯換成了俄羅斯,立陶宛人還是一樣討厭來自東方的那個霸道大國。基本上不只是立陶宛,整個波羅的海區域都瀰漫著「仇俄情緒」,這幾年不斷用法規、制度想辦法「去共產化」。
不過仇恨沒有拖慢他們的進步速度。
2020年,立陶宛的各項表現如下:
人均GDP:22,245美元,全球第38名。(台灣27)
人類發展指數:極高,全球第34名。(台灣未列名)
全球和平指數:全球第37名。(台灣34)
全球幸福指數:全球第34名(台灣24)
民主指數:全球42名。(台灣11)
立陶宛雖然是個不到300萬人的小國,
但整體發展在全球前段班,和台灣相當親近。
除了俄羅斯,那隻新的共產巨獸,立陶宛也要抵抗。立陶宛上個月宣布退出中國17+1合作機制,不僅如此,它還呼籲東歐各國一起退出。這機制是中國主動和東歐國家提的,主要還是走一帶一路的老路線,撒錢換友誼。但立陶宛說,中國承諾要投資的那些基礎建設通通都沒實現。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強調,這個17+1的合作幾乎沒有為立陶宛帶來任何好處,更糟的是還會分裂歐洲,所以建議其他國家也考慮退出。
對了,這位帥外交部長,就是當初在電視台被抓走的主席的孫子!
除了退出17+1,立陶宛更是幾乎在同一時間由國家議會表決,將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行為定調為「種族滅絕」。提案的議員已經被中國列入黑名單,但她不怕,她還說:
「我們支持民主,因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共產黨政權佔領下生活了50年的殘酷教訓。」─薩卡莉妮(Dovile Sakaliene)
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昨天發推特說:「熱愛自由的人,就應該彼此照顧。」但其實這不是立陶宛第一次對台灣友善。今年3月,立陶宛宣布要來台灣開設貿易代表處,又在5月,力挺台灣參加WHA。抵抗共產獨裁大國,是立陶宛用歷史累積出來的意念和能力。「捍衛民主」在立陶宛不只是政黨口號,而是所有人民根深柢固的精神象徵。
最後我想貼上一段一樣是由他們的帥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說的話。還記不記得白俄羅斯有位「婦仇者」─季哈諾夫斯卡婭。她代夫出征參加大選,結果被「歐洲最後一位獨裁者」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迫害,最後逃到立陶宛。五月初,盧卡申科要立陶宛把人交出來,
蘭斯伯格斯這樣回他:
「立陶宛過去和將來都是一堵牆,所有受到政權迫害的民主力量都可以在這堵牆後面尋求庇護。因此,每一個在立陶宛找到避難所的人都可以感到安全,因為他們不會被引渡。既不會因為他們爭取民主的鬥爭,也不會因為言論自由和宗教觀點而被引渡。
地獄凍結之前,立陶宛都不會把Tikhanovskaya交給白俄羅斯。(地獄烈火永生,不可能凍結,意味者立陶宛永遠不可能引渡)
(‘Hell will freeze over’ before Lithuania hands Tikhanovskaya to Belarus)」
謝謝立陶宛,
30年前你們向東歐國家示範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擊敗的。
30年後的今天,
你們再次為全球示範,
再小的國家,都不須畏懼不合理的強權。
參考資料和200萬人牽手照都放在網站上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623-2/
戈巴契夫改革影響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嗎?【🇺🇦基輔雞真的來自基輔嗎?基輔雞演說是怎麼回事?】
#本日冷知識1556
大家好,我是Mr Holiday。
之前聊了好幾週港澳食物,有讀者留言說可以說說基輔雞為什麼叫基輔雞。感謝讀者提供我們寫作的靈感,當然也讓大家換個口味。
基輔(Київ)是烏克蘭的首都,而基輔雞這道菜雖然在烏克蘭、俄羅斯以及前蘇聯國家可以點的到,但是據說如果你問當地人這道菜的起源,他們會說其實這道菜是法國菜。
在1840年代末,對當時的俄羅斯人來說,美食與文化最好的地方就是法國。所以有錢人不是把自己的廚師送到法國學廚藝,就是直接請一個法國人來俄羅斯當廚師。據說基輔雞這道菜就是由沙皇亞歷山大一世(Алекса́ндр I)的法國廚師Marie-Antoine Carême發明的,雖然他在俄羅斯待的時間不長,但是對當時的上流社會料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但是當時這道菜還不是叫基輔雞,而是法文的Côtelette de volaille來稱呼他,這個字直翻其實就是「雞排」的意思。這道菜的作法可以用小牛肉或是用家禽,但是因為雞是比較便宜的動物,所以比較常用雞製作。
而「雞排」後來經過基輔大陸飯店(Continental Hotel in Kiev)改良後與宣傳,漸漸變成為人所知的「基輔雞排」,中文簡稱「基輔雞」。在共產革命之後,社會上也有人認為要替這道菜正名,以去除法國布爾喬亞(bourgeois)的影響,加入無產階級的元素,例如改成「奶油雞排」(chicken cutlet stuffed with butter)。
但是政體易改,要影響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沒那麼容易,就連1940年蘇聯食物產業部出版的《餐飲分配目錄》(Сборник раскладок для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питания)仍繼續用基輔雞這個名詞。
基輔雞除了變成前蘇聯國家餐廳的標準菜色之外,在西歐或是美國的俄羅斯餐廳也會準備這道菜,所以漸漸的為西方國家的民眾所認識。
既然講到基輔雞,那就順道提一下美國老布希(George HW Bush)總統的「基輔雞演說」(Chicken Kiev speech)。1991年蘇聯已經搖搖欲墜,當時的老布希總統為了避免區域動盪,所以比較支持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Горбачёв)的新聯盟條約方案,而非各加盟共和國各自獨立。他當時在烏克蘭基輔的國會發表演說,要烏克蘭不要重蹈南斯拉夫的覆轍,最後國家分崩離析。
但是當時烏克蘭就是努力要離開蘇聯,但老布希卻勸烏克蘭人留在蘇聯參與改革,除了跟當時的局勢不符合之外,也被《紐約時報》批評為軟弱且誤判情勢,稱這個演說為「基輔雞演說」。除了因為演說發生在基輔,加上雞在英文裡面的軟弱的意思,而基輔雞是美國大眾熟悉的蘇聯菜,所以暗諷老布希不敢大膽的支持烏克蘭從蘇聯獨立的態度。
演說三週後,烏克蘭宣布獨立;再過三個月,烏克蘭脫離蘇聯。可見當初老布希的建議跟大趨勢的走向真的背道而馳。
今天就說到這裡啦,我們下次見!
[Mr Holiday]
#MrHoliday #ChickenKiev #Food #Foodie #Ukraine #Kiev #Kyiv #基輔雞 #烏克蘭 #基輔 #食物 #名字 #冷知識 #基輔雞演說
參考資料:
1. Is Chicken Kiev really from Kyiv? https://kyivguide.com.ua/is-chicken-kiev-really-from-kyiv/
2. Wikipedia: Chicken Kiev speec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cken_Kiev_speech
3. Wikipedia: Chicken Kiev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cken_Kiev
圖片資料:
https://www.lemontreedwelling.com/chicken-kiev/
戈巴契夫改革影響 在 台北市議員梁文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翻譯這本談冷戰末期的書,其實是在重新經歷一段雖然發生未久且影響深遠,個人在當時卻茫然無知的歷史。
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時,我只是14歲的國中生。當時的蘇聯是世界兩大超強之一,美蘇冷戰、核戰一觸即發、世界末日隨時降臨,這些是國中生都知道的,因為前一年(1984年),「魔鬼終結者」這部末日電影才在全球造成轟動。但戈巴契夫上台後怎麼搞改革開放、怎麼和雷根總統從冷戰敵人變成合作夥伴、怎麼和鄧小平在北京會面從而引發了1989年的天安門學潮和屠殺,當時都是懵懵懂懂。至於看似會千秋萬代的蘇聯怎會在譯者剛上大學的1991年戛然崩解,當時更一無所知。
事後回顧,超級大國領導人的性格、氣質、作風、目標,確實會影響到歷史的進程。受歷史唯物論影響比較大的社會科學家喜歡強調結構的力量,不喜談個人的作用。但很清楚的是,儘管蘇聯當有種種內外危機,但如果在1985年掌權的是蘇共元者葛羅米柯而不是戈巴契夫,蘇聯並不是註定會在1991年崩解,因為同樣是危機重重的共產極權國家,北韓的金氏王朝就撐到現在。如果雷根在1981年遇刺身亡,我們所知的冷戰末期史也會改寫。又如果鄧小平在1989年六四之前就離世,或鄧小平當時鐵腕鎮壓的意志稍有鬆動,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可能已不存在。光是比較胡錦濤時代和習近平時代,就會知道同樣是中共總書記,溫和開放和一人專制有多大的不同。
所有這些事件都影響到當時在世界上幾無足輕重的台灣,但事件發生當下卻無人能預料其深遠影響。比方說,假如不是戈巴契夫搞「開革開放」,對美國不再造成威脅,美國可能延續尼克森和季辛吉「拉中抗蘇」的政策,早對台灣棄之不顧。又假如不是戈巴契夫引發中國的六四學潮和天安門屠殺,國民黨頑固派也可能不顧所謂「野百合學運」要求民主化的呼聲,繼續一黨專制,而台灣人追求獨立的意識也不會高漲,從此和中國越走越遠。
假設性歷史(counterfactual history)的問題永遠問不完。細思歷史人物如何決策,以及非常有可能做出不同的決策,以及不同的決策會造成如何不同的長遠後果,這是翻譯本書最重要的樂趣之一。希望細心的讀者也能找到樂趣。
戈巴契夫改革影響 在 西方盛讚為民主改革先驅,俄國人卻視他為千古罪人!戈巴契夫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