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我梳理了給孩子們在課内學習、課外學習共七點建議。祝廣大學子們充分開展更多元的學習範式,提升自我的創新創造力!
我在《李開復給青少年的十二封信》書裏,也談過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我覺得很適合在現在這個開學季再次分享給大家。比起應試考試中的分數,如果同學們具備“3C”的三大能力—— Curiosity(好奇心)、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維)、Creativity(創造力),未來更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課內學習的4個建議:要充分利用好在學校裏上課的時間。
1.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有同學問我:“怎樣學習知識,才能真正記住呢?每年考完試後,好像就把所有的知識還給老師了。”
我給這位同學的回答是:“我學懂的知識以及知道如何實踐的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在工作中常用的知識,我全部記得;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記憶更加清晰、準確,就算有不記得的,也可以快速推算出來;相反,那些靠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我已經全忘掉了。”
也就是說,死記硬背只能過考試關,而不能獲取受益終生的知識。你們在學三角形面積定理時,一定都會背“底乘以高除以二”的公式。但是,你有沒有理解這個公式是如何推理出來的,為什麼三角形的面積是這樣計算的。記住這個公式和探索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學習化學,如果每天只是機械地背誦一些反應式,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如果掌握了每個反應式內在的規律,並能和現實中的化學現象聯繫起來,就會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意義所在,自然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只有懂得了知識背後的道理,才能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舉一反三,才能在需要的時候,靈活地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
2. 要多問問題
會提問也是一種能力,而且你也會因為提問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我的女兒在學習指數的時候,不理解指數是什麼,更不相信在真實生活中指數有什麼用處,就主動來問我。我用計算銀行存款的思路來指導她,比如存入 100 元,每年的利息是 10%,那麼 10 年後,你的存款是多少?
通過這樣的計算,她終於明白了,原來指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她能得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是因為她主動提問獲得的。
多提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一種多瞭解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不懂就問,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3. 要勤奮
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人,一定是勤奮的。
去美國讀中學之前,我只學過半年英語,因此,語言障礙成為我面臨的最大難關。剛開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那種感覺非常痛苦。那“催眠”一般的語速,總讓我在課堂上打起瞌睡。有時候,聽到同學們因為老師的一句笑話笑得前仰後合,我才從夢中驚醒,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天書一般的英文,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後來,我乾脆帶幾本中文的武俠小說到課上去讀,因為覺得怎麼聽也聽不懂,還不如看小說。
然而,我心裏又是暗暗憋了一股勁的。於是,我找了一大本英文單詞書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詞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為,即使當時記住了一個單詞,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話,就會完全忘記。我終於悟到了,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背單詞是沒用的。
後來,我還是下定決心用多交流的方式來學習英文。下了課,我不再膽怯,站在同學中間聽他們說話。如果 5個詞當中有 4個聽懂了,只有一個聽不懂,我也會趕緊問,同學們會再用英文解釋一遍給我聽。回家以後,我會默默回憶我聽不懂的單詞,然後記下來。而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內容,我也勇敢舉手問老師,請求老師再說一遍。
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甚至犧牲自己的午飯時間幫我一對一地補習英文,她複印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每天拿來給我念。從簡單的課文起步,我們堅持了一年。在這一年裏,我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學校裏所有的老師還允許我享受“開卷考試”的特殊待遇,她們讓我把試卷帶回家,並且告訴我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能看書找答案。我每次回到家都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做,遇到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就去查字典,但是從來沒有去翻書找過答案。因為,我覺得這是老師給我的最大信任,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通過種種渠道的學習,我的英文終於逐漸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了。一年以後,我完全可以聽懂老師講的話了,英文會話也沒有問題了。到了初中三年級,也就是到美國兩年之後,我寫的作文居然獲得了田納西州的前十名。我想,這和我年齡小,容易接受新的語言不無關係,但也和我勤奮的學習有關。
4. 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獲益於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想不到的是,這種批判式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救”了我的命。
在我五十二歲生日前不久,我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肚子裏有數十顆“腫瘤”,經過反復復查,我被醫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突然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我氣餒、懊悔、內疚,但是,治療過程中的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發生了。
我遇到了一個好醫生。我的主治醫生唐季祿給我打氣:“淋巴癌第四期真的沒那麼嚴重,它跟肝癌、肺癌第四期是不太一樣的。”他告訴我,網絡上有兩篇專門討論“濾泡性淋巴癌存活率的預估方式”的論文,如果我有興趣,可以找出來看看。我認真地研究了唐醫生推薦的那些學術文章,發現淋巴癌的分期方式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可以說過時且不精准了。如果說只看標準的分類,我因為腫瘤數太多,所以必須歸類為第四期。但是只看腫瘤數量是最準確的嗎?根據我研究的那幾篇論文,分期的目的就是預測存活概率和時間。那麼,最準確的預測方法就是尋找和我病情足夠相似的人,根據他們的不同因素,如年齡、症狀、血液指數、腫瘤數量及大小等 20多種,和他們的實際存活結局來理解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並且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這樣的研究肯定要比四十多年前的粗分類來得准!
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可以隨時掌握路況。醫生的治病策略、用藥思維,你至少並不是茫然無知。我又拿出以前做學術的精神,把全部20幾個特徵與我的檢查結果相對照,發現我雖然屬於第四期,但整體狀況其實沒那麼悲觀。原來醫學上對所有淋巴癌的分期方式,至少對我的病情來說是不正確的,我的情況是較輕的。於是,我突然從“第四期癌症頂多幾個月”,變成“至少還有好幾年”可以活。倘若好好照顧自己,更有可能終身不再復發!這個發現有如一線曙光,從此之後,癌症所帶來的一切負面影響,就開始悄悄起了變化。
批判性地看待醫學上對淋巴癌的分類,通過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方式來獲得對自己病情的準確判斷,讓我自己從精神上獲得了新生。
■ 課外學習的3個建議:課堂外的時間,我鼓勵同學們,去探索你們熱愛的東西,多實踐,多多鍛煉自己的創造力。
5. 要動手實踐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寫了這樣一句格言:“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父親曾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解答這樣一個問題:用 6 根火柴拼成 4 個大小一模一樣的正三角形。通過動手實踐,我們都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實踐讓我對相關的幾何和空間知識記憶深刻,也訓練了我使用新穎的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在高中時參與美國的高中生創業嘗試課程,創辦自己的公司。我們當時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利用週末時間到工廠裏加工這些鋼材,我們把鋼材切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家長並不需要這樣的圓環,最後產品幾乎是內部消化掉了。
這次的親身實踐,讓當時 15 歲的我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有市場需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在第二次的創業嘗試中就會把市場需求作為我創辦的公司的方向。從需求出發,生產有需求的產品,牢記這樣的理念,第二次的創業嘗試獲得了成功。這些對於創辦公司的經驗,都是我從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只有實踐,你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6. 要追隨自己的興趣愛好
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到最好。
我在上大學時,一直以為自己喜歡法律,將來想做一名律師。可是上了幾門課後,我發現自己對此毫無興趣,於是跟家人商量轉系,數學是我的一個備選項。但是,當我加入了“數學天才班”後,發現我的數學突然從“最好的”變成“最差的”。我雖是田納西州的冠軍,但當我與來自加州或紐約的“數學天才”交手時,才發現自己真的技不如人。我深深地體會到那些數學天才是因為“數學之美”而對它癡迷的,而我並非如此。我一方面羡慕他們找到了最愛,一方面遺憾自己並不是真的數學天才,也不會為了它的美而癡迷,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意義就是為了理解數學之美。
我想到了計算機,我在高中時就對計算機有濃厚的興趣,有一次,為了解答一個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我寫了一個程式,然後把結果打印出來。當時因為機器運行的速度太慢,我沒有等到結果打印出來就回去了。週一回到學校,我才知道我們學校所有的打印紙都被我打光了。雖然挨了老師一通罵,但我的心裏有了一股欣喜,原來這個數學方程式有無數的解,我走後,程式一直在運行,計算機就一直在打印結果。
對計算機的興趣此時在我的心中醞釀,雖然當時計算機專業算是個默默無聞的專業。接下來,我選修了一門計算機編程課,幾個月的課上下來,我發現了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我和同學們一起做編程,他們還在畫流程圖,我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題目。考試的時候,我比別人交卷的時間幾乎早了一半,我不用特別準備,也能拿高分。
通過學習計算機 , 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未來這種技術能夠思考嗎?它能夠讓人類更有效率嗎?計算機有一天會取代人腦嗎?我感受到了一種振奮,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我一生的意義所在。
我每天都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在一門公認為是計算機專業最難通過的“可計算性和形式語言”課上,我考了 100 分,也就是A+ 的分數,創造了該系的一個紀錄。大三大四時我就開始和研究生一起選修碩士和博士課程,接手各式各樣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我嘗試著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畢業後,我在計算機方面創造出了一些成果。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7. 要多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我的中學是在美國的橡樹嶺讀的,當時的感受就是,學校的功課很輕鬆,每天的家庭作業很少,但是每天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項目。比如,當時歷史課教到美國印第安人的時候,不是用課本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讓一個團隊寫一個話劇,或者是進行關於移民者和印第安人的辯論。
這些項目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會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但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在這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中得到鍛煉。
後來,我回到北京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面試時,對前來面試的學生也注重的是對他們思維方式的考驗,我們向面試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o 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
o 估計一下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加油站。
o 你和你的導師如果發生分歧怎麼辦?
o 給你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你想怎樣去解決它?
o 兩條不規則的繩子,每條繩子的燃燒時間為 1小時,請在 45分鐘燒完兩條繩子。
這些題目雖然聽上去很“怪”,但我們出題的本質也不一定要聽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從回答問題的思路中聽到面試者的思維方法。
孩子們,比起試卷上的分數,我認為你們底層的思維能力,會是更珍貴的能力。你在學習每一門科目時,鍛煉出來的能力是未來最能幫助你們的事情。就像你學了代數,也許不會去研究數學,但是這對鍛煉你的思維有幫助;你學了英文,不一定會出國,但是英文可以在瞭解世界最前沿的文獻、在有效交流方面幫助你;你學了畫畫,不一定成為畫家,但是你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鍛煉的觀察力、空間力、想像力會對你有幫助。
過去,我們對教育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學生能不能記得被教的東西。但是未來,教育的精華體現在即使你忘記了所有你學的東西,你還具備思維方式、智慧和能力。
當你已經忘記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你還是知道歷史帶給我們的人類的智慧和教訓;當你已經不會編程了,你還是有編程帶給你的邏輯思維;當你已經不會背莎士比亞的詩了,你依然懂得文學的美,這些才是教育的精華。
成功大學新生體檢 在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型肝炎抗體消失😱,需要補打疫苗嗎❓
門診常會有民眾來諮詢是否該補打疫苗?有些國中生在新生體檢時就會檢測B肝抗體是否消失,這幾年的調查大約40%-50%的人在這年紀抗體有消失,年紀越大消失的比率越高。身體沒有抗體,的確對B型肝炎病毒少了一層保護力。記得我在當實習醫師的時候曾經被針扎傷,雖然知道被傳染的機率很低,當時還是十分恐懼,也非常懊惱大學入學時發現抗體消失時,我沒有乖乖去打疫苗,後來確定沒感染後當然就趕緊補打。我是在醫院工作當然最好是定期追蹤抗體是否消失(醫院有幫員工定期體檢),一般民眾可以按各自情況自行決定是否補打疫苗,下面連結的短片有說明。
若於嬰幼兒時期接種B型肝炎疫苗者(就是指現年31歲以下的人),可採追加1劑B型肝炎疫苗,1個月後再抽血檢驗,如B肝抗體呈陽性,即接種成功,恭喜不用再繼續打疫苗,若仍為陰性,可依「0-1-6個月」之時程接續完成,共打三次;如經此補種仍無法產生抗體者,則無需再接種(再打抗體也出不來),惟仍應採取B型肝炎之相關預防措施,並定期追蹤是否被感染到B型肝炎(因為沒抗體所以要注意是否被傳染)。
Pro好醫大聯盟
成功大學新生體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天的夢想驛站》向台灣重症醫療人員致敬:肝病系列報導
【跨越30年 台灣新生兒B肝疫苗注射推動有成 最畏懼的國病 曾經每5成人就有1個B肝帶原 B肝可由母垂直傳染嬰兒 或針劑消毒不當 年幼染急性A肝父肝癌逝 促陳定信防治肝病 肝病防治30年 陳定信坦言革命尚未成功】
對很多人來說,1986年,可能是羅大佑的歌《明天會更好》問世了。但是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1986年的7月,是台灣所有的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重要的一年,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個這樣施行的國家。如果你是1987年7月以後才出生的小孩,你要感激中央研究院的院士陳定信。
1986年7月,台灣為全世界第一個新生兒全面施打肝炎疫苗的國家。現在在台灣 每一位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都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可是在30多年前,這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當時,每五個成人就有一位是B肝帶原者,預估人數高達300萬,占我們總人口的15%到20%。肝病,就成了台灣大家最畏懼的國病。
很難想像,一支小小的疫苗,其實反映了一個時代。
台大內科教授、中研院院士陳定信說,你想想看一個小孩剛生出來,你就要給他打預防針,有人就說,哇這個剛生出來小孩子最脆弱,你就要給他打這個東西,好不好?而且這個很詭異的是,小孩子得B型肝炎,他不會有症狀,要等到他20幾歲、30幾歲,開始B型肝炎發作,到4-50歲才肝硬化跑出來。也就是說,現在的感染,他是要到那麼遠才會分離出來,所以很多人不一定了解這個,他就會覺得說,你們為什麼要做這個。
因為當年的肝癌是台灣人癌症十大死因榜首,台大醫院內科病房消化科,高達六七成都是肝病患者。他們常常挺著青蛙般的大肚子,裡頭都是腹水和迅速蔓延的癌細胞。
陳定信說,曾經有一位美國的某一個大學內科教授來到我們台灣,他說我在美國30年的經驗,看到的肝細胞癌,沒有你們一個學生一個學期在這裡看得多。
身為當年催生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政策團隊的一員,台大內科教授陳定信細細回憶,B肝除了會由母親垂直傳染給新生兒,當時占台灣人慢性B肝感染比例四到五成,其他透過打針、輸血和穿透皮膚方式感染的也不少。而民國50年代的台灣,正好是病毒孳生擴散的溫床。
陳定信說,台灣病人很奇怪,當時的病人喜歡被打針,你給他看完了之後不給他打針,他會說,"醫生 不打針 這樣會好嗎?"而且我們打針的器具,以前是用玻璃和針筒針頭,都是洗一洗以後消毒再用。差不多30年以前開始,就盡量推廣用所謂拋棄式的針頭跟針筒,這個都是(為了)切斷傳染途徑。
那時候的台灣,不敢說民智未開,但防範肝病確實存在許多錯誤觀念。像是新兵體檢也包含B型肝炎項目,國防部就曾行文肝炎防治委員會,B肝帶原者能否跟健康的國軍一起用餐?
陳定信說,它(B肝)根本不是因為吃東西引起的傳染。會傳染是什麼?比如說刮鬍刀,我是帶原者,我刮了以後,雖然你沒有看到血,但是有可能因為B型肝炎在體內的病毒量很多,你這上面可能就會有。那你如果偷懶又把它拿去刮,那你又沒有抵抗力,(病毒)有可能就這樣進去。牙刷也是一樣,因為牙刷有牙周病,如果前一個是帶原者,下一個他又拿去刷,同時他又沒有抵抗力,就有可能會感染。
陳定信說,自己會窮畢生之力投入肝病防治,除了小學六年級意外染上的急性A型肝炎,也和大學四年級父親肝癌病逝有關。老師宋瑞樓教授登高一呼,他立刻跟隨投入,一轉眼就是大半生。
「能夠把這個B型肝炎控制下來,是非常多人的努力。從最高的行政院長,當時是孫運璿院長到李國鼎政務委員,他們兩位在1980年初期的時候,就開始做這個防治,要求衛生署、國科會還有各部會去做,整個就這樣做下來,然後才有今天的成果。」
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推動下,1986年的7月,就開始全面為新生兒施打疫苗。使得幼童B肝帶原率從10.5%降至1%以下,大大地降低未來大家會得肝硬化、肝癌的機會。
走過30年,陳定信坦言,革命尚未成功,台灣的B型肝炎防治,還有許多還沒解決的問題。
陳定信說,「台灣人有時候賭性很強,你給他診斷出來,他說我現在很好啊,我沒有怎樣,我不要治療。尤其像B型肝炎,現在它的治療是只能夠壓制病毒的複製,不能根除病毒,也就是說你要長期服藥,不服的話又跑出來。現在我們台灣政府是每一次可以治療B型肝炎36個月,也就是36個月如果到的時候,我們跟病人就面臨一個問題是,如果醫生判斷你要繼續吃才會好的話,病人說我一天大概要兩三百塊,他有的不願意,所以我們是希望政府這方面也能夠解決它。」
自認最有資格大聲疾呼,因為陳定信至今仍站在醫療第一線,且堅守品質,每次看診不超過30人,這也使得他不到50歲就榮任中研院士,後來又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都是基於他長期致力於慢性肝病及肝癌致病原因研究,並推動大規模預防接種計畫,對人類產生貢獻。對他來說,科學沒有銀牌,只有金牌,尤其是台灣對肝病的防治,他從不以為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