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行走感染源」不要漏接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台中市)
(中新社)
這次二○一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爆發,之所以演變到需要以武漢封城來解決,主要出在於大陸地方政府對於不明疫情沒有披露權限,上報及批准的過程中往往會造成延誤。另一問題是最初被派去評估的專家訂出了以肺炎為主的通報條件,漠視了廣大不符通報條件而飄盪在外的輕症病患,成為武漢肺炎輸出外地的主力。
這兩個弱點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正式定位為法定傳染病後就可以直報了,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終於將輕症也納入篩查範圍。這些改變離疫情發生已經二個月了,疫情想當然耳會變成這樣。台灣這兩件事都做得很早,這是全民的福氣。所以中國大陸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台灣與大陸政策作為上的對與錯都可彼此當作借鏡,讓雙方政府對民眾服務上都能更臻完美,相信中國大陸在疫情過後一定能徹底改善這兩弱點。
一月廿六日中國國家衛健委馬曉偉主委在人民視頻網上特別提到了新冠病毒感染輕症病例較多,存在隱性感染者,行走感染源大大增加了防控的難度,並預估病例增長及疫情持續將有一段時間。針對這一點的總結,希望國內的公共衛生單位在防控政策上必須有所調整,否則無法應付未來疫情的挑戰。
我國對這波疫情的檢疫政策,包括海關檢疫及醫院檢疫,起步很早,也做得很好。但棒球場上再好的捕手,也不能保證完全不漏接,尤其是在沒有讀懂投手的暗號時,漏接的機會就會更高。如果今天我們沒有對應這項信息而有所政策調整,我估計下一個漏接的一定是行走感染源所造成的。
行走感染源該怎麼管?當然要嘛讓他不行走,再不讓他不成感染源。不過首先要問行走感染源在哪裡?現在答案很清楚,在武漢!再過一段時間可不清楚了,搞不好又多了幾個城市。所以抓行走感染源要快。在台灣找湖北來的人簡單,每周只有八個航班,反正也都停了,以後也沒有什麼行走感染源管理的問題了。在大陸可麻煩了,由海陸空在封城前就逃掉五百萬人,找都很難找。這又要歸功台灣海峽的貢獻了。
行走感染源要讓他不行走,除非通報疑似法傳才有可能,若只是武漢來客就隔離,這也於法無據。讓行走感染源不成感染源,應該由我們的健康管理政策下手。目前所有由武漢回來的人,我們都執行健康管理,每人每天量體溫兩次,且必須匯報。這項政策適用於沒有隱性感染源的時候,如果存在隱性感染源,在健康管理期間就必須外加全程戴口罩,才能杜絕隱性感染源的散播。
新興傳染病的防疫政策必須要隨著疫情的變動與信息的累積迅速調整,因為這些知識都沒寫在書上,只寫在病人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我國 大陸政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國 大陸政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國 大陸政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國 大陸政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國 大陸政策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國 大陸政策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國 大陸政策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國 大陸政策 在 《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陸委會邱太三主委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國 大陸政策 在 大陸委員會| Taipei 的評價
我國 大陸政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名人堂
國家安全危機總評估-解讀大選系列3
黃介正
蔡英文在2020總統大選獲逾817萬張選票,創下民選總統史上最高票。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在總統及立委選舉中大勝,將再度以完全執政的條件,繼續決定未來四年台灣的發展走向。綜合研判國內外總體形勢,早在八個多月前開始研擬政策建議時,就愈來愈意識到,無論哪一組勝出,下一任政府都將面對六個字:「不好做,做不好」。
從國家安全視角觀之,此次總統大選之所以不同於過去,主要有三:一為美國對中戰略的根本性轉變,從合作夥伴移轉為戰略對抗,台灣自主政策彈性極度限縮。二為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轉變愈趨明顯,從雙邊協商轉為單方主導,軟硬兩手對台加壓。三為來自境外的敵對與非敵對勢力都有介入台灣選舉的現象,無論是政策宣告、學者撰文、軍力展示、網路媒體等,在台灣開放的環境空間,幾乎無限制地穿透。
從發展趨勢論,未來四年台美關係當會有緩步增溫的動能,即使美國今年底的選舉結果尚難逆料,美國對於台灣的磁吸力道應會持續加強。台美全方位關係之漸趨緊密,自然會給予人民相對安心的感覺;然而被強權擁抱得更緊,進口瘦肉精美豬,再增加國防預算的壓力自然更大。
美國對台釋放的善意與合作的外交所得,並不能取代我國面對持續被斷交,無法參與國際活動及區域自由貿易體之所失。美台軍事關係的改善與美軍在台灣周邊間歇性的巡航,也並不足以抵銷或遏制中共解放軍對台恆常性的壓力。
台灣人民以八百多萬超高選票,讓蔡英文連任成功的所謂「集體意志展現」,在兩岸實力差距巨大,習近平不能示弱的條件下,看不出來可以逼使北京遷就台北而改變原則,反而可能促發大陸鷹派的危機感而思考更赤裸速決的行動方案。將「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硬綁在一起的競選策略,在勝選之後如何抹去等號,還賴繫鈴人的轉念。
此次大選結果,使得兩岸正式溝通管道在斷絕四年後,仍看不到重新對接的光線。兩岸人民往來所衍生問題與案件之處理,相互善意好感的下滑,過去簽署協議的執行意願,已累積成棘手課題。再加上「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所擴散出的寒蟬效應,既是國安的拼圖,也可以是騷擾異己的工具。此種導向「兩岸硬脫鉤」的堆砌,真否符合台灣利益?
四年前還沒有的中共機艦穿越島鏈、挑釁海峽中線,眼看已成常態,台灣周邊海空域更為強權的演兵場。國軍募兵、教育、演訓、戰備、動員的慢速改進,國防自主、機艦國造的緩步前行,外購主戰裝備武器備之尚未成軍,我們實在有應對的壓力,卻沒有應戰的條件。國軍只能祈禱未來四年,區域有平穩的安全環境,政府有智慧的大陸政策。
沒有《國家安全戰略》的制訂,就沒有外交、國防、兩岸、經貿一盤棋的總方針,就無法理順目的、方法、手段的邏輯,也就不能估算出天時、地利、人和的契合點。選贏的蔡總統可能要多費心了!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我國 大陸政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聯合筆記
為難了陸委會的朋友們
電報頭
陳言喬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中)表示,已經跟香港建立管道,陳同佳可以來投案了。記者胡經周/攝影
距年底還有兩個月,陸委會迄今已發出九十四篇新聞稿與更多的「新聞參考資料」;與去年全年共發出八十一篇新聞稿相比,陸委會今年的宣傳量大增,能見度大幅提升。
陸委會負責全盤性大陸政策及大陸工作的研究、規畫、審議、協調及部分跨部會事項執行工作。受兩岸因素影響,三年多來,陸委會內七個處未如以往活絡,原有功能似見萎縮,他們無法開創兩岸新的、正向的政策,倒是回頭、主導敏感的政治問題,例如「中共代理人修法」。
近來陸委會給人的印象更在反駁與澄清,成了政府的「新聞局」,頻發新聞稿和新聞參考資料,爭奪話語權。他們除了闡明政府的兩岸政策,也在駁斥媒體評論、批評在野黨、攻擊與奚落對岸。
例如批評媒體的評論是「穿鑿附會」、是「導向政治利益考量的錯誤論述」、是「混淆是非、誤導視聽」。批評在野黨和其參選人是「刻意選舉操作,徒然製造危機與民眾間的對立」。
陸委會甚至嚴厲譴責香港前特首董建華是「滿口謊言、含血噴人、令人不齒」。至於其他「自取其辱、粗鄙不堪」等批評大陸的辛辣用詞更是俯拾皆是。
今年以來,尤其是六月香港的「反送中」運動開始,陸委會開始忙碌,除了香港的「逃犯修例」、六四卅周年、共軍軍演、旗津小三通、海峽論壇、斷交事件、乃至最近的陳同佳案,從中央到地方、從內政到外交,陸委會無役不與。
忙碌總比沒事做來得好,但就怕忙中有錯急於攬功表態引起非議,例如七月下旬我方承辦的「花式滑冰經典賽—台北站」遭國際冰總取消改由香港主辦,陸委會沒查清楚就回應是「嚴正抗議並譴責中共粗暴政治打壓」,結果事實是我方主動不願承辦。
十月初港府實施「禁止蒙面規例」,陸委會稱此法將侵害民眾的人身安全、表達自由及人權、法治等。殊不知我國也有禁蒙面法的類似規定,除自相矛盾外,更是明顯干涉香港內政。
最近港嫌陳同佳願意來台投案,陸委會一開始稱此乃背後政治力量精心操作的投案安排。在蔡政府拒絕陳同佳來台投案引發軒然大波後,才一再髮夾彎,然後說一些「我們是民主法治的國家,本案在台灣沒有政治操作的問題」等自己都難以說服自己的回應。
現時的陸委會早已不是那個想解決兩岸問題,融合兩岸關係的專責機構,而是完全以選舉為考量的蔡政府附庸單位。
換了政府,陸委會也得換種思維作法,多數事務官或基層職員只能聽命行事,但每當我看到陸委會的新聞稿與參考資料時,除了發噱還是感慨,那些曾經為兩岸事務奔波,所建立或公或私的情誼全都毀棄了。對陳同佳案,我更相信他們心中不會如新聞稿般的冰冷與無情,應該會有比高官政客更多的人性與良知。
我國 大陸政策 在 大陸委員會| Taipei 的推薦與評價
... 國際研討會開幕致詞,說明近期中國大陸與兩岸情勢發展,以及政府政策立場。 ... 識讀意識,避免淪為中共對臺統戰宣傳工具,不要讓境外勢力破壞我國的民主自由❗. ... <看更多>
我國 大陸政策 在 《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陸委會邱太三主委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直播預告|部長講堂ft.陸委會邱太三主委】 當前臺海情勢與 我國大陸政策 面對當前兩岸情勢,臺灣將有什麼因應作為?關切臺海情勢的僑胞們又能提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