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蘭昆德拉裡面也彌漫着習近平的角色影子,因為在《不朽》裡面有整整一章講「鬥爭」。
開章一段非常神妙,它將Freddie Mercury所唱的「Radio Ga Ga」、那種厭人齟齬研磨出來的嘎嘎聲化成一首詩、一場午睡半醒的昏沉之夢:
「我聽的是國家電台,因此它不播送廣告,只是用最新的陳詞濫調輪流播放新聞和評論。另一個電台是私人的,廣告代替了音樂。可是那些廣告同樣也是陳詞濫調,以致我永遠也搞不清楚聽哪個電台好,更何況我總是昏沉沉地睡了又睡。我在朦朧之中知道了自從戰爭結束以來,在歐洲的公路上已經死了二百萬人,法國的年平均數是死一萬,傷三十萬——整整一支缺手斷腳、又聾又瞎的大軍。議員貝特朗·貝特朗(這個名字像搖籃曲一樣美麗)被這個統計數字激怒了,他建議採取一項絕妙的措施。可是這時候我又睡著了,一直到半個小時以後我聽到同一條新聞的重播:名字像搖籃曲一樣美麗的議員貝特朗·貝特朗向議會提出一個禁止為啤酒做任何廣告的方案。這個方案在議會中引起軒然大波,遭到很多議員的反對。這些議員得到電台和電視台代表的全力支持,因為這項禁令將會使他們失去大量經濟收入。接下來我聽到貝特朗·貝特朗本人的聲音:他談到了對死亡的戰鬥和為生命的鬥爭……「鬥爭」這個詞,在他短短的講話中重複了五次,使我想起我古老的祖國,想起布拉格;紅旗、標語,為幸福而鬥爭,為正義而鬥爭,為未來而鬥爭,為和平而鬥爭。為和平而鬥爭,直至大家消滅大家,當然還要加上捷克人民的智慧。可是我又睡著了(每次講到貝特朗·貝特朗的名字,我便覺得有一陣睡意向我襲來),醒來時我聽到的是一篇有關園藝的評論。我調到另一個電台。那個電台正在講貝特朗·貝特朗和不准為啤酒做任何廣告的禁令。我終於慢慢理清其中的邏輯關係:人們用汽車互相殺戮,就像在戰場上一樣,可是我們不能禁止汽車,因為汽車是現代人的驕傲;有一部分車禍應歸咎於喝醉的司機,可是我們不能禁止葡萄酒,因為葡萄酒是法國自古以來的光榮;一部分醉漢飲的是啤酒,可是啤酒同樣不能禁止,因為這會破壞有關自由貿易的國際條約;一部分喝啤酒的人是受了廣告的刺激引誘,這終於揭示出了敵人阿基里斯的腳跟。勇敢的議員決定拿起武器!貝特朗·貝特朗萬歲,我心裡想著,可是因為這個名字對我有一種搖籃曲的作用,我馬上又睡著了,一直睡到耳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一個醇厚的迷人聲音,是的,是播音員貝爾納的聲音。因為今天除了公路以外沒有什麼其他新東西,於是他講了這麼一件事:昨天夜裡有一個年輕姑娘背朝著汽車駛來的方向坐在車行道上。三輛車子,一輛接一輛地,在最後一刻想避開她時衝進溝裡,死傷了好幾個人。這個想自殺的姑娘看到自己未能達到目的,站起來走了,沒有留下任何蹤跡。關於她的存在是從傷者的證詞中得知的。這條新聞嚇得我再也睡不著了。我只能起床吃早餐,坐在我的打字機前面。可是我很久很久不能集中思想,這個大路上的年輕姑娘老是在我眼前晃來晃去,額頭埋在雙膝之間,縮成一團;我聽到了從溝裡傳來的呼救聲。我一定得盡力驅走這個形象才能繼續寫我的小說。如果您沒有忘記,我的小說是從游泳池旁邊寫起的,我正在等待阿弗納琉斯教授,看到一個陌生女人在向她的游泳教師揮手致意。這個手勢我們在阿涅絲向她的靦腆的同學告別時又一次見到過。每次她有朋友送她回來到柵欄門前時,她都要做這個手勢。小洛拉躲在一叢灌木後面等待她姐姐歸來,她想偷看他們接吻,隨後目送阿涅絲登上台階走向屋門。她等待著阿涅絲回頭揮舞手臂的時刻。對這個小姑娘來說,這個舉動不可思議地包含著她對還一無所知的愛情的模糊概念,並永遠和她溫柔迷人的姐姐的形象連接在一起。」
可能不少人會覺得Too long can't read。的確,這門「長的段落」的藝術已經逐漸失傳了,但只要讀一讀赫拉巴爾,便會發現它稱不上是長,它只是剛好。探究這門藝術首先需要捫心自問一個問題:你對上一次寫過最長的段落是幾時?當你的思緒無間斷地推想下去,你最盡可以去到幾遠?問題的答案揭示了時下的人為何愈來愈抗拒觀看長的段落——如何要求一個從未用長段落思考過的人吞得下一段長篇呢?能夠成章思考的人已經十分稀少,大部分人的腦海只能處理載浮載沉的零散感質或三兩個挑動神經的片語,所以在閱讀習慣上,注定人們會要求更多的分段、更多的逗號,對長的段落望而生畏。但有趣的是,近來冒起一股反趨勢,人們開始對一段一行的流行文學生厭了,懂得指出其分段之無謂——這是一個好兆頭,說明人們仍有着成章思考的慾望,想吃一些有咬口的東西,而不是那些文學糊仔。這樣,我們才來到長段落藝術的起點,發現一個真諦:喜歡思考的人正是喜歡思考的連綿。每一次中斷都意味着觸及思考的盡頭,你沒法思考下去了,你需要讓過熱的眼睛和大腦稍息。這樣就代表我只能應付短程的思緒,無辦法完成思考的長征。而透過長的段落,透過作家用他獨特的手法將段與段之間的斷意抹除,只要讀者能夠成功把它讀完,那就等同完成了一程征服。當那些沒用到的肌肉變得發達時,自然你也能三十里山路不換肩,然後你離遠一看便會發現,任何的分段都會破壞了這門藝術的一氣呵成。
而昆德拉這段的特別之處,就是將普魯斯特式的絮語寫成長的段落——而這種無間斷的連綿廣播正正呼應了大氣電台的廣播特色——只要你將音鈕扭開,它就會不住地播出聲音。問題是,這些有意義的評論和有價值的資訊連綿不斷地播出來的效果卻竟是虛無,它令人昏昏欲睡,入耳的只有片言隻語。透過刻意不分段,昆德拉將這種矛盾(思考的連貫與收聽的斷裂)轉譯出來了。
續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267251
作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5萬的網紅EHPMusic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
我的小 確 幸 在一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說「我要殺死你」,是怎麼一回事】
回到家以後,某天三個人一起吃早餐。傑克煎了兩個荷包蛋,一起盛在同一個小盤子裡,放在我跟蕃茄中間。
我拿起筷子,掀了一下其中一顆的蛋白,發現會扯到。兩個荷包蛋有點重疊,蛋白處疑似有點黏在一起。我不想冒險硬翻,怕會把半熟的蛋黃一起拉破。猶豫半天,先從邊邊沒有重疊到的蛋白開始吃。想一想,吃一點左邊的,再想一想,再吃一點右邊的。好苦惱,到底怎麼吃比較俐落咧?想一想,又吃了一點左邊的⋯⋯。
蕃茄忍不住說話了。
「我看不懂你在吃哪一個荷包蛋。」
「哎唷,被你看出來了。我也不太知道我在幹什麼。我剛剛想說吃左邊的,可是發現蛋白跟右邊的有點黏在一起,就想說不然把兩個的下緣都吃掉,留著上半部⋯⋯」
「你就專心吃左邊的那個就好吧?」
我看到蕃茄微皺眉的臉,忍不住笑了出來。不愧是高敏感人生出來的高敏感人,介意的點都ㄧ樣,我們都很不喜歡「屬於我」的東西被別人亂動。除非我主動說要分你,或者你先問過我,不然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我不越界,你也不要過來。
想到這裡,心裡又湧起一股感動和驕傲。因為,蕃茄雖然很介意,但是他沒有爆炸。雖然他還是皺起眉頭,但是他好好的給了我一個建議,順利用平靜的語氣解決了這件讓他很心煩的事。
這麼一件細微不起眼的日常互動,對於高敏感的孩子來說,卻是非常大的進步。這是大人小孩一起付出了多年努力才達到的成果。
***
有時,我會估狗有關高敏感特質的文章,看看專家們說些什麼,然後再對照我自己的經驗。但是看來看去,不知為何,總是覺得沒有講到「痛點」,比較像是關於這個特質的一個形容或簡介,並沒有真的點明這個特質最棘手的部分。
我認為跟高敏感族群相處,最大的挑戰在於「狂暴的情緒」。
高敏感是一種特質,所以不會因為長大或者訓練就變成非高敏感。這件事我原本就「知道」,但是一直到這次回台灣,我發現親戚叔叔也是高敏感人的時候,我才真正把這個描述跟我的經驗結合起來。
在許多年前,我「有幸」見識過親戚叔叔因為地雷被踩到,大發飆的樣子,那真的像是天打雷劈一樣,在場的我已經超過二十歲,而且只是旁觀者,但是都還是嚇到不敢出聲,彷彿要是我弄出一點聲響,叔叔會立刻衝過來把我殺掉一樣。
這次跟其他人一起回憶這個經驗,我才驚覺,親戚叔叔抓狂時的樣子,跟蕃茄一模一樣。這一年多以來,如果我跟傑克錯聽蕃茄的意思、出聲提醒他該做的事、或者是壞了他的興頭,他會瞬間進入發狂的攻擊模式:
你根本就沒有在聽我講話!!!
我絕對會殺死你!!!
你要是再這樣跟我說話,我就絕對不會吃飯!!
爆炸的速度之快,強度之猛烈,真的像是一腳踩上地雷一樣,一點醞釀期也沒有。我經常會在那一瞬間呆住,摸不清我剛剛到底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這個孩子怎麼會氣成這樣?一個不到六歲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怒氣?
不對,我不是沒有。
我想起在差不多年紀的時候,看見母親拿起武器要打人的時候,我準備好隨時要衝上去把他撕爛的火氣。我有,我的內心裡有同等的憤怒,但是我的環境跟蕃茄不一樣,我學會壓抑了,所以我誤以為我「好了」。但是我每次感到憤怒的時候都有一種內心的黑洞崩潰的感覺,那個感覺如果被釋放出來,駭人的程度跟蕃茄和叔叔是不相上下的吧。
讓其他人很弄不懂的是,這些讓我們瞬間爆炸的事情,經常是小事。在其他人的經驗裡,甚至包含我這個高敏感人在看蕃茄這個高敏感孩子的時候,有時也會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容易「因為小事就大爆炸」。
但是這句話要拆開來看。認為是「小事」的,是周圍的他人。那些「小事」對高敏感人來講是天大地大的事。原句很容易讓人以為,這個人是在找碴,或者是藉故發脾氣,要逼別人配合。
不是這個樣子的。高敏感人沒有覺得自己這樣很了不起或者這樣就可以贏。我們其實對這樣的自己也感到很困擾。但是會讓情況更惡化的是,周遭的親人不只不懂我們在抓狂什麼,還覺得我們大驚小怪。
小時候,我跟弟弟都很喜歡吃樂天小熊餅。有時爸爸會買回家給我們吃,通常都會買兩種口味,一種草莓,一種巧克力。我跟弟弟都比較喜歡吃巧克力。只要爸爸有買回來,我們姐弟的默契就是分好一人一半。差別在我跟弟弟的習慣不同,我會把愛吃的留在最後吃,弟弟會把愛吃的先吃。
然後就出事了。
那次弟弟先吃完了自己的巧克力口味,還想再吃,就趁我不在家把另一包巧克力也吃完了。等我上完才藝課回家,蹦蹦跳跳去開櫃子找我的小熊餅乾時,發現剩下兩盒草莓口味的。我只想了兩秒就知道怎麼回事了,「碰」一聲把櫃子門摔回去,大跨步在家裡找「兇手」。看到弟弟在爸媽房間的時候,我尖叫:「你這個賤貨!!!!!」然後狂奔過去。
爸爸發現狀況不對,立刻把在床邊的弟弟抱起來,剛好閃過我的飛踢。我一腳踹在床底板上,整個板子被我踹破了。那整件事情當然是我的錯,因為我提不出證明我跟弟弟有說好一人一半,我所謂「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分」是一種片面說詞,弟弟也否認,所以是我太計較,脾氣太差。
跟親戚叔叔聊起我們彼此的童年,我才知道,像這樣被認為「你太誇張」、「你太愛生氣」的經驗,都讓我們深深覺得,沒有人愛我,沒有人在乎我,我說的話沒有人要聽。
大人這樣的指責,對高敏感的孩子是沒有幫助的,因為我們介意的事情還是存在,並沒有消失。而孩子也不可能學會怎麼讓自己「不那麼愛生氣」,因為這是無法控制的。孩子真正應該要學習的是如何表達情緒,還有如何讓自己先用不傷人的方法處理完情緒以後,再做溝通。
除了指責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常見的回應方式,也會讓事情更糟糕。
這次去找親戚叔叔跟阿姨的時候,就聊到他們當初新婚前幾年的幾次經典大衝突。時間久遠,起因已經忘記了,總之就大概是牙刷沒有插回杯子裡的這種蒜皮小事,但是後續兩人倒是記得清清楚楚。
「反正只是因為這樣他就生氣了,然後就三個禮拜不回房間睡。」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啊!」
「可是我有處理啊,我有一直要找你說話也一直在道歉,可是你都還是一直生氣。」
「你講那些話根本沒有用!」
「為什麼沒有用?不然是還能講什麼?」
我一邊聽著他們的對話,一邊回想我經驗裡這兩個人的互動方式,突然懂了。
「阿姨,你說你有道歉,可是你的道歉是不是其實是在哄他?」
「呃,對啊?」
我大笑。
「不行唷,哄人的話你就完蛋了。」
為了確認這件事不是一種「家族怪僻」,我到處去問身邊已知的高敏感人,包括傑克和其他朋友。
「誒,我問你,如果今天有人踩到你的雷,然後看到你氣得要死,想要讓你心情好一點,就開始裝可愛,討抱抱,撒嬌,逗你開心,這樣的話你的心情會變好媽?」
「幹,三小啦這更氣吧,是要逼我揍人喔?」
用比較好懂的方式說明的話,在氣頭上被哄,感覺就像是你的高跟鞋踩在我的腳上,跟你說很痛,結果你不是把腳移開,是在那邊說:「哎唷生氣氣,不要生氣氣嘛皺眉頭都變醜醜的了~~~」
幹,腳啊!!腳移開啊你到底是哪裡有問題啊啊啊啊啊!!
說了這麼多,來結論一下好了。
總之,高敏感特質的人,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當介意的點被踩到的時候,是會瞬間大抓狂的(有很外顯的,也有生悶氣的那種,但是都是非常生氣的表現,親近的人一定知道)。我自己也有莫名被蕃茄炸到的許多經驗,所以我明白被這種情緒炸到的時候,其實是非常不舒服的。
但是,後來我觀察自己的反應,我才發現,我會覺得不舒服,或者在親戚叔叔發脾氣時感到害怕,是因為我認為這種怒氣是「對我個人的攻擊」。當我讓自己看清楚,這個激烈的表現不是攻擊,而是一種「溝通」的時候,我反而能夠更理解當下的狀況。
這個人/孩子不是在威脅我,他是真的很不舒服,真的太生氣了,所以才會說「我要殺死你」。他用這些很糟糕的說話方式,是希望我能理解他。
這個認知讓我能夠逐漸放鬆,平靜看待蕃茄的火爆狀態。我會立刻跟他表示我理解他的想法,我剛剛確實沒有聽懂他說的話,或者是我剛剛確實忍不住提醒他了,我知道他不喜歡。蕃茄通常會落下一句狠話,然後跑到另一個角落去安撫自己。
我們不因為怕他一直不開心,所以拿玩具或是其他的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因為這只會讓他更生氣而已。他當下需要的,就是讓那股狂暴的怒氣能夠順利地流洩掉,就只是這樣而已。他不需要說教,不需要被哄,不需要任何外力的介入,只需要一個空間冷靜,然後隔一段時間有人過去問他:「你還好嗎?要聊聊嗎?」就好。
讓他自己處理,就是最好的處理。但是事後一定向他表示我的關心。
我的經驗是,越是給足空間讓孩子把憤怒完整表達出來,他越能從一次一次的經驗當中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當然,當我們也確實被他的憤怒激怒到的時候,適度的反擊也是合適的,等於給出一個「請你適可而止」的訊息。但是不需要追著孩子這個時候的態度、用詞來算總帳,因為這是敏感的孩子必經的學習過程。給他越多的批評,這段路會走得更慢。
面對高敏感的大人,我理解大家會比較難給出耐心和空間,覺得都大人大種了憑什麼你就可以這樣把怒氣亂甩。不過,因為我們的文化長年以來對於「表達情緒」這件事都是採取禁止的態度,所以會到這個年紀還很狂暴的大人,是因為在小時候沒有被好好引導過,沒有機會認識自己的情緒,也沒有學習過如何好好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方面的能力是沒有辦法隨著年紀增長自然學會的。我不認為我們有義務幫忙高敏感的大人學會情緒管理,不過對於他的困境有所理解的話,至少可以避開一些會火上加油的回應方式,不讓情況更加惡化的。
想法太多,總覺得寫得有點亂,有想回應的人我們留言討論吧!
---
歡迎到下面的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u8kzcaak979qbrk
我的小 確 幸 在一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文重温】被寵愛中長大的梁朝偉
不管世界怎樣變,梁朝偉內心還有一片童真天地。 “絕對是,我有很小孩子的一面,很是任性,很需要人照顧。像童年時,母親不肯帶我上街,我可以把她所有鞋子丟落街。現在的我,偶爾也會放縱自己去做一些事,沒有自製能力,那便是跟小時侯一樣任性,卻來得最真。”
採訪及撰文:鄧明儀
2004年《Jessica 》People
梁朝偉自言從小到大都是個被寵愛的幸運兒,“應該”很快樂。偏偏,他總是幽幽的。 “我覺得跟城市裡的人,永遠格格不入。”他喜歡獨處,也習慣獨處,卻從不感寂寞。就像他主演的《地下鐵》裡失明的女孩,擁有自己的世界,任誰也不能打擾。肉眼看不見的,他會合上雙眼,用心眼去感應。不受任何轄制,任意馳騁,來去自如。張開眼鏡重新凝視,他最想看見的,是一個穿越世俗價值與藩籬的原始世界。 “我是個要求很簡單的人,不是由物質世界操控自己,是由我的小世界操控自己。”生活在虛無與平淡中,無可無不可,是梁朝偉的至高境界。
迷宮
“有時候,我覺得世界是沒有出口的迷宮。”
曾經,梁朝偉也感到迷失,不斷一個人想呀想,鑽進死胡同,看不到出口。 “也許是職業病,就算是小事,我都可以想像到好大件事,例如我近排覺得有點悶,我可以把這個‘悶“放大百倍,很容易讓自己相信我悶得要死。從前許多事我還未做便左想右想,現在已學懂不去想,做完才算吧! ”
當下的梁朝偉,應該最是快樂。 “除了睇戲睇書,又或者拍戲,已沒有什麼不快事能讓我哭了。當我不快樂時,想想自己擁有那麼多,有這樣好的家人、朋友、女朋友,還不快樂?這樣的一生,已經好難得。”他以柔和的聲線說罷,那自在、滿足的淺笑還在嘴角。
甜美
“蘋果的顏色跟櫻桃一樣紅嗎?我可以幸運地找到最甜美的那一顆嗎?”
梁朝偉自言在一個被寵愛的環境中長大。父母雖然很早便離婚,但母親從來當他如珠如寶;讀書成績雖然平平,但老師又當他小綿羊般保護愛惜;工作上雖不是勤力的一個,但又永遠得到上司的欣賞。這一生,都順心合意。 “其實我這一生都時很幸運,人們自然會對我好好。”
閒時靜下來,他細細地計算,所擁有的,的確比付出多。 “我真的不算吃過什麼苦,人卻總時很憂鬱,多愁善感,別人奇怪我到底有什麼不快樂,可能是太幸運吧!沒試過低潮的時候,都在掌聲中長大。當然我都經過奮鬥,但比起其他人,根本算不上什麼。那些少少的酸苦辣,不過是生命的調味,不吃過怎知怎樣才是最甜美。”
童年
“下午三點十七分,塔尖的陰影正指向收藏童年回憶的那一扇門。”
最近電視台又重播《新紮師兄》,一晃眼便20年,眼前的梁朝偉卻彷彿沒半點衰老。歲月,只平添了他不可解的魅力。 “我覺得我變了許多,成熟了,心境也不同了。”
然而,不管他怎樣變,內心還有一片童真天地。 “絕對是,我有很小孩子的一面,很是任性,很需要人照顧。像童年時,母親不肯帶我上街,我可以把她所有鞋子丟落街。現在的我,偶爾也會放縱自己去做一些事,沒有自製能力,那便是跟小時侯一樣任性,卻來得最真。”
獨處
“我習慣獨處與自言自語,想一個人在城市裡,漫無目的地遊走。”
在紛紛擾擾的世界,在流言滾滾的娛樂圈,梁朝偉恍如活在自己的水晶球,像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什麼也不關心。 “我唯一關心別人對我的演技有何看法,其他的真的可以與梁朝偉無關,坦白說,其實我不太關心社會。”
他最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任意感覺世界。 “我常常覺得像有個框框圍住我,跟外面的人,像水和油永遠不能溝在一起。但有時,在人群中,我又覺得沒有那麼孤獨,卻又怎也不能融入。我很享受我自己的小世界,不想跟別人說話,其他人又最好不要跟我說話。最好有人陪住,但你不要煩我。”
如果所有地下鐵都連成一個世界,能帶他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他最想隨時隨地穿越喧囂,到沒有人的雪山或大自然。 “城市里人多空氣差,直到現在,高樓大廈仍給我很大的壓力感,一幢幢像要壓下來,壓得我透不過氣。在不用工作的日子,我會一個人駕車到海邊游水、曬太陽,聽聽大自然的聲音,吸口空氣都新鮮一些。”
顏色
“有時候,我覺得世界是沒有邊界的?”
梁朝偉一直以為,失明人士的世界全是黑漆漆的。但早前為了演出幾米作品《地下鐵》,他特別探訪一些失明人士,跟他們傾談後,才了解他們的世界比我們世界更加遼闊。
“他們有自己的構圖,有自己的顏色及質地,與我們見到的不同。他們是靠想像,可以任憑自己是什麼性格、怎樣的心情,去想像自己的世界。戲裡的女主角心情好時會覺得地鐵是只可愛的貓咪,心情不好時,它又變成恐怖的怪獸。”
他也形容,自己心情好的時候,看到的世界都是快樂而色彩斑斕;心情壞的時候,他看到的都變成水彩一樣淡淡的,有時甚至只有黑白灰。 “我們肉眼看到什麼,世界便是什麼,其實想像空間很多時會被眼睛限制。反而有時合上眼,會比張開眼看到的更多、更美麗。”
後記:聰明的兔子
問梁朝偉是否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停了停,想一想。 “我聰明口㗎!但並不代表我好有智慧,我時學什麼都比人快,卻又好懶,這是我的優點,也是我的缺點。幸好我碰到一份極之喜歡的工作,否則我可能會更懶。”
他比喻自己為《龜兔賽跑》故事裡面的兔子,因為比別人聰明,所以往往學得比別人快,見別人還在努力時,他又會停下來休息。 “我是追下又停下,停下又追下的小兔。但我有自知之明,見到烏龜差不多到終點,我又會發力,最終都會跑贏。”
然而,小兔今天病了,卻因排山倒海的工作,未能偷懶好好休息!
感冒中的梁朝偉重複地說:“感覺好飄。”所以以上內容,可能讓讀者也進入他飄飄然的情緒中!
#鄧明儀 #親子文章 #親子教育 #親子 #梁朝偉
我的小 確 幸 在一起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
❖歌詞在下面❖
----------------------------------------------------------------------------------------------------------
演唱:麥小兜、朱賀
作詞:周兵
作曲:於子將
Rap編寫:朱賀
編曲:劉洋
混音:李琰祥
和聲:馮楚迪
和聲編寫:馮楚迪
製作人:朱賀
讓我開心這件事
你要全力以赴做到底
包容我小小脾氣
每天用情話哄我睡去
如果說我是貓咪
你就是我的那一條魚
呼吸著甜蜜的氧氣
在愛情世界裡游來游去
Ho baby想你的時候
我竟然不自覺的開口
你無理的要求
我毫不猶豫會說 I know
我不屑那些情敵
對我發起那些 battle
當我開口 baby你的情緒已被我帶走
你是我的小確幸
只想和你在一起
在所有的風景裡
我最最喜歡你
你是我的小確幸
唯一不變的約定
在所有的情歌裡
我只想聽到你
你是我的小確幸
只想和你在一起
在所有的風景裡
我最最喜歡你
你是我的小確幸
唯一不變的約定
在所有的情歌裡
我只想聽到你
讓我開心這件事
你要全力以赴做到底
包容我小小脾氣
每天用情話哄我睡去
如果說我是貓咪
你就是我的那一條魚
呼吸著甜蜜的氧氣
在愛情世界裡游來游去
放你在左邊從來都不敷衍
牽著你的手的每天都是晴天
快靠邊靠邊煩心事都靠邊
我的心房只有你在裡面
你是我的小確幸
只想和你在一起
在所有的風景裡
我最最喜歡你
你是我的小確幸
唯一不變的約定
在所有的情歌裡
我只想聽到你
你是我的小確幸
只想和你在一起
在所有的風景裡
我最最喜歡你
你是我的小確幸
唯一不變的約定
在所有的情歌裡
我只想聽到你
----------------------------------------------------------------------------------------------------------
❖歌手資料 About Singer
➸ 麥小兜 微博 | https://weibo.com/u/5842329236
➸ 合作邀約 | 15001360010(楊子)
❖歌曲上架平台
➸ 酷狗音樂 | http://t.cn/EzUhLFl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gmail.com
❖歌曲跟影片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支持正版。如版權方認為影片有侵權一事,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徹底刪除影片。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