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碎念一本書年度十大
BY 餵鹿吃書
一年將盡,這些書我都愛,都是讀過後深刻影響自己的書。
希望大家也會理解我的喜歡,如果也喜歡那就一起讀吧!
經過不公平、不公正也不公開的過程,就知道以下十本書純粹是個人私心偏好(拜託拜託不要有爭議XD)選擇的標準是想像當未來的自己回憶起 2020 年,有哪些書足以作為記憶的里程碑,盡量以去年十一月到今年十一月這段期間讀過的新書範圍內選擇。排列順序是依照自己的閱讀與碎念發文的順序。
--
2019-12-31,《我的青春,在台灣》,作者: 傅榆、陳令洋,衛城出版
第一本看出版時間的話有點超過。不過呢,在自己設定的閱讀時間範圍內,還是算當年度新書。總之,我就喜歡。
現在想想,可能某條本就隱伏卻分明的線,在那個夜晚悄悄浮上大家眼前。經過激烈罵戰兩年後的頒獎典禮,明顯氣氛改變許多,彷彿脫掉國王的新衣後,大家都更自在無顧慮了吧!
我看著書的扉頁上,作者寫下的那句「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我們不孤單。」但無論是創作或者說實話,其實都是相當孤單的吧。
就算自己遍體鱗傷還是相信著對話的可能,相當不容易。
2020-02-05,《日本東西名所浮世繪百景》,作者: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遠足文化
編輯的心力以及對書的愛,如同書中的畫作美好而實在!
書內收錄的百幅浮世繪畫作散落世界各大美術館,光是想到這些圖片的收集、整理以及各種版權相關處理流程,不得不肅然起敬。
2020-03-03,《筷:怪談競演奇物語》, 作者: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羅傳樵(瀟湘神)、陳浩基;譯者: Rappa、繪者: 安品anpin,獨步文化
往後談到 2020 年,我想自己一定會記得《筷》。不只內容精彩好看,更讓我佩服的是編輯與作者前期企劃到執行都完備成熟,也開展出類型小說多作者共演的新模式。
2020-03-05,《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套書》,作者: 郭松棻等,春山出版
這套書像是一代一代意志或者幽魂的集結。在歷史的陰影面底下,日常的、生活的政治肅殺外透出的乾淨明窗,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的台灣人,可以仔細地看看近乎一片白的空無當中,小說創作如何穿透歷史,留下苦楚、恐懼、害怕。
2020-03-18,《狂飆一夢:台灣民主化與沒有歷史的人》,編者: 廖建華, 何孟樺,前衛出版社
這本我努力試著尋求同理,向別人說明為什麼自己如此喜愛。今日「民主」對台灣讀者而言已經並不陌生,但多少人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不被歷史記憶,成了被忘記的人們?也許因為閱讀時間相近的關係,《白色恐怖小說選》中許多小說人物也曾有自己的姓名、懷抱著理想真切活在過去的台灣。夢的遠大遙不可及,就不前進了嗎?當然不,儘管最終看似一無所有,追逐的過程相當浪漫。
2020-06-30 ,《被消失的香港》作者: 柳廣成,蓋亞文化
今年一定要提到香港吧!從去年到今年,想到選舉前的「兩個世界」廣告;選舉當天早上在高鐵站舉著「我是香港人,請珍惜你的選票,我們只能示範一次」的香港黑衣女子,開票夜裡揮舞著旗幟在路邊大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青年們。之後來台灣開書店的林老闆被潑紅漆;保護傘被潑穢物,彷彿也要將香港的恐懼滲進台灣。台灣與香港,我想自由自在地出版,大聲地說話,是我能想到自己唯一能幫忙的方式。
柳廣成的創作以畫,對抗被意圖消失的歷史!很驕傲台灣出版了這本書。
2020-08-18 ,《人》,作者: 小野寺史宜;譯者: 李彥樺,悅知文化
競爭激烈的翻譯小說類,共有六本在心底糾結掙扎。最後,《人》的溫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體貼,我想 2020 年或疫情過後,社會不可或缺的力量。至今,炸可樂餅的香氣與溫度彷彿還在心中遲遲不散。單純希望在未來,人們依然能夠持續體貼別人,互相扶持鼓舞。
2020-09-07,《劇作家:坂元裕二》 ,作者: 坂元裕二,光生出版
今年快樂的記憶中,一個巨大無比的就是在《劇作家:坂元裕二》中讀到,原來《離婚萬歲》番外篇後,光生與結夏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好值得期待啊。而這一年還能擁有期待是難能可貴又值得開心的一件事。當喜歡一部戲或一位創作者,喜歡到以劇中的主角名字命名出版社,這種趣味也是今年我覺得關於出版最了不起又值得讚賞的事!
2020-10-16,《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作者: 劉育瑄,創意市集
今年我希望可以有更多人讀過這本書!或許台灣會往更好、更友善的未來前進多一點。
當我們試圖找出各種自定義的標準或者標籤劃分你我兩群,最終始終有人受傷。拋開那些無謂的分類之後,太多情感舉世皆同。一如書中許多段落,情感深摯真切,就像自己其實也藏著太多說不出口對家人的愛,感動的眼淚難以遏止。
2020-10-20,《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作者: 陳信傑,啟明出版
台灣新人創作分類,無論是散文或小說都相當精采的一年,競爭激烈。《地底下的鯨魚》、《貓蕨漫生掌紋》、《瑕疵人型》、《我想像的健太郎同學》在我心底大亂鬥,心中的天平來回擺盪,最後想到其他書,多少都各有其他指標獎項的肯定,那就讓自己任性地自以為是或許自己的年度十大,可以鼓勵到《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的作者吧!
就這樣啦,恭喜以上十本書,獲得一位讀者熾熱坦率的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燦爛時光會客室 https://www.facebook.com/628203450612701/ ➡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https://pnn.pts.org.tw/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https://www.civilmedia.tw/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
「我的青春在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音地大帝 Indie DaaD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好雷]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心得]《我的青春,在台灣》讀後感- boo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心得]《我的青春,在台灣》讀後感- 看板book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關於長大和失落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音地大帝 Indie DaaD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你放眼中國,你就變得很小,當你放眼世界,台灣就變得很大,幹他祖公咧前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頒給傅榆的<我的青春在台灣>時,還有一大堆‘媒體’跟‘影視圈人士’跟無數假中立泛藍在不爽她太政治化破壞和諧咧,阿你們怎麼不問問親中國的人拍出了什麼東西?
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水石有機書店 _online閱讀
#我的青春在台灣
"這是一位紀錄片導演寫的書,有點像拍片的隨行紀錄,在長達十年多的拍攝過程,真正的記錄下當下的心情。我是先看過他的金馬獎得獎最佳紀錄片之後,才看到這本書,所以兩相對照之下更能感受到作者(導演)拍攝影片的心境,這本書更特別是去碰觸大家不太敢去碰的藍綠問題,甚至於還訪問陸生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過程 ”
分享》》》
1.透過紀錄片去跨越藍綠之間的隔閡
2.年輕世代對於藍綠的看法
3.你想當紀錄片的導演嗎?去記錄你有興趣的議題
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燦爛時光會客室 https://www.facebook.com/628203450612701/
➡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https://pnn.pts.org.tw/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https://www.civilmedia.tw/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線上隨時聽!
iTunes 版: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489272644
Spotify版:https://open.spotify.com/show/2m8zl28uCEPB2XDIzzrvrg
Firstory版: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2fw0kkocn850833khjgupua
Google版: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vcGVuLmZpcnN0b3J5Lm1lL3Jzcy91c2VyL2NrMmZ3MGtrb2NuODUwODMza2hqZ3VwdWE
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步一腳印的歷程,能讓日本讀者更細緻深入瞭解台灣。 恭喜《我的青春,在台灣》作者傅榆、陳令洋。責 任編輯 ... ... <看更多>
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心得]《我的青春,在台灣》讀後感- book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我的青春,在台灣》讀後感. 看板 Book. 作者 MAXjames. 時間 2020-09-22 22:44:54. 留言 3則留言,3人參與討論. 推噓 3 ( 3推 0噓 0→ ). ... <看更多>
我的青春在台灣 在 [好雷]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1.影片名稱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2.觀影時間 : 4/12
3.觀影地點 : 信義威秀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我只想說,我沒有成為傅榆的勇氣,所以我敬佩她。
會知道這部片是因為金馬獎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所以一開始還以為這部片是以
太陽花運度為主的紀錄片,作為曾經的一份子,自然也想看看得到最佳紀錄片
的這部片是如何呈現。
但內容和我所預期的完全不同,也讓我更驚嘆與敬佩傅榆的勇氣,大家都知道
紀錄片在台灣就是只有"很虧錢"跟"虧錢"的票房毒藥,尤其現在的局勢,
還有政治歸政治,傑尼龜傑尼,龜苓膏龜苓的氛圍,
願意討論"政治"議題的國片屈指可數,但只要看過就可以知道,傅榆在這部記
錄片花了多少的心血,片尾的名單中多次可以看到她的名字單獨出現在各項工
作上,對照她在金馬獎的舞台上泣不成聲的畫面,對她只有無限的敬佩與感動。
題外話,由於票房肯定不好,信義威秀自然也安排在小廳,觀影人數大概也頂
多二十來位吧,但結尾一直到名單跑完前都沒有任何人離開,看著導演最後的
那幾句話,搭配現今的社會氛圍,心情也大概只有沉重能說明了吧。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這部紀錄片是以"人"為主題在推進,也就是陳為廷跟蔡博藝,陳為廷大家都很
清楚,在太陽花以前就積極參與各項社會運動,蔡博藝就比較陌生了,一位來
台留學的中國學生,卻也積極參與各項社會運動。
蔡博藝在片中的一段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當你被關在箱子裡生活時,沒有碰觸到牆壁之前,你會覺得你的生活還不錯,
但當你碰觸到牆壁以後,你就會非常非常深刻的體會到它的存在。
作為一個出生在解嚴世代以後的我,自由這兩個字就是跟呼吸一樣自然存在的
東西,但對中國人來說,這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連提都不敢提的話題,
人人都要自我審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警總。
如同蔡博藝說的,來台灣後她會在部落格上寫她在台灣的故事,自然會碰觸到
敏感的話題,所以每次回中國都會被請去喝茶,久了就開始煩惱,寫了這個會
不會又被請去喝茶呢? 然後為了避免麻煩就開始自我箝制、設限。
自由確實是跟呼吸一樣存在的東西,但是當它消失了,感受到的會是千百萬的
痛苦,民主可能沒辦法當飯吃,但是民主可以讓你安全的吃飯,而不用擔心會
不會有一天被抓走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蔡博藝在這樣的背景下,每次回去中國勢必會跟父母親大吵一架,但那時的她
充滿理想,也覺得自己已經是成人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她據理力爭,認為追求自由、參與社會運動,進一步參與民主這個在中國
不存在的字眼。
但是,一切的轉捩點也是這個"民主",淡江大學的學生會長選舉。
因為她的中國國籍身分,還有淡江大學學生會的爭議,完全把她心中對民主的
嚮往徹底擊潰,站在一個普通台灣人的角度,當一個"中國人"想要參加學生會
長選舉時,沒有任何背景知識下的我們會有甚麼反應,必然就是"中國人"憑甚
麼跟我們談論選舉,設置參與選舉呢!
而對手勢必也會瘋狂以這一點進行攻擊,因而在選舉公報上大大加上國籍以及
國旗,對蔡博藝來說,她明明那麼認真,為台灣的社會運動付出那麼多心力,
甚至比大多數的台灣人還關心這塊土地,卻因為"中國"這兩個字而被抵制,再
加上最後選舉制度的崩壞,可以看到她也失去對民主的嚮往了吧。
但在這邊,我只能說的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還是"中國"以及"共產黨"的因素
,試想,如果今天是一位日本人、韓國人、馬來西亞人、或新加坡人要參與學
生會長選舉,還會引起這樣的喧然大波嗎?
肯定不會,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中共是我們的敵國,也從未放棄以任何方式侵
占、統一我們,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人"就是她所要背負的原罪,只要她出
了國,她的身上就背負著"中國共產黨"、"中國人"、"網路上的憤青",這不是
她的錯,但她的身分就是如此。
就如同身為台灣人同樣背負著許多原罪一樣,我們無法在國際場合上出席,國
旗無法出現在任何有中國存在的國際場合,這就是我們要背負的
代價,這一切,蔡博藝可能有想過,太陽花時也自嘲跟著一起喊"支那賤畜"罵
自己,很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但當這一切結結實實擊在她身上時,始料未及的挫折感擊倒了她,我不知道她
對民主還有沒有期待,但可以看出,她已經改變了,變得不再那麼積極,片尾
甚至對傅榆說出妳把妳的期待投射在我們身上是很不好的一件事。
這值得我們反思,但是,在黨與國的面前,我們就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另一位主角,陳為廷。
其實我對於他一直都沒甚麼好感,畢竟把一件事情搞臭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把
領導者捧上神壇再重重的摔下他,而陳為廷,就是被捧上去的其中一尊神,當
然,他對於社會運動的奉獻不在話下,從旺中併購開始甚至更早就努力在社運
中付出,而這一切在太陽花終於有了成果,成功進入立法院,並且掌握大多數
民意的支持。
但區區幾位學生與社會人士如何跟整個國家機器對抗呢? 國民黨以拖待變的
情況下就是太陽花內部的嚴重分歧,決策圈形成小圈圈,下頭甚至立院外的聲
音被認為傳不進場內,騎虎難下終於盼到王金平的台階,找到退場的理由,
媒體也努力造神,把林飛帆與陳為廷捧為大將。
傅榆在片中有問陳為廷,擁有鎂光燈焦點有什麼感受,陳為廷回答,當然就是
很爽阿,擁有話語權與決策權,對權力的慾望只會越來越深。
到目前為止,我對於他頂多是沒甚麼好感,至少他在社運這塊確實付出相當多
的心力,但是參選立委並爆發襲胸事件是讓我對他最反感甚至唾棄的地方。
前面有提到造神的目的就是把人拉下神壇,所以在這次襲胸事件就徹底爆發了
,但陳為廷的態度呢? 最初並沒有跟競選團隊說明,直到事情要爆了才說出來
,甚至,連貫犯的事情也是被爆料之後才坦白,著實像他多次唾棄的政治人物
一樣,在鏡頭前說著舔不知恥的幹話。
他擁有了鎂光燈、話語權、決策權,但他輕易地毀掉了它,他毀掉的不只是他
個人的信譽,還有社運在社會圈的觀感,這絕對是重重的打擊,接著呢,
拍拍屁股決定出國深造,甚至玩笑話地說出沒有了神,看你們要怎麼辦的話。
人可以犯錯,但重點在於有沒有從錯誤中學習,並且不再犯,但陳為廷呢?
襲胸事件不說,光累犯就足以對他的人格打上一個大問號,這對受害者來說
是可大可小的傷害,他知道嗎? 就他在紀錄片的態度,我是沒有看到懺悔的心。
他有從這些事件學到甚麼並改變嗎?
最後,傅榆在片尾,由於兩位主角都逐漸低調,與她當初拍這部片的期望,
希望可以與中港台之間作一些甚麼事產生巨大落差時,她有試著請兩位主角來看
這部紀錄片,試著想喚醒當初片中的那兩個人。
但這次換傅榆崩潰了,她一直希望可以跟著兩位主角為社會做出一些改變,但是
她徹底的失敗,兩位主角甚至反過來說明人是會改變的,妳不應該將妳的期望
投射到我們的身上。
這段畫面傅榆也誠實的節錄在片中,她知道她也失敗了,原來她也是如此渺小,
努力這麼多,卻好像一丁點都沒有改變。
整體來說,整部紀錄片的節奏我認為掌握得很好,順序的方式也逐漸看出這個事件
對於兩位主角造成的改變,再搭配傅榆的口白,更讓人深入其中。
尤其,看看現在的局勢,與紀錄片的初衷,我們,真的就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正因如此,我才敬佩傅榆,即便知道自己的弱小,依舊堅持拍攝、剪輯,才終於
得到金馬獎的肯定,至於那句引發大量風波的話語,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
如果你是一個出生於1919年的紅襪迷,活到86歲時就可以安祥的離開……
如果你是一個出生於1918年的白襪迷,活到88歲時也可以無悔的離開……
如果你是一個出生於1909年的小熊迷,活到108歲時是可以含笑的離開……
如果你是一個出生於1949年的印地安迷……
請為了你喜歡的球隊健康的活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89.2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55169831.A.1F7.html
也就是失焦並混亂,將社運以及所有跟社運有關的人一竿子打翻一整艘船,
最後使得社會運動"好像"都很亂而失去正當性。
我不知道陳為廷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不論如何,他們都成功了。
※ 編輯: gn02298395 (123.194.189.223), 04/14/2019 01:09:20
由於過去的戒嚴,台灣實際的民主化也不過最近二三十年,而經歷過白色恐怖世代的
人,大多數就是抱持著不要管政治的心態,對這些人來說,有一尊神幫他們把所有的
事情解決那是最好的了。
正是由他們不斷放送、追捧,才能把那些人捧上神壇,造神的目的除了收視率,就是
有一天要鬥臭你直接把神拉下來就贏了。
台灣的媒體有做到第四權應該做的角色與負的責任嗎?
而現在,不是也有一尊完美無瑕、不容批判、永遠都是陰謀、they的錯的神整天在新聞上
嗎?
※ 編輯: gn02298395 (123.194.189.223), 04/14/2019 18:03: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