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有相應的有無》
我們在看別人的時候,常常只看見「有」,而沒有看見「無」。比方說看見一個事業有成的職業媽媽,往往只看見她有別人幫忙,卻看不見她在面對家人的時候,時常要承受那突然的一句:「有妳這樣,小孩生病還加班的媽媽嗎?」「小孩就是需要媽媽的陪伴,沒別的…」
無論她的成就,她能給家庭的資源,人們很少會個別的看待一個母親,以她個人的條件給予公正的評價,而是永遠拿她和那些看似做得更好的女人來比較,批評她是「不夠好的」。
順帶一提,這和男人成為父親,通常只要會做一件事情就能得到「已經不錯了~至少他還會—」的好評,可以說是恰好相反的。
而人們看待家庭主婦會好一些嗎?我覺得是會,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因為孩子還小,照顧的瑣碎細節更多、照顧者的壓力更大,除了母親,很少人會心甘情願地去承受,這時母親若是能放下原本的工作、自己的理想,全心全意地扛起照顧的責任,就會被認為是承接了她的「天職」。
但是身邊的人的滿意,其實也只是取決於他們「被麻煩到」的程度而已。少了照顧者之間的交接,家人之間自然較少的衝突。
***
每個人的壓力源不同,但沒有「什麼都好」的選擇
全職媽媽所得到的這種暫時的和諧,是以她對自己未來的忐忑不安,還有時常會跳出來刺傷自己,甚至刺傷他人的不太穩定的自信心,去交換得來的。
而這不能說是一種杞人憂天,畢竟一個隨時要照顧孩子,被視為唯一照顧者的女人,她要有多少才華和無可取代的專業、天時地利人和的緣分,孩子大了她才能順利第二度就業,走回自己原本規劃的道路?
離職與否是不同的選擇,但母職一樣的困難,一樣的辛苦,一樣的難以向外人道,因為不管做什麼選擇,要得到一句「妳辛苦了」總是難於登天,更常得到的回應總是「當媽就是這樣,妳不要‘抱怨’那麼多」,好像她已經得到最好的、所有人對她的「寬容」。
在「為母則強」的集體意識下,母親的脆弱其實很少能獲得回應,我時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樣一個人默默地品嘗著我的孤獨。
***
繼續討論「有」跟「無」吧。
當我們仔細去關心,那把我們當朋友所以坦率地分享心事的人,就會發現所有人都是有煩惱的。
那些有強大長輩作為後援的人,煩惱的是老公永遠都像長不大的孩子,下班放假只會打電動、打球,說起「孩子也想要跟爸爸玩」,他就無所謂地把孩子往公婆或娘家一送。
也有些人是長輩不後援但隊友看似強大,兩夫妻合作無間就像輪班的同事,你白班我夜班,一個陪孩子時另一個上班,但是兩個人只有交接時打照面,對話只有孩子,婚姻關係,就是緊密而不親密了。
「我跟我同事還比較能聊…」可以分享工作以外的話題,但想到另一半可能也是如此,比起自己,跟別人的情感交流可能還比較深刻,任何人—不限於電視劇看的比較多的人,都會感覺到那是一種隱憂。
面對人生,我們總有一些「有」,也總有一些「無」,無遠慮必有近憂,無近憂總有遠慮,沒有什麼都好,也沒有人面對生活和困難,能輕易的修得平常心,無入而不自得。
只能說大家都是在修行的路上,感覺自己總是在對抗一些什麼,對抗外在的不友善、不理解,甚或是不願去理解的心,也在對抗自己內心,對於某些事情就一定要如此的想法和期待,因為,不先去理解和包容自己,其實做不到去理解和寬容別人。
我時常在想著自己的事情的時候,想到了別人。想到別人會怎麼做,還有那麼做,又要迎接什麼樣的「有」和「無」。然後我就會想,其實都是一樣的。
#當媽媽對我而言就是
#入世的同時出家😂😂😂
#所謂的在家修行
#下次新書分享會我們就以法號互稱(喂!)🤣
#可以分享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山姆someshi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ome shit right here: https://www.instagram.com/someshitonthemic/?igshid=1iksu4oz20rvl https://www.facebook.com/someshitonthemic https://streetvoice.c...
所謂的在家修行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有相應的有無》
我們在看別人的時候,常常只看見「有」,而沒有看見「無」。比方說看見一個事業有成的職業媽媽,往往只看見她有別人幫忙,卻看不見她在面對家人的時候,時常要承受那突然的一句:「有妳這樣,小孩生病還加班的媽媽嗎?」「小孩就是需要媽媽的陪伴,沒別的…」
無論她的成就,她能給家庭的資源,人們很少會個別的看待一個母親,以她個人的條件給予公正的評價,而是永遠拿她和那些看似做得更好的女人來比較,批評她是「不夠好的」。
順帶一提,這和男人成為父親,通常只要會做一件事情就能得到「已經不錯了~至少他還會—」的好評,可以說是恰好相反的。
而人們看待家庭主婦會好一些嗎?我覺得是會,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因為孩子還小,照顧的瑣碎細節更多、照顧者的壓力更大,除了母親,很少人會心甘情願地去承受,這時母親若是能放下原本的工作、自己的理想,全心全意地扛起照顧的責任,就會被認為是承接了她的「天職」。
但是身邊的人的滿意,其實也只是取決於他們「被麻煩到」的程度而已。少了照顧者之間的交接,家人之間自然較少的衝突。
***
每個人的壓力源不同,但沒有「什麼都好」的選擇
全職媽媽所得到的這種暫時的和諧,是以她對自己未來的忐忑不安,還有時常會跳出來刺傷自己,甚至刺傷他人的不太穩定的自信心,去交換得來的。
而這不能說是一種杞人憂天,畢竟一個隨時要照顧孩子,被視為唯一照顧者的女人,她要有多少才華和無可取代的專業、天時地利人和的緣分,孩子大了她才能順利第二度就業,走回自己原本規劃的道路?
離職與否是不同的選擇,但母職一樣的困難,一樣的辛苦,一樣的難以向外人道,因為不管做什麼選擇,要得到一句「妳辛苦了」總是難於登天,更常得到的回應總是「當媽就是這樣,妳不要‘抱怨’那麼多」,好像她已經得到最好的、所有人對她的「寬容」。
在「為母則強」的集體意識下,母親的脆弱其實很少能獲得回應,我時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樣一個人默默地品嘗著我的孤獨。
***
繼續討論「有」跟「無」吧。
當我們仔細去關心,那把我們當朋友所以坦率地分享心事的人,就會發現所有人都是有煩惱的。
那些有強大長輩作為後援的人,煩惱的是老公永遠都像長不大的孩子,下班放假只會打電動、打球,說起「孩子也想要跟爸爸玩」,他就無所謂地把孩子往公婆或娘家一送。
也有些人是長輩不後援但隊友看似強大,兩夫妻合作無間就像輪班的同事,你白班我夜班,一個陪孩子時另一個上班,但是兩個人只有交接時打照面,對話只有孩子,婚姻關係,就是緊密而不親密了。
「我跟我同事還比較能聊…」可以分享工作以外的話題,但想到另一半可能也是如此,比起自己,跟別人的情感交流可能還比較深刻,任何人—不限於電視劇看的比較多的人,都會感覺到那是一種隱憂。
面對人生,我們總有一些「有」,也總有一些「無」,無遠慮必有近憂,無近憂總有遠慮,沒有什麼都好,也沒有人面對生活和困難,能輕易的修得平常心,無入而不自得。
只能說大家都是在修行的路上,感覺自己總是在對抗一些什麼,對抗外在的不友善、不理解,甚或是不願去理解的心,也在對抗自己內心,對於某些事情就一定要如此的想法和期待,因為,不先去理解和包容自己,其實做不到去理解和寬容別人。
我時常在想著自己的事情的時候,想到了別人。想到別人會怎麼做,還有那麼做,又要迎接什麼樣的「有」和「無」。然後我就會想,其實都是一樣的。
#當媽媽對我而言就是
#入世的同時出家😂😂😂
#所謂的在家修行
#下次新書分享會我們就以法號互稱(喂!)🤣
#可以分享
所謂的在家修行 在 山姆someshi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ome shit right here:
https://www.instagram.com/someshitonthemic/?igshid=1iksu4oz20rvl
https://www.facebook.com/someshitonthemic
https://streetvoice.com/Someshit/
https://soundcloud.com/sam-hsueh
在城市生活難免被淹沒
醒著都在流浪
所以試著寫出一段間奏
寫出我們是如何浮沉
如何惆悵
-
詞/曲_山姆 someshit
編曲_劉文奇 Wenchi Liu
吉他_Yangbitch
鼓_Gumu
製作/錄音/配唱_吳獻 Osean
混音師/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_莊鈞智 Thomas Chuang
混音室/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_完美聲音錄音室 Perfect Sound Studio
-
製作_還我河山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導演/剪接_胡智凱
攝影/調光_王之謙
製片_李軒霆
燈光_陳威至
歌名字體合作_台灣道路體
someshit標準字設計_Red John
-
特別感謝_
吳靜依 陳寧緯 蕭永裕 孔少英 柯之凡
吳峽寧 洪郁婷 羅宥倫 劉禧洲 楊子瑩
洪子堯 林佳妤 林于雯 蔡傳仁 林子恩
張智瑋 林楷翰 王昱詠 詹勳澔 許巽翔
黃昱 張晴 Isa Aki
-
又被說我在原地踏步,沒做什麼我都走兩步就站住
因為很快就覺得好累想休息,放棄一件事總以小時為週期
活著怎麼樣都行?欸那為什麼大家把生活過得像一場修行
為什麼向著陽光才能算是正面?又為什麼總要前進卻不能後退
眼前有人在指揮但我比較叛逆,想要叫我跪著我通常就會站立
保持淡定,可是每天早上起來還是會想放棄
而你四周看看社群上是不是都戰亂?說眼不見為淨的都太天真爛漫
作弊的氾濫那到底誰需要規範?限時很燦爛但我偶爾還是想要黑暗
閉上眼睛一下下,閉上眼睛
就一下下讓我好好想一想
一下下,閉上眼睛
閉上
其實這些真的都是我的心聲啊,我的今生啊
我曾犧牲時間去思索錯的是誰
弱者是誰?過程似水流過的詩篇
在真理與謊言之間,行為落入四維八德的框架
不看路也不想走往他們的方向
雖一路顛簸但至少風景不一樣
希望有天我會感謝閉上眼的當下
台北市是光明的城市 ,但是住台北的人的待遇卻有分層次
我只好用文字將紅塵世俗看破,但晚上不睡覺的我是夜裡的人質
被綁著在書桌前用筆電,想著創作不是壓力而是喜悅
肯定有些什麼藏在心裡面
趴著閉上眼之前,我又想了幾遍
閉上眼睛一下下,閉上眼睛
就一下下讓我好好想一想
一下下,閉上眼睛
閉上
沒錯吧你們也知道,世上根本沒有真理這回事
所謂公平正義也不是說我有錢分你就沒事
何況我也不得志
但是呢,還是要用力
先盡全力往前奔跑,然後碰壁
起來再跑一點都不帥氣
反正除了你自己之外根本也不會有人在意
船到橋頭自然直的道理,站久了自然就輪得到你
如果有什麼是值得堅持到底的?當個本體吧別成為誰的倒影
永恆即剎那,回憶不斷交織
眼前閃過地全都是心中的點滴
那就一下下,人群逐漸消失
黑暗中會有平靜當你閉上眼睛
閉上眼睛一下下,閉上眼睛
就一下下讓我好好想一想
一下下,閉上眼睛
閉上
#山姆#閉上眼睛一下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HZKJa4_0zo/hqdefault.jpg)
所謂的在家修行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要開啟中文字幕,請按畫面右下角CC按鈕。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
第二天:面對一切關係,學習寬恕與愛
人生大部分情緒都跟未寛恕有關,每一段關係裡的所謂愛都必然包含恨,其實這不是真正的愛,所有的愛與恨都是讓我們覺醒的功課,在關係中若能寛恕與信任,找回內在的安全感,就不用再找別人來填滿自己,付出時就能放下一切的期待,學習真正無條件的愛。
寬恕,它是由恐懼的幻相邁向愛的實相的橋樑。
今天要講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稱為「真寬恕」與「假寬恕」。我首先想說一個案例,我才再定義甚麼是真假寬恕。
有位太太來找我,說不知道為甚麼,自己長期都很焦慮。
太太:沒甚麼大事發生,只是有時會不滿丈夫看輕兒子,不過我已經寬恕了他。是這樣的,兒子有讀寫障礙,比同齡學童學習慢些,某天當我買練習簿給兒子時,老公跟我說:「不要再買那些練習給他了!他不懂的!」,我覺得老公在看輕兒子,我渴望有個幸福家庭,而不是那麼負面的家庭。
我:在當時的情況,你老公在看輕兒子,這是真的嗎?
太太:真的。
我:慢下來,再回想一下,你能百分之百肯定你老公在看輕兒子嗎?
太太:(靜了一下)我不肯定。
我:這個「不肯定」為你打開了你的心,讓你看到你不曾看到的世界。當時當你相信這個想法「老公在看輕兒子」,你是如何反應?你如何對待老公?
太太:我不敢說甚麼,但內心不滿,覺得他不支持兒子,不是好爸爸,覺得他破壞了這個家庭,我很生氣,很傷心,我雖然沒說甚麼,卻冷漠地對待他。
我:試一下,閉起雙眼感受一下,在當時的情況,我不是要你否定事實,想像老公沒說他說過的話。當時老公的確說了「不要再買那些練習給他了!他不懂的!」,但現在如果你沒有這個想法「老公在看輕兒子」,你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或是甚麼?
太太:我看到他只是說事實,兒子真得不會做那些練習,每次我都必須緊貼兒子做這些練習,其實兒子也感到很大壓力,如果我沒有這想法,我就看到老公只是關心兒子,不想他在讀寫障礙下還有那麼大的學習壓力,老公一向不理會兒子學習,只是我想兒子可做好一點。
我:老公不理會兒子學習,這是另一個你要探究的信念,這是真的嗎?
太太:噢!我的天啊!我如夢初醒!你說的對!這也不是真的,老公常常說要讓他輕鬆學習,不用迫得太緊,這就是他管教兒子的方式。
我:聽起來,你老公很接納兒子啊!將「老公在看輕兒子」反轉過來,換成是「我在看輕兒子」,你看看這是不是一樣的真實?
太太:我的天啊!我不願承認,但的確是,雖然我口裡從來沒跟任何人說,但其實我心裡常常覺得兒子比不上同齡兒童,所以才不斷要他學習,好追回進度。我以為我是接納兒子,其實不接納他的是我。
我:很欣賞你有一顆非常開放的心,願意誠實面對自己!另一個反轉「老公沒有看輕兒子」,這是否一樣真實?
太太:是的,他常常說現在電子世代不會讀書寫字也沒問題,他一點也不擔心兒子的讀寫障礙,只是我太緊張,太擔心,太焦慮,老公其實認為他沒有問題。
我:是的,所以當你老公說「兒子不懂的」的時候,他就只是說出事實:兒子不懂的,而不是看輕他。還有另一個反轉「我在看輕老公」,有沒有真實性?
太太深思:當然有,我常常取笑他,覺得他某些事做得不夠好。
我:在管教兒子上,你也在看輕他。
太太:是的,我一直認為我的方法才是對的,認為他不理會兒子。
我:有時,我們寧願自己是對的,也願自己是幸福的,一輩子,我們在所有關係都追求「我對你錯」,讓自己失去當下的幸福。沒有你覺得老公看輕兒子的想法,沒有你對老公是如何的想法,負面的老公在哪?你的幸福家庭又在哪?
太太:負面的老公已不存在,而我已經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親愛的,我很感動啊!這是多麼深的智慧,你能看到原來你想要的幸福家庭,一直都在!現實永遠都是仁慈的,讓我們痛苦的永遠都只是我們的想法,對一切人事物的詮譯!焦慮就是不斷判斷外境對與錯而來的,放下判斷,認清仁慈的實相,焦慮自然會解除,幸福與愛一真都在。
這個個案,說明了甚麼是真寬恕,我很喜歡《奇蹟課程》對寬恕的定義,就是寬恕是寧靜的,默默地一無所作。它只是觀看、等待、不評判。
當我們看到我們的想法或信念的相反也有一樣的真實性時,我們就開始覺醒,我們開始獲得心靈的自由,因為我不再執著於自己的信念,我可以容許別人跟我持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接納任何好的壞的的事發生。
任何痛苦,必然是我們相信了不真實的想法,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的賭注就是自己的幸福與自由。認為對方做錯,把他人定罪,等如將入關在監獄,而我成為獄卒去看守這個囚犯,其實我跟對方都同被關在監獄裡,而寬恕就是判他人無罪,放對方自由時,我這個獄卒亦可自由。
其實若我們真的相信對方做錯了事,我們是不可能寬恕的。就算我們以為自己寬恕了對方,但可能一年後,兩年後,甚至十年後在吵架時會舊事重提,並沒有真正放下,這其實是假寬恕,如果我們相信對方真的犯錯了,好像上面那位太太那樣評斷了老公看輕兒子,我們是不可能寬恕的。真寬恕是看清「老公看輕兒子」只是幻相,並非真相,所以真寬恕是默默地一無所作,它只是觀看、等待、不評判,它是一個「無為」。
不要以為寬恕一定要用在大事,我們的小我其實扎根在我們的生活裡,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若觸動到我,也值得去寬恕。
例如:當家人喝完咖啡,把杯放在檯面一整天也不收拾,本身一隻用過的杯在檯上是沒有問題的,無論我決定幫家人收拾或決定把杯留在那裡都不會造成我們的痛苦,但當我開始評斷,認為家人不應該那麼不負責任,他應該自動自覺收拾,這些判斷才造成我們的痛苦。現實就是杯在檯上,當跟現實爭辯,我們準輸無疑,現實的別名就是神,跟神爭辯,我們毫無勝算,同時這不是消極的想法,相反地,這是非常積極的。試想,當一些我們不喜歡的事情發生了時,我們去不斷抱怨比較好,還是立刻接納眼前事實,然後去想一個最有效讓自己最平安的行動比較實際?
記著,我們能夠操控只是一個錯覺,如果有能力控制,我們每個人都會控制自己去想一些開心的事,而不想一些不開心的事,事實上,我們連自己的想法也無法控制,更遑論去改變別人、並操控這個世界呢?
我們唯一能夠下功夫的,並不是去改變別人,甚至不是改變自己,而只是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對過去、昨天、上一刻唯一最接近真實的描述就是「它已過去了」,在此時此處,每一刻都可以重新選擇,在寬恕的幻相與愛之實相之間作一個選擇。
#請分享 #真寬恕 #關係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gzaPtqcO5M/hqdefault.jpg)
所謂的在家修行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金庸小說 #倚天屠龍記 #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真實歷史人物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講了射雕英雄傳,今天我們來說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由於神鵰俠侶和射雕英雄傳裡面很多人物都重疊了,所以今天加進倚天屠龍記一起說。
在神鵰俠侶裡面,有提到個古墓派。其實歷史裡面的確實有活死人墓,但是就不是林朝英(chao2ying1)創立的。我們上次也有說到王重陽,他的確是全真教道教的創始人,在1160年,他自稱喝醉酒後遇到得道者‘兩人’,給了他真言五篇,所謂的兩人並不是兩個人,其實是暗指‘兩口’人,兩個口加起來就是一個呂字,也就是呂洞賓。
哦~原來是飲大左~
他過後就出家修道,隱居在終南山,他在終南山自鑿(zao2)一墓,號稱活死人墓,更燒香供奉自己的靈位。
過後他就開始傳教,更收了七個人當他的徒弟,也就是全真七子了。
那麼誰是尹(yin3)志平呢?現實中的確實有這個人,他是全真七子丘處機的第二弟子,在神鵰俠侶裡面,他就是侮辱了小龍女的那個人,馬的!小龍女是我的!
當大家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真的不明白為何金庸那麼狠心的玷污(dian4wu1)純潔的小龍女,是否需要在小說中產生一些缺陷,才貼近真實的人生呢?這樣才能顯示出楊過的堅持嗎?應該有不少人在心中罵過尹志平這個敗類,但是大家都誤會了。。。
歷史中的確實有尹志平,他在道教修行上有著很高的成就,而且更是醫術高明,在災難中救濟貧民百姓,得到大眾的擁戴,所以金庸過後覺得不該污衊(wu1mie4)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於是在新版的神鵰俠侶裡面把尹志平改成凱志丙。
那麼突必烈(hu1bi4lie4)也是真實歷史人物,他是拖雷的第四兒子,在1246年攻陷了宋朝,創立了元朝,而全真教並沒有像小說一樣抵抗蒙古,在元朝時代全真教是受到重視的,只是在忽必烈信佛過後就開始沒落了。
現在說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背景是在元朝的末期,先說朱元璋,他就是推翻元朝而創立明朝的人,大家聽過月餅的傳說吧!就是把紙條塞進月餅裡面,通知大家月圓當天起義,講的就是朱元璋。但是他一做了皇帝過後,就把所以建國大臣和大將都殺了。是個非常心狠手辣的人。
在小說裡面,他是靠明教才推翻了元朝,所以為了紀念,所以才把明字放在朝代裡面,稱之為明朝。所謂的明教,其實就是日月神教,日加月,就是一個明字。
在歷史裡面這個宗教是源自於波斯,叫做摩尼教。是一個混進回教,基督教和佛教的綜合宗教,而來到了中原,更是加進佛教裡面的釋迦牟尼,所以叫做摩尼教。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這是魔教。
裡面的人都是異端。
但是在元末時代,由於當時元朝禁止白蓮教,彌勒(mi2le4)教等,這就是起義的源頭,韓山童等人以紅巾裹(guo3)頭,以白蓮教和彌勒教為旗幟(qi2zhi4),起義造反,自稱為紅巾軍,而朱元璋曾經加入名叫‘小明王’的韓林兒的旗下。聽說這韓林兒就是張無忌的原型,而朱元璋就是韓林兒離奇溺死後就替代了他,傳說中是朱元璋下的毒手。
那麼武當派裡面的張三豐,也是真實歷史人物,創立了武當山派的道教,他是南宋末期到明初的道士,在【明史方伎傳】裡面更記載,他在武當山結廬而居,還在寶雞市死而復活,也是太極拳的創辦人。傳說中他出生的年份是1247年,去世時的年份是1464年,哇!不就是217歲嗎?有沒有那麼誇張哦!
至於明教的五散人,就是彭瑩玉,張中,說不得,周顛和冷謙都是真實人物來的,尤其是彭瑩玉,他就是剛才我們說的彌勒教的師祖,而其他幾人都是道教裡面的人物。
那麼倚天屠龍記裡面的九陽真經是真的嗎?答案是沒有的,不過在故事裡面,寫這本書的就是達摩,他是南天竺或者是波斯人,是中國的禪宗創始人,也是少林寺的鼻祖,所有的少林武功都是源自於達摩。例如:易筋經,洗髓經還有少林七十二絕技。
在故事裡面,除了達摩本人練成九陽神功,還有一個人就是覺遠和尚,覺遠是歷史裡面也是有的,他是少林寺的僧人,把蔡,李,劉,莫的民間拳法加以吸收和整理,並制定習武的戒律,是南少林拳法的中興之祖。更是對以後的廣東洪拳有著很大的影響。
好啦~大概說到這裡,如果有那個人物漏掉的,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下一集我們來說鹿鼎記吧!這個是金庸最後一本小說,也是最崩壞的一本,所以我最喜歡就是這一本,裡面的韋小寶不是什麼正義人物,也不會武功,但是裡面的情節就是讓人沉迷下去,我那時好像是用了一個禮拜來看完整本書。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9aUELqGki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