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題 #地理問答 #臺灣
六都直轄市人口
第一大的直轄市:新北市(辰)
第二大的直轄市:臺中市(寅)社會移入
第三大的直轄市:高雄市(卯)社會移出
人口增加最明顯的移入區:桃園市(子)
首都臺北市的人口約260多萬人口
六都唯一不到200萬人口規模:臺南市
實際上,六都比較老年人口比例最多的:臺北市
老化指數是:幼年人口比例除以老年人口比例
人口紅利、人口機會窗:
通常係以扶養比(計算公式為:(14歲及以下「幼年人口」 +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 (15歲-64歲「經濟勞動力人口」))為50%以下來定義,也就是「經濟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至少66.7%(亦即依賴人口低於33.3%)的階段
107學年度臺中區指考模擬考地理試題
扶養比 高 定義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稻香市場海砂屋年底將拆除重建 打造北投區衛生福利服務複合型社區公共設施
今(20)參加本府衛生局所舉辦的「北投區稻香市場拆除重建工程記者會」,本市汪志冰議員、北投區稻香里張義博里長、北投區陳銘國區長、臺北市立圖書館王淑滿副館長、本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市場處溫修煒專門委員、新建工程處李惠裕副處長、都發局、教育局、社會局同仁以及規劃設計團隊陳信樟建築師事務所李敏智建築師也都一同出席。
本府透過北市各地區的再生計畫,落實城市整體發展與再生的理念。其中在北投再生計畫中,為建構慢活幸福心北投的發展理念,提出有7大發展方針包括打造健康照護基地、北投溫泉觀光、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土地活化、北投生態博物館、友善交通、田園城市環境永續等。
今日舉辦拆除重建之北投區稻香市場合署大樓,其用地面積為3,282.97平方公尺,其103年經鑑定為海砂屋建物,104年7月即決議拆除重建與檢討變更都市計畫,105年6月北投再生計畫戶外開講聽取市民意見,106年3月本府公告由市場用地變更為機關用地,106年12月22日獲中央核定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一,未來將興建提供地下3層、地上9層之社區型長期照顧設施大樓。
根據統計,臺北市每6位人口中即有1位為6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人口數高達44萬4,488人為全國第2高,扶養比則為全國之冠,推估至110年底本市老年人口將高達20%,邁入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有鑑於此,本府在配合中央長照政策下,市府整合北投地區現有包括榮總醫院、陽明醫院、關渡醫院等醫療資源,並盤整部分未開闢已無設校需求之國小用地及低度使用公共設施用地,於北投再生計畫中提出包括本稻香市場等共4處用地作為健康照護產業基地,從北投區體現健康照護服務的價值。
未來本棟社區型長期照顧設施大樓將包含身心障礙、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居家護理所及職能治療所等,並將結合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暨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參考國外案例,將代間融合概念納入規劃,營造友善之照護環境,且保留原有區民活動中心、圖書館及超級市場,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照顧的多元連續服務,創造一個全年齡層皆可使用,扶老攜幼的現代化複合型社區公共設施。
本案為本府4年期計畫(107~110年計畫),總建設經費為4億4,402萬元,並獲得行政院衛福部前瞻計畫補助9,770萬元,目前規劃將於107年12月底進行拆除工程(預計9月招標、10月決標),預計110年底竣工,我也將責成本府建管處組成專案小組,全力加速本案的拆除以及新建工程進行。未來建物設計方面將結合「綠建築」、「智慧建築」理念,並配合北投區在地人文環境建造符合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綠建築,並以至少取得智慧建築銅級標章、綠建築銀級標章、耐震設計標章為目標,提供社區民眾更優質完善的衛生福利與生活服務機能。
未來本建物能結合北投區在地人文環境建造設計,運用北投具備山、水、綠、溫泉、文化與景觀等優質環境,打造符合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社福公共優質空間,達到區域再生的目標與理念。
扶養比 高 定義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我去了大溪,看到那裡的一些文化發展,能夠陸續吸引一些年輕人回家鄉創業,覺得很欣慰(這些筆記我整理之後會跟大家分享)
但同時看到這個數據,令我震驚:「依國發會人口推估,2015~2060年,平均每一年減少約17萬個工作年齡人口。」
以這樣的發展下去,連最有心的年輕人也很難在這裡立業,腦力和勞力流失將會更嚴重。所以我響應朱平先生與 Forward Taiwan 。 向前台灣 的推動,希望我們能允許台灣成為更多元開放,以移民讓自己更強的社會。
向前台灣《Forward Taiwan》全力支持《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草案》
大家好,我是朱平,在5年前我跟一群看到台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及年輕人因低薪看不到發展性及未來性而出走、投資停滯等問題,而成立向前台灣《Forward Taiwan》的倡議社群,希望能積極支持政府在人口政策、移民政策、外籍人士的攬才及留才政策上,用開放、正向、興利的態度、不但鬆綁法規,更能努力爭取已經在台灣的外國朋友看到他們在台灣的未來,選擇台灣成為他們第二個家。
2017年10月19日是很重要的一天,也是我們許多人努力的重要時刻。因為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將審查國發會提出的“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草案“。我們相信這是從2000年建立永久居留證後(APRC)最重要的法案,因為終於能因此法案的通過,而修正了許多年來一直無法解決的友善外國朋友在台灣生活的非正義、非人權以防弊為主的法規。
首先,我代表“向前台灣《Forward Taiwan》”及所有我的朋友們感謝“國發會”能排除萬難,為了台灣的未來,勇敢提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案”。我們知道有些朋友認為這法案應該不僅適用於白領,台灣有許多藍領勞工,也應適用。“向前台灣《Forward Taiwan》”一直相信我們應該鬆綁法規讓更多已來台灣多年並合乎資格的外籍移工(藍領及白領)能成為台灣永久居民,在台灣建立幸褔家園。
我們知道尋職簽證或實習生簽證會讓許多朋友認為會有濫用情形,但是我們今天這法案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友善外國朋友的環境,讓更多已在台灣工作生活的外國朋友看到他們在台灣的未來。相信大家都有外國朋友,也很少碰到不喜歡台灣的外國朋友,這就是我們台灣的軟實力及真正優勢。
愛台灣容易、但留下來不容易。誠如鏡傳媒中報導的Alex及Aaron Wilson他們可能並不是我們狹窄用“世界500大大學畢業”、“曾經有過高薪”的學歷及薪資來定義的人才。我有許多外國朋友選擇不進大學,因為學歷在他們眼中是浪費金錢及時間的落伍思考模式,他們更注重的是生活技能、生活經驗、專業技能、對不同文化的融合及自己的生命負責的生命態度。這些外國朋友都已愛上台灣,讓他們有明確友善的方法留在台灣,他們更可以讓世界認識台灣,更多的專業人才是因為他們的見證而會想來台灣。
我尤其要謝謝余宛如立委,更要為她堅持並相信她所相信的而喝采。因為我們知道,今天這個法案不僅是解決“攬才留才”的重要第一步,更是“人口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國發會人口推估,2015~2060年,平均每一年減少約17萬個工作年齡人口。」44年後(2061年)人口也僅有1837萬人,每四個人中有一個老人,扶養比從現在的5.6青壯人養一個老人減少到1.3青壯人養一個老人,而勞動力減半,僅剩861萬人,減少731萬人,勞動力嚴重不足,我們如何面對這個每年快速減少的勞動力?移民法鬆綁,攬才留才的開放措施,只是希望藉由外國人才(不分白領或藍領),留在台灣能減緩勞動人口減縮的速度,並能增加創新及新創的能量。
因此,我代表向前台灣《Forward Taiwan》及所有我們認識的朋友,希望立法院通過審查“外國人才延攬及僱用草案“並三讀通過,讓台灣能成為全世界嚮往生活品質及幸福家園在亞洲的第二個家。
煩請認識我的好朋友在臉書上分享,用沈默的大多數聲音支持這個法案通過。
Be The Change
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