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讓妳當一個堅強的女人,但對的人,他會跟妳一起做回小孩】
生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太久,我們會忘記很多形容詞看似敵對,其實能夠同時存在,甚至,他們本就該歸為一類。
近期,令我體驗最劇烈、思考最刻骨的問題大概就是:一段感情關係裡,如果我是一個「像小孩」的伴侶,是不是就等於我不夠成熟?不夠堅強?一個女人的身上,能否具有孩子的氣質之餘,又能擁有悟道者的經驗與智慧?
理性的哲學論述中,老子、尼采跟愛默生,他們協助我「驗證我的經驗」;而名人故事中,我感謝林志玲、胡杏兒,以及好萊塢巨星奧黛莉赫本,他們也用己身情感歷練向我訴說一個概念:
一個孩子,一個智者,兩者非但不衝突,甚至,當一個人觀賞事物角度充滿彈性、心臟強悍,他們最終的靈魂狀態都是復歸嬰兒。
—
最近,演員胡杏兒的老公李承德被嘲笑「妻子能力比較強」、只會吃軟飯。
胡杏兒反擊,李承德萬分支持她闖蕩演員夢、花很多時間幫忙協助家務,最終,她說句發人深省的話:
「我的前任,他們讓我當一個成熟堅強的女人;可是我的老公,他讓我當一個小女孩。」
這個至關重要的理由,讓當時 35 歲、剛結束一段 7 年感情的胡杏兒重新相信感情。
胡杏兒曾與演員黃宗澤交往 7 年,男方屢屢劈腿被拍到,私下對胡杏兒百般挑惕,胡杏兒還曾被網紅嘲笑:「她對抓姦肯定不陌生吧?」
和黃宗澤的感情,胡杏兒努力做一個大度的女人,卻忘了這樣的大度讓她難以「放鬆」與「放心」,男方只想自己舒服、不願意顧及她的感受來行事。
林志玲多年情路曲折,她在 44 歲時男星 Akira 互為人生伴侶。
Akira 說:「志玲是一個喜歡帶給大家溫暖、個性成熟有智慧的女人,但是志玲在我這邊,她永遠都可以做一個小女孩。」
好萊塢傳奇女星奧黛麗赫本,有過兩段慘烈婚姻,最後一段感情是與 Robert Wolders 相伴 11 年直到過世。
剛交往,奧黛麗赫本 51 歲,問到為什麼選擇男方?她說:「因為他(Robert Wolders)能夠讓我當回小孩,他是我靈魂的雙胞胎。」
胡杏兒、 Akira 和奧黛麗赫本說的「小孩」,不是任性和公主病,不是一吵架就亂發脾氣的不理性,不是拒絕溝通的冷暴力,這些都不是小孩,那叫小屁孩。
他們口中的小孩,指的就是展現本質。
我可以放心在他身邊流露我的脆弱跟焦慮;我可以勇敢嘗試很多「不傷害他人跟自己」的冒險;遇到矛盾時,我能放鬆訴說感受;我可以撒嬌和裝可愛,是大器優雅的女強人,也可以是耍奶音的小妹妹,這都是我。
以上他都會陪伴妳,有耐心去理解妳,不會輕易批判妳。
-
胡杏兒、林志玲和奧黛麗赫本,走過人生半輩子,她們均選擇想和「能讓她們成為孩子」的男人相守,在於當兩人都能理解彼此「小孩的那一面」,並心甘情願接受,才是最扎實的安全感。
小孩,就是本質。
話說,這個「本質(小孩)」的內核又是什麼?以神秘學或心理學來論,有個名詞,內在小孩。
很多人錯把過度防衛、龜毛控制、害怕展現情緒、逃避溝通視為「內在小孩」,為此沾沾自喜,以為這就是找到自我,殊不知這個「自我」在感情裡不但傷害別人,到頭來是損傷自己,錯把屁孩當小孩。
愛默生在散文《論愛情》提到他心目中的理想關係。
「美好的愛,他們能讓對方打開『純真靈魂』的那一扇門,哪怕這扇門後有瑕疵,可戀人們會勇敢將其指出、互相調整,卻也不會相見互怪,反而雙方都會感到開懷。」
兩人都有足夠心胸去接納對方,對彼此擁有寬恕和理解的慈悲,這個行為本身不就像個小孩了嗎?
尼采和老子,他們不約而同指出「精神上成為孩童」有多重要,一個是「專心致柔,能如嬰兒乎」,另個則言:「孩童是天真而善忘,一個新的開始,一個神聖的肯定。」
這兩者,呼應愛默生筆下的「純真靈魂」。
內在小孩,原來是歷經人生滄海桑田、嘗遍情愛苦痛,仍願意選擇「勇敢付出給愛」的堅強之人,心胸夠寬大,他們終將歸返己身本質的原廠設定,在不具體傷害他人的狀況下綻放自己,因為他們不再害怕「受傷」這件事。
他們的智慧將從傷痕累累中破曉,進化為一個不再逃避、願意放下因恐懼失控而產生的自我設限,做一個熱愛探索世界,同時也接納世界的孩子,哪怕這世界有時真的他媽的雞歪。
—
但是,誰說內在小孩就不會有焦慮?
連神仙也得定期下凡歷劫,跟七情六慾抗戰;希臘羅馬眾神,祂們連七情六慾都不想戒,但也不妨礙祂們擁有真善美、對老百姓慈悲以待。
神仙都不可能完美,你的伴侶也是,他的內在小孩必然有你看不順眼的地方,但就像愛默生講的,倘若你也是小孩,你們反而會因為在討論調整的過程裡「開懷」。
再來,一個發展成熟的內在小孩,他在面對情緒時會發洩,但自己也會解決、不會遷怒到你身上,於是身為伴侶,有耐心陪著便是,但這並不代表對方表露他的情緒就是「不成熟」,人類本來就有負面情緒,一直隱忍反而不太正常吧。
能找到另外一個「敞開心胸的小孩」,一起擁有童真,這種老靈魂可遇不可求,如果找不到,很多智者寧願單身一輩子。
畢竟能讓內在小孩舒展,你不見得多著急要人陪你。
但請記得,找一個成為內心開放的小孩當伴侶吧,有生之年能遇到,要我等多晚都沒問題。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30的網紅小戴 Davin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odcast #人際關係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有融入群體的需求。 小戴作為一個內向型人格,面對陌生的群體,會用什麼樣的策略讓自己能盡早融入呢? 面對人際關係我們必須要暸解的邏輯是什麼,又和批判性思考有什麼關係呢? 快來聽聽小戴怎麼說吧~ ● 融入群體的基本策略 00:26 ● 你的言語反...
批判性思考心理學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6實施一年辦得到日記回顧
自從銀快介紹我寫辦得到日記後,
持續現在已經過了一年
以前會覺得紀錄這種事就要每天做,
只要中途有斷掉,
就覺得紀錄不完美。
但是現在覺得
「不完美沒關係,持續更重要」
有這樣的認知才能讓我一直持續下去。
我的辦得到日記包括
🔸辦到了日記:(今天做了什麼完成什麼)
🔸領悟日記:(領悟了什麼道理,理解了什麼)
🔸讚美日記:(試著以第三視角讚美自己今天做了什麼、完成什麼)
🔸感恩日記:(三件我覺得感恩的事)
為了方便紀錄,我使用Evernote建立模板,
便於複製使用。
#剛開始寫日記的精神狀態
我記得剛開始寫日記的時候,
每天要讚美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我的冒牌者症候群比想像中的嚴重,
我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什麼
值得稱讚和肯定的地方,
我對自己充滿負面的偏見和批評。
只要是學會的東西
就會覺得這是普通的事情,
沒什麼特別的,
選擇性遺忘自己之前是多麼努力。
雖然這樣說很奇怪
我覺得那些肯定我的人,
只是看到閱讀了書籍,
照著書上的教法,
所堆砌成的良好形象的虛假我。
真實的我,
不僅玻璃心、負能量還很很重,
我想沒有人會喜歡真實的我。
我無法把另外一個被稱讚的我,
和負能量重的我整合和成同一個人,
總是有很重的分離感。
如果有人說,
不管如何就是喜歡我的樣子,
我會覺得很困惑,而且充滿問號:
「那是什麼意思呢?」
就算讀再多的書
也辨識不出來純粹的情感
我明白自己的大腦空白一大塊,
缺乏了什麼東西。
我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所以找銀快求助。
#寫了一年的日記之後
當我每天硬挑三個重點稱讚自己時,
總覺得很心虛,而且感覺有點不舒服:
「真是瞎透了,我哪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地方!」
這時我還沒意識到,
我的自我攻擊是多麼強烈,
像自備刀和鞭子老是要懲罰自己。
但稱讚自己久了
不知不覺間我竟然習慣了
自我肯定。
我知道必須達到成功的方法
就是你必須把很多強習慣
變成你的習慣,
並且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而讚美日記和感恩日記
絕對是必備的強習慣。
沒有自信的人好比有破洞的氣球,
別人在給你灌更多的稱讚和鼓勵
也只會漏風。
但如果你選擇把那個洞補上
給自己打氣,
那才是永久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為什麼要感恩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要學習感恩的心呢?
我從心理學的書籍,
了解感恩是一件必備的強習慣。
從科學上來說,當人想對什麼事道謝時,
腦內會分泌讓人心情好轉,並提升身體免疫力的神經傳導物質「B腦內啡」
即使擁有感恩的情緒,也會讓自己覺得幸福。
想要獲得幸福感的人,
務必要學會感恩這個技能。
學習感恩自己還活著、感恩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事物、感恩自己擁有這麼多,
有了感恩心才會得到滿足感,
因此把感恩變成習慣是很重要的事。
#日記變成實際成長的證據
在寫了辦得到的日記一年多,
我確實地感到了自我肯定上的成長。
以前如果做不好一件事情,
總是有聲音在我耳邊悄聲的說:
「...你怎麼那麼沒用。」
在低潮的時候
耳邊細語的聲音還會變得極端:
「..你這個廢物」、「...你怎麼不去死」
這些聲音總是在我耳邊不斷地迴盪,
企圖把我弄到精神崩潰。
藉由實際記錄辦到的小事,
在自我否定的時候重新檢視,
變成欺騙不了自己的事實。
現在我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
耳邊會傳來淡淡的聲音:
「你這樣做已經不錯了,雖然還有需要更進步的地方,但下次再更進一步學習吧。」
雖然聲音很小,很淡
但那些負面的聲音
在我腦中已經消失了。
很神奇的是,當你現在已經能
比較正向的看待自己,
你絲毫不會想要回到過去
跟那個不斷批判、用惡毒語言
貶低自己的內在聲音相處。
儘管在那時是多麼的習以為常,
把自己浸在負面能量的染缸裡
習慣那個髒兮兮的自己,
一旦你把自己拎出來洗刷乾淨
就會納悶為什麼不早點爬出來。
我想自己應該是一個很好
的負面教材自救成功,
轉為正向的案例吧?
雖然還離自我整合的道路很遙遠,
不過我起碼做到了不攻擊自己,
嘗試用正向思考
平衡內在極端的負能量。
希望有一天,
我能真正的接納別人的讚美,
把那些聲音放進心裡。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辦得到日記
#感恩日記
#讚美日記
批判性思考心理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生三種苦
#1求而不得之苦。
別人有的我沒有,我想得到。這樣的想法就形成了一種心理的欠缺感。與他人比較,會知道自己原來有那麼多東西沒有得到過。這時就形成了一種心理上的落差,這個落差其實也可以視為某種比較小的心理創傷。
#2得而懼失之苦。
自己的好東西,會想方設法留住,害怕失去。很多東西都岌岌可危,它們會或早或晚離開你。這個時候你對它們可能會與你分開的這種憂慮就會占據你的生活。
#3失而懷念之苦。
與好的東西分離後,持久的思念會讓我們產生苦的感覺。對於喪失的東西,我們能夠比較好地「哀悼」,就可以與其保持一種持久的關係。一旦有這樣的關係,就可以克服喪失帶來的苦了。
.
第一種苦,叫作沒得到的,就想要。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多少沒得到而想要的苦呢?
我們現在想要的東西比以前複雜好多,只要一打開手機,別人怎麼生活,別人的吃穿用住都是什麼,最近有什麼新的牌子上市,這些都牽動著我們的心。
只要我沒有的,都會想要。這樣的「想要」,就形成了一種心理的欠缺感。
我們追求很多東西,有時會誤以為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我想要成功嗎?在這個社會當中,成功有很多標籤,如果你沒有這些標籤,誰會認可你是一個成功的人呢?
所有的廣告都在告訴你:「你是不足的。你這個沒有,那個也沒有!如果你有了我的這個產品,你將會感到怎樣怎樣。」
我們在自己的無意識裡就會形成很多這樣的條件陳述式:如果怎樣怎樣,我將怎樣怎樣。這樣的語句,有時候就像魔咒一樣,它們會接管我們的頭腦,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想要的人生真的是這個樣子的。
第二種苦就是你已經得到了,但是你害怕失去。
不知道這句話是誰說過的,但我常引用:「你有的東西,它們也在『有』著你。」
如果你有很多房產,是要打理的,不能任由它們在那裡空著。如果你有很多錢,你要思考理財的問題。如果你有很多資源,你要設法維護。
如果你聰明、健康又美麗,那你一定不希望失去。你會有一種壓力,要使自己持續地聰明,要不斷地學習,掌握這些屬於聰明人的標籤。如果你健康,一定要持續地保持健康。如果你有美貌,很多人都在乎你的美貌,如果你不保持好它,那你在其他人心目當中可能慢慢地就會貶值了。
所以你有的東西,你都會擔心失去它們。
在中年到老年的過渡期,就會感到很多東西都岌岌可危,它們或早或晚都會離開你。這個時候你對它們可能會與你分開的這種憂慮就會占據你的生活。
第三種苦,就是已經失去了,但是你有思念之苦。
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想起在天堂的奶奶,人們可能會想到很多已經喪失的好東西。
如果喪失的東西,我們能夠比較好地哀悼,這種哀悼是一個健康的心理行為。這裡的哀悼,不是日常術語當中的哀悼,而是精神分析裡佛洛伊德特用的哀悼。
如果你能夠比較好地哀悼,你就可以與喪失的人或者物保持一種持久的關係。一旦有這樣的關係,你就可以克服喪失帶來的苦了。但是,如果這個過程沒有正常發生,那我們的生命就會被已經喪失的東西所抓住。
比方說憂鬱,憂鬱的人看起來沒有生命活力、死氣沉沉,甚至真的會有一些自殺的想法。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憂鬱可以說是與喪失的人發生了認同:我最美好的東西已經不在了,如何在想像當中繼續擁有這些東西呢?那就是我本人也要變得死氣沉沉,這樣的話,才能夠保持與已經喪失的人相連結。
我們的苦,心理上的煩惱、不安、不自在,這些會落到這三個範疇裡:沒有的,想要;已經有的,怕丟;已經丟了的,懷念、想念。
如果想獲得小自在,一定要認清自己的這些苦。
* 精神分析的理論中,哀悼構成了成熟的核心標準。
不能哀悼被視作憂鬱體驗和痛苦的核心。哀悼是分離和永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療癒喪失感,一種簡單的形式是在心中對失去的人或物說:「謝謝你給我帶來這些深刻的體驗,現在我可以跟你說再見了。」
哀悼被理解為一種創造性的關係過程,與「逝者」產生一種新的、愛的關係。祭祖,就是哀悼的一種表現形式。
.
▍四種離苦的方法
#1離苦得樂。
我們希望解決苦惱,最好要瞭解清楚苦惱是內在何種力量失衡的表現。
#2苦中作樂。
不是忍,苦是一種訊息,各種不安有利於我們未雨綢繆,及時做出一些調整。
#3以苦為樂。
我們之所以覺得負面情緒難受,是因為我們太貪戀所謂的正面情緒。有些正面情緒也不一定是自己真的喜歡,更像是一種從眾心理。
#4不苦不樂是大自在。
.
第一種,離苦得樂。
盡快離開煩惱的情緒、沒那麼開心的人際關係、令人感到壓抑的環境、生活當中的逆境,或者比較糟糕的家庭。內心希望沒有這些困擾,所以離苦得樂或者離苦求樂,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思維。
如果發燒了,「燒」就是苦,如果退燒退得快,就很快樂。我們都希望有盡可能直接的方法來解決苦,這個思路有陷阱。
如果你只是想離苦得樂,這個苦可能會捲土重來。所以,重點還是要看一看這樣的苦是不是在傳遞著某種訊息。如果這個訊息沒有被正確理解,那真是一苦未平,一苦又起,這樣是很難感到自在的。
第二種,苦中作樂。
要鍛煉你的心智,讓它對苦有些耐受力。當我們說耐受力的時候,我們並非鼓吹忍耐、忍讓。
苦中作樂的前提是,知道這個苦是一種訊息的傳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安有一種通風報信的作用,這有利於我們未雨綢繆,及時做出一些調整。
一旦有了這樣的見解後,我們有了某些症狀,可能就沒那麼難受。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種提示,這個提示很重要,需要我們慢下來看一看,尤其是往內看一看。這就是苦中作樂。
比這個再高級一點,是以苦為樂。
逆境也是一種風景。苦是一種味道,負面情緒只不過也是情緒罷了。
我們之所以覺得負面情緒難受,是因為我們太貪戀所謂的正面情緒。有時候也不一定是你自己真的喜歡這樣,只不過就是一種從眾心理。
我們的各種不自在裡頭也有它們的味道。
第四種,不苦不樂。
這不是說我們的味覺變得很麻木,分不出甜和苦。我們甜和苦都能夠分出來,只是這種情況下,覺知程度比前邊三種都要高,我們不再特意區分甜和苦罷了。
這時我們沒去分別它們,比如說今天過得好開心,我明天一定要像今天這樣開心才行,我要保持它。如果貪戀這種狀態,其實也就進入了苦的循環,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了。
一個人的覺知程度越來越高,能從他的周遭,還有他的內心品出很多種味道。不管每天是好是壞,如果沒有起那麼多分別心,壞的日子過起來沒那麼難熬,離隨處自在就不遠了。
.
本文摘自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未必事事如意,依然天天開心!現代人必修的自在心理學42講
.
作者:張沛超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本書一開頭的分享,我想跟我們過去在版面上的說法,做個連結。
首先,知道痛苦是身心反應的總和,是一種警報,提醒我們向內觀看。其次,覺知我們的痛苦,觀察而不批判,這可以讓我們在苦樂中處之淡然。
這本書今天(8/14)晚上9點半會進行直播,歡迎參與。
祝願您,能從離苦得樂,走向不執著於悲喜!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批判性思考心理學 在 小戴 Davin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podcast #人際關係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有融入群體的需求。
小戴作為一個內向型人格,面對陌生的群體,會用什麼樣的策略讓自己能盡早融入呢?
面對人際關係我們必須要暸解的邏輯是什麼,又和批判性思考有什麼關係呢?
快來聽聽小戴怎麼說吧~
● 融入群體的基本策略 00:26
● 你的言語反應你的人格 06:50
● 身體語言透露的訊息 14:36
● 批判性思考如何幫助我們融入群體 18:46
✒️前往閱讀本篇文字稿 https://moke.tw/talk/podcast-s2ep23/
💰支持小戴的推廣行動 https://moke.tw/donate/
📚 延伸閱讀
《哇賽心理學》給自己留白,孩子更愛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1i1hsj7f8f0829czt6yes4/platforms
Stock music 由 AveCoo, Audiostation, HomulusTunes / MotionElements.com 提供
https://button.like.co/yenru606
批判性思考心理學 在 小戴 Davin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podcast #判斷力 #批判性思考 #邏輯思考 #客觀思考
如何提升判斷力這個問題,有很多細節可以討論。
聽說台灣公司不太喜歡做實驗,這對判斷來說是很傷的,尤其是在這個未來不確定性極高的時代。
希望透過二集的簡單介紹,大家會更清楚邏輯與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在那裡--
提升判斷力,也只是它的好處之一而已。
● 如何進行決策時的判斷 00:17
● C/P值到底該怎麼看 10:43
● 自我察覺對於判斷的意義 16:49
● 邏輯與批判思考對判斷的影響 27:14
● 證據與假設之間的風險評估 41:56
● 心理學上會影響判斷力的因子 47:57
● 總結判斷的注意事項 48:04
✒️前往閱讀本篇文字稿 https://moke.tw/talk/podcast-s2ep13/
💰支持小戴的推廣行動 https://moke.tw/donate/
📚 延伸閱讀
大人的Small Talk EP104 應該堅持到底?還是適時停損?評估的兩個關鍵指標 https://player.soundon.fm/p/6731d283-54f0-49ec-a040-e5a641c3125f/episodes/690f3fc3-517a-4609-95c5-57eeae546d30
S1EP05.邏輯推理的基本方法 https://moke.tw/talk/to-be-detective-yourself/
S1EP10.選擇與決策該注意什麼 https://moke.tw/talk/pay-attention-for-decision-making/
S1EP11.如何避免自我感覺良好?認清感覺與事實的差異 https://moke.tw/talk/recognized-the-difference-between-feelings-and-facts/
S1EP14.你真的客觀了嗎?其實你從來沒有客觀過 https://moke.tw/talk/you-might-have-never-been-objective/
S2EP12.怕被騙?是時候該提升判別力了 https://moke.tw/talk/podcast-s2ep12/
Stock music 由 AveCoo, AudioMechanica, HomulusTunes / MotionElements.com 提供
https://button.like.co/yenru606
批判性思考心理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小編雖小 | 「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李長潔 🐷
.
好幾天前「#科學人爭議」爆發,引起一陣對於數位編輯(小編)與政策傳播、科學傳播的討論。我覺得這樣的公共討論很好,社群與小編進入到公部門(或是商業組織)算是這5年內的新興現象,都在嘗試,希望可以運用新興媒介推動更有效的溝通傳播(可以是推廣、說服、行銷、洗腦)。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基本上今天的議題可以分成「#科學傳播」與「#政策傳播」兩個範疇來看,兩者都在新媒體的架構下,都有著劇烈的變動與廣泛的影響力,小編的角色也越顯微妙。我自己是好幾個粉專的小編,小編真的很可憐啊,創意發想、企劃、寫文、作圖、拍片已經是基本的,我看一些求人徵才還要會主持表演與直播揪眾、數位行銷企劃與執行、媒體聯盟營運與管理、線上線下虛實轉換技巧、各平台SEO佈署與演算法應對、廣告投放、社群風向經營、市場分析與競爭者行銷分析…。等等,叫老闆自己來做,掰掰。
.
📌 #今天的節目有:
.
▶ 什麼是科學人爭議 什麼是1450
▶ 對,就是小編治國,小編雖小
▶ 從單向到雙向的政策傳播
▶ 新媒體時代該說人話
▶ 科學家參與科學政策行銷
▶ 科學的傳播需要批判的大眾
▶ 社群傳播應據專業位置與角色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1uto8rh1av0875j4dy1pdz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74Cu3Ji2CUkuReLYPcx1D?si=MtdECSz_TQScOl0M23QbVA&utm_source=copy-link
.
📲#Facebook 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90395487814737/
.
.
\\\\ 完整論述 \\\\
.
溝通(communication)是一項重要的「治理技術」。對一般企業的管理而言,溝通是傳遞產品訊息、提升企業形象和爭取顧客認同的重要手段;對政府部門而言,溝通是凝聚內部共識、提升組織形象和爭取民眾認同的重要工具(黃俊英,2011)。傳統的政策溝通常以單向的、心理學主義、行為主義的「政令宣導」做為傳播想像,我們會認為,人民隔在大眾媒體的後面,只要盡量地單方面給予資訊即可。
.
從2010年後「#整合行銷」的概念開始大量進入政府的政策溝通,我們見到更多的廣告、促銷、公關、人員銷售、直接行銷和口碑行銷展現在政府的內容發佈中。甚至再更強調互動性的新媒體架構中,讓政策的雙向溝通成為可能。所以,政府部門開始將「溝通」的工作外包,讓外部團隊比較接地氣、說人話的公關公司或團隊來當小編,處理像是貼文、圖像設計的事務,也負責操作民意與監測輿情等任務。
.
▓ #政策傳播的新想像
.
新媒體架構讓政策傳播有了質量上的變化,而這也是為何公部門想要委外經營溝通的原因,因為官僚體制時常不適合做新式的政策傳播。在「#時間面向」上,政策傳播必須轉變為動態、隨時隨地的訊息散播。在「#制度面向」上,應考慮設置同等於發言人重要性的社群媒體團隊。在「#語藝面向」上,在要講有趣、簡單、有趣、視覺化的語言,才有社群傳播的效果。從我的觀察來看,這些能力,傳統的公務員並不具備,體制上也無法供給。難怪要外包啦~
.
▓ #科學議題的溝通治理與公共態度
.
不過,這次的問題有一部份是「科學人」專頁是不是可以這樣傳遞科學資訊?可不可以接受政府投放廣告?再過去這幾年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除了政策的行銷外,科學也進行了大量的行銷。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純知識的科學、商品的科學、政策的科學,透過從科學普及轉向科學傳播的變化,試圖讓人們更加接近科學,或者被科學說服(單文婷,2017)。
.
從「科學人」小編的貼文內容來看,「#克萊豬不好吃」與「#增加收益又環保」兩個論述其實是來自於部分政策新聞、公共討論與科學評論的內容,並是非偽科學或假訊息,只是這樣的簡化貼文是否適合出現在「科學網站」上,可以思考一下。
.
由此被延伸的另一個爭議是,「科學人」做為一個科學家社群,是否可以做政策行銷。科學家與科學組織,本來就可以與施政者做不同方式與不同層次的合作,這種科學傳播的合作方式,可以有「翻譯」、「代言」、「夥伴」的三個程度,構成一個科技治理中專家政治的基礎(某個程度上是必要的,但是應該 #資訊透明)(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
科學事件總是可以充滿政治因素,但我支持強的科學文化立場(#公衛議題的確是要小心一點),就是歡迎更多關於科學的聲音發出,這樣有助於人人培養媒體素養與科學素養。另外,政府與委外單位的合作,具備更細緻嚴謹的貼文審查,是一個重要也保全彼此的方法。
.
▓ #溝通人才從內部培養開始
.
最後,當然推文不等於新聞,我覺得我們逐漸必須邁向一個批判的大眾,在這個資訊爆炸、虛實交錯的時代。當我們據有的(全)媒體素養程度越高,就能越明確地知道各種媒體的運作規則與媒體語言,自然就會更加小心,且富有懷疑論的多元檢證精神,與反思批判。
.
說實在的,無論是政策傳播,或是科學傳播,我覺得問題根本就是在:「政府與科學單位本身覺得傳播是一件小事,別人做就好,我們要做更重要的事」。能夠在單位內,設置媒體公關部門,或是合理培養溝通人才,才是這個到處都是媒介傳播的時代,應該做的事。然後薪水要高一點,謝謝。
.
#參考文獻:
.
1. 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溝通—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2. 單文婷(2017)。科學家參與公共傳播的觀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使用臉書行銷科學政策的討論,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7),47-65。
3. Peters, H. P. (2020)。科學傳播的範疇: 是知識散播還是公民參與?。傳播研究與實踐,10(1),1-18。
4.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Communicating Science Effectively: A Research Agenda.
批判性思考心理學 在 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甚麼是批判性思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獨立的 批判性思考 ,翻轉自己的判斷!#問出對的問題#跳脫思考框架原影片:https://youtu.be/HnJ1bqXUnIM. ... 樹洞香港· 心理學 知識TreeholeH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