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常德老師您好,
當您的忠實觀眾也已經有四年了,多年旅外在不同國家輾轉的日子幸虧有您的直播也撫慰了偶爾感到無人訴說的心情。許多人也應該像我一樣,因為您的直播而在婚姻中感到沒那麼孤單。昨天先生無預警地帶兒子回他的國家了,留下我一個人上完班回到家一臉錯愕地看著空燙燙的衣櫥,跟家中還留著少許兒子的玩具跟日常用品....他只淡淡地說「我已經筋疲力竭了,我跟兒子去休息度假一陣子」。我跟同事訴說爆哭了三個小時後,昨夜失眠一晚,今日焦急著等著他下飛機的回報。
本來我們說好要一起在第三地發展,他嘗試投了不少履歷卻未果,隨著經濟壓力的增加,我們彼此累積的情緒不時爆發,不斷爭奪彼此在家中的主導權:我負擔所有的房租跟生活開銷,他則平日接送孩子、週間煮晚餐2-3天、週末也照顧孩子跟放電時間,但他總覺得家事負擔太重,雖然他失業,但他手邊有其他跟前同事合作的專案,所以不時對家事的負擔有所怨言。我則對於自己的經濟負擔也感到不滿。
這些壓力在昨天一次爆發。今天等飛機抵達他的原生國,跟兒子回到住宿的地點,他淡淡地跟說我,他無預警地帶孩子離開只是怕我回不計一切阻撓他(例如報警在邊界阻止他)。他說他只想先休息一陣子,才會自己默默計劃也不跟我討論。他說他回去的這段期間會多投些履歷,也不保證可能回來的月份。他只說看他工作找得如何,才在我的逼問下告訴我,如果他在原生國找到工作當然就無法把兒子帶回我身邊。請問老師,我到底該怎麼辦?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 請全力支持林正盛導演拍攝的星兒(自閉兒)紀錄片的募資活動 》
感謝「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的分享。如下:
🌍《地球迷航》觀後分享: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參與《地球迷航》試映的這一晚,是星星碼頭今年度最美好的經驗。
❤️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之美」。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唯有理解才能帶來善意與改變
🌍參與公益計畫詳見本文第一則留言
「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承蒙《地球迷航》團隊邀請,星星碼頭治療師們在七月份觀賞了這齣關於星兒的紀錄片,並參與了映後座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的《地球迷航》,讓我們得以一窺星兒們(自閉症類群障礙,ASD)成年的生活點滴,帶領觀眾真實地走入他們的生命,看見每一個生命獨特、多樣、感動的美好。
對於「以陪伴特殊孩童長大為己任」的星星碼頭來說,光是看到開頭畫面就忍不住泛淚,觀賞過程需要不斷壓抑心中激動的情緒:「這就是孩子們平常的生活啊!這就是家長們常常訴說的心聲阿!」攝影團隊忠於真實的紀錄,足以讓每一位第一線照顧孩子的家長和治療師都為之動容,也因此,星星碼頭決定寫下電影的幾個感動瞬間,期待讓更多人了解《地球迷航》的難能可貴。
-----------------------------------
⭐️「醫生,這個病會好嗎?」
「#媽媽你不必擔心未來的事,#我可能活不到成年。」出自星兒口中的一句話,足以令聞者心碎。
從孩子懷胎十月開始,每一位父母最大的盼望無不就是「平平安安長大」、「保持健康快樂」,那麼,若孩子有一種強烈的特質、會終身陪伴左右,父母該如何自處?如何堅強地陪伴孩子長大?
❤️《地球迷航》一片之所以珍貴,「詳實記錄成年自閉症的父母之心境」是一大原因。從孩子確診、一路辛勤復健、終於拉拔長大、卻也無時無刻不擔心自己百年後孩子的處境,家有特殊兒的父母應該都能體會這種「擔負一輩子的甜蜜責任」,跟著影片中的父母一同哽咽流淚、為孩子的舉動啼笑皆非,就像是自己也經歷了一場療癒的過程,能感受到許多戰友正陪著自己往前。
⭐️「#我活在地球裡面,#他活在地球外面,#我們像是在邊際打仗。」
「好好好,你想這樣做就這樣做,不管你了!」、「不是阿,爸爸不是說不管我了,幹嘛還一直打電話關心我?」與星兒的拉扯(物理上和心情上皆有)是星兒父母的共同記憶,孩子執拗地在自己的星球軌道上運行,父母則是在地球聲聲呼喚、期待星兒的世界能逐漸往地球人貼近,其中的「角力過程」、「辛酸血淚」恐怕也是「不足外人道」,因為實在是多到數不清啦!
❤️除了忠實呈現成年星兒與父母「拔河」的過程,《地球迷航》也記錄了自閉症青年如何「忠於自我」地生活:固著、偏執、情緒化、對興趣保持高度投入、不被理解仍奮勇向前。看著紀錄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林導演和韓老師在映後座談提到的「生命之美」,這些「執拗的差異」讓每一位星兒顯得特別而美麗,「真實地活出自己」讓生命顯得如此強韌、燦爛無比。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一個饒富意境的片名,短短四個字已能充分展現「星兒們在制式化地球失去方向的處境」。而,最令星星碼頭治療師們感到讚嘆的是: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力」。
❤️《地球迷航》傳達的正是星兒們需要的:「理解」、「善意」、「包容」、「改變」,而不是「標籤」、「憐憫」、「低估」、「過度保護」,不卑不亢、有條有理地帶領觀影者進入星兒們的宇宙,讓社會大眾得以稍微一窺自閉症青年的內心世界。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林導演精簡卻充滿感情的一句話,道盡了自閉症家屬、治療師、老師等陪伴者的心聲。這些孩子很容易讓照顧者(和自己)感到挫折,但也總是在好多時刻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大家都在畫這棵樹,只有他在畫旁邊這株新生的嫩芽。」、「同學們都沒發現老師的鋼琴彈錯了,他卻慢慢地哼起正確旋律。」#與其說是陪伴孩子成長,許多時候,#更像是孩子們推著我們前進、#去到生命前段從沒想像過的境地。
---------------------------------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導演、老師和家長都迫切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故事,因唯有了解才能帶來善意。然而有限的經費,卻成為大眾認識星兒的阻礙。團隊發起《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希望透過群眾集資募集紀錄片的上映經費,並推動「#校園公播帶母校認養計畫」,透過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讓善意發芽,和孩子一起擁抱多元的生命姿態、共創友善的未來社會。集資計畫 20 % 的收入也將捐助多寶藝術學堂,長期穩定幫助星兒。」--摘錄自《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星星碼頭詳讀了計劃贊助方案,每一個項目都充滿了星兒們獨特的藝術巧思及團隊的用心,「校園公播帶計畫」讓我們能實實在在地將星兒的情況傳達給國家幼苗,穩穩地將「對星兒們的理解及善意」扎根在孩子們心裡。
邀請您與星星碼頭一起支持《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詳見本貼文第一則留言),期待讓更多人看到星兒們獨特的生命篇章。
讓我們陪孩子一同準備好,長大: )
感謝分享,介紹「地球迷航」自閉症青少年紀錄片給更多人知道。「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連結,如下https://www.facebook.com/starpier/posts/3958967880892792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的群眾募資活動,請給我們支持。
募資計畫影片 https://youtu.be/f6nuhlRNi_M
分享我在我在群眾募資短片結尾石的一段話:「...我會參與多寶藝術學堂的創辦,是因為小時候,我祖父的一段話,我祖父常跟人說,這個社會若有的人,願意拿一些出來幫助無的人,按呢(這樣)這個社會就有希望了,若無,這個社會就無希望了......。」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群眾募資網站連結如下: https://bit.ly/3xkhM5L
「地球迷航」讓你在又好笑又好氣,又好心疼的觀賞過程裡,接觸認識泛自閉症者,是一部值得讓更多人看到的電影。
承蒙你芽 在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低氣壓下 社區復生】
這數天,和很多朋友一樣,低氣壓下,難免悶悶不樂。有時感覺前無去路,便會容易自怨自艾,或者怨念糾纏四出找對象鞭屍。但我想大家都同意,這些事,這些年,都做夠了。再這樣下去,意義有限。倒不如把悲憤轉為扎實的貢獻,才能對得起時代,對得起自己。
幸運的是,一年前播下的一顆種子,今天正在發芽。
一年前,「社區新聞計劃」正式啟動。還記得,當時我說:「因為想超越『蛇齋餅糭』,所以想到做社區報」。我們知道,區議員做的其實絕對不止是幾條街的事,他們也要負責整個區的設施規劃,審議數以千萬計的活動和工程撥款,更有提名和選舉特首的憲制責任。但這些事情,因為新聞不會報,我們就很容易會只是以區議員有沒有為老人家免費量血壓來決定要不要在區議會選舉中投票,儘管量血壓和社區規劃所需的明明就是兩種不同的人才。要扭轉這個現象,我們要有社區新聞。
承蒙大家的支持,我們獲得市民捐款逾30萬元捐款,開展了「社區新聞計劃」。在這一年,我們培訓的社區記者合共出版了31篇社區報導,覆蓋深水埗、葵青、屯門、元朗、沙田、西貢,和離島等區。其中馬鞍山和元朗的朋友分別組成團隊,今年起出版實體報章,在社區派發。雖然只是剛剛開始,但以在社區中帶來不少影響,對區議會的工作起上監督作用。他們寫的故事,電視新聞不會看得到,但在當區卻十分重要。例如元朗烏頭魚的故事,後面涉及社區用地規劃的問題,相當值得關心。
我要感謝這兩個團隊的朋友,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們的困難,不足為外人道。例如馬鞍山的朋友,就同一時間被扣上建制派和港獨的帽子,有點搞笑之餘,也證明他們發揮的影響力,吸引到各路人馬的關注。其實我們的目的早就寫得很清楚了:雖然出版的團隊是業餘的,但我們追求專業的新聞倫理,不為個別的政治人物服務,而是要推動社區整體的民主化。
馬鞍山和元朗兩份社區報才剛開始出版,還未站穩陣腳,要獨媒的朋友再支援一段時間才可在財政和營運上軌道。與此同時,我們又計劃來年再多開兩區,期望能在今年底區議會選舉之前,全港可以有四份社區報定期派發。這是個很進取的計劃,所以只好在一年過後,再在這兒向各位做一次眾籌募捐。
我們有清晰的計劃,一步步的擴大影響力,為社區帶來實質的改變。我們也有時間表,鼓勵各團隊逐步自立,讓我們可調配資源支持更多的朋友。我們明白,市民捐款給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希望這一年的成績,能對得起市民的期望,讓大家願意繼續支持。
低氣壓下,社區正在復生。有你同行,我們可以走得更遠。
[去年眾籌源起]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5264
[回顧過去工作]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63381
[馬聞創刊號]
https://issuu.com/inmediahknet/docs/mos001
[元居民創刊號]
https://issuu.com/inmediahknet/docs/ylp001
[捐款支持]
https://inmediahk.org/2019/04/09/cp2019/
懇請廣傳支持!
承蒙你芽 在 曾止妤-妹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止妤參與的 客家電視 HakkaTV
新節目 後生大聲公有粉絲團摟‼️
想知道節目的最新消息
想知道後生人的奇妙想法
想聽到各種古古怪怪的故事
想挖掘節目後生們的小秘密....🤫
👍就快按讚追蹤粉絲團吧
我們完完全全🧡坦誠相見🧡
本文有抽獎活動唷!
只要照範例留言tag兩位朋友
就有機會得到小米藍芽喇叭唷!!!
#客家後生 #來講客
#我們不優秀 #但我們很努力
#請多多指教 #承蒙你 #按仔細
涂世宗-阿宗牯 李佳 Chia Chia Lee
黃兆鋒-阿鋒牯 專業中英主持人Brade布萊德
劉慧卿 林亞杭O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