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加劇了野火、洪水和風暴的規模,這份聯合國報告是「對現實的把脈」】DW 中文 - 德國之聲
溫室氣體的總量在上升,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根據測算,這一臨界值有可能在數十年內即被突破。
這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中的關鍵訊息之一,這一最新發表的科學家分析報告,提供了一幅發人深省的圖景:在短短幾百年內,行星的環境被單一物種大規模改變。
---
►有話想說,新功能「網路沙龍」讓你在文章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聯合國 #氣候變遷 #野火 #暴雨 #熱浪 #海平面上升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介紹 訪問作者:藍偉瑩 內容簡介: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
把脈 科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實踐中醫科學化 AI脈診儀商業模式多
蔡騰輝 2021-05-21
近年醫療科技研發和跨域應用興盛,中醫流程數位化與大數據分析應用漸多。透過血壓「諧波」變異係數的脈診儀,已能助中醫提升醫病關係病走向數位服務,並在洗腎病患生理數值偵測及促進民眾健康部分都有助益,並且在B2B與診所、B2C與民眾之間都有不同付費分潤機制。
如同中醫AI駐點 提供病患視覺化安心感
研究多年脈象的中華全球經脈臨床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郭育誠表示,脈診儀能夠協助中醫師在診斷過程中,提供更視覺化的服務,進而讓中醫師在數據平台上,與患者連續性溝通,提升顧客滿意度和黏著度。
目前脈診儀的產品設計與銷售對象聚焦診所中醫師。脈診儀透過脈波量測技術,量測病患死亡時鐘與亂度,並收斂亂度反轉,並整合中醫數據資料庫中的方劑,進而由血壓「諧波」變異係數,找出關鍵的致命指標,提供中醫師執業參考。換言之,就像是數位版的中醫把脈流程,協助中醫師能夠在與患者溝通的同時,給予一些更有感受的數據和影像資料。
與郭育誠共同研發脈診儀的台灣益謙公司總經理王建華表示,透過雲端分析數據的脈診儀現在也已申請專利保護,並初步由中醫師社群開始銷售。從量測、數據分析、輔助診斷、協助治療、療效評估、整合中西醫等流程來協助中醫師提供病人服務。
硬體與維護費之外 亦可推薦保健品和異業互惠
目前商業銷售模式包括硬體的銷售費用,以及每月的軟體維護費用。王建華預估在全球每年2,400萬台血壓計的銷售市場當中,脈診儀未來也有機會能切入。無論是在中醫診所提供醫師對病人使用,或是提供病人在家使用,都能夠提升醫療精準度並延伸醫療量能。
中醫師透過脈診儀和資訊平台,能夠協助民眾建立實時個人醫療資訊中心,從即時量測開始,打造個人數位資料庫,進而提供當下精準的健康資訊。而醫護人員也可以即時觀察用戶的健康狀況變化,提供即時調理建議。
郭育誠分析,現在醫療照護已有全民健康保險提供普世的醫療服務,但在一些特殊疾病與身體調理部分,中醫能夠提供不一樣的價值,並且在自費市場能夠給予有不同於過往醫療的加值服務。
除了硬體與維護費用以外,提供長時間量測與健康建議的數據服務,大數據資料庫、異業連鎖系統、醫藥品與保健品推薦等都是未來可能的商業模式。郭育誠認為,透過科技輔助的新醫療樣態,本身就代表著一場醫療革命。目前台灣益謙團隊正與台灣幾所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同時也希望能夠藉由身體經脈與亂度的數據,提升病患洗腎過程中的安全,降低可能的低血壓與休克狀況。
附圖:台灣益謙團隊成員示範如何使用脈診儀,以及分析數據代表的意義,如何提供中醫師輔助應用。蔡騰輝攝
脈診儀量測結束後的波型呈現。蔡騰輝攝
資料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id=0000610938_Q2ZLERCB27A97Q9ARHV5H
把脈 科學 在 Michelle Ting's Story Amusement Park 英樂繪本遊樂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米老師台中遊- 給自己點放空的時間 ▌
其實我是個很容易焦慮到失眠的人,去看好幾個中醫師被把脈總是被說:「你要放鬆,不要這麼緊張」
但談何容易呢?
即使教課這麼多年,辦活動派對也幾年了,教案寫上千份,我還是很容易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也常常因為越擔心,就越想不出來好的新點子😔
這次我給自己二天的假
真正把手機電腦放下,把腦袋放在當下的活動,專注在身旁的風景和當下的感受。
很多第一次的新嘗試,看到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給自己一個敞開心胸的體驗
#第一次知道有米糕冰棒這種好吃的東西😋
#第一次看到有好幾台貨車KTV都有人在唱歌
回家後的我,一方面體力是弱雞,一方面也真的放鬆了。
我睡了將近一個月以來,第一次超過4個小時的覺,我睡了10個鐘頭!!!
睡飽覺醒來也真的腦袋充飽電,用很快速的速度把一直拖著搞不定的重要事搞定!
—
對於孩子們也是,他們上學就如我們的上班,有他們的人際互動上煩惱、學業上壓力、表現上的煩惱..等等
總是拉緊的弦,拉不出好聲音
給孩子適度的放空時間是必要的
放空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給自己有點餘裕去準備下一次的挑戰。
腦科學研究家洪蘭說過:「當孩子在做白日夢時,他大腦會隨意活化某一些神經迴路,若旁邊湊巧有一條原本不相干的迴路,火花一碰撞,兩條神經迴路連接在一起,新的點子就出來了。」
下次孩子發呆時,你們願意給他們一點點時間嗎?
-
把脈 科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介紹
訪問作者:藍偉瑩
內容簡介: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以「客製化師資培育」見長的均一師培執行長藍偉瑩,
匯聚24年教學資歷,以及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上萬人次的師培能量,
從頭細說教學力根基,完整呈現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為什麼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總裁,慧眼力邀她擔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為什麼當談到新課綱、素養課程設計、教師社群時,她的名字總不斷被提起?
為何連跨縣市教學輔導團成員、課程督學、教育機關主管,
都要追蹤她的臉書、正視她的意見?
她是藍偉瑩,擁有科學教育博士學位的扎實理論背景;
談起教育哲學,她自承受杜威與維高斯基影響最深;
說起課程地圖、教學發展、教師增能,面對國外艱澀難懂的教學理論,思路清晰的她,嘗試將艱澀難懂的架構,轉化為具在地化的脈絡,希望讓教師易於吸收。
因為她真切感受到:唯有真正幫助了現場老師,才能幫助學生免於成為教學的白老鼠。
本書統整了偉瑩老師歷經多年帶領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思維與實戰心法,
從課堂提問到課堂設計,從單一學科到跨領域課程,從教學方法到社群共備,
她所帶領的教師共備社群,看似軟軟的弱聯繫,卻帶給學校強大的支持力。
綜觀 教學現場的百家爭鳴,
偉瑩老師不僅是第一線教師最溫柔、長期與接地氣的「入校夥伴」,
是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社群」在地化實踐的重要推手,
更是帶領教師社群,邁向素養教學最堅強的「教學後盾」,
是台灣近年另一股靜流水深、引領推動教學現場改變的重要推手。
作者簡介:藍偉瑩
現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國內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
擁有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離開體制內之前,曾擔任台北市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老師、新北市金陵女中秘書與化學教師。在超過24年的教學資歷中,她極度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也深度參與課綱相關配套研擬與推動;現在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期許與老師、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在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的交互激盪中,偉瑩老師以學習共同體模式開放課堂,發展具學科素養的探究課程;著力於社群運作與課程教學,透過為上百所學校、上千名教師的教學把脈過程中,不僅提供「客製化師資培育」,更鼓勵教師反思並解構自己的學習歷程,教師不僅是「教學的專家」,更要朝「學習的專家」之路邁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把脈 科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廚房裡的美味科學」新書介紹
專訪來賓: 章致綱
★第一本將台式料理、異國美食結合的科學廚藝書★
本書要教你:
善用冷熱水 →煮出外Q內軟【白米飯】
掌握熟成溫度 →煮出口感剛好【溏心蛋、溫泉蛋】
梅納醬油 →【汆燙青菜】好吃關鍵
3分鐘上桌 →用微波爐快蒸出【滑嫩蒸蛋】
高溫熱油殺青 →炒出鮮紫不黑【茄子料理】
5分鐘內部熟成 →料理出質嫩不軟爛【炒豬肝】
50度C熟成 →煎出肉嫩多汁【教父級牛排】
快速熟成工法 →炸出外脆內軟【日式豬排】
高溫油殺青 →煮出口感溫潤【義大利燉飯】
本書特色:
1.只要搞懂關鍵4工法--殺青、快速熟成、梅納、焦糖,不必求「撇步」、無須「經驗」成功做美食。
2.基礎科學助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短時間內學會烹飪精髓。
◎殺青工法:Q嫩蒸鱈魚、炸出鮮紫茄子、香醇甜酒釀等。
◎快速熟成工法:軟嫩旗魚、甘甜白蘿蔔、美味炸豬排等。
◎梅納工法:爆香古早味、濃郁雞高湯、表面微焦厚切牛排等。
3.不必再在廚房累積挫折感,運用科學原理,讓料理不失敗、更精準美味。
4.掌握科學訣竅,成功做出數十道經典台菜、古早味小吃、異國美食。
5.用科學替食物把脈,找出真相!
網路上對食物安全謠言頗多,如:祖先吃過的肉,重新加熱有異味?塑膠水瓶會分解出致癌物質?是真的嗎?秉持實驗精神,以科學驗證,一同破解謠言,找出真相。
作者簡介:章致綱
常有人好奇,化工背景的材料學專家,為何來談餐飲,又有何立場來談「吃」這件事!
一是與從小生長環境有關,母親燒得一手好菜,小時家住內壢居廣一村,沒事經常穿梭鄰居家,嚐遍大江南北眷村好菜,耳濡目染,如何能不愛上「吃」?
再者,廚房裡本身就充滿著化學變化,像是蘋果削皮後果肉變成褐色、麵包用烤箱烤一段時間散發出香氣、青菜要好吃一定要大火爆炒等,懂得巧妙應用,不只廚藝精進,還會激發做菜的趣味。
因緣際會下,與高雄餐飲學院、新竹食品研究所、王品、欣葉及鬍鬚張等集團有密切互動,發覺國內廚師功力技巧固然老練嫻熟,卻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光靠經驗傳承,少了食品科學的理解,難以提升境界。
於是,材料學專家義無反顧地跳入了食物烹飪領域,開始教授食品科學,希望廚師及對料理有興趣者,不只做菜高明,還能了解科學內涵,發揮食材功效,更能進一步創新!
學歷:材料學碩士,美國新墨西哥州州立理工學院。
把脈 科學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在雙溪進行了...
溪流物理結構繪測
環境因子測量
生物相調查
水質監測
河濱動植物生態紀錄
透過科學觀察的方式為溪流與土地把脈,瞭解水資源和生物棲地的可貴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