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琪夫人信箱 】動作冒失容易與人碰撞的四歲男孩
小墨魚媽媽:
V媽您好,我想請問您怎麼用慢慢刷幫助兒子小墨魚?我只有一個兒子3歲11個月,明年要上學讀中班了,現在的小墨魚會因為動作大冒冒失失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容易產生碰撞,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怎麼樣產生碰撞怎麼受傷,請問這種狀況需要就醫嗎?還有就是開心或要引起別人注意的時候就會很大聲唱歌或說話,在場的人有告訴他不舒服,我們也不斷提醒小墨魚把音量放小,也很難去導正這種情況。碰撞和大聲這二個狀況是讓我很擔心上學後會造成學校和他自己困擾的地方,請問使用慢慢刷有幫助嗎?家裡已經有慢慢刷,但他說腳底會癢不喜歡,不喜歡就先不刷,對嗎?
V媽:
小墨魚媽媽,看了這一段文字,腦袋瓜裡突然浮現前陣子看的一本書,書裡有一個兒童食譜,是一位名為“克拉克男爵夫人”寫的,很有趣,想跟您分享~
~保護兒童食譜~
原料:
一片草地、一打孩子、六隻狗(如果有的話最好是小狗)一條小溪、一百磅(約45公斤)的鵝卵石
方法:
把孩子們和狗“倒”在田野裡,混合均勻。
把小溪“倒”在鵝卵石上,直到微微泛起泡沫。
當孩子們變成漂亮的棕色時,
在卵石泡沫中冷卻下來、擦乾,
搭配牛奶和新鮮出爐的薑餅。
不知道小墨魚媽媽看到這食譜時腦袋裡浮出什麼畫面呢?想像三歲多的小墨魚和其他朋友開心的和狗狗玩耍著,玩得一臉興奮、一身髒,有水有泥巴有石頭有草皮,有風有雲有太陽有汗水,追著跑著打滾著大笑,累了,跑到媽媽身邊休息、擦汗,喝著溫暖的飲料和好吃的點心~~多滿足的童年!
#玩耍的童年
在滿足的自由遊戲過程中,小小孩子慢慢透過滾草皮、玩沙玩水等感覺到自己的身體; 透過走平衡木、盪鞦韆等學習控制自己的力道,還有練習大力氣小力氣、大聲小聲等身體肌肉與聲帶肌肉的彈性控制等;玩累了就休息、餓了吃點心渴了喝水,可以練習察覺自己的身體感受、不會硬ㄍㄧㄥ; 你看,自由的遊戲對小小孩來說多麼多麽重要啊!也就是說,快4歲的小墨魚就是要從這些遊戲過程慢慢學習覺自己身體的存在、然後好好練習感覺別人的感覺。我們大人用按摩、用慢慢刷、用卷壽司等遊戲,甚至帶著孩子進廚房、做挖土等小園丁,其實也是在幫助小小孩比較快、有更多機會認識自己身體的邊界,好讓他更有覺察力,免得冒失弄到別人而不自知、容易與人產生碰撞、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受傷的、搞不清楚什麼是大聲什麼是小聲等抽象主觀性語言、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聲帶肌肉.....這些,我們在感官場講座或界線練功坊講座中都會很重要的提到的很多觸覺上的協助(例如:捲春捲、包壽司遊戲...)。
#跟觸覺工作
當然有一個方式很直接、也能在短時間內有幫助,那就是:
按摩及擁抱!
緊緊的按摩及擁抱!
全心全意的按摩及擁抱!
這真的是老生常談卻極度重要的議題了,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如果腳底會癢,就換成別隻動物慢慢刷來陪伴,例如最粗的刺蝟先生,讓小刺蝟靜靜有力道的待在他的腳底不要動、待上一段時間,讓他身體久違的觸覺受器鮮明起來,然後接著用一樣的方法放在不同部位,讓孩子身體各個不同部位的觸覺慢慢甦醒。接著,再試試是否能進入到“刷”的階段。
我們人的觸覺神經接受器在接受外在刺激後,是由兩大神經路線傳遞訊息:一條用來分辨(與探索、動作計畫能力有關),另一條是用來傳導(與反射動作、執行保護能力有關)。我們有許多皮膚受器去分辨不同的感覺形式,舉例來說:我們在皮膚無毛區和手指頭的地方,有一群被膜包住、長成膠狀的小東西叫「梅斯納氏小體」( Meissner's Corpuscles),這群可愛的小東西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速度或輕觸,例如螞蟻爬過、風吹過、甚至感覺拍手這種速度的震動、或「咻」滑過去的光滑感等等,都是梅斯納氏小體在負責接收的;有的受器呢是住在皮膚很深很深的地方,例如有一群很像洋蔥外衣一樣一層一層呈現大而平疊盤狀的「帕西尼氏小體」(Pacinian Corpuscles),這些住在深處的洋蔥盤子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震動與深度壓覺,像砂紙的粗糙感或床墊下的豆子顆粒感,這些洋蔥盤子就會幫我們感受到而使我們有敏銳的反應。當然皮膚感覺接受器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
觸覺神經接受器接受了外在刺激後,這兩大神經路線,用來分辨與傳導的這兩個神經系統之間失衡時,就可能導致孩子觸覺遲鈍,感覺不太到周邊環境和別人的感覺,所以撞到別人也不知道,別人告狀時一臉無辜錯愕;失衡時,也有可能導致觸覺過於敏銳、警醒度太高,怕濕怕黏怕髒,別人還沒碰到他,他就大喊:「媽媽,哥哥踩到我了!」「老師,小明看我,他一定是在笑我!」之類的,這些都只是好小好小的例子,但也都足以讓大家理解觸覺的極重要性!當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孩子需要在觸覺上好好工作,如果孩子的共學夥伴、同學、朋友、座位鄰居觸覺需要被協助卻沒被好好按摩好好擁抱好好與之工作的話,我們的孩子如何好好學習好好參與活動呢?這,絕對是一個需要有共同意識、「共好」的時代!因此,好好的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實在非常重要!
#試著把口頭抽象提醒具體化
我們大人很容易用“不斷的用嘴巴提醒”當唯一方法,但孩子大腦理智上的「知道要小聲、知道不要去碰別人」,但對快4歲的小墨魚來說,實在很難轉化為「身體的做到」,就像我腦子知道少吃多動才能減去一身肥油,但一遇到聚餐開心場合,身體就往另一方向執行,唉~哈!總之,腦子知道不代表身體做得到,碰撞和大聲說話真的很難用口頭提醒去內化成孩子的身體作為,我們在即將線上起跑的「小學不再碎碎念講座」裡,會分享到其中一種「真實拍手方式」,讓孩子能用身體、用眼睛具體感受什麼是抽象的大聲小聲,例如我們玩一首拍手遊戲,五隻手指頭玩時是大聲唱歌、四隻手指頭玩時是小聲一點、三隻手指頭玩時再小聲一點、兩隻手指頭再小聲、一隻手指頭玩時是超級宇宙小小聲(像蚊子一樣)唱歌,用這樣的方式去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因為小墨魚才快四歲,這樣的體化概念可以化身成很多繪本或故事裡的遊戲,例如聽貓頭鷹故事時,大貓應說話大聲、小貓頭鷹說話很小聲,讓孩子去模仿大小貓頭鷹的聲帶控制差別; 講到巨人/小矮人國的故事時,巨人走路咚咚咚很大聲、說話轟隆隆很大聲,小矮人走路輕輕跳、說話輕輕柔小小聲,讓孩子去有趣的演出來,用小墨魚自己的身體/聲帶去模擬、去感受、去內化。
小墨魚媽媽,有很多小學中學端的大哥哥姊姊在班上也都還有碰撞、大聲等狀況,小墨魚其實也才快四歲,他真的可以透過好多好玩肢體的玩、痛快自由的遊戲去達到平衡,玩,真的很重要!
祝福小墨魚~
V媽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 放學後放電好物,彎板、慢慢刷現貨搶購中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000000......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抽象模仿例子 在 獨角動物-邊緣性人格少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自殘這件事-原文重PO】
不好意思,之前的文章有可能因為搭配的圖畫太血腥
所以被臉書刪掉了
這次就決定搭配絕對安全的圖片來Po
圖文不符還請見諒,文章才是重點
原文以下
———————————————
各位好久不見,我是角媽
今天我想再跟大家聊聊關於自殘的這件事
之前的文章跟大家說過
人會自殘是因為自殘的時候能讓自己感受到自己活著,或是透過自殘來使憤怒得到補償
不過今天我也有了新的領悟
應該說隱隱約約就有明白這件事
只是一直沒想到該怎麼形容才好
但我今天終於想到了
就是...其實人會自殘
是因為自己的心真的太痛太痛,太痛了
但身邊的人總是看不見你的痛
或是明明看見了,卻選擇視而不見
才會讓人痛得只能透過自殘
甚至嘗試自殺、做出許多瘋狂的行為
來向他人證明自己有多痛
因為心痛是「抽象的」
不論自己怎麼說、怎麼表達
別人都看不見
所以才會想透過行動來「具象化」自己的痛苦
讓痛變得「看得見」。
也會希望他人能夠看見傷痕累累的自己
否則外表如果完好如初
跟自己傷痕累累的靈魂根本截然不同
怎麼跟人說,他們都不相信
也不願意去理解
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表象
他們看不見我們的內心
看不見我們的傷痕
我每次只要看到有人說他又自殘了
我就會覺得很心疼
因為那就代表他身邊依然沒有人能夠看見他的靈魂樣貌
沒有人能夠看見他的痛
所以他只能不斷的透過傷害自己
來讓自己的外貌越來越接近自己殘破不堪的內在
好讓人能夠真正的看見他真正的模樣
他的疼痛、他的創傷、他的委屈
或是透過嘗試自殺來讓人明白
他生不如死。
這都是一種透過行為來向他人證明自己的痛到底有多痛的方式
但可惜的是
如果做到這樣的地步
身邊的人還是不為所動
視而不見
那BPD就會真的覺得自己不值得
覺得自己沒人愛、沒人在乎、沒人重視
而真正的選擇自殺,或是因為過度的憤怒而去傷害他人
但其實他需要的
就是他的痛苦能被理解而已
他不能夠選擇他的出生
選擇他的家庭
選擇他的經歷
是悲慘的人生造就了他現在的內在
他的靈魂是遍體麟傷的
所以自然而然他的行為與想法也不可能健康到哪去
因為一直以來沒有人能夠真正的重視他的感受與想法
他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所以各位如果身邊有人會自殘的話
請不要去阻止他、強迫他、或是責備他
說出「你都不會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之類的話
因為他也想
真的很想
但他的靈魂是被他人、或是環境
傷成這個樣子的
他只是想被理解
但大家看見的總是表象
看不見他的痛
所以真正要做的應該是好好的傾聽、好好的同理他的感受
而不是責備他的行為
如果他的痛能被看見
那就不需要再去透過傷害自己
才能讓人看見他的痛了
但是當然,不是只是一次兩次聽他說
他就再也不會自殘了
他的傷痕是長年累積下來的
需要的是花時間慢慢的了解他的每個創傷
才有辦法漸漸的改善
其實BPD總是會讓我想到探險活寶的火焰公主
她的本體就是強大的火焰
她經過的草、經過的樹都會被燃燒殆盡
她不能夠碰觸他人
因為她一旦碰觸他人
那個人就會被她燙傷
但是男主角阿寶還是很喜歡她
他試著去碰觸她
結果也被燙傷了
在這之中 雖然火焰公主傷害了阿寶
但是沒有誰是故意的
她也不是自願生下來就是一團火焰
她也想好好跟人互動
也想去愛人
就像BPD一樣。
我明白BPD身邊的家人、伴侶跟朋友
真的很辛苦
你們也不想經常被這火焰給燙傷
或被波及到
而BPD自己也不想成為這團火焰
沒有誰是自願的
大家都有大家的委屈與苦衷
其實誰都不要去怪誰
即便人的思維總是會去分對錯
但事實上
沒有誰是真正的壞人。
彼此學會好好的同理對方
漸漸的放下各自的執著
才能夠相處得越來越融洽
人真的不完美
也要允許彼此之間的缺陷
互相體諒
陪伴者要去體諒BPD
BPD也要學會體諒陪伴者
因為『沒有什麼事 是理所當然的』
伴侶之所以在你身邊,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家人之所以在你身邊,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朋友之所以在你身邊,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BPD要改善自己的狀況,也不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大家會去做這些事,是因為他們在為了彼此而努力
而不是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人都有選擇權
他們可以選擇一走了之
你也可以選擇擺爛不改變
但我們都要為自己的選擇去承擔之後造成的後果
所以我們才會儘量不去做我們不想選的選擇
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我所說的
好好珍惜現在依然在為了對方而努力的彼此
將許多標準放得寬一些
容許他人的不完美
當BPD希望陪伴者容許BPD的各種症狀時
BPD也要學會放寬心,容許陪伴者的不完美
陪伴者無法凡事都如你所願
所以你要去數算的不是他沒做到多少事
而是他為你努力了多少
他的努力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而是他為你選擇了這條艱難的道路
如果你需要時間學習跟對方相處
那對方也需要時間學習跟你相處
學習的過程中本來就會做不好許多事
沒有誰生下來就很會跟另一個人相處的
這都是磨合來的
相愛容易相處難,這些也都是真的
大家共勉之。
(很抱歉又是這麼長時間沒有更新
下次po文再來跟大家解釋( ;´Д`))
另一篇關於自殘的文章👉🏻 https://reurl.cc/lVr3E6
——————————————————
「邊緣人格文章傳送門」
=====BPD的心聲=====
身為BPD的角媽是怎麼思考的:
想死的念頭(角媽)—>https://reurl.cc/exlgMQ
收到生日卡片(角媽)—>https://reurl.cc/D9k7Oj
孩子的努力(角媽)—>https://reurl.cc/4ReONL
容許自己生氣但不要失控—>https://reurl.cc/nzd2Yd
我們如何談論我的童年創傷—>https://reurl.cc/d0kgpy
電影《小丑》觀後感(角媽)—>https://reurl.cc/rxG2kr
關於自殘(角媽)—>https://reurl.cc/lVr3E6
BPD具有傳染性(角媽)—>https://reurl.cc/9ENdoa
BPD就像個孩子(角媽)—>https://reurl.cc/qdA9dE
聊天聊到吵架的例子(角媽)—>https://reurl.cc/z8R2bN
我怎麼認識自己的BPD的症狀(角媽)—>https://reurl.cc/Y1NMWD
自卑感小劇場(角媽)—>https://reurl.cc/exl0mW
不安全感小劇場(角媽)—>https://reurl.cc/z8R2WQ
角媽自我介紹(角媽)—>https://reurl.cc/kdY41x
貼圖繪製故事---BPD練習覺察的方法
(透過每一張貼圖,針對BPD的每個單一特性去做自我覺察):
需要被餵飽飽(角媽)—>https://reurl.cc/mn5eeY
謝謝你,你做得很好(角媽)—>https://reurl.cc/b581Z6
我很可愛吧(角媽)—>https://reurl.cc/20Gxon
強烈空虛感襲來(角媽)—>https://reurl.cc/b58ZkX
貼圖上架介紹(角媽)—>https://reurl.cc/7XQZeN
好哪,我知道了啦(角媽)—>https://reurl.cc/WdQerD
你再這樣,我就跳下去了喔(角媽)—>https://reurl.cc/oL2NQ5
安全感滿點!(角媽)—>https://reurl.cc/exl0OQ
不安指數上升中(角媽)—>https://reurl.cc/mn5W31
可不可以關心我一下(角媽)—>https://reurl.cc/b58ZG3
你在幹嘛?(角媽)—>https://reurl.cc/R4GKOg
其他雜文:
邊緣人格親友互助會社團介紹(角媽)—>https://reurl.cc/62Op2d
《愛妳的全部》影片介紹(角媽)—>https://reurl.cc/ZO3R7A
分享點亮心燈諮商中心的邊緣人格懶人包(角媽)—>https://reurl.cc/z8R2eN
影片動畫繪製過程(角媽)—>https://reurl.cc/3DE8a0
=====陪伴者系列=======
自卑感(參)(角爸)—>https://reurl.cc/QdAgEZ
自卑感(貳)(角媽)—>https://reurl.cc/armgd7
自卑感(壹)(角爸)—>https://reurl.cc/KkY5dy
負面風暴中的生存者(下)(角爸)—>https://reurl.cc/3DEW6j
負面風暴中的生存者(上)(角爸)—>https://reurl.cc/QdAg5Z
自卑感前言(角爸)—>https://reurl.cc/WdQg0D
模仿(角爸)—>https://reurl.cc/g7y36L
正常與異常(角爸)—>https://reurl.cc/kdY2M3
同理心(下)(角爸)—>https://reurl.cc/vDO2Qy
「超有同理心」貼圖介紹2(角爸)—>https://reurl.cc/ZO3gla
「超有同理心」貼圖介紹1(角爸)—>https://reurl.cc/X6Mg2g
同理心(上)(角爸)—>https://reurl.cc/9ENqbd
電影《小丑》觀後感(角爸)—>https://reurl.cc/mn52z9
BPD就像是仙人掌(角爸)—>https://reurl.cc/b58geo
溝通過程出岔反而越弄越糟的例子(角爸)—>https://reurl.cc/ZO3gEM
「關鍵性事件」-角媽第一次在敏感狀態自己轉念的例子(角爸)—>https://reurl.cc/Aqmape
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角爸)—>https://reurl.cc/WdQe4Z
=====youtube影片列表=======
BPD內心大部分的組成-自卑感
自卑感(壹)—>https://youtu.be/ocjGRkqIwhM
自卑感(貳)—>https://youtu.be/alJAVratxC4
自卑感(叄)—>https://youtu.be/4AQxbUaNJNc
對待BPD最好的心態
同理心(上)—>https://youtu.be/Q8yT-yqgBjg
同理心(下)—>https://youtu.be/0YkDo_t7gsg
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者溝通—>https://youtu.be/sEjA2TWNiSs
吃醋?多疑?空虛?情緒失控?其實這不是你本來的樣子。最常見的心理疾患-認識邊緣人格障礙—>https://youtu.be/hz7YmVqHmz4
談陪伴者如何去愛BPD
愛妳的全部—>https://youtu.be/ynJsvevIPOA
====好用工具---角爸角媽繪製的貼圖====
陪伴者使用:「超有同理心」貼圖傳送門—>https://reurl.cc/rxGz64
BPD使用:「邊緣人格少女」貼圖傳送門—>https://reurl.cc/1xAn2D
抽象模仿例子 在 Better Leaf 好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到底怎麽了?
.
你是不是在別人眼👀裡,
表面上看起來一帆風順,
工作能力強,生活又精彩,
.
但卻經常對未來感到焦慮😞,
覺得自己總是追著生活跑,
卡在了被動狀態,
而經常會思考人生呢🤔?
.
現況沒有什麼不好,
卻也沒有真正的好,
.
你想要改變,
但又不知道怎樣改變。
太怕落後別人,
卻又不敢超越自己。
.
今天好葉就和你介紹這本書《#大腦衝浪》,
以3⃣個實用心理工具
教你step by step的擺脫膠著狀態,
從隨波逐流的人生中,
抓到屬於自己的一道好浪🏄♂,
衝上生命的巔峰💪。
.
.
🍀🍀🍀🍀🍀🍀🍀🍀🍀🍀🍀🍀🍀🍀🍀🍀
.
第1⃣,#ABC論述法
.
在行為心理學的巴甫洛夫實驗當中,
學者找來了一隻狗🐕,
只要鈴聲🛎響起,
就給牠食物🍗吃,
.
重複幾次後,
只要狗聽到鈴聲,
即便沒有食物出現,
狗也會流口水🤤,
.
因為狗的大腦把鈴聲和食物連結起來,
聽到鈴聲就準備要吃東西了。
.
1960 年代,
馬丁 ‧塞利格曼做了一個殘酷的實驗:
.
隨著鈴聲響起,
狗狗不是獲得食物,
而是被電擊⚡,
.
換句話說,
狗的大腦把鈴聲和懲罰連在了一起。
.
試想,狗被電到肯定很難受😨,
自然會想逃跑,
.
而在實驗設計當中,
一群狗可以逃開,
而另外一群狗則逃不掉,
.
經過幾次的 "訓練"後,
那些逃不掉的狗一聽到鈴聲響起,
即便沒有受到電擊⚡,
還是會哭嚎😭。
.
實驗的第二個階段,
塞利格曼把所有的狗都放到可以輕易逃脫的環境,
.
再響起鈴聲時,
原本能脫逃的狗狗一聽到鈴聲🛎就跑了,
.
但那群原本逃不走的可憐狗狗聽到鈴聲時,
還是直接趴下來哀嚎,
連嘗試逃跑都沒有。
.
塞利格曼發現:
無法脫逃的狗狗,
因為自認為無法避免被電擊,
而喪失了鬥志。
.
即使外在環境後來改變了,
牠們仍舊展現出無助的行為,
他將這種情況稱為 “#習得性無助”
.
動物會習得性無助,
人類更是如此。
.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一個小孩學習時不斷被責罵:
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目你都不會!
.
當他長大後,即便成年,
再一次看到考試題目,
內心可能會充滿不好😞的感覺,
.
壓在這種無助感之下,
他很可能雙手一攤,
直接說自己不會🙅♂。
.
而我們就會形容這種人
沒自信 、悲觀 、負面消極,
.
但背後的心理原因往往就是習得性無助,
和好葉之前影片所說的固定型思維的概念一樣。
.
就在塞利格曼定義習得性無助整整 30年之後,
他宣布:“樂觀的心態,也是可以學來的!”
.
相對於習得性無助,
它就叫作習得性樂觀。
.
要了解習得性樂觀,
我們可以把生活中所碰到的任何挫折,
分為 ABC 三個部分:
.
A 是 Adversity代表挫折、挑戰、不如意的遭遇
B 是 Belief代表對 A 的自我信念與心態
C 是 Consequence代表因為 B 而採取的行動或後果
.
比如說,兩個人去考試✍,
都考了 50 分,
考不好這件事,
就是他們的A。
.
其中一位是悲觀者😫,
他對自己說:
“我怎麼那麼笨!我總是考不好,以後完蛋了!”
.
這樣的解釋方法也就是他的B。
於是他跑去酒吧買醉,
回家把書全扔了,
還跟家人大吵一架,
這就是C。
.
另外一位是樂觀者😊,
他對自己說:
“太倒楣了吧!這次誤判了考試範圍!
我沒有做足夠的準備,下次就知道了!”
.
差別在哪裡🤔?
.
樂觀者不會怪自己是傻瓜、是笨蛋,
而是會檢討哪裡沒做好。
.
他認為這樣的挫折是一時性的,
也相信這種狀況是能被改變的。
.
於是他給自己更多的時間,
做了更好的準備,
再次上場應戰💪。
.
兩人的 A 是一樣的,
卻因 B 的不同,
而有完全不同的 C,
接下來的人生走向也很可能截然不同。
.
在 ABC 三個階段,
關鍵在於 B,
亦就是你的著力點。
.
樂觀者也許跟悲觀者一樣,
遇到難題時會有不好的反應,
但樂觀的人可能稍等一下,
.
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
多想幾個不同的角度;
同時他們深深知道,
出於負面情緒而衝動行事,
往往沒什麼好結果。
.
B 不好, C 也不會好。
轉念不是欺騙自己,
而是選擇偏向正面處理事情的態度😉,
.
不知不覺,事情便會比較順利,
腦細胞也少死一些,
.
這種好心情其實滿值得慶祝一番,
才不會念頭一轉,
突然覺得自己吃虧了。
.
.
🍀🍀🍀🍀🍀🍀🍀🍀🍀🍀🍀🍀🍀🍀🍀🍀
.
第2⃣,#心像預演
.
研究顯示,
只要你想像自己正在做一件事情,
就會讓你的心跳和呼吸發生改變,
好像你真的在做那件事,
.
就連奧林匹克運動員都會把這個技巧排入訓練,
不過,他們是想像整個運動過程,
而非只有抵達終點的喜悅。
.
時空拉回到 2008 年的北京奧運,
水立方場館裡,
男子 200公尺蝶式決賽登場,
.
美國游泳名將費爾普斯游到🏊♂一半,
蛙鏡突然進水,眼前霧茫茫一片,
他居然還有本事率先觸壁,
搶下金牌🥇。
.
靠的是什麼?那就是‘想像力’!
.
早在賽前,
費爾普斯運用心像預演,
用“心”去練習游泳🏊♂過無數次,
.
儘管視線不清,
他靠著打水的次數,
就能判斷池壁和自己的距離,
.
最後,他再度打破世界紀錄🏵,
成就了北京奧運最不可思議的驚嘆號。
.
在好葉中學時期,
看了一場馬戲團🎪表演回來后,
感覺拋球🤹技能實在太酷了,
.
決定用心的去學好這項技能,
馬上上網搜所各種教學,
每當空閒,或是開始練習的時候
.
都會給自己心像預演,
把自己想像成一名拋球高手🤹,
.
用想像的方式體驗自己熟練地,
揮動右手將球拋到左手上,
將左手的球拋到了右手上。
.
就是這樣想像模仿高手的方式,
好葉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掌握了這項技能,
可以同時輕鬆的拋動3個物體。
.
后來,好葉更是套用心像預演掌握了各種技能,
例如速打、速讀、駕駛、平面設計、文案等等。
.
.
🍀🍀🍀🍀🍀🍀🍀🍀🍀🍀🍀🍀🍀🍀🍀🍀
.
第3⃣,#SMART 原則
.
在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故事阿拉伯沙漠裡🌵,
又累又渴的年輕人突然腳一絆,
摔倒在灼膚🔥的沙子上,
.
原來,他踢到一個古老的油燈,
想起老哏的神話故事,
他立刻搓了搓燈,
.
突然,身高好幾公尺的巨人燈神🧞♂
就出現在他的面前。
.
“我的主人呀!感謝你讓我出來透透氣,
我將讓你實現三個願望!”,燈神🧞♂說。
.
年輕人馬上就說道“第一,我要很多很多的錢💰!”
.
🧞♂吹了一口氣,
年輕人身旁突然冒出成堆的金銀珠寶💰 。
.
年輕人驚呆了,
趕忙又說第二個願望:
“我要很多很多的美女💃!”
.
剎那間,
一大群名模等級的美女從遠方向他奔來。
.
這時候年輕人開始盤算,
怎麼辦,只剩下最後一個願望,
於是,他緩緩說道:
.
“我第三個願望是,
我還要更多更多更多的願望,
就跟燈神一樣,要什麼,就能變出什麼 !”
.
這時,一抹狡猾的微笑😈閃過燈神的臉龐:
“太好了,等了這麼久,
終於抓到交替,換你進去油燈啦!”
.
為什麼要以神燈笑話揭開序幕?
.
因為,如果你的願望
只是成功、快樂、心想事成,
這麼抽象的話,
.
就算撿到了神燈,
也無法知道真正該跟燈神要什麼,
.
因此在想像或做計畫的時候,
你必須要有具體的目標🎯。
這時候 “SMART 原則” 就派上了用場:
.
S代表Specific具體的
M代表Measurable 能被測量的
A 代表Actionable 可執行的
R 代表 Realistic 現實的
T 代表 Time-bound 有期限的
.
只要你的願望,目標,
同時符合這五項原則,
它實現的可能性就很高。
.
就像好葉,在大學時,
每次學分都落在了3.7左右,
所以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突破的目標🎯:
.
在第三學期我的學分一定要突破3.9以上。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
但它同時了符合了這5個原則:
夠具體,能測量,可執行,夠現實,有期限。
.
在有了非常明確、具體的目標后,
好葉就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後來也一直稱霸著整個科系👨🎓。
.
.
🍀🍀🍀🍀🍀🍀🍀🍀🍀🍀🍀🍀🍀🍀🍀🍀
.
好了,這就是今天好葉和大家分享
《大腦衝浪》書中的其中3⃣個重點,
我們來回顧一下:
.
第1⃣,#ABC論述法
在遇到挫折時,給負面的信仰改變觀念,
給自己迎來正面的結果
.
第2⃣,#心像預演
用心感受過程,身歷其境,
快速掌握每一項技能!
.
第3⃣,#SMART原則
把抽象的願望轉成具體目標,
聰明抵達目的地!
.
.
🍀🍀🍀🍀🍀🍀🍀🍀🍀🍀🍀🍀🍀🍀🍀🍀
.
重要通知:【#好葉説書課】上架啦!
.
深度解讀世界好書,以動畫影片的呈現,讓你用十多分鐘的時間,以輕鬆易懂的方式看完一本書。
.
讓你用最低的成本,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包括:創業營銷,工作效率,人際關係,心靈成長,投資理財。
.
讓好葉替你篩選好書、概括重點、精準動畫解讀。裡面還配有書摘筆記和行動指南,讓你可以學以致用。
.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高效吸收好書智慧,為工作與生活帶來積極的改變。
.
👉https://www.betterleafstore.com/booksummary
抽象模仿例子 在 第六章教育的心理學基礎(二) 第一節行為主義 ... 的推薦與評價
Bandura 的理論採用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與模仿(modeling)兩個觀念說明之。另外 ... 抽象模仿(abstract modeling) ... 選取或準備適當的例子闡釋法的原則. ... <看更多>
抽象模仿例子 在 許榮哲× 小說課- 【如何模仿Peter Su 的風格寫一篇廢文】 的推薦與評價
像是「不是oo而是xx」或者「兩個抽象詞彙的 對比」。下面幾個例子,如果不是鐵粉又沒. Google,你第一時間可能也分不清楚哪一句是誰寫的。 ... <看更多>
抽象模仿例子 在 Re: [問題] 請問"正反合"的運用? - 看板W-Philosophy 的推薦與評價
首先必須先說明的是
辯證法是一回事、黑格爾的辯證法是一回事、模仿黑格爾的辯證法又是另一回事
------
辯證法通常與反思、對話有關,這沒錯
但黑格爾的辯證法,又有其特殊之處
這個特殊之處,尤其表現於黑格爾強調對整體的把握這一點
也因此
單單把其中的某個環節擷取出來的作法
非常容易誤解黑格爾的意思
好比前文提到的有無辯證
就有板友認為這個辯證也太low、容易被打臉
這話沒錯
這個有無辯證的例子是出自黑格爾的小邏輯正文的一開頭
(黑格爾的邏輯比較接近認識論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
因為至少他也試圖把歷史整合進體系裡面
但可以肯定的是
他指的邏輯絕對不等於數理邏輯或符號邏輯、形式邏輯這些東西)
也就是從存在論中正反題「有無」到合題「變」的階段
對應的歷史時期是早期的希臘哲學
而我們的後見之明的作用
並不是在於嘲笑、唾棄這些質樸的理論原型
反而是在於同時洞見到其片面性、以及其發展的在理念史與歷史上的必然性
每個被時代淘汰的理論,都是理念發展的必要環節
真理,透過理念的發展,向我們揭露它本身的奧秘
------
有了以上的認識
我們就可以知道,黑格爾的辯證法並不能隨便擷取一段來看
這個辯證是一整套的
即使黑格爾的確提到了某個善惡的正反辯證
那也只是整個辯證的一個不能獨立自存的環節
黑格爾他最反對的,就是掐頭去尾、抽象化這種事
我之所以拿書中正文最開頭的論述當例子
也是因為這個例子會比較單純,容易觀察他的手法
如果舉後面的例子(例如量變生質變...現實必理性等)又沒有前面的基礎
一般人很容易誤解
------
當然
你可以模仿黑格爾的辯證風格
抓一些自己有興趣的題目來辯證看看
我在前文中有稍微提過
黑格爾慣用的手法是指出正反題所共有的基礎
然後說明他們發展為合題的不得不
既然是模仿
我想,是否百分之百符合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在這個基礎之上,你不妨多多發揮你的創意與見解
------
我自己好幾年前
也曾經模仿黑格爾式的辯證法寫過一篇關於廢死(刑)、反廢死的文章
文中認為「廢死」和「反廢死」並非成對的概念
與反廢死相對的,應該是罪犯
與廢死相對的,應該是自我
簡單的來說
反廢死是要與罪犯作對,強調滿足復仇心理的必要性
廢死則是要人與自己作對,要求人必須跳脫某種人性公式
而辯證操作的合題
則是反廢死那批人和罪犯越來越像,罪犯在教育大家犯罪、傷人是快樂的
反之廢死那批人則能越來越接近自我......(嗯...姑且先這樣)
當然
我會這樣寫
實際上也是因為許多反廢死的論述
往往夾雜著等量報復、甚至過量報復的內容
這的確和罪犯的行為有著雷同與互相強化之處
基於這一個合題現象的存在、這一個事實上的共同點
才逆推回去,將兩個越來越像的東西設為正題與反題來操作
你不妨參考一下
------
順便回應sunny提到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即黑格爾到底是怎麼決定把哪兩個概念放在一起發展的
我的觀察是
由於他的體系通常都會將歷史整合進去、且具有強烈的目的論傾向
也因此有點變成歷史發展即視為理念史發展的味道
除了在概念上有成對的狀況
實際上有無在歷史上也同時或先後拿來捉對廝殺的狀況、並隨即走出新花樣
也是他揀選正反題的重要指標
這是他比較特殊之處
※ 引述《neechee (咦~~不是要唸書嗎)》之銘言:
: ※ 引述《juotung (想飛)》之銘言:
: : 黑格爾的辯證法並不是這樣用
: : 雖然說大體上來看是「正反合」沒有錯
: : 但如果只把正反合的架構擷取出來單獨看
: : 就真的是誤解他了
: 感謝j大的指正,不過還有一些疑問。
: : 黑格爾並不是一個形式主義者
: : 討論他的辯證法,就不能不同時討論形式裡面的內容
: : 正反之所以會合
: : 並不是因為正反合的架構是真理
: : 而是因為正反的內部本來就有彼此共同的內容做基礎
: : 透過這個基礎,兩者成為合題
: : 而合題本身又是一個新的正題
: : 這個正題又因為自身內容上的矛盾激發出反題
: : 正反題又因為彼此內容上的共同基礎成為合題
: : 認知以此螺旋上升
: : 直至認知到終極的真實,也就是絕對理念
: 查資料的時候有看到關於"循環辯證"的概念,感謝j大進一步說明。
: 關於"正反的內部本來就有彼此共同的內容做基礎"有點疑惑,我把問題擺在最後。
: : 舉例來說
: : 「有」、「無」這兩個概念
: : 由於過於抽象
: : 兩者均達到除了自己以外別無其他概念要素的程度
: : 而要能夠辨認兩個概念「同一」或「有差異」的前提
: : 又必須要是兩個概念先要有比較的基礎
: : (好比黑人、白人,「人」是比較基礎)
: : 「有」、「無」由於欠缺比較基礎,在內容上無從區別
: : 雙方只有一個指謂上的不同
: : 我們因此認知到將「有」、「無」分立的不真實性
: : 於是創立了「變動不居」這樣的新概念來囊括原來有問題的兩個概念
: : 以你舉的善惡觀念來說
: : 如果真的要以類似黑格爾式的辯證法來類比
: : 毋寧要說善中有惡的成份在、惡中也有善的成份在
: : 善惡互相學習、互相靠攏,不能沒有彼此而獨立存在
: : 因此,指出某件事是善的、或惡的並不符合其實相
: : 持中,比善、惡選邊站的概念,更符合真實
: 不管雞蛋的例子,或是有、無的例子,正與反的對象都是不相同的兩件事。
: 可是善、惡的例子,對象是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
: 我的例子裡,"看法"是不能相容的,那是不是就不是一個適合的例子?
: 那我能不能把"同一件事"拿出來,當作正反的共同基礎,變成一個適合的例子?
: 其實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借j大的話轉換一下:
: 如果說善中雖然沒有惡的成分,惡中也沒有善的成分,
: 兩者雖然不能互相學習、互相靠攏,但某一件事必然同時有其善惡,
: 因此持中的看法,更符合真實。
: 這樣不知道符不符合正反合的架構?
: 我知道我表達的不是很好,只是我盡力了......懇請各位先進指教。
--
法律的亂源:
法官想當神
白癡想當法官
神想裝白癡
https://blog.yam.com/juotu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69.100
※ 編輯: juotung 來自: 123.204.69.100 (05/08 05:16)
※ 編輯: juotung 來自: 123.204.69.100 (05/08 05:53)
※ 編輯: juotung 來自: 123.204.69.100 (05/08 05:54)
黑格爾的學說的確是很不容易蓋棺定論,偏重哪個要素都不對
我的理解是
至少在他並不公然的承認他的選擇可以影響理念走向
而傾向認為歷史就是理念的展現、理念的展現就是歷史
他只是認識到這一點、進而將其表述出來
而他整理出來的整個體系發展從質樸到複雜、從片面到統一、從過去到現在
也「正好」讓這些他想整合的要素都彼此一致
※ 編輯: juotung 來自: 123.204.69.100 (05/08 17:08)
... <看更多>